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制备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制备磷酸亚铁锂的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锂盐、亚铁盐、磷酸盐、亚磷酸或亚磷酸盐混合,加入含碳化合物,再加入湿磨介质,球磨混合常压或者真空干燥,将干燥的粉体烧结制备出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锂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醋酸锂、硝酸锂、氟化锂或磷酸锂一种或其混合物;亚铁盐为草酸亚铁、醋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或碳酸亚铁一种或其混合物;磷酸盐为磷酸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二氢铵一种或其混合物;亚磷酸盐分子式为A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9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71496.6

  • 申请日2008-07-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学俊

  • 地址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岭后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科研处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1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B25/45 授权公告日:20110504 终止日期:20140731 申请日:200807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5-04

    授权

    授权

  • 2009-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制备锂离子电池、锂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用的、具有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新型可移动电子产品的推广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要求越来越多。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化学电源。目前,商品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钴酸锂正极材料。缺点是,钴酸锂的价格高、对环境不友好。钴酸锂型锂离子电池,特别是钴酸锂大电池,存在不安全的隐患,从而限制了钴酸锂在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自1996年Padhi等研究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以来,磷酸亚铁锂以安全性能好、高温性能好、循环性能佳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磷酸亚铁锂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充放电反应时,Li+在LiFePO4和FePO4两相间嵌入和脱出。不过,如果要将磷酸亚铁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还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例如,磷酸亚铁锂的电子电导率低、离子传导率低、振实密度和真密度较小、低温性能较差。为了克服磷酸亚铁锂的不足,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申请了众多的专利。如,仅在Science direct网站就可检索到200多篇论文。

在烧结制备磷酸亚铁锂时,大多是在非氧化性和弱还原性的气氛下进行的。报道的烧结气氛包括氢气和氮气混合气、氢气和氩气混合气、一氧化碳、氮气、氩气、无氧空气以及水蒸汽等。在以下讨论中,如果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就是指在以上气氛下进行的。

为了改善磷酸亚铁锂的性能,已采用的合成方法包括固相烧结法、水热法[CN101047242A、CN101117216A、CN101121509A]、溶胶-凝胶法[CN1971981A、CN100340475C、CN1907844A、CN101106188A、CN101106189A、CN1299369C]、反相插锂法[CN1224124C]、电解烧结法[CN101101988A]等。除了采用一般加热烧结方法以外,微波烧结法、压片与微波烧结相结合的制备方法也被研究过[CN1741301A、CN1986396A、CN1986395A、CN101121508A、CN1925195A]。

为了进一步改善性能,也有将不同的制备方法组合起来进行制备的报道。专利CN1762798A、CN1837032A、CN1208241C、CN1305147C、CN101081695A先通过液相途径制备前驱物,然后烧结处理前驱物制备了磷酸亚铁锂样品。专利CN1837032A先按照Fe2+∶PO43-摩尔比为3∶2混合磷酸盐和亚铁盐溶液制备磷酸亚铁前驱物,然后再加入氢氧化锂和磷酸溶液制备前驱物的混合物,最后烧结制备了磷酸亚铁锂样品。

