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

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

摘要

一种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依照下列步骤完成:①在既有线一侧,分别设置分体滑道,在分体滑道分别预制框架;②在既有线桥下部设立临时支墩,用临时支墩托起轨排;并在换梁段的两段进行无缝线路锁定及安装横担轨;③用临时支墩支撑既有线梁体,拆除既有梁底支座;④用钢绞线将预制框架和既有梁连接;⑤利用连续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将串联在一起的框架和既有梁拖拉到设计要求的位置;⑥在预制框架底板下方支承面注浆加固;⑦落轨、补碴恢复线路。本发明的优点是:1.施工安全、稳定。2.减少了成本、简化了施工程序。3.缩短了工期。4.节约了工程费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D22/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12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0-08-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D22/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12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9-02-25

    授权

    授权

  • 2008-08-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既有线特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既有线桥梁的换梁施工方法普遍采用的是设立后背墙,在滑板上预制框架,用千斤顶反复加顶铁顶进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的缺陷:1、需要解体无缝铁路,因此无法保证封锁施工时间6个小时的要求;二是顶力装置要求很大;三是施工场地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该方法无需解体无缝铁路、施工速度快、不受施工场地的限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骤完成:①在既有线一侧,分别设置分体滑道,在分体滑道分别预制框架;②在既有线桥下部设立临时支墩,用临时支墩托起轨排;并在换梁段的两段进行无缝线路锁定及安装横担轨;③用临时支墩支撑既有线梁体,拆除既有梁底支座;④用钢绞线将预制框架和既有梁连接;⑤利用连续千斤顶牵引钢绞线将串联在一起的框架和既有梁拖拉到设计要求的位置;⑥在预制框架底板下方支承面注浆加固;⑦落轨、补碴恢复线路。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

上述分体滑道由主滑道和两个与其平行设置的附滑道组成;滑道表面设有泡沫板,泡沫板上设置滑块;滑道与反力座连为一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1、施工中无需解体无缝线路,保证了换梁施工的稳定安全,一次换梁仅用时6小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铁路运营的影响。2、采用钢绞线串联框架梁和既有梁,利用千斤顶连续顶进仅有利于结构稳定安全,而且省去了刚性连接型钢的投入,在减少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施工程序。3、在淤泥质软土地基上建立滑道并在滑道上浇注框架梁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加强复合地基承载力,缩短了工期。4、利用无缝线路架空技术,节约了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滑道与反力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滑道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铁路既有线桥梁连续顶推框架法换梁施工方法

总体施工方案:

1、在既有线一侧,分别设置分体滑道,在分体滑道分别预制框架。

①滑道施工:本框架桥共3孔,每孔布置3组滑道,每组滑道由一个主滑道和两个附滑道组成,在框架预制滑道1另一端设反力座2。滑道与框架间滑动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滑块3,滑块尺寸为300×300×10mm,间距1.1m,中间填充15mm厚泡沫板4。

基底采用高压旋喷桩桩基施工,根据滑道基础承受荷载的不同情况,既有梁移动地段基础采用矩形板式承台,其余地段采用锥形梁式承台。

旋喷桩桩径为600mm,桩长为11.4m,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砂砾岩,复合地基承载力经广铁科研所检测达613KPa,满足设计要求485KPa。

滑道顶面宽度为50cm,两侧通常布置50×50mm角钢,顶面与滑道顶齐平,上铺2mm厚不锈钢板锚固在角钢上,滑块固定在框架底部20mm厚钢板上。

反力座与滑道连成整体。反力座基础采用桩基承台基础。桩基5采用¢1600mm(不包括护壁厚度)的挖孔灌注桩,桩长9.5m,钢筋砼等级C30;承台6采用C30钢筋砼,外形尺寸为300×300×200cm。反力座立柱7选用4根32b工字钢,用2cm厚钢板焊接连成。

②框架预制。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第1孔框架在高线左侧预制,第2、3孔在框架右侧预制。预制时,与既有桥墩保持1m的工作空间。

b、框架在滑道上预制,滑道间框架底80cm范围内采用砂底模,上抹5cm厚M10水泥砂浆,待框架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用人工清除砂底模,同时清理滑动面,务必保持干净并涂满黄油。

c、三个滑道上方穿钢绞线孔道用内径为¢100mm的波纹管。

2、在既有线桥下部设立临时支墩。既有梁下搭设临时支墩,支墩采用万能杆件拼装而成,长10m,宽2米,高6米,并采用加固措施。

3、在换梁段的两段进行无缝线路锁定及安装横担轨。在换梁段两侧设置54m缓冲区(满足200倍纵坡坡度),其外设置50m线路加固区,在正式换梁前1晚上,封锁线路,把加固段拧紧螺栓进行锁定,并在换梁段钢轨下安装横担轨(P50旧钢轨),按间距8根轨枕布置,横担轨用木枕垫实,两钢轨间铺绝缘胶垫隔离。横担轨贯通既有线路和框架顶道碴槽,以便拖拉平移时,既有线路轨排通过滑轮在横担轨上过渡到框架顶道碴槽内。

4、拖拉平移封锁施工。

①轨排架空

框架平移前,把换梁段线路道碴扒平轨枕底,同时拆除缓冲区钢轨扣件,把换梁段轨排用齿轮式起道机顶起架空约20cm,在轨排与横担轨之间安装滑轮(高17cm)。

②拆除桥梁接缝处道碴及盖缝板。

③顶梁。

每孔在既有墩帽上使用8台250t手动油压千斤顶,拆除支座螺帽,同时顶升既有梁体(顶100mm高),安装梁底支撑,千斤顶回油,把梁落放在万能杆件支墩上。

④拖拉平移。

a、待旧梁顶升、落梁完成后,由施工总指挥发出可牵引平移命令。

b、接到命令后,千斤顶按手动控制同步平移把箱涵和万能杆件支架运动10cm,检查箱涵、万能杆件支架在平移滑道上及相关各部分的情况是否正常。

c、起动自动整体平移。操作主控台的自动按钮进行平移梁的自动连续平移,平移过程中,观察平移过程中同步对框架的影响;注意记录平移过程中的油压最大、最小值;用外设检测装置应时刻监测箱涵的步进轨迹以适时纠偏进行修正。

d、整体平移约3个小时平移到位,调整。

e、采用手动操作直到所有的钢绞线全部卸载,撤除设备,完成施工。

⑤、桥上线路恢复

(1)、用齿轮式起道机顶起钢轨,拆除滑轮和横旦轨,使既有轨排落放在框架道碴槽里,上好两端缓冲区扣件。

(2)、在上一步时间之内,铺梁缝盖缝板,并回铺道碴。

(3)、人工起拨道,用小型养路机械进行道床捣固;

(4)、检查验收与开通线路。

⑥、开通后慢行和线路维护至常速。

5、框架底板下方支承面注浆加固。

框架就位后,框架底板下方距支承面还有10cm间隙(拖拉框架需要),在框架四周用M10水泥砂浆或砂袋封闭,利用高压注浆法注浆填充加固,浆液掺速凝剂配制,滑道两侧框架悬挑部分在框架就位后120分钟内达到设计强度。预制时预留注浆管道,间距3米,梅花形布置。

6、拆除。

(1)、既有梁拆除:用2台150吨吊车配合逐榀往下拆除,用4台150吨运梁车弃运出场外。

(2)、临时钢支墩拆除:用4台5吨倒链配合逐节往下拆除,直至地面。

(3)、既有24、25号桥墩砼拆除:使用挖掘机带振动锤配人工使用风镐分段拆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