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

摘要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其关键在于:1.用环保的合成树脂在沙雕作品表面制作一与其贴身的壳体;2.在该壳体未干的树脂表面喷沙,使其外表与原沙雕作品无异。本发明的方法对沙雕作品外貌内质不产生任何影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就地永久保存,而且可以方便地移动沙雕作品,进行异地保存。由于突破了沙雕作品受制作材料、存放地点的限制,从而改写了“沙雕作品不能永久地保存、成为‘速朽艺术’”的历史结论。沙雕的永久保存,提升了沙雕的艺术价值;沙雕的可“移动”,直接提高了这门艺术的运用与经济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40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火明;

    申请/专利号CN200910300382.9

  • 发明设计人 陈火明;

    申请日2009-02-11

  • 分类号B44C3/06;

  • 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传榜

  • 地址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盈翠里10号9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3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17

    授权

    授权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4C3/06 申请日:2009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艺术品的保存方法,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沙雕是典型的易分散材料雕塑,它是一种融雕塑、绘画、建筑、体育、娱乐于一体的边缘艺术,它通常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来供人观赏,其体积巨大,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

沙雕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大、重量大、易分散,因而难以移动和保存。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创作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以后经过表面喷洒特制的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由于沙雕会在一段时间内自然消解,所以又被称为“速朽艺术”。

虽然有的艺术家对沙雕作品的保存持有异议,他们认为沙雕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即时性的美的创造,因为无法长期保存和复制,所以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正因为沙雕的“速朽”和不可移动,观赏沙雕的人数就极为有限,创作者花费大量心血创作出来的沙雕作品,只能在短时间内让少部分人欣赏,对于沙雕创作者和喜爱沙雕的人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此,沙雕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中国专利03117934.7号公开了一种“沙雕艺术品形体固化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石灰膏和细沙按1∶3混合,或采用石灰膏、彩色水泥和砂按1∶1∶7混合,喷涂在沙雕艺术品的表面,或者在沙堆中混入比例为2∶100的石灰膏和水,再由创作者进行沙雕创作。

上述方法对沙雕作品进行了加固,延长了沙雕作品的保存时间,但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一,在沙雕作品表面喷涂石灰膏、采色水泥等,改变了沙雕作品的外观,影响了沙雕原有的艺术魅力,在沙堆中混入石灰膏,则违背了沙雕只能采用沙和水为材料进行创作的基本原则,并且也同样会影响沙雕作品的外观;二,该方法虽然可延长沙雕作品的保存时间,但其保存时间仍十分有限;三,不能解决沙雕作品难以移动的问题,人们只能到其创作地进行参观,除非毁坏该沙雕作品,否则无法在该沙雕作品保存的位置再另外创作其它的沙雕作品;四,在沙雕场之外无法观赏和运用沙雕作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沙雕不能永久保存、难以移动等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树脂在沙雕作品表面制作与其完全贴身的壳体;2)完成壳体制作后,在未干的树脂表面喷沙,使其外表与原沙雕作品相同。

前述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采用三油二毡或四油三毡的工艺使树脂和毡布在沙雕作品表面形成所述的壳体。

前述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步骤1)之后将该壳体移动至保存的目的地,然后在壳体外喷涂树脂,再进行所述步骤2)。并根据需要去除所述壳体内原沙雕作品的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用树脂形成该壳体时在壳体的顶部位置预留至少三个通孔,并在沙雕作品周围及上空搭设支撑架,在支撑架于所述通孔上方位置装设滑轮,该通孔中穿设绳索,并于该绳索位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一端连接一定位件,该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系于支撑架上;2)通过拉动该绳索,将所述壳体向上吊起,使壳体与其内的沙松动,再采用灌水抽沙的方法排出壳体内的沙。

前述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进行步骤1)时,将该壳体制作成若干个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再将该各组成部分移动至保存的目的地,然后再拼装成一完整的壳体,在该重新组成的壳体外喷涂树脂,再进行所述步骤2)。

将该壳体制作成若干个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用墨斗线在沙雕作品表面划分割线,在分割线上贴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然后制作所述壳体。

