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用于阻断外部通风或外部液体进入的机构的鞋底

包括用于阻断外部通风或外部液体进入的机构的鞋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内底的鞋底,设计成,该鞋底以控制为通风目的打开和关闭到外部的通道或防止液体进入而可能弄湿用户的脚。为了所述目的,外底包括中心纵向部分,该中心纵向部分相对于其内面稍微升高并且设有多个内部台阶的贯通腔。另外,面对外底的内底的内表面设有通过成形辅助部分而得到的条带,该辅助部分具有与上面放置的外底的升高部分的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上述条带设有多个具有台阶构造的突起部,该台阶构造与在外底中的腔构造互补,所述腔容纳在外底中。而且,纵向和横向凹槽设置在上述成形部分上,并且直径减小的圆柱形式从它们相交的点延伸,所述形式容纳于在外底中形成的相应盲孔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653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阿涅利有限个体协会;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01962.7

  • 申请日2007-01-0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祖昌

  • 地址 西班牙阿利坎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27: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43B7/12 授权公告日:20100602 终止日期:20110102 申请日:200701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6-02

    授权

    授权

  • 2009-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该鞋底包括用于阻断外部通风或外部液体进入的机构,因而具备基本新颖的特征和相对于现有技术相同目的所用和已知装置显著的优点。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开发一种包括内底的鞋底,在该内底的接面中,为了连接到外底,铰接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与在实际外底中制成的互补装置合作形成一种机构,该机构不仅为用户的脚起到整体通风调节器的作用,而且当用户在行走期间由于用户施加的重量这种装置被挤压时,还能提供有效封闭的作用,这种封闭切断用于外部通风的进口,并且用来防止外部液体,例如地面上的水或其它液体渗入鞋底的内部空间而弄湿用户的脚。

本发明的应用领域显然包括致力于设计和制造鞋底,特别是向它们内部空间供给整体通风的类型的鞋底的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任何类型的鞋通过对用户的脚良好通风提供了有益效果。这种效果不仅导致消除由一定细菌的积累可能引起的异味,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脚适当的卫生,以达到在最佳卫生条件下保持脚卫生的目的,而这种状态通常对于身体卫生同样重要。

人们知道,在现有技术中,当前有多种鞋底,由此预期将不同用户的脚保持在理想使用和卫生条件下,为此,提到的不同开发包括一种装置,当人穿上这样的鞋行走时,这种装置使空气能进入鞋底内并接连地将其向外部抽吸。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同一申请人的登记和制造目的的一种鞋底同样为人所知,在该鞋底中,包括设置了一种位于鞋底后部的阀,该阀提供空气进入而在脚底下面适当地分布,当用户在行走期间将他或她的脚后跟放置在阀所在区域时,上述阀能独自关闭,而当上面的压力停止时,制造该阀所用材料的弹性恢复使阀再次打开。

尽管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那些鞋底实施例中有许多提供能被认为是满意的换气结果,但真实情况是,这些实施例中的大多数同时具有由如下事实产生的非常严重的缺陷:空气利用其穿过以冷却脚的同一进口同样也形成外部液体,例如可能在地面上的水的进口,接着对用户产生弄湿他或她的脚的不舒服结果,这就是所涉及的缺点。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鞋底的这些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相对于已知鞋底有显著改进的鞋底,该鞋底不仅达到脚在其所有表面上健康和理想的整体通风,而且还同时防止液体进入鞋内弄湿用户的脚。上述目的通过将是下面描述对象的鞋底完全实现,该鞋底的主要特征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

本发明基本上提供一种鞋底,在该鞋底中,已装有实现上述两种效果的气密封闭和通风机构,为此,鞋底设计成由外底和内底构成,所述内底可配合在外底的内部空间中,该内部空间由作为从外底的边缘升起并与其成整体的隆起部得到的周边壁限定。内底用轻质材料制造并通常在其至少一个宽部分上设有小通孔,该内底在其下面装有处于中心位置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延伸到该下面的大部分表面面积并且在内底中成形,该内底的中间部分设有多个棱柱形式,其横截面优选为椭圆体,该棱柱形式通过具有较大尺寸的环或套环在开头具有台阶部分,这些形式通常成纵排构成,并在纵向或横向相邻形式之间留有间隙,在相邻形式中形成有凹槽或小沟道,这些凹槽或沟道均遵循纵向和横向方向,并且与内底的通孔相连接。在上述凹槽的相交处具有非常短的圆形形式,用来放置在外底的里面并相对于外底的平面将鞋底保持在稍高的状态。

外底又设有横过后壁的后腔,并用来容纳上述类型的阀。在中心区域,其尺寸与以前描述的中间部分的尺寸大致相对应的条带凸起地设置在当外底和内底两者相互连接时能面对该部分的位置中,并且该升高的内条带还设有多个贯通腔,这些贯通腔布置在与中间部分的突起棱柱形式对应相等的位置中,所述内条带具有与这种形式相同的台阶构造,当内底连接到外底上时这些腔接收和容纳这种台阶构造。由用户重量施加的压力引起每个棱柱形式的环形部分弹性变形,而使对相应腔的壁完全气密配合,并随后发生抽吸动作,排出可能会透入腔的任何液体和随着相反运动进入的气流,这种排气动作受到将内底与外底分开的上述短圆柱形式支持。

如将要理解的那样,脚部的整体通风和克服液体向外底的内部空间进入的适当阻挡层的构造利用以上简要描述中所表示的设计鞋底得到适当保证。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仅对作为举例说明和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优选实施例作如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示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表示为形成本发明鞋底而设计的外底的示意透视俯视图;

