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丝线和使用该双丝线的便携式音频设备

双丝线和使用该双丝线的便携式音频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丝线和使用该双丝线的便携式音频设备。在诸如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的电-声转换器中使用双丝线,该双丝线具有长的第一线和长的第二线。例如,第一线的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的并且具有较大直径,第二线的横截面基本上也是圆形的并且具有较小直径,第二线能够被可移除地容放在第一线中。通过朝着第一线的装配沟槽按压第二线的侧表面,将第二线装配在第一线的装配沟槽中,从而将第一线容放在第一线中,这样可以容易地提供单丝线。因此,其在使用和存放时是很方便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831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SDK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72302.2

  • 发明设计人 酒井清崇;

    申请日2006-12-30

  • 分类号H01B11/00(20060101);H04R1/10(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天正;陈景峻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B11/00 授权公告日:20111005 终止日期:20161230 申请日:200612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0-05

    授权

    授权

  • 2009-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丝线(double wire cord),其由可以彼此分开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构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双丝线的便携式音频设备,比如耳机和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4中描述了一种由一对可以彼此分开的丝线构成的传统的双丝线,其被用于立体声耳机、头戴式耳机等等。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一种涉及使用具有固定器的双丝线的立体声耳机的技术。用于立体声的两个头戴式耳机耳塞当中的每一个连接到两条丝线当中的相应的一条的一端,并且所述丝线的另一端一起联机到一个插头。

所述固定器由滑动器和两条带子构成,所述两条带子可以通过移动该滑动器而彼此分开。该固定器的两条带子各被形成一个套筒,每条丝线穿过其相应的套筒,从而形成具有所述固定器的双丝线。所述两个头戴式耳机耳塞当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到具有固定器的所述双丝线的两条丝线当中的相应的一条的一端,所述丝线的另一端与一个夹子固定在一起并且电连接到一个插头,从而形成一副头戴式耳机。

由于所述头戴式耳机的丝线可以通过移动所述滑动器而彼此分开,因此可以容易地调节分支丝线的长度,并且可以方便地存放所述丝线而不会缠结在一起。

与关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一样,由专利文献2-4所指示的立体声耳机电缆也是已知的。所述立体声耳机电缆是关于电缆的技术,在该电缆中可以进行组合或分离。

然而,在由传统的专利文献1-4所指示的双丝线中,由于其形式和结构都较为复杂,因此大规模生产很难实现并且成本过高。为了组合所述双丝线,必须统一两条丝线的结合部的位置,并且将需要用于组合的滑动器。因此,部件的数量增加,大规模生产难以实现并且成本过高。此外,当组合所述双丝线时,组合后的整个双丝线段的形式变得较大,从而难以弯曲。结果,当重复强制弯曲组合后的双丝线时,两条组合后的丝线可能会彼此脱离,并且出现难以使用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号2004-5663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号7-211146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号6,751,382

[专利文献4]欧洲专利公开号1,509,062

发明内容

即使本发明的第一目的不准备一种耦合组件,当可以容易地组合及分开第一线和第二线并且进一步组合第一线和第二线时,其被设置成单丝线并且将提供易于使用和存放的双丝线。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准备一种耦合组件来提供一种双丝线,其中,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组合及分开变得更为容易。

当组合第一线和第二线时,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分开的双丝线,即使其弯曲并且实现组合在一起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时也是如此。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丝线,其中使得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区段形式简单、制造容易并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音频设备,其具有较细且较简单的丝线部分并且便于使用和存放。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第三和第四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双丝线具有第一线和第二线。

所述第一线具有:较长的第一导线;涂覆第一导线的第一绝缘体;具有凹陷的横截面的装配沟槽,其沿着第一绝缘体的长度形成于第一绝缘体的侧表面内;以及形成在该装配沟槽的各部分上的弹性接合部分。此外,第二线具有较长的第二导线和涂覆第二导线的第二绝缘体,该第二绝缘体可分离地装配在该装配沟槽中并且由所述接合部分锁定,第二线的横截面直径小于该装配沟槽的横截面直径。所述装配沟槽具有凹陷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具有预定宽度并且例如沿着第一绝缘体的侧表面形成。所述接合部分从所述开口的相对部分突出,其突出方向使得所述接合部分封闭该开口并且例如提供小于其间的第二线的横截面直径的空隙。

