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属于植物病害抗性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植株苗子准备;(2)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准备;(3)培养皿准备;(4)叶片准备;(5)孢子接种;(6)保温、保湿培养;及(7)病情调查:接种培养3-5天后进行病情级数与病情指数调查等步骤组成。该方法技术依据明确,具有设备简单、简便快速、判断准确等特点,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既节省了10天以上的时间,又简化了接种鉴定的条件,降低了鉴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方法适于在西甜瓜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或西甜瓜品种抗性鉴定的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085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62054.2

  • 发明设计人 任海英;茹水江;王汉荣;方丽;

    申请日2008-11-17

  • 分类号G01N33/48;

  • 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沈伾伾

  • 地址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4: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3/48 授权公告日:20130710 终止日期:20131117 申请日:20081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7-10

    授权

    授权

  • 2009-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抗性鉴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西甜瓜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以其营养价值高、产值好,备受消费者和广大农民的欢迎。西甜瓜品种很多,而西甜瓜植物的蔓枯病(stem blight)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育种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和农民等都非常关注。西甜瓜蔓枯病无论在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均有发生,其病原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瓜壳二孢真菌(Didymella bryoniae(Auersw.)Rehn),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甜瓜球腔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残体或土壤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通过气流、水、土壤传播,也可由带菌种子传播。该病在西甜瓜的幼苗期至采收期均可发生,植株的地上各部均能被侵染,生育前期易发病,生殖生长盛期达高峰。无论是在冬春日光温室,还是早春和秋后大棚栽培均有发生,其危害程度远高于西甜瓜枯萎病和疫病,在生产上若不及早防治,植株死亡率可达30%~40%,造成严重减产。目前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种子消毒、无菌苗移栽、水肥科学管理和药剂保护等,其中,农业防治效果有限,化学防治又容易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因此,推广使用西甜瓜抗性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但抗性品种的应用必须与快速、准确、简单的病害抗性鉴定方法相结合,才有利于该西甜瓜抗性品种的推广。以往国内外对西甜瓜蔓枯病的抗性鉴定主要是活体鉴定,比如3-4叶期的真叶瓜苗,或者开花期的瓜苗通过西甜瓜蔓枯病孢子悬浮液的喷雾接种。但这种方法既要求条件较高,如苗子需要在保温、保湿条件较好的温室中种植,才有利于喷雾接种,苗子的数量要求也较多,而且接种至调查结果的时间较长,一般需15天左右才能看出不同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因此,生产上急需有一种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简易鉴定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所存在的对设备条件要求较高,以及接菌种至调查出结果的时间较长等缺陷,提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植株苗子准备:西甜瓜种子消毒、播种,出苗后长至3-5片真叶,备用;

(2)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准备:将西甜瓜蔓枯病菌接种在PDA培养基上,并在紫外灯下处理4d诱导产孢;用灭菌水洗下孢子,配成5×105个/mL孢子悬浮液,备用;

(3)培养皿准备:取9cm直径培养皿,底部铺设用11.8mg/L苯骈咪唑(Benzimidazole)植物保鲜水溶液浸湿的滤纸,消毒后,备用;

(4)叶片准备:取步骤(1)苗子第3-5片真叶剪成3cm×5cm的叶条,平展置于步骤(3)培养皿滤纸之上,备用;

(5)孢子接种:把步骤(2)孢子悬浮液用软毛笔接种至步骤(4)培养皿内的叶条上;另设内含不接种病菌叶条的培养皿为对照;

(6)保温、保湿培养:把步骤(5)培养皿放置人工气候箱内,温度调至25-30℃下进行培养,培养皿内每天添加一次植物保鲜水溶液1-3mL;

(7)病情调查:接种培养3-5天后,按以下分级标准进行病情级数的调查,并划分出病情指数:

0级  叶片没有发病

1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10%以下

3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10%-25%之间

5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25%-50%之间

7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50%-75%之间

9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75%-100%之间

病情指数=∑[病级株数×该级代表数值]×100/(调查总株×发病最高一级代表数值)

