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作为Aurora激酶抑制剂的苯并唑系衍生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作为Aurora激酶抑制剂的苯并唑系衍生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癌症的化合物和方法。本发明提供抑制Aurora激酶的化合物、包含抑制Aurora激酶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本发明化合物或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417/12 授权公告日:20120523 终止日期:20160209 申请日:20070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417/1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328 申请日:200702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09-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根据35 U.S.C.§119(e)要求2006年2月10日提交的、题为“作为Aurora激酶抑制剂的苯并唑系衍生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772,497和2006年4月11日提交的、题为“作为Aurora激酶抑制剂的苯并唑系衍生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791,187的优先权,其全文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Aurora激酶抑制剂的唑系衍生物和使用苯并唑系衍生物治疗癌症的方法。

发明背景

更好地理解作为疾病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信号转导途径和酶大大有利于寻找新的治疗剂。已经成为靶向疾病过程的广泛研究主题的一类重要的酶是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功能的关键调节剂。蛋白激酶是在结构上相关的酶家族,它们负责控制细胞内的多种信号转导过程(The Protein Kinase Facts Book,I and II,Academic Press,SanDiego,Calif.:1995)。几乎所有的蛋白激酶都含有由大约250至300个氨基酸组成的催化结构域。一般而言,蛋白激酶通过γ-磷酰基从ATP向靶蛋白底物的催化转移而介导它们的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激酶根据它们磷酸化的底物分为若干家族。已经鉴定了对应于每种这些激酶家族的序列基序,例如蛋白-酪氨酸、蛋白-丝氨酸/苏氨酸和脂质(Hanks,S.K.,Hunter,T.,FASEB J.1995,9576-596;Knighton et al.,Science 1991,253,407-414;Hiles et al.,Cell 1992,70,419-429)。响应于多种刺激物,蛋白激酶通过充当能够扰乱或调节靶蛋白功能的分子“开关”允许细胞作出决定。

细胞中异常的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传导是很多病理生理学状态的基础原因。这些疾病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自体免疫疾病、变态反应与哮喘疾病、神经学与神经变性疾病、代谢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因此,蛋白激酶被视为治疗性干预的合理药物目标,蛋白激酶抑制剂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剂。

Aurora家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增殖所必需的(Trendsin Cell Biology 9,454-459(1999);Nat.Rev.Mol.Cell Biol.2,21-32(2001);Trends in Cell Biology 11,49-54(2001))。人Aurora激酶家族由三种高度同源性激酶组成(A或“2”,B或“1”和C或“3”)。在正常的细胞增殖期间,这些激酶参与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纺锤体功能和胞质变动。Aurora激酶表达在静息细胞中是低的,在细胞周期的G2和有丝分裂期间达到峰值。若干所提出的哺乳动物Aurora激酶底物包括组蛋白H3、TPX2、肌球蛋白II调节性轻链、CENP-A和蛋白磷酸酶1,它们是细胞分裂的重要所在。

自从阐明了它们在有丝分裂过程和细胞分裂中的关键角色,Aurora激酶与肿瘤发生密切有关。例如,Aurora激酶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在很多癌症中都有报道。已经鉴定了编码单一核苷酸多态性(SNP),相对于早期胃癌这在晚期胃癌中明显更加频繁,这种SNP与激酶活性升高有关(Cancer Lett.Jan 10,2006)。Aurora A的过度表达包括啮齿动物成纤维细胞的中心体扩增、非整倍体和转化(Bischoff,J.R.et al.EMBO.J 17,3052-3065(1998);Nat.Genet.Oct 20(2):189-93(1998))。这种致癌活性有可能由于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产生。事实上,在乳腺和胃癌中,在Aurora A过度表达与染色体非整倍体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关系(Int.,J.Cancer 92,370-373(2001);British Journal ofCancer 84,824-831(2001))。Aurora B表达在从结肠、乳腺、肺、黑素瘤、肾、卵巢、胰腺、CNS、消化道和白血病肿瘤衍生的细胞系中升高(Oncol Res.2005;15(1):49-57;Tatsuka et al.1998,58,4811-4816;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84,824-831(2001);EMBO J.17,3052-3065(1998))。在前列腺癌中,相对于中低级别在高Gleason级退行性前列腺癌组织中观察到Aurora B的核表达增加,Aurora B表达伴有组蛋白H3底物的磷酸化(Prostate 66(3):326-33(2003))。Aurora C在原发性结直肠癌中过度表达(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4,7334-7340(1999);Jpn.J.Cancer Res.91,1007-1014(2000))。

因为肿瘤细胞中的Aurora激酶抑制能够导致有丝分裂停止和细胞程序死亡,所以这些激酶是癌症疗法的重要靶。由于有丝分裂在事实上所有恶性肿瘤进展中的核心角色,Aurora激酶抑制剂因此被预期具有阻滞癌或肿瘤生长的潜力,在人类癌症或肿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抑制Aurora激酶的取代的苯并唑系衍生物和组合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如下描绘的式(I)化合物。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使用式(I)化合物和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治疗人或动物疾患(disorder)的方法。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作Aurora激酶的抑制剂,因而可以用于处理、治疗、控制和辅助治疗由Aurora激酶活性介导的疾病,例如细胞增殖疾患,包括癌症。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显示MiaPaCa-2肿瘤生长曲线,其中▲代表实施例88和厄洛替尼(erlotinib)的载体;○代表厄洛替尼,剂量为每日50mg/kg,p.o.达14天;□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每日10mg/kg,i.p.,b.i.d.达10天;●代表实施例88与厄洛替尼。

图2显示MiaPaCa-2肿瘤生长曲线,其中■代表实施例88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的载体;▲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每日10mg/kg,i.p.,b.i.d.达10天;□代表吉西他滨,剂量为每日120mg/kg,i.p.,q3d x 4;○代表实施例88与吉西他滨。

图3显示无胸腺SCID小鼠中的BT-474肿瘤生长曲线,其中■代表实施例88的载体;○代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剂量为每周两次10mg/kg,i.p.达4周;▲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每日30mg/kg,i.p.,b.i.d.达3天,然后中断2天,总计5个周期;□代表实施例89与曲妥珠单抗。

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抑制Aurora激酶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用于体外抑制Aurora激酶,可以用于在患者中治疗细胞增殖疾患,包括癌症。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体药物:

其中

X是-NH-、-O-或-S-,

E是-CH2-、-NH-、-O-或-S-,

G1和G2独立地选自下组:芳基、杂芳基、稠合的芳基环烷基、稠合的环烷基芳基、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稠合的杂环基芳基和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其中G1和G2可选地被独立地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7次;

L1选自下组:直接的价键、-CH2-、-O-、-O-CH2-、-CH2-O-、-N(R6)-、-C(O)-、-C(O)N(R6)-、-N(R6)C(O)-、-N(R6)C(O)N(R7)-、-N(R6)C(O)O-、-OC(O)N(R6)-、-N(R6)SO2-、-SO2N(R6)-、-C(O)-O-、-O-C(O)-、-S-、-S(O)-、-S(O)2-、-N(R6)SO2N(R7)-、-N=N-、-C(R8)=C(R9)-和-C≡C-,

其中

R6和R7独立地选自由Rd和Re组成的组;和

R8和R9独立地选自由Re和Rf组成的组;

A是直接的价键或者基团-L2-Y-L3-,其中

L2和L3独立地选自下组:

直接的价键,

-C1-10亚烷基,

-C2-10亚烯基,

-C2-10亚炔基,

-亚芳基,

-亚杂芳基,

-亚环烷基,

-亚杂环基,

其中该亚烷基、亚烯基、亚炔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亚环烷基和亚杂环基的碳原子可选地被独立地选自Rc的取代基取代1-4次;

Y是直接的价键、-O-、-N(R10)、-S-、SO2-、-C(O)N(R10)-、-N(R10)-C(O)-、-N(R11)C(O)N(R10)-、-N(R10)SO2-、-SO2N(R10)-、-C(O)-O-、-N(R11)SO2N(R10)-、-O-CO-或-N=N-,

其中

R10和R11独立地选自下组:Rd和Re,和

Q选自下组:

1)和

其中R16和R17独立地选自下组:Rd和Re

2)-杂芳基;

-杂环基;

-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

-稠合的杂环基芳基;

-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

-稠合的芳基杂环基;

-稠合的杂芳基环烷基;和

-稠合的杂芳基杂环基;

其中该杂芳基、杂环基、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稠合的杂环基芳基、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稠合的芳基杂环基、稠合的杂芳基环烷基和稠合杂芳基杂环基可选地被独立地选自Rc的取代基取代1-4次;和

3)包含至少一个氮原子的环系,选自下组:

其中

n、m、p、q和r独立地是0-4,以便n+m+p等于2-5,q+r等于2-5,该环烷基或杂环环系可选地在(CH2)碳原子上被R18或R19取代1-2次,其中R18和R19独立地选自由Rf和Rg组成的组,

J1选自下组:

J3和J5独立地选自下组:-CH2-、-O-、-S-、-S(O)2-、-C(O)-、-C(O)N(H)-、-NHC(O)-、-NHC(O)N(H)-、-NHSO2-、-SO2N(H)-、-C(O)-O-、-O-C(O)-、-NHSO2NH-,

R29和R30独立地选自由Rd和Re组成的组;

R31是Rf

R1是Rb

Rb

a)-环烷基,

b)-氰基,

c)-ORd

d)-NO2

e)-卤素,

f)-卤代烷基,

g)-S(O)sRd

h)-SRd

i)-S(O)2ORd

j)-S(O)sNRdRe

k)-NRdRe

l)-O(CRfRg)tNRdRe

m)-C(O)Rd

n)-CO2Rd

o)-CO2(CRfRg)tC(O)NRdRe

p)-OC(O)Rd

q)-C(O)NRdRe

r)-NRdC(O)Re

s)-OC(O)NRdRe

t)-NRdC(O)ORe

u)-NRdC(O)NRdRe

v)-CF3

w)-OCF3

x)-C1-10烷基,

y)-C2-10烯基,

z)-C2-10炔基,

aa)-C1-10亚烷基-芳基,

bb)-C1-10亚烷基-杂芳基,或者

cc)-杂芳基,

其中烷基、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和环烷基可选地被独立地选自Rc的取代基取代1-4次;

Rc

a)-卤素,

b)-氨基,

c)-羧基,

d)-C1-4烷基,

e)-O-C1-4烷基,

f)-环烷基,

g)-O-环烷基,

h)-芳基,

i)-C1-4亚烷基-芳基,

j)-羟基,

k)-CF3

l)-O-芳基,

m)-杂芳基,

n)-杂芳基-C1-10烷基,

o)杂环基,

p)-CO2-C1-10烷基,或者

q)-CO2-C1-10烷基-芳基,

Rd和Re独立地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环烷基、-C1-10亚烷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其中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杂环基可选地被1-4个独立地选自Rc的取代基取代;或者Rd和Re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构成5-7元杂环,所述杂环含有0-2个另外的独立地选自氧、硫和氮的杂原子,并且可选地被Rc取代1-3次,

Rf和Rg独立地选自氢、C1-10烷基、环烷基、-C1-10亚烷基-环烷基和芳基,其中烷基、环烷基和芳基可选地被1-4个独立地选自Rc的取代基取代;或者Rf和Rg与它们所连接的碳一起构成5-7元环,所述环含有0-2个独立地选自氧、硫和氮的杂原子,并且可选地被Rc取代1-3次,

s是1至2的整数,

t是1至10的整数,

u是0至1的整数,

v是0至2的整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X是-NH-。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X是-NH-,E是-NH-。

在式(I)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G2选自下组:苯基、萘基、异喹啉-3-基、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唑-2-基、咪唑-2-基、苯并噻唑-2-基和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

其中G2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G2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卤代基、苯基、C1-10烷基、哌嗪-1-基、4-(C1-10烷基)-哌嗪-1-基、C1-10烷氧基、卤代烷基、环烷基和C1-10亚烷基-环烷基。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G2是苯基、萘基、异喹啉-3-基、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唑-2-基、咪唑-2-基、苯并噻唑-2-基,其中G2是未取代的或者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氯、氟、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丁基、苯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和环戊基。

在式(I)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L1是-C(O)-NH-或-NH-C(O)-。

在式(I)化合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L1是-C(R8)=C(R9)-。

在式(I)化合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G1选自下组:

苯基、

吡唑-3-基、

苯并噻唑-5-基、苯并噻唑-6-基、

苯并咪唑-5-基、苯并咪唑-6-基、

苯并噁唑-5-基、苯并噁唑-6-基、

苯并三唑-5-基、苯并三唑-6-基、

苯并异噁唑-5-基、苯并异噁唑-6-基、

吲哚-5-基、吲哚-6-基、

2H-吲唑-6-基、

1H-吲唑-3-基、1H-吲唑-4-基、1H-吲唑-5-基、1H-吲唑-6-基、

喹啉-6-基、喹啉-7-基、

喹唑啉-4-基、

2-羟吲哚-5-基、2-羟吲哚-6-基、

2-(1H)-苯并咪唑酮-5-基、

3-吲唑啉酮-5-基和3-吲唑啉酮-6-基,

其中G1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G1是未取代的或者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卤代基、苯基、C1-10烷基、哌嗪-1-基、4-(C1-10烷基)-哌嗪-1-基、-C1-10烷氧基、-C1-10亚烷基-OH、-卤代烷基、-环烷基、-C1-10亚烷基-环烷基、吗啉-4-基、-C1-10-亚烷基-吗啉-4-基、吡咯-1-基、-氨基、-NH-(C1-10烷基)、-N(C1-10烷基)2、-NHC(O)-C1-10烷基、-NHC(O)-(1-(C1-10烷基)-哌啶-4-基)、-NHC(O)-苯基、-NH-C1-10亚烷基-吗啉-4-基、-O-C1-10亚烷基-吗啉-4-基和-NH-C1-10亚烷基-OH。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L1是-NHC(O)-或-C(O)-NH-,G1是1H-吲唑-5-基或1H-吲唑-6-基,其中G1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G1是1H-吲唑-5-基或1H-吲唑-6-基,其中G1是未取代的或者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在3-位取代:卤代基、苯基、C1-10烷基、哌嗪-1-基、4-(C1-10烷基)-哌嗪-1-基、-C1-10烷氧基、-C1-10亚烷基-OH、-卤代烷基、-环烷基、-C1-10亚烷基-环烷基、吗啉-4-基、-C1-10-亚烷基-吗啉-4-基、吡咯-1-基、-氨基、-NH-(C1-10烷基)、-N(C1-10烷基)2、-NHC(O)-C1-10烷基、-NHC(O)-(1-(C1-10烷基)-哌啶-4-基)、-NHC(O)-苯基、-NH-C1-10亚烷基-吗啉-4-基、-O-C1-10亚烷基-吗啉-4-基和-NH-C1-10亚烷基-OH。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u是1,A是直接的价键,Q选自下组:

4-(C1-10烷基)-哌嗪-1-基,

哌啶-1-基(piperadine-1-yl),

吗啉-4-基,

-NH-C1-10烷基,

-N-(C1-10烷基)2

-N-(C1-10烷基)(环烷基),和

-NH-环烷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u是0且v是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u是1且v是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u是0且v是1。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u是0且v是1,R1选自下组:

-C1-10烷基,

-环烷基,

-C1-10亚烷基-环烷基,

-C1-10卤代烷基,

-苯基,

-O-C1-10烷基,

-O-环烷基,和

-O-C1-10卤代烷基。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X是-NH-,E是-NH-,v是0,L1是-NHC(O)-或-C(O)NH-,G1是1H-吲唑-6-基或1H-吲唑-5-基,其中G1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G1是未取代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

G1、G2、L1、Q和A是如上定义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

G1、G2和Q是如上定义的。

在式(Ib)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Q选自下组:4-(C1-10烷基)-哌嗪-1-基、哌啶-1-基、吗啉-4-基、-NH-C1-10烷基、-N-(C1-10烷基)2、-N-(C1-10烷基)(环烷基)和-NH-环烷基。

在式(Ib)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Q选自下组:吗啉-4-基、4-甲基-哌嗪-1-基、二乙基氨基、2,6-二甲基吗啉-4-基、(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二丙基氨基、双-(2-甲氧基乙基)氨基、4-羟基哌啶-1-基、乙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吡咯烷-1-基、N-乙基-N′-(2-甲氧基乙基)氨基、乙基丙基氨基、4-异丙基哌嗪-1-基和乙基甲基氨基。

在式(Ib)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G2选自下组:苯基、萘基、异喹啉-3-基、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唑-2-基、咪唑-2-基、苯并噻唑-2-基和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其中G2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式(Ib)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G2选自下组:苯基和吡啶-2-基,其中G2是未取代的或者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和三氟甲氧基。

在式(Ib)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G1选自下组:苯基、吡唑-3-基、苯并噻唑-5-基、苯并噻唑-6-基、苯并咪唑-5-基、苯并咪唑-6-基、苯并噁唑-5-基、苯并噁唑-6-基、苯并三唑-5-基、苯并三唑-6-基、苯并异噁唑-5-基、苯并异噁唑-6-基、吲哚-5-基、吲哚-6-基、2H-吲唑-6-基、1H-吲唑-3-基、1H-吲唑-4-基、1H-吲唑-5-基、1H-吲唑-6-基、喹啉-6-基、喹啉-7-基、喹唑啉-4-基、2-羟吲哚-5-基、2-羟吲哚-6-基、2-(1H)-苯并咪唑酮-5-基、3-吲唑啉酮-5-基和3-吲唑啉酮-6-基,其中G1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具有下式:

其中G1、G2和R1是如上定义的。

在式(Ic)化合物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R1选自下组:-C1-10烷基、-环烷基、-C1-10亚烷基-环烷基、-C1-10卤代烷基、-苯基、-O-C1-10烷基、-O-环烷基和-O-C1-10卤代烷基。

