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及其制法

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及其制法

摘要

一种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它由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体、载有难溶性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缓释骨架材料及促释放剂组成,它们之间的质量比为: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载有难溶性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缓释骨架材料∶促释放剂=1∶0.5~1.25∶0.1~0.3∶0.1~0.3,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中包含聚维酮K30、大豆磷脂、丙烯酸树脂IV号,药物与其它辅料的质量比为:难溶性药物∶聚维酮K30∶大豆磷脂∶丙烯酸树脂iv号=1∶1~3∶0.3~0.8∶0.2~0.5。本发明的难容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体内半衰期延长2.3~14.8倍,MRT延长7.94~4.52倍,难容药物在Beagle犬体内释药曲线显示其释放平稳,实现了72小时的长效缓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其制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444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242994.2

  • 发明设计人 徐希明;朱源;余江南;曹霞;

    申请日2008-12-31

  • 分类号A61K9/20;A61K9/48;A61K47/34;A61K47/38;A61K47/04;

  • 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黄嘉栋

  •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路3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57: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3-30

    授权

    授权

  • 2009-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长效缓释药物制剂及其制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实现72小时缓释作用、并提高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难溶性药物缓释制剂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将有序介孔纳米粒制备技术、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技术、固体分散技术三者相结合,可以实现72小时缓释、并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难溶性药物(poorly water-soluble drug)因其在水中溶解度小,药物难以被机体吸收,体内消除速度较快,血药浓度容易出现峰谷现象,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且难以实现剂型的多样化。缓控释制剂(sustained or controlled release dosage forms)具有减少用药总剂量和用药次数、避免血浓峰谷现象、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病人顺应性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参见:Kathy W.Y.Lee,Tri-Hung Nguyen,Tracey Hanley,et al.Nano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line matrix detemines in vitro sustained release and in vivooral absorption kinetics for hydrophilic model drug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9,365(1-2):190.;Jie-Xin Wang,Zhi-Hui Wang,Jian-Feng Chen,et al.Directencapsulation of water-soluble drug into silica microcapsules for sustained releaseapplications.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8,43(12):3374.]。将难溶性药物增溶后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可以弥补药物增溶后产生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频繁给药等缺点。难溶性药物在制备缓控释制剂时,由于其溶解度小,难以完全溶出,一般先将其增溶,再以增溶后的制剂作为制备缓释制剂的原料制备成各种缓释制剂。难溶性药物增溶技术主要包括: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胶束增溶技术、微乳增溶技术等[参见:沈松,徐希明,余江南.难溶性药物的增溶及其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中国药事,2007,21(3):196;Guo Sheng-rong,Guo Li.Effects of PVP K30 on Aqueous Solubility and DissolutionProperties of Daidzein.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4,13(1):42;Z.Zuo,Y.K.Tam,J.Diakur,et al.Hydroxypropyl-beta-cyclidextrin-flutamide inclusion complex.II.Oral and intravenous pharmacokinetics of flutamide in the rat.J Pharm Sci,2002,5(3):292;C.M.Femandes,M.T.Vieira,F.J.B.Veiga.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vitro dissolution behaviour of nicardipine-cyclodextrins inclusion compounds[J].European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2,15(1):79;Kang Moo Huh,Sang Cheon Lee,YongWoo Cho.Hydrotropic polymer micelle system for delivery of paclitaxel.Journal ofControlled Release,2005,101(1-3):59;]。固体分散技术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增溶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参见:Zhen-ping Wei,Shi-rui Mao,Dian-zhou Bi,et al.Dissolution improvement of cisapride by solid dispersion with HPMC.Journal of ChinesePharmaceutical Science,2004,13(4):254.;Fude Cui,Mingshi Yang,Yanyan Jiang.Design ofsustained-release nitrendipine microspheres having solid dispersion structure byquasi-emulsion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3,97(3):375.]。难溶药物增溶后,既可按常规的缓/控释制剂制备方法加以制备;也可直接与适当比例的缓/控释材料混匀制备成骨架型、渗透泵型或膜控型缓/控释制剂。

近年来,具有特殊结构和特殊形貌的介孔材料研究备受关注。介孔(Mesopore)材料是孔径为2-50nm的多孔材料,根据介孔是否有序,介孔材料可分为无序介孔材料和有序介孔材料两类。有序介孔材料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长程结构有序;2.孔径分布窄并可在1.5-10nm之间调节和控制;3.比表面高达1000m2/g;4.孔隙率高;5.表面富含不饱和基团等。有序介孔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以下优点:1.本身无毒、无生理活性,生物相容;2.具有均匀可调的孔道,丰富的硅烷基可作为和有机客体分子反应的新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结合在活性位点上的药物均匀地分散在孔道内,使有序介孔材料吸附药物并具有缓释作用;3.能够保持药物结构的完整性。有序介孔材料作为疏水性药物的控释载体,能够获得理想的控释效果;不同孔道结构的有序介孔材料,控释效果不同。

