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单晶硅电极的电容性微机电传感器

具有单晶硅电极的电容性微机电传感器

摘要

本文公开的器件是在所有关键压力点上都具有单晶硅的电容性传感器。通过开槽和重新填充形成隔离沟槽,来形成电介质隔离的用于驱动、传感和保护的导电硅电极。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件,其为便于封装,使压力孔与电引线接合焊盘相反。还描述了测量平面内加速度和平面外加速度的双轴加速度计。通过原样复制加速度计并令其绕其平面外轴旋转90度容易实现平面内的第三轴。用此工艺技术可生成谐振斜钩、角速度传感器、辐射热测量仪、及许多其他结构。关键优点是密闭性、垂直通孔、垂直和水平间隙能力、单晶材料、晶片级封装、小尺寸、高性能和低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493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LV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17871.2

  • 发明设计人 C·A·雷;J·布雷泽克;

    申请日2007-04-04

  • 分类号H01G5/00;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钱慰民

  •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06: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17

    授权

    授权

  • 2013-02-0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G5/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106 申请日:2007040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传感器。本发明尤其涉及具有单晶硅电极的电容性微机电 传感器。

背景

几个制造特征导致电容性传感器的精确度和耐久性降低。在电容间隙的顶 面和底面上使用不同的材料导致该间隙的顶与底之间热失配。金属电极的使用 限制了在两个晶片之间形成高温熔化接合的能力,而这限制密闭地密封器件的 能力。与引线接合焊盘在同一表面上地构造压力孔导致引线键合焊盘被曝露于 正被测量的粗糙介质的棘手问题。

当前的各种制造方法解决了这些关注点中的一些,但却没能解决另一些。 例如,许多方法使用导电金属通孔来将电互连放到传感器的与有源传感元件相 反一侧上。然而,这些制造方法具有几个缺点。例如,必须使用额外的制造步 骤来图案化传感器中的导电金属通孔。此外,使用金属引起了上述复杂度。因 此,在本领域中有必要开发制造允许能密闭地密封、减小或消除热失配、并限 制引线接合焊盘的曝露的电容性传感器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单晶硅电极的电容性微机电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优选感测 压力、加速度、角速度、或谐振中的至少一个。这些传感器包括两层。第一层 由单晶硅制成并具有顶面和底面。第一层形成至少一个电极。第二层也由单晶 硅制成并具有顶面和底面。至少有一个电极是在第二层中由从该层的顶面延伸 到底面的电介质材料绝缘沟槽界定。优选此绝缘沟槽形成围绕此电极的周界。 第二层还优选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电保护,其中该至少一个电保护由从该第二 层的顶面延伸到其底面的第二个电介质材料绝缘沟槽界定。第一层中的此至少 一个电极和第二层中的此至少一个电极一起界定电容器。优选第二层的顶面被 蚀刻以形成空穴,该空穴即形成电容间隙。此传感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位于 第二层的底面上的电触点。此电触点与第二层中的此至少一个电极电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形成隔膜。第一层还可被蚀刻以界定谐振结构、 弹簧、或标准质量。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此传感器进一步包括第三单晶硅层,该层通过电介 质层来与顶层的顶面分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此第三层被蚀刻以界定压力孔。 在此实施例中,此传感器感测压力并具有压力孔位于器件的与电触点相反一侧 上的优点。

附图简述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描述将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的截面图(A)以及从其焊盘一侧观察到的 平面图(B)。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的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的截面图(A)以及从其焊盘一侧观察 到的平面图(B)。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速度计的截面图(A)以及从其焊盘一侧观察到 的平面图(B)。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速度计梭的平面图(A)和立体图(B)。