在式(Ic)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G2选自下组:苯基、萘基、异喹啉-3-基、吡啶-2-基、吡啶-3-基、吡啶-4-基、噻吩-2-基、噻唑-2-基、咪唑-2-基、苯并噻唑-2-基和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其中G2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式(Id)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G1选自下组:苯基、吡唑-3-基、苯并噻唑-5-基、苯并噻唑-6-基、苯并咪唑-5-基、苯并咪唑-6-基、苯并噁唑-5-基、苯并噁唑-6-基、苯并三唑-5-基、苯并三唑-6-基、苯并异噁唑-5-基、苯并异噁唑-6-基、吲哚-5-基、吲哚-6-基、2H-吲唑-6-基、1H-吲唑-3-基、1H-吲唑-4-基、1H-吲唑-5-基、1H-吲唑-6-基、喹啉-6-基、喹啉-7-基、喹唑啉-4-基、2-羟吲哚-5-基、2-羟吲哚-6-基、2-(1H)-苯并咪唑酮-5-基、3-吲唑啉酮-5-基和3-吲唑啉酮-6-基,其中G1可选地被选自Rb的取代基取代1-4次。

在式(I)化合物中,各种所代表的官能团应当被理解为在具有连字符的官能团处具有连接点。换句话说,在-C1-10亚烷基-芳基的情况下,应当被理解为连接点是亚烷基;实例将是苄基。在诸如-C(O)-NH-C1-10亚烷基-芳基等基团的情况下,连接点是羰基碳。

术语“Aurora激酶抑制剂”或“Aurora激酶的抑制剂”用于表征具有本文定义结构的化合物,它能够作用于Aurora激酶,抑制其酶活性。抑制Aurora激酶酶活性表示减少Aurora激酶磷酸化底物肽或蛋白质的能力。在各种实施方式中,Aurora激酶活性减少了至少约50%、至少约75%、至少约90%、至少约95%或者至少约99%。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减少Aurora激酶酶活性所需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浓度为低于约1μM、低于约500nM或者低于约100nM。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这类抑制作用是选择性的,也就是说,Aurora激酶抑制剂减少Aurora激酶磷酸化底物肽或蛋白质的能力的浓度低于产生另一种不相关的生物学效应所需的该抑制剂浓度,例如减少不同激酶的酶活性。

本文所用的术语“包含”表示“包括但不限于”。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包括由上述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个别对映体以及任何完全或部分外消旋的其混合物。本发明也涵盖由上述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个别对映体与其非对映体的混合物,其中一个或多个立体中心被反转。除非另有规定,本文所描绘的结构也意味着包括仅在一个或多个同位素富集原子的存在上有区别的化合物。例如,具有本结构、除了氢原子被氘或氚代替或者碳原子被13C-或14C-富集碳代替以外的化合物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体药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体药物包含式(I)化合物的可生物水解的酯或可生物水解的酰胺。

具有潜在有用生物活性的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实例列在下表1中。利用实施例102所述的肽磷酸化测定法,式(I)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能力得到表1所列代表性式(I)化合物的确认。表1中的式(I)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的IC50可以低于或等于1微摩尔(μM;10-6M)。

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化合物潜在地用于治疗细胞增殖疾患。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因此可以特别用于治疗癌症。

            表1

 

实施例名称12-(异喹啉-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22-(异喹啉-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                                                       胺                                                     3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 4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2-甲基-苯并噁唑-5-                                                       基)-酰胺                                               5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62-(吡啶-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7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4-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8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苯并三唑-5-基)-                                                       酰胺                                                    9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甲基-1H-吲唑                                                       -5-基)-酰胺                                              10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                                                         胺                                                       112-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122-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132-(吡啶-4-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142-(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152-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苯并三唑-5-基)-酰胺  16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甲基-1H-吲唑-5-                                                      基)-酰胺                                              172-(2-氯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2-(4,5-二甲基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                                                       -6-基)-酰胺                                              192-(2,4-二氯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202-(苯并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212-(4-苯基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222-(2-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232-(2-乙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24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苯并三唑-5-                                                       基)-酰胺                                                 252-(1-异丙基-1H-咪唑-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                                                      唑-6-基)-酰胺                                           262-(2,4-二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27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282-(4-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292-(萘-1-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302-(2-叔丁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312-(联苯-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322-(2-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332-(2,5-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342-(2-甲氧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35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36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372-(2-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382-(3-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392-(4-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402-(3,5-二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412-(2-丁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422-(3-乙基-6-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                                                      吲唑-6-基)-酰胺                                         432-(5-氯-2-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442-(3-氟-2-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452-(5-氟-2-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462-(3-氯-2-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47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                                                      唑-6-基)-酰胺                                           482-(2-异丙基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492-(2-异丙基苯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                                                       吲唑-6-基)-酰胺                                          50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512-(3,5-二氟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522-(2,4-二氯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536-(4-甲基哌嗪-1-基)-2-(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546-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552-(3,5-二氟苯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                                                        吲唑-6-基)-酰胺                                           562-(2,4-二氯苯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                                                        吲唑-6-基)-酰胺                                           576-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586-(4-甲基-哌嗪-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596-吗啉-4-基-2-(噻唑-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                                                      唑-6-基)-酰胺                                           60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612-(1-异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62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632-(1-异丙基-1H-咪唑-2-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6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652-(2-乙基-2H-吡唑-3-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66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                                                       乙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                             67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3-吗啉-4-基-                                                       丙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                             68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基氨基-1H-                                                      吲唑-6-基)-酰胺                                         69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氨基-1H-吲唑-6-                                                      基)-酰胺                                                70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1-甲基-哌啶                                                       -4-羰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                        71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乙酰氨基-1H-吲唑                                                       -6-基)-酰胺                                              72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乙酰氨基-1H-                                                       吲唑-6-基)-酰胺                                          73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苯甲酰氨基                                                     -1H-吲唑-5-基)-酰胺                                    74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氧基-1H-吲                                                      唑-6-基)-酰胺                                           75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                                                       乙氧基)-1H-吲唑-6-基]-酰胺                               76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吗啉-4-基甲基                                                        -1H-吲唑-6-基)-酰胺                                     

 

  77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基-1H-吲唑                                                       -6-基)-酰胺                                              782-(2-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氯-1H-吲唑-6-                                                     基)-酰胺                                               792-[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7-                                                         二氢-4H-噻唑并[5,4-c]吡啶-5-羧酸叔丁基酯                  802-(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81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2-羟基-乙                                                    基)-1H-吲唑-5-基]-酰胺                                822-(2-环己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832-(3-甲基噻吩-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841H-吲唑-6-羧酸[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                                                       酰胺                                                     85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                               866-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5-基)-酰胺                                    87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88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89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90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912-(2,6-二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                                                         酰胺                                                       926-二异丁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936-二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946-(2,6-二甲基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                                                         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95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966-[(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976-(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986-二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996-二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006-[双-(2-甲氧基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16-(4-羟基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26-[乙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36-[双-(2-甲氧基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4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吡咯烷-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056-吡咯烷-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066-[(2-二甲基氨基乙基)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76-(4-羟基哌啶-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86-[乙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                                                       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096-(乙基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06-(乙基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16-(4-异丙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                                                      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26-(乙基甲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36-(乙基甲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46-(4-异丙基哌嗪-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                                                       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52-(3-氯-吡啶-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166-二乙基氨基-2-(3-三氟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7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182-环己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                                                    -6-基)-酰胺                                         

 

   1192-环戊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                                                    -6-基)-酰胺                                            1202-(二环[2.2.1]庚-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1216-二乙基氨基-2-异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                                                    -6-基)-酰胺                                            1226-二乙基氨基-2-(3-乙基-6-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                                                      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236-二乙基氨基-2-(2,5-二氟-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246-二乙基氨基-2-(3,5-二氟-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252-(2-氯-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26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1273-[6-二乙基氨基-5-(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                                                      -2-基氨基]-苯甲酸甲基酯                                  1286-二乙基氨基-2-(2-异丙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292-(4-氯-苯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                                                       唑-6-基)-酰胺                                             1302-(2,4-二氯-苯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316-二乙基氨基-2-(2,6-二氟-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326-二乙基氨基-2-(2-甲氧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33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苯并噻唑-6-基酰胺                                         1342-(二环[2.2.1]庚-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356-二乙基氨基-2-异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                                                    -6-基酰胺                                              1366-二乙基氨基-2-(2,5-二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苯                                                        并噻唑-6-基酰胺                                            1376-二乙基氨基-2-(3,5-二氟-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382-(2,4-二氯-苯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苯                                                        并噻唑-6-基酰胺                                            139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                                                       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406-二乙基氨基-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苯                                                       并噻唑-6-基酰胺                                           141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426-(4-甲基-哌嗪-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436-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苯并噻唑-6-基酰胺                                        144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吗啉-4-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苯并噻唑-6-基酰胺                                         1456-(3,5-二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466-(2-甲氧基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476-(2-甲氧基-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                                                        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48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苄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492-苄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                                                      吲唑-6-基)-酰胺                                          1502-(环己基甲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512-环戊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52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532-(金刚烷-1-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1546-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55{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     1566-(4-氨基-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57{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      1586-(4-氨基-哌啶-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59[5-(1H-吲唑-6-基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                                                        基)-胺                                                     1606-二甲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616-二甲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                                                      酸(1H-吲唑-6-基)-酰胺                                    162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苯并噻唑-5-基酰胺                                   163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164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苯并噻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65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166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苯并噻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67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                                                       酰胺                                                      168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5-甲基-1H-吲-6-基)-酰胺                                 1694-[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                                                           基甲酰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170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716-氯-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                                                       -6-基)-酰胺                                               172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氯-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736-[4-(2-羟基-乙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                                                         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74{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基}-乙酸              

 

   1756-(4-二甲基氨磺酰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76{6-[5-(1H-吲唑-6-基)-1H-咪唑-2-基]-1H-苯并咪唑-2-基}-(2-                                                        三氟甲基-苯基)-胺                                          1776-(2-二甲基氨基-乙硫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785-乙基-8-(1H-吲唑-6-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6,7,8-四                                                             氢-3H-1,3,5,8-四氮杂-环庚三烯并[f]茚-9-酮                    1796-咪唑-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                                                      (1H-吲唑-6-基)-酰胺                                      180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并噁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                                                        胺                                                         1812-(1-苄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2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                                                        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183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                                                        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                            18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异丙基-哌嗪-1-基)-1H-                                                        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5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乙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6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                                                       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7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1,4]二氮杂环庚                                                        烷-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82-(1-环己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892-(1-甲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02-(1-环己基甲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12-(1-异丁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22-(1-环丁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32-[1-(1-乙基-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42-(1-丁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52-[1-(2-甲氧基-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62-(1-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1972-[1-(2-甲氧基-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982-(1-乙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                                                        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199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                           200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苯并三唑-5-基)-酰胺                       201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                             202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2-氧代-2,3-二氢-1H-吲哚-5-基)-酰胺       

 

   203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1H-吲哚-6-基)-酰胺                           20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3H-苯并咪唑-5-基)-酰胺                       205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                                                        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5-基酰胺                             2066-(4-甲基-哌嗪-1-基)-2-(1-硫杂环丁烷-3-基-1H-咪唑-2-基氨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2072-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三氢溴酸盐                                         2082-(3-环戊基-3-乙基脲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                                                        -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2092-巯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                                                        基)-酰胺                                                   2102-(1-环戊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                                                   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             211[6-(1H-吲唑-6-基氧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                                                      基)-胺                                                   212{5-[2-(1H-吲唑-6-基)-乙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                                                        苯基)胺                                                    2133-[6-二乙基氨基-5-(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                                                      -2-基氨基]-苯甲酸                                        214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                                                       -2-基氨基]-苯甲酸甲基酯                                   215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                                                       -2-基氨基]-苯甲酸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含药物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或其混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式(I)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活性和治疗Aurora激酶-介导疾患的用途。

本文所用的术语“低级”表示具有一与六个之间碳的基团。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基”表示具有一至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正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丁基和异丙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烷基”表示具有一至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二价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亚甲基、亚乙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次烷基”表示具有一至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三价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次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次甲基、次乙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烯基”表示具有二至十个碳和至少一条碳-碳双键的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3,3-二甲基-丁-1-烯基、4-己-1-烯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烯基”表示具有二至十个碳和一条或多条碳-碳双键的直链或支链二价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亚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1,2-二基、丙烯-1,3-二基、甲烯-1,1-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炔基”表示具有二至十个碳和至少一条碳-碳叁键的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炔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4-己-1-炔基、3,3-二甲基-丁-1-炔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炔基”表示具有二至十个碳和一条或多条碳-碳叁键的直链或支链二价烃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亚炔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炔-1,2-二基、丙炔-1,3-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卤代脂族基”、“卤代烷基”、“卤代烯基”和“卤代烷氧基”表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脂族基、烷基、烯基或烷氧基,视情况而定。

本文所用的“环烷基”表示非芳族脂环烃基团,可选地具备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度,具有三至十二个碳原子,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等。

本文所用的“亚环烷基”表示具有三至十二个碳原子的非芳族脂环二价烃原子团,可选地具备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度,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本文所用的“亚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1,1-二基、环丙基-1,2-二基、环丁基-1,2-二基、环戊基-1,3-二基、环己基-1,4-二基、环庚基-1,4-二基、环辛基-1,5-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杂环”或术语“杂环基”表示非芳族三至十二元杂环的环,可选地具备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度,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S、SO、SO2、O或N的杂原子取代,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这样一种环可选地可选地稠合于一至三个另一“杂环”的环或环烷基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呋喃、1,4-二氧杂环己烷、1,3-二氧杂环己烷、哌啶、吡咯烷、吗啉、哌嗪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杂环基”表示非芳族三至十二元杂环的二价原子团,可选地具备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度,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S、SO、SO2、O或N的杂原子,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这样一种环可选地可选地稠合于一至三个苯环或者一至三个另一“杂环”的环或环烷基环。“亚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呋喃-2,5-二基、吗啉-2,3-二基、吡喃-2,4-二基、1,4-二氧杂环己烷-2,3-二基、1,3-二氧杂环己烷-2,4-二基、哌啶-2,4-二基、哌啶-1,4-二基、吡咯烷-1,3-二基、吗啉-2,4-二基、哌嗪-1,4-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芳基”表示苯环或者稠合于一至三个苯环的苯环,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基、2-萘基、1-萘基、1-蒽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芳基”表示苯环二价原子团或者稠合于一至三个可选被取代的苯环的苯环系统二价原子团,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亚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1,4-二基、萘-1,8-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杂芳基”表示五至七元芳族环或者多环(至多三个环)芳族环,含有一个或多个氮、氧或硫杂原子,其中N-氧化物和硫一氧化物与硫二氧化物是可允许的杂芳族取代,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就多环杂芳基芳族环系而言,一个或多个环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本文所用的“杂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呋喃、噻吩、吡咯、咪唑、吡唑、三唑、四唑、噻唑、噁唑、异噁唑、噁二唑、噻二唑、异噻唑、吡啶、哒嗪、吡嗪、嘧啶、喹啉、异喹啉、喹唑啉、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吲哚和吲唑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杂芳基”表示五至七元芳族环二价原子团或者多环(至多三个环)芳族环二价原子团,含有一个或多个氮、氧或硫杂原子,其中N-氧化物和硫一氧化物与硫二氧化物是可允许的杂芳族取代,可选地被取代,并且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就多环杂芳基芳族环系二价原子团而言,一个或多个环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本文所用的“亚杂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呋喃-2,5-二基、噻吩-2,4-二基、1,3,4-噁二唑-2,5-二基、1,3,4-噻二唑-2,5-二基、1,3-噻唑-2,4-二基、1,3-噻唑-2,5-二基、吡啶-2,4-二基、吡啶-2,3-二基、吡啶-2,5-二基、嘧啶-2,4-二基、喹啉-2,3-二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环烷基芳基”表示稠合于芳基的一个或两个环烷基,该芳基和环烷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芳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环烷基芳基”的实例包括5-茚基、5,6,7,8-四氢-2-萘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环烷基亚芳基”表示稠合的环烷基芳基,其中该芳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芳基环烷基”表示稠合于环烷基的一个或两个芳基,该环烷基和芳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环烷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芳基环烷基”的实例包括1-茚基、2-茚基、9-芴基、1-(1,2,3,4-四氢萘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芳基亚环烷基”表示稠合的芳基环烷基,其中该环烷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9,1-亚芴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环基芳基”表示稠合于芳基的一个或两个杂环基,该芳基和杂环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芳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杂环基芳基”的实例包括3,4-亚甲二氧基-1-苯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环基亚芳基”表示稠合的杂环基芳基,其中该芳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芳基杂环基”表示稠合于杂环基的一个或两个芳基,该杂环基和芳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杂环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芳基杂环基”的实例包括2-(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芳基亚杂环基”表示稠合的芳基杂环基,其中该杂环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表示稠合于杂芳基的一个或两个环烷基,该杂芳基和环烷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杂芳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的实例包括5-氮杂-6-茚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环烷基亚杂芳基”表示稠合的环烷基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芳基环烷基”表示稠合于环烷基的一个或两个杂芳基,该环烷基和杂芳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环烷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杂芳基环烷基”的实例包括5-氮杂-1-茚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芳基亚环烷基”表示稠合的杂芳基环烷基,其中该环烷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表示稠合于杂芳基的一个或两个杂环基,该杂芳基和杂环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杂芳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的实例包括1,2,3,4-四氢-β-咔啉-8-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环基亚杂芳基”表示稠合的杂环基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芳基杂环基”表示稠合于杂环基的一个或两个杂芳基,该杂环基和杂芳基共同具有两个原子,其中该杂环基是取代的点。本文所用的“稠合的杂芳基杂环基”的实例包括-5-氮杂-2,3-二氢苯并呋喃-2-基、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稠合的杂芳基亚杂环基”表示稠合的杂芳基杂环基,其中该杂环基是二价的。实例包括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直接的价键”,作为结构变量说明的一部分,表示被视为“直接的价键”的变量两侧(前后)的取代基直接连接。若两个或多个连续的变量均被指定为“直接的价键”,则这些两个或多个连续所指定的“直接的价键”两侧(前后)的那些取代基是直接连接的。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氧基”表示基团RaO-,其中Ra是烷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链烯氧基”表示基团RaO-,其中Ra是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炔氧基”表示基团RaO-,其中Ra是炔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硫基”表示基团RaS-,其中Ra是烷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链烯硫基”表示基团RaS-,其中Ra是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炔硫基”表示基团RaS-,其中Ra是炔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基亚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其中Ra是烷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烯基亚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其中Ra是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炔基亚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其中Ra是炔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基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2-,其中Ra是烷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烯基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2-,其中Ra是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炔基磺酰基”表示基团RaSO2-,其中Ra是炔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酰基”表示基团RaC(O)-,其中Ra是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或杂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芳酰基”表示基团RaC(O)-,其中Ra是芳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杂芳酰基”表示基团RaC(O)-,其中Ra是杂芳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烷氧基羰基”表示基团RaOC(O)-,其中Ra是烷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酰氧基”表示基团RaC(O)O-,其中Ra是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或杂环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芳酰氧基”表示基团RaC(O)O-,其中Ra是芳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杂芳酰氧基”表示基团RaC(O)O-,其中Ra是杂芳基。

