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叶酸联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叶酸联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叶酸联合应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该组合物包括:药用剂量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药用剂量的利尿剂、药用剂量的叶酸类化合物、和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提供了该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用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提供给患者该药物组合物,可以提高疗效,增加患者依从性,使患者用药方便,降低医疗费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45/06 专利号:ZL2007101657754 登记生效日:2023071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中区高新中一道16号生物孵化器三期 变更后权利人: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高新中一道16号生物孵化器三期2号楼第1、2层、3号楼1层东侧及2、3层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 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 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45/06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11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8-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A61K45/06 授权公告日:20111012 登记号:2013990000307 出质人: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八卦岭支行 解除日:20160705 申请日:200711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3-07-17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45/06 登记号:2013990000307 登记生效日:20130523 出质人: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深圳奥萨医药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八卦岭支行 发明名称: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叶酸联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授权公告日:20111012 申请日:200711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1-10-12

    授权

    授权

  • 2009-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1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叶酸联合应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属于药学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脑卒中,以及肾脏疾病等的主要原因。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药物降低血压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WHO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分别是:利尿剂、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T1受体拮抗剂,或者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降压制剂。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来达到控制血压目标,两种药物可单独处方或为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合并用药有其需要和价值,每种药物的剂量不大,药物的治疗作用应有协同或至少相加作用,其不良作用可以相互抵消或至少不重叠或相加。

在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及中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高血压联合用药中,半数以上的联合用药中使用了利尿剂,其中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利尿剂的使用较为波折。自50年代起,利尿剂就作为常见的抗高血压药应用于临床。1978年噻嗪类利尿剂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线降压药,常单独应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但临床应用发现,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钠、低血钾和低血氯,约30%的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另外由于抑制碳酸酐酶,减少H+分泌使NH3排出减少,引起血氨升高。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影响脂肪酶的活性,使甘油三脂分解代谢减少,甘油三脂升高,导致脂肪代谢紊乱,或引起轻度胆固醇增加。因此,随着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新型抗高血压药的出现,利尿剂临床使用量显著减少。

然而近十年来,人们重新发现以小剂量利尿剂作为基础降压药物,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小剂量利尿剂同以前的剂量相比,降压效果相似而不良反应减少;利尿剂引起的有效血容量减少是对高血压必要的治疗,可能是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于是又开始重视利尿剂的使用。并且认为利尿剂和β受体拮抗剂是目前唯一明确的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对老年患者)患病率和致死率的药物。如果无使用禁忌证,无使用其他降压药物的强烈指征,应首选这两类药物。

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学术大会公布ASCOT(Anglo-Scandinavian CardiocOutcomes Trial)的结果,ASCOT的研究对象为19257例高血压(未治疗者血压≥160/100mmHg;已接受治疗者血压≥140/90mmHg)患者,至少有其他3个或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无明确诊断的冠心病,ASCOT可作为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中度危险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一级预防的研究,主要终点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或致命性冠心病(CHD)。结果:与阿替洛尔或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和噻嗪类利尿剂配伍)对比,氨氯地平(或联用培哚普利)组总死亡率下降11%(P=0.0247),心血管死亡减少24%(P=0.001),脑卒中减少23%(P=0.0003),冠心病事件减少16%(P<0.01),新发生糖尿病减少30%(P<0.01)。因此,具有心血管疾病中度危险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以钙通道阻滞剂为基础必要时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以阿替洛尔为基础或加用噻嗪类利尿剂的疗效,这一优势尤其在患者治疗早期达标时最为显著。可见,β受体阻断剂联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ASCOT研究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利弊都十分突出。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中,强化了噻嗪类利尿剂作为抗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重要地位,在6项强适应症中有4项(心力衰竭、冠心病高危、糖尿病和预防脑卒中复发)列有噻嗪类利尿剂;并且从成本一效益角度分析,噻嗪类利尿剂列为最值得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同时噻嗪类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多也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利尿剂或含有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保护作用,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性,减少利尿剂或含有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的不良反应,无论从临床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值得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含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靶器官保护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方面优于含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而副作用不增加的药物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

(1)药用剂量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2)药用剂量的利尿剂;

(3)药用剂量的叶酸类化合物;

(4)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上述“药用剂量”是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和《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Pressure(JNC-7)》中相对应的各种具体降压药的推荐剂量,或各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范围。

上述药用剂量的叶酸类化合物为叶酸、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剂量为0.2~1.6mg,优选0.4~1.0mg。