根据如上配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二线被装配在第一线的装配沟槽中,因此通过朝着第一线的装配沟槽按压第二线的侧表面而将第二线容放在第一线中,从而可以容易地提供双丝线。此外,通过从第一线的装配沟槽中拉出第二线,可以容易地将第一线和第二线彼此分开。此外,由于第一线和第二线具有简单的结构,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第一线和第二线,并且可以实现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这种具有能够彼此装配或者彼此分离的两条线的双丝线可以用于多种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双丝线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双丝线以及耦合组件。

该耦合组件以可滑动的方式装配在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周围。

根据如上配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移动所述耦合组件,可以在任意点将第一线和第二线彼此耦合。如果彼此耦合的第一线和第二线被彼此拉开,该耦合组件也相应地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线和第二线容易地彼此分开。此外,通过在使用前切割先前制造的长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可以容易地提供具有任意长度的双丝线。此外,由于所述双丝线所包括的部件数量减少,可以容易地制造所述双丝线,并且实现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这种具有耦合组件的双丝线可以用于多种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五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便携式音频设备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双丝线、连接到所述双丝线的一端的一对电-声转换器以及连接到所述双丝线的另一端的插头。例如,所述电-声转换器是耳机或者头戴式耳机。

根据如上配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所述丝线部分是由具有两条能够彼此耦合/分开的线的双丝线构成的,因此与传统的便携式音频设备相比,所述丝线部分可以较细并且具有简单的结构。此外,在使用期间可以容易地调节所述丝线部分的分支部分的长度,并且可以在不缠结所述丝线部分的情况下存放该便携式音频设备。

通过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以及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所述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丝线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丝线的端部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耦合组件的双丝线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双丝线的装配和分离操作的横截面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音频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4)

图1中示出的长的双丝线1具有可以彼此耦合以及分开的长的第一线10和长的第二线20。

举例来说,第一线10的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的并且具有较大直径,第二线20的横截面也基本上是圆形的并且具有较小的直径,第二线20能够可分离地容放在第一线10中。

第一线10具有多条被涂覆并且绝缘的长的第一导线11。所述多条第一导线11涂覆有第一绝缘体,其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的。第一绝缘体12具有装配沟槽14,该装配沟槽具有凹陷的横截面(例如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其直径小于绝缘体12的直径),其沿着第一绝缘体的长度形成在其侧表面内。装配沟槽14具有开口14a以及一对接合部分14b、14c,该开口具有预定的宽度并且沿着绝缘体12的长度延伸,该对接合部分从该开口14a的相对边缘突出,其突出方向使得它们封闭开口14a并且提供一个空隙,该空隙小于其间的第二线20的直径。该对接合部分14b、14c是弹性的。

第一绝缘体12、装配沟槽14以及接合部分14b、14c是集成地由树脂制成的,比如非乙烯氯化物(non-vinyl chloride)。虽然没有示出,但是所述多条第一导线11可以配备有一条或多条沿着第一导线11延伸的加强绳。

第二线20具有多条被涂覆并且绝缘的长的第二导线21。所述多条第二导线21涂覆有第二绝缘体22,其可以被装配在所述装配沟槽14中。第二绝缘体22的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的,其直径稍小于装配沟槽14的横截面直径,并且该第二绝缘体由树脂制成,比如非乙烯氯化物。虽然没有示出,但是所述多条第二导线21可以配备有沿着第二导线21延伸的一条或多条加强绳。

如图3所示,耦合组件(例如环形组件)30可以以可滑动的方式装配在双丝线1的周围。

举例来说,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长的双丝线1如下制造。

首先,制造长的第一线10。例如,多条第一导线11(需要的话还有所述一条或多条加强绳)被设置在挤压机的十字头中,并且将用于形成所述涂覆组件的树脂小球提供在到该挤压机。随后,加热所述树脂小球并使其融化,并且以预定压力将其注入到该十字头中,从而用树脂涂覆多条第一导线11(需要的话还有所插入的一条或多条加强绳)的表面。以预定的速度从该十字头中抽出涂覆有融化的树脂的所述第一导线11(需要的话还有所插入的一条或多条加强绳),并且冷却。这样,形成长的第一线10,其中用具有预定横截面的第一绝缘体12涂覆了第一导线11,该预定横截面由所述十字头出口处的模具形状确定。

以与第一线10相同的方式形成第二线20。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被设置在装配设备或类似设备中,将第二线20的纵向侧表面与沿着第一线10的长度形成在第一线10的侧表面内的装配沟槽14相接触,并且朝着该装配沟槽14按压第二线20。随后,第二线20被装配到该装配沟槽14中,从而被容放在第一线10内。随后,围绕滚轮或类似装置盘绕包括第一线10和容放在第一线10内的第二线20的双丝线1,从而完成长的双丝线1的制造。