由于固相烧结法制备磷酸亚铁锂具有价格低、污染小、设备效率高、制备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好、振实密度大、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好等优点。利用固相烧结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已经申请了不少专利。这些专利大多是将锂盐、铁(或亚铁)化合物、磷酸盐、掺杂元素的化合物和导电剂等混合,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制备磷酸亚铁锂或掺杂磷酸亚铁锂。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大多要将电子电导率高的试剂或能够生成电子电导率高的试剂加入用于制备磷酸亚铁锂的前驱物或者制备的磷酸亚铁锂中,以改善样品的电子电导率低等不足。已经研究的无机导电物包括镍纤维、铜纤维、铁纤维、锌纤维、乙炔黑、鳞片石墨、碳粉、硼化物、碳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其中,硼化物包括MgB2、TiB2、ZrB2、MoB2等,碳化物包括SiC1+x、TiC、ZrC、NbC、TaC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Ti2O3、RuO2、CrO2、Ag2O、Cu2-xO[CN1948134A;CN101070148A;Ketack Kim et al.J.Power Sources2007,167:524-528;J.-K.Kim et al.Material s Letters,2007,61:3822-3825.]等。已经研究的有机导电物包括蔗糖、葡萄糖、聚乙烯醇、糊精、淀粉等众多含碳的化合物。为了改善磷酸亚铁锂的离子传导率较低等不足,多种掺杂方法被用于改性。选择的掺杂元素包括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卤素离子、稀土金属离子等[CN1958441A;Choi D.et al.,J.Power Sources 2007,163:1064-1069;Croce F et al,Electrochem.SolidState Lett.,2002,5(3):A47-A50;Park K S et al.Solid State Commun.,2004,129:311-314.]。制备过程大多采用“先球磨混和反应物或球磨反应物制浆,然后进行固相烧结的方法”。在前期制备中多采用各种碳或含碳的化合物进行包覆处理,再进行烧结的制备方法。目前多采用将各种碳粉或含碳的化合物包覆与离子掺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性[CN101070148A、CN100347081C、CN1581537A、CN1982207A、CN1255887C]。部分文献还研究了不同掺杂离子占据磷酸亚铁锂结构的不同空间位置时,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其中锂位掺杂[王雷,电源技术,2006,30:549-593;Ying J et al.J.Power Sources2006,158:543-549;Ni J F et al.,Materials Letters 2005,59:2361-2365;陈学军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0),1665-1672;王德宇博士论文2005、CN1753216A]、铁位掺杂[专利CN1837033、CN101070149A、CN1291508C、CN1305148C、CN1805181A、CN1255888C、CN1775665A、CN1830765A]、磷位掺杂[CN1790782A、CN1803592A、CN101037195A]和氧位[CN1797823A]掺杂表明,适当掺杂可以改善样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专利CN1790782A将锂盐、亚铁盐和磷酸盐与取代物混合,加入湿磨介质,通过两次球磨和两次烧结相结合的制备过程制备了磷位取代的磷酸亚铁锂。选用的取代物包括硼取代源、钨取代源、含硫有机物、单质硫和硅取代源。专利CN1803592A采用了类似以上专利的制备步骤,合成了富锂型Li1+2xFe(P1-xBx)O4。他们选用的硼掺杂剂包括硼酸、硼酸三甲酯和氧化硼。专利CN101037195A先将亚铁盐、磷酸盐、掺杂物和球磨介质混合,然后加入锂盐再次球磨混合,煅烧制备了磷位掺Ge、Sn、Se、Te或Bi的磷酸亚铁锂。

除了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惰性或弱还原气氛进行烧结,还研究了还原剂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专利CN1821065A、CN1803591A、CN1834004A、CN1915804A、CN1800003A]。专利CN1821065A采用的还原剂包括盐酸羟铵、抗坏血酸。专利CN1803591A的还原剂是抗坏血酸、水合肼、氯化亚锡、硼氢化钠或其混合物。专利CN1834004A和CN1915804A使用的还原剂为亚硫酸、亚硫酸铵、硫代硫酸或硫代硫酸铵。

