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先前发起尝试的数据呼叫发起控制

基于先前发起尝试的数据呼叫发起控制

摘要

无线装置例如从用户或较高层应用程序接收要发起数据呼叫的请求。如果将不应用发起控制,则无线装置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否则,基于可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的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来控制所述数据呼叫的发起。例如,如果(1)最近一次发起尝试成功,或(2)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但自这一不成功的发起尝试起已过去一预定时间周期,则无线装置可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如果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且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尚未过去,则无线装置可(1)等待直至这一预定时间周期过去,且随后发起所述数据呼叫,或(2)拒绝所述数据呼叫。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48/00 专利号:ZL2006800123791 申请日:20060216 授权公告日:201402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2-26

    授权

    授权

  • 2008-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案交叉参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优先于2005年2月17日提出申请的临时申请案第60/654,771号,其名称为“基于失败原因的数据呼叫发起的节制(Throttling of the Data calloriginations based on Failure reasons)”,其受让于本申请案的受让人,且因此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而言涉及通讯,且更特定而言涉及用于在无线通讯网络中发起数据呼叫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网络广泛部署用于提供例如语音、数据、视频、广播、消息传送等各种通讯服务。这些网络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而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讯的多址访问网络。这种多址网络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网络。CDMA网络可实施例如cdma2000、宽频CDMA(W-CDMA)等无线电访问技术(RAT)。cdma2000涵盖IS-2000和IS-95标准。TDMA网络可实施例如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SM)等RAT。这些各种RAT及标准均为所属技术领域内所熟知。

无线装置可发起数据呼叫,以获得来自无线网络的数据服务。发起数据呼叫的过程称为数据呼叫发起。无线装置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一起执行一系列任务来发起数据呼叫。数据呼叫可以出于各种原因而成功或失败。如果数据呼叫失败,则无线装置可再次发起数据呼叫。取决于每次发起尝试的结果,无线装置可以任意次地重复数据呼叫,可能是自动的而不考虑呼叫失败的原因。每一失败的发起尝试均会消耗宝贵的无线电链路资源,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结果或益处。

因此,在所属技术领域中需要以节约无线电链路资源的方式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文阐述用于基于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历史(或呼叫历史)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技术。无线装置可在呼叫历史表格中维持呼叫历史。如下文所述,所述表格中的每一条目可以是对于无线网络、网络域和数据呼叫类型的不同组合。每一条目可包含例如上一次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的失败的发起尝试的次数等信息。无线装置可使用呼叫历史来控制后续数据呼叫发起,以节约无线电链路资源。

在所述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接收要发起数据呼叫的请求(例如,自用户或较高层应用程序),并做出是否控制所述数据呼叫发起的确定。发起控制可应用至某些类型的数据呼叫而不应用至其他类型的数据呼叫。如果未应用发起控制,则无线装置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否则,基于可应用至这一数据呼叫的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来控制所述数据呼叫的发起。例如,如果(1)最近一次发起尝试成功,或(2)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但自这一不成功的发起尝试起已过去一预定时间周期,则无线装置可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如果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且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尚未过去,则无线装置可(1)等待直至这一预定时间周期过去,且随后发起数据呼叫,或(2)拒绝所述数据呼叫。所述预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固定持续时间或可变持续时间。可变持续时间可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的不成功发起尝试的次数(例如,在失败发起尝试越多时持续时间越长)、最近一次发起尝试遇到的失败类型等。如果已发起数据呼叫,则基于这一发起尝试的结果来更新呼叫历史。

下文将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结合各图式来阅读下文列举的详细说明,将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质,通篇中相同的参考字符标识对应的元件。

图1显示与无线网络通讯的无线装置。

图2A显示在简单IP情况下由无线装置发起的数据呼叫。

图2B显示在移动IP情况下由无线装置发起数据呼叫。

图3图解说明具有呼叫节制的数据呼叫发起。

图4显示实例性呼叫历史表格。

图5显示用于执行具有节制的数据呼叫发起的过程。

图6显示用于基于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历史来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过程。

