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建筑机械的冷却器用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建筑机械的冷却器用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摘要

本发明的安装结构为,在冷却器的前表面侧设置具有从前方抵接过滤器的过滤器抵接面的过滤器安装部,将从维修口推入的过滤器的前端侧推抵到设于过滤器安装部上的由板簧构成的弹性体上。由此,利用作为弹性体的复原力F的分力的按压力F1将过滤器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上,并且利用位置固定力F2向后推过滤器,确保卡合爪与卡合孔的卡合状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8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81460.6

  • 发明设计人 米泽功治;谷内智也;

    申请日2008-02-22

  • 分类号E02F9/00(20060101);F01P1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温大鹏

  • 地址 日本广岛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1: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1-28

    授权

    授权

  • 2008-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拆装自如地安装在散热器等的冷却器前表面侧的建筑机械的冷却器用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挖掘机在绕纵轴旋转自如地搭载于如图8、9所示的履带式的下部行进体1上的上部回旋体2的前部安装有作业配件(省略图示)。

如图9所示,发动机4沿着上部回旋体2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设置在上部回旋体2的后部的发动机室3中。

此外,在该发动机4的右侧(从上部回旋体2的后方观察时的右侧,以下的左右方向性的基准与之相同),由发动机4驱动的液压泵5在其左侧设置冷却器6。

冷却器6由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工作油冷却用的油冷器、涡轮增压用的中间冷却器这样的多个热交换器构成。在此,为了方便,作为一个部分示出。

通过设在冷却器6与发动机4之间的冷却风扇7的旋转,从形成发动机室3的外装体(通常称为护罩)中的吸入口(未图示)吸入外部气体,作为冷却空气通过冷却器6。

外装体,其上表面侧由带机罩的盖8(参照图8)形成,背面以及侧面分别由配重9形成。

此外,配重9的左右两侧的与外部相通的维修口10、11由维修面板12、13开闭。另外,铰链14、14成为该面板12、13的开闭中心。

在冷却器6的前表面(与吸入空气流相向的面、上部回旋体2左侧的面)侧的、将吸入空气引导到冷却器6的管道15的前端,拆装自如地安装着过滤器16。

图10、11放大示出了该过滤器安装部分。

为了处理上的方便,过滤器16如图11所示地分割为两部分,上部过滤器17以及下部过滤器18以与管道前端部上下地相接的状态安装。

在管道前端周缘具有过滤器安装部19,所述安装部19具有朝向空气流的上游侧的过滤器抵接面19a,过滤器16周缘部以抵接于抵接面19a的状态嵌入到该安装部19中。

具体来说,上部过滤器17的上端部与前后两端部(在与上部回旋体2的方向性一致的情况下为前后两端部、从空气流的上游侧看去为左右两端部)处安装于过滤器安装部19,下部过滤器18的下端部与前后两端部安装于过滤器安装部19。

另外,过滤器16(上部过滤器17以及下部过滤器18)准确地在过滤器主体的周围安装过滤器框。此外,有时也没有管道15等而将过滤器16直接安装在冷却器6的前表面侧。进而,也有使过滤器16为一张的情况。

该构成在特开2006-52689号公报、特开2001-342645号公报中公开。

过滤器16因为维修频率较高而拆装自如地安装在过滤器安装部19上。

以往,作为安装机构,在过滤器16的周缘部(上部过滤器17的上部与前后两侧、下部过滤器18的下部与前后两侧)使用蝶形螺栓或者销等的固定件。

此时,与乘于盖8上而从发动机室上表面侧进行过滤器16的拆装相比,考虑到作业效率或者安全性等,更希望如图9所示那样打开左侧维修面板12而在地上经由左侧维修口10进行过滤器16的拆装。

但是,过滤器拆装操作中需要固定件的拧紧或者销的插脱、安装时的对位等,操作也很麻烦,还担心固定件的丢失。

而且,手难以到达从维修口10看去较深一侧的过滤器前端侧而进行处理,固定件的操作愈加麻烦而导致作业困难。

由此,过滤器拆装时的作业效率变差,维修性也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改善过滤器拆装时的作业性的建筑机械的冷却器用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冷却器用过滤器的安装结构,在下部行进体上搭载上部回旋体,拆装自如地安装在设于该上部回旋体的发动机室中的冷却器的前表面侧,其中具有以下构成:在上述冷却器的前表面侧设置具有上述过滤器从前方所抵接的过滤器抵接面的过滤器安装部,在形成上述发动机室的外装体上设置上述过滤器出入的维修口,并且,设置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在将从上述维修口插入的过滤器按压在上述过滤器抵接面上的状态下在使过滤器的位置固定在过滤器安装部的方向上发挥弹性力。