上述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选自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氯沙坦、依普沙坦、或缬沙坦中的一种,剂量为8~300mg。

上述利尿剂选自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依普利酮、或螺内酯中的一种,剂量为2.5~50mg。

上述药用剂量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利尿剂降压药,其具体类别与剂量见下表,但不限于下表范围。

合用类型合用剂量配比,mg*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坎地沙坦/氢氯噻嗪(16/12.5,32/12.5,32/25)甲磺酸依普沙坦/氢氯噻嗪(600/12.5,600/2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75/12.5,150/12.5,300/12.5,300/25)氯沙坦/氢氯噻嗪(50/12.5,300/12.5,300/25)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0/12.5,80/12.5,80/25)缬沙坦/氢氯噻嗪(80/12.5,160/12.5,160/25)奥美沙坦/氢氯噻嗪(20/12.5,40/12.5,40/25)*可得到多种固定剂量的复方药物。每种药物的剂量均为mg

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为替米沙坦40~80mg;上述药用剂量的利尿剂为氢氯噻嗪12.5~25mg;上述叶酸类化合物为叶酸、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剂量为0.2~1.6mg。

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为厄贝沙坦75~300mg;上述药用剂量的利尿剂为氢氯噻嗪12.5~25mg;上述叶酸类化合物为叶酸、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剂量为0.2~1.6mg。

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为坎地沙坦8~32mg;上述药用剂量的利尿剂为氢氯噻嗪12.5~25mg;上述叶酸类化合物为叶酸、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剂量为0.2~1.6mg。

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为奥美沙坦20~40mg;上述药用剂量的利尿剂为吲达帕胺2.5~5mg;上述叶酸类化合物为叶酸、亚叶酸钙或左旋亚叶酸钙,剂量为0.2~1.6mg。

我们运用本发明药物对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过程中,着重针对靶器官保护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方面。这是因为:若高血压不进行有效控制,持续几年后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输送至组织的血流速度减慢,造成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损害。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室肥厚、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眼底病变。当上述这些靶器官损害仍不能给予有效控制,则发展成为更严重的后果,即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塞、或脑出血,其中脑梗塞、脑出血统称为脑卒中。因此,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降压与靶器官保护并举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

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当将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与叶酸类化合物合用时,还能协同增强靶器官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强于仅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二联复方降压药,也强于单用叶酸类化合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药用剂量的叶酸类化合物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的药物中的用途,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室肥厚、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功能衰竭、视网膜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眼底病变。

进一步,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将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与叶酸类化合物合用时,能协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且作用强于仅应用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二联复方降压药,也强于单用叶酸类化合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进而,本发明还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是指降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塞、或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还指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该药物组合物中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载体,可制成普通口服制剂,包括普通片剂、胶囊、颗粒剂等,制成普通口服制剂时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有助于将活性化合物配制成药用制剂的赋形剂和辅药,如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等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物,属于本领域常识。

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片剂、双层片剂、多层片剂、缓释片剂、单室控释片剂、双室控释片剂、微孔型控释片剂、舌下含片、口腔速崩片、分散片、肠溶片、颗粒剂、丸剂、肠溶胶囊、延迟释放片、定时/位释放片、普通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含有微丸或小片的胶囊、含有微丸或小片的pH依赖型胶囊、颗粒剂、口服液、膜剂或贴剂等剂型,其中优选片剂、胶囊或颗粒剂。

根据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也可以是指含有两个或三个独立药物的药盒。当“药物组合物”是指含有两个独立药物的药盒时,上述“组合药盒”是一种盒状容器,内置多种剂量形式的药物组合,及其服用说明书,“组合药盒”更适用于个体化用药;第一个药物为含有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第二个药物为叶酸类化合物。当“药物组合物”是指含有三个独立药物的药盒时,上述“组合药盒”是一种盒状容器,内置多种剂量形式的药物组合,及其服用说明书;第一个和第二个药物分别含有AT1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第三个药物中含有叶酸类化合物。该药盒中的两个或三个独立的药物可以伴随给药,也可以在同一种药物制剂中或者在不同的药物制剂中按顺序给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其协同作用在于能协同降低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协同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用剂量的AT1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药用剂量的叶酸类化合物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治疗或延缓高血压、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或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药物中的用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提供给患者这种特定用途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服药方便,降低医疗费用,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药理作用的实验支持详见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别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3),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03),并在本室饲养繁殖,备用。8~10周龄后大鼠血压升高,测定大鼠血压1周(第1、6天),取血压稳定的大鼠用于实验。高血压大鼠分组和给药剂量见表1,另设WKY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26周。观察指标:

(1)分别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血压(179型血压测定仪,美国IITC Life ScienceInc.)计算降压幅度(=给药前收缩压-给药后收缩压);26周末,取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

(2)收集尿液,用磺基水杨酸法在分光光度计测定尿蛋白浓度,计算24h尿蛋白量。放免法测定24h尿α1微球蛋白,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尿肌酐;取血测定血肌酐、血尿素氮(BUN),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3)左心室重和室重指数  取大鼠心脏,用预冷生理盐水洗净,分离左心室(包括室间隔),称左心重,计算室重指数(左心室mg/体重g)。

(4)心肌羟脯氨酸测定  大鼠处死后,取左室心肌组织约50mg,采用Bergman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计算胶原含量。胶原含量=8.2×羟脯氨酸含量(mg/g)。

(5)心肌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采用Takemori等描述的方法,每一标本取10个胞核位于中央的心肌细胞,测量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取其均值作为该标本的所得值。心肌组织常规切片,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CVF为胶原面积与心肌总面积的比值,其中胶原面积不包括血管周围胶原面积,随机分析5个视野,取其均值。PVCA为每一标本测量4支呈横切面的壁内小动脉的周围面积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取其均值。

(6)肠系膜动脉的组织学观察处死大鼠后,取肠系膜上动脉第二级分枝5mm(从回盲部倒数,第二根肠系膜上动脉分枝的第二级分枝中间5mm),置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厚5μm,HE染色,每条动脉切5个横切面,选取标准横切面的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与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在统一放大10×40倍的显微镜下,测量小血管中膜厚度、内径,计算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高血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叶酸组大鼠血压有所改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及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血压均显著降低;但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的降压幅度进一步增大,其中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8mg/kg)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内皮细胞功能失调作为心血管损害的早期标志受到广泛关注,内皮细胞活性标志物(一氧化氮及其代谢产物,内皮素等)研究可作为一种检测内皮功能的简单方法。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当体内的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的作用不能抗衡时即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链终止阶段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其含量可间接反映自由基的产生情况和机体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是体内最重要的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高血压组大鼠血清NO、SOD水平显著降低,ET、MDA水平显著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叶酸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血浆NO、SOD升高、ET、MDA降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血浆NO、SOD进一步升高,ET、MDA进一步降低,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显著的内皮细胞功能损害,脂质过氧化,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抗脂质过氧化,两者合用保护作用显著增强。见表1。

表1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灌胃给药连续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清NO、ET、SOD、MDA的影响

    组别  剂量  (mg/kg)    数量    (n)  降压幅度  (mmHg)    NO    (mmol/L)  ET  (pg/ml)    SOD    (kU/L)  MDA  (umol/L)    正常组  -    18  -1.6±  3.0    84.8±    16.2  73.5±  16.5    164.8±    40.2  1.05±  0.22    高血压  -    17  -14.5±  6.2**    43.2±    10.3**  132.8±  30.2**    78.6±    23.1**  3.68±  0.84**    替米沙坦/氢    氯噻嗪+叶酸  4+1.25+  0.04    19  33.6±  10.6▲▲    68.2±    13.5▲▲  85.6±  13.7▲▲★    125.7±    27.6▲▲★★  1.95±  0.39▲▲★    替米沙坦/氢    氯噻嗪+叶酸  4+1.25+  0.08    17  35.2±  12.0▲▲★    74.5±    13.2▲▲★  90.2±  17.4▲▲    135.2±    19.4▲▲★★  1.53±  0.28▲▲★★    替米沙坦/氢    氯噻嗪  4+1.25    17  24.3±  10.2▲▲    59.2±    16.8  102.6±  20.2▲▲    96.6±    18.3  2.39±  0.43▲▲    叶酸  0.08    16  -8.5±  4.9    63.0±    26.6  109.8±  14.9▲▲    106.2±    20.3▲▲  2.07±  0.82▲▲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5,▲▲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P<0.01

24小时尿α1微球蛋白是反映早期近曲小管损害的标记物,蛋白尿除作为一种肾脏损害标志外,更是一种促进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显著升高,Ccr明显降低,BUN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降低、Ccr升高、BUN降低,叶酸单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功能损害无明显影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进一步降低,Ccr进一步升高,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叶酸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显著增强。见表2。