本发明基于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普通缓释、有序介孔纳米材料的长效缓释“三重释药”机理,提出一种兼具速释与双重缓释特征、高效与长效双重优点,能够实现72小时缓释作用、并提高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难溶性药物缓释制剂的新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将固体分散技术、有序介孔纳米粒制备技术、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技术三者相结合,提出一种兼具速释与双重缓释特征、高效与长效双重优点,能够实现72小时缓释作用、并提高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难溶性药物缓释制剂的新的制备方法。以水飞蓟宾、水飞蓟素、尼群地平、罗红霉素作为难溶性药物的模型药,研究高效长效缓释制剂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它由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体、载有难溶性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缓释骨架材料及促释放剂组成,它们之间的质量比为: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载有难溶性药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粒:缓释骨架材料:促释放剂=1:0.5~1.25:0.1~0.3:0.1~0.3,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中包含聚维酮K30、大豆磷脂、丙烯酸树脂IV号,药物与其它辅料的质量比为:难溶性药物:聚维酮K30:大豆磷脂:丙烯酸树脂iv号=1:1~3:0.3~0.8:0.2~0.5。

上述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为片剂或胶囊。

一种制备上述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的方法,它基本上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1.称取难溶性药物1g,PVP-K30 1-3g,大豆磷脂0.3-0.8g,丙烯酸树脂IV号0.2-0.5g,加入20-4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备用。

步骤2.取20-80ml环己烷,加入NP-10 4-8ml,混匀;加入1-3ml正己醇,25.6%氨水1-3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3-5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40-8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8g-32g。

取1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ol/L的Na2CO3溶液1000ml,60-70℃,200W分别超声4-5min,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2g难溶性药物,溶于10-20ml无水乙醇,加入1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2g。

步骤3.取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2-0.3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1-0.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步骤4.取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0.1-0.2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0.3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1.25-2.5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步骤5.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1:2.75~1:4的比例混合后,压片,压力控制在40-60N,制得片剂。

上述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可以将步骤3制得的缓释颗粒1和步骤4制得的缓释颗粒2按照缓释颗粒1:缓释颗粒2=1:2.75~1:4的比例混合后灌装胶囊,制得本发明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胶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普通缓释、有序介孔材料的长效缓释“三重释药”机理,以速释与普通缓释相结合的“双释药”缓释制剂制备技术为基础,又充分利用有序介孔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和大的孔体积,有利于吸附药物,能够长时间缓慢释放药物的优点,选择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为载体材料,将固体分散技术、有序介孔纳米粒制备技术、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技术三者相结合,制备先速释、后缓释、再长效缓释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使其具有速释与双重缓释特征。用本发明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及对照制剂经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难溶性药物高效长效缓释制剂体内半衰期延长2.3~14.8倍,MRT延长7.94~4.52倍,难溶性药物在Beagle犬体内释药曲线显示其释放平稳,实现了72小时的长效缓释效果,结果见图3和图4。

2.本发明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一方面在制备难溶性药物速释固体分散体时加入了大豆磷脂,可促进难溶性药物的体内吸收;另一方面,由于纳米粒的运用,纳米化后显著增加了难溶性药物在机体内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同样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长效缓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因此,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难溶性药物缓释制剂既是一种长效缓释制剂,也是一种高效制剂,是兼具“高效与长效”双重优点的新型缓释制剂。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水飞蓟宾长效缓释制剂及对照制剂经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水飞蓟宾长效缓释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3%。可用于3天给药1次的现代高效长效缓释制剂的开发。

3.二氧化硅生物相容,安全无毒,来源广泛;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少、重现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透射电镜图;

图2本发明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图;

图3本发明制备的水飞蓟宾高效长效缓释制剂Beagle犬体内药时曲线;

图4为本发明制备的水飞蓟素高效长效缓释制剂Beagle犬体内药时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聚维酮K30(上海胜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大豆磷脂(上海太伟药业有限公司);IV号丙烯酸树脂(淮南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正硅酸四乙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羟丙甲纤维素K4M(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实验仪器:旋转蒸发仪(Heidolph公司,德国);H66025超声清洗机(无锡超声电子设备厂);ADP单冲压片机(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实施例一