根据本发明,因为利用板簧等的弹性体的弹性力进行过滤器向过滤器抵接面的按压以及位置固定,所以与使用蝶形螺栓等的固定件的以往安装结构相比,不需要麻烦的固定操作和对位操作,并且固定件也不会丢失。

此外,构成为使弹性力作为按压力以及位置固定力作用在过滤器上,没有像以往的固定件方式那样直接用手固定操作的部分。因此,本身就不需要进入手难以到达的深侧。

由于具有上述优点,过滤器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显著提高维修性。

此时,作为优选情况,在具有下述构成的本发明中,在过滤器的前端侧发挥由弹性体产生的过滤器按压力以及位置固定力。

即、本发明在上述构成中,过滤器设置在上部回旋体的前后方向上,另一方面,弹性体在能够发挥按压力与位置固定力的状态下设置,所述按压力在该过滤器的前端侧将过滤器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上,所述位置固定力将过滤器向后推。

进而,本发明在该构成中,在过滤器的后端部与过滤器安装部中的一方上设置卡合爪,在另一方上设置卡合孔,弹性体的位置固定力作用在使上述卡合爪卡合于卡合孔内的方向上。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任一种构成中,在上部回旋体的后端部设置兼作为外装体的配重,并且在该配重上设置维修口,在该维修口的上下两侧开口缘部上设置在装入或者取出过滤器时能够容许过滤器通过的切口。

此外,优选地,本发明在上述构成中,过滤器设置在上部回旋体的前后方向上,弹性力在能够发挥按压力与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力的状态下设置,所述按压力在该过滤器的上下方向的一端侧将过滤器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上。

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中,由弹性体得到的过滤器按压力与位置固定力在过滤器的上下方向的一端侧得到发挥。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任一种构成中,在冷却器的前表面侧,设置将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引导到冷却器的管道,在该管道的前端设置过滤器安装部。此时,在冷却器的前表面设置了管道的构成中,相对于管道的过滤器安装部发挥过滤器的按压作用以及位置固定作用。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任一种构成中,过滤器被分割为上部过滤器和下部过滤器这两个过滤器,对于该两个过滤器的每一个设置弹性体。此时,在过滤器分割为上部过滤器和下部过滤器的构成中,对于该两个过滤器分别发挥按压作用以及位置固定作用。

在此,如上所述,在过滤器的后端部与过滤器安装部中的一方上设置卡合爪而在另一方上设置卡合孔,弹性体的位置固定力作为使上述卡合爪卡合于卡合孔中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因为弹性体的位置固定力作为使卡合爪卡合于卡合孔中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所以能够确保更稳定的过滤器固定作用。

然而,在配重上设置维修口的构成中,考虑到配重的原本的功能而希望将维修口尽量做小到最小限度,与之相对地也要确保过滤器的出入空间。

关于这一点,如上所述,在上部回旋体的后端部设置兼作为外装体的配重,并且在该配重上设置维修口,在该维修口的上下两侧开口缘部上设置在过滤器出入时能够容许过滤器通过的切口,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因为在配重的维修口的上下两侧开口缘部上设置能够容许过滤器通过的切口,所以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

而且,因为切口成为过滤器出入的导件,所以过滤器拆装作业变得更为简单。

在过滤器从冷却器的正面侧出入且维修口的上下方向尺寸相对于过滤器较小的情况下等,过滤器的上下方向的端部成为深侧端部。

关于这一点,如上所述,过滤器设置在上部回旋体的前后方向上,弹性力在能够发挥按压力与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力的状态下设置,所述按压力在该过滤器的上下方向的一端侧将过滤器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上,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发明,因为构成为由弹性体得到的过滤器按压力与位置固定力在上下方向上起作用,所以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进行过滤器的拆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器出入状况的配重以及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图1的II-II线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该过滤器安装状态的图1的III-III线放大剖视图。

图4是在过滤器安装状态下进一步局部放大示出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4对应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与图4对应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安装部分的放大垂直剖视图。