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大鼠左心重和室重指数明显增加,叶酸单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重和室重指数无明显影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左心重和室重指数均显著降低,与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左心重和室重指数有进一步降低趋势,但是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高血压组大鼠出现左心室心肌肥厚,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长期给药可以预防大鼠心肌肥厚,联合用药组改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更强。见表3

心室重构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增殖、肥大及间质纤维化,羟脯氨酸为胶原纤维所特有,其含量可反映纤维化程度。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进一步降低,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2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α1-微球蛋白、尿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动物    数    尿蛋白(mg)24hα1-微球蛋白(μg)Ccr(ml/min)BUN(mmol/L)  正常组-    18    5.3±3.221.2±8.20.355±0.1167.34±1.12  高血压组-    17    30.6±9.2**89.3±23.1**0.226±0.060**9.62±2.13**  替米沙坦+氢  氯噻嗪+叶酸4+1.25+0.04    19    18.3±4.5▲▲★49.8±12.3▲▲★★0.314±0.044▲▲7.89±1.16▲▲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8    17    17.1±3.4▲▲★★52.4±12.3▲▲★0.326±0.037▲▲★7.21±0.76▲▲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1.25    17    22.4±5.2▲▲66.6±16.3▲▲0.286±0.046▲▲7.93±0.96▲▲叶酸0.08    16    27.4±9.085.6±31.40.216±0.0558.56±1.25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P<0.01

表3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室重指数、心肌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动物    数 左心室重量 (mg)    室重指数    (mg/g)    心肌胶原含量    (mg/g)正常组-    18 800.2±127.4    1.91±0.15    1.65±0.26高血压组-    17 921.3±145.2**    3.07±0.31**    3.60±0.57**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4    19 743.8±136.7▲▲    2.39±0.34▲▲    2.76±0.21▲▲★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8    17 738.6±97.3▲▲    2.36±0.21▲▲    2.68±0.41▲▲★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1.25    17 795.3±125.4▲▲    2.55±0.28▲▲    3.06±0.36▲▲叶酸0.08    16 905.2±178.6    2.98±0.30    3.32±0.48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高血压组大鼠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均显著增大,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显著降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进一步降低,其中细胞横截面积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高血压组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标CVF、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标PVCA均显著增加,CVF与PVCA升高几乎同步,表明心肌间质纤维化参与了SHR心脏重构的病理过程。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心肌CVF、PVCA均显著降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心肌CVF、PVCA进一步降低,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5。

表4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参数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动物数  心肌细胞面积  (μm2)细胞长径(μm)细胞短径(μm)正常组-    18  70.8±10.811.66±2.317.87±1.07高血压组-    17  116.8±20.4**16.05±2.13**10.32±1.34**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4    19  81.9±10.5▲▲★13.0±1.34▲▲8.10±1.79▲▲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8    17  83.6±9.8▲▲★12.50±2.83▲▲9.14±0.85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1.25    17  91.5±7.4▲▲14.0±1.14▲▲8.78±1.09▲▲叶酸0.08    16  111.6±8.815.16±2.3010.11±1.35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5,▲▲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表5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影响

组别    剂量    (mg/kg)  动物数  CVF(%)    PVCA(%)WKY组    -    18  1.88±0.45    1.16±0.83高血压组    -    17  5.31±1.18**    4.85±1.17**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    4+1.25+0.0    4    19  3.44±0.33▲▲★    3.09±0.30▲▲★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    4+1.25+0.0    8    17  3.53±0.42▲▲★    3.14±0.36▲▲★替米沙坦+氢氯噻嗪    4+1.25    17  3.93±0.36▲▲    3.60±0.52▲▲叶酸    0.08    16  5.14±1.08    3.90±0.79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5,▲▲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外膜的纤维化,管壁中层增厚(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和细胞间质增多所致);内膜玻璃样变,内皮细胞增生,上述变化使血管壁厚度/管腔比值减小,舒张功能受限,冠脉的储备功能下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高血压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增加,内径减小,中膜/内径比增加。与高血压组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降低、中膜/内径比降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和中膜/内径比均进一步降低,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6。

表6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6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