图7显示无线装置的方块图。

图8显示所述无线装置内的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用词语“实例性”意指“用作一实例、示例或例证”。在本文中,任何阐述为“实例性”的实施例或设计均未必应视为与其他实施例或设计相比较佳或有利。

本文所述用于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和系统。例如,这些技术可用于cdma2000网络、1xEV-DO网络、全球行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GSM网络、实施GSM和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GPRS)的GSM/EDGE网络、例如IEEE802.11网络等无线局域网络(WLAN)等。为清楚起见,下文的说明多数针对cdma2000和1xEV-DO网络。cdma2000网络实施IS-2000及/或IS-95,且可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1xEV-DO网络实施IS-856,且对于数据服务而言最佳。

图1显示与无线通讯网络100(也称作访问提供商网络)通讯的无线装置110。无线网络100可以是cdma2000网络或1xEV-DO网络。无线网络100包括基站122、封包控制功能(PCF)124、封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130、远程验证拨号用户服务(RADIUS)服务器132和本地代理(HA)134。基站122为无线装置提供无线电通讯,且还可以称作访问点(1xEV-DO术语)、基地收发站(BTS)或某一其他术语。封包控制功能124控制基站122和PDSN 130之间的数据封包传输。PDSN 130支持无线装置在无线网络100中的数据服务。RADIUS服务器132提供验证、授权和记帐(AAA)功能。本地代理134支持移动因特网协议(IP),且负责将数据路由至当前附连至外网的移动无线装置。PDSN 130、RADIUS服务器132和本地代理134可经由直接连接或经由IP网络140来通讯。IP网络140可包括公用因特网及/或专用IP网络。例如远程主机150等其他实体也可以耦合至IP网络140。

无线网络100由无线电网络120和封包数据网络组成。无线电网络120包括基站122和封包控制功能124,且支持无线电通讯。封包数据网络包括PDSN 130,且支持无线电网络120和IP网络140之间的封包交换通讯。无线网络100通常包括为简便起见而未显示于图1中的其他网络实体。图1显示的网络实体也可以用其他术语指出。例如,在UMTS网络中,基站122称为节点B,封包控制功能124称为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及PDSN 130称为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无线装置110可以是固定式或移动式,且还称为移动站(cdma2000术语)、访问终端机(1xEV-DO术语)、用户设备(UMTS术语)、终端机、用户单元或某一其他术语。无线装置110可能够与cdma2000网络或1xEV-DO网络或这二种网络一起进行通讯。

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简单IP及/或移动IP。简单IP涉及其中为无线装置分配IP地址且由无线网络为无线装置提供IP路由服务的服务。只要无线装置由具有通往同一服务PDSN的连接性的无线电网络提供服务,所述无线装置就保留其IP地址。移动IP涉及其中无线装置即使当在连接至不同PDSN的无线电网络之间交递时也能够维持一不变的IP地址的服务。针对简单IP和移动IP的数据呼叫发起有所不同。

图2A显示在简单IP情况下由无线装置110发起数据呼叫的呼叫流程200。所述数据呼叫发起可由无线装置110处的用户或运行于所述无线装置上的应用程式发起。无线装置110首先建立与无线电网络120的无线电连接,并形成用于将数据发送至无线电网络的话务信道(步骤210)。随后,无线装置110建立与PDSN 130的PPP(点对点协议)对话(块220)。为建立PPP对话,无线装置110和PDSN 130交换LCP(链路控制协议)封包以配置及检测数据链路(步骤222)。在建立所述数据链路之后,可使用CHAP(竞争握手验证协议)或PAP(密码授权协议)来验证无线装置110(步骤224)。还可以执行授权以确保无线装置110可以接收所请求的数据服务(仍为步骤224)。随后,无线装置110和PDSN 130交换NCP(网络控制协议)封包或IPCP(因特网协议控制协议)封包,以选择及配置一个或多个网络层协议,例如在PPP顶上运行的IP(步骤226)。随后,无线装置110可经由PDSN 130与远程主机150交换数据(步骤230)。