在把环形组件30附着到双丝线1上的情况下,可以将所完成的双丝线1插入到该环形组件30中。

现在,参考图4(1)到4(4),将要描述把第二线20装配到第一线10中以及/或者从第一线10中移除第二线20的操作。

如图4(1)和4(2)所示,在把第二线20容放在第一线10中的情况下,将第二线20的纵向侧表面与沿着第一线10的长度形成在第一线10的侧表面内的装配沟槽14的开口14a相接触,并且如附图中的箭头所示将第二线20压向装配沟槽14的内部。在双丝线1配备有环形组件3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滑动该环形组件30而将第二线20压向装配沟槽14的内部。

当按压第二线20时,如图4(2)中的箭头所示,在开口14a处的弹性接合部分14b和14c被第二线20朝着装配沟槽14的内部弯曲,第二线20被压到开口14a中并且被装配到该装配沟槽14中。因此,如图4(3)所示,第二线20被容放在第一线10中。

在第二线20被容放在第一线10中的状态下,第一线10的接合部分14b和14c与第二线20的侧表面接合,从而防止第二线20从该装配沟槽14中掉出。因此,如果弯曲在第一线10中容放有第二线20的双丝线1,第二线20不会从第一线10中掉出。

如图4(4)所示,在从第一线10中移除第二线20时,如该图中的箭头所示,将第一线10中的第二线20拉向开口14a的外部。在双丝线1配备有环形组件30的情况下,该环形组件30随着将第二线20拉离第一线10而移动。随后,如该图中的箭头所示,弹性接合部分14b和14c向外弯曲以便展宽开口14a,并且从装配沟槽14中移除第二线20。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双丝线1具有以下优点(1)到(5)。

(1)可以通过将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彼此拉离或者将其彼此相对按压而在任意点将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彼此分开或者彼此耦合,其中具有装配沟槽14的第一线10具有较大直径,而第二线20具有较小直径并且意图将其容放在所述装配沟槽14内。特别地,由于装配沟槽14的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并且将被装配到该装配沟槽14内的第二线20的横截面也基本上是圆形,因此当把第二线20装配到该装配沟槽14中时不需要对第二线20进行角度调整,从而可以容易地将第二线20装配到该装配沟槽14中。此外,一旦将第二线20容放在第一线10中,可以将双丝线1作为一条线来对待,这样便于使用和存放。

(2)在第二线20被容放在第一线10中的状态下,通过第一线10的接合部分14b和14c来锁定第二线20。因此,即使弯曲双丝线1,第二线20也不会从第一线10中掉出。

(3)第一导线11涂覆有第一绝缘体12,第二导线21涂覆有第二绝缘体。因此,在第二线20被容放在第一线10中的状态下,在第一导线11和第二导线21之间的电绝缘程度很高。

(4)由于第一线10具有较大直径,因此其机械强度(比如拉伸强度)很高。由于第二线20的直径较小,因此其较轻并且易于弯曲。虽然第二线20的机械强度(比如拉伸强度)较低,但是一旦将第二线20容放在第一线10中之后,第二线20受到第一线10的机械保护。因此,双丝线1可以用于适合其这种特性的多种应用。

(5)由于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具有简单的区段形式,因此它们易于制造,并且可以实现高批量生产率以及降低成本。

第二实施例(图5)

图5中示出一种便携式音频设备(例如耳机)40,其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双丝线1。特别地,根据第二实施例,使用两条双丝线1-1和1-2,其中的每一条都是所述双丝线1。在一条双丝线1-1的一端,该双丝线1-1的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彼此连接,并且例如具有套筒形状的雌耦合组件44-1被附着在该双丝线1-1上,以便覆盖所述连接。在双丝线1-1的另一端,作为电-声转换器的立体声耳塞41-1连接到该双丝线1-1的第二线20。

类似地,在另一条双丝线1-2的一端,该双丝线1-2的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彼此连接,并且例如具有套筒形状的雄耦合组件44-2被附着在该双丝线1-2上,以便覆盖所述连接。该雄耦合组件44-2可以与该雌耦合组件44-1可分离地耦合,从而可以将所述双丝线挂在脖子上。此外,在双丝线1-2的另一端,立体声耳塞41-2连接到该双丝线1-2的第二线20。