铺设毡布时,在所述分割线处多铺出一段毡布,拼装时,各组成部分通过该多出的毡布进行衔接。

前述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骤1)之后,将所述壳体分割为若干个壳体区块,再将各壳体区块移动至保存的目的地,再将各壳体区块拼装成一完整的壳体,并在拼装成的壳体外喷涂树脂,最后再进行所述步骤2)。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本发明的方法是对已经创作完成的沙雕作品进行保存,不影响沙雕的创作原型;二,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永久地保存沙雕作品,可以方便地移动沙雕作品进行异地保存,从而突破了沙雕作品受制作材料、存放地点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欣赏到沙雕作品,从而推动沙雕艺术的发展;三,用本发明的方法保存的沙雕作品,可以完全保持沙雕作品的原貌,更不破坏沙雕的内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其具体步骤为:用经环保胶水固化后的沙雕作品为模型,在其表面用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布采用三油二毡或四油三毡的工艺制作一壳体,此壳体完全贴附在沙雕作品的表面;在最后一次喷涂树脂后,立即喷沙,使沙粘牢在该壳体的表面,所喷的沙采用沙雕创作地的原沙。经上述步骤处理后,该沙雕作品保持了原有的外形和沙雕的独特风格。并且,该树脂形成的壳体具有抗拉、抗压、抗弯曲、抗暴晒、耐低温、耐腐蚀、不透水、不透气、重量轻等特点,从而使沙雕可以得到永久的保存。上述树脂可根据需要采用市面上可购得高级的或普通的环保树脂。

本实施例适用于在沙雕作品的创作地就地保存。

实施例二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首先,用经环保胶水固化后的沙雕作品为模型,在其表面用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布采用三油二毡或四油三毡的工艺制作一壳体,此壳体完全贴附在沙雕作品的表面;同时,在壳体的顶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若干位置预留通孔,并在沙雕作品周围及上空搭设支撑架,在支撑架位于各通孔上方位置装设滑轮,各通孔中穿设绳索,并于该绳索位于所述通孔下方的一端连接一定位件,该绳索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系于支撑架上。

第二,去除所述壳体内的沙。具体方法为:通过拉动该绳索,将所述壳体向上吊起,使壳体和其内的沙相对松动,再采用抽沙机灌水抽沙的方法排出壳体内的沙。

第三,将该壳体根据需要移动至拟保存的目的地。

第四,在壳体外喷涂一层树脂,不等树脂干面立即喷沙,使沙粘牢在该壳体的表面,从而复原沙雕作品的本来面貌。

本实施例适用于在沙雕作品的创作地进行整体壳体移动的异地保存方法。

实施例三

沙雕作品的异地保存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首先,用墨斗线在经环保胶水固化后的沙雕作品表面划出分割线,在分割线上贴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然后在各生料带所划分出的表面区块采用三油二毡或四油三毡的工艺使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布在沙雕作品表面制作壳体,使该壳体形成几个区块,各个壳体区块组成一个与沙雕作品外形完全一致的壳体。在铺设玻璃纤维毡布时,在所述分割线处多铺出一段毡布,以便于拼装时各壳体区块可通过该多出的毡布进行衔接。

第二,将该各壳体区块从沙雕作品表面分离出来,再移动至拟保存的目的地。

第三,利用各壳体区块周缘多留出的玻璃纤维毡布进行衔接,将各壳体区块重新拼装成一完整的壳体,使该壳体与原沙雕作品外形一致。

第四,在拼装成的壳体外喷涂一层树脂,在树脂未干面时,立即喷沙,使沙粘牢在该壳体的表面,从而复原沙雕作品的本来面貌。

本实施例适用于大型、特大型的沙雕作品在创作地进行预制块件的异地保存方法。

实施例四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首先,用经环保胶水固化后的沙雕作品为模型,在其表面用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布采用三油二毡或四油三毡的工艺制作一壳体,此壳体完全贴附在沙雕作品的表面。

第二,用脱除剂(聚酯树脂可用丙酮,环氧树脂可用甲乙酮)和刀、剪对壳体进行切割,也可用激光切割机在喷沙复原前对壳体进行切割,把壳体分割成为几个便于保存和移动的壳体区块。

第三,将各壳体区块移动至拟保存的目的地。

第四,将各壳体区块重新拼装成一完整的壳体,使该壳体与原沙雕作品外形一致。

第五,在拼装成的壳体外喷涂一层树脂,在树脂未干面时,立即喷沙,使沙粘牢在该壳体的表面,从而复原沙雕作品的本来面貌。

本实施例适用于较大型且壳体较薄的沙雕作品在创作地进行壳体切割的异地保存方法。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