图6到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造传感器的步骤的示意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在以下描述中,对出现在不同附图中的结构统一标记。图1A示出根据本 发明的电容性微机电传感器的截面图。该传感器包括具有顶面112和底面114 的第一层110。第一层110由单晶硅制成并包含至少一个电极130。该传感器 进一步包括具有顶面122和底面124的第二层120。第二层120包含由电介质 材料制成的从顶面122延伸至底面124的隔离沟槽150。隔离沟槽150界定电 极140。电极140电连接到诸如引线接合焊盘之类的电触点160。优选第一层 110包含此传感器的所有传感元件,以使这些传感元件位于此传感器的与电触 点160相反的一侧上。电极130和140一起界定具有电容间隙170的电容器。 优选电容间隙170在第二层120中形成以允许精确空间界定间隙170。

图1B示出第二层120的底面124的平面图。图1B示出隔离沟槽150形 成环绕电极140的周界以界定电极140。虽然在附图中示出了方形沟槽,但是 沟槽150可以是任何几何形状。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的几个实施例。图2A示出具有第三单晶硅 层210的传感器,该层210通过电介质层220来与第一层110的顶面112分开。 在此传感器中,第一层110已被减薄以形成隔膜130。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三 层230被蚀刻以形成压力孔230(图2B)。替换地或附加地,第一层110可被 蚀刻以界定例如标准质量260、弹簧250、或谐振结构(未示出)。通过蚀刻 去除电介质层220来使第一层110脱开以便能进行器件运动(图2C)。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压力传感器的截面图。该压力传感器具有第 一单晶硅层110,该层已被研磨或蚀刻以形成隔膜130。隔膜130用作电容器 中的第一电极。该压力传感器还具有第二单晶硅层120,该层已被蚀刻以形成 空穴170。第二单晶硅层120包括两个隔离沟槽150。隔离沟槽150界定形成 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的固定电极340、电保护360、以及驱动公共端口370。固定 电极340、电保护360和驱动公共端口370分别电连接到金属接合焊盘320、 330和340。该压力传感器还具有第三单晶硅层210,该层通过电介质层220 来与隔膜130分开。层220可以是例如埋入式氧化物层。层210被蚀刻以形成 压力孔230。注意在该传感器中,在所有关键压力孔处都使用单晶硅,在该传 感器内不需要金属,并且压力孔与敏感的金属接合焊盘相对。

图3B示出从传感器的底面看的此压力传感器的平面图。可以看到隔离沟 槽150界定固定电极340、电保护360和公共驱动端口370。这些电子部件分 别与金属接合焊盘320、330和340电连接。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加速度计的截面图,而图4B示出其平面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加速度计与图3中所描述的压力传感器构建在同一管芯中。 该加速度计具有第一单晶硅层110,该层已被蚀刻以形成沟槽430和加速度计 梭(shuttle)420。该传感器还具有第二硅层120,该层已被蚀刻以形成空穴170。 第二单晶硅层120包括界定公共驱动端口460和四个电极440、442、444和450 的隔离沟槽150。该公共驱动端口460和四个电极440、442、444和450分别 与金属接合焊盘490、470、480、492和494电连接。该加速度计还具有第三 单晶硅层210,该层通过电介质层220来与第一层130分开。层220可以是例 如埋入式氧化物层。层220被蚀刻以给加速度计梭420提供间隙410。虽然所 示加速度计是测量平面内加速度和平面外加速度的双轴加速度计,但通过原样 复制加速度计并令其绕其平面外轴旋转90度容易实现平面内的第三轴。

图5A示出加速度计梭420的平面图,而图5B示出其等角投影图。图 中示出指状电极510、隔离支架515、侧向弹簧520、侧向弹簧端525、旋转弹 簧530、标准质量540、万向支架550、以及隔离沟槽560。指状电极510附连 到隔离支架515,而后者将与电极442或444连接。所有这些结构都是通过蚀 刻第一层120形成的,如下所述。

图6到图10所示的步骤1到17是用于制作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的制造工 艺步骤的示例的示意性描述。步骤1到3用来加工SOI(绝缘体上硅)晶片, 步骤4到10用来加工隔离沟槽,而步骤11到17是双晶片加工步骤。在此示 例中,这些步骤示出一种同时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的方 法。或者,通过去掉步骤2和3就能制造只感测压力的传感器。可对以下各步 骤作修改以创造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可添加并类似于表面 显微机械加工地图案化多晶硅层。向层612添加这些层能使这些层在空穴730 内部并且不妨碍接合表面910。