组别剂量(mp/kg)    动物    数 中膜厚度 (μm)血管内径(μm)中膜厚度/内径(%)正常组-    18 24.3±6.5226.9±26.611.2±3.6高血压组-    17 46.4±8.7**178.7±21.1**26.4±5.4**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4    19 31.5±4.7▲▲★★217.8±22.6▲▲14.1±3.7▲▲★★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叶酸4+1.25+0.08    17 33.4±4.2▲▲223.5±16.7▲▲14.7±3.1▲▲★★替米沙坦+氢氯噻嗪4+1.25    17 37.5±5.4▲▲205.4±20.9▲▲18.6±3.4▲▲叶酸0.08    16 42.8±9.8 185.5±17.523.5±4.8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2: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白发性高血压大鼠(SHR)8~10周龄后大鼠血压升高,测定大鼠血压1周,取血压稳定的大鼠用于实验。根据血压数值,将SHR分成模型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1.25mg/kg)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15+1.25+0.04mg/k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15+1.25+0.08mg/kg)组、叶酸组(0.08mg/kg),另设WKY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6周。26周末,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收集尿液,测定24h尿α1微球蛋白、尿肌酐;取大鼠心脏,测定左心重和室重指数;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和计算胶原含量;心肌组织常规切片,测量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肠系膜动脉二级分支切片,测量小动脉内径、中膜厚度,计算中膜厚度/内径比。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血浆NO升高、ET降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血浆NO进一步升高,ET进一步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降低、Ccr升高,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0.04、0.08mg/kg)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进一步降低,Ccr进一步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左心重、室重指数、心肌胶原蛋白含量、CVF、PVCA、心肌细胞的横截面积、长径和短径均显著降低,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上述心肌相关参数进一步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和中膜/内径比均降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和中膜厚度/内径比均进一步降低,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高血压大鼠内皮细胞功能、肾功能、心肌结构具有保护作用,两者合用对保护作用显著增强。

实施例3: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8~10周龄SHRsp分别购自上海市高血压病研究所、阜外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在室温(23±2)℃,相对湿度(50±10)%,光照明暗各12h,自由摄食标准饲料,固形饲料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繁育场提供,饮用水为纯净水。试验前测定血压,根据血压数值,将SHRsp分成模型组、坎地沙坦/氢氯噻嗪(1.6mg/kg+1.25mg/kg)组、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1.6mg/kg+1.25mg/kg+0.08mg/kg)组,另设WKY对照组,每组30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20周。观察指标:

(1)每日观察动物饮食、存活情况及行为活动,记录各组动物脑卒中发作数。

(2)神经功能分级参照Bederson的神经功能分级标准(Bederson JB,Pitts LH,Tsuji M,et al.Rat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valuation of the model and development a eurologicexamination[J].Stroke,1986,17(3):472-476.),分为如下5级,每周观察一次。

0级(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级(轻微):前肢蜷缩或屈曲,主要是持续性腕屈曲或肩内收伴肘部伸展。

2级(中度):前肢持续性蜷缩或屈曲,可见腕、肘全部屈曲、肩部内收或内旋。

3级(严重):持续性肢体蜷缩或屈曲,一侧肢体推力体抗持续性减弱,自主活动时不伴肢体划圈行为。

4级(甚重):双侧肢体持续性蜷缩或屈曲,一侧肢体推力体抗持续性减弱,自主活动时出现肢体划圈行为。

(3)脑动脉及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所有存活大鼠麻醉后行主动脉插管,2.5%戊二醛灌注固定,断头取脑,分离颅底动脉环及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和细动脉,2.5%戊二醛固定,包埋、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的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径,计算中膜厚度/管腔内径的比值,每张切片测10条血管。所有存活动物及死亡后可取得病理组织的大鼠均取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脑出血、脑梗塞或混合性脑卒中,计算各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

结果:

(1)一般观察  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大鼠卒中后出现明显精神萎靡,嗜睡,毛发蓬松、干枯或脱落、无光泽,体重下降,主动活动明显减少,行动迟缓,肢体呈不同程度瘫痪,部分大鼠发病同时伴有抽搐、腹泻、小便失禁、眼球出血等症状,病情严重者数小时内死亡。治疗组的大部分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较模型组轻微,精神状态明显优于模型组,自主活动增加,主动觅食、饮水,体重下降不明显,毛发也较模型组顺滑有光泽。

(2)神经功能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增加,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其中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进一步降低,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7、表8。

表7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10周对SHRsp大鼠脑卒中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只)

组别剂量(mg/kg) 动物数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正常组- 28    28  0  0  0  0模型组**- 25    7  1  5  6  6坎地沙坦/氢氯噻嗪1.6+1.25 27    11  5  6  3  2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1.6+1.25+0.08 27    16  7  3  0  1

