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

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成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本发明包括导轨、钛板、细牵引钢丝、牵引杆、固定器,其中所述导轨呈弧形,其弧度与眶骨外侧曲面弧度一致,导轨上横跨有医用小型钛板,每条医用小型钛板上设有一对钛钉,医用小型钛板固定细牵引钢丝一端,细牵引钢丝另一端固定于牵引杆,牵引杆远端设有固定器,固定器有可容牵引杆滑行的孔,固定器的两端设有钛钉,固定器远端设有螺母。本发明结构轻巧,制作工艺简单,安置、塑形等操作方便。导轨、钛板部分完全埋置于皮下,眶周不留瘢痕。牵引杆、固定器隐蔽于鬓区发际内,减少对患者外观、功能的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5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36817.9

  • 发明设计人 杨娴娴;穆雄铮;

    申请日2008-04-29

  • 分类号A61B17/68;

  • 代理机构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翟羽

  • 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48: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68 授权公告日:20110427 终止日期:20120429 申请日:200804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4-27

    授权

    授权

  • 2009-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成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成骨技术是通过牵张装置,使骨切开处的骨组织在软骨痂期受到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和张力,利用活跃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促使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骨延长或增宽的目的。该技术利用机体组织再生潜能,能修复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或缺陷畸形,具有其他修复骨缺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创伤小、易控制、重建效果理想,所以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颅颌面外科被积极应用。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牵引成骨器,根据其主体部分是否埋置于软组织内而分为外置式及内置式,根据牵引成骨的定向能力可分为单向牵引式或多向牵引式,根据牵引部位及用途可分为颅顶骨、颧骨、上颌骨、腭骨以及下颌骨等,主要以颌骨牵引为主。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颌骨牵引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1032422A。该颌骨牵引器,包括有调整杆和活动牵引架,调整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斜齿,调整杆的上下两端各设有固定定位板,活动牵引架套设在调整杆上并可沿其前后滑移,活动牵引架上设有活动定位板,一螺杆可相对活动牵引架转动地穿设在活动牵引架上,该螺杆被限位在活动牵引器上,且所述的螺杆与斜齿相啮配。上述发明体积小,固定调节方便,调节长度的范围较广且准确,但牵引装置为外置式,容易受意外碰撞,导致治疗的中断,且影响美观,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且结构较复杂,活动牵引架套设在调整杆上,决定了调整杆的宽度较宽,螺杆被限位在活动牵引架上,故固定调节仅适用于下颌骨牵引成骨修复,不适用于颅眶部牵引。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多用途内置式下颌骨自动牵引成骨装置,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668063Y。该自动牵引成骨装置由重建钛板、凹槽状小型钛板、正弦波形镍钛丝弹簧组合构成,重建钛板两端或一端固定于下颌骨稳定骨段,凹槽状小型钛板横跨重建钛板,两端固定于牵引骨段,镍钛丝弹簧压缩后两端分别固定于稳定骨段和牵引骨段,推动小型钛板固定的牵引骨段以重建钛板为轨道滑动。该实用新型利用镍钛合金的形状记忆和超弹性实现自动加力牵引成骨,安置、塑形方便,能完全埋置于组织内。但弹力牵引启动时间、牵引速度及距离无法调控,可能导致牵引失败;重建钛板较厚重,塑形较难,而眶周软组织较薄,骨块较菲薄,不利于固定,且弹性牵引力无法个体化,无法适应颅眶部牵引时多焦点曲面成骨要求。

由于颅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与长骨形态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颅眶颧部,主要是大量的不规则曲面骨,牵引成骨技术在这些部位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平面牵引及颌骨牵引等始终无法满足颅面中部复杂的成骨要求,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对额眶颧部畸形的矫正仍以截骨塑形、生物材料充填为主,极少数应用多重牵引器行双向或多向直线型牵引,如Bellini CM于J Cranio-Maxillofac Surg杂志2007年35期234-240页中所报道,操作繁琐,外形修复不佳。适用于眼眶骨折缺损、放射性眼眶畸形、小眼眶等额眶颧部畸形重建的曲面牵引装置至今仍空白,该部位曲面牵引参数的计算复杂,器械设计制作要求高等问题,限制了这种先进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牵引器在额眶颧部位应用所受的限制,填补目前额眶颧部曲面牵引装置的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的: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包括导轨、钛板、细牵引钢丝、牵引杆、固定器,其中所述导轨呈弧形,其弧度与眶骨外侧曲面弧度一致,导轨上横跨有医用小型钛板,每个医用小型钛板上设有一对钛钉,医用小型钛板固定细牵引钢丝一端,细牵引钢丝另一端固定于牵引杆,牵引杆远端设有固定器,固定器内有可容牵引杆滑行的孔,固定器的两端设有钛钉,固定器远端设有螺母。