图2B显示在移动IP情况下由无线装置110发起数据呼叫的呼叫流程250。无线装置110首先建立与无线电网络120的无线电连接,并形成话务信道(步骤260)。无线装置110随后建立与PDSN 130的PPP对话(块270)。为建立所述PPP对话,无线装置110和PDSN 130交换LCP封包以配置及检验数据链路(步骤272)。在建立所述数据链路之后,无线装置110应不使用CHAP或PAP,且应不请求PPP验证(步骤274)。无线装置110和PDSN 130随后交换NCP或IPCP封包,以选择及配置一个或多个网络层协议(步骤276)。随后,无线装置110执行移动IP(MIP)注册,其需要在本地代理134处注册、验证所述无线装置及为无线装置授权所请求的数据服务(步骤280)。随后,无线装置110可经由PDSN 130与远程主机150交换数据(步骤290)。

cdma2000中在简单IP和移动IP两种情况下的数据呼叫发起阐述于2003年8月的3GPP2 X.S0011-002-C中,其名称为“cdma2000无线IP网络标准:简单IP和移动IP访问服务(cdma2000 Wireless IP Network Standard:Simple IP and Mobile IP AccessServices)”。PPP建立阐述于1994年7月的RFC 1661中,其名称为“点对点协议(ThePoint-to-Point Protocol(PPP))”。移动IP注册阐述于1996年10月的RFC 2002中,其名称为“IP移动性支持(IP Mobility Support)”。这些文件均可公开获得。

无线装置110在任一给定时刻可处于零状态、休眠状态或现用状态。在零状态中,未建立PPP且未分配话务信道。在休眠状态中,已建立PPP但尚未分配话务信道。在现用状态中,已建立PPP、分配话务信道,且无线装置可与无线网络交换数据。无线装置可在零状态中发起数据呼叫,且可在休眠状态中再发起数据呼叫。

图2A及2B显示其中数据呼叫发起成功的情形。在大量示例中,数据呼叫发起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成功。例如,数据呼叫发起可出于任一下述原因而失败:

●无线装置不是有效数据用户;

●在PPP或MIP注册处验证失败;

●网络暂时不可用;及

●其他原因。

一种无效数据用户的情形可能如下。无线装置发起数据呼叫。基站与PDSN进行通讯,且通常还与RADIUS服务器(在简单IP情况下)或本地代理(在移动IP情况下)进行通讯。RADIUS服务器或本地代理确定所述无线装置是否已预定所请求数据服务,且如果没有,则通知基站所述无线装置不是有效数据用户。因此,基站以某一原因拒绝所述数据呼叫发起。

某些验证失败的情形可能如下。无线装置从零状态发起数据呼叫。基站将话务信道分配至无线装置。随后,在无线装置和PDSN之间协商PPP。对于简单IP来说,PPP协商期间的验证(例如,CHAP或PAP)可能失败。在移动IP情况下,MIP注册期间的验证可能失败。

某些网络不可用情形可能如下。在一情形中,无线装置从零状态发起数据呼叫。如果无线电网络不能在封包控制功能和PDSN之间建立A10/A11连接且因此拒绝数据呼叫,则数据呼叫可能失败。如果无线电网络成功地建立A10/A11连接、但PPP协商由于PDSN处于不良状态而失败,则所述数据呼叫也可能失败。在另一情形中,无线装置从休眠状态再发起数据呼叫。如果无线电网络不能与PDSN通讯且因此拒绝数据呼叫,则所述数据呼叫可能失败。如果无线电网络接受所述数据呼叫、但PDSN处于不良状态且放弃所述数据呼叫,则所述数据呼叫也可能失败。

