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摘要

一种提高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分先后两次加入溶血剂,并测试获得第一次加入溶血剂后的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一白细胞直方图,以及第二次加入溶血剂后的第二白细胞计数值;第一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使血液样本中仍有一定量影响白细胞计数值的红细胞碎片存在,第二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使白细胞计数值中没有红细胞碎片的影响;B.根据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之比,确定进行白细胞分类的直方图,并进行白细胞分类。采用本发明方法,既保证了白细胞计数值和血红蛋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狗、猫等动物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01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25741.2

  • 发明设计人 孔繁钢;许文娟;王炼;李斌华;

    申请日2007-12-25

  • 分类号G01N33/49(20060101);G01N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68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杨宏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南十二路迈瑞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1N33/49 专利号:ZL200710125741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深圳迈瑞动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深圳迈瑞动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1-88号银星智界三期4号楼702 变更后: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1-88号银星智界三期4号楼70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8-2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1N33/49 登记生效日:20180806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7-10

    授权

    授权

  • 2010-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49 申请日:2007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狗、猫等动物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兽用血液细胞分析仪作为对动物血细胞参数进行计数和分类的仪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临床和实验室领域,主要提供白细胞(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粒细胞百分比(Gran%)、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等测试参数,测试结果用于医生对动物病情的诊断,因此要求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阻法计数原理的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是通过加入溶血剂,溶解红细胞,同时使白细胞按如图2所示,对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进行大小处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如图1所示的电阻法计数原理的血液细胞分析仪都是通过一次加入溶血剂,对白细胞通道参数进行测试的。在对狗、猫血液样本测试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对人的样本同样的溶血剂作用方式对白细胞进行测试,即在测试过程中加入的溶血剂量控制在使98%以上的样本在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碎片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值。但由于动物样本自身的特殊性,尤其对于狗、猫等样本,会明显造成淋巴细胞测试结果偏高的问题,有相当比例的粒细胞在溶血剂作用后,缩水到了淋巴细胞区域,通过测试样本与镜检的对比,发现淋巴区域的细胞分布数明显高于样本实际的淋巴数量,造成约1/3左右的样本,机器淋巴测试结果偏高,无法准确给出白细胞的3个分类参数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粒细胞百分比(Gran%)。

第二种方法是在狗、猫等动物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减少溶血剂加入量(即弱溶处理),对一定比例的样本,红细胞在溶血剂作用后不影响白细胞计数,通过与镜检分类数据的对比,可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由于样本对溶血剂作用的反应情况不同,由于减少溶血剂加入量,造成一定比例的样本存在红细胞碎片干扰,导致计数结果和分类结果的不准确,同时这部分红细胞碎片对血红蛋白的测试也会有影响,去掉红细胞碎片的干扰是提高这部分样本计数和分类准确性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是通过固定界标,对红细胞碎片进行滤除,解决狗、猫等样本测试时分类不准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提高白细胞分类性能。但由于动物样本自身的特异性,用固定界标的方法,即界定在直方图的一定位置的左边是红细胞碎片,会有相当比例的动物样本的白细胞计数值有较大的偏差,有些样本白细胞测试结果会减少,有些样本白细胞值会增加,部分样本偏差大于20%。即由于红细胞碎片分布范围较宽,用固定界标滤除红细胞碎片干扰后,会造成白细胞计数结果不准确。

由此可见,目前对动物血细胞参数计数和分类中,第一种加入足够溶血剂的方法,可以解决白细胞计数准确性问题,但无法准确给出白细胞的分类参数。第二种弱溶处理方法可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但白细胞计数结果不准确,当采用固定界标滤除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由于动物样本自身的特异性,白细胞测试结果仍会偏离实际值。因此,就需要对动物血细胞参数计数和分类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动物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该方法既可以保证白细胞计数结果和血红蛋白测量结果准确性,同时提高白细胞分类结果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粒细胞百分比(Gran%)的准确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分先后两次加入溶血剂,并测试获得第一次加入溶血剂后的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一白细胞直方图,以及第二次加入溶血剂后的第二白细胞计数值;第一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使血液样本中仍有影响白细胞计数值的红细胞碎片存在,第二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使白细胞计数值中没有红细胞碎片的影响;

B、根据所述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二白细胞计数值,确定进行白细胞分类的直方图,并进行白细胞分类。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使不低于50%的血液样本的第一白细胞计数值与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之比大致在1.1至1.8之间。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按照以下步骤设定:

D1、取若干个血液样本,在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加入标准溶血剂量,使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碎片对白细胞计数没有影响,并记录下此时每个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计数值;

D2、分别取所述标准溶血剂量50%至75%中至少两个实验溶血剂量,测试不同实验溶血剂量作用后每个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计数值;