图8是从后侧观察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即液压挖掘机的立体图。

图9是该挖掘机的概略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液压挖掘机为应用对象,如图2、3所示,以在设于发动机室3的冷却器6的前表面上设置管道21、在设于该管道21的前端周缘部的过滤器安装部22上安装过滤器2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过滤器23与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16同样地,具有上下分割为上部过滤器24和下部过滤器25的结构。该两过滤器24、25以沿上下方向相接的状态安装于过滤器安装部22。

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

如图1~图3所示,在兼作为发动机室形成用的外装体的配重26上,设置有左右的维修27、28和开闭这些维修口的维修面板29、30(图1中31、32是成为左侧维修面板29的开闭支点的铰链)。其中,过滤器23经由左侧维修27出入。

作为使该过滤器23(上部以及下部两过滤器24、25)出入变得容易的机构,在配重26中的左侧维修口27的上下两侧开口缘部设置有切口(上部以及下部两切口)32、33。

上部切口32形成为具有能够容许上部过滤器24的上端部通过的宽度尺寸,下部切口33形成为具有能够容许下部过滤器25的下端部通过的宽度尺寸。通过该切口32、33,使两过滤器24、25能够保持垂直姿势而容易地在前后方向上出入。

此外,切口32、33起到导向件的作用:在过滤器安装时将两过滤器24、25朝向安装位置定位并且确定方向。即、能够仅通过使上部过滤器24的上端部以及下部过滤器25的下端部与切口32、33对位而确定两过滤器24、25的位置与插入方向,然后通过沿着切口32、33推入,将从作业者看去为深侧的过滤器前端侧引导到过滤器安装部22的前端侧。

根据图2~图4说明将两过滤器24、25安装到过滤器安装部22上的机构。

在过滤器安装部22中,在全周上设置朝向空气流的上游侧的过滤器抵接面22a,并且在从左侧维修口27看去为深侧的前端侧设置弹性体安装部22b。然后,在该弹性体安装部22b上设置有由板簧构成的弹性体34。

该弹性体34如图4详细所示,对于两过滤器24、25的每一个,在前端部与过滤器抵接面22a相向的状态下基端部安装在弹性体安装部22b上,在插入过滤器时,被设置弹性体34前端部上的弹性体接触件(弹性体抵接部件)35向前方推入。

由于该推入作用,弹性体34倾斜而产生复原力(弹性力)F,作为其分力,在过滤器前端侧作用有将过滤器24、25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22a上的力(按压力)F1、和将过滤器24、25向后推的力(位置固定力)F2。

另一方面,在过滤器24、25的后端侧处,分别在过滤器24、25上设置ヘ字形突出的卡合爪36、在过滤器安装部22上设置卡合孔37,如图示所示,将过滤器24、25沿图中箭头A方向插入后,若将后端侧向箭头B方向推压,则卡合爪36自动地弹性卡合到卡合孔37中。

另外,两过滤器24、25虽然可以根据上述顺序、操作而同时地安装,但通常来说是错开前后地安装。

此外,弹性体34、卡合爪36和卡合孔37可以设置在过滤器24、25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也可以设置在上端侧或者下端侧。

利用上述作用,两过滤器24、25在紧贴于过滤器抵接面22a的状态下安装到过滤器安装部22上。

这样,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弹性体34进行过滤器24、25向过滤器抵接面22a的按压以及位置固定。因此,与使用蝶形螺栓等的固定件的以往安装结构相比,不需要麻烦的固定操作或者对位操作,并且固定件也不会担心丢失。

此外,构成为使弹性体34的复原力作为按压力F1和位置固定力F2作用于过滤器24、25,所以没有像以往固定件方式那样直接用手固定操作的部分。因此,不需要进入手难以到达的深侧。

即、仅通过将过滤器24、25沿箭头A方向插入后、将过滤器后端侧沿箭头B方向推压的快捷操作,就能够极其简单且迅速地安装过滤器。另外,在取下过滤器24、25时,只要与安装时相反地,取消后端侧的卡合并使其向与箭头B相反一侧返回后、将过滤器整体拉出就可以。

因此,过滤器24、25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显著提高维修性。

并且,(1)因为利用来自弹性体34的按压力F1将过滤器24、25强制地弹性按压在过滤器抵接面22a上,所以能够确保两者之间的气密性(密封性)。

(2)因为由弹性体34得到的位置固定力F2作为使卡合爪36卡合到卡合孔37中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所以两者的卡合状态被强化。因此,能够得到牢固且稳定的过滤器安装状态,不会担心过滤器24、25因机械的振动等而振动、偏移或者脱落。

