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野生灵芝栽培用母种载体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野生灵芝栽培用母种载体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摘要

一种野生灵芝栽培用母种载体培养基,包括玉米碴子2500g浸泡12小时后用纱布滤水、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维生素B110mg、石膏粉7.5g、白灰1.5g、60-70℃水500ml,使用改良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洁白,长势良好,成活率98%以上,解决了菌种保藏难和难以扩大的难题;利用上述母种载体培养基栽培野生灵芝的方法,其特点是栽培种经过50-60天的时间发好菌后,通过困菌和冬眠处理。本发明2007年代料栽培成功,13cm左右直径,2009年短段木熟料栽培成功,15cm木段长出的子实体17-22cm,野生木灵芝的栽培成功,对单一的食用菌栽培逐渐走向支柱型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3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郭欣;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67506.3

  • 发明设计人 郭绍斌;郭欣;

    申请日2009-09-04

  • 分类号C05G1/00;A01G1/04;

  • 代理机构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余岩

  • 地址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96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3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G1/00 授权公告日:20110928 终止日期:20140904 申请日:200909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8

    授权

    授权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09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灵芝栽培用的母种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灵芝栽培中母种培养基由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琼脂20g、水1000ml构成,PH值自然。其母种制作过程为:装试管,高压30分钟,摆斜面冷却,温度控制在30℃以下,无菌箱接菌,26-30℃无菌室培养,三天后组织块成活。提纯,提取尖端3mm,再扩大培养,12天左右长满试管,培养期间每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当菌丝长到斜面的1/3面积时,菌丝开始老化,菌丝满管后全部老化,只有两端1cm左右处洁白。由于斜面表面菌丝坚硬,不易切块分离,如果不小心,容易造成表面菌丝全部勾出,给扩大培养带来难题。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能做到栽培这一阶段,做出菌长不出灵芝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野生灵芝栽培方法涉及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解决了原有培养基容易老化、保存难及菌丝不易分离、不易扩大培养的难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栽培方法,以培养出高成品率的灵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灵芝栽培用的母种载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玉米碴子2500g浸泡12小时后用纱布滤水、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维生素B110mg、石膏粉7.5g、白灰1.5g、60-70℃水500ml;培养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维生素B1用60-70℃的水融化,喷洒在玉米碴子、石膏粉和白灰上,搅拌均匀,调节水分,使湿度达55-60%;然后装100支20×200mm试管,装到试管3/5处,试管为直立状态,装完试管后,培养料表面盖1cm厚2.5×2.5cm海绵块,用棉花堵上试管口。

海绵块处理:用玉米面50g,先用冷水调制成糊状,然后取850ml沸水冲调玉米面浆,煮沸后再加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维生素B15mg,冷却后,把海绵块浸泡30分钟,捞出滤水至不滴水即可,封盖颗粒试管表面,以防止培养料失水,接种块不易成活。

利用上述母种载体培养基栽培野生灵芝的方法,包括野生采集及组织分离母种、提纯扩大、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下地栽培,其特征在于:栽培种经过50-60天的时间发好菌后,通过困菌和冬眠处理,困菌的时候把栽培菌放在无菌发菌室即可,温度20℃,代料栽培需要3-6个月,短段木栽培需要6-8个月,接下来进行冬眠,无论是代料栽培还是短段木栽培,冬眠时间为12月至下一年2月,室外自然冬眠。

本发明使用改良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洁白,长势良好,成活率98%以上,解决了菌种保藏难和难以扩大的难题,每只母种转原种8-10瓶(500ml的菌种瓶)或8-10袋(15×28cm聚丙烯菌种袋),野生灵芝2007年代料栽培成功,13cm左右直径,小商贩的收购价格为每市斤200元左右,2009年短段木熟料栽培成功,15cm木段长出的子实体17-22cm,市场价格为500-700元左右,是家栽的10倍以上,家栽品种的袍子粉,每市斤160元左右,而长白山野生木灵芝,刚刚栽培成功,在以前根本收集不到孢子粉,其价值可想而知。栽培灵芝的形态都是侧向生长,向光性不明显,90%以上都是扇形,柄短,约3cm-10cm左右,颜色为紫红色光亮。野生木灵芝的栽培成功,这对单一的食用菌栽培逐渐走向支柱型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一、野菌采集、组织分离母种