D3、计算各血液样本在不同实验溶血剂量时白细胞计数值与标准溶血剂量时白细胞计数值之比为白细胞测试系数;

D4、统计每个实验溶血剂量下白细胞测试系数在1.1至1.8之间的血液样本个数,找出其中最大值,并且当该最大值与总样本个数之比不小于50%时,所述最大值对应的实验溶血剂量为所述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等于所述标准溶血剂量减去所述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计算所述第一白细胞计数值与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之比为白细胞因子;

B2、当所述白细胞因子超过预定值时,依据白细胞因子在所述第一白细胞直方图上确定红细胞碎片与白细胞间第一界标位置,得到去掉红细胞碎片影响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并用所述第二白细胞直方图进行白细胞分类。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还包括如下处理:当所述白细胞因子小于所述预定值时,用所述第一白细胞直方图进行白细胞分类。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中红细胞碎片与白细胞间第一界标位置满足以下关系:所述第一白细胞直方图总面积与所述第一界标右边直方图区域的面积之比等于所述白细胞因子。

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中的预定值大致为1.02。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1、确定所述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和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

A2、稀释白细胞计数池中的被检血液样本,并在稀释后的被检血液样本中加入所述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当溶血剂作用后,完成白细胞通道第一次计数过程,获得所述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一白细胞直方图;

A3、向白细胞计数池中加入所述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当溶血剂作用后,完成白细胞通道第二次计数过程,获得所述第二白细胞计数值。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白细胞计数池中加入所述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后,测量血红蛋白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先后二次加入溶血剂,保证了第二次加入溶血剂量后,红细胞碎片不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值和血红蛋白的测试,既保证了白细胞计数值和血红蛋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两次白细胞计数值的比例准确找出滤除红细胞碎片的第一界标的位置,并利用滤除红细胞碎片后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解决了狗、猫等动物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粒细胞百分比(Gran%)的准确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微孔电阻法测试血液细胞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标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分布的白细胞直方图;

图3为第一次加入溶血剂后血液分析仪的液路状态;

图4为第一次加入溶血剂后排空计量管时的液路状态示意;

图5为开始第一次白细胞计数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次加入溶血剂后排空计量管时的液路状态示意;

图7为开始第二次白细胞计数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次加溶血剂测试的第一白细胞直方图;

图9为第二次加溶血剂测试的白细胞直方图;

图10为标有第一界标位置的第一白细胞直方图;

图11为滤除红细胞碎片后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

图12为带第一界标且标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分布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基于现有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动物样本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提高狗、猫等动物血液样本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的新方法。本发明方法基本思想是在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分先后两次加入溶血剂,第一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使血液样本中仍有一定数量影响白细胞计数值的红细 胞碎片存在,此时完成白细胞通道第一次计数过程,获得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白细胞直方图;之后,第二次加入的溶血剂量,其作用后将第一次计数过程中剩下的红细胞碎片进一步溶解,使白细胞计数值中没有红细胞碎片的影响,并测试获得此时的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依据第一白细胞计数值和第二白细胞计数值,在保证白细胞计数准确性的同时,准确找出滤除红细胞碎片的第一界标的位置,解决狗、猫等样本计数和分类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过程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确定第一次和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

1.1、取若干个血液样本,例如以狗为例,取100个狗的样本。

1.2、在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只加一次溶血剂,并且通过调整溶血剂量,使98%以上的样本在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碎片对白细胞计数没有影响,此时业界即认为血液样本中没有影响白细胞计数值的红细胞碎片存在了,记录下这个溶血剂量为标准溶血剂量M,对应样本测试结果的白细胞值为W1、W2......W100。

1.3、取这个标准溶血剂量M的50%至75%中至少两个实验溶血剂量,例如取M的60%、65%、70%、75%四个实验溶血剂量进行测试,得到不同实验溶血剂量作用后每个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计数值,例如:

60%对应的白细胞值为:Wa1、Wa2......Wa100。

65%对应的白细胞值为:Wb1、Wb2......Wb100。

70%对应的白细胞值为:Wc1、Wc2......Wc100。

75%对应的白细胞值为:Wd1、Wd2......Wd100。

1.4、计算各血液样本在不同实验溶血剂量时白细胞计数值与标准溶血剂量时白细胞计数值之比为白细胞测试系数;

fai=Wai/Wi

fbi=Wbi/Wi

fci=Wci/Wi

fdi=Wdi/Wi

1.5、统计每个实验溶血剂量下白细胞测试系数fai、fbi、fci、fdi在1.1至1.8之间的血液样本个数:

fa1、fa2......fa100在1.1和1.8之间的样本个数为N1;

fb1、fb2......fb100在1.1和1.8之间的样本个数为N2;

fc1、fc2......fc100在1.1和1.8之间的样本个数为N3;

fd1、fd2......fd100在1.1和1.8之间的样本个数为N4;