另一方面,因为在配重26中的左侧维修口27的上下两侧开口缘部上设置有能够容许过滤器24、25通过的切口32、33,所以能够使过滤器24、25保持垂直姿势地出入,而且能够将配重26的重量损失抑制在仅与切口32、33对应的最小限度。

即、能够同时满足为了确保配重本来的重量平衡功能而将维修口27做成最小限度的要求、和要确保过滤器24、25的出入空间的要求。

此外,如上所述,因为切口32、33成为过滤器出入的导件,所以过滤器拆装作业更为简单。

进而,在卡合爪36和卡合孔37设置在上部过滤器24的上端侧和下部过滤器25的下端侧时,能够利用上下的切口32、33简单地进行卡合爪36相对于卡合孔37的取下操作。

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参照图5~图7)

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安装部22侧设置弹性体34,在过滤器24、25侧设置弹性体接触件35,与之相对,在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反,在过滤器安装部22侧设置弹性体接触件35,在过滤器24、25侧设置弹性体(俯视看去为大致V字形的板簧)34。

在该情况下,也利用弹性体34与弹性体接触件35的接触来作用复原力(弹性力)F,作为其分力,按压力F1与位置固定力F2起作用,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6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体34,取代板簧而使用螺旋弹簧。该弹性体34构成为,经由弹性体承接件38安装在过滤器安装部22上,通过弹性体接触件35与弹性体承接件38接触而产生弹性体34的复原力F及其分力(按压力F1与位置固定力F2)。

另外,该构成也适用于像第2实施方式那样在过滤器安装部22侧设置弹性体接触件35,在过滤器24、25侧设置弹性体34的情况。

在上述第1~第3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弹性体34的复原力F作用于过滤器24、25的前端侧,与之相对,在图7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安装部22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设置弹性体34、34,其复原力F构成为沿上下方向作用于上部过滤器24的上端侧以及下部过滤器25的下端侧。

在该情况下,作为分力的按压力F1的作用方向与第1~第3各实施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位置固定力F2对上部过滤器24向下起作用,对下部过滤器25向上起作用,通过该力F2使两过滤器24、25在相接的上下方向端面处紧贴并由此相互位置固定。

另外,在采用该构成时,在过滤器安装部2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上设置水平的分隔部件,利用位置固定力F2使两过滤器24、25紧贴于该分隔部件。或者,也可在该紧贴部分上设置第1~第3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卡合爪36和卡合孔37。

该第4实施方式的构成在如下等状况下特别有效:过滤器24、25从冷却器的正表面侧出入,并且维修口的上下方向尺寸比过滤器24、25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过滤器23上下分割为两部分的类型,但是本发明在过滤器23构成为1片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在此,在采用如图1~图6所示的第1~第3各实施方式那样使弹性体的复原力F作用于过滤器23的前端侧的构成的情况下,弹性体34可以仅设置在过滤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这一个部位上,也可以设置在上下两侧。或者设置在上下两侧与中央部上也可以。

另一方面,在采用如图7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那样使弹性体34的复原力F作用于上下方向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在上下两侧设置弹性体34的该实施方式的构成直接应用于一片部件的过滤器。在该情况下,作为上下两侧的弹性体34、34的复原力F的分力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力F2、F2,作为上下方向的压缩力而作用于一片部件的过滤器23上,利用该压缩力将过滤器23位置固定。

或者,采用第1~第3各实施方式的构成,例如在一片部件的过滤器23的上端侧设置弹性体34,在下端侧设置卡合爪36与卡合孔37。

(2)过滤器23也包括上下分割式的过滤器,如上所述在过滤器主体的周围安装过滤器框而构成。在该构成中,作为使过滤器23的出入操作顺畅进行的机构,在过滤器框上使用尼龙树脂等摩擦系数较小而滑动性良好的原材料,或者在过滤器框的整个表面或者重要部位上粘贴该原材料。

(3)作为弹性体34,也可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的板簧、螺旋弹簧这样的弹簧体,使用富有弹性的厚板状或者块状的橡胶。在该情况下,希望在橡胶的表面上设置防止磨耗的金属板。

虽然参照优选实施方式以及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注意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应用同等或者替换变形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