Riddit检验,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表8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0周对SHRsp大鼠脑卒中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只)

组别  剂量(mg/kg)  动物数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正常组  -  28  28  0  0  0  0模型组**  -  21  5  2  2  5  7坎地沙坦/氢氯噻嗪  1.6+1.25  23  10  2  3  5  3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  1.6+1.25  +0.08  23  15  4  1  1  2

Riddit检验,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3)脑卒中发生率  由于神经功能评分1级介于正常与脑卒中之间,判断差异较大,影响因素多,故本试验以神经功能评分2级及2级以上为标准,判断脑卒中的发生。正常组无1只发生脑卒中,模型组30只大鼠中2只给药不当意外死亡,18只发生脑卒中,除1只动物外,其他29只动物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共24只有脑卒中发生,其中脑出血10只,脑梗死7只,混合性中风7只。脑卒中灶及周围均可见小动脉透明变性或纤维素样坏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有的管腔内可见微血栓形成,管周渗血。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30只大鼠有12只发生脑卒中,1只动物未能取得病理组织,其他29只动物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共17只有脑卒中发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30只大鼠中,有1只给药不当导致死亡,有7只发生脑卒中,其中2只动物未能取得病理组织,其他28只动物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共9只有脑卒中发生,其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进一步降低(P<0.05)。见表9。

(4)对SHRsp大鼠脑动脉的影响  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改变,主要表现为管壁中层增厚、内膜玻璃样变,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厚度/管腔比值减小。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动脉中膜厚度增加,管腔内径减小,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大鼠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降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组脑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进一步降低,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0。

表9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0周对SHRsp大鼠脑卒中的影响

    组别  剂量(mg/kg)脑卒中发生数/实际观察数  病理组织学观察脑卒中  发生数/实际观察数    正常组  -0/30  0/29    模型组**  -18/28**  24/29**    坎地沙坦/氢氯    噻嗪  1.6+1.2512/30  17/29    坎地沙坦/氢氯    噻嗪+叶酸  1.6+1.25  +0.087/29▲▲  9/28▲▲★

x2检验,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5

表10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连续给药20周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动脉的影响

  组别  剂量  (mg/kg)  动物  数  中膜厚度  (μm)  管腔内径  (μm)  中膜厚度/管腔内  径(%)  对照组  -  28  14.6±4.2  84.2±14.6  17.6±3.6  模型组  -  18  46.1±7.9**  60.6±8.4**  78.2±8.4**  坎地沙坦/氢  氯噻嗪  1.6+1.25  20  33.2±5.2▲▲  74.6±9.8▲▲  46.4±5.8▲▲  坎地沙坦/氢  氯噻嗪+叶酸  1.6+1.25  +0.08  22  28.7±4.8▲▲  78.6±10.1▲▲  37.2±6.1▲▲★★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比较,★★P<0.01

实施例4: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及靶器官损害的保护作用

SHR大鼠,体重150~180g,平均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为模型组、奥美沙坦/吲达帕胺(2+0.25mg/kg)组、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2mg/kg)组、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4mg/kg)组、左旋亚叶酸钙(0.04mg/kg)组,另取2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5%CMC溶液,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调整药量,连续给药20周。观测指标:

(1)血压  分别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鼠尾收缩压,比较各组间血压差别。

(2)肾功能  收集24h尿液,用比浊法测定尿蛋白、放免法测定24h尿α1微球蛋白,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尿肌酐,取血测定血肌酐,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3)心肌羟脯氨酸测定  大鼠处死后,取左室心肌组织约50mg,采用Bergman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并计算胶原含量。胶原含量=8.2×羟脯氨酸含量(mg/g)。

(4)心肌胶原组织测定  心肌组织常规切片,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CVF为胶原面积与心肌总面积的比值,其中胶原面积不包括血管周围胶原面积,随机分析5个视野,取其均值。PVCA为每一标本测量4支呈横切面的壁内小动脉的周围面积与管腔面积的比值,取其均值。

(5)肠系膜动脉的组织学观察  处死大鼠后,取肠系膜上动脉第二级分枝5mm(从回盲部倒数,第二根肠系膜上动脉分枝的第二级分枝中间5mm),置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厚5μm,HE染色,每条动脉切5个横切面,选取标准横切面的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与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在统一放大10×40倍的显微镜下,测量小血管中膜厚度、内径,计算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对SHR血压的影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大鼠血压有所改善,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及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0.02、0.04mg/kg)组大鼠血压均显著降低;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组大鼠的降压幅度没有显著改变。见表11。