免疫(I)     病情指数0

高抗(HR)    病情指数0.01-15

抗病(R)     病情指数15-35

中抗(MR)    病情指数35-55

感病(S)     病情指数55-75

高感(HS)    病情指数75-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是本发明应用简便、快速,仅需剪刀、滤纸、一组培养皿和一个人工气候箱,即可在室内进行操作。

二是本发明技术原理明确,即利用西甜瓜蔓枯病菌主要由植株伤口侵入,且在较大湿度环境下发病迅速的特点,在人工模拟设计,并每个品种重复三次的条件下,使接种发病试验既快速,又准确可靠。

三是试验表明,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在室内简易、可控条件下,接种培养3-5天后,即可快速鉴定出西甜瓜品种对蔓枯病的抗性程度,省时省力,与传统的蔓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相比,既节省了10天以上的时间,又简化了接种鉴定的条件,显著降低了鉴定成本,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快速鉴定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内容所限制。

实施例1:(应用本发明方法对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的快速鉴定)

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植株苗子准备:选择生产上常用的栽培品种西瓜24种,甜瓜10种,种子经消毒、播种,出苗后长至3-5片真叶,备用;

(2)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的准备:将西甜瓜蔓枯病菌(系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病害研究室,对田间发病植株进行采样、分离并低温保存)接种在PDA培养基上,在40W紫外灯(12h紫外灯/12h黑暗)下处理4d诱导产孢;用灭菌水洗下孢子,配成5×105个/mL孢子悬浮液,备用;

PDA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200克煮沸10分钟,过滤,弃固体薯块,取滤液,加蔗糖20克,琼脂17克,纯水定容至1升,灭菌,制成;

(3)培养皿准备:取9cm直径培养皿,底部铺设用植物保鲜液浸湿的滤纸,消毒后,备用;

植物保鲜液的配制:由苯骈咪唑(Benzimidazole)与水按重量体积11.8mg∶1000ml比例配制而成;

(4)叶片准备:取步骤(1)苗子第3-5片真叶剪成3cm×5cm的叶条,平展摆放到步骤(3)培养皿滤纸之上,每皿摆2条,每品种取6个叶条,摆三皿,备用;

(5)孢子接种:把步骤(2)的孢子悬浮液用软毛笔接种至步骤(4)培养皿内的叶条之上;另设内含不接种病菌叶条的培养皿为对照;

(6)保温、保湿培养:把步骤(5)的培养皿放置人工气候箱内,调温度至25-30℃下培养,并每天添加保鲜液1-3mL;

(7)病情调查:培养3-5天后,按以下分级标准进行病情级数的调查,并划分出病情指数;

其中,病情级数分级标准如下:

0级  叶片没有发病

1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10%以下

3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10%-25%之间

5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25%-50%之间

7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50%-75%之间

9级  叶片发病面积在75%-100%之间。

病情指数=∑[病级株数×该级代表数值]×100/(调查总株×发病最高一级代表数值)

免疫(I)     病情指数0

高抗(HR)    病情指数0.01-15

抗病(R)     病情指数15-35

中抗(MR)    病情指数35-55

感病(S)     病情指数55-75

高感(HS)    病情指数75-100

鉴定结果见附表1。

实施例2:(应用传统方法对西甜瓜品种蔓枯病抗性的鉴定)

(1)植株苗子准备:选择实施例1中病情指数分布不同的西瓜品种10个,甜瓜品种10个(具体品种名称见附表2);在保温,保湿条件较好的大棚或温室内以盆栽方式进行播种,出苗后长至3-5片真叶时,备用;

(2)蔓枯病菌准备:同实施例1;

(3)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准备:同实施例1;

(4)孢子接种:把步骤(3)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器均匀喷至植株叶片上,以不滴水为准,每品种30棵苗,不接种病菌植株做为隐性对照;

(5)保温和保湿:把步骤(4)苗子在大棚或温室内温度保持25-30℃,并保湿3天;

(6)病情调查:接种培养7-15天后,进行病情级数与病情指数调查,调查标准与公式同实施例1;

鉴定结果见附表2。

通过对实例1和2鉴定结果的比较可发现,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以简单、快速的本发明方法代替了传统的鉴定方法,可取得同样的鉴定效果。

表1本发明方法的鉴定结果

表2传统接种方法的鉴定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