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摘要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亲和吸附的介质材料。提供一种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在膜孔内聚合N-2-羧乙基吡咯单体,移除模板后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的纳米管。将纳米管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活化,偶联上亚氨基二乙酸,在纳米管内外表面螯合上配位基Cu2+,得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具有大量的亲和吸附位点,亲和容量大,非特异性吸附小,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1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71229.9

  • 发明设计人 石巍;曹慧慧;葛东涛;张其清;

    申请日2008-06-16

  • 分类号B01J20/30(20060101);C07K1/22(20060101);

  • 代理机构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陈永秀;马应森

  • 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58: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J20/30 授权公告日:20100106 终止日期:20120616 申请日:200806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1-06

    授权

    授权

  • 2008-1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0-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和吸附的介质材料,尤其是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领域中,有许多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蛋白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这些产品的分离纯化是非常重要的。亲和色谱法(affinity chromatography,AC)以其高选择性、高收率且一步得到高纯度产品的技术优势,成为纯化蛋白质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AC是依据配位体通过范德华力、疏水力、静电力等相互作用,与蛋白质等目标产物能够特异、可逆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性,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得到所需的目标产物。AC的介质在亲和吸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AC对介质的要求是:(1)表面积大;(2)有一定的机械硬度和化学稳定性;(3)非特异性吸附弱;(4)抗生物降解;(5)易于功能化,可直接或通过间隔臂与配位基连接。在实际应用时,还应考虑介质的孔隙率和介质骨架对配位基微环境的影响。AC中最早使用的介质是以琼脂糖为代表的多糖类软胶。多糖结构疏松,不易吸附敏感生物大分子也不使其变性,且pH适用范围比较广,亲和容量高,价格比较便宜。这类介质不足之处是质软,不耐压,在较低的pH范围内易降解。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通过多糖交联的方法获得了半刚性凝胶-交联琼脂糖。目前,多糖类凝胶仍是应用最广的AC介质。控制孔径的多孔玻璃是AC中一类独特的介质,它不溶解,几乎不受洗脱液、压力、流速、pH和离子强度变化的影响;但非特异性吸附较强,纯化效果不理想。

纳米管是一类具有特殊的结构与性能的新材料,作为亲和吸附介质有着显著的优势:它的中空结构可极大降低蛋白质在介质中的传质阻力;配位基可以固定在纳米管的外壁和内壁上;纳米管巨大的表面积也大大增加了亲和容量。但是,目前尚未见将纳米管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此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不仅亲和容量大、非特异性吸附小,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孔径均匀的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并对模板进行预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模板固定于含有双池的扩散池中间;

3)将氧化剂和N-2-羧乙基吡咯单体溶液分别加入扩散池的双池中,控制反应温度60~100℃,反应时间4~6h,双池中的溶液通过模板进行相互扩散并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经过化学氧化生成的聚(N-2-羧乙基吡咯)沉积到模板的表面和孔壁上;

4)反应后取出模板,用矾土将模板表面的聚N-2-羧乙基吡咯磨掉,再用CH2Cl2将模板溶解,即可将沉积在孔壁上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释放出来,用微孔滤膜过滤收集纳米管;

5)将所收集的纳米管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HOAt)进行活化反应3~7h;

6)将活化好的纳米管浸在亚氨基二乙酸(IDA)的碳酸钠溶液中,反应12~18h,反应温度为50~70℃,使之偶联上螯合剂IDA;

7)将连有IDA的纳米管浸在CuSO4溶液中,反应2~5h,使之连上配位基Cu2+;即得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

上述聚碳酸酯膜的孔径为0.2~1μm。

上述对模板进行预处理是指将模板置于N-2-羧乙基吡咯单体溶液中抽真空或置于N-2-羧乙基吡咯单体溶液中静置处理。

上述氧化剂为0.576~1.728M的三氯化铁水溶液,N-2-羧乙基吡咯单体溶液为0.144~0.576M的水溶液,N-2-羧乙基吡咯单体溶液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2~5)。