在简单IP和移动IP情况下的数据呼叫发起还可能由于LCP逾时、IPCP逾时、PPP建立失败等原因导致的PPP协商失败而失败。如果在LCP逾时周期内未接收到对LCP配置请求封包的回应,则出现LCP逾时。如果IPCP协商在IPCP逾时周期之后未成功,则出现IPCP逾时。PPP建立可能由于在无线装置处与PDSN处对起始数据呼叫建立或对交递之后PPP再同步的选项不匹配而失败。在简单IP情况下,PPP协商失败也可能起因于PPP验证失败。

移动IP(MIP)的数据呼叫发起也可能出于下列原因而失败:MIP代理征求逾时、MIPRRQ(注册请求)逾时、MIP外地代理失败和MIP本地代理失败。如果在逾时周期内未接收到对代理征求消息的回应,则出现MIP代理征求逾时。如果在RRQ逾时周期内未接收到对注册请求的回复,则出现MIP RRQ逾时。如果从本地代理接收到具有外地代理失败代码的注册回复消息,则出现MIP外地代理失败。如果从PDSN接收到具有本地代理失败代码的注册回复消息,则出现MIP本地代理失败。

无线装置可在(例如)呼叫历史表格中维持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历史。呼叫历史表格中的每一条目可用于无线网络、网络域和数据呼叫类型的不同组合,如下文所述。每一条目可包括例如上一次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的失败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或呼叫失败)的次数等信息。可为某些可指示未来数据呼叫发起的成功可能性的呼叫失败类型维护所述呼叫历史。无线装置可使用这一呼叫历史来控制后续数据呼叫发起,以保留无线电链路资源。使用先前发起尝试控制未来数据呼叫发起被称作“呼叫节制”。

在一实施例中,下述呼叫失败类型会导致对未来数据呼叫发起的节制:

●无线电网络拒绝数据呼叫发起-这可能是由于无线装置不是有效数据用户、无线电网络不能与PDSN通讯等;

●验证失败-这可能在PPP协商(针对简单IP)或MIP注册(针对移动IP)期间出现;

●PPP协商失败-这可能是由于PDSN处于不良状态、LCP逾时、IPCP逾时、PPP建立失败等;及

●移动IP建立失败-这可能是由于MIP代理征求逾时、MIP RRQ逾时、MIP外地代理失败、MIP本地代理失败等。

如果无线装置从休眠状态再发起数据呼叫,则不执行PPP协商。PDSN可能处于不良状态且可以放弃来自无线装置的数据。无线装置将不知道数据未通过。因此,如果无线装置从休眠状态再发起数据呼叫,且无线电网络接受所述数据呼叫但未正确交换数据,则无线装置可依赖于在较高层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将未来数据呼叫进行节制。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指示在呼叫失败之后且再次发起数据呼叫之前所要等待的时间量的退避计时器来实现呼叫节制。所述计时器可在每一呼叫失败之后被设定为逐渐增大的值,且如果数据呼叫成功则可被复位。所述计时器可在第一次呼叫失败之后被设定为W1分钟,第二次呼叫失败之后被设定为W2分钟,第三次呼叫失败之后被设定为W3分钟,且第四次失败之后被设定为W4分钟,其中一般来说,W1≤W2≤W3≤W4。例如,可为计时器使用一组四个指数值W1=1、W2=2、W3=4和W4=8分钟。也可以为计时器使用其他组计时器值,其可包括任一数量的计时器值及任一给定计时器值。选择使用的计时器组被标记为W。如果计时器正在运行,则无线装置不发起数据呼叫。

图3图解说明具有呼叫节制的数据呼叫发起。在时间T1处,无线装置发起数据呼叫。在时间T2处,无线装置遇到呼叫失败、将计时器设定为W1分钟、且启动计时器。无线装置直到计时器期满才发起数据呼叫。在时间T2之后W1分钟的T3处,计时器期满。在时间T3之后的时间T4处,无线装置再次发起数据呼叫。在时间T5处,无线装置遇到呼叫失败、将计时器设定为W2分钟并启动计时器。在时间T5之后W2分钟的时间T6处,计时器期满。在时间T6之后的时间T7处,无线装置再次发起数据呼叫。在时间T8处,无线装置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成功且清空呼叫历史,以使得如果且在遇到下一呼叫失败时计时器被设定为W1分钟(而非W3分钟)。

