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接入设备及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

一种接入设备及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设备及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所述接入设备包括入口模块、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和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接入设备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分发,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处理。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接入设备与已在线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高了接入设备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可维护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6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23378.0

  • 发明设计人 任三星;汪元;陈昊;

    申请日2007-06-27

  • 分类号H04L12/28;H04L12/02;H04Q3/00;

  • 代理机构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 代理人梁军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1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28 授权公告日:20110511 终止日期:20190627 申请日:200706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5-11

    授权

    授权

  • 2009-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设备及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中不断融入新的设备,这就带来了新设备在软件以及硬件接口上兼容老功能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将伴随着通讯业的持续发展而一直存在。对于随路信令(包含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两部分内容),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为随路信令种类繁多,在已知的随路信令中,既有国际标准,又有各个国家的地方标准,各种随路信令中包含的线路信令与记发器信令匹配使用的方式也层出不穷。以俄罗斯为例,该国的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的组合高达十余种。现有技术中每增加一种随路信令,都需要编写该种信令的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处理流程,从而大大增加软件编程的工作量,并且维护起来也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及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用以解决接入设备与已在线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一种接入设备,包括入口模块、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和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其中,

入口模块,用于接收随路信令消息,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线路信令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线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线路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线路信令消息进行处理;

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消息中包含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查询该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记发器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进行处理。

较佳的,还包括:

出口模块,用于将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反馈的信令消息发送给对端设备。

较佳的,所述入口模块具体包括:

信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随路信令消息;

信令区分子模块,用于根据随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消息号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一种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包括步骤:

A、接入设备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分发,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B、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处理。

较佳的,所述步骤B后还包括步骤:

当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或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需要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反馈时,所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或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将反馈的信令消息通过统一的接口发送给对端设备。

较佳的,所述步骤B中,根据随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消息号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

本发明中接入设备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进行分发,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这样,对于需要处理各类随路信令的接入设备而言,无论下接的是何种类型的端局设备,无论该端局设备支持何种类型的随路信令,接入设备都可以采用统一的上、下行接口来处理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有效的屏蔽了信令类型及实际在线设备多样化对新设备软件框架设计上的干扰,避免了每碰到一种新的随路信令都需要大规模的编写代码,很好地解决了接入设备与已在线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提高了接入设备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能够兼容各种随路信令的接入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的实现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接入设备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进行分发,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这样,对于需要处理各类随路信令的接入设备而言,无论下接的是何种类型的端局设备,无论该端局设备支持何种类型的随路信令,接入设备都可以采用统一的上、下行接口来处理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接入设备与已在线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请参阅图1,该图为本发明所述能够兼容各种随路信令的接入设备的结构框图,其主要包括入口模块、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和出口模块,其中各个模块的主要作用如下:

入口模块,用于接收随路信令消息,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线路信令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线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线路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线路信令消息进行处理;

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消息中包含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查询该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根据该种随路的记发器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进行处理;

出口模块,当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或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需要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反馈时,用于将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输出的信令消息发送给对端设备。

所述入口模块具体包括信令接收子模块和信令区分子模块,其中,

信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随路信令消息;

信令区分子模块,用于根据随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消息号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2,该图为本发明在接入设备上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的实现原理流程图,其主要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20、接入设备在接收到随路信令消息后,根据随路信令消息中携带的消息号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进行区分,将其中的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其中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步骤21、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信令所属类型,以此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接收到线路信令消息后,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例如是中国1号信令或是ITU的R1信令等,根据该种随路的线路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线路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对于中国1号信令,当接入设备收到的是前向占用信令时,向对端设备回复占用证实线路信令;而对于ITU的R1信令,当接入设备收到前向占用信令时,向对端设备回送请发码线路信令;

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接收到记发器线路信令消息后,根据消息中包含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查询该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例如是中国1号信令或是ITU的R2信令等,根据该种随路的记发器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记发器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对于中国1信令,当接入设备收到地址全A3信号时,向对端设备回送KB1状态信号;而对于ITU的R2信令,当接入设备收到地址全A3信号时,向对端设备回送KB6状态信号。

步骤22、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或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将反馈的信令消息通过统一的接口发送给对端设备。例如上述占用证实线路信令或请发码线路信令由线路信令处理模块通过统一接口回送给对端对接设备;而上述KB1状态信号或KB6状态信号由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通过统一的接口回送给对端设备。

下面以某型号大容量网关设备为例对本发明实现随路信令兼容的方法予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网关设备负责现有PSTN域的端局设备到NGN架构的融合,支持的随路信令有R2信令、R5信令、R2 3Bit信令、印度随路信令系统(共8种)、NO.1信令系列和菲律宾随路信令等。当所述网关设备接收到随路信令时,其对接收到的随路信令的处理过程如下:

网关设备中的入口模块统一接收所有的随路信令消息,包括网关与接入网元之间的前、后向随路信令,与软交换之间的随路业务相关的H248等信令。根据随路信令消息的消息号判断接收到的随路信令消息是线路信令消息还是记发器信令消息,将线路信令消息转发到线路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将记发器信令消息转发到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线路信令处理模块及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令消息中携带的电路号信息到数据库中查询该电路是用于何种随路对接的,例如是中国1号信号还是ITU的R2信令,根据该种随路的线路信令规范规定的流程对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处理技巧上,由于各种线路信令或记发器信令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在线路信令处理模块或记发器信令处理模块中首先对线路信令或记发器信令用预处理函数进行统一的处理,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处理部分的编码,然后再对各个线路信令或记发器信令进行分别处理即可。如果处理结果中包含信令的下一步交互,则再由统一接口发送出设备。

信令处理完成后,结束当前消息处理,待一下个信令消息到达入口模块后,重复上面的处理流程,直到随路呼叫结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