所述的导轨表面呈半月形凹槽,导轨近中央处两侧各设有一圆管结构,呈弧形,所述的圆管长度为2-4mm。

导轨每侧横跨3个医用小型钛板,医用小型钛板呈弓形,医用小型钛板长度为0.8-2.0cm。医用小型钛板长度优选为1.2cm。

所述的细牵引钢丝直径为0.3-0.5mm。所述的细牵引钢丝直径优选为0.4mm。

所述的牵引杆截面呈长方形,上下面光滑,两侧面设有螺纹,螺距为0.2-0.3mm。螺距优选为0.25mm。

所述的螺母的内螺纹与牵引杆侧面的外螺纹相啮合。

本发明的优点表现在:结构轻巧,制作工艺简单,安置、塑形等操作方便。导轨细而轻巧,利于按眶部外形塑形,引导牵引骨块的成骨方向,实现真正意义的曲面牵引修复。导轨、钛板部分完全埋置于皮下,眶周不留瘢痕。牵引杆、固定器隐蔽于鬓区发际内,减少对患者外观、功能的影响。细牵引钢丝于组织内滑行时阻力小,牵引稳定性高。增加了圆管结构,利于细牵引钢丝转弯及远距离调节,尤其适用于眶部牵引。本装置设置了双焦点牵引系统,通过牵引杆、螺母的精细调节可以分别控制上下牵引成骨速度及所需成骨量。本发明所涉及的各个部件采用与人体相容性极好的钛合金。利用自体骨组织再生进行修复,治疗效果好,曲面修复外形佳,可缩短传统多重牵引器行直线牵引的治疗周期,节省费用,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左眶牵引成骨前示意图。

图3:左眶牵引成骨后示意图。

图4:小眼眶畸形曲面牵引成骨修复示意图。

图5:医用小型钛板及导轨截面示意图。

图6:固定器截面示意图。

图7:下细牵引钢丝6在导轨1中滑行截面示意图。

图8:下细牵引钢丝6在圆管2中滑行截面示意图。

图9: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牵引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沿图10A-A处的剖面图。

图12:螺母及牵引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导轨,                  2下圆管,

2’上圆管,              3下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

3’上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4下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

4’上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5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

5’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6下细牵引钢丝,

6’上细牵引钢丝,        7下牵引杆,

7’上牵引杆,            8固定器,

9下螺母,                9’上螺母,

10下传送骨段,           10’上传送骨段,

11下新骨,               11’上新骨,

100钛钉,                1000钛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图1为一种内置式颅眶定向曲面牵引成骨装置,其中导轨1为弓形,其弧度与眶骨外侧曲面弧度一致。所述的导轨1材料是金属钛。导轨厚度1.0mm,强度:纯钛,强度适中,硬度较低,可根据需要塑形。导轨1上横跨有上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上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下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下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请参见图5,所述的医用小型钛板两端设有一对钛钉1000。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固定上细牵引钢丝6’一端,上细牵引钢丝6’另一端固定于上牵引杆7’。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固定下细牵引钢丝6,下细牵引钢丝6另一端固定于下牵引杆7。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远端设有固定器8,固定器8内有可容牵引杆滑行的孔。再参见图6,固定器8的两端设有一对钛钉100。固定器8远端设有上螺母9’,下螺母9。所述的导轨1表面呈半月形凹槽,利于上细牵引钢丝6’和下细牵引钢丝6的滑行,减少阻力。导轨1近中央处两侧分别设有上圆管2’,下圆管2,呈弧形。上圆管2’和下圆管2一部分嵌在导轨1中,另一部分露在导轨1外。上细牵引钢丝6’通过上圆管2’滑行,转弯。同样,上细牵引钢丝6通过上圆管2滑行,转弯。所述的上圆管2’,下圆管2长度为3mm。下细牵引钢丝6在导轨1中滑行,见图7。下细牵引钢丝6在圆管2中滑行,见图8。下细牵引钢丝6在圆管2中滑行、转弯,见图9。上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上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下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下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和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呈弓形。医用小型钛板长度为1.2cm。上细牵引钢丝6’和下细牵引钢丝6直径为0.4mm。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的上下面光滑,两侧面设有螺纹(见图10),螺距为0.25mm。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截面呈长方形(见图11)。所述的上螺母9’和下螺母9的内螺纹与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侧面的外螺纹相啮合(见图12)。

需要说明的是上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上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下部第一医用小型钛板3,下部第二医用小型钛板4,用钛钉1000将导轨1固定于眶周骨壁。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用钛钉1000固定于传送骨段,使导轨1构成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和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的滑动轨道。

旋转上螺母9’和下螺母9,使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向外移位。同时经由上细牵引钢丝6’和下细牵引钢丝6牵引传送骨段向中央移动。设计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的目的是个性化地牵引上下两骨段,可缩短治疗周期,节省时间。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图3。

在重建由于外伤或肿瘤切除等原因造成的眶骨外侧节段缺损时:根据缺损前的眶外侧骨外形塑形导轨1,以对侧为标准,两端分别用钛钉固定在眶周稳定骨段上。如额骨、颧骨或上颌骨上,以保持骨节段缺损间隙。在缺损的一侧或两侧截骨形成上传送骨段10’,下传送骨段10,将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和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横跨导轨1固定在上传送骨段10’和下传送骨段10上,通过旋转上螺母9’和下螺母9,使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向外移位。同时经由上细牵引钢丝6’和下细牵引钢丝6牵引传送骨段沿导轨向骨节段缺损中央移动,见图2。利用牵引力诱发眶骨自身的成骨能力,从而在由此扩大的截骨缝内持续形成再生上新骨11’和下新骨11来填充此间隙。见图3。

实施例3

请参照图4

在矫正先天性眼眶发育不良或放射性小眼眶畸形时: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的快速成型技术制定修复方案,根据健侧眶缘外形塑形导轨1,在预定部位方形截骨。导轨1两端分别固定在眶周稳定骨段上,将上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和下部第三医用小型钛板5横跨导轨1固定于上传送骨段10’和下传送骨段10上。通过调节上螺母9’和下螺母9,使上牵引杆7’和下牵引杆7向外移位,同时经由上细牵引钢丝6’和下细牵引钢丝6牵引传送骨段沿导轨1移动,并在由此扩大的截骨缝内形成再生新骨。首先向眶前方成骨,继而沿眶外侧缘曲面成骨,以达到增加眶深、扩大眶径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