上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浓度为0.368~0.712mg/L,EDC与HOAt浓度比为1∶(0.1~1)。

上述IDA浓度为0.16~0.48M。

上述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2~0.08M。

本发明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在膜孔内聚合N-2-羧乙基吡咯单体,移除模板后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的纳米管。纳米管的内径大小为100~500nm,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除了可以与管外壁上的配位基相互作用外,还可以自由进入管内,与管内壁上的配位基相互作用。这样就充分利用了纳米管的独特结构,增大了吸附容量。选用的配位基金属Cu2+能够选择性地与蛋白质表面组氨酸上的咪唑基、色氨酸上的吲哚基或半胱氨酸上的巯基进行配位结合,蛋白质表面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位置和空间构象不同,因而与金属螯合物的亲和力大小不同,从而可选择性地加以分离纯化。不同的金属离子其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其中Cu2+-IDA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最强的吸附力。此外N-2-羧乙基吡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导电性,由于N-2-羧乙基吡咯带有末端羧基,用它聚合得到的纳米管内外表面都分布了大量的羧基,不用再引入活性基团,因此与普通亲和介质的制备方法相比,该法固定配位基的操作简单,所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具有大量的亲和吸附位点,亲和容量大,非特异性吸附小,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此亲和纳米管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透射电镜照片。在图2中,标尺为0.5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模板的预处理:

取一张孔径为0.8μm、厚度20μm、直径25mm的聚碳酸酯膜,置于一可密闭抽真空的装置中,加入6mL浓度为0.432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通过真空泵使装置的真空度在30Pa下保持30min。

2)聚N-2-羧乙基吡咯的氧化沉积:

取出步骤1)处理好的模板固定于扩散池装置中间,然后分别在两池中加入1.728M的三氯化铁溶液6mL和0.432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6mL。在100℃下反应5h。

3)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的形成:

反应到设定的时间后倒出两池内的溶液,取出步骤2)反应后的模板,立刻用蒸馏水冲洗表面,室温放置晾干,用矾土将膜表面聚合生成的聚N-2-羧乙基吡咯打磨掉,再用蒸馏水清洗模板。用CH2Cl2将模板溶解,即可将沉积在膜孔壁上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释放出来,用乙醇清洗释放出来的纳米管,再用微孔滤膜过滤收集,即得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

4)活化纳米管偶联配位基:

将纳米管浸入HOAt、EDC的5mL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活化,EDC的浓度为0.698mg/L,HOAt与EDC浓度比为1∶0.8,在室温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将纳米管转移至0.48M的IDA溶液中,70℃下反应17h,再将纳米管浸入0.05M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4h,螯合配位基Cu2+,即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从图1中可以看出纳米管的中空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纳米管的外径平均大小为0.8μm,内径平均大小为0.5μm。

5)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应用:

将螯合了Cu2+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浸入5mL的100mg/L的血红蛋白溶液中,25℃下震荡反应4h,进行血红蛋白的吸附。经检测吸附的血红蛋白的量为26.8(mg/g纳米管)。

实施例2

1)模板的预处理:

取一张孔径为0.2μm、厚度20μm、直径25mm的聚碳酸酯膜,浸于体积为6mL、浓度为0.144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2h。

2)聚N-2-羧乙基吡咯的氧化沉积:

取出步骤1处理好的模板固定于扩散池装置中间,然后分别在两池中加入0.576M的三氯化铁溶液6mL和0.144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6mL,在60℃下反应4h。

3)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的形成:

按照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制得所需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

4)活化纳米管偶连配位基:

将纳米管浸入5mL的HOAt、EDC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活化,EDC的浓度为0.368mg/L,HOAt与EDC浓度比为1∶0.1,在室温下反应3h。反应完成后将纳米管转移至0.16M的IDA溶液中50℃下反应12h,再将纳米管浸入0.02M的硫酸铜溶液中室温下反应2h,螯合配位基Cu2+,即得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