由于磷酸亚铁锂样品的颗粒粒径、晶格缺陷、组成均匀性等因素会明显影响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而不同的制备途径获得的样品颗粒的粒径、晶格缺陷等均不同,因此,在前面制备的基础上,许多制备方法采用多段烧结[专利CN1948135A]或多段烧结与多次球磨混合的组合方法来制备样品。其中两段烧结制备法是最受重视的方法之一。采用两段烧结法[CN100356617C、CN1903707A]或两段烧结与两次球磨混合[CN101081696A、CN1830764A、CN101150191、CN1921187A、CN1767238A、CN101112979A、CN1903708A]组合的制备方法,合成的掺杂磷酸亚铁锂具有更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采用两段烧结法,专利CN101150191制备了掺镧或掺锕的磷酸亚铁锂。专利CN1767238A将两段烧结法制备的样品加入硼化钙进一步改性,使样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专利CN101112979A先用两段烧结制备前驱物,然后加入导电剂或有机碳源制备了掺Mg、Ti、Cr、Al或Sr的磷酸亚铁锂/C样品。专利CN1903708A先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反应前驱物的混合物,然后通过两次球磨和两段烧结组合的方法制备了掺杂磷酸亚铁锂。不少专利还采用铁位掺杂[专利CN1982208A、专利CN1785800A、CN1785799A、CN1585168A、CN1785799A、CN1585168A、CN1794497A],通过两段烧结过程掺杂稀土元素。专利CN1785823A用两次球磨和两次烧结组合的制备方法合成了磷位部分掺杂的硼、钨、硫、硅的磷酸亚铁锂。CN1772604A用两段烧结制备了氧位掺氟、硫、氯、氮的磷酸亚铁锂。专利CN101121510A通过两段烧结加热,制备了Fe位和P位共同掺杂的磷酸亚铁锂。

在进行两段烧结法制备时,除了金属离子、无机导电剂以外,聚并苯有机导电剂[CN100343332C、CN1280185C]和磷螯合剂[CN1803590A]等也被使用。专利CN1803590A将磷螯合剂(即,氨基三甲叉膦酸、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羟基乙叉二膦酸、羟基膦酸基乙酸、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膦酸丁烷.1,2,4.三羧酸、乙二胺四甲叉膦酸或植酸)作为产物磷酸亚铁锂的磷源,制备了掺Mn2+、Ni2+、Ca2+、Mg2+或Zn2+的磷酸亚铁锂/C。

近年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哪一种包覆碳的方法,碳只能包覆在制备的磷酸亚铁锂样品的表面或者嵌入磷酸亚铁锂样品颗粒的间隙。包覆碳并不能改善磷酸亚铁锂本身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传导率较小的特点。采用离子掺杂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磷酸亚铁锂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传导率较小的不足,然而离子掺杂多以球磨的方式进行混合的,不可能达到均匀混合,难以实现大电流放电的突破。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样品可以改善样品的均匀性,然而,这两种方法制备的磷酸亚铁锂存在成本过高、振实密度过小、仪器设备使用率非常低等明显不足,难以实际应用。为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能够改善磷酸亚铁锂本身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其中,发现磷酸亚铁锂样品在适当条件下生成的导电性很好的Fe2P对大电流放电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就是近年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Park等[Park J S et al.,Rare Metals,2006,25:179-183.;Liu H etal.,Solid State Ionics,2008,已录用,待发表]研究表明,反应物混合物中过量的碳会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部分铁,在产物磷酸亚铁锂中生成导电性好的Fe2P。Park计算表明,当样品中Fe2P占样品总量的4%时,可以明显改善样品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不过,由于他们所制备的样品中的Fe2P是碳还原得到的。Fe2P在磷酸亚铁锂中的分布不均匀,也难以控制样品中Fe2P的量和结构。为此,本发明拟在反应物混合物中加入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加热时会分解出P3-或H3P。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反应可生成导电性好的Fe2P、FeP、FeP2等,并经过进一步反应生成导电性好的磷化铁。由于导电性好的Fe2P是从样品中直接分解得到的,可以通过控制烧结进程控制反应进程,制备含有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亚磷酸或亚磷酸盐制备含可控Fe2P的掺杂磷酸亚铁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反应物锂盐、亚铁盐、磷酸盐、亚磷酸或亚磷酸盐混合,加入由反应物质量计算磷酸亚铁锂的质量的1%~20%的含碳化合物,再加入湿磨介质,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球磨混合3小时~12小时,在50℃~100℃下真空干燥;将干燥的粉体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采用两段烧结法或者程序升温两段烧结法制备磷酸亚铁锂。

