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

一种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即将DLLME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方法,处理步骤包括:加样、混合萃取剂和分散剂、振荡形成乳浊体系、离心分离、吸取有机相直接进行HPLC分析。本发明的方法富集能力高,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和萃取时间短,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的同时,避免了固相微萃取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的问题,是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在痕量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624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300411.4

  • 发明设计人 张兰;卢巧梅;陈丽惠;陈国南;

    申请日2010-01-18

  • 分类号G01N1/34(20060101);G01N1/40(20060101);G01N30/74(20060101);

  • 代理机构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学俊

  •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1/34 授权公告日:20110928 终止日期:20170118 申请日:201001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8

    授权

    授权

  • 2010-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1/34 申请日:2010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对生长发育能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Auxin)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能调控植物体的伸长生长、顶端优势、果实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建立植物生长素的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对于阐明生长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植物体内激素含量低(通常在0.1-50ng/g鲜重范围内),并存在许多植物激素类似物和次级代谢物,给植物激素的鉴别和定量带来困难。因此,寻找有效、快速的前处理方法一直是植物激素检测的瓶颈和研究热点。

植物激素检测的前处理,目前多采用传统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法和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法。其中,LLE法操作繁琐、耗时、使用大量高毒有机溶剂,成本高,回收率较低,且不易实现自动化。SPE技术以高效、可靠以及溶剂用量少等优势逐渐取代了经典的LLE技术,成为植物激素分析的主流前处理方法。然而,SPE仍存在商品柱价格昂贵,过柱时间长等不足。2007年,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首次被用于植物激素的预处理,此方法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具有简单、快速、环境友好等特点,但SPME存在萃取头昂贵,使用寿命短,易交叉污染等局限性。因此,发展高效、稳定、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于2006年首次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样品预处理技术。DLLME结合了LLE和SPME的特点,所需有机溶剂少,操作单快速,集萃取、纯化、浓缩于一体,回收率高,富集效果好。目前,DLLME已能与多种仪器如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原子吸收光谱等联用,成功用于水样、土壤、尿样和水果中不同物质的测定,分析对象涉及农药残留、临床药物、痕量金属等。将DLLME用于植物激素的前处理,具有富集能力高,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和萃取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可靠、环境友好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激素的前处理新方法,用于净化和富集样品,该方法富集能力高,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和萃取时间短。

本发明用于植物激素前处理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处理步骤包括:

1)首先在10mL带塞的尖底离心管中,加入5.0mL待测样品溶液和0.375g NaCl,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pH为4.0;

2)预先将50.0μL萃取剂三氯甲烷和1.0mL分散剂丙酮混匀;

3)用2.0mL注射器吸取步骤(2)的混合液,迅速注射入步骤(1)装有待测样品溶液和0.375g NaCl的尖底离心管中,轻轻振荡,形成乳浊体系;

4)将离心试管以4500r/min离心3min;

5)用微量液相进样针吸取离心管底部的有机相直接进行HPLC分析。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植物样品进行净化、浓缩,减少植物基质对检测信号的干扰;

本方法富集效果好,处理后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离测定,待测物质的检测限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此方法未经过柱,减少了样品中待测物的损失;

植物样品中的IAA不稳定,易分解,本方法操作时间短,有利于减少IAA的分解;

此方法消耗有机溶剂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前处理技术;

该方法装置简单,成本低;

该方法可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原子吸收分光光谱等仪器联用,适用范围广;

该方法无交叉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结合本发明的DLLME装置的流程图。其中,1、2.0mL注射器,2、具塞尖形离心试管,3、微量液相进样针;(A)将萃取剂和分散剂混合后注入样品溶液;(B)萃取剂迅速被分散成细小液滴,形成乳浊体系;(C)经离心分离,有机相沉积于具塞尖形离心管底部;(D)用微量进样针吸取离心管底部有机相进行仪器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DLLME(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包括:具塞尖形离心试管、2.0mL注射器和微量液相进样针。

处理步骤包括:

1)首先在10mL带塞的尖底离心管中,加入5.0mL待测样品溶液和0.375g NaCl,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pH为4.0;

2)预先将50.0μL萃取剂三氯甲烷和1.0mL分散剂丙酮混匀;

3)用2.0mL注射器吸取步骤(2)的混合液,迅速注射入步骤(1)装有待测样品溶液和0.375g NaCl的尖底离心管中,轻轻振荡,形成乳浊体系;振荡时间为0.1-1min,平衡时间极短是该新型前处理方法的显著优点。

4)将离心试管以4500r/min离心3min;

5)用微量液相进样针吸取离心管底部的有机相直接进行HPLC分析。采用微量液相进样针吸取离心管底部的有机相,便于计算吸取有机相的体积。

尖底离心管为具塞尖底离心试管;具塞可避免振荡和离心过程中液体损失,尖底结构便于吸取底部液体。

待测样品溶液制备为:所述待测样品溶液制备为:准确称取待测植物鲜样0.5g,用液氮快速研磨成粉末,用3mL含有1mmol/L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体积浓度为80%甲醇水溶液在4℃浸提过夜;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残渣用1mL含有1mmol/L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体积浓度为80%再浸提一小时,合并两次上清液,稀释5倍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实施例

利用本发明测定小球藻中的吲哚乙酸(IAA)含量。

准确称取该待测植物鲜样0.5g,用液氮快速研磨成粉末,用3mL含有1mmol/L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体积浓度为80%甲醇水溶液在4℃浸提过夜;低温离心,收集上清液,残渣用1mL含有1mmol/L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体积浓度为80%再浸提一小时,合并两次上清液,稀释5倍后,得到待测样品溶液。

在10mL带塞的尖底离心试管中,加入5.0mL样品溶液(pH 4.0)和0.375g NaCl,将50.0μL氯仿和1.0mL丙酮混匀,用注射器迅速将混合液注入样品溶液中,轻轻地振荡0.1-1min,形成乳浊液体系。以4500r/min离心3 min,用微量液相进样针吸取离心管底部有机相直接进样分析。

色谱条件:以乙腈/水为流动相(50∶50,v/v%),采用C18色谱柱(5μm,150mm×4.6mm,Agilent)为分离通道,设置流速1.0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荧光波长Ex/Em 230/360nm。

本发明中DLLME用于植物生长素的预处理,得到了较好的净化和富集。检测限与未萃取富集前相比,降低了两个数量级。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重现性高,成功用于测定小球藻中的IAA含量。日间精密度的RSDs(n=7)分别为0.17-0.94%(保留时间),2.52-5.42%(峰面积);日内精密度的RSDs(n=5)均小于0.86%(保留时间)和5.63%(峰面积)。测得小球藻中IAA含量为37.0ng/g FW(鲜重)。进行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介于94.7-116.0%,RSD小于1.2%。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可进一步用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前处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