本文所用的术语“可选”意味着随后所描述的事件可以发生或可以不发生,包括发生的事件和不发生的事件。

本文所用的术语“取代”表示所示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氢被所述取代基取代,多重取代程度也是允许的,另有规定除外,只要取代导致稳定的或化学上可行的化合物。稳定的化合物或化学上可行的化合物是在没有水分或其他化学反应性条件的存在下,在约-80℃至约+40℃的温度下保持至少一周,其中的化学结构基本上不改变者,或者维持其完整性达足够长时间的化合物,以可用于对患者的治疗性或预防性给药。本文所用的措辞“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表示取代基的数量,等于一个至最大可能数量的取代基,基于可用的键合位点的数量,只要满足上述稳定性和化学可行性的条件。

本文所用的术语“含有”可以表示沿着如上定义的烷基、烯基、炔基或环烷基取代基的任意位置被一个或多个任意的O、S、SO、SO2、N或N-烷基的在线取代,例如-CH2-O-CH2-、-CH2-SO2-CH2-、-CH2-NH-CH3等等。

无论何时术语“烷基”或“芳基”或者它们的前缀词根出现在取代基的名称中(例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它们都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如上关于“烷基”和“芳基”所给出的那些限制。所指示的碳原子数(例如C1-10)应当独立地表示烷基、烯基、炔基或环状烷基部分或其中术语“烷基”作为其前缀词根出现的更大取代基的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

本文所用的术语“oxo”应当表示取代基=O。

本文所用的术语“卤素”或“卤代基”表示碘、溴、氯或氟。

本文所用的术语“巯基”表示取代基-SH。

本文所用的术语“羧基”表示取代基-COOH。

本文所用的术语“氰基”表示取代基-CN。

本文所用的术语“氨基磺酰基”表示取代基-SO2NH2

本文所用的术语“氨基甲酰基”表示取代基-C(O)NH2

本文所用的术语“硫基”表示取代基-S-。

本文所用的术语“亚磺酰基”表示取代基-S(O)-。

本文所用的术语“磺酰基”表示取代基-S(O)2-。

使用容易获得的原料和试剂,这些化合物可以按照下列反应方案制备(其中各变量是如前文或其中所定义的)。在这些反应中,也有可能利用本身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但是没有更加详细提到的变化。

本发明也提供可用作式(I)化合物制备中间体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除非另有指定,各结构变量是如式(I)所定义的。

如方案I所示,在溶剂中加热,例如但不限于THF,使二氨基苯甲酸酯(1)与异硫氰酸酯(6)反应,得到硫脲(2)。异硫氰酸酯(6)是商业上可获得的或者从相应的胺(5)制备,在溶剂中,例如但不限于THF,与1,1’-硫代羰基咪唑反应。将硫脲(2)用偶联试剂处理,例如但不限于EDC,生成氨基苯并咪唑,水解后得到羧酸(3)。然后在偶联试剂的存在下,例如但不限于HBTU,使羧酸(3)与一种胺偶联,生成酰胺(4)。

方案I

作为替代选择,氨基苯并咪唑(4)也是如方案II所示制备的。在偶联试剂的存在下,例如但不限于HBTU,使羧酸(7)与一种胺偶联,生成酰胺(8)。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例如但不限于Pd/C在氢气氛下,还原中间体(8)的硝基,得到二胺(9)。然后使二胺(9)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如方案I所述,得到硫脲,用偶联试剂处理后,例如但不限于EDC,得到氨基苯并咪唑(4)。

方案II

如方案III所示,与一种试剂加热,例如但不限于草酰氯,从相应的羧酸得到苯甲酰氯衍生物(10),在一种碱的存在下,例如但不限于吡啶,与一种胺偶联,生成酰胺(11)。然后在溶剂中,例如但不限于DCM,与氢氧化铵加热,酰胺(11)转化为硝基苯胺(12)。在净条件下或者在溶剂的存在下,在与亲核试剂加热后,例如但不限于一种胺,硝基苯胺(12)转化为中间体(13)。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例如但不限于Pd/C在氢气氛下,还原中间体(13)的硝基,得到二胺(14)。然后使二胺(14)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如方案I所述,得到硫脲,在用偶联试剂处理后,例如但不限于EDC,得到氨基苯并咪唑(15)。

方案III

本发明的化合物是Aurora激酶的抑制剂。可以体外测定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的能力。体外测定法包括测定抑制Aurora激酶磷酸化底物蛋白质或肽的能力的测定法。或者,体外测定法量化化合物与Aurora激酶结合的能力。如下可以测量抑制剂的结合,在结合之前放射性标记该抑制剂,分离抑制剂/Aurora激酶复合物,测定所结合的放射性标记的量。作为替代选择,通过进行竞争实验可以测定抑制剂的结合,其中温育新的抑制剂和与已知放射性配体结合的Aurora激酶。也可以测定化合物影响由Aurora激酶活性介导的细胞或生理功能的能力。每种这些活性的测定法如实施例所述和/或是本领域已知的。

一般而言,本发明可用于药学应用的实施方式就有关蛋白质而言可以具有低于约10μM的抑制效力(IC5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可用于药学应用的实施方式就有关蛋白质而言可以具有低于约1μM的IC50。就特定的应用而言,更低的抑制效力可能是有用的。因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的IC50可以在小于100nM的范围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化合物抑制Aurora激酶的抑制效力(IC50)可以在0.1nM与100nM之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式(I)化合物的给药剂量小于1,000mg/kg体重每天。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式(I)化合物的给药剂量小于100mg/kg体重每天。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包含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式(I)化合物的给药剂量小于10mg/kg体重每天。

本发明化合物的实施方式证明了作为Aurora激酶活性抑制剂或者作为细胞增殖抑制剂的实用性。本文所述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涉及在受治疗者中抑制Aurora激酶的药物组合物和方法,这些方法包含对需要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受治疗者给予治疗有效量的如上定义的式(I)化合物,作为其单一或多形结晶形式、无定形、单一对映体、外消旋混合物、单一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混合物、单一非对映体、非对映体混合物、溶剂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体药物、可生物水解的酯或可生物水解的酰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方法,包含使其中需要抑制Aurora激酶的细胞与式(I)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Aurora激酶抑制剂作用于和减少细胞中的小部分Aurora激酶活性。若本发明化合物选择性地充当Aurora激酶抑制剂,优先于一种或多种其他激酶,则用这样一种选择性化合物处理受治疗者可以在受治疗者癌症治疗中具备优于非特异性激酶抑制剂的优点。因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在一种或多种其他激酶的存在下选择性地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方法,包含使其中需要抑制Aurora激酶的细胞与式(I)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接触。

根据这方面发明的方法导致所接触的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措辞“抑制细胞增殖”用于表示Aurora激酶抑制剂与未与抑制剂接触的细胞相比,抑制所接触的细胞中的细胞数量或细胞生长的能力。细胞增殖的评估可以如下进行,利用细胞计数器计数细胞,测量所标记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的摄取,或者测定细胞活力。若细胞处于实体生长中(例如实体肿瘤或器官),则这样一种细胞增殖评估可以如下进行,测量该生长,例如用测径规,再比较所接触细胞与未接触细胞的生长尺寸。

与抑制剂接触的细胞的生长与未接触细胞的生长相比,可以被延迟至少约50%。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所接触细胞的细胞增殖与未接触细胞相比被抑制至少约75%。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措辞“抑制细胞增殖”包括所接触细胞与未接触细胞相比数量上的减少。因而,抑制所接触细胞的细胞增殖的Aurora激酶抑制剂可以诱导所接触的细胞经历生长延迟、经历生长停止、经历编程性细胞死亡(即细胞程序死亡)或者经历坏死性细胞死亡。

受治疗者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马、牛、羊、猪、鼠、狗、猫、灵长类,例如黑猩猩、大猩猩、恒河猴和人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受治疗者是需要抑制Aurora激酶活性的人。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适合于口服使用的形式,例如片剂、糖锭、锭剂、水性或油性混悬液、可分散性粉剂或颗粒、乳剂、硬或软胶囊、糖浆或酏剂。口服使用组合物可以按照任意已知方法制备,这类组合物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由甜味剂、矫味剂、着色剂和防腐剂组成的组的试剂,目的是提供药学上美观可口的制备物。片剂可以含有活性成分与无毒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混合物,所述赋形剂适合于片剂的制备。这些赋形剂例如可以是惰性稀释剂,例如碳酸钙、碳酸钠、乳糖、磷酸钙或磷酸钠;造粒与崩解剂,例如玉米淀粉或藻酸;粘合剂,例如淀粉、明胶或阿拉伯胶;和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硬脂酸或滑石。片剂可以是未包衣的或者它们可以借助已知技术包衣,以延缓在胃肠道中的崩解和吸收,从而长时间提供持续作用。例如,可以采用一种延时材料,例如甘油单硬脂酸酯或甘油二硬脂酸酯。也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包衣,制成用于控制释放的渗透性治疗片。

口用制剂也可以呈现硬明胶胶囊剂,其中活性成分是与惰性固体稀释剂混合的,例如碳酸钙、磷酸钙或高岭土;或者软明胶胶囊剂,其中活性成分是与水或油介质混合的,例如花生油、液体石蜡或橄榄油。

水性混悬液可以含有活性化合物与赋形剂的混合物,所述赋形剂适合于水性混悬液的制备。这类赋形剂有悬浮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黄蓍胶和阿拉伯胶;分散或湿润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磷脂,例如卵磷脂,或者烯化氧与脂肪酸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者氧化乙烯与长链脂肪醇的缩合产物,例如十七碳烯氧基鲸蜡醇,或者氧化乙烯与从脂肪酸和己糖醇衍生的偏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单油酸酯,或者氧化乙烯与从脂肪酸和己糖醇酐衍生的偏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水性混悬液也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着色剂、一种或多种矫味剂和一种或多种甜味剂,例如蔗糖或糖精。

油性混悬液可以如下配制,将活性成分悬浮在一种植物油或矿物油中,所述植物油例如花生油、橄榄油、芝麻油或椰子油,所述矿物油例如液体石蜡。油性混悬液可以含有增稠剂,例如蜂蜡、硬石蜡或鲸蜡醇。可以加入甜味剂,例如上述那些,和矫味剂,以提供可口的口服制备物。可以向这些组合物加入抗氧化剂进行防腐,例如抗坏血酸。

可分散性粉剂和颗粒适合于加水制备水性混悬液,提供活性化合物与分散或湿润剂、悬浮剂和一种或多种防腐剂的混合物。适合的分散或湿润剂和悬浮剂是上面已经提到的那些。也可以存在另外的赋形剂,例如甜味剂、矫味剂和着色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是水包油型乳剂的形式。油相可以是一种植物油,例如橄榄油或花生油,或者一种矿物油,例如液体石蜡,或其混合物。适合的乳化剂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树胶,例如阿拉伯胶或黄蓍胶;天然存在的磷脂,例如大豆磷脂、卵磷脂和从脂肪酸与己糖醇酐衍生的酯或偏酯,例如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所述偏酯与氧化乙烯的缩合产物,例如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乳剂也可以含有甜味剂和矫味剂。

糖浆和酏剂可以用甜味剂配制,例如甘油、丙二醇、山梨糖醇或蔗糖。这类制剂也可以含有缓和剂、防腐剂和矫味与着色剂。

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无菌的可注射水性或油性混悬液的形式。这种混悬液可以按照已知方法配制,使用上述适合的分散或湿润剂和悬浮剂。无菌的可注射制备物也可以是在无毒的肠胃外可接受的稀释剂或溶剂中的无菌可注射溶液或混悬液,例如在1,3-丁二醇中的溶液。可以采用的可接受的载体和溶剂有水、无菌的用于注射的水(SWFI)、性林格氏溶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另外,无菌的不挥发油是常用的溶剂或悬浮介质。为此,可以采用任何品牌的不挥发油,使用合成的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另外,在注射剂的制备中使用脂肪酸,例如油酸。

因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药物制剂溶液,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盐。

可以在密封的容器中提供本发明的溶液,尤其由玻璃制成,为单元剂量形式或多重剂量形式。

式(I)化合物的任意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都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的溶液。适合的盐的实例可以是例如矿物无机酸的盐,例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和某些有机酸的盐,例如乙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抗坏血酸盐、柠檬酸盐、谷氨酸盐、苯甲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式(I)化合物是盐酸盐,包括单、二或三盐酸盐。

任何药学上可接受的和能够溶解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溶液也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附加组分,例如助溶剂(它可以与溶剂相同)、张力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或其混合物。可以适合于溶液制剂的溶剂、助溶剂、张力调节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的实例如下所述。

适合的溶剂和助溶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水;无菌注射用水(SWFI);生理盐水;醇类,例如乙醇、苄醇等;二醇和多元醇,例如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的酯,例如甘油二乙酸酯、甘油三乙酸酯等;聚二醇和聚醚,例如聚乙二醇400、丙二醇甲基醚等;二氧杂环戊烷类,例如亚异丙基甘油等;二甲基异山梨醇;吡咯烷酮衍生物,例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仅为助溶剂)等;聚氧乙烯化脂肪醇;聚氧乙烯化脂肪酸的酯;聚山梨醇酯,例如TweenTM;聚丙二醇的聚氧乙烯衍生物,例如PluronicsTM

适合的张力调节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氯化物,例如氯化钠;葡萄糖;乳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等。

适合于生理学给药的防腐剂可以是例如对羟基苯甲酸的酯(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氯甲酚等。

适合的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单糖(例如半乳糖、果糖和盐藻糖)、二糖(例如乳糖)、多糖(例如葡聚糖)、环状低聚糖(例如α-、β-、γ-环糊精)、脂族多元醇(例如甘露糖醇、山梨糖醇和硫代甘油)、环状多元醇(例如肌醇)和有机溶剂(例如乙醇和甘油)。

上述溶剂与助溶剂、张力调节剂、稳定剂和防腐剂可以单独或者作为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用在溶液制剂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药物溶液制剂可以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SWFI和选自下组的试剂: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葡萄糖、甘露糖醇或山梨糖醇,其中该试剂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这样一种制剂的pH也可以利用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加以调节,以提高贮存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溶液中,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浓度可以小于100mg/mL,或者小于50mg/mL,或者小于10mg/mL,或者小于10mg/mL且大于0.01mg/mL,或者在0.5mg/mL与5mg/mL之间,或者在1mg/mL与3mg/mL之间。

适合于药物溶液制剂的包装可以是所有经过批准用于肠胃外用途的容器,例如塑料与玻璃容器、即用注射器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器是密封的玻璃容器,例如小瓶或安瓿。熔封的玻璃小瓶是特别优选的。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提供无菌、可注射的溶液,在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中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2.5至3.5的pH。就溶液制剂而言,各种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在pH低于6的溶液中保持溶解或稳定达更长时间。进而,本发明化合物的酸盐可以比它们的游离碱抗衡部分更加溶于水溶液,但是在向水溶液加入酸盐时,溶液的pH可能过低而不适合于给药。因而,可以在给药之前合并pH 4.5以上的溶液制剂与pH大于7的稀释剂溶液,以便所给予的组合制剂的pH为pH 4.5或更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稀释剂溶液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碱,例如氢氧化钠。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稀释剂溶液的pH在10与12之间。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给予的组合制剂的pH大于5.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给予的组合制剂的pH在pH 5.0与7.0之间。

本发明也提供生产pH从2.5至3.5的无菌溶液的过程,该过程包含在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中溶解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若使用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盐,则可以利用药学上可接受的碱或碱溶液调节溶液的pH,加入生理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缓冲剂以调节pH在所需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使所得溶液通过灭菌过滤器。

在使溶液通过灭菌过滤器之前,可以向溶液加入一种或多种附加组分,例如助溶剂、张力调节剂、稳定剂和防腐剂,例如前文指定的种类。

具有不同pH和浓度的具体药物溶液制剂阐述在下列实施例中。

因而,按照本发明,也提供了抑制肿瘤或癌症生长的方法,包含对患有所述肿瘤或癌症的宿主给予根据本发明的可注射溶液,其中含有活性药物物质的量足以抑制所述肿瘤的生长。

本发明的可注射溶液可以按照多种可能的剂量制度,借助迅速的静脉内注射或输注给药。

组合物也可以是栓剂的形式,用于本发明化合物的直肠给药。这些组合物可以这样制备,将药物与适合的无刺激性赋形剂混合,所述赋形剂在常温下是固体,但是在直肠温度下是液体,因而将在直肠中融化,释放出药物。这类材料例如包括可可脂和聚乙二醇。

就局部使用而言,考虑霜剂、软膏剂、胶冻剂、溶液或混悬液等,其中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出于这种应用的目的,局部应用应当包括漱口水和漱口剂。