称取水飞蓟宾1g,PVP-K30 1g,大豆磷脂0.2g,丙烯酸树脂IV号0.1g,加入2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30mL环己烷,加入NP-10 4mL,混匀;加入1ml正己醇,25.6%氨水1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3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4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2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3000mL,60℃,65℃,70℃,200W分别超声4分 20秒,4分 10秒,4分,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3g水飞蓟宾,溶于20ml无水乙醇,加入1.5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2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1.8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36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4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压片,压力控制在40-60N,制得水飞蓟宾高效长效缓释片剂。

实施例二

称取水飞蓟宾1g,PVP-K30 3g,大豆磷脂0.8g,丙烯酸树脂IV号0.5g,加入4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80mL环己烷,加入NP-10 8mL,混匀;加入3ml正己醇,25.6%氨水3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5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8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3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3000mL,60℃,65℃,70℃,200W分别超声4分 20秒,4分 10秒,4分,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3g水飞蓟宾,溶于20ml无水乙醇,加入1.5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1.8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4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1.8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36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4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3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2:3的比例混合后灌装胶囊,制得水飞蓟宾高效长效缓释胶囊。

实施例三

称取水飞蓟素1g,PVP-K30 1.2g,大豆磷脂0.4g,丙烯酸树脂IV号0.3g,加入25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30ml环己烷,加入NP-10 5ml,混匀;加入1.2ml正己醇,25.6%氨水1.5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3.5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5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1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1000ml,65℃,200W分别超声4.5min,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2g水飞蓟素,溶于20ml无水乙醇,加入1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2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1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3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2:3的比例混合后,压片,压力控制在40-60N,制得水飞蓟素高效长效缓释片剂。

实施例四

称取水飞蓟素1g,PVP-K30 1.5g,大豆磷脂0.5g,丙烯酸树脂IV号0.4g,加入3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50ml环己烷,加入NP-10 6ml,混匀;加入2.2ml正己醇,25.6%氨水1.8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4.2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6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1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1000ml,65℃,200W分别超声4.5min,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2g水飞蓟素,溶于20ml无水乙醇,加入1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22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1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5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2:3的比例混合后灌装颊囊,制得水飞蓟素高效长效缓释胶囊。

实施例五

称取罗红霉素1g,PVP-K30 2g,大豆磷脂0.5g,丙烯酸树脂IV号0.3g,加入3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罗红霉素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70ml环己烷,加入NP-10 6ml,混匀;加入1ml正己醇,25.6%氨水1.5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6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6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2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2000ml,70℃,200W分别超声4.5min,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2g罗红霉素,溶于15ml无水乙醇,加入1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0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罗红霉素固体分散体1.4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罗红霉素固体分散体2.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4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压片,压力控制在40-60N,制得罗红霉素高效长效缓释片剂。

实施例六

称取尼群地平1g,PVP-K30 1.8g,大豆磷脂0.6g,丙烯酸树脂IV号0.2g,加入30ml无水乙醇溶解(必要时可置于70℃水浴中加速溶解)后,于60℃水浴,90rpm旋转蒸发至近干,于70℃水浴完全挥去溶剂,置—20℃冰箱中2h后,放置60℃烘箱12h,粉碎,过80目筛,得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备用。

取60mL环己烷,加入NP-10 5mL,混匀;加入1ml正己醇,25.6%氨水1.5mL,室温搅拌1h;缓慢滴加正硅酸四乙酯5.5mL,室温搅拌24h;加入无水乙醇70mL,超声1h;在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蒸馏水洗三次;加入适量水冷冻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粉末。

取2g二氧化硅纳米粒加入0.6M Na2CO3 3000mL,60℃,65℃,70℃,200W分别超声4分20秒,4分10秒,4分,15000rpm,离心15min,蒸馏水洗涤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取2g尼群地平,溶于15ml无水乙醇,加入1g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浸润24小时,15000rpm离心15min,沉淀用无水乙醇洗三次,加入1mL蒸馏水冷冻干燥得载药纳米粒。

取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1.4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5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1。

取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2.1g,与羟丙甲纤维素K4M 0.4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0.3g,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2g混匀后,加入适量70%的糖浆制备软材,过16目筛得到湿颗粒,于60℃烘30分钟后取出,过16目筛整粒,得缓释颗粒2。

缓释颗粒1和缓释颗粒2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压片,压力控制在40-60N,制得尼群地平高效长效缓释片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