为避免由于大量无线装置退避及在同一时间发起数据呼叫而使无线网络过载,可为不同无线装置的计时器使用不同的时间偏置量。例如,可基于移动装置编号(MDN)为每一无线装置产生一随机偏置量,其中MDN是无线装置的电话号码。随后,无线装置的计时器将相对于系统时间偏置这一随机偏置量。

呼叫历史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且可以用各种格式来维持。在一实施例中,在每一无线网络中分别为每一网络域维持呼叫历史。对于cdma2000来说,以系统标识(ID)值标识每一较大的系统,以网络标识(NID)值标识给定系统中的每一较小的网络,且以封包域标识(PZID)值标识给定SID/NID区域内的每一PCF覆盖区域。因此,可以用SID/NID/PZID三元字节标识cdma2000网络中的每一网络域。对于1xEV-DO来说,使用子网ID标识系统和较小的网络,所述子网ID可多达128比特长且遵循1998年12月的RFC 2460(其名称为“因特网协议,第6版(IPv6)规范(InternetProtocol,Version 6(IPv6)Specification)”)中阐述的IPv6表示格式。因此,1xEV-DO网络中的每一网络域可由子网ID标识。可为例如GSM、GSM/GPRS、UTMS和802.11网络等其他无线网络使用类似的网络标识符。分别为每一网络域保留呼叫历史的原因是由于一个网络域中的呼叫失败可能不指示其他网络域中数据呼叫发起的成功可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分别为每一所关注数据呼叫类型维持呼叫历史。对于cdma2000来说,可为下列数据呼叫类型维持呼叫历史:(1)用于高速封包数据服务的服务选项33(SO-33),(2)用于低数据率电路交换封包数据服务的服务选项12(SO-12),(3)用于IS-95A中的中等数据率封包数据服务的服务选项15(SO-15),及(4)用于IS-95B中的中等数据率封包数据服务的服务选项25(SO-25)。或者,可将cdma2000中的所有服务选项视为属于一个数据呼叫类型,且可为这一个数据呼叫类型维持呼叫历史。对于1xEV-DO来说,可为一种数据呼叫类型-即封包数据-维持呼叫历史。大体而言,可为任一数量的数据呼叫类型和任一给定数据呼叫类型维持呼叫历史。分别为每一数据呼叫类型保留呼叫历史的原因是由于一种数据呼叫类型的呼叫失败可能和其他数据呼叫类型的数据呼叫发起的成功可能性不相关。

呼叫历史可仅追踪适于使用呼叫节制的某些呼叫失败类型。呼叫历史也可追踪失败数据呼叫所遇到的失败类型。例如,呼叫历史可以追踪呼叫失败是否是由于无线电网络拒绝、验证失败、PPP协商失败、移动IP建立失败等原因。可针对不同的呼叫失败类型使用相同或不同组的计时器值。例如,可针对由于无线电网络拒绝引起的呼叫失败来使用第一组较小的计时器值,可针对PPP协商失败使用第二组较大的计时器值,且可针对移动IP建立失败使用第三组更大的计时器值。大体而言,计时器值可与将在其中补救呼叫失败原因的预期时间量相匹配。计时器值可基于现场测量、计算机仿真或以某些其他手段来确定。在一实施例中,呼叫历史追踪呼叫失败是否是由于无线电网络、PDSN或移动IP。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所有呼叫失败视为属于同一类型,且呼叫历史将不针对每一呼叫失败来追踪失败类型。大体而言,呼叫历史可追踪任一数量的呼叫失败类型及任一给定呼叫失败类型。