本发明化合物也可以以脂质体递送系统的形式给药,例如小型单层囊、大量单层囊和多层囊。脂质体可以从各种磷脂制成,例如胆固醇、硬脂胺或磷脂酰胆碱。

本发明也提供本发明的前体药物。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若在结构中存在碱性或酸性基团,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示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毒性盐,它们一般是如下制备的,使游离碱与适合的有机或无机酸反应,或者使酸与适合的有机或无机碱反应。代表性盐包括下列盐:乙酸盐、苯磺酸盐、苯甲酸盐、碳酸氢盐、硫酸氢盐、酒石酸氢盐、硼酸盐、溴化物、乙二胺四乙酸钙、樟脑磺酸盐、碳酸盐、氯化物、棒酸盐、柠檬酸盐、二盐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乙二磺酸盐、estolate、乙磺酸盐、富马酸盐、葡庚酸盐、葡糖酸盐、谷氨酸盐、羟乙酰基对氨基苯砷酸盐、己基间苯二酚盐、海巴明、氢溴酸盐、盐酸盐、羟基萘甲酸盐、碘化物、羟乙磺酸盐、乳酸盐、乳糖酸盐、月桂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扁桃酸盐、甲磺酸盐、甲基溴化物、甲基硝酸盐、甲基硫酸盐、马来酸一钾、粘酸盐、萘磺酸盐、硝酸盐、N-甲基葡糖胺、草酸盐、扑酸盐、棕榈酸盐、泛酸盐、磷酸盐/二磷酸盐、聚半乳糖醛酸盐、钾盐、水杨酸盐、钠盐、硬脂酸盐、次乙酸盐、琥珀酸盐、鞣酸盐、酒石酸盐、teoclate、甲苯磺酸盐、三乙基碘化物、三甲基铵和戊酸盐。当存在酸性取代基时,例如-COOH,能够生成铵、吗啉鎓、钠、钾、钡、钙的盐等,作为剂型使用。当存在碱性基团时,例如氨基或碱性杂芳基原子团,例如吡啶基,能够生成酸性盐,例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硫酸盐、三氟乙酸盐、三氯乙酸盐、乙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丙酮酸盐、丙二酸盐、琥珀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富马酸盐、扁桃酸盐、苯甲酸盐、肉桂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苦味酸盐等,包括涉及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66,2(1977)p.1-19中所列举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酸。

其他不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化合物,它们构成进一步的发明方面。

另外,有些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水或常见有机溶剂生成溶剂化物。这类溶剂化物也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因而,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体药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涉及Aurora激酶-介导疾患的治疗应用。本文所用的术语“Aurora激酶-介导疾患”包括任何这样的疾患、疾病或病症,它是由或是以Aurora激酶表达或活性增加所导致或为特征的,或者它需要Aurora激酶活性。术语“Aurora激酶-介导疾患”也包括任何这样的疾患、疾病或病症,其中Aurora激酶活性的抑制是有益的。Aurora激酶-介导疾患包括增殖疾患。增殖疾患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慢性炎性增殖疾患,例如牛皮癣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肺疾病;增殖性眼部疾患,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良性增殖疾患,例如血管瘤;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成和癌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组合物被配制成对受治疗者给药,该受治疗者患有形成或经历Aurora激酶-介导疾患的复发或者面临其危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配制成口服、静脉内或皮下给药的那些。不过,任何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的上述剂型都在常规实验的界限内,因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另一种治疗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这类其他治疗剂是在正常情况下对患有所治疗的疾病或病症的受治疗者给药者。

本文所用的“治疗有效量”是式(I)化合物足以导致Aurora激酶活性或Aurora激酶-介导疾患的严重性有可检测的降低的量。所需Aurora激酶抑制剂的量将依赖于该抑制剂就给定细胞类型而言的有效性和治疗该疾患所需时间的长度。也应当理解,就任意特定受治疗者而言的具体剂量和治疗制度将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所采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患者的年龄、体重、一般健康条件、性别与饮食、给药的时间、排泄的速率、药物组合、主治医师的判断和所治疗的特定疾病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治疗受治疗者的方法,该受治疗者患有形成或经历Aurora激酶-介导疾患的复发或者面临其危险。该方法包含对该受治疗者给予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步骤。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达到有益的治疗或预防效果,例如在患有如上讨论的增殖疾患的受治疗者中,例如癌症。

本文所用的术语“癌症”表示以失控或失调的细胞增殖、降低的细胞分化、不适当的侵袭周围组织的能力和/或在异位部位建立新生长的能力为特征的细胞疾患。术语“癌症”包括但不限于实体肿瘤和血液源性肿瘤。术语“癌症”涵盖皮肤、组织、器官、骨、软骨、血液和血管的疾病。术语“癌症”进一步涵盖原发性和转移性癌症。

能够用本发明方法治疗的实体肿瘤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胰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包括转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包括雄激素-依赖性与雄激素-独立性前列腺癌;肾癌,例如包括转移性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肺癌,例如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支气管肺泡癌(BAC)和肺腺癌;卵巢癌,例如包括进行性上皮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胃癌;食道癌;头颈癌,例如包括头颈的鳞状细胞癌;黑素瘤;神经内分泌癌,包括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脑肿瘤,例如包括神经胶质瘤、退行性少突神经胶质瘤、成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和成人退行性星形细胞瘤;骨癌;和软组织肉瘤。

在有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癌症是血液恶性肿瘤。血液恶性肿瘤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包括加速的CML和CML胚细胞期(CML-BP);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何杰金氏病(HD);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包括滤泡淋巴瘤和外膜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N);瓦尔登斯特伦氏巨球蛋白血;脊髓发育不良综合征(MDS),包括不应性贫血(RA)、伴有环形siderblast的不应性贫血(RARS)、伴有过量胚细胞的不应性贫血(RAEB)和转化中的RAEB(RAEB-T);和骨髓增殖综合征。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用于治疗其中Aurora激酶活性扩增的癌症。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或组合物用于治疗患有形成或经历选自下组的癌症的复发或者面临其危险的患者:结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癌症选自下组: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是与另一种治疗剂联合给药的。其他治疗剂也可以抑制Aurora激酶或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机理发挥作用。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其他治疗剂是在正常情况下对患有所治疗的疾病或病症的受治疗者给药者。本发明的Aurora激酶抑制剂可以与其他治疗剂一起在单一的剂型中或者作为独立的剂型给药。当作为独立的剂型给药时,其他治疗剂可以在本发明Aurora激酶抑制剂的给药之前、同时或之后给药。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Aurora激酶抑制剂是与选自下组的治疗剂联合给药的:细胞毒性剂、放射疗法、免疫疗法或其他激酶抑制剂。可以适合与本发明Aurora激酶抑制剂组合使用的细胞毒性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抗代谢物,例如包括卡培他滨(capecitibine)、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或5-氟尿嘧啶/亚叶酸、氟达拉滨、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硫鸟嘌呤、喷司他丁和甲氨蝶呤;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例如包括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喜树碱、拓扑替康、伊立替康、阿霉素和柔红霉素;长春花属生物碱,例如包括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紫杉烷,例如包括紫杉醇和多西他赛;铂试剂,例如包括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抗生素,例如包括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丝裂霉素C、阿霉素(adriamycin)、柔红霉素、伊达比星、阿霉素(doxorubicin)和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烷基化剂,例如美法仑、苯丁酸氮芥、白消安、噻替派、异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罗氮芥、司莫司汀、链佐星、decarbazine和环磷酰胺;沙利度胺;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包括甲磺酸伊马替尼、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抗生素,例如包括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米托蒽醌;地塞米松;泼尼松;和替莫唑胺。

实施例

参照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文描述本发明化合物和可以用于制备和鉴别有用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工艺的实例。用在实施例中的缩写如下:

Boc=叔丁氧羰基

DCE=1,2-二氯乙烷

DCM=二氯甲烷

DIEA=二异丙基乙基胺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EDC=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EtOAc=乙酸乙酯

HBTU=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六氟磷酸盐

NMP=N-甲基吡咯烷

THF=四氢呋喃

在平行MUXTM系统上利用梯度洗脱获得LC-MS数据,运行四只Waters 1525二元HPLC泵,装有Mux-UV 2488多通道UV-Vis检测器(在215和254nM下记录)和Leap Technologies HTS PAL自动进样器,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 4.6 x 50mm柱。运行从25% B(97.5%乙腈,2.5%水,0.05% TFA)和75% A(97.5%水,2.5%乙腈,0.05%TFA)至100% B的三分钟梯度。系统接口为Waters Micromass ZQ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电离。全部MS数据以正的模式(positive mode)获得,另有注解除外。在Varian 400MHz光谱仪上获得1H NMR数据。

一般操作A:异硫氰酸酯的制备

将1,1’-硫代羰基咪唑(1.1mmol)加入到胺(1mmol)的THF/DMF(2mL,1:1)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65-70℃下搅拌1h。如此生成产物,无需分离即可用于进一步的转化。

一般操作B:硫脲生成和其向氨基苯并咪唑转化

在室温下,向异硫氰酸酯(1mmol)的THF/DMF(2mL,1:1)溶液加入苯二胺(1mmol),将内容物在室温下搅拌2h。然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EDC(1.2mmol),将内容物在65-70℃下搅拌1h。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倒入冰冷的水(10mL)中,过滤收集固体。所得粗产物经过快速柱色谱纯化,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

一般操作C:苯甲酸酯的水解

将LiOH(12mmol)的水(5mL)溶液加入到酯(3mmol)的1:1THF/MeOH(10mL)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6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滴加10% aq.HCl调节所得悬液的pH至pH ~6,过滤收集所得沉淀,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所得所需羧酸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一般操作D:使用偶联剂生成酰胺

向羧酸(1.0mmol)的无水DMF或NMP(2.5mL)溶液一次性加入HBTU(1.2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min。然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胺(1.1mmol)和DIEA(1.5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6-12h或者在70-80℃下搅拌1-3h。将内容物用冰冷的水(20mL)稀释,使产物沉淀出来。过滤后用水和乙酸乙酯洗涤,或者通过硅胶柱色谱,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分离纯产物。

一般操作E:从酰氯生成酰胺

将草酰氯(10mmol)加入到含有无水DMF(10μL)的羧酸(2mmol)的无水DCM(4mL)悬液中,将混合物在50℃下搅拌6-12h。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酰氯。向该酰氯加入甲苯(5mL),在真空中除去溶剂至干。重复这种过程,以确保完全除去残留的草酰氯。将所得酰氯溶于无水DCM(2mL),在0℃下滴加到含有吡啶(0.5mL)的胺(2mmol)的无水DCM(5mL)悬液中。使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3-5h。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挥发物,将所生成的沉淀悬浮在水(20mL)中,过滤收集,继之以水洗涤(20mL)。所得酰胺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一般操作F:硝基还原为胺

将10% Pd/C(0.1g)加入到硝基化合物(10mmol)的THF/MeOH(1:1,50mL)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和H2气氛下搅拌~12h。然后将内容物通过C盐垫过滤,固体用几份甲醇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得到相应的胺,无需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一般操作G:邻-硝基卤代芳烃被氨本位(Ipso)取代

向邻-硝基卤代芳烃(10mmol)的甲醇(40mL)悬液加入浓NH4OH水溶液(10mL)。将混合物在50-60℃下加热4h。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过滤收集所生成的沉淀,用水(50mL)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相应的邻-硝基苯胺,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一般操作H:对-硝基卤代芳烃被胺本位取代

将对-硝基卤代芳烃(5mmol)与胺(过量)的混合物在90℃下净加热或者在二氧杂环己烷中加热1-3h。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冰冷的水(50mL)中,同时搅拌。过滤收集所得沉淀,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所需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实施例1

2-(异喹啉-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A所述,从3-氨基异喹啉(5mmol)制备3-异硫氰酰异喹啉。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异硫氰酸酯与甲基3,4-二氨基苯甲酸酯(5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2-(异喹啉-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甲基酯。采用一般操作C水解该酯,得到相应的羧酸。

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苯并噻唑-6-基胺(0.25mmol)与上述羧酸偶联,得到2-(异喹啉-3-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MS:m/z 437(M+H)+

采用实施例1所述工艺,合成下列化合物,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ArRMS(m/z)2异喹啉-3-基1H-吲唑-5-基4203吡啶-2-基1H-吲唑-5-基3704吡啶-2-基2-甲基-苯并噁唑-5-基3855吡啶-2-基1H-吲唑-6-基370

 

6吡啶-3-基1H-吲唑-6-基3707吡啶-2-基苯并噻唑-6-基3878吡啶-2-基1H-苯并三唑-5-基37192,4-二氯苯基1-甲基-1H-吲唑-5-基452102,4-二氯苯基1H-吲唑-5-基43711苯基1H-吲哚-5-基36912苯基1H-吲唑-6-基36913吡啶-4-基1H-吲唑-6-基37014噻唑-2-基1H-吲唑-6-基37615苯基1H-苯并三唑-5-基37016吡啶-2-基1-甲基-1H-吲唑-5-基384172-氯苯基1H-吲唑-6-基403184,5-二甲基-噻唑-2-基1H-吲唑-6-基404192,4-二氯苯基1H-吲唑-6-基43720苯并噻唑-2-基1H-吲唑-6-基426214-苯基噻唑-2-基1H-吲唑-6-基452222-氟苯基1H-吲唑-6-基387232-乙基苯基1H-吲唑-6-基397242,4-二氯苯基1H-苯并三唑-5-基439

实施例25

2-(1-异丙基-1H-咪唑-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30mmol)使4-氨基-3-硝基苯甲酸(27mmol)与6-氨基吲唑(30mmol)偶联,以无水DMF作为溶剂,得到4-氨基-N-(1H-吲唑-6-基)-3-硝基苯甲酰胺,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气氛下,将上述硝基苯胺还原为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将2-溴丙烷(7mmol)和K2CO3(13mmol)加入到2-硝基咪唑(4mmol)的DMF(10mL)溶液中。将混合物在60℃下搅拌4h。将内容物冷却至室温,加入水(20mL),混合物用EtOAc萃取(3 x 10mL)。合并萃取液,经MgSO4干燥,过滤,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1-异丙基-2-硝基-1H-咪唑。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气氛下将上述硝基咪唑还原为1-异丙基-2-氨基-1H-咪唑。按照一般操作A,将氨基咪唑(2mmol)转化为1-异丙基-2-异硫氰酰基-1H-咪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异硫氰酸酯(1mmol)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1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2-(1-异丙基-1H-咪唑-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01(M+H)+

按照实施例25的工艺,利用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合成表3所列化合物。

             表3

 

实施例ArMS(m/z)262,4-二甲基苯基397272-异丙基苯基411284-氯苯基40329萘-1-基419

 

实施例ArMS(m/z)302-叔丁基苯基42531联苯-2-基445322-丙基苯基411332,5-二氯苯基438342-甲氧基苯基399352-三氟甲基苯基437363-甲基吡啶-2-基384372-三氟甲氧基苯基453383-氟苯基387394-氟苯基387403,5-二氟苯基405412-丁基苯基425423-乙基-6-甲基吡啶-2-基412435-氯-2-甲基苯基417443-氟-2-甲基苯基411455-氟-2-甲基苯基411463-氯-2-甲基苯基417471-环戊基-1H-咪唑-2-基427

实施例48

2-(2-异丙基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迅速搅拌下,将固体2-氯-4-氟苯甲酸(10mmol)逐份加入到含有浓硫酸(5mL)的烧瓶中。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0℃,滴加70%硝酸(12mmol)。加入完全后,使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1-2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50g冰中,过滤收集固体,用水洗涤,干燥。产物2-氯-4-氟-5-硝基苯甲酸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按照一般操作E,将如上所得2-氯-4-氟-5-硝基苯甲酸(5mmol)转化为相应的酰氯,再与6-氨基吲唑(5mmol)反应。所得产物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浅橙色固体,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MS:m/z 335(M+H)+

如一般操作G所述,将如上所得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4mmol)用氢氧化铵(4mL)处理,得到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MS:m/z 332(M+H)+

按照一般操作H,将如上所得净的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3mmol)与N-甲基哌嗪(5mL)加热,得到4-氨基-N-(1H-吲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将该产物还原为4,5-二氨基-N-(1H-吲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如上所得二胺(1mmol)与1-异丙基-2-异硫氰酰苯(1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2-(2-异丙基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09(M+H)+

按照实施例48的工艺,利用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合成表4所列化合物。

          表4

 

实施例ArXMS(m/z)492-异丙基苯基吗啉-4-基496502-三氟甲基苯基4-甲基哌嗪-1-基535513,5-二氟苯基4-甲基哌嗪-1-基503522,4-二氯苯基4-甲基哌嗪-1-基53653噻唑-2-基4-甲基哌嗪-1-基474542-三氟甲基苯基吗啉-4-基522553,5-二氟苯基吗啉-4-基490562,4-二氯苯基吗啉-4-基522572-三氟甲基苯基哌啶-1-基520583-甲基吡啶-2-基4-甲基哌嗪-1-基48259噻唑-2-基吗啉-4-基461603-甲基吡啶-2-基吗啉-4-基469611-异丙基-1H-咪唑-2-基4-甲基哌嗪-1-基499621-环戊基-1H-咪唑-2-基4-甲基哌嗪-1-基525631-异丙基-1H-咪唑-2-基吗啉-4-基486641-环戊基-1H-咪唑-2-基吗啉-4-基512652-乙基-2H-吡唑-3-基吗啉-4-基472

实施例66

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乙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0℃下,向2,6-二硝基-2H-吲唑(1mmol)(借助6-硝基吲唑的硝化作用制备;Wrzeciono,et al.,E.Pharmazie,1980,35,593-596)的无水THF(4mL)溶液滴加2-吗啉-4-基-乙基胺(2mmol)。使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12h。将内容物用乙酸乙酯(20mL)稀释,用水(2 x 10mL)和盐水(1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3-(2-吗啉-4-基-乙基氨基)-6-硝基-1H-吲唑,为褐色固体,按照一般操作F氢化还原为3-(2-吗啉-4-基-乙基氨基)-1H-吲唑-6-基胺。

