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

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用价低物广材料以物理发泡与烧制关键技术制作搪土板:基础板与背衬板粘结构成搪土板。原料配比以重量为单位的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0.5-1.5公斤;乙原料陶瓷粘土27-57%为27-57公斤、红泥粘土41.5-71.5%为41.5-71.5公斤、陶瓷釉0.01-0.1%为0.01-0.1公斤、高温搪瓷釉0.5-1.4%为0.5-1.4公斤。制作方法为用上述以重量为单位的原料配比,经原料准备、对甲原料加工、对乙原料加工、总体混合搅拌、制作基础板、制作搪土板的过程而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成品。用于消除噪音。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的结构与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运输安装、综合费用低廉、吸音隔噪效果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170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蒋彩峰;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00545.7

  • 发明设计人 蒋彩峰;

    申请日2008-01-21

  • 分类号G10K11/168(20060101);G10K11/16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兰台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瑞

  •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永青路南华花园D302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10K11/168 授权公告日:20100908 终止日期:20150121 申请日:200801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5-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10K11/16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10325 申请日:200801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9-08

    授权

    授权

  • 2008-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消除噪音的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除噪音环境保护的产品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道路吸音屏、隧道吸音墙、发电机房吸音墙、各种机房吸音墙......等一切需要吸音隔噪的地方,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所使用的产品均为经冲孔的彩钢板、并对该彩钢板设置上有机层进行外观美化,这种彩钢板存在着吸音效果欠佳、只能起到吸音的作用而不能将噪音消除、制作成本高、维护费用大、整体建造困难较多......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另外,在国内还出现了一种发泡铝制成的隔音墙,这种隔音墙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其费用过于昂贵,尽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却无法大量使用。基于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多年经验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应用价格低廉及取材广泛的材料、以物理发泡与烧制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新产品、获得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的优佳环境效果,所以说,本发明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价低物广材料以物理发泡与烧制关键技术制作“吸音隔噪搪土板”新产品、获得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的优佳环境效果。本发明“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中:

(1)、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其基础板与背衬板由不饱和环氧树脂以粘结并压实的方式相连接。

(2)、原料配比: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以重量为单位:

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5-1.5公斤;

乙原料为陶瓷粘土27-57%为27-57公斤、红泥粘土41.5-71.5%为41.5-71.5公斤、陶瓷釉0.01-0.1%为0.01-0.1公斤、高温搪瓷釉0.5-1.4%为0.5-1.4公斤。

(3)、制作方法:用以上所述以重量为单位的原料配比,经原料准备、对甲原料加工、对乙原料加工、总体混合搅拌、制作基础板、制作搪土板的过程而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成品。

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用价低物广材料以物理发泡与烧制关键技术制作“吸音隔噪搪土板”新产品、获得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的优佳环境效果,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使其产品美观大方、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运输安装、综合费用低廉、解除噪音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效果稳定可靠、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可达到预期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中包括“搪土板产品”、“搪土板产品的原料配比”、“制作搪土板产品的方法”,即:

本发明中的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主要由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板状结构的基础板与选择彩钢板或彩铝板之一板状结构的背衬板采取由不饱和环氧树脂以粘结并压实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

本发明中的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甲原料、乙原料构成;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5-1.5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27-57%为27-57公斤,红泥粘土41.5-71.5%为41.5-71.5公斤,陶瓷釉0.01-0.1%为0.01-0.1公斤,高温搪瓷釉0.5-1.4%为0.5-1.4公斤。

本发明中的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上所述以重量为单位而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按如下操作步骤:

①、原料准备: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5-1.5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27-57%为27-57公斤,红泥粘土41.5-71.5%为41.5-71.5公斤,陶瓷釉0.01-0.1%为0.01-0.1公斤,高温搪瓷釉0.5-1.4%为0.5-1.4公斤;

②、对所述的甲原料进行加工: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的方法加温100-120℃进行发泡而获得发泡体,在所述发泡体中加入适量的乳白胶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获得发泡混合体待用;

③、对所述的乙原料进行加工:

在所述乙原料陶瓷粘土、红泥粘土、陶瓷釉、高温搪瓷釉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而获得混合原料待用;

④、总体混合搅拌:

将所述发泡混合体、所述混合原料放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总体混合搅拌而获得总混合体待用;

⑤、制作基础板:

将所述总混合体放入模具中经压制、凉干后以1200℃的温度烧制10分钟,经所述的烧制后,将所述总混合体中所述的发泡混合体烧毁掉、并使其所占地位置空缺出来、构成吸音隔噪的相互连通而衍射的孔洞,从而获得基础板待用;

⑥、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

由基础板与选择彩钢板或彩铝板之一的背衬板采取由不饱和环氧树脂以粘结并压实的方式相连接,从而制作出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成品。

所述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及制作方法,所述陶瓷釉、高温搪瓷釉均为选择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颜色中的一种颜色。

本发明所述“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及制作方法”的原理是:

(1)、本发明所述的“搪土板产品”,其基础板具有经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相互连通衍射的孔洞、吸音隔噪效果好,其背衬板为彩钢板/或彩铝板、美观大方,采用不饱和环氧树脂作粘合剂而取材广泛、粘结牢固。

(2)、本发明所述的甲乙原料均价格低廉,甲原料可起到为构成“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占用空间体积的作用,乙原料中的“陶瓷粘土、红泥粘土”可起到构成整体体积的作用,乙原料中的“陶瓷釉、高温搪瓷釉”可起到调节产品颜色并使产品表面光亮而美观大方的作用。

(3)、本发明所述的制作方法科学合理而简单易行,经过对甲原料以物理方法的加工、使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的体积在增大7-10倍的前提下进行总体混合搅拌、可有效的事先占用空间体积、为以后工序的加工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10分钟1200℃的高温烧制工序、有效地将增大7-10倍的甲原料完全烧毁掉、使得甲原料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被腾退出来、形成了所述的“相互连通衍射孔洞”、使得该“相互连通衍射孔洞”起到了“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的效果。

(4)、本发明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设置有彩钢板/或彩铝板的背衬板,既可有利于储存、搬动、运输、安装、施工、维修,又有效的增加了产品的外观形象、而使其美观大方。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从而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基础板具有经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相互连通衍射的孔洞,从而获得了吸音隔噪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2、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背衬板为彩钢板/或彩铝板,从而获得了美观大方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为不饱和环氧树脂,从而获得了取材广泛、粘结牢固的有益效果。

4、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所述的甲乙原料,从而获得了价格低廉的有益效果。

5、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所述的甲原料、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设置了烧制工序,从而获得了使甲原料所占据的“空间体积”被腾退出来、进而形成“相互连通衍射孔洞”、起到了“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的有益效果。

6、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设置有彩钢板/或彩铝板的背衬板,从而获得了有利于产品的储存、搬动、运输、安装、施工、维修、且外观形象美观大方的有益效果。

7、由于本发明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新产品的有益效果。

8、由于本发明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的有益效果。

9、由于本发明的以上各条所述;从而获得了应用价低物广材料、以物理发泡与烧制关键技术、制作“吸音隔噪搪土板”新产品、吸音隔音降低或消除噪音、产品美观大方、方法科学合理、制作简单易行、易于运输安装、综合费用低廉、解除噪音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效果稳定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产品的剖视示意图。图中的不规则线条表示基础板内的  “相互连通衍射孔洞”,以此图体现其整体结构。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制作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窗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主要由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板状结构的基础板与选择彩钢板或彩铝板之一板状结构的背衬板采取由不饱和环氧树脂以粘结并压实的方式相连接而构成。

在上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的背衬板分别以彩钢板、彩铝板进行了实施;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 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

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主要由以重量为单位的甲原料、乙原料构成;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5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57%为57公斤,红泥粘土41.5%为41.5公斤,陶瓷釉0.1%为0.1公斤,高温搪瓷釉1.4%为1.4公斤。

在上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的聚苯乙烯颗粒分别以0.5、0.6、0.7、0.8、0.9、1.0、1.1、1.2、1.3、1.4、1.5公斤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陶瓷粘土分别以27、29、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7公斤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红泥粘土分别以41.5、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1.5公斤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陶瓷釉分别以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公斤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高温搪瓷釉分别以0.5、0.6、0.7、0.8、0.9、1.0、1.1、1.2、1.3、1.4公斤进行了实施;均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三

在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具体实施基础上,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中“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制作方法”,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

一种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制作方法,采用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以重量为单位而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按如下操作步骤:

②、原料准备: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5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57%为57公斤,红泥粘土41.5%为41.5公斤,陶瓷釉0.1%为0.1公斤,高温搪瓷釉1.4%为1.4公斤;