在所述双丝线1-1和1-2的另一端,双丝线1-1的第一线10和双丝线1-2的第一线10连接到端的双核丝线45的一端,并且例如具有套筒形状的固定组件46被附着在所述第一线10上,以便覆盖所述连接。丝线45的另一端例如从该固定组件46的侧表面上的一个孔中抽出,并且连接到插头43。一条环形绳47附着在该固定组件46的底部,并且插头43被插入到便携式音频设备50的插孔中,其中该便携式音频设备50可以悬挂在该环形绳47上。

如图3中所示的环形组件30-1和30-2可以以可滑动的方式被装配在所述双丝线1-1和1-2周围。

下面将出于说明性的目的描述一种使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耳机40的方法。

在使用耳机40时,将附着在固定组件46的底部的绳47固定在便携式音频设备50的挂钩上。从该固定组件46的侧表面抽出的、连接到丝线45的插头43被插入到便携式音频设备50的一个插孔中。通过耦合组件44-1和44-2把双丝线1-1和1-2耦合成环,并且将其挂在脖子上,然后将连接到双丝线1-1和1-2的两条分支第二线20的耳塞41-1和41-2插入到耳朵里。

在将要调整每条第二线20的长度的情况下,如果向外拉连接到两条分支第二线20的耳塞41-1和41-2,则从两条第一线10的装配沟槽14中抽出两条第二线20,从而增加了每条分支第二线20的长度。此时,如果环形组件30-1和30-2被附着在所述双丝线1-1和1-2上,则环形组件30-1和30-2沿着双丝线1-1和1-2垂直滑动,从而增加每条第二线20的长度。

另一方面,如果用手指夹紧双丝线1-1和1-2的两条分支第二线20和与其对应关联的两条第一线10并且向下滑动手指,则两条分支第二线20被装配到两条第一线10的装配沟槽14中,从而减小了每条分支第二线20的长度。此时,在环形组件30-1和30-2被附着在双丝线1-1和1-2的情况下,如果用手指夹紧环形组件30-1和30-2并且向下滑动,则两条分支第二线20被装配到两条第一线10的装配沟槽14中,从而减小了每条分支第二线20的长度。

通过插头43、丝线45、双丝线1-1和1-2的两条第一线10以及双丝线1-1和1-2的两条第二线20,将从便携式音频设备50输出的声音信号传输到耳塞41-1和41-2并且通过耳塞41-1和41-2将其转换成声音,从而所述声音由耳朵感知。

根据本发明的耳机40具有如下优点(1)和(2)。

(1)与传统耳机相比,由于双丝线1-1和1-2具有能够可分离地彼此耦合的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因此所述线部分的厚度可以降低并且可以具有简单的构造。此外,在使用挂在脖子上的耳机40的情况下,通过向外拉两条分支第二线20而增加所述分支第二线20的长度,以及通过用手指夹紧所述分支并且向下滑动手指或者通过向下滑动环形组件30-1和30-2来减小所述分支第二线20的长度。因此,可以方便、容易地调节所述分支的长度。此外,由于所述分支第二线20可以被容放在第一线10中,可以在不使线部分发生缠结的情况下存放耳机40。

(2)在把通过耦合组件44-1和44-2耦合成环的双丝线1-1和1-2挂在脖子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将耳塞41-1和41-2插入耳朵里的情况下,悬挂着的便携式音频设备50的重量通过具有更大直径和更大机械强度的两条第一线10施加到脖子上,并且没有直接的拉力被施加到与直径较小且重量较轻的两条第二线20相连的耳塞41-1和41-2上。因此,耳塞41-1和41-2更不容易从耳朵中掉出,并且给耳朵带来的疲劳感也更低。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而是可以做出各种修改。例如,下面的修改(a)到(c)是可能的。

(a)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线10和第二线20的横截面可以具有不同于图1所示的多种形状和构造。例如,虽然图1所示的第一绝缘体12、装配沟槽14和第二绝缘体22的横截面基本上是圆形的,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比如基本上是椭圆形或者基本上是矩形。

(b)在第一实施例中,图2中所示的接合部分14b和14c的横截面上有尖锐的顶点。所述尖锐的顶点可以略为向内弯曲或者略为圆滑,从而在把第二线20容放在第一线10内时便于将第二线20装配到第一线10中。

(c)关于第二实施例,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双丝线的示例性应用而描述了耳机40。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他便携式音频设备(比如耳机)以及多种其他设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