图2表示沿图1中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表示在相对于正常使用位置相反位置中看到的内底的示意透视图;

图4表示沿图3中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和

图5表示举例说明指出前面各图中内底和外底两者之间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面已经指出的那样,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此,首先考虑图1,可以看到鞋底的外底的透视图,外底通常用附图标记1表示,并且包括通过简单的模制操作、双重模制操作、或通常用于这些类型物品的任何其它操作技术获得的部分。如图所示,外底1具有周边壁2,该周边壁2具有减小的厚度,与该部分的其余部分成整体,并形成达到预定不规则高度。在内部空间中,显示有凸起的中心部分3,即相对于外底的内面的表面平面升高,该中心部分3影响这种内面的表面面积的大部分,并且设有确定腔的多个通孔,这些腔在平面图中优选地采用椭圆形状,并在预定的高度形成围绕中心孔6的台阶5。腔根据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成数排分布,相邻排彼此依次分开预定距离。在提到的椭圆腔之间插入的位置中具有另外的盲孔7,内底区域的孔7具有比外底的内底区域的孔显著大的直径。

图2表示沿图1中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在该图中可以更好地看到由中心条带2和腔4及其相应的台阶5采取的不同构造。

图3表示为形成鞋底通常使用的,特别是为其用在由本发明提出的鞋底中想到和设计的那些类型的内底的示意透视图。内底呈现的位置相对于其通常使用是相反的,使得在图中的可见面将是用作其连接到图1中外底的接面的表面。

如可看到的那样,在图3中所示的内底8逻辑上具有这样一种构造,即允许在由外底1的周边壁2限定的空间中连接,在相对于外底1的中心位置中又具有其中成形的中心部件9,并具有与限定外底1内部升高区域3的尺寸近似相等的尺寸。

同样,以与上述的升高区域互补的形式,中心部件9具有升起有棱柱构造的多个棱柱结构10,其椭圆横截面类似于外底1的腔4所示的横截面,这些形式在高度上由两个部分10a、10b形成,第一部分10a具有比第二部分10b大的尺寸,相对于第二部分10b形成一种初始环形加宽或套环。中心部件9由在部分的表面平面之上显著升高的周边壁11限定,而且在上述的棱柱结构10之间插入有纵向和横向凹槽或小沟道12,还看到圆柱形隆起部13,该隆起部从上述的沟道12的相交处升起,并且占据与由外底1上制成的盲孔7占据的位置近似相对应的位置。此外,在面对用户脚的内底的部分的区域的横向凹槽12的中间位置上还有小通孔14。

图4表示沿图3中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中可看到从在鞋底的内底8中成形的中心部件9的表面升起的升高棱柱结构10的细节,以及高度达到上述的中心部件9的表面平面以上的壁11的结构。

最后,作为对描述构造的辅助特征,必须提到在外底1的后部上形成辅助开口15,该辅助开口15与内腔16连通、设定尺寸并适合于接收和容纳传统阀作为用于通过空气冷却用户脚的元件。

如将要理解的那样,形成内底8的不同元件的构造与限定外底1的元件绝对互补,假定在使用状态下外底1必须接收和容纳内底8。椭球棱柱结构10用于将它们容纳在腔4中,而短圆柱形式13确定内底与外底之间的相应相对面之间分离,从而保证空气越过外底的整个内部空间,并因此使空气更新和冷却用户的脚。

图5表示内底8与外底1之间的连接位置,这时内底表示处于相对于外底1的正确位置,即相对于图3所示的相反位置。具有椭圆截面的腔4将接收内底的升高结构10,相应台阶5和10a确定升高结构10被引入到腔4中的大小,且部分10b被容纳在孔6里。借助于重量,环形部分10a扩展腔的壁,这确定一种机构,这种机构由于施加在该壁上的摩擦力而提供气密吸附作用以及向外部排出可能试图进入通过腔的孔的任何液体的抽吸作用,从而保持外底的内部空间在隔离状态。另外,如已经叙述的那样,由圆柱形式13的高度确定的内底与外底之间的分离防止在两部分的相对面之间完全的吸附作用,空间被保持有助于用户的脚在行走时产生的气流排出,这种气流通过由阀(未示出)达到,该阀连接在外底的后壁的孔15中并与穿过容纳所述阀的腔15的分布沟道流体连通。小沟道12有助于上述的分布,而同时它们与准确横过该区域中的部分8的孔14连通,用户脚的内底放置在该区域上,这里要求较大的通风。

围绕中心部件9的壁11也有助于在鞋底使用期间组件的气密性,因为它与外底1紧密放置,完全围绕形成腔4的区域。所述部分还完成提供阻力作用以吸收施加在鞋底上的重量和把它分布在整个内底上的功能,有助于防止构造结构10和腔4的椭圆和环的畸形。

部件9已在上面描述为在内底8中成形。如将要理解的那样,根据两个分开的部分可以形成比如描述的升高区域,这两个分开的部分通过双重模制操作、粘结操作或任何其它操作相互接合,或者上述的凸起区域9可以在实际内底中形成并与其成整体。

另外,将要理解到,内底8将用通常为这些类型的部分所用的那些任何轻质和柔软的材料制造,其目的是为在一年的最冷和多雨季节中在鞋底的使用期间向用户提供最大舒适度。

不认为必须扩充上述描述的内容,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从本发明中导出的范围和优点,以及将其目的发展和付诸实施。

尽管如此,还必须理解的是,根据其优选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因此,在不涉及所述发明的本质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进,这样的改进能够影响形状、尺寸和/或制造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