②、对所述的甲原料进行加工: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的方法加温100℃进行发泡而获得发泡体,在所述发泡体中加入适量的乳白胶和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从而获得发泡混合体待用;

③、对所述的乙原料进行加工:

在所述乙原料陶瓷粘土、红泥粘土、陶瓷釉、高温搪瓷釉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而获得混合原料待用;

④、总体混合搅拌:

将所述发泡混合体、所述混合原料放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总体混合搅拌而获得总混合体待用;

⑤、制作基础板:

将所述总混合体放入模具中经压制、凉干后以1200℃的温度烧制10分钟,经所述的烧制后,将所述总混合体中所述的发泡混合体烧毁掉、并使其所占地位置空缺出来、构成吸音隔噪的相互连通而衍射的孔洞,从而获得基础板待用;

⑥、制作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

由基础板与选择彩钢板或彩铝板之一的背衬板采取由不饱和环氧树脂以粘结并压实的方式相连接,从而制作出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的搪土板成品。

所述相互连通衍射孔洞吸音隔噪搪土板的原料配比及制作方法,所述陶瓷釉、高温搪瓷釉均为选择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颜色中的一种颜色。

在上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的温度分别以100℃、105℃、110℃、115℃、120℃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背衬板分别以彩钢板、彩铝板进行了实施;对所述的陶瓷釉、高温搪瓷釉均分别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颜色进行了实施;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6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27%为27公斤,红泥粘土71.5%为71.5公斤,陶瓷釉0.1%为0.1公斤,高温搪瓷釉1.4%为1.4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05℃。

具体实施方式五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7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42%为42公斤,红泥粘土57.86%为57.86公斤,陶瓷釉0.05%为0.05公斤,高温搪瓷釉0.9%为0.9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10℃。

具体实施方式六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别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8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30%为30公斤,红泥粘土68.97%为68.97公斤,陶瓷釉0.03%为0.03公斤,高温搪瓷釉1%为1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15℃。

具体实施方式七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0.9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33%为33公斤,红泥粘土65.84%为65.84公斤,陶瓷釉0.06%为0.06公斤,高温搪瓷釉1.1%为1.1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20℃。

具体实施方式八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36%为36公斤,红泥粘土62.72%为62.72公斤,陶瓷釉0.08%为0.08公斤,高温搪瓷釉1.2%为1.2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00℃。

具体实施方式九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1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39%为39公斤,红泥粘土59.61%为59.61公斤,陶瓷釉0.09%为0.09公斤,高温搪瓷釉1.3%为1.3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05℃。

具体实施方式十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2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45%为45公斤,红泥粘土54.33%为54.33公斤,陶瓷釉0.07%为0.07公斤,高温搪瓷釉0.6%为0.6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10℃。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3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48%为48公斤,红泥粘土51.28%为51.28公斤,陶瓷釉0.02%为0.02公斤,高温搪瓷釉0.7%为0.7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的温为115℃。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4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51%为51公斤,红泥粘土48.16%为48.16公斤,陶瓷釉0.04%为0.04公斤,高温搪瓷釉0.8%为0.8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20℃。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及所述的原料准备均为:

所述甲原料为:聚苯乙烯颗粒1.5公斤;

所述乙原料为:陶瓷粘土54%为54公斤,红泥粘土45.49%为45.49公斤,陶瓷釉0.01%为0.01公斤,高温搪瓷釉0.5%为0.5公斤。

对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以物理发泡方法加温为110℃。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

正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二及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进行实施,只是所述的原料配比中所述甲原料聚苯乙烯颗粒及所述的原料准备中所述乙原料陶瓷粘土、红泥粘土、陶瓷釉、高温搪瓷釉均为在原来用量的基础上以缩小1、2、3、4、5倍以及在原来用量的基础上以扩大1、2、4、6、8、10、15、20、25、30、40、50、80、100、120、150、18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800、1000倍进行了实施,从而完成了理论性试验的实施、基础性试验的实施、小型试验的实施、中型试验的实施、大型试验的实施、生产型试验的实施、各种类型试验的重复性试验的实施,从而使得本发明的试验实施完善、扎实、稳妥、可靠、经得起推敲与考验、基础理论研究扎实而充分、应用研究完备而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为实际应用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为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开拓意义。

本发明实施完毕后,进行了考核行试验,经考核试验,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