按照一般操作B,使1-异丙基-2-异硫氰酰苯(5mmol)与甲基3,4-二氨基苯甲酸酯(5mmol)反应,得到2-(2-异丙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甲基酯,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DCM/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利用一般操作C水解如上所得酯,得到2-(2-异丙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该羧酸(0.25mmol)与3-(2-吗啉-4-基-乙基氨基)-1H-吲唑-6-基胺(0.25mmol)偶联。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后,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乙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MS:m/z 539(M+H)+

采用实施例66所述工艺,合成下列化合物,如表5所示。

           表5

 

实施例RMS(m/z)673-吗啉-4-基-丙基氨基55368甲基氨基440

实施例69

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氨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2-氟-4-硝基苄腈(10mmol)的异丙醇(30mL)溶液加入含水肼(4mL)。将所得溶液在80℃下加热12h。然后浓缩反应混合物,加入水(30mL),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 x 25mL)。合并有机层,用水(30mL)和盐水(3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得到3-氨基-6-硝基吲唑,为橙色固体。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按照一般操作F,氢化上述硝基化合物,得到3,6-二氨基吲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采用一般操作A从2-氨基吡啶制备的2-异硫氰酰吡啶(4mmol)与甲基3,4-二氨基苯甲酸酯反应,得到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甲基酯。按照一般操作C,水解这种酯,得到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

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上述羧酸(0.5mmol)与上述3,6-二氨基吲唑(0.5mmol)偶联,得到2-(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3-氨基-1H-吲唑-6-基)-酰胺。MS:m/z 385(M+H)+

实施例70

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1-甲基哌啶-4-羰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一般操作E,使利用一般操作E从相应羧酸制备的1-甲基哌啶-4-羰基氯(1mmol)与3,6-二氨基吲唑(1mmol)(参见实施例69)反应,得到1-甲基哌啶-4-羧酸(6-氨基-1H-吲唑-3-基)-酰胺。

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0.3mmol;参见实施例66)与上述1-甲基哌啶-4-羧酸(6-氨基-1H-吲唑-3-基)-酰胺(0.3mmol)偶联,得到所需产物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1-甲基哌啶-4-羰基)-氨基]-1H-吲唑-6-基}-酰胺。MS:m/z 551(M+H)+

采用实施例70所述工艺,合成下列化合物,如表6所示。

             表6

 

实施例ArRMS(m/z)71吡啶-2-基甲基427722,4-二氯苯基甲基494732,4-二氯苯基苯基556

实施例74

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氧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0℃下,向2,6-二硝基-2H-吲唑(1mmol)(借助6-硝基吲唑的硝化作用制备;Wrzeciono,et al.,E.Pharmazie,1980,35,593-596)的无水THF(4mL)溶液逐份加入固体甲醇钠(4mmol)。使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12h。将内容物用乙酸乙酯(20mL)稀释,用水(2 x 10mL)和盐水(1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3-甲氧基-6-硝基-1H-吲唑,为褐色固体,按照一般操作F氢化还原为3-甲氧基-1H-吲唑-6-基胺。

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0.3mmol;参见实施例66)与上述3-甲氧基-1H-吲唑-6-基胺(0.3mmol)偶联,得到所需产物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氧基-1H-吲唑-6-基)-酰胺。MS:m/z 441(M+H)+

实施例75

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乙氧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0℃下,向2-吗啉-4-基-乙醇(3mmol)的无水THF(6mL)溶液逐份加入氢化钠(4mmol;60%油分散体)。如实施例74所述,使如此生成的醇化物与2,6-二硝基-2H-吲唑(1mmol)反应,得到3-(2-吗啉-4-基乙氧基)-6-硝基-1H-吲唑,为褐色固体,按照一般操作F氢化还原为3-(2-吗啉-4-基乙氧基)-1H-吲唑-6-基胺。

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0.3mmol;参见实施例66)与上述3-(2-吗啉-4-基乙氧基)-1H-吲唑-6-基胺(0.3mmol)偶联,得到所需产物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2-吗啉-4-基乙氧基)-1H-吲唑-6-基]-酰胺。MS:m/z 540(M+H)+

实施例76

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吗啉-4-基甲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室温下,向6-硝基-1H-吲唑-3-甲醛(0.5mmol;从6-硝基吲哚制备;Zhang et al.,J.Med.Chem.2001,44,1021-1024)的无水THF(1mL)溶液加入吗啉(1mmol)和乙酸(2滴),将混合物搅拌1h。将反应混合物用固体NaCNBH3(2mmol)处理,继续搅拌另外4h。将内容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 x 10mL)。合并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mL)和盐水(1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所需产物3-(吗啉-4-基)甲基-6-硝基-1H-吲唑。

按照一般操作F,氢化上述硝基化合物,得到3-(吗啉-4-基)甲基-1H-吲唑-6-基胺。

按照一般操作B,使2,4-二氯-1-异硫氰酰苯(5mmol)与甲基3,4-二氨基苯甲酸酯(5mmol)反应,得到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甲基酯,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DCM/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利用一般操作C水解如上所得酯,得到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该羧酸(0.25mmol)与3-(吗啉-4-基)甲基-1H-吲唑-6-基胺(0.25mmol)偶联。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后,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吗啉-4-基甲基-1H-吲唑-6-基)-酰胺,为浅褐色固体。MS:m/z 536(M+H)+

实施例77

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6-硝基-1H-吲唑-3-甲醛(0.5mmol;从6-硝基吲哚制备;Zhanget al.,J.Med.Chem.2001,44,1021-1024)的乙醇(2mL)溶液加入固体KOH(5mmol)和含水肼(0.5mL),将内容物在微波条件和80℃下照射10min。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中和至pH~7,在真空中浓缩,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3 x 8mL)。合并有机层,用饱和NaHCO3水溶液(10mL)和盐水(1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所需产物3-甲基-1H-吲唑-6-基胺。

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如上所得胺(0.25mmol)与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0.25mmol;参见实施例76)偶联。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后,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2,4-二氯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甲基-1H-吲唑-6-基)-酰胺,为浅褐色固体。MS:m/z 452(M+H)+

实施例78

2-(2-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氯-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6-硝基吲唑(2mmol)的DCE(5mL)溶液加入磺酰氯(10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80℃下加热3-5h。浓缩反应混合物,加入5%Na2CO3水溶液(20mL),用EtOAc萃取(2 x 15mL)。合并有机层,然后用水(20mL)和盐水(20mL)洗涤,经无水Na2SO4干燥。除去挥发物,得到3-氯-6-硝基-1H-吲唑,为黄色固体。

向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的甲醇(2mL)溶液加入固体亚硫酸氢钠(3mmol)和浓氢氧化铵(0.25mL)。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h。通过C盐过滤内容物,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乙酸乙酯/己烷作为洗脱剂,得到3-氯-1H-吲唑-6-基胺,为浅褐色固体。

按照一般操作B,使2-乙基-1-异硫氰酰苯(3mmol)与甲基3,4-二氨基苯甲酸酯(3mmol)反应,得到2-(2-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甲基酯,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DCM/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利用一般操作C水解如上所得酯,得到2-(2-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该羧酸(0.25mmol)与3-(吗啉-4-基)甲基-1H-吲唑-6-基胺(0.25mmol)偶联。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后,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2-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3-氯-1H-吲唑-6-基)-酰胺,为浅褐色固体。MS:m/z 431(M+H)+

实施例79

2-[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7-二氢-4H-噻唑并[5,4-c]吡啶-5-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向1-Boc-4-哌啶酮(5mmol)的无水THF(20mL)溶液加入固体Ba2CO3(10mmol)。剧烈搅拌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用吡咯烷酮三氢溴酸盐(5.5mmol)逐份处理。3h后,过滤内容物,除去溶剂。含有产物3-溴-4-氧代-哌啶-1-羧酸叔丁基酯的粗反应混合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向如上所得溴代化合物(5mmol)的丙酮(20mL)溶液加入固体硫脲(6mmol)和固体K2CO3(10mmo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h。向反应混合物加入BOC酸酐(5mmol),将反应搅拌4h。然后过滤内容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氨基-6,7-二氢-4H-噻唑并[5,4-c]吡啶-5-羧酸叔丁基酯,为浅黄色固体。

利用一般操作A,将上述胺(0.5mmol)转化为相应的异硫氰酸酯,然后按照一般操作B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25)反应,得到2-[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7-二氢-4H-噻唑并[5,4-c]吡啶-5-羧酸叔丁基酯。MS:m/z 531(M+H)+

实施例80

2-(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2-[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7-二氢-4H-噻唑并[5,4-c]吡啶-5-羧酸叔丁基酯(0.25mmol;参见实施例79)的甲醇(1mL)溶液加入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0.5mL)。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6h。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乙醚中。过滤收集所得固体,用乙醚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2-(4,5,6,7-四氢-噻唑并[5,4-c]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431(M+H)+

实施例81

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2-羟基-乙基)-1H-吲唑-5-基]-酰胺的合成

向2-氯-5-硝基苯甲醛(4mmol)的乙醇(10mL)溶液加入含水肼(5mmol),将所得溶液在回流下加热2h,以完成腙的生成。向反应混合物加入DIEA(10mmol),使反应在150℃下受到微波照射8-10h。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后,将所得残余物溶于EtOAc(30mL),用水(20mL)和盐水(2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产物2-(5-硝基吲唑-1-基)-乙醇。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得到2-(5-氨基吲唑-1-基)-乙醇。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氨基吲唑(0.3mmol)与2-(2-异丙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0.3mmol;参见实施例66)偶联,得到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2-羟基-乙基)-1H-吲唑-5-基]-酰胺。MS:m/z 455(M+H)+

实施例82

2-(2-环己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1-溴-2-环己基-苯(5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20mL)溶液加入固体Pd(OAc)2(0.1g)和固体CsCO3(10mmol)。向反应混合物加入氨基甲酸叔丁酯(7mmol),将内容物在80℃下加热2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通过C盐过滤。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快速柱色谱纯化,使用DCM作为洗脱剂,得到(2-环己基苯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

按照实施例80所述工艺,将如上所得氨基甲酸酯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2-环己基苯基胺,为盐酸盐。

向上述胺盐酸盐(1mmol)的无水DMF(2mL)溶液加入DIEA(1.5mmol)和1,1’-硫代羰基咪唑(1mmol)。如一般操作A所述,将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热1h,得到1-环己基-2-异硫氰酰苯。

按照一般操作B,使异硫氰酸酯(0.5mmol)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25)反应,得到2-(2-环己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51(M+H)+

实施例83

2-(3-甲基噻吩-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3-甲基噻吩-2-羧酸(7mmol)的无水二氧杂环己烷(20mL)溶液加入二苯基叠氮化磷酰(7mmol)、叔丁醇(6mL)和TEA(1mL)。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16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H2O(40mL)稀释,用EtOAc萃取(3 x 20mL)。合并萃取液,干燥(MgSO4),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快速柱色谱纯化,使用己烷/EtOAc(7:3)作为洗脱剂,得到(3-甲基噻吩-2-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

向如上所得氨基甲酸酯(3mmol)的无水DCM(10mL)溶液加入4M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8m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将所得固体用无水Et2O洗涤(3 x 10mL),在减压下干燥,得到3-甲基噻吩-2-基胺,为盐酸盐。

向上述胺盐酸盐(1mmol)的无水DMF(2mL)溶液加入DIEA(1.5mmol)和1,1’-硫代羰基咪唑(1mmol)。如一般操作A所述,将反应混合物在70℃下加热1h,得到1-环己基-2-异硫氰酰苯。

按照一般操作B,使异硫氰酸酯(0.5mmol)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25)反应,得到2-(2-环己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389(M+H)+

实施例84

1H-吲唑-6-羧酸[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酰胺的合成

向2-氯-5-硝基-1H-苯并咪唑(1.5mmol;从2-氯-1H-苯并咪唑的硝化作用制备;Galy et al,J.Heterocycl.Chem.1997,34,6,1781-1788)的无水NMP(3mL)溶液加入2-异丙基苯胺(4mmol)。使所得溶液在150℃下受到微波照射1h。将内容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用EtOAc萃取(2 x 15mL)。合并萃取液,然后用水(20mL)和盐水(20mL)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纯化,使用EtOAc/己烷作为洗脱剂,得到(2-异丙基苯基)-(5-硝基-1H-苯并咪唑-2-基)-胺,为浅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1mmol),得到N2-(2-异丙基苯基)-1H-苯并咪唑-2,5-二胺。

如一般操作C水解甲基吲唑-6-羧酸酯(4mmol;Batt et al,J.Med.Chem.2000,43,41-58),得到1H-吲唑-6-羧酸。如一般操作D所述,使用HBTU使该羧酸(0.5mmol)与上述N2-(2-异丙基苯基)-1H-苯并咪唑-2,5-二胺(0.5mmol)偶联,得到1H-吲唑-6-羧酸[2-(2-异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酰胺,为灰白色固体。MS:m/z 411(M+H)+

实施例85

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48所述工艺,从2-氯-4-氟-5-硝基苯甲酸(5mmol)和5-氨基吲唑(5mmol)得到2-氯-4-氟-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得到产物,为黄色固体,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MS:m/z 335(M+H)+

如一般操作G所述,将如上所得2-氯-4-氟-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4mmol)用氢氧化铵(4mL)处理,得到4-氨基-2-氯-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MS:m/z 332(M+H)+

按照实施例48的工艺,使上述4-氨基-2-氯-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3mmol)与N-甲基哌嗪(5mL)反应。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所生成的产物为4,5-二氨基-N-(1H-吲唑-5-基)-2-(4-甲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如上所得二胺(1mmol)与1-三氟甲基-2-异硫氰酰苯(1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MS:m/z 535(M+H)+

实施例86

6-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的合成

按照工艺G,使4-氨基-2-氯-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3mmol;参见实施例85)与吗啉(5mL)反应。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所生成的产物为4,5-二氨基-N-(1H-吲唑-5-基)-2-吗啉-4-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如上所得二胺(1mmol)与1-三氟甲基-2-异硫氰酰苯(1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6-吗啉-4-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MS:m/z 522(M+H)+

实施例87

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按照一般操作H,使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3mmol;参见实施例48)的二氧杂环己烷(5mL)溶液与哌嗪(9mmol)反应,得到4-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2-哌嗪-1-基-苯甲酰胺。将产物溶于无水THF(6mL),用BOC酸酐(3.6mmol)处理,搅拌4-6h。除去溶剂至干,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乙醚(50mL)中,同时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乙醚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5-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向上述硝基化合物(1mmol)的甲醇(4mL)溶液加入固体亚硫酸氢钠(4mmol)和浓氢氧化铵(0.5mL)。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5-8h。浓缩反应,将残余物溶于THF(20mL),同时剧烈搅拌。然后通过C盐过滤内容物,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4-[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三氟甲基-2-异硫氰酰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621(M+H)+

实施例88

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80所述工艺,将实施例87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21(M+H)+

实施例89

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参见实施例87)与2-异硫氰酰-3-甲基吡啶(0.3mmol;按照一般操作A从3-甲基吡啶-2-基胺制备)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568(M+H)+

实施例90

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80所述工艺,将实施例89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468(M+H)+

实施例91

2-(2,6-二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按照一般操作B,使1,3-二乙基-2-异硫氰酰苯(0.5mmol)的1:1DMF/THF(2mL)溶液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25)反应,得到2-(2,6-二乙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25(M+H)+

实施例92

6-二异丁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48)的NMP(2mL)溶液加入二异丁基胺(0.5mL),使所得混合物在140℃下受到微波照射1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氨基-2-二异丁基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4,5-二氨基-2-二异丁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三氟甲基-2-异硫氰酰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6-二异丁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64(M+H)+

实施例93

6-二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48)的NMP(2mL)溶液加入二乙基胺(1.0mL),使所得混合物在70℃下受到微波照射1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氨基-2-二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4,5-二氨基-2-二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2-异硫氰酰-3-甲基吡啶(0.3mmol;按照一般操作A从3-甲基吡啶-2-基胺制备)反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6-二乙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55(M+H)+

按照实施例93的工艺,利用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合成表7所列化合物。

            表7

 

实施例ArXMS(m/z)942-三氟甲基苯基2,6-二甲基吗啉-4-基550952-三氟甲基苯基二乙基氨基508962-三氟甲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537972-三氟甲基苯基4-二甲基氨基哌啶-1-基563982-三氟甲基苯基二丙基氨基536993-甲基吡啶-2-基二丙基氨基4831002-三氟甲基苯基双-(2-甲氧基乙基)氨基5681012-三氟甲基苯基4-羟基哌啶-1-基5361022-三氟甲基苯基乙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5381033-甲基吡啶-2-基双-(2-甲氧基乙基)氨基5151043-甲基吡啶-2-基吡咯烷-1-基4531052-三氟甲基苯基吡咯烷-1-基5061062-三氟甲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乙基)乙基氨基5511073-甲基吡啶-2-基4-羟基哌啶-1-基4831083-甲基吡啶-2-基乙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4851092-三氟甲基苯基乙基丙基氨基5221103-甲基吡啶-2-基乙基丙基氨基4691112-三氟甲基苯基4-异丙基哌嗪-1-基5631122-三氟甲基苯基乙基甲基氨基4941133-甲基吡啶-2-基乙基甲基氨基4411143-甲基吡啶-2-基4-异丙基哌嗪-1-基510

实施例115

2-(3-氯吡啶-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含有无水DMF(0.2mL)的2-氯-4-氟-5-硝基苯甲酸(5mmol)的无水DCM(5mL)悬液加入草酰氯(15mmol),在50℃下搅拌该混合物。反应完全后(~60min),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酰氯。向该酰氯加入甲苯(~1mL),在真空中除去溶剂至干,以确保完全除去残留的草酰氯。得到产物4-氯-2-氟-5-硝基苯甲酰氯,为浅黄色固体。