所述的锂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醋酸锂、硝酸锂或磷酸锂中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亚铁盐为草酸亚铁、醋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或碳酸亚铁中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二氢铵中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亚磷酸盐,依据阳离子的化合价,其分子式可表示为AH2PO3或A2HPO3、EHPO3或E(H2PO3)2以及G(H2PO3)3的三种类型的亚磷酸盐;所述的含碳化合物为聚丙烯、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葡萄糖、蔗糖或淀粉中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湿磨介质为去离子水、蒸馏水、乙醇、丙酮或丙醇中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为氮气、氩气、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除氧除水空气。

反应物的配比如下:

当反应物中使用亚磷酸时,反应物的摩尔比为Li+∶Fe2+∶PO43-∶亚磷酸=(0.95~1.10)∶(0.95~1.10)∶(1-x)∶(x~1.43x),其中0.001≤x≤0.3。

当反应物中使用亚磷酸盐且分子式是AH2PO3(其中:A=Li+、Na+、K+、Ag+、NH4+,下同)、EHPO3或E(H2PO3)2(其中:E=Ca2+、Sr2+、Ba2+、Ga2+、Ge2+、Sn2+、Sc2+、Mn2+、Fe2+、Co2+、Ni2+、Cu2+、Zn2+、Mo2+,下同)、G(H2PO3)3(其中:G=Al3+、Bi3+、Cr3+、B3+,下同)时,反应物的摩尔比为:Li+∶Fe2+∶PO43-∶亚磷酸盐=[(0.95-1.43x)~1.10]∶(0.95~1.10)∶(1-x)∶(x~1.43x)或(0.95~1.10)∶[(0.95-1.43x)~1.10]∶(1-x)∶(x~1.43x)。且当使用AH2PO3或EHPO3时,0.001≤x≤0.3;当使用E(H2PO3)2时,0.001≤x≤0.15;当使用G(H2PO3)3时,0.001≤x≤0.10。

当反应物中使用亚磷酸盐且分子式是A2HPO3时,反应物的摩尔比Li+∶Fe2+∶PO43-∶亚磷酸盐=[(0.95-2x)~1.10]∶(0.95~1.10)∶(1-x)∶(x~1.43x)或(0.95~1.10)∶[(0.95-2.80x)~1.10]∶(1-x)∶(x~1.43x),其中0.001≤x≤0.15。

在以上制备中,其特征是在反应物使用具有还原性、且在加热中可生成H3P或P3-的亚磷酸或亚磷酸盐;

烧结制备方法如下所述:

两段烧结法:在200℃~50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下,将反应物预煅烧3小时~12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在母体预烧料中加入湿磨介质,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球磨3小时~12小时;在50℃~100℃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粉体再次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在550℃~85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下煅烧3小时~24小时,制备得到含可控Fe2P的掺杂磷酸亚铁锂。

程序升温两段烧结法:按照0.5℃/min~30℃/min的加热速率将干燥的反应物由室温加热到200℃~55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进行预煅烧3~12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在母体预烧料中加入湿磨介质,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球磨3小时~12小时,在50℃~100℃下真空干燥;烘干后粉体置于惰性气氛或弱还原气氛中,按照0.5℃/min~30℃/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至550℃~85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保持温度进行烧结3小时~24小时,制备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在以上制备中,在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的球磨混合使用的球磨机为普通球磨机或高能球磨机。真空干燥在压力介于10Pa至10132Pa的真空干燥器中将样品中液态物资去除。制备的正极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锂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

与其它发明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原料成本较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耗时少。该电极材料具有优秀的放电性能,特别是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循环性能佳,为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而不是对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按照Li+∶Fe2+∶PO43-∶亚磷酸的摩尔比为1.10∶1.10∶0.999∶0.001称取氢氧化锂、碳酸亚铁、磷酸氢二铵和亚磷酸,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1%的葡萄糖,再加入95%的乙醇的水溶液,在1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混合3小时,在100℃下于10Pa的压力下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置于高纯氮气气氛中,在200℃预煅烧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再次加入95%乙醇的水溶液,用在300转/分钟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混合12小时,在100℃下于100Pa的压力下在真空干燥器中烘干。干燥的粉体再次置于高纯氮气中,在550℃下煅烧24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2