5)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应用:

将螯合了Cu2+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浸入5mL的250mg/L的血红蛋白溶液中,25℃下震荡反应4h,进行血红蛋白的吸附。经检测吸附的血红蛋白的量为46(mg/g纳米管)。

实施例3

1)模板的预处理:

取一张孔径为0.4μm、厚度20μm、直径25mm的聚碳酸酯膜,浸于体积为6mL、浓度为0.144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2h。

2)聚N-2-羧乙基吡咯的氧化沉积:

取出步骤1处理好的模板固定于扩散池装置中间,然后分别在两池中加入0.72M的三氯化铁溶液6mL和0.288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6mL。在70℃下反应5h。

3)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的形成:

按照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制得所需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

4)活化纳米管偶连配位基:

将纳米管浸入5mL的HOAt、EDC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活化,EDC的浓度为0.552mg/L,HOAt与EDC浓度比为1∶0.3,在室温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将纳米管转移至0.32M的IDA溶液中,60℃下反应14h,再将纳米管浸入0.04M的硫酸铜溶液中室温反应3h,螯合配位基Cu2+,即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

5)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应用:

将螯合了Cu2+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浸入5mL的200mg/L的血红蛋白溶液中,25℃下震荡反应4h,进行血红蛋白的吸附。经检测吸附的血红蛋白的量为39.8(mg/g纳米管)。

实施例4

1)模板的预处理:

取一张孔径为0.6μm、厚度20μm、直径25mm的聚碳酸酯膜,置于一可密闭抽真空的装置中,加入6mL浓度为0.432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通过真空泵使装置的真空度在30Pa下保持30min。

2)聚N-2-羧乙基吡咯的氧化沉积:

取出步骤1处理好的模板固定于扩散池装置中间,然后分别在两池中加入1.152M的三氯化铁溶液6mL和0.432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6mL。在80℃下反应5h。

3)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的形成:

按照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制得所需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

4)活化纳米管偶连配位基:

将纳米管浸入5mL的HOAt、EDC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活化,EDC的浓度为0.628mg/L,HOAt与EDC浓度比为1∶0.6,在室温下反应5h。反应完成后将纳米管转移至0.32M的IDA溶液中,65℃下反应16h,再将纳米管浸入0.05M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3h,螯合配位基Cu2+,即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

5)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应用:

将螯合了Cu2+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浸入5mL的150mg/L的血红蛋白溶液中,25℃下震荡反应4h,进行血红蛋白的吸附。经检测吸附的血红蛋白的量为32.6(mg/g纳米管)。

实施例5

1)模板的预处理:

取一张孔径为1.0μm、厚度20μm、直径25mm的聚碳酸酯膜,置于一可密闭抽真空的装置中,加入6mL浓度为0.576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通过真空泵使装置的真空度在30Pa下保持30min。

2)聚N-2-羧乙基吡咯的氧化沉积:

取出步骤1处理好的模板固定于扩散池装置中间,然后分别在两池中加入1.728M的三氯化铁溶液6mL和0.576M的N-2-羧乙基吡咯水溶液6mL。在100℃下反应6h。

3)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的形成:

按照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制得所需的聚N-2-羧乙基吡咯纳米管。

4)活化纳米管偶联配位基:

将纳米管浸入HOAt、EDC的5mL混合水溶液中进行活化,EDC的浓度为0.712mg/L,HOAt与EDC浓度比为1∶1,在室温下反应7h。反应完成后将纳米管转移至0.48M的IDA溶液中,70℃下反应18h,再将纳米管浸入0.08M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5h,螯合配位基Cu2+,即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

5)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应用:

将螯合了Cu2+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浸入5mL的50mg/L的血红蛋白溶液中,25℃下震荡反应4h,进行血红蛋白的吸附。经检测吸附的血红蛋白的量为15.8(mg/g纳米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