首页> 中国专利> 浮船坞内散货船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

浮船坞内散货船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船坞内合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浮船坞内平面定位;B、浮船坞内端平面定位;C、浮船坞内总段对接合拢。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15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264357.X

  • 发明设计人 庄建军;马本勤;雷夕勇;陈敏乐;

    申请日2009-12-21

  • 分类号B63B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顾伯兴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35: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3B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2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2-10-17

    授权

    授权

  • 2010-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9/06 申请日:2009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8-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体分段的合拢方法,适用于浮船坞内散货船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已有的造船方法,都是先在地面将船体的一、两百个小的分段做好,之后再将这些分段一个一个吊到浮船坞内进行分段之间的合拢并焊接,逐步组成整个船体。在船体的分段在定位时是采用在内地板与上边柜之间加支撑,就是在内地板与上边柜之间焊接有支撑板,定位调整比较麻烦,而且焊接支撑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焊接还需要很多时间,使整个合拢的工作效率降低,当船体合拢好后,还需将支撑板割下,这样不仅浪费支撑材料,而且还影响了船体的内部质量;在合拢分段时以往都是根据坞墩的定位来合拢分段,合拢的时间很多,还增大了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浮船坞内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浮船坞内散货船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浮船坞内平面定位:

(1)、坞墩布置:在浮船坞的坞甲板上根据坞墩布置图放置坞墩,并与浮船坞的坞甲板焊接固定,在每个坞墩上放置坞墩木,坞墩木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调平;

(2)、散货船船体底部分段的平面控制:先将散货船体底部中间作为定位分段,在浮船坞内通过激光经纬仪找好位置,然后依次合拢底部其它分段,之后在船体内底板上选取四个点,保证任意两点间距离大于2米,以其中三个基准点,构成的面检验第四点,如果数值在±3mm内,再以这个基准面调平散货船体分段的内底板,在调平散货船体分段的内底板中间分段的同时,选取其中不同区域的同基准面误差最小的点,并做上标记;

(3)、散货船船体舷侧分段的定位:在坞墙上设有手拉葫芦,船体的舷侧分段与坞墙之间通过钢丝和手拉葫芦连接,之后通过手拉葫芦调整船体的舷侧分段在浮船坞内的左右空间位置,手拉葫芦置于与坞墙距离小于1.5米,方便人员操作;

B、浮船坞内端平面定位:

(1)、散货船船体底部分段端平面控制:在船体底部中间分段上选择纵向、横向两条基准线,纵向的基准线是船体中间分段的中纵检验线,横向的基准线是船体中间定位分段的横向检验线,用激光经纬仪测量并检验每个船体分段的中纵检验线的直线度;用卷尺测量后续船体分段的端面到到船体中间定位分段的横向基准线的距离,并与原先的设计值对比,逐步调整船体分段位置,使它们差值控制在±5mm内;

(2)、散货船体船体完整端面的平面控制:在散货船体分段端面上的四个角向外伸出等距,拉设两条钢丝,通过观察钢丝是否有交点,来判断船体完整端面是否达到平面控制的要求;

C、浮船坞内总段对接合拢:当12~18个分段合拢而成的一个大船体分段后,大船体分段还可称为总段,在浮船坞内总段对接还有0.8-1.2m距离时,停止坞上缆绳的动作,在总段左右舷同时安排人员用手拉葫芦在上下位置拉靠,当正拉葫芦与斜拉葫芦距离很近时,采用液压千斤顶在左右舷同时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船体内底板上选取基准点,选取原则为:在调直线时,以近点与远点为基准点,测量中间点;在调平面时,坚持“实际选择的相对平面应大于测量的相对平面”的原则。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浮船坞内总段对接还有1m距离时,停止坞上缆绳的动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船体分段或总段都是从六个自由度考虑,即从纵向、横向、垂直方向定位,快捷、方便、有效的定位分段,不仅从生产上节约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船体分段合拢的问题,提高了生产进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浮船坞内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浮船坞是一个相对的浮体,在水中的漂浮状态具有不稳定性,在浮船坞内进行平面定位控制是一个难点,然而通过以下步骤可以解决上述难点,包括以下步骤:

A、浮船坞内平面定位:

(1)、坞墩布置:在浮船坞的甲板上放置坞墩,将所有坞墩根据坞墩布置图布置到位,并与浮船坞的甲板焊接固定。所有坞墩木到位后用激光经纬仪测量调平,具体操作如下:在浮船坞的甲板上的强框架处找出四个基准点,保证任意两点间距离大于2米,以其中三个基准点构成的面检验第四点,如果数值在误差范围内,则以这个基准面调平所有坞墩。相对的基准面就是我们后续浮船坞内端平面定位的基础;

(2)、散货船船体底部分段的平面控制:先将散货船体底部的中间分段作为定位分段,在浮船坞内通过激光经纬定位仪找好位置,然后依次合拢船体底部的其它分段。由于坞墩已经调平,船体的内底板严重错位的情况能最大程度上的得到消除,减少了调整底部船体分段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同样,在船体分段的内底板上选四个点(一般情况下,选中纵方向两个点,左右对称两个点),保证任意两点间距离大于2米,以其中三个基准点构成的面检验第四点,如果数值在误差范围内,则以这个基准面调平船体分段的内底板。在定位船体分段时,基准点的选取是关键。选取原则是:在调直线时,尽量以近点与远点为基准点,测量中间点;在调平面时,坚持“以大选小”原则。“以大选小”也就是:实际选择的相对平面应大于测量的相对平面。在调平内底板中间分段的同时,注意选取其中不同区域的同基准面误差最小的点,并用油漆笔做上标记。这些基准点很重要,由于总段的外形尺寸大,而经纬仪测量的有效范围有限,加上白天阳光的强烈,往往经纬仪测量的面不能选取很大。因此需要不断的选取不同的基准点,不断的调整面域范围,就像蜘蛛织网一样,由一块向外无限延伸;

(3)、散货船船体舷侧分段的定位:考虑在坞内合拢,本发明在坞墙上设有手拉葫芦,船体的舷侧分段与坞墙之间通过钢丝和手拉葫芦连接,之后通过手拉葫芦调整船体的舷侧分段在浮船坞内的左右空间位置,手拉葫芦置于与坞墙距离小于1.5米,方便人员操作;

B、浮船坞内端平面定位:

(1)、散货船船体底部分段端平面控制:在船体底部中间分段上选择纵向、横向两条基准线,纵向的基准线一般是船体中间分段的中纵检验线,目的是要求船体分段的直线度,也间接影响端面平整度;横向的一般是中间定位船体分段的横向检验线,目的是直接影响端面平整度。在定位好初始船体分段后,定位后续的船体分段都要以这两条基准线为参照。具体操作:用激光经纬仪测量并检验每个船体分段的中纵检验线的直线度;用卷尺测量后续船体分段的端面到初始船体分段的横向基准线的距离,再与预先计算的理论值对照,分析出端面平整度并进行调整,并与原先的设计值对比,逐步调整分段位置,使它们差值控制在±5mm内;

(2)、散货船船体完整端面的平面控制:在船体端面上四个角向外伸出等距,拉设两条钢丝,观察钢丝是否有交点,如果有交点,则测量交点到内底板的距离a和到舷侧距离b,如果a=1/2*H±5mm;b=1/2*B±5mm;则达到了平面控制要求。其中:H为船底到端面的高度;B为左舷侧倒右舷侧的宽度,并测量钢丝与内底板、强框架的距离,直接客观的了解到端面的平整度;

C、坞内总段对接合拢:当12~18个分段合拢而成的一个大分段后,大分段还可称为总段,在浮船坞内总段对接还有0.8-1.2m距离时,优选地为1m距离时,停止坞上缆绳的动作,在总段左右舷同时安排人员用手拉葫芦在上下位置拉靠,(正拉葫芦与斜拉葫芦)当距离很近时,手拉葫芦不能很有效的使用,为了省时省力,采用先进的液压千斤顶在左右舷同时使用。

用激光经纬仪测量中纵检验线的直线度,同时测量内底板的挠度,兼顾参照端面的整体对合情况。以测量数据分析为主,再以端面的对合情况来确认数据和整体合拢状况。在这次圣乐的坞内合拢中,创新并成功的运用了依靠压载水调节合拢缝的间隙,大大缩短了坞内合拢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从整体上分析,定位分段或总段都是从六个自由度考虑,即从纵向、横向、垂直方向定位,快捷、方便、有效的定位分段,在散货船的合拢中,这些创新点有效地解决了船体分段合拢中这三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提高了生产进度,切实降低了生产成本。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