表11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对SHR大鼠血压(mmHg)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给药前血压(n)8周血压(n)16周血压(n)20周血压(n)正常组- 109.6±12.5(20)112.6±15.3(20)122.4±16.4(20)130.3±18.9(19)模型组- 174.6±16.3**(20)180.6±18.7**(18)182.5±19.6**(18)188.2±20.4**(16)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2 177.4±16.8(20)144.3±20.2▲▲(19)142.5±17.5▲▲(18)144.2±20.4▲▲(18)2+0.25+0.04 176.2±15.4(20)140.1±20.3▲▲(20)139.5±20.3▲▲(20)143.6±24.7▲▲(19)奥美沙坦/吲达帕胺2+0.25 176.2±19.5(20)144.5±13.4▲▲(20)147.6±14.7▲▲(18)152.2±14.5▲▲(17)左旋亚叶酸钙0.04 174.6±21.2(20)175.6±22.8(19)170.3±23.6(18)178.8±21.9(17)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2)对SHR大鼠肾功能的影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显著升高,Ccr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大鼠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0.02、0.04mg/kg)组大鼠Ccr进一步升高,尿24hα1-微球蛋白、尿蛋白进一步降低,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对SHR大鼠出现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与左旋亚叶酸钙合用,对SHR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显著增强,见表12。

(3)对SHR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及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影响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标CVF、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标PVCA均显著增加,表明心肌间质纤维化参与了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的病理过程。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心肌CVF、PVCA均显著降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组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及心肌CVF、PVCA进一步降低,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与左旋亚叶酸钙合用,对高血压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增强。见表13。

表12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对SHR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N 尿蛋白 (mg/24h)  24hα1-微球蛋白  (μg)    Ccr    (ml/min)正常组-  19 1.33±0.22  9.4±2.1    0.393±0.064模型组-  16 6.41±1.56**  54.7±12.6**    0.211±0.032**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2  18 3.67±0.67▲▲★  35.6±5.9▲▲★    0.279±0.040▲▲2+0.25+0.04  19 3.38±0.82▲▲★★  32.4±6.9▲▲★★    0.309±0.036▲▲★奥美沙坦/吲达帕胺2+0.25  17 4.46±0.93▲▲  41.7±8.4▲▲    0.265±0.041▲▲左旋亚叶酸钙0.04  17 6.11±1.83  56.2±15.4    0.401±0.051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P<0.05,★★P<0.01

表13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对SHR大鼠心肌胶原蛋白含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N 胶原蛋白(mg/g) CVF(%)PVCA(%)正常组- 19 0.93±0.26 1.21±0.320.75±0.23模型组- 16 4.45±1.02** 4.33±0.76**3.15±0.45**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2 18 3.23±0.33▲★ 2.91±0.43▲▲★2.36±0.29▲▲2+0.25+0.04 19 3.16±0.46▲▲★ 2.76±0.57▲▲★★2.15±0.37▲▲★★奥美沙坦/吲达帕胺2+0.25 17 3.71±0.54▲▲ 3.45±0.56▲▲2.62±0.42▲▲左旋亚叶酸钙0.04 17 4.33±0.81 4.09±0.942.85±0.42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P<0.05,★★P<0.01

(4)对SHR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  高血压大鼠的血管改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外膜的纤维化,管壁中层增厚;内膜玻璃样变,内皮细胞增生,上述变化使血管壁厚度/管腔比值减小。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增加,内径减小,中膜/内径比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降低、中膜/内径比降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组大鼠肠系膜动脉中膜厚度、中膜/内径比均进一步降低,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4。

表14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连续给药20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

组别剂量(mg/kg)    N 中膜厚度 (um)血管内径(μm)  中膜厚度/内径  (%)正常组-    19 32.8±8.9185.4±50.9  18.1±4.3模型组-    16 64.4±14.8**118.3±27.6**  53.4±13.4**奥美沙坦/吲达帕胺+左旋亚叶酸钙2+0.25+0.02    18 39.9±6.9▲▲165.7±27.8▲▲  24.6±6.1▲▲★2+0.25+0.04    19 37.6±8.4▲▲175.5±35.7▲▲  22.3±4.6▲▲★★奥美沙坦/吲达帕胺2+0.25    17 45.6±8.7▲▲153.9±41.4  30.1±5.8▲▲左旋亚叶酸钙0.04    17 61.4±16.8125.9±38.7  49.4±12.6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与奥美沙坦/吲达帕胺组比较,P<0.05,★★P<0.01