野菌采集于长白山脉落叶松林采伐过15年的树桩,五月初原基形成后采集,并通过无性繁殖组织分离得到纯菌种。

二、提纯扩大

母种载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碴子2500g浸泡12小时后用纱布滤水、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维生素B1 10mg、石膏粉7.5g、白灰1.5g、60-70℃水500ml;培养方法是: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维生素B1用60-70℃的水融化,喷洒在玉米碴子、石膏粉和白灰上,搅拌均匀,用硬木阔叶干木屑调节水分,湿度55-60%;然后装100支20×200mm试管,装到试管3/5处,装完试管后,培养基表面盖1cm厚2.5×2.5cm海绵块,用棉花堵住试管口。海绵块处理,用玉米面50g,先用冷水调制成糊状,然后取850ml沸水冲调玉米面浆,煮沸后再加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维生素B1 5mg,冷却后,把海绵块浸泡30分钟,捞出滤水(不滴水即可),封盖颗粒试管表面,以防止培养料失水,接种块不易成活。每只母种转原种8-10瓶(500ml的菌种瓶)或8-10袋(15×28cm聚丙烯菌种袋)。

三、原种培养

十月,开始做原种,原种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玉米面28%、阔叶木屑70%、石膏1.5%、白灰0.3%、磷酸二氢钾0.2%,PH值7-8;常压灭菌,100℃12小时,高压灭菌121-126摄氏度2.5小时,冷却至30℃以下,无菌室或无菌箱接种,放置无菌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6-30℃,七天后,每天通风换气20分钟,50-60天长满瓶或袋,每瓶原种转接栽培种30袋。

四、栽培种培养

下一年一月开始做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配方为:阔叶木屑78%、玉米面20%、石膏1.5%、白灰0.5%、PH值8-9、湿度55-60%;

木屑78%,玉米面15%,麦麸5%、石膏1.5%、白灰0.5%,PH值8-9,湿度55-60%;

木屑78%、玉米面15%、稻糠5%、石膏1.5%、白灰0.5%、PH值8-9,湿度55-60%;

木屑78%、玉米面15%、豆秸粉5%、石膏1.5%、白灰0.5%、PH值8-9,湿度55-60%;

木屑78%、玉米面15%、阔叶树叶粉5%、石膏1.5%、白灰0.5%、PH值8-9,湿度55-60%;

常压灭菌,温度100℃,维持10-12小时。高压灭菌,温度121-126℃,维持2.5小时。出锅后,冷却至28-30℃,然后无菌室或无菌箱接菌,无菌培养室,25-30℃,前半个月,每天通风20分钟,半月后,加大通风量,每天早晚通风30分钟,50天左右长满袋。

栽培可采用代料栽培或熟料短段木栽培两种方法。栽培种经过50-60天的时间发好菌后,通过困菌和冬眠处理,困菌的时候把栽培菌放在无菌发菌室即可,温度20℃,代料栽培需要3-6个月,短段木栽培需要6-8个月,接下来进行冬眠,无论是代料栽培还是短段木栽培,在北方地区,冬眠时间为12月至下一年2月,室外自然冬眠即可。做栽培菌的时间应该灵活,代料栽培的困菌时间短,栽培菌就晚做,短段木栽培困菌的时间长,就早做菌。

五、下地栽培

五月初下地,栽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林下生态栽培,也就是仿野生栽培,另一种是常规大棚栽培,后者易采集袍子粉。林下生态栽培时,采用朝阳坡、东朝阳坡或者西朝阳坡为宜,袋与袋或者是段与段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15cm以上,刨穴埋袋或段,抚平土后表面覆盖针叶树叶和阔叶树叶各一半,厚度2cm,空气湿度85%,光照范围30%。采用常规大棚栽培时,袋与袋或者是段与段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在15cm,以沙壤土为宜,15cm高的栽培段或袋,覆盖2/3的土、1/3的风化砂或河沙,中细沙为宜,温度20℃,空气湿度85%。有的木段或袋出现多个原基,留大去小,保证营养集中,有利于提高产量,从母种培养到灵芝采集需要两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