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步骤如下:(1)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粉碎后经酸性溶液高温浸泡,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并保持10分钟以上,然后将其进行研磨;(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样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二者的混合酶于45-55℃匀速搅拌酶解2-4小时,酶的浓度为0.02-1%,最佳浓度为0.04%。(3)分离处理:酶解液经过离心后直接分离出游离清油。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方法与浸提法制备油茶饼中残油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方法提取残油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2.本方法设备简单,生产安全,更利于操作和管理。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P7/64 授权公告日:20110615 终止日期:20150305 申请日:200803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15

    授权

    授权

  • 2008-10-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制剂在植物油脂提取的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油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90%,还含有丰富的VE、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油茶油以其优良的品质而深受人们的喜,是一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高档食用油。

油茶油的炼制目前采用与其它大宗油料作物相同的工艺,以压榨法和浸提法为主。油茶饼粕是将油茶籽仁压榨后的副产品,通常还含有8-10%的残油。因为茶油的商品价格高,利润大,油厂通常应用有机溶剂如6号溶剂等浸提残油。浸提法制油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这些有机溶剂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有机溶剂中含有的一些微量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等也容易进入食用油中,引起对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因此,美国和欧盟对浸提法中应用到的有机溶剂品质、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导致其生产成本的增加。

植物油料中,油脂通常与其他大分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构成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体,只有将油料组织的细胞结构及油脂复合体破坏,才能取出其中的油脂。在机械破碎的基础上,采用对油料组织以及对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有降解作用的酶处理油料,对细胞结构的进一步破坏的同时也对脂蛋白、脂多糖的分解作用,可增加油料组织中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水酶法提油工艺是在油料作物机械破坏细胞结构的基础上,使酶在水相中进行水解,油从固体粒子中分离出来,利用非油成分对油和水的亲和差异,及油水比重不同而将油和非油成分分离。

水酶法提油以其能耗低、污染少、油品质高等特点,引起科研界和工业界的重视。专利CN200410014630.0、CN200610096925.6、CN200610096926.0、CN200410013841应用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对玉米胚芽、亚麻籽、葵花籽和花生等进行了水酶法提取。专利CN101096612A也对油茶籽仁水酶法提油进行了研究,其采用纤维素酶或淀粉酶进行酶解。

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应用水酶法从油茶饼粕中提取残油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和工艺成本低的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步骤如下:

(1)、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粉碎后经pH4.5-5.5的酸性溶液高温浸泡,其中粉碎后原料与酸性溶液以质量/体积比1∶3kg/L-1∶5kg/L的比例混合,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并保持10分钟以上,然后将其进行研磨;

(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样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二者的混合酶于45-55℃匀速搅拌酶解2-4小时,其中混合酶中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3∶1,酶的浓度为0.02-1%,最佳浓度为0.04%。

(3)、分离处理:酶解液经过离心后直接分离出游离清油。

所述的粉碎采用干法粉碎,将油茶饼粕用粉碎机于常温下干法粉碎至过20目筛。

所述的酸性溶液采用柠檬酸、磷酸、乙酸或其他常用酸性溶液。

所述的分离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分离残渣:将酶解液通过3500转低速离心或者过滤,分离得到液体组份和残渣;

(2)、分离油层:将液体组份以5000转以上转速离心30分钟以上,静置,取其上层游离油。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方法与浸提法制备油茶饼中残油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方法提取残油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

2、本方法设备简单,生产安全,更利于操作和管理。

3、本方法制备的油脂质量高,营养价值好,不含由有机溶剂产生的有害物质,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这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步骤如下:

(1)、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用粉碎机于常温下干法粉碎至过20目筛;粉碎后经pH4.5-5.5的酸性溶液高温浸泡,酸性溶液采用柠檬酸、磷酸、乙酸或其他常用酸性溶液;其中粉碎后原料与酸性溶液以质量/体积比1∶3kg/L-1∶5kg/L的比例混合,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并保持10分钟以上,然后将其进行研磨;

(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样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二者的混合酶于45-55℃匀速搅拌酶解2-4小时,其中混合酶中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3∶1,酶的浓度为0.02-1%,最佳浓度为0.04%。

(3)、分离处理:分离残渣:将酶解液通过3500转低速离心或者过滤,分离得到液体组份和残渣;分离油层:将液体组份以5000转以上转速离心30分钟以上,静置,取其上层游离油。

实施例1:

取油茶饼粕1.5kg,粉碎过20目筛,加入5L pH5的柠檬酸溶液,90℃浸泡30分钟,加入0.6g酸性蛋白酶后,于50℃匀速搅拌提取4小时,35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残渣层;取出液相组份,于5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层油层,真空干燥后可得净油约110克。

实施例2:

取油茶饼1kg,粉碎过20目筛,加入3L pH5的柠檬酸溶液,90℃浸泡30分钟,加入0.4g纤维素酶后,于50℃匀速搅拌提取4小时,40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残渣层;取将液相于5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层油层真空干燥,可得净油约80克。

实施例3:取油茶饼1kg,粉碎过20目筛,加入3L pH5的乙酸溶液,90℃浸泡30分钟,加入0.4g纤维素酶后,于50℃匀速搅拌提取4小时,40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残渣层;取将液相于5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层油层真空干燥,可得净油约80克。

实施例4:

取油茶饼1kg,粉碎过20目筛,加入3L pH5的乙酸溶液,90℃浸泡30分钟,加入0.4g酸性蛋白酶/维素酶(3∶1)后,于50℃匀速搅拌提取4小时,35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残渣层;取将液相于5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层油层真空干燥,可得净油约80克。

实施例5:取油茶饼1kg,粉碎过20目筛,加入3L pH5的柠檬酸溶液,90℃浸泡30分钟,加入0.4g酸性蛋白酶/维素酶(1∶1)后,于50℃匀速搅拌提取4小时,4000转离心10分钟,弃去残渣层;取将液相于5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层油层真空干燥,可得净油约80克。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