实施例5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2mg片的制备

处方

替米沙坦                   40.0g

氢氯噻嗪                   12.5g

叶酸                       0.2g

淀粉                       30.0g

微晶纤维素                 60.0g

羧甲基淀粉钠               15.0g

泊洛萨姆F68                1.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叶酸过120目筛,其他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后75℃干燥2小时,备用;精密称定处方量的替米沙坦、氢氯噻嗪、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匀,备用;取处方量的叶酸和泊洛萨姆F68充分混合均匀后等量递增加入预混好的氨氯地平、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微晶纤维素,加入水适量制软材,30目筛制粒,60℃干燥3h;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含量测定后压片,包装。

实施例6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4mg片的制备

处方

替米沙坦                  40.0g

氢氯噻嗪                  12.5g

叶酸                      0.4g

乳糖                     3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羧甲基淀粉钠             10.0g

泊洛萨姆F68              1.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5。

实施例7替米沙坦40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8mg片的制备

处方

替米沙坦                 40.0g

氢氯噻嗪                 12.5g

叶酸                     0.8g

乳糖                     50.0g

微晶纤维素               80.0g

羧甲基淀粉钠             20.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5.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5。

实施例8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4mg胶囊的制备

处方:

厄贝沙坦                 150g

氢氯噻嗪                 12.5g

叶酸                     0.4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羧甲基淀粉钠             40.0g

5%聚维酮k-30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适量

                         制成1000粒

制备工艺: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微晶纤维素、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粉碎、过筛后混合均匀,与适量的5%聚维酮k-30水溶液混合制成软材后制粒、干燥、加入微粉硅胶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装胶囊1000粒即得。

实施例9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8mg胶囊的制备

处方:

厄贝沙坦              150g

氢氯噻嗪              12.5g

叶酸                  0.8g

淀粉                  60.0g

微晶纤维素            40.0g

羧甲基淀粉钠          40.0g

5%聚维酮k-30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适量

                      制成1000粒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8。

实施例10替米沙坦40mg/螺内酯50mg/亚叶酸钙0.4mg胶囊的制备

处方:

替米沙坦               40g

螺内酯                 50g

亚叶酸钙(按亚叶酸计)   0.4g

淀粉                   40.0g

微晶纤维素             20.0g

羧甲基淀粉钠           20.0g

5%聚维酮k-30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适量

                       制成1000粒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8。

实施例11坎地沙坦16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0.8mg片的制备

处方:

坎地沙坦               16g

氢氯噻嗪               12.5mg

叶酸                   0.8g

微晶纤维素             80.0g

乳糖                   40.0g

羧甲基淀粉钠           25.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0.5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取处方量的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叶酸过100目筛后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备用;其他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后75℃干燥2小时;按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乳糖、羧甲基淀粉钠混匀后再与混好的原料药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加入水适量制软材,24目筛制粒,40~45℃干燥、整粒,干颗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含量测定后压片。

实施例12坎地沙坦16mg/氢氯噻嗪12.5mg/叶酸1.6mg片的制备

处方:

坎地沙坦                 16g

氢氯噻嗪                 12.5mg

叶酸                     1.6g

微晶纤维素               80.0g

乳糖                     40.0g

羧甲基淀粉钠             25.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0.5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3奥美沙坦20mg/吲达帕胺2.5mg/左旋亚叶酸钙0.2mg片的制备

处方:

奥美沙坦                      20.0g

吲达帕胺                      2.5g

左旋亚叶酸钙(按左旋亚叶酸计)  0.2g

微晶纤维素                    45.0g

乳糖                          25.0g

羧甲基淀粉钠                  15.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0.5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1。

实施例14奥美沙坦20mg/吲达帕胺2.5mg/左旋亚叶酸钙0.4mg片的制备

处方:

奥美沙坦                      20.0g

吲达帕胺                      2.5g

左旋亚叶酸钙(按左旋亚叶酸计)           0.4g

微晶纤维素                             45.0g

乳糖                                   25.0g

羧甲基淀粉钠                           15.0g

水                                     适量

硬脂酸镁                               0.5g

                                       制成1000片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