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属于纺织机械电子提花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压簧上座与压簧下座之间且由正中间向外布置的导向螺钉、外压簧;压簧上座通过压簧上轴铰接在升降摇杆对称平分线的下端,压簧下座通过压簧下轴铰接在墙板上,升降摇杆的回转轴轴线、压簧上轴的轴线、压簧下轴的轴线相互平行。本发明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有效的降低了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运行中的载荷不均和冲击噪声,提高了整个开口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具有很好的节能省力效果,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7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韩通;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9683.2

  • 发明设计人 韩通;张耀文;

    申请日2008-02-02

  • 分类号D03C3/24(20060101);D03C3/20(20060101);D03C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20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蒋卫东

  • 地址 312081 浙江省绍兴县柯北工业园区浙江羊山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1: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3C3/24 授权公告日:20110511 终止日期:20170202 申请日:200802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3C3/2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624 申请日:200802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12-2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D03C3/24 合同备案号:2011330001225 让与人:韩通 受让人:浙江羊山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公开日:20080827 授权公告日:20110511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11031 申请日:2008020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1-05-11

    授权

    授权

  • 2008-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27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属于纺织机械电子提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1152针及以上针数的电子提花机的机械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所使用的电子提花机均采用消极式开口方式,下面连有回综弹簧4′,用于控制经线升降的综丝通过竖钩3′钩挂在拉刀2′上(图1),经纱的上行靠开口机构的积极式提拉,同时需克服不断增大的回综弹簧4′的阻力,而经线的下行则是靠回综弹簧4′的弹性恢复力来完成,因此开口运动的全过程均要受到弹性恢复力的作用。

对平纹织物,上行经纱与下行经纱数量相等,当经纱运行至综平位置(经纱闭口或拉刀等高)时,上行拉刀与下行拉刀所提拉的回综弹簧4′的变形量和回综力也相等,升降摇杆1′两边的载荷处于平衡状态(不考虑倾斜开口)。综平之后,随着上行拉刀的上升,相应的回综弹簧4′进一步拉长,直至最大开口时回综弹簧4′变形和拉力最大;而下行拉刀则处于最低位,所对应的回综弹簧4′变形和回综力最小,只剩下能够拉动经纱开口的最小回综力,此时,升降摇杆1′两边的负载力矩之比约为10∶1-8∶1,开口机构所需驱动力矩最大;越过极限点之后,高位拉刀在此不均衡载荷和机构驱动力的联合作用下,几乎无阻尼的下降,直到下一个综平位置,其间将产生强大冲击和噪声,成为电子提花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行业标准因此把噪声作为衡量电子提花机质量优劣的强制性指标进行严格考核。

行业内曾有一种方案,即在对行的拉刀架上各安置一个与回综弹簧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弹簧,具体做法是在拉刀架下方设置压簧,此方法对上行拉刀是有效的,但随着拉刀的上行和弹簧压缩量的减小,其作用会逐渐减弱;而对下行拉刀的作用与我们的预期则正好相反,越接近开口终点,阻力越大,其作用效果与上行拉刀所受到的弹簧回综力完全相同,总体上是增加了驱动载荷和高位后的冲击,因此不能有效解决拉刀高位的助推和冲击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运行中的载荷不均和冲击噪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只对提花机开口机构的上行拉刀起推动作用,对越过高位后下行的拉刀只在综平前起阻尼缓冲作用的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压簧上座与压簧下座之间且由正中间向外布置的导向螺钉、外压簧;压簧上座通过压簧上轴铰接在升降摇杆对称平分线的下端,压簧下座通过压簧下轴铰接在墙板上,升降摇杆的回转轴轴线、压簧上轴的轴线、压簧下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簧上座与压簧下座之间还安装有内压簧,且该内压簧位于导向螺钉、外压簧之间。

所述导向螺钉的上端固定在压簧上座上,导向螺钉的下端位于压簧下座的导向孔内。

本发明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有效的降低了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运行中的载荷不均和冲击噪声,提高了整个开口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具有很好的节能省力效果,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电子提花机开口机构中的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压簧上座3与压簧下座6之间且由正中间向外布置的导向螺钉4、内压簧7、外压簧8。导向螺钉4的上端固定在压簧上座3上,导向螺钉4的下端位于压簧下座6的导向孔10内。导向螺钉4对压簧上座3、压簧下座6的相对运动起导向作用。压簧上座3通过压簧上轴2铰接在升降摇杆1处于综平位置时的正下端,压簧下座6通过压簧下轴5铰接在墙板上。升降摇杆1的回转轴9的轴线、压簧上轴2的轴线、压簧下轴5的轴线相互平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升降摇杆1离开综平位置进行摆动时,在压簧上座3随着升降摇杆1摆动的过程中,内压簧7、外压簧8沿着由导向螺钉4所确定的轴线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且内压簧7、外压簧8的变形力总是作用在升降摇杆1上行的一侧并对升降摇杆1的上摆产生助推力矩。在升降摇杆1摆动的极限位置,内压簧7、外压簧8压缩量最小,但助推力臂AD最大,计算结果表明在升降摇杆1离开综平位置20°时(本开口机构综平到高位的摆角为30°),助推力矩达到最大值,在高位时的助推力矩约为最大值的2/3,而高位时内压簧7、外压簧8的剩余弹力只有综平时的1/4,因此本机构充分利用了力矩增大原理,具有很好的助推效果;当升降摇杆1越过高点后,内压簧7、外压簧8又立即转变功能成为升降摇杆1自高位回摆的阻力,从而改变了升降摇杆1两边的载荷比(降为5∶1-4∶1),使冲击力减小,噪声降低;随着运动的进行,内压簧7、外压簧8逐步被压缩,将回综弹簧的部分多余变形能转化为内压簧7、外压簧8的变形能储存起来,直至综平时达到最大压缩量,此时内压簧7、外压簧8的压力作用线经过升降摇杆1的回转中心A,助推力矩也为零,阻尼缓冲过程结束,进入下一个助推缓冲循环。

在5上5下花型(平纹)和600纬/分的织造速度条件下,对使用本发明单向助推缓冲机构的提花机和改装前的同型号机器进行了噪声检测对比,使用该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前,噪声值约为85dB,勉强可以达到国家噪声标准要求;使用后噪声值约为81.5dB,降噪效果明显。

在不改变现有开口机构结构尺寸的条件下,本发明单向助推缓冲机构可以使升降摇杆1获得20N*m的(等效)助推力矩,按400纬/分的常规织造速度换算出升降摇杆1的平均角速度为7弧度/秒,则全部4套升降摇杆1产生的助推功率为0.56千瓦,约为总驱动功率的15-25%,具有很好的节能作用。由于助推的内压簧7、外压簧8对升降摇杆1的作用力始终与外载荷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升降摇杆1支承轴承的实际载荷也因此下降,使整个开口机构的可靠性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