将如上所得酰氯(~5mmol)溶于EtOAc(5mL),在0-5℃下滴加到含有三乙胺(1mL)的6-氨基吲唑(4.5mmol)的EtOAc(15mL)悬液中。然后使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2-3h。在真空中除去大多数溶剂,向残余物加入己烷。在过滤器上收集固体,用己烷/EtOAc(5:1)洗涤两次,用水洗涤三次。在真空中干燥残余物,得到产物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MS:m/z 335(M+H)+

向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3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6mL)溶液加入浓NH4OH水溶液(3mL)。将所得混合物在60℃下加热2-3h。反应完成后得到产物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向粗反应混合物加入二乙基胺(45mmol)。然后将混合物在60℃下加热6h。反应完全后,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残余物悬浮在冷水中。过滤收集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氨基-2-二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4,5-二氨基-2-二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在0℃下,向经过搅拌的2-氨基-3-氯吡啶(2mmol)的CHCl3(5mL)溶液加入0.7M碳酸氢钠水溶液。在0℃下滴加硫光气(2.2mmol),历经2h使内容物逐渐升温至RT。将反应混合物用DCM(20mL)稀释,分离各层。将有机层用水(2 x 10mL)继之以盐水(10mL)洗涤,经无水Na2SO4干燥。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产物3-氯-2-异硫氰酰吡啶无需任何纯化即可使用。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3-氯-2-异硫氰酰吡啶(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3-氯吡啶-2-基氨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75(M+H)+

按照实施例115的工艺,利用4,5-二氨基-2-二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合成表8所列化合物。

             表8

 

实施例ArMS(m/z)1163-三氟甲基吡啶-2-基5091171-环戊基-1H-咪唑-2-基498118环己基446119环戊基432120二环[2.2.1]庚-2-基458121异丙基4061223-乙基-6-甲基吡啶-2-基4831232,5-二氟苯基4761243,5-二氟苯基4761252-氯-5-三氟甲基苯基5421262-三氟甲氧基苯基5241273-甲氧基羰基苯基498

 

1282-异丙基苯基4821294-氯苯基4741302,4-二氯苯基5081312,6-二氟苯基4761322-甲氧基苯基470

实施例133

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6-氨基苯并噻唑(4.5mmol)与4-氯-2-氟-5-硝基苯甲酰氯(5mmol)反应。将反应混合物用EtOAc(40mL)稀释,用水(2 x 40mL)和盐水(40mL)洗涤,经无水Na2SO4干燥。除去有机层,得到产物N-苯并噻唑-6-基-2-氯-4-氟-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MS:m/z 352(M+H)+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单罐工艺,使上述酰胺(3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随后与二乙基胺反应,得到4-氨基-N-苯并噻唑-6-基-2-二乙基氨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4,5-二氨基-N-苯并噻唑-6-基-2-二乙基氨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二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MS:m/z 525(M+H)+

按照实施例133的工艺,利用4,5-二氨基-N-苯并噻唑-6-基-2-二乙基氨基苯甲酰胺合成表9所列化合物。

           表9

 

实施例ArMS(m/z)134二环[2.2.1]庚-2-基475135异丙基4231362,5-二氟苯基4931373,5-二氟苯基4931382,4-二氯苯基5261392-三氟甲氧基苯基5411402-异丙基苯基499

实施例141

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的合成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N-苯并噻唑-6-基-2-氯-4-氟-5-硝基苯甲酰胺(2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4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4-氨基-N-苯并噻唑-6-基-2-氯-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N-甲基哌嗪(12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苯并噻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4,5-二氨基-N-苯并噻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MS:m/z 552(M+H)+

按照实施例141的工艺,利用4-氨基-N-苯并噻唑-6-基-2-氯-5-硝基苯甲酰胺合成表10所列化合物。

          表10

 

实施例ArRMS(m/z)1423-甲基吡啶-2-基4-甲基哌嗪-1-基4991432-三氟甲基苯基吗啉代-4-基5391443-甲基吡啶-2-基吗啉代-4-基486

实施例145

6-(3,5-二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2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2,6-二甲基哌嗪(6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2-(3,5-二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0.6mmol),得到4,5-二氨基-2-(3,5-二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3,5-二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49(M+H)+

按照实施例145的工艺,利用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合成表11所列化合物。

            表11

 

实施例ArRMS(m/z)1462-三氟甲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5101473-甲基吡啶-2-基2-甲氧基乙基氨基4571482-三氟甲基苄基4-甲基哌嗪-1-基549149苄基4-甲基哌嗪-1-基481150环己基甲基4-甲基哌嗪-1-基487151环戊基4-甲基哌嗪-1-基459152(1S,2S,4R)-二环[2.2.1]庚-2-基4-甲基哌嗪-1-基485153金刚烷-1-基4-甲基哌嗪-1-基525

实施例154

6-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2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4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冷水中,同时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向如上所得产物(0.5mmol)的NMP(1mL)溶液加入丙基胺(0.5mL)。使内容物在80℃下受到微波照射60min。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1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2-丙基氨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0.4mmol),得到4,5-二氨基-N-(1H-吲唑-6-基)-2-丙基氨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丙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94(M+H)+

实施例155

{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4)的NMP(2mL)溶液加入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4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100℃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粗产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使用EtOAc己烷作为洗脱剂,得到{1-[5-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为浅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1-[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MS:m/z 635(M+H)+

实施例156

6-(4-氨基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的合成

向{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0.25mmol;参见实施例155)的甲醇(1mL)溶液加入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0.5mL)。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6h。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乙醚中。过滤收集所得固体,用乙醚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6-(4-氨基-哌啶-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35(M+H)+

实施例157

{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1-[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0.3mmol;参见实施例155)的DMF(1mL)溶液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1-[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MS:m/z 582(M+H)+

实施例158

6-(4-氨基哌啶-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实施例157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6-(4-氨基哌啶-1-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21(M+H)+

实施例159

[5-(1H-吲唑-6-基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的合成

将4-溴-2-硝基苯基胺(2.17g,10mmol)、乙炔基三甲基-硅烷(2.11mL,98%,15mmol)、二氯双(三苯膦)钯(II)(211mg,0.3mmol)与氯化铜(I)(66.5mg,0.35mmol)在THF(10mL)与三乙胺(10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天。产物2-硝基-4-三甲基硅烷基乙炔基苯基胺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LC-MS m/z:235(M+1)+

将前述甲硅烷基中间体、碳酸钾(2.76g,20mmol)与甲醇(30mL)的混合物搅拌两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4-乙炔基-2-硝基苯基胺,为红色固体(1.306g,8.05mmol,2步收率81%)。LC-MS m/z:163(M+1)+

将4-乙炔基-2-硝基-苯基胺(1.306g,8.05mmol)、6-碘-1H-吲唑(1.965g,8.05mmol)、二氯双(三苯膦)钯(II)(122mg,0.24mmol)与氯化铜(I)(54.4mg,0.28mmol)在THF(8mL)与三乙胺(8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4-(1H-吲唑-6-基乙炔基)-2-硝基苯基胺,为红色固体(777mg,2.79mmol,收率35%)。LC-MSm/z:279(M+1)+

使上述硝基化合物(774mg,2.78mmol)、铁粉(1.61g,97%,28mmol)与氯化铵(2.25g,42mmol)在乙醇(1.5mL)与水(1.5mL)中的混合物回流6h。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4-(1H-吲唑-6-基乙炔基)-苯-1,2-二胺,为褐色固体(284mg,1.14mmol,收率41%)。LC-MS m/z:249(M+1)+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5-(1H-吲唑-6-基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为黄色固体(178mg,0.426mmol,收率66%)。LC-MS m/z:418(M+1)+

实施例160

6-二甲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7)的DMF(1mL)溶液加入10% K2CO3水溶液(0.25mL)。然后使混合物在80℃下受到微波照射60min。将内容物冷却至RT,倒入冰冷的水(20L)中。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氨基-2-二甲基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4,5-二氨基-2-二甲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二甲基氨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80(M+H)+

实施例161

6-二甲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5-二氨基-2-二甲基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参见实施例160;0.3mmol)与2-异硫氰酰-3-甲基吡啶(0.3mmol;采用实施例115所述工艺从2-氨基-3-甲基吡啶和硫光气制备)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二甲基氨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27(M+H)+

实施例162

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5-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33所述条件,使5-氨基苯并噻唑(4.5mmol)与4-氯-2-氟-5-硝基苯甲酰氯(5mmol)反应。也与实施例133相似地分离产物N-苯并噻唑-5-基-2-氯-4-氟-5-硝基苯甲酰胺。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上述酰胺(2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4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4-氨基-N-苯并噻唑-5-基-2-氯-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N-甲基哌嗪(12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苯并噻唑-5-基-2-(4-甲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4,5-二氨基-N-苯并噻唑-5-基-2-(4-甲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4-甲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5-基酰胺。MS:m/z 552(M+H)+

实施例163

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向4-氨基-N-苯并噻唑-6-基-2-氯-5-硝基苯甲酰胺(2mmol;如实施例141制备)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5mL)加入哌嗪(10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苯并噻唑-6-基-5-硝基-2-哌嗪-1-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将上述酰胺(1mmol)溶于THF(3mL),用BOC酸酐(1.2mmol)处理,在RT下搅拌2h。除去溶剂至干,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10% EtOAc/己烷(10mL)中,同时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10% EtOAc/己烷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4-[5-氨基-2-(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8mmol),得到4-[4,5-二氨基-2-(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638(M+H)+

实施例164

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实施例163产物用4M HCI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38(M+H)+

实施例165

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4,5-二氨基-2-(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参见实施例163;0.3mmol)与2-异硫氰酰-3-甲基吡啶(0.3mmol;采用实施例115所述工艺从2-氨基-3-甲基吡啶和硫光气制备)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4-[6-(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2-(3-甲基-吡啶-2-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585(M+H)+

实施例166

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盐酸盐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实施例165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2-(3-甲基-吡啶-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485(M+H)+

实施例167

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3,4-二氨基苯甲酸(3mmol)的DMF(10mL)溶液加入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3.3mmol),将所得溶液在RT下搅拌4h。硫脲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固体K2CO3(10mmol),将混合物在90℃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用10% HCl水溶液酸化至pH 7。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30mL)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为黄色固体。

采用一般操作D,使用HBTU使如上所得羧酸(0.25mmol)与6-氨基苯并噻唑(0.25mmol)偶联。经过硅胶色谱纯化后,使用DCM/甲醇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苯并噻唑-6-基酰胺,为浅褐色固体。MS:m/z 454(M+H)+

实施例168

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5-甲基-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0℃下,向2,4-二甲基苯胺(10mmol)在5mL浓H2SO4中的混合物滴加发烟HNO3(90%;0.6mL)。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搅拌12h,然后缓慢倒入冰中。过滤收集固体,干燥,得到2,4-二甲基-5-硝基苯胺,为黄色固体。

在RT下,向如上所得硝基苯胺(5mmol)的HOAc(5mL)溶液滴加异戊基腈(6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搅拌14h,然后缓慢倒在冷的饱和NaHCO3水溶液(15mL)上。内容物用乙酸乙酯萃取(3 x 20mL),合并有机层,用5% Na2CO3水溶液(30mL)洗涤。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得到6-硝基-5-甲基吲唑,为褐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6-氨基-5-甲基吲唑,为褐色固体。

采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上述氨基吲唑(1.5mmol)与4-氯-2-氟-5-硝基苯甲酰氯(1.5mmol)反应。也与实施例115相似地分离产物2-氯-4-氟-N-(5-甲基-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上述酰胺(1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2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4-氨基-2-氯-N-(5-甲基-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加入哌嗪(5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5-甲基-1H-吲唑-6-基)-5-硝基-2-哌嗪-1-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采用实施例163所述工艺,将上述产物(0.6mol)用BOC酸酐处理。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苯胺(0.5mmol),得到4-[4,5-二氨基-2-(5-甲基-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4-[6-(5-甲基-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635(M+H)+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上述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5-甲基-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35(M+H)+

实施例169

4-[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163所述工艺,使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4)与哌嗪反应,得到4-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2-哌嗪-1-基苯甲酰胺。如实施例163将所得产物用BOC酸酐处理,得到4-[5-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6mmol),得到4-[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S)-2-异硫氰酰-二环[2.2.1]庚烷(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4-[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571(M+H)+

实施例170

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实施例169产物用4M HCI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471(M+H)+

实施例171

6-氯-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2mmol;参见实施例154)在乙醇(5mL)与AcOH(1mL)中的溶液加入铁粉(10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回流达6h。将内容物冷却至RT,通过C盐垫过滤,用乙醇洗涤垫子。合并滤液,在真空中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使用MeOH/DCM作为洗脱剂,得到4,5-二氨基-2-氯-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氯-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471(M+H)+

实施例172

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氯-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5-二氨基-2-氯-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3mmol;参见实施例171)与(1S,2S,4R)-2-异硫氰酰-二环[2.2.1]庚烷(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1S,2S,4R))-二环[2.2.1]庚-2-基氨基)-6-氯-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421(M+H)+

实施例173

6-[4-(2-羟基乙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0.2mmol;参见实施例88)的甲醇(2mL)溶液加入甘油醛(2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搅拌60min。然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固体硼氢化钠(1mmol),继续在RT下搅拌10h。然后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残余物悬浮在水(10mL)中,同时剧烈搅拌。30min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6-[4-(2-羟基乙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白色固体。MS:m/z 565(M+H)+

实施例174

{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基}乙酸的合成

向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0.25mmol;参见实施例88)的甲醇(1mL)溶液加入乙醛酸(0.5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搅拌60min。然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固体硼氢化钠(0.6mmol),继续在RT下搅拌10h。然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几滴冰乙酸,将混合物搅拌30min。然后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将残余物悬浮在水(10mL)中,同时剧烈搅拌。30min后,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4-[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基}乙酸,为白色固体。MS:m/z 579(M+H)+

实施例175

6-(4-二甲基氨磺酰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6-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0.3mmol;参见实施例88)的DMF(1mL)溶液加入三乙胺(1.5mmol)和N,N-二甲基氨磺酰氯(0.4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RT下搅拌4h,加入水合肼(2mmol)。使内容物升温至50℃,剧烈搅拌60min。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冷的水中,过滤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粗产物然后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使用MeOH/DCM作为洗脱剂,得到6-(4-二甲基氨磺酰基-哌嗪-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白色固体。MS:m/z 628(M+H)+

实施例176

{6-[5-(1H-吲唑-6-基)-1H-咪唑-2-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甲基-3-硝基苯乙酮(10mmol),得到1-(3-氨基-4-甲基-苯基)乙酮(1.4g)。

将浓HCl(2mL)加入到1-(3-氨基-4-甲基-苯基)乙酮(8.4mmol)与NaBF4(1.2g,11mmol)在H2O(10mL)中的混合物中,将溶液冷却至0℃。滴加NaNO2(0.58g,8.4mmol)的H2O(1.5mL)溶液,将混合物在0℃下搅拌30min。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H2O(5mL)继之以Et2O(5mL)洗涤,在减压下干燥。向该固体加入CH2Cl2(20mL)、KOAc(0.91g,9.3mmol)和18-冠醚-6(50mg,0.2mmol),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h。加入H2O(20mL),分离各层。将有机层干燥(MgSO4),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1-(1H-吲唑-6-基)乙酮(0.52g)。

将吡咯烷酮三氢溴酸盐(1.8g,3.6mmol)加入到1-(1H-吲唑-6-基)乙酮(0.5g,3mmol)的THF(10mL)溶液中,将溶液在回流下加热2h。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H2O(30mL),混合物用EtOAc萃取(3 x 20mL),干燥(MgSO4)。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2-溴-1-(1H-吲唑-6-基)-乙酮,无需纯化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

将DIEA(0.7mL,3.6mmol)加入到2-溴-1-(1H-吲唑-6-基)乙酮(3mmol)与4-氨基-3-硝基苯甲酸(0.643g,3.5mmol)的DMF(10mL)溶液中,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h。向该溶液加入NH4OAc(5g,65mmol)继之以HOAc(10mL),将混合物在140℃下搅拌2h。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倒入H2O(30mL)中。过滤收集沉淀,用H2O(10mL)洗涤,在减压下干燥,得到4-[5-(1H-吲唑-6-基)-1H-咪唑-2-基]-2-硝基苯基胺(0.56g)。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苯胺(1mmol),得到4-[5-(1H-吲唑-6-基)-1H-咪唑-2-基]-苯-1,2-二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5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5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5-(1H-吲唑-6-基)-1H-咪唑-2-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MS:m/z 460(M+H)+

实施例177

6-(2-二甲基氨基-乙硫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将NaH(2mmol)加入到2-二甲基氨基乙硫醇(2mmol)的NMP(2mL)溶液中,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min。向混合物加入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4),将混合物在60-65℃下搅拌3h。向混合物加入水(4mL),混合物用EtOAc萃取(3 x 10mL),经MgSO4干燥。合并萃取液,干燥(MgSO4),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所需产物4-氨基-2-(2-二甲基氨基乙硫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苯胺(1mmol),得到4,5-二氨基-2-(2-二甲基氨基乙硫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5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5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2-二甲基氨基乙硫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40(M+H)+

实施例178

5-乙基-8-(1H-吲唑-6-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6,7,8-四氢-3H-1,3,5,8-四氮杂环庚三烯并[f]茚-9-酮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5mmol;参见实施例154)的二氧杂环己烷(10mL)溶液加入2-乙基氨基乙醇(15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产物4-氨基-2-[乙基(2-羟基乙基)氨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无需任何纯化即可使用。

将MeSO2Cl(0.5mL,6.3mmol)滴加到含有DIEA(1.6mL)和吡啶(1.5mL)的上述硝基苯胺(1g,3.0mmol)的THF(10mL)溶液中。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h,倒入水(10mL)中。混合物用EtOAc萃取(3 x 10mL),合并萃取液,经MgSO4干燥。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甲磺酸2-{[5-氨基-2-(1-甲磺酰基-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基氨基}乙基酯(1.4g,2.6mmol)。