按照Li+∶Fe2+∶PO43-∶亚磷酸的摩尔比为0.95∶0.95∶0.70∶0.30称取碳酸锂、碳酸亚铁、磷酸氢二铵和亚磷酸,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20%的葡萄糖,再加入60%丙酮的水溶液,在4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12小时,在50℃下于1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将干燥的粉体置于高纯氩气气氛中,按照10℃/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到500℃,保温预煅烧10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再次加入60%丙酮的水溶液,在6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12小时,在100℃下于1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体再次置于高纯氩气中,按照20℃/min的加热速率将干燥的粉体由室温加热到550℃,保温煅烧24小时,制得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3

按照Li+∶Fe2+∶PO43-∶NaH2PO3的摩尔比为0.91∶0.95∶0.95∶0.05,称取硝酸锂、氯化亚铁、磷酸二氢铵和亚磷酸氢钠,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10%的淀粉,再加入去离子水,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5小时,在100℃下于2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烘干。制备的粉体置于90%体积的氮气与10%体积的氢气的混合气的气氛中,按照0.5/min的加热速率将干燥的粉体由室温加热到550℃。保温预煅烧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加入去离子水,在8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5小时,在100℃下于3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烘干后粉体再次置于80%体积的氮气与20%体积的氢气混合气的气氛中,按照0.5℃/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至750℃,保温烧结24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4

按照Li+∶Fe∶PO43-∶CoHPO3的摩尔比为0.52∶1.10∶0.70∶0.32,称取醋酸锂、碳酸亚铁、磷酸铵和亚磷酸氢钴,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10%的聚丙烯,再加入无水乙醇,在7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3小时,在60℃下于10132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体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中,按照30℃/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到550℃。保温预煅烧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再次加入无水乙醇,在6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7小时,60℃下于1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烘干后粉体置于90%体积的氩气与10%体积的氢气的混合气的气氛中,按照20℃/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至850℃,保温烧结5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5

按照Li+∶Fe2+∶PO43-∶Cu(H2PO3)2的摩尔比为1.10∶0.922∶0.90∶0.10称取磷酸锂、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铵和亚磷酸氢铜,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15%的蔗糖,再加入丙酮,在3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3小时,50℃下于3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将干燥的粉体置于二氧化碳气氛中,按照10℃/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到450℃,保温预煅烧10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再次加入丙酮,在7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混合5小时,50℃下于3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烘干后粉体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中,按照5℃/min的加热速率由室温加热至700℃,保温烧结18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6

按照Li+∶Fe2+∶PO43-∶Ag2HPO3的摩尔比为0.95∶0.67∶0.90∶0.14称取草酸锂、碳酸亚铁、磷酸二氢铵和亚磷酸氢银,加入依据反应物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5%的葡萄糖,再加入30%的丙醇的乙醇溶液,在2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混合10小时,在95℃下于1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末置于高纯氩气气氛中,在350℃预煅烧5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再次加入85%乙醇的水溶液,在4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混合12小时,在90℃下于1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体置于高纯氩气中,在750℃下煅烧24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实施例7

按照Li+∶Fe2+∶PO43-∶Cr(H2PO3)3的摩尔比为1.0∶0.81∶0.90∶0.10称取醋酸锂、硫酸亚铁、磷酸铵和亚磷酸氢铬,加入依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的磷酸亚铁锂质量的10%的蔗糖,再加入85%的丙酮的乙醇溶液,在42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普通球磨机球磨混合3小时,在90℃下于500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末置于一氧化碳气氛中,在380℃预煅烧3小时,冷却至室温制得母体预烧料。母体预烧料加入88%乙醇的水溶液,在75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高能球磨机球磨混合12小时,在100℃下于10Pa的压力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的粉体置于90%体积的氮气与10%体积的一氧化碳的混合气的气氛中,在850℃下煅烧20小时,得到含可控Fe2P的磷酸亚铁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