图4显示实例性呼叫历史表格400。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来说,表格400包括7列,分别用于网络类型、网络域、数据呼叫类型、呼叫失败类型、节制启用、当前计时器值及上一次发起尝试的时间。网络类型可被设定为cdma2000或1xEV-DO。网络域可针对cdma2000被设定为SID/NID/PZID三元字节或针对1xEV-DO被设定为子网ID。数据呼叫类型可针对cdma2000被设定为SO-33、SO-12、SO-15或SO-25,或针对1xEV-DO被设定为封包数据。失败类型可针对与无线电网络相关的失败被设定为“无线电网络”、针对与PPP相关的失败被设定为“PPP”或针对与移动IP相关的失败被设定为“移动IP”。

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例来说,可针对网络类型、网络域及数据呼叫类型的每一不同组合而在表格400中产生一个条目。对于每一条目来说,可将节制启用设定为(1)“是”,以指示将对该条目所涵盖的数据呼叫(例如,与所述条目具有相同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及无线网络的数据呼叫)的发起执行节制,或(2)“否”,以指示不执行节制。或者,可使用计时器值0(W0=0)来指示不执行节制。

表格400中的条目可以用各种方式产生及删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格最初不包含任何条目。每当出现呼叫失败时,确定所述呼叫失败的呼叫失败类型、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和无线网络。如果表格中尚不存在对应于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和无线网路的这一组合的条目,则在表格中针对这一呼叫失败产生新条目。如果在表格中已经存在对应于这一组合的条目,则在这一呼叫失败时更新这一条目。每当遇到呼叫成功时,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及无线网络。在这一呼叫成功时,标识且更新表格中对应于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及无线网络的这一组合的条目。对于上述实施例来说,可在出现呼叫失败时产生条目,且可在遇到呼叫成功时删除条目。在另一实施例中,针对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和无线网络的所有或许多可能组合来产生条目,且基于呼叫失败和成功来进行更新。

在一实施例中,表格400为每一条目存储下列信息:(1)针对该条目的最近一次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状态(例如,成功或失败),及(2)针对该条目的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的失败发起尝试的次数。这两条信息可以方便地以用于该条目最近一次呼叫失败(若存在)的退避计时器的计时器值来表达。条目的计时器值可被初始化为0,且如果所述条目遇到呼叫成功,还可以被复位至0。如果遇到呼叫失败,则所述条目的计时器值可增加至组W中的下一值(例如,从0到W1、从W1到W2、从W2到W3、或从W3到W4)。因此,计时器值为0指示最近一次发起尝试成功,计时器值为W1指示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有一次失败发起尝试,计时器值为W2指示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有两次失败发起尝试,计时器值为W3指示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有三次失败发起尝试,及计时器值为W4指示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有至少四次失败发起尝试。

在一实施例中,表格400还为每一条目存储上一次发起尝试的时间。这种上一次尝试时间可用于为所述条目构建计时器,例如,如果当前时间减去上一次尝试时间等于或大于当前计时器值,则认为计时器已期满。上一次尝试时间也可以用于清除表格中的旧条目。例如,如果表格大小有限,则数据呼叫类型、网络域及无线网络的新组合条目可覆写表格中具有最旧的上一次尝试时间的条目。

图4显示呼叫历史表格的具体实施例。大体而言,所述表格可具有任一格式,且可包含任一类型的与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相关的信息。还可以为所述表格构建其他设计,此仍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5显示用于执行具有节制的数据呼叫发起的过程500。无线装置(例如从用户或较高层应用程序)接收请求以发起数据呼叫(块510)。随后,无线装置确定是否将节制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块512)。这可以通过下列来实现:(1)标识所述呼叫历史表格中可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的条目(例如,针对同一无线网络、网络域及数据呼叫类型),及(2)确定是否针对该条目将节制启用设定为“是”。无线装置可将节制应用至某些类型的数据呼叫,而不将节制应用至其他类型的数据呼叫。如块514中确定,如果不将节制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则无线装置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块516)。