步骤1通过氧化在SOI晶片610上形成氧化物620。SOI晶片610的较薄 有源层612最终形成诸如图2B中的隔膜130之类的隔膜。层612被相对重掺 杂到约0.1欧姆/厘米到0.01欧姆/厘米之间以用作导电电极表面。较厚的处置 层614形成图2中所描述的第三层210。步骤2通过光刻和湿法氧化蚀刻来图 案化和蚀刻氧化物620以在该氧化物620中给出开口630,以使下层硅612可 在步骤3中被蚀刻。步骤3是深度反应离子蚀刻(DRIE)式蚀刻以形成弹簧 650、蚀刻孔640、指状电极510、隔离沟槽560、标准质量550、旋转弹簧530 和隔膜层612中的其他结构(参见图5)。可在此层中通过改变掩模工艺以纳 入通常可在表面显微机械加工工艺中作出的其他几何形状来制造诸如角速度 传感器、谐振器、或切变传感器(shear sensor)之类的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此 外,可同时制作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从而使得在一个芯片上能有更高的集成度。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地,可简单通过界定标准质量、弹簧和梳状驱动/梳状 传感组合来制作谐振结构。步骤4再次通过氧化在包含相对重掺杂的硅的有源 层712、和处置晶片714的新SOI晶片上形成氧化物720,其中该有源层712 形成界定诸如图3所示的340、350和370之类的单晶硅电极的隔离沟槽,而 处置晶片714则按序稍后被蚀刻掉或研磨和抛光掉。步骤5是在RIE氧化物蚀 刻机中蚀刻氧化物720以在氧化物720中形成开口730。此为步骤6中的DRIE 蚀刻制备有源层712。在步骤6中,有源层712从开口730被DRIE蚀刻,该 蚀刻止于匣层716,从而形成沟槽740。在此蚀刻中要当心以避免产生很难填 充成没有空隙的重入沟槽。在步骤7中,用热氧化物生长来氧化沟槽740以提 供电介质材料750,该材料将界定和隔离单晶硅电极。在步骤8,用多晶硅810 来填充沟槽740。这减少了形成隔离沟槽所需电介质材料的量。可用电介质材 料填充整个沟槽,但是发现如果使用热氧化物则会因为所需的氧化物厚度而变 得昂贵和困难。步骤9是使用包括DRIE、RIE或甚至桶式蚀刻机的任何类型 的蚀刻机对晶片710的多晶硅覆盖层蚀刻,以从晶片710的表面除去多晶硅 810,该蚀刻止于氧化物720并只在保留沟槽740的内侧上留有多晶硅810。步 骤10中对硅层712约0.5微米到2微米深度的DRIE蚀刻形成诸如图2中空穴 170之类的空穴730。在步骤11中使用诸如BOE(缓冲氧化蚀刻)之类的湿法 蚀刻从表面910除去氧化物620和720。这使得表面910能在步骤12中使用高 温晶片接合技术对准并接合。步骤11还通过底割匣层616并形成诸如图4中 的间隙410之类的间隙920来使标准质量脱开。在步骤13,使用BOE在顶氧 化物620中蚀刻出开口920并去除底氧化物720。这使硅层614在步骤14中能 通过DRIE蚀刻被蚀刻以产生诸如图2B中的孔230之类的孔1010。还是在步 骤14中,处置晶片714通过背部研磨和抛光或通过DRIE蚀刻或RIE蚀刻或 桶式蚀刻机被去除。步骤15通过使用RIE氧化物蚀刻来蚀刻匣616和匣716, 从而分别使隔膜612和互连1020曝露。在步骤16中,在孔1010的相反一侧 使用溅射系统沉积金属1030。在步骤17中使用光刻和湿法刻蚀来蚀刻金属 1030以形成互连1020和诸如图2中的接合焊盘160之类的金属接合焊盘1040。 作为本领域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作出或以其它方式实现各种改 变、替换和变更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应由以下权利要求书及其在 法律上的等效方案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