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

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分多址系统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开启多载频覆盖差异性检测程序;第二步骤,系统获取小区基本载频上发送的第一消息,并从第一消息中获取无线环境信息,同时从基站解调单元获取相关信息;第三步骤,对于需要进行跨频指配的呼叫,当呼叫成功进入业务信道后,基站下发导频测量请求命令指示终端上报导频强度测量消息;第四步骤,基站通过终端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息获取无线环境状况信息;以及第五步骤,系统将在第二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信息、相关信息与在第四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进行比较,以定量地分析非基本载频与基本载频覆盖的差异大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371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02405.9

  • 发明设计人 张三喜;苏兴明;

    申请日2007-01-17

  • 分类号H04Q7/36;H04Q7/34;H04B17/00;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伟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9: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16/00 授权公告日:20100519 终止日期:20170117 申请日:2007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5-19

    授权

    授权

  • 2008-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3-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其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码分多址系统的多覆盖检测。

背景技术

在诸如码分多址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适应无线网络话务量发展的需要,在蜂窝密集程度已经足够高,无法通过增加基站来提高系统容量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多载频扩容来增加系统容量。

在多载频网络的规划与优化中,有时只给一个载频配置寻呼信道,该载频通常称为基本载频,其它载频不配置寻呼信道,目的是使原先配置给寻呼信道的功率留给业务信道,达到充分利用系统功率的目的。为区别基本载频,其它载频下文中称为非基本载频。在这种配置下,非基本载频的业务信道分配是通过基本载频指配的,这种指配称为跨频指配,即,硬指配。由于跨频指配或换频切换的需要,要求非基本载频的覆盖比基本载频稍大或尽可能一致,否则可能会对网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如果非基本载频覆盖比基本载频覆盖小,某些呼叫从基本载频被指配到非基本载频时,在基本载频大于非基本载频覆盖的区域,终端会由于找不到非基本载频的信号而呼叫失败;如果非基本载频的覆盖过大,除了会对其它基站产生干扰外,还会导致非基本载频前向发射功率浪费、软切换比例过大,导致功率资源、信道单元资源以及码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此外,在多载频基站与单载频基站的邻界区域,不可避免会存在由非基本载频基站向单载频基站发生换频切换的现象,如果系统使用基于数据库辅助的硬切换(Hand-down)方式,系统只是定性知道邻界小区非基本载频的覆盖比基本载频覆盖大,而无法定量分析具体差异大小,这样导致在设置各邻界小区的换频切换比较门限时就会比较盲目。如果该参数设置过高,则非基本载频上的用户会过早切换到邻界小区的基本载频上,导致邻界小区基本载频的负荷过大;相反,如果该参数设置过小,又很可能导致换频切换的成功率低,影响系统性能。因此对码分多址系统的多载频覆盖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在多载频的规划与优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上述的硬切换(Hand-down)是控制移动台从小区的一个载频不经异频搜索而切到另一个载频,它利用的原理是相同小区的两个载频的覆盖基本相同,信号强度相当,因此不需要进行异频搜索,当满足切换触发门限时,直接命令移动台硬切换到数据库预先配置好的Hand-down目标载频。

对于如何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方便可行的方法。通常用于定量分析各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是靠定点测试和驱车路测,但测试结果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比如,受到不同时段话务量的影响,且通常定点测试或路测时无法完全保证测试条件及环境的一致性,因此,这样得到的量化结果的可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难以操作,耗时耗力。

鉴于上述问题,需要一种简单易行、新颖、经济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及到的多载频网络,指的是仅在基本载频配置寻呼信道的多载频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分多址系统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开启多载频覆盖差异性检测程序;第二步骤,系统获取小区基本载频上发送的第一消息,并从第一消息中获取无线环境信息,同时从基站解调单元获取相关信息;第三步骤,对于需要进行跨频指配的呼叫,当呼叫成功进入业务信道后,基站下发PMRO(Pilot Measurement Request Order,导频测量请求命令)指示终端上报导频强度测量消息;第四步骤,基站通过终端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息获取无线环境状况信息;以及第五步骤,系统将在第二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信息、相关信息与在第四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进行比较,以定量地分析非基本载频与基本载频覆盖的差异大小。

其中,上述的第一消息可以是初始化消息或寻呼响应消息。

另外,在上述第二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信息包括:各呼叫在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而获取的相关信息则包括:EPN(EarliestPN Offset,最早伪随机噪声偏移);在第四步骤中获取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包括:当前呼叫在非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环路往返延迟。

此外,在第三步骤中,基站在收到来自终端的服务连接完成消息后下发PMRO,或者在业务信道握手完成后下发PMRO。

而在第五步骤中,可以进一步将终端在基本载频上起呼时上报的激活集导频与在非基本载频上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中的主服务导频进行比较:如果激活集导频与主服务导频不是同一导频,则删除呼叫数据;如果激活集导频与主服务导频是同一导频,则比较基站收到的起呼消息中携带的主服务导频的EPN与在导频强度测量消息中上报的主服务导频的环路往返延迟,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则删除呼叫数据。