如果欲将节制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则无线装置确定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的计时器是否已期满(块518)。如果最近一次发起尝试成功,则计时器将不再运行且被视为期满。如果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则计时器将已由这一不成功的发起尝试启动,且既可能已期满也可能未期满。如果计时器尚未期满,则无线装置等待计时器期满(块520)。在计时器期满之后,无线装置发起所述数据呼叫(块522)。

随后,确定所述数据呼叫是否遇到呼叫失败(块524)。如果答案为“是”,则无线装置将计时器值从Wx增加到Wx+1,除非Wx已经是组W中的最大值(块526)。随后,无线装置以当前的计时器值启动计时器(块528)。否则,如果数据呼叫成功且块524的答案为“否”,则无线装置清空呼叫历史且将计时器值复位至0(块530)。

图6显示用于基于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历史来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过程600。首先,从(例如)用户或较高层应用程序接收要发起数据呼叫的请求(块610)。随后,确定是否控制所述数据呼叫的发起(块612)。这可以通过下列来实现:(1)标识涵盖所述数据呼叫的表格条目,及(2)确定是否将发起控制应用至由该条目涵盖的数据呼叫。如块614中所确定,如果不将发起控制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则无线装置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块626)。

如果欲将发起控制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则基于可应用至所述数据呼叫的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来控制所述数据呼叫的发起。这些先前发起尝试可存储于涵盖所述数据呼叫的表格条目中。对于块620,首先确定所述数据呼叫的最近一次发起尝试是否成功(块622)。如果答案为“是”,则无线装置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块626)。否则,如果最近一次发起尝试不成功,则无线装置在自上一次不成功的发起尝试起的预定时间周期过去之后发起数据呼叫(块624)。这一预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固定持续时间或可变持续时间。所述可变持续时间可以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自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起的不成功发起尝试的次数(例如,在失败发起尝试越多时持续时间越长)、数据呼叫类型、呼叫失败类型等。或者,如果预定时间周期尚未过去,则可取代块624而拒绝所述数据呼叫。

在发起所述数据呼叫之后,基于当前发起尝试的结果来更新先前数据呼叫发起尝试的历史(块630)。如果当前发起尝试成功,则这一发起尝试成为上一次成功发起尝试。相反,如果当前发起尝试不成功,则递增不成功的发起尝试的次数。

过程500和600是对应于本文所述技术的两个实施例。这些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实施,此仍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某些环境中,无线装置可在失败的数据呼叫之后立即发起数据呼叫,即使已启用节制。例如,可允许MIP至SIP回退,其意指无线装置可在移动IP数据呼叫失败时发起简单IP数据呼叫。无线装置可在移动IP呼叫失败之后立即发起简单IP数据呼叫,而不将节制应用至简单IP数据呼叫。如果简单IP数据呼叫也失败,则无线装置可将节制应用至后续的数据呼叫发起。或者,无线装置可由于移动IP呼叫失败而对简单IP数据呼叫应用节制。

无线装置可以是多模式/混合式,且可能够与cdma2000和1xEV-DO两种网络进行通讯。无线装置可以在1xEV-DO网络上发起数据呼叫,且可能遇到呼叫失败。随后,无线装置可以在cdma2000网络上发起具有或不具有节制的数据呼叫。cdma2000和1xEV-DO网络可被视为独立网络,因此一个网络上的呼叫失败不会提供关于另一个网络上的呼叫成功可能性的任何信息。因此,无线装置可以在1xEV-DO网络上遇到呼叫失败之后立即在cdma2000网络上发起数据呼叫。或者,cdma2000和1xEV-DO网络可被视为相关的,因此在一个网络上的呼叫失败会指示另一网络上呼叫失败的更大可能性。这一相关性可以是由于这两个网络具有相似的负载概况、共享某些网络实体等。在此种情形中,无线装置可在由于1xEV-DO网络上的呼叫失败而等待一正常或减小的退避周期之后,在cdma2000网络上发起数据呼叫。