在室温下,将NaH(60%,266mg,6.7mol)加入到粗的甲磺酸2-{[5-氨基-2-(1-甲磺酰基-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基氨基}乙基酯(2.6mmol)的THF(10mL)溶液中。将溶液在回流下搅拌3h。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于EtOAc,用水(10mL)洗涤。分离有机层,经MgSO4干燥,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8-氨基-1-乙基-4-(1-甲磺酰基-1H-吲唑-6-基)-7-硝基-1,2,3,4-四氢-苯并[e][1,4]二氮杂-5-酮(1.1g,2.5mmol)。

将肼(0.6mL)加入到8-氨基-1-乙基-4-(1-甲磺酰基-1H-吲唑-6-基)-7-硝基-1,2,3,4-四氢-苯并[e][1,4]二氮杂-5-酮(1.1g,2.5mmol)的1:1THF/MeOH(20mL)溶液中。将溶液在室温下搅拌16h。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8-氨基-1-乙基-4-(1H-吲唑-6-基)-7-硝基-1,2,3,4-四氢苯并[e][1,4]二氮杂-5-酮(815mg)。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苯胺(1mmol),得到7,8-二氨基-1-乙基-4-(1H-吲唑-6-基)-1,2,3,4-四氢苯并[e][1,4]二氮杂-5-酮。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5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5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5-乙基-8-(1H-吲唑-6-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6,7,8-四氢-3H-1,3,5,8-四氮杂环庚三烯并[f]茚-9-酮。MS:m/z 506(M+H)+

实施例179

6-咪唑-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4)的NMP(2mL)溶液加入咪唑(5mmol)。使所得混合物在120℃下受到微波照射2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3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2-咪唑-1-基-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无需任何纯化即可使用。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4,5-二氨基-2-咪唑-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反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咪唑-1-基-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3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03(M+H)+

实施例180

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并噁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按照一般操作E,利用4-羟基-3-硝基苯甲酸(5mmol)和6-氨基吲唑(5mmol)制备4-羟基-N-(1H-吲唑-6-基)-3-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苯酚(3mmol),得到3-氨基-4-羟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向上述氨基苯酚(0.5mmol)的DMF(2mL)溶液加入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6mmol)和DIEA(1mmol)。使反应混合物在120℃下受到微波照射1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粗产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使用MeOH/DCM作为洗脱剂,得到2-(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并噁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黄色固体。MS:m/z 438(M+H)+

实施例181

2-(1-苄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2-氯-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0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20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N-甲基哌嗪(40mmol)(NMP)。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1H-吲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6mmol),得到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

将苄基溴(3mmol)和K2CO3(6mmol)加入到2-硝基咪唑(2mmol)的DMF(6mL)溶液中。将混合物在60-70℃下搅拌4h或过夜。将内容物冷却至室温,加入水(30mL)。混合物用EtOAc萃取(3 x 15mL)。合并萃取液,经MgSO4干燥,过滤,在真空中除去溶剂,得到1-苄基-2-硝基-1H-咪唑。产物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采用实施例159所述工艺,使用铁粉和氯化铵还原上述硝基咪唑(1.5mmol),得到1-苄基-2-氨基-1H-咪唑,无需任何纯化即可使用。

按照一般操作A,将上述氨基咪唑转化为1-苄基-2-异硫氰酰-1H-咪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异硫氰酸酯(1mmol)与3,4-二氨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1mmol)偶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2-(1-苄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47(M+H)+

实施例182

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的合成

按照实施例181所述烷基化工艺,使用溴环戊烷(14mmol)和2-硝基咪唑(10mmol)制备1-环戊基-2-硝基-1H-咪唑。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所得产物,得到1-环戊基-2-氨基-1H-咪唑。按照一般操作A,将这种氨基咪唑衍生物转化为1-环戊基-2-异硫氰酰-1H-咪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异硫氰酸酯(1mmol)与4-[4,5-二氨基-2-(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1mmol;参见实施例169)偶联,继之以使用EDC环化,得到4-[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3H-苯并咪唑-5-基]-哌嗪-1-羧酸叔丁基酯。MS:m/z 611(M+H)+

实施例183

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三盐酸盐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56所述工艺,将实施例182产物用4M HCl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处理,得到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盐酸盐。MS:m/z 511(M+H)+

实施例184

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异丙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1mmol;参见实施例154)的二氧杂环己烷溶液(2mL)加入N-异丙基哌嗪(4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20mL)稀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1H-吲唑-6-基)-2-(4-异丙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上述硝基化合物(0.5mmol),得到4,5-二氨基-N-(1H-吲唑-6-基)-2-(4-异丙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环戊基-2-异硫氰酰-1H-咪唑(0.3mmol;参见实施例182)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异丙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53(M+H)+

按照实施例184的工艺,利用4-氨基-2-氯-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合成表13所列化合物。

         表13

 

实施例RMS(m/z)1854-乙基哌嗪-1-基539186(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5271874-甲基[1,4]二氮杂环庚烷-1-基539

采用一般操作B,使用1-烷基-2-异硫氰酰-1H-咪唑(利用实施例182的工艺制备)和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参见实施例181)合成下列化合物(表14):

            表14

 

实施例RMS(m/z)188环己基539189甲基471190环己基甲基553191异丁基513192环丁基5111931-乙基丙基527194正丁基5131952-甲氧基乙基515196乙基485

采用一般操作B,使用1-烷基-2-异硫氰酰-1H-咪唑(利用实施例182的工艺制备)和4,5-二氨基-N-苯并噻唑-6-基-2-(4-甲基哌嗪-1-基)-苯甲酰胺(参见实施例141)合成下列化合物(表15):

          表15

 

实施例RMS(m/z)1972-甲氧基乙基532198乙基502

实施例199

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15的工艺,使5-氨基苯并噻唑(5mmol)与4-氯-2-氟-5-硝基苯甲酰氯(5mmol)反应。产物2-氯-4-氟-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利用实施例115所述条件,使2-氯-4-氟-N-(1H-吲唑-5-基)-5-硝基苯甲酰胺(2mmol)的二氧杂环己烷(4mL)溶液与NH4OH水溶液反应。2-氨基-4-氟-N-(1H-吲唑-6-基)-5-硝基苯甲酰胺的生成完全后,向反应混合物加入N-甲基哌嗪(8mmol)。将内容物在回流下加热10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4-氨基-N-(1H-吲唑-5-基)-2-(4-甲基哌嗪-1-基)-5-硝基苯甲酰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1mmol),得到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5-基)-苯甲酰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环戊基-2-异硫氰酰-1H-咪唑(0.3mmol;参见实施例182)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1-环戊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MS:m/z 525(M+H)+

采用实施例199所述工艺合成下列表16中的化合物。

             表16

 

实施例ArMS(m/z)2001H-苯并三唑-5-基526201苯并噻唑-6-基5422022-氧代-2,3-二氢-1H-吲哚-5-基5402031H-吲哚-6-基5242043H-苯并咪唑-5-基525205苯并噻唑-5-基542

实施例206

2-(1-硫杂环丁烷-3-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的合成

将2-硝基咪唑(0.5g,4.4mmol)加入到KOH(6.6mmol)的water(10mL)溶液中。向该溶液加入2-(氯甲基)硫杂环丙烷(0.72g,6.6mmol),将溶液在65-70℃下搅拌1h。蒸馏除去溶剂,残余物经过快速柱色谱纯化,以CH2Cl2作为洗脱剂,得到0.43g所需产物2-硝基-1-硫杂环丁烷-3-基-1H-咪唑(52%)。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化合物(2mmol),得到2-氨基-1-硫杂环丁烷-3-基-1H-咪唑。

按照一般操作A,将上述氨基咪唑衍生物转化为1-硫杂环丁烷-3-基-2-异硫氰酰-1H-咪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181)与1-硫杂环丁烷-3-基-2-异硫氰酰-1H-咪唑(0.5mmol)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1-硫杂环丁烷-3-基-1H-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5-基)-酰胺。MS:m/z 529(M+H)+

实施例207

2-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氢溴酸盐的合成

向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2mmol;参见实施例181)在10% EtOH水溶液(6mL)中的溶液加入溴化氰(2.2mmol),将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4h。然后在真空中浓缩反应混合物,将所得残余物悬浮在二乙醚中,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得固体,用二乙醚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2-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氢溴酸盐。MS:m/z391(M+H)+

实施例208

2-(3-环戊基-3-乙基脲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在0℃下,将环戊基乙基胺(3mmol)的无水THF(3mL)溶液滴加到光气(4mmol)中。加入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在0℃下搅拌30min。在真空中除去挥发物,所得残余物在真空下干燥。粗产物环戊基乙基氨甲酰氯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在RT下,向2-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氢溴酸盐(0.5mmol)的DMF(2mL)溶液加入DIEA(2mmol),继之以如上所得氨甲酰氯(0.6mmol)。将所得混合物搅拌4h。向反应混合物加入水合肼(0.25mL)。使内容物升温至50℃,搅拌60min。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用冰冷的水(10mL)稀释,用EtOAc萃取(2 x 10mL)。合并萃取液,用水(10mL)和盐水(10mL)洗涤。除去溶剂后,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2-(3-环戊基-3-乙基脲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30(M+H)+

实施例209

2-巯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181)的DMF(1mL)溶液加入硫代羰基二咪唑(0.55mmol)。加入后,将混合物在45℃下加热1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2-巯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为黄色固体。

实施例210

2-(1-环戊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的合成

向2-氟-1-硝基苯(2mmol)的THF溶液加入环戊基胺(2.5mmol)和K2CO3(3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60℃下加热4h。将内容物冷却至RT,滤出固体。在真空中浓缩滤液,残余物在真空下干燥。产物2-环戊基氨基-1-硝基苯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苯胺(2mmol),得到N-环戊基苯-1,2-二胺。

向如上所得二胺(1.5mmol)在10% EtOH水溶液(4mL)中的溶液加入溴化氰(1.7mmol),在回流下加热4h。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加入固体K2CO3(2mmol),剧烈搅拌30min。然后滤出固体,在真空下浓缩滤液,得到1-环戊基-1H-苯并咪唑-2-基胺,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按照一般操作A,将上述氨基苯并咪唑(1mmol)衍生物转化为1-环戊基-2-异硫氰酰-1H-苯并咪唑。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5-二氨基-2-(4-甲基哌嗪-1-基)-N-(1H-吲唑-6-基)-苯甲酰胺(0.5mmol;参见实施例181)与1-环戊基-2-异硫氰酰-1H-苯并咪唑(0.5mmol)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2-(1-环戊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6-(4-甲基哌嗪-1-基)-1H-苯并咪唑-5-羧酸(1H-吲唑-6-基)-酰胺。MS:m/z 575(M+H)+

实施例211

[6-(1H-吲唑-6-基氧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的合成

在0℃下,向经过搅拌的6-氨基吲唑(20mmol)的浓HCl(6mL)悬液逐份加入NaNO2(22mmol)的水(12mL)溶液。在加入期间,维持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在0-5℃,继续搅拌另外45min。然后将内容物加入到含有1% HCl水溶液(200mL)的烧瓶中,在100℃下加热。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100℃下搅拌5h。将内容物冷却至RT,用5% Na2CO3水溶液中和至pH 7,用EtOAc萃取(2 x 70mL)。合并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无水Na2SO4干燥。在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6-羟基吲唑,为深褐色固体,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向经过搅拌的2-氯-4-氟-1-硝基苯(3mmol)的DMF(5mL)溶液加入6-羟基吲唑(3mmol)和K2CO3(6mmol)。将内容物在90℃下加热6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得到产物6-(3-氯-4-硝基苯氧基)-1H-吲唑,为黄色固体,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进一步转化。

向经过搅拌的硝基化合物(2mmol)的DMF(4mL)溶液加入苄基胺(4mmol),将内容物在100℃下加热6h。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RT,将内容物倒在冰冷的水上,同时剧烈搅拌。过滤收集所生成的固体,用水洗涤,在真空中干燥。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使用己烷/EtOAC作为洗脱剂,得到产物苄基-[5-(1H-吲唑-6-基氧基)-2-硝基苯基]-胺,为黄色固体。

如一般操作F所述,在氢化条件下还原如上所得硝基苯胺(1mmol),得到4-(1H-吲唑-6-基氧基)-苯-1,2-二胺。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上述二胺(0.3mmol)与1-异硫氰酰-2-三氟甲基苯(0.3mmol)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6-(1H-吲唑-6-基氧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MS:m/z 410(M+H)+

实施例212

{5-[2-(1H-吲唑-6-基)-乙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所述,在50psi氢化条件下还原[5-(1H-吲唑-6-基乙炔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0.3mmol;参见实施例159)的乙醇(3mL)溶液,得到{5-[2-(1H-吲唑-6-基)-乙基]-1H-苯并咪唑-2-基}-(2-三氟甲基苯基)胺。MS:m/z 422(M+H)+

实施例213

3-[6-二乙基氨基-5-(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向3-[6-二乙基氨基-5-(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甲基酯(0.2mmol;参见实施例115)在甲醇(2mL)与THF(2mL)中的溶液加入1M LiOH水溶液(2mL)。然后将所得溶液在RT下搅拌,直至反应完全。用5%柠檬酸水溶液调节反应混合物的pH至pH4-5。过滤所得固体,用冰冷的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3-[6-二乙基氨基-5-(1H-吲唑-6-基氨基甲酰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为白色固体。MS:m/z 484(M+H)+

实施例214

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甲基酯的合成

如一般操作B所述,使4,5-二氨基-N-苯并噻唑-6-基-2-二乙基氨基苯甲酰胺(0.3mmol;参见实施例133)与3-异硫氰酰苯甲酸甲基酯(0.3mmol)偶联,继之以使用EDC就地环化,得到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甲基酯。MS:m/z 515(M+H)+

实施例215

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216所述条件水解实施例214的甲基酯(0.2mmol),得到3-[5-(苯并噻唑-6-基氨基甲酰基)-6-二乙基氨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苯甲酸,为白色固体。MS:m/z 501(M+H)+

生物学数据

本发明化合物引发可测量的药理响应。表1中的本发明化合物具有Aurora激酶结合亲和性(IC50<1μM),与其他激酶相比可能是Aurora激酶选择性的。除了与Aurora激酶结合以外,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可测量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实施例216

Aurora A、B、C酶测定法

Aurora激酶测定法利用肽底物生物素-ahx-LRRWSLGLRRWSLG作为磷酰基接受体。

在96孔U形底平板中进行测定。从PanVera购买Aurora A和Aurora C酶,从BPS Bioscience购买Aurora B酶。在测定中加入之前,将化合物稀释在DMSO中。通常,如下进行测定,在37℃下一起温育酶(0.2-10nM)以及或没有抑制剂、0.1-1 μCi γ33P-ATP(PerkinElmer)、0.1-100μM ATP、0.1-10mM MnCl2、1-10μM原钒酸钠、1-10mM DTT和1-100μM肽达5-120min,最终测定体积为60μL。用于补足最终测定体积至60μL的缓冲液是50mM MOPS,pH 7.0,其中含有1-5% DMSO和0.05% BSA。反应终止于0.2-2体积0.75%磷酸的加入。

如下完成肽磷酰化的检测,在将肽收集在P81 96孔过滤平板(Whatman)上之后,利用β计数器(TopCount)进行闪烁计数。总对照cpm(C+)与背景对照cpm(C-)小孔含有DMSO代替化合物。背景对照(C-)小孔缺少肽。假定总数(C+)减去背景(C-)数与初始反应速率成比例。计算酶抑制百分比,为1-[(cpm样品-C-)/(C+-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其中X是化合物浓度的对数,Y是抑制百分比,利用GraphPadPrismTM从酶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IC50值。

在上述测定法中,表1中的每种化合物对至少一种Aurora激酶A、B或C表现小于或等于1.0μM的IC50值。

实施例217

EGF RTK酶测定法

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测定法利用肽底物生物素-ahx-EEEEYFELVAKKK-C(O)NH2(Advanced Chemtech,# PX9197)作为磷酰基接受体。

在96孔U形底平板中进行测定。从Upstate(#14-531)购买EGF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在测定中加入之前,将化合物稀释在DMSO中。通常,如下进行测定,在37℃下一起温育酶(0.2-10nM)以及或没有抑制剂、0.1-1 μCi γ33P-ATP(Perkin Elmer)、0.1-100μMATP、0.1-10mM MnCl2、1-10μM原钒酸钠、1-10mM DTT和1-100μM肽达5-120min,最终测定体积为60μL。用于补足最终测定体积至60μL的缓冲液是50mM MOPS,pH 7.0,其中含有1-5% DMSO。反应终止于0.2-2体积0.75%磷酸的加入。

如下完成肽磷酰化的检测,在将肽收集在P81 96孔过滤平板(Whatman)上之后,利用β计数器(TopCount)进行闪烁计数。总对照cpm(C+)与背景对照cpm(C-)小孔含有DMSO代替化合物。背景对照(C-)小孔缺少肽。假定总数(C+)减去背景(C-)数与初始反应速率成比例。计算酶抑制百分比,为1-[(cpm样品-C-)/(C+-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其中X是化合物浓度的对数,Y是抑制百分比,利用GraphPadPrismTM从酶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IC50值。

在本测定法中,表1中的每种实施例1-92表现大于或等于3.0μM的IC50值。

实施例218

IGF-1 RTK酶测定法

IGF-1受体酪氨酸激酶测定法利用肽底物生物素-ahx-EQEDEPEGDYFEWLE-C(O)NH2(Synpep)作为磷酰基接受体。

在384孔黑色平板(Nunc)中进行测定。从Upstate购买IGF-1受体的激酶结构域(cat.No.14-465M)。在100μM ATP和20mM MgCl2的存在下,使酶在冰上预活化15min。在测定中加入之前,将化合物稀释在DMSO中。通常,如下进行测定,温育酶(0.2-10nM)以及或没有抑制剂、30μM ATP、5mM MgCl2、400nM肽,在25℃下温育40min,最终测定体积为20μL。所用测定缓冲液为50mM Tris-HCl,pH 7.5。反应终止于10μL 0.15M EDTA的加入。