1.6、找出N1、N2、N3、N4的最大值对应的溶血剂量为M1,这个溶血剂量初步设定为第一次溶血加入的溶血剂量;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M1对应的第一次计数白细胞值为:

Wx1、Wx2......Wx100

溶血剂加入量M1和溶血剂加入量M下白细胞计数的比值为:

fx1、fx2......fx100,即fxi=Wxi/Wi

fx1、fx2......fx100在1.1和1.8之间的样本要超过总样本数50%,否则需对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M进行调整。

1.7、第二次加入的溶血剂量等于标准溶血剂量M减去第一次溶血剂加入量M1,即为M-M1。

步骤2:

确定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溶血剂加入量后,开始对被检的动物血液样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种类采用电阻法对白细胞通道参数进行测试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在此仅以图3所示液路状态的分析仪为例说明其测试方法。

将动物血液样本通过血液细胞分析仪样本稀释装置,用稀释液稀释到一定比例后,加入白细胞计数池中,在白细胞计数池稀释后的血液样本中加入第一次溶血剂量M1,这时白细胞计数池中液体的体积为V,稀释比为r1,液路状态如图3所示,阀1和阀2关闭。

步骤3:

打开阀2,排空计量管中的液体,如图4所示。

步骤4:

如图5所示,关闭阀2,打开阀1,白细胞第一次计数过程开始,当液面到光耦开始位置时,记录时间为T1;光耦从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时的时间记录为T2,光耦开始位置到光耦结束位置的计量管体积为V2,当液面到底光耦结束位置时,关闭阀1,第一次白细胞计数结束。

T1时间内白细胞计数池中流出液体的体积V1为:

V1=T1T2×V2

计数池中剩余液体的体积为:

V-(1+T1T2)×V2

如图8所示,第一次白细胞计数过程中,测试白细胞的计数值为WBC1,第一白细胞直方图为f(x)。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次白细胞计数值WBC1中包含有红细胞碎片数值。

步骤5:

向白细胞计数池中第2次加入溶血剂,加入量为M-M1,混匀计数池内样本,白细胞计数池中的稀释比为:

r2=r1×[v-(1+T1T2)×V2]M-M1+V-(1+T1T2)×V2

步骤6:

如图6所示,打开阀2,排空计量管中的液体。

步骤7:

如图7所示,关闭阀2,打开阀1,白细胞第二次计数过程开始。第二次白细胞计数过程中,如图9所示,获得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为WBC2,以及白细胞直方图g(x)。第二白细胞计数值WBC2中没有红细胞碎片的影响,因此用第二白细胞计数值作为白细胞测试结果来显示。并且,血红蛋白值也在第2次加入溶血剂后进行测量,由于没有红细胞碎片的影响,测试的血红蛋白值准确。

步骤8:

计算第一白细胞计数值WBC1与第二白细胞计数值WBC2之比,得到白细胞因子factor;即

factor=WBC1WBC2

步骤8:

根据白细胞因子factor,确定进行白细胞分类的白细胞直方图,并进行白细胞分类。当白细胞因子factor小于某个预定值,例如factor<1.02时,说明血液样本第一次加溶血剂的过程已经将红细胞碎片溶解到不影响白细胞计数的程度,此时可直接用第一次溶血形成的第一白细胞直方图直接进行白细胞分类。当白细胞因子factor超过预定值,即factor≥1.02时,说明样本第一次加溶血剂作用后,红细胞形成的碎片对白细胞计数值有影响,此时需要根据第二次白细胞计数结果将第一白细胞直方图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进行白细胞分类。

修正方法如下:

8.1如图10所示,依据白细胞因子factor在第一白细胞直方图上找出红细胞碎片与白细胞间第一界标D1位置,D1界标位置满足以下关系:第一白细胞直方图总面积与所述第一界标右边直方图区域的面积之比等于所述白细胞因子factor,即满足以下公式:

S1+S2S2=factor

其中:S1—D1界标左边的直方图面积;

S2—D1界标右边的直方图面积;

S1+S2—第一白细胞直方图总面积。

8.2、直方图D1界标左边的部分是红细胞碎片形成的直方图,将这部分取掉后,形成的直方图如图11所示,即为修正后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用图11所示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进行白细胞分类,分类界标位置如图12所示。

第一次加入溶血剂,得到白细胞在弱溶处理后的直方图,第二次加入溶血剂用于对白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测量,通过两次白细胞计数值的比例对第一次计数得到的第一白细胞直方图的红细胞碎片部分进行滤除,对滤除红细胞碎片后剩下的第二白细胞直方图进行白细胞的分类计算,这样既可解决白细胞分类准确性问题,同时也保证了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经和镜检的对比试验,狗和猫等动物的分类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