图7显示无线装置110的一实施例,无线装置110包括用于与无线网络100通讯的无线调制解调器、控制器740、存储器742和计时器744。在发射路径上,无线装置110所要发送的数据和信令经编码器722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及交错)及调制器(Mod)724进一步处理(例如,调制、展频、信道化及扰频)以产生数据码片流。发射机单元(TMTR)732随后调节(例如,转换成模拟形式、滤波、放大及上变频)所述数据码片流,以产生反向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736传输这一信号。在接收路径上,由无线网络100中的基站传输的正向链路信号经天线736接收,并提供至接收机单元(RCVR)738。接收机单元738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及数字化)所接收的信号,以产生数据样本。解调器(Demod)726处理(例如,解扰频、解展频、信道化、及解调)所述样本,以获得符号估计值。解码器728进一步处理(例如,解交错及解码)所述符号估计值,以获得经解码数据。编码器722、调制器724、解调器726及解码器728可由调制解调器处理器720来构建。这些单元根据无线网络100所使用的无线技术(例如,cdma2000或1xEV-DO)执行处理。

控制器740指导无线装置110内各种单元的操作。控制器740可实施图5所示过程500及/或图6所示过程600,以控制数据呼叫的发起。存储器单元742存储由控制器740和其他单元所使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计时器744提供计时信息,用于为呼叫节制构建退避计时器。

图8显示无线装置110内的控制器740的实施例。在控制器740中,较高层应用程序812包括各种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例如提供数据服务的数据应用程序、用户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等。数据应用程序可产生要发起数据呼叫的请求。共用数据协议模块814支持各种协议,例如IP、PPP、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呼叫控制模块816控制数据呼叫的建立和取消、请求发起数据呼叫、并追踪无线装置的无线网络及网络域。呼叫管理器818管理呼叫、控制发起数据和其他类型的呼叫、并追踪这些呼叫的状态。呼叫处理模块820执行处理以与无线电网络交换信令。发射(TX)模块822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的发射部分的操作。接收(RX)模块824控制无线调制解调的接收部分的操作。较高层应用程序812与共用数据协议模块814通讯,共用数据协议模块814进一步与呼叫控制模块816通讯,呼叫控制模块816进一步与呼叫管理器818通讯,呼叫管理器818进一步与呼叫处理模块820通讯,呼叫处理模块820进一步与TX模块822和RX模块824通讯。存储器单元742可存储用于控制发起数据呼叫的呼叫历史表格830。呼叫历史表格830可以与图4所示表格400具有相同的格式,或者可以用其他方式构建。

呼叫管理器818可以执行各种功能以控制数据呼叫的发起。例如,呼叫管理器818可以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以允许其他实体启用及禁用对数据呼叫的节制及将退避计时器复位。呼叫管理器818从呼叫控制模块816接收对数据呼叫成功或失败的指示及每一失败数据呼叫的失败类型。呼叫管理器818或某一其他实体可维持呼叫历史表830。

本文所述技术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呼叫,例如套接口及系留数据呼叫、简单IP及移动IP数据呼叫等。系留数据呼叫是由耦合至无线装置且使用无线装置来获得数据服务的终端机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做出的数据呼叫。大体而言,这些技术可用于任一类型的数据呼叫,其中所述无线装置知晓呼叫失败且可能知晓这些呼叫失败的原因。

本文所述技术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构建。例如,这些技术可构建于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中。对于硬件实施方案来说,用于控制数据呼叫发起的处理单元(例如,控制器740或呼叫管理器818)可构建于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电子装置、其他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施方案来说,可使用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程序、功能等)来执行所述技术。软件码可存储于存储器单元(例如,图7所示存储器单元742)中,并由处理器(例如,控制器740)来执行。存储器单元可构建于处理器内或处理器外部。

提供上文对所揭示实施例的说明旨在使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均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易于得出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且本文所界定的一般原理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实施例,此并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文并非打算将本发明限定为本文所示实施例,而是欲赋予其与本文所揭示原理及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宽广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