在加入25μL Eu-W1024标记的抗-磷酸酪氨酸pTyr-100(PerkinElmer)抗体(最终浓度20nM)和25μL链霉抗生物素蛋白-APC(PerkinElmer,最终浓度20nM)之后,总体积为80μL,借助同质时间-拆分荧光(HTRF)完成肽磷酰化的检测。将两种HTRF检测试剂都稀释在50mM Tris-HCl,pH 7.5缓冲液中,其中含有0.5% BSA。将测定平板在25℃下温育15min,以时间-拆分荧光模式读取Envision,仪器设置为在340nm下激发,在665nM下发射。总对照荧光单位(C+)与背景对照rfu(C-)小孔含有DMSO代替化合物。背景对照(C-)小孔缺少肽。计算酶抑制百分比,为1-[(cpm样品-C-)/(C+-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其中X是化合物浓度的对数,Y是抑制百分比,利用GraphPad PrismTM从酶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IC50值。

在本测定法中,表1中的每种实施例1-92表现大于或等于3.0μM的IC50值。

实施例219

CDK2酶测定法

CDK2激酶测定法利用肽底物生物素-ahx-ARRPMSPKKKA作为磷酰基接受体。

在96孔U形底平板中进行测定。从PanVera购买CDK2酶。通常,如下进行测定,在25℃下一起温育酶(0.2-10nM)以及或没有抑制剂、0.1-1 μCi γ33P-ATP(Perkin Elmer)、0.1-100μM ATP、0.1-10mMMgCl2、1-100μM原钒酸钠、1-10mM DTT和1-100μM肽达5-120min,最终测定体积为60μL。用于补足最终测定体积至60μL的缓冲液是50mM Tris-HCl,pH 7.5,其中含有1-5% DMSO和0.1% BSA。反应终止于0.2-2体积0.75%磷酸的加入。在测定中加入之前,将化合物稀释在DMSO中。

如下完成肽磷酰化的检测,在将肽收集在P81 96孔过滤平板(Whatman)上之后,利用β计数器(TopCount)进行闪烁计数。总对照cpm(C+)与背景对照cpm(C-)小孔含有DMSO代替化合物。背景对照(C-)小孔缺少肽。假定总数(C+)减去背景(C-)数与初始反应速率成比例。计算酶抑制百分比,为1-[(cpm样品-C-)/(C+-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其中X是化合物浓度的对数,Y是抑制百分比,利用GraphPadPrismTM从酶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IC50值。

在本测定法中,表1中的每种实施例1-92表现大于或等于3.0μM的IC50值。

实施例220

VEGFR-2 TK酶测定法

VEGFR-2酪氨酸激酶测定法利用肽底物生物素-ahx-EQEDEPEGDYFEWLE-C(O)NH2作为磷酰基接受体。

从ProQuinase购买VEGFR-2的激酶结构域。在100μM ATP和20mM MgCl2的存在下,使酶在冰上预活化15min。在96孔U形底平板中进行测定。通常,如下进行测定,在25℃下一起温育酶(0.2-10nM)以及或没有抑制剂、30μM ATP、5mM MgCl2、400nM肽达30min,最终测定体积为20μL。用于补足最终测定体积至20μL的缓冲液是50mM Tris-HCl,pH 7.5。反应终止于10μL 0.15M EDTA的加入。

在加入25μL Eu-W1024标记的抗-磷酸酪氨酸pTyr-100(PerkinElmer)抗体(最终浓度20nM)和25μL链霉抗生物素蛋白-APC(PerkinElmer,最终浓度20nM)之后,总体积为80μL,借助同质时间-拆分荧光(HTRF)完成肽磷酰化的检测。将两种HTRF检测试剂都稀释在50mM Tris-HCl,pH 7.5缓冲液中,其中含有0.5% BSA。将测定平板在25℃下温育15min,以时间-拆分荧光模式读取Envision,仪器设置为在340nm下激发,在665nM下发射。阳性对照(C+)与阴性对照(C-)小孔含有DMSO代替化合物。阴性对照(C-)小孔缺少肽。计算酶抑制百分比,为1-[(RFU样品-C-)/(C+-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其中X是化合物浓度的对数,Y是抑制百分比,利用GraphPad PrismTM从酶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IC50值。

在本测定法中,表1中的每种实施例1-92表现大于或等于3.0μM的IC50值。

实施例221

体外细胞增殖

测试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和活力的能力。利用alamarBlueTM(Biosource cat.No.DAL1100)的代谢减少来测量细胞活力。

使用一组肿瘤细胞研究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HCT-116(人结直肠癌细胞系)、BxPC-3(人胰腺癌细胞系)、A549(人肺癌细胞系)、BT-549(人乳腺癌细胞系)、LNCaP(人前列腺癌细胞系)和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系)。将这些粘连的细胞(1,000-20,000)平板接种在经过组织培养物处理的96孔平板(Costar)中的完整培养基中(RPMI-1640,DMEM,F12K或McCoy’s 5A),其中含有10%胎牛血清(Gibco),置于湿化温育器37℃,95% O2,5% CO2中达18-24h。除去培养基,用90μL新鲜培养基代替。将化合物稀释在含有3% DMSO的培养基中,加入到细胞中。使用18h前平板接种的未处理细胞温育alamarBlueTM试剂达6h,测定背景(C-)相对荧光单位。使未处理的细胞或含有化合物的细胞温育96h。在温育阶段的后6h期间,向每孔加入alamarBlueTM试剂(10μL),在湿化温育器37℃,95% O2,5% CO2中温育。

在荧光平板读数器中测量alamarBlueTM减少,仪器设置为在530nm下激发,在590nm下发射。计算细胞生长的抑制百分比,为1-[(RFU样品-C-)/(RFU未处理-C-)] x 100%。按照四参数逻辑方程Y=底部+(顶部-底部)/1+10^((LogEC50-X)*Hill斜率)),利用GraphPad PrismTM从抑制%-化合物浓度曲线测定化合物IC50值。

表1中的各种化合物对该组肿瘤细胞的一种或多种表现小于或等于3.0μM的IC50值。确切而言,利用上述测定条件,实施例27、35、36、48、50、54、57、58和60对至少一种HCT-116、MIA Paca-2或LNCaP细胞具有小于或等于3μM的IC50值。

药物组合的药理学研究

尽管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作为单一成分使用,不过它们也可以作为联合疗法的一部分使用。例如,实施例88在作为单一成分给药时在无胸腺小鼠的既定人肿瘤异种皮移植中证明有抗肿瘤活性,包括从胰腺和乳腺组织衍生的肿瘤(参见下列实施例222-224中关于实施例88的单一成分剂量曲线)。为了评价实施例88与其他治疗剂的组合的治疗功效和鉴定潜在的协同作用,使用实施例与吉西他滨(GemzarTM)、厄洛替尼(TarcevaTM)或曲妥珠单抗(HerceptinTM)的组合进行了各种动物研究。

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和曲妥珠单抗是能够治疗一定范围实体肿瘤的治疗剂。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和曲妥珠单抗各自具有不同于彼此和本发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吉西他滨是DNA合成抑制剂,它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厄洛替尼是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阻滞EGF生长因子的功能。吉西他滨和厄洛替尼目前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曲妥珠单抗是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结合并阻滞p185HER2受体功能。曲妥珠单抗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这种肿瘤过度表达HER2蛋白。

实施例222

评价单独和与厄洛替尼联合给药的实施例88对于无胸腺小鼠的既定人MiaPaCa-2胰腺异种皮移植(临床前期胰腺癌模型)的抗肿瘤活性。按照下列方案给予化合物:

1)实施例88为i.p.,b.i.d.每日达10天(第1-10天)。

2)厄洛替尼为50mg/kg,p.o.每日达14天(第1-14天)。

借助肿瘤生长的抑制和以部分(肿瘤大小减少50%以上)或完全(肿瘤大小减少100%)响应为特征的个别肿瘤消退的评估,评价抗肿瘤活性。

药物处理开始于平均肿瘤大小达到大约120mg(第8天)。将携带sc肿瘤的小鼠随机分组,治疗组由8只小鼠组成。在研究中的各种时间点,每组的中值肿瘤大小列在下表A中。

  表A.MiaPaCa-2异种皮移植模型

 

载体单独的  实施例88单独的  厄洛替尼实施例88  与厄洛替尼研究天数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811312012012010171162144162131921701921621624117026710820435221363822360920950769279883687008830128248690810134152181712241483717701055129622542205816291368398

MiaPaCa-2肿瘤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

▲-代表实施例88和厄洛替尼的载体;

○-代表厄洛替尼,剂量为50mg/kg,p.o.每日达14天;

□-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10mg/kg,i.p.,b.i.d.每日达10天;

●-代表实施例88和厄洛替尼。

这种模型中的前期剂量响应研究发现,实施例88(10mg/kg)就这种模型的肿瘤生长抑制而言是适中的有效剂量。实施例88(10mg/kg)在第23天相对于载体-处理肿瘤产生67%的肿瘤生长抑制。厄洛替尼(50mg/kg)在第23天产生16%的肿瘤生长抑制。相反,实施例88/厄洛替尼组合在第23天产生89%的肿瘤生长抑制。第42天的个别肿瘤消退行为分析表明,实施例88/厄洛替尼联合疗法在总计8只小鼠中产生1只部分响应和2只完全响应(表AA);不过,单一成分都不产生响应。

表AA.MIAPaCa-2异种皮移植的实施例88响应总结

 

响应类型载体实施例9110mg/kg 厄洛替尼50mg/kg 实施例91+厄洛替尼 PR0/80/80/81/8CR0/80/80/82/8

总之,实施例88(10mg/kg)在与厄洛替尼(50mg/kg)组合时比实施例88或厄洛替尼作为单一成分给药都在MiaPaCa-2模型中产生更高的抗肿瘤响应率。

实施例223

评价单独和与吉西他滨联合给药的实施例88对于无胸腺小鼠的既定人Mia PaCa-2胰腺异种皮移植(临床前期胰腺癌模型)的抗肿瘤活性。按照下列方案给予化合物:

1)实施例88为i.p.,b.i.d.每日达10天(第1-10天)。

2)吉西他滨为120mg/kg,i.p.,q3d x 4(第1,4,7,10天)。

借助肿瘤生长的抑制和以部分(肿瘤大小减少50%以上)或完全(肿瘤大小减少100%)响应为特征的个别肿瘤消退的评估,评价抗肿瘤活性。

药物处理开始于平均肿瘤大小达到大约120mg(第8天)。将携带sc肿瘤的小鼠随机分组,治疗组由8只小鼠组成。在研究中的各种时间点,每组的中值肿瘤大小列在下表B中。

      表B.MiaPaCa-2异种皮移植模型

 

载体单独的  实施例88单独的  吉西他滨实施例88和吉西他滨  研究天数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811312012012610144162144144131921701441701619217015398202952212216923466209246632765036833686307574864721493497281767525137113210558243594213531629988606

MiaPaCa-2肿瘤生长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

■-代表实施例88和吉西他滨的载体;

▲-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10mg/kg,i.p.,b.i.d.每日达10天;

□-代表吉西他滨,剂量为120mg/kg,i.p.,q3d x 4;和

○-代表实施例88和吉西他滨。

这种模型中的前期剂量响应研究发现,实施例88(10mg/kg)就这种模型的肿瘤生长抑制而言是适中的有效剂量。实施例88(10mg/kg)在第23天相对于载体-处理肿瘤产生67%的肿瘤生长抑制。吉西他滨(120mg/kg)在第23天产生60%的肿瘤生长抑制。相反,实施例88/吉西他滨组合在第23天产生90%的肿瘤生长抑制。第42天的个别肿瘤消退行为分析表明,实施例88/吉西他滨联合疗法在总计8只小鼠中产生1只部分响应和1只完全响应;单一成分都不产生响应(表BB)。

表BB.MIAPaCa-2异种皮移植的实施例88响应总结

 

响应类型载体实施例8810mg/kg 吉西他滨120mg/kg实施例88+吉西他滨 PR0/80/80/81/8CR0/80/80/81/8

总之,实施例88(10mg/kg)在与吉西他滨(120mg/kg)组合时比实施例88或吉西他滨作为单一成分给药都在MiaPaCa-2模型中产生更高的抗肿瘤响应率。

实施例224

曲妥珠单抗是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这种肿瘤过度表达HER2蛋白。在BT-474乳腺异种皮移植模型中测试实施例88与曲妥珠单抗的组合。药物处理开始于平均肿瘤大小达到大约110mg(植入后第35天)。将携带sc肿瘤的小鼠随机分组,治疗组由10只小鼠组成。按照下列方案给予化合物:

1)实施例88为30mg/kg,i.p.,b.i.d.每日达3天,然后中断2天,总计5个循环;

2)曲妥珠单抗为10mg/kg,i.p.每周两次达4周。

在研究中的各种时间点,每组的中值肿瘤大小列在下表C中。

表C.BT-474异种皮移植模型

 

载体单独的  实施例88单独的    曲妥珠单抗实施例88和曲妥珠单抗研究天数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中值肿瘤大小(mg)11131131131134170120133152719015213218910259153124225143421791062661739414980284215041425438424617138364162810418416

无胸腺SCID小鼠中的BT-474肿瘤生长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第1天开始治疗,其中

■-代表实施例88的载体;

○-代表曲妥珠单抗,剂量为10mg/kg,i.p.每周两次达4周;

▲-代表实施例88,剂量为30mg/kg,i.p.,b.i.d.每日达3天,然后中断2天,总计5个循环;

□-代表实施例88和曲妥珠单抗。

实施例88(30mg/kg)在第24天相对于载体-处理肿瘤产生77%的肿瘤生长抑制。曲妥珠单抗(10mg/kg)在第24天产生33%的肿瘤生长抑制。相反,实施例88/曲妥珠单抗组合在第24天产生94%的肿瘤生长抑制。第24天的个别肿瘤消退行为分析表明,实施例88/曲妥珠单抗联合疗法在总计10只小鼠中产生4只部分响应和6只完全响应(表CC);不过,单一成分都不产生响应。

表CC.BT-474异种皮移植的实施例88响应总结

 

响应类型载体实施例8810mg/kg 曲妥珠单抗10mg/kg   实施例88+ 曲妥珠单抗PR0/100/100/104/10CR0/100/100/106/10

总之,实施例88(30mg/kg)在与曲妥珠单抗(10mg/kg)组合时比实施例88或曲妥珠单抗作为单一成分给药都在BT-474异种皮移植模型中产生优异的完全肿瘤消退率。

下列工艺用于制备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制剂。

实施例225

如下制备含有2.0mg/mL实施例88(相当于2.7mg/mL实施例88的三盐酸盐)的药物制剂。

将实施例88的三盐酸盐(1.350g)溶于无菌注射用水(SWFI),同时搅拌。SWFI可以在使用前用无菌氮气脱气。溶解实施例88的SWFI量是将溶解该化合物的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溶解该化合物的SWFI量超过最终体积的50%,可以是最终体积的75%。

向该溶液加入D-甘露糖醇,搅拌溶解。在加入甘露糖醇之前或者在溶解甘露糖醇之后,用逐渐加入的少量碱性溶液,例如1N NaOH,调节混合物的pH在3.0与3.6±0.1之间。然后加入SWFI至500mL的最终所需体积。

将溶液通过0.22μm PVDF过滤器过滤到容器中。可以使用0.45μmPVDF预过滤溶液。最后,将10.25mL经过过滤的溶液转移至20mL小瓶(I型硼硅酸盐玻璃小瓶),小瓶在使用前已用无菌氮气冲洗过。然后用Fluorotec B2-40塞子密封已灌装的小瓶。可以将小瓶贮存在8℃下或者低于8℃且高于冰点。

实施例226

利用与实施例225相似的工艺,可以制备实施例88的7mg/mL±0.3溶液,其中最终溶液的pH为pH 2.5至3.0±0.1,每个小瓶中的最终体积为35mL。可以将小瓶贮存在8℃下或者低于8℃且高于冰点。

实施例227

如下可以制备与实施例225制剂或其他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剂联合使用的稀释剂。

将用无菌氮气脱气的SWFI(490mL)转移至容器,调节pH至pH11.0至11.4±0.1。然后加入SWFI至500mL的最终所需体积。然后将溶液通过0.22μm PVDF过滤器过滤到0.22μm PVDF过滤器到容器中。最后,将10.25mL经过过滤的溶液转移至20mL小瓶(I型硼硅酸盐玻璃小瓶),小瓶在使用前已用无菌氮气冲洗过。

实施例228

利用与实施例227相似的工艺,制备具有pH 11.0至11.4±0.1的稀释剂,其中将65mL经过过滤的溶液转移至100mL小瓶。

实施例229

在给药之前,将实施例225的制剂用实施例227的稀释剂稀释,其中将稀释剂的内容物(10.25mL)少量转移至含有实施例225的小瓶,以便实施例88的最终浓度为1mg/mL,最终pH为5.5±0.1。合并溶液,显示没有沉淀,在15至30℃之间稳定足以供剂量制备和服用的时间。这样一段时间为至少1至6小时。

实施例230

在给药之前,将实施例226的制剂用实施例228的稀释剂稀释,其中将稀释剂的内容物(65mL)少量转移至含有实施例226的小瓶,以便实施例88的最终浓度为2mg/mL,最终pH为4.5±0.1。合并溶液,显示没有沉淀,在15至30℃之间稳定足以供剂量制备和服用的时间。这样一段时间为至少1至6小时,可以长达24小时。

尽管已经参照其某些实施方式描述和阐述了发明,不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到,可以进行各种变化、修改和取代,而不背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作为接受Aurora激酶介导疾患治疗的受治疗者的响应性差异的后果,除本文所述剂量以外的有效剂量也是可用的。同样,所观察到的具体药理学响应可以根据和依赖于所选择的特定活性化合物或者是否存在药物载体以及所采用的制剂类型和给药模式而改变,按照本发明的目标和实践,这类结果上的预计差异或不同也涵盖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