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科手术中的植皮打包缝合器

一种外科手术中的植皮打包缝合器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外科手术中的植皮打包缝合器,其包括缝合针、缝线和卡线器三部分。所述卡线器是一开有穿线孔及卡线槽的卡子,穿线孔和卡线槽上下贯通整个卡线器,卡线槽从穿线孔侧壁开槽,由宽到窄向外延伸,采取渐入式设计,直至槽宽小于缝线的粗细,能卡紧缝线。缝线的一端固定在卡线器下端,缝线另一端与缝合针连接。这样在缝合时,缝合针从伤口或皮缘穿出,再从穿线孔由下向上穿入后,拉紧缝线,缝线会从穿线孔顺势进入卡线槽内,至卡线槽最窄处卡紧,使其不易滑出。本发明能够有效缝合、避免打结、减少拆线、缝合、打结的时间,固定可靠,方便调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802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70392.3

  • 发明设计人 李喆;刘剑毅;李世荣;

    申请日2008-09-27

  • 分类号A61B17/04;A61B17/322;

  • 代理机构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康海燕

  •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西南医院整形外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32: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04 授权公告日:20100414 终止日期:20120927 申请日:200809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4-14

    授权

    授权

  • 2009-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3-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器械。

背景技术

皮片移植的应用始于19世纪后叶,在整形外科与烧伤外科的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体皮片通常按皮片厚度可分为断层皮片(刃厚、薄中厚、一般中厚、厚中厚)、全厚皮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三种,其中中厚皮片存活较易,在收缩性、耐磨性、色泽改变等方面又近似全厚皮片,因此在整形外科中被广泛应用。

断层皮片和全厚皮片的植皮技术相同,有三个步骤:1、创面止血,2、皮片固定,3、包扎和制动。为了提高移植皮片的存活率,在充分止血的基础上,要进行可靠的固定包扎和制动,打包包扎法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新鲜创面整张皮片移植的受区,其具体方法如下:间断缝合,留长线供打包用,用棉花或质软的细纱布,逐层堆积在移植的皮片上,达适当厚度后进行交叉打包包扎。

一台需要进行较大面积的打包植皮手术,整个手术时间往往需要2-4个小时,甚至更长,长时间的手术,首先,使创面暴露时间延长,对皮片的活力及存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增加创面感染几率;第三,耗费手术医生大量的精力,尤其是接台手术,医生过于疲劳,影响手术效果;第四、增加手术费用。因此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将会为医患双方带来极大的好处,通过实践及调查发现,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皮片的缝合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因此一种更快捷的缝合方式必将会为手术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发明内容:

为保证手术效果、质量,并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缝合、避免打结、固定可靠的植皮打包缝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科手术中的植皮打包缝合器,其包括缝合针、缝线和卡线器三部分。所述卡线器是一开有穿线孔及卡线槽的卡子,穿线孔和卡线槽上下贯通整个卡线器,卡线槽从穿线孔侧壁开槽,由宽到窄向外延伸,采取渐入式设计,直至槽宽小于缝线的粗细,能卡紧缝线。缝线的一端固定在卡线器下端,缝线另一端与缝合针连接。这样在缝合时,缝合针从伤口或皮缘穿出,再从穿线孔由下向上穿入后,拉紧缝线,缝线会从穿线孔顺势进入卡线槽内,至卡线槽最窄处卡紧,使其不易滑出。

为了更有效地卡紧缝线,增大缝线与卡线槽壁的摩擦力,可以将卡线槽的纵截面设计为曲线型。较优的形式是Z型或S型。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皮片与周围组织缝合好后,只需将缝合针由穿线孔穿入,将缝线拉入卡线槽卡紧即可,无需打结,节省大量时间。

2、在植皮手术中,缝合结束后,若发现止血不彻底,或皮片下有血凝块,可直接将缝线从卡线槽内拉出,松开即可,与传统做法相比,减少了拆线、缝合、打结的时间,避免了不便调整的麻烦。

3、缝线长短一致,避免了打结时因打包线不齐而造成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植皮打包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植皮打包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卡线器半剖);

图3是卡线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本植皮打包缝合器的使用过程图,其中

图6A是在缝合皮片时的示意图;

图6B是在缝合皮片时拉线的示意图;

图6C是打完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使用: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植皮打包缝合器由缝合针3、缝线2和卡线器1三部分组成。其中卡线器1设计为一开有穿线孔11及卡线槽12的卡子形式,穿线孔11和卡线槽12上下贯通整个卡线器,卡线槽12是从穿线孔11的侧壁开槽,并且采取渐入式设计,槽宽是由宽到窄向外延伸,直至槽宽小于缝线的粗细,以达到能卡紧缝线为目的。并且卡线槽的纵截面最好设计成S型,以增加卡紧力。缝线2的一端固定在卡线器1的下端,缝线2另一端则与缝合针3连接。卡线器采用金属、塑料或硅胶等材料,可以做到5mmz左右大小。

本缝合器在植皮手术中的使用方式如下,参见图6:

(1)先松解或切除病变组织,彻底止血,形成创面待植皮;

(2)接着取皮;

(3)然后将第一个缝合器由周围组织4进针,从移植皮片5穿出,并缝合针从穿线孔由下向上穿入后(见图6A),然后拉紧缝线,缝线会从穿线孔顺势进入卡线槽内,至卡线槽最窄处,拉紧(见图6B);

(4)接着按顺序缝合植皮创面的整个周边,拉紧缝线;

(5)除去缝合针;

(6)分线;

(7)用油纱或抗生素纱布垫底,碎纱堆积成包;

(8)交叉加压打包,见图6C。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