另外,在第三步骤中,基站也可以通过下发PPMRO来指示终端上报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提供的易于操作、便于实现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能够全天候监测各载频覆盖是否合理,还为各载频的覆盖优化提供了参考与指导,也为覆盖优化后的效果验证提供了帮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中,基站下发PMRO过程的信令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的具体实现实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和全面理解,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分多址系统的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开启多载频覆盖差异性检测程序;

步骤S104,系统获取小区基本载频上发送的Originationmessage(初始化消息)或Page Response message(寻呼响应消息),并从中获取无线环境信息,同时从基站解调单元(信道板)获取包括EPN(Earliest PN Offset,最早伪随机噪声偏移)等的信息;其中,无线环境信息包括各呼叫在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

步骤S106,对于需要进行跨频指配的呼叫,当呼叫成功进入业务信道后,基站下发PMRO(Pilot Measurement Request Order,导频测量请求命令)指示终端上报PSMM(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Message,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其中,在执行该步骤时,基站控制器可以首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跨频指配;另外,基站也可以使用PPMRO(Periodic Pilot Measurement Request Order,周期导频测量请求命令)来指示终端上报PSMM;

步骤S108,基站通过终端上报的PSMM获取无线环境状况信息(包括当前呼叫在非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RTD(Round TripDelay,环路往返延迟));以及

步骤S110,系统将在步骤S106中获取的无线环境信息、相关信息与在步骤S108中获取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进行比较,以定量地分析非基本载频与基本载频覆盖的差异大小;具体而言,将当前呼叫在非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RTD(Round Trip Delay)等信息与其在基本载频上起呼时上报的导频强度等信息、以及从信道板获取的EPN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

其中,在步骤S106中,基站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终端的ServiceConnect Completion(业务连接完成)消息后下发PMRO(也可以使用PPMRO),具体的信令流程如图2所示。由于从终端发起Origination Message或Page Response message到基站收到ServiceConnect Completion,时间通常为几秒(一般小于2秒),基站在收到终端发来的Service Connect Completion后,可以立即向终端发送PMRO,指示终端上报PSMM,这一段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对于基本载频上报的EPN和非基本载频上报的RTD差值较大的呼叫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时,可以考虑剔除,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完全可以认为系统获取到的基本载频和非基本载频的覆盖情况基本是同时同地的,具有可靠性,能真实反映出系统各载频的覆盖差异情况。

可选地,在步骤S106中,基站(BS)也可以在业务信道握手完成之后(BS成功接收到MS Ack Order)立即下发PMRO(也可以使用PPMRO),指示终端上报PSMM。这样终端上报基本载频无线环境信息与上报非基本载频的无线环境信息的时间差会更小。

以下将结合实例来进一步对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其中,描述了与该方法相关的多个具体细节。

在本实例中,用于对码分多址系统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301:对于只有基本载频配置寻呼信道的多载频小区,如果需要量化各载频覆盖差异具体大小,则开启多载频覆盖差异性监测程序;

步骤S302:监测程序启动后,系统采集待监测小区收到的Origination Message或Page Response Message;

步骤S303:系统从采集到的Origination Message或PageResponse Message中获取各呼叫在基本载频上的导频强度等无线环境信息,从信道板上获取各呼叫的EPN等信息;

步骤S304:基站控制器判断是否需要对各呼叫进行跨频指配,如果需要进行跨频指配,则转入步骤S306;如果不需要进行跨频指配,则转入步骤S305;

步骤S305:对不需要进行跨频指配的呼叫,系统按正常的呼叫流程进行,基站在收到Service Connect Completion消息后,无需下发PMRO;

步骤S306:基站控制器进一步判断各跨频指配呼叫成功与否,如果呼叫成功,则转入步骤107;如果呼叫失败,则不做处理;其中,基站控制器判断是否成功呼叫的标准是:基站在下发了ECAM(Extended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后,能否收到ServiceConnect Completion消息,如果能收到,则表明此呼叫为成功呼叫;

步骤S307:对于跨频指配呼叫成功的用户,基站控制器下发PMRO(Pilot Measurement Request Order),指示终端上报PSMM(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 Message);其中,基站控制器在成功接收到来自终端的Service Connect Completion消息后,立即下发PMRO(Pilot Measurement Request Order);

步骤S308:基站控制器根据终端上报的PSMM(Pilot StrengthMeasurement Message),获取各用户在非基本载频上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其中包括导频强度、RTD等;

步骤S309:系统将各跨频指配呼叫在非基本载频上报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导频强度、RTD)与基本载频上上报的无线环境状况信息(导频强度、EPN)进行比较;得出呼叫i在基本载频与非基本载频上的覆盖差异大小,记为Δi;

步骤S310:可以按需要输出各时段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比较结果Δ,其中,Δ=Σi=1nΔin.

在上面的步骤309中,为了排除高速移动用户或高楼复杂无线环境对本发明定量分析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终端在基本载频上起呼时上报的激活集导频(主服务导频)与在非基本载频上上报的PSMM消息(与PMRO对应)中主服务导频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是同一导频,可以剔除该呼叫数据;如果是同一导频,还需参考基站收到的起呼消息中带的主服务导频的EPN与在PSMM消息(与PMRO对应)中上报的主服务导频的RTD,若两者相差较大,则可考虑剔除该呼叫数据。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定量分析多载频覆盖差异大小的方法易于操作、便于实现的,能够全天候监测各载频覆盖是否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