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011434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英思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132531.6
申请日2007-09-19
分类号B27M1/08(20060101);B27L5/00(20060101);B27K5/00(20060101);C09J167/06(20060101);C09J163/00(20060101);C09J161/06(20060101);C09J11/00(20060101);
代理机构34114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金惠贞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54:11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3-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7M1/08 授权公告日:20090617 终止日期:20120919 申请日:20070919
专利权的终止
2009-06-17
授权
授权
2008-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08-03-19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塑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竹塑复合管材卷制成型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管材生产主要有挤塑、缠绕、离心浇铸几种方式。离心法主要用于反应型塑料管材的生产,如夹砂玻璃钢管和改性MC尼龙管的生产,以及专利ZL 03 2 59654.5中竹—塑复合管材生产,其中改性MC尼龙管和夹砂玻璃钢管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而竹—塑复合管材离心浇铸存在竹骨架容易偏置露出,且竹质填充材料疏松含量低等问题,影响到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高性能塑料复合材料管材开发对于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轻质高强、耐磨耐蚀、价廉以及大口径,特别是可持续生产绿色环保材料的利用,是其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竹—塑复合管材离心浇铸存在竹骨架容易偏置露出,且竹质填充材料疏松含量低等问题,研制出一种竹塑复合管材产品致密性高、强度和刚性好、竹质材料含量高、工艺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竹塑复合管材卷制成型工艺方法。
本发明工艺步骤如下:
竹塑复合管材卷制成型工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竹材削分成1-30mm宽、0.5-5mm厚的竹篾长条,经过脱脂、脱水和表面活性剂活化处理,
(2)、预制成具有200~6000mm宽度的席状竹编物,
(3)、在席状竹编物上均匀涂敷树脂胶泥,
(4)、在模管外表面涂设硅油脱模剂,
(5)、将一层以上的席状竹编物呈螺旋状张拉卷绕到模管上,并加热固化成型,加热固化温度40-100℃、时间0.5-3小时,
(6)、冷却至室温脱模,得竹塑复合管材;
所述树脂胶泥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粘结剂 15-35份
填充剂 20-50份;
所述粘结剂为不饱和聚酯和/或环氧树脂和/或酚醛树脂;
所述填充剂为白垩粉、或硅灰石粉、或滑石粉。
所述竹篾长条的表面活性剂活化处理方法是,在竹篾长条表面喷洒硅烷类、铝酸酯类偶联剂,
所述硅烷类偶联剂为KH-550硅烷,铝酸酯类偶联剂为偶联剂DL-2411。
所述胶泥还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颜料:碳黑、或铁红0-5份。
所述加热固化成型时,可边加热边旋转管模,转速0-200转/分钟。
所述管模上卷绕5-10层席状竹编物。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条件要求相对简单,特别是竹质材料经过张拉卷制,致密性大大提高,不仅提高竹塑复合管材的强度和刚性,还提高了竹塑复合管材中竹质材料的含量,竹质材料的含量最高达50-70%,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特别适合于大口径管材产品的生产。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竹塑复合材料在竹质填充量约65%时可达拉伸强度51MPa,抗压强度75MPa,冲击强度35KJ/m2。同时因为竹质材料的价格低廉,使竹塑复合管材的价比优于通用塑料管材,综合机械性能优良、隔热质轻、耐磨耐蚀、价格低廉,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竹塑复合管材卷制成型工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竹材削分成1-30mm宽、0.5-5mm厚的竹篾长条,经过碱水煮沸脱脂、烘干脱水和表面活性剂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方法是在竹篾长条表面喷洒KH-550硅烷偶联剂,提高竹质材料与树脂胶泥的粘附性。
(2)、编制成具有200~6000mm宽度、可与模管配合的席状竹编物,
(3)、在席状竹编物上均匀涂敷一层树脂胶泥,并使树脂胶泥渗入填满席状竹编物的缝隙,
树脂胶泥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不饱和聚酯∶白垩粉∶碳黑=35∶37∶3,且混合均匀。
(4)、在模管外表面涂设一层硅油脱模剂薄膜,
(5)、将席状竹编物呈螺旋状张拉卷绕到模管上,在管模上卷绕10层,并加热固化成型,加热固化温度40℃、时间3小时,使附着在席状竹编物上的低分子原料聚合成高聚物材料,并和席状竹编物牢固结合成为整体复合管材。
(6)、冷却至室温脱模,得竹塑复合管材。
实施例2
将竹材削分成1mm宽、0.5mm厚的竹篾长条,在竹篾长条表面喷洒铝酸酯类偶联剂DL-2411,
编制成具有200mm宽度、可与模管配合的席状竹编物,
在管模上卷绕5层席状竹编物,
树脂胶泥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硅灰石粉=26∶5∶42;
加热固化温度100℃、时间0.5小时,加热固化成型时,可边加热边旋转管模,转速100转/分钟。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将竹材削分成15mm宽、2.5mm厚的竹篾长条,在竹篾长条表面喷洒铝酸酯类偶联剂DL-2411,编制成具有2000mm宽度、可与模管配合的席状竹编物,
在管模上卷绕8层席状竹编物,
树脂胶泥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酚醛树脂∶滑石粉∶铁红=15∶20∶5;
所述加热固化温度60℃、时间1.5小时,
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在管模上卷绕3层席状竹编物,
树脂胶泥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
不饱和聚酯∶硅灰石粉=26∶42;
加热固化温度40℃、时间0.5小时,加热固化成型时,可边加热边旋转管模,转速50转/分钟。
其他同实施例1。
机译: 管道段连接组件适用于全面的竹复合管材画廊
机译: 完全成型回卷制品的方法和完整成型回卷制品的方法
机译: 热塑和弹性管材及配件衬里,包含它们的复合管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