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一种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抗疟疾药物常山碱和RU-19110的关键中间体——(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L)-谷氨酸为原料,以常用试剂为助剂,方便地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合成了(2R,3S)-2-烯丙基-3羟基哌啶,其合成路线很短,操作简单,收率较好,特别是关键步骤的选择性较高,合成成本较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669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17649.4

  • 发明设计人 王进贤;马景毅;魏邦国;

    申请日2007-03-31

  • 分类号C07F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62002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英荷

  •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0: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6-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F7/18 授权公告日:20090624 终止日期:20110331 申请日:200703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6-24

    授权

    授权

  • 2008-0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哌啶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尤其涉及一种哌啶类化合物(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R,3S)-3羟基-2-烯丙基哌啶是制备具有抗疟活性的我国药用植物常山碱和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研发的已进入II期临床的用于治疗硬皮病、防纤维化药RU-19110的关键中间体。由于抗药性是奎宁100倍的常山碱因其临床呕吐等副作用至今未被推广应用,但是对其降低呕吐等副作用的结构修饰一直未停止。虽然常山碱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上海药物所分离,但直到1999年其结构才被日本化学家通过不对称合成的方法确定。常山碱和Roussel-Uclaf关键中间体的(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近十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十分活跃。

目前,有关(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的合成最成功简便的方法之一为日本人Takeuchi Y.(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00,1643-1644)的报道(其合成路线如下),该路线的核心技术为通过生物酶还原获取关键中间体(2S,3S)-9,但是合成(2S,3S)-9的初始原料价格相对较高,通过酶还原的关键步骤产率不高(仅为40~60%)。

同年,日本化学研究者Ogasawara K(Organic Letter 2000,3193)课题组经过合成方法制得了关键中间体(2R,3S)-9,合成路线如下:

此方法合成(2R,3S)-3羟基-2-烯丙基(等价取代基)哌啶中间体,经过二十多步,工艺复杂;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诸如RCM,PtO2等昂贵的新试剂,特别是路线中使用了剧毒OsO4,若大量制备,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

1999年日本化学研究者Kobayashi Shu(J.Org.Chemistry 1999 6833;Tetrahehedron Letter 1999,2175)课题组也对(2R,3S)-1对映体的等效合成子进行了不对称合成:

由于该方法路线较长,选择性较差,实际应用不大,但是正是该条路线的发展,才完全的确定了常山碱的立体化学。但该课题组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又详尽的研究了其它的合成方法Kobayashi Shu(J.American Chemical,Society,2001,123,12510)。

我国的黄培强教授于2003年也报道了(Synlett,2003,1663-1667)以L-谷氨酸为手性源,对常山碱进行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该课题组于次年对还原烯丙基化的方法用于(2S,3S)-1的不对称合成,并将该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1583729)

但是,该课题组的两条合成路线的选择性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以廉价易得的天然化合物L-谷氨酸合成六员环酰亚胺为原料,建立高选择性地合成了(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方法。

本发明合成(2R,3S)-3-烷基硅氧基-2-烯丙基-1-烷氧基羰基-哌啶的具体合成步骤包括:

(1):合成化合物2——(S)-2-氨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浓酸为溶剂,使化合物1——(L)-谷氨酸与醇类以1∶1~1∶3的摩尔比在0~10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过萃取、浓缩、干燥得化合物2。其中浓酸为浓硫酸;醇类为C1~C7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异丙醇和苄醇。

(2):合成化合物3——(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

以有机酸为溶剂,将化合物2与无机盐以1∶1~1∶3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2~10小时,过滤、浓缩得化合物3。其中有机酸为C1~C3的酸,特别是甲酸、乙酸和丙醇;无机盐为钠盐,特别是亚硝酸钠。

(3):合成化合物4——(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3与卤代烃以1∶1~1∶2的摩尔比于连续搅拌下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得到化合物4。其中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卤代烃为甲基化试剂碘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钾的碱性条件。

(4):合成化合物5——(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4与有机硅基卤代物以1∶1~1∶2的摩尔比在连续搅拌下反应5~2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5。其中有机硅基卤代物为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或甲烷基磺酰氯;有机溶剂为含N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基亚砜(DMSO);所述的碱性条件为咪唑、吡啶或三乙胺存在的条件。

(5):合成化合物6——(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酸

在有机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5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得化合物6。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其中醇类溶剂为C1~C3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或叔丁醇;醚类溶剂为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5摩尔量的5%~10%。

(6):合成化合物7——(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醇

在醚类溶剂中,使化合物6与还原剂以1∶0.5~1∶2的摩尔比在0℃~rt.下连续反应5~20小时,经过过滤、浓缩得化合物7。其中醚类溶剂为C2~C4的脂肪醚、脂环醚,特别是乙醚和四氢呋喃;所述的还原剂为含硼类有机试剂,特别是硼烷四氢呋喃和硼烷二甲硫醚。

(7):合成化合物8——合成(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吡啶碱的催化作用(其量为化合物7摩尔量的5%~10%)下,使化合物7与酰氯及叔胺以1∶1∶1~1∶2∶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而得化合物8。其中卤代烃是指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酰氯为磺酰氯,特别是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所述叔胺为咪唑和三乙胺;所述吡啶碱催化剂为4-甲氨基吡啶。

(8):合成化合物9——(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叠氮基-戊酸甲酯

在碱性溶剂中,使化合物8与叠氮化钠以1∶0.1~1∶2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0~6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得化合物9。其中碱性溶剂为含N溶剂,特别是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乙基甲酰胺。

(9):合成化合物10——合成(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哌啶酮

在醇类溶剂或醚类溶剂中,在钯碳的作用下,使化合物9与氢气在室温下完全反应,过滤、浓缩而得化合物10。其中醇类溶剂为C1~C3的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和叔丁醇;醚类溶剂为指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其中钯碳的量为化合物9摩尔量的5%~10%。

(10):合成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2-哌啶酮

在醚类溶剂或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使化合物10与烷氧基化合物以1∶1~1∶5的摩尔比于-78~0℃反应10~60分钟,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1。其中醚类溶剂为脂环醚,特别是四氢呋喃;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吡啶、N-甲基吡啶、三乙胺或正丁基锂的条件;所述烷氧基化合物为一种羰氧基化合物,特别是苄氧羰基氯(Cbz-Cl)和叔丁氧羰基酸酐((Boc)2O)。

(11):合成化合物12——合成2-羟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醇类溶剂或卤代烃中,使化合物11与还原剂以1∶1~1∶5的摩尔比在-78~0℃下反应2~10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2。其中醇醇类溶剂为C1~C3的脂肪醇,特别是甲醇,乙醇,异丙醇;所述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

(12):合成化合物13——合成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将化合物12与酰氯或酸酐以1∶1~1∶5的摩尔比于0℃~rt.下连续反应2~8小时,经萃取、浓缩、硅胶柱纯化得化合物13。其中卤代烃为C1~C4的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碱性条件为胺碱存在的条件,特别是吡啶、三乙胺;所述酰氯为苯亚磺酰氯或乙酰氯;所说酸酐为乙酸酐。

(13):合成目标产品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

在卤代烃溶剂中,在路易斯酸作用下使化合物13与有机硅试剂以1∶1~1∶3的摩尔比于-78~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14。其中卤代烃为C1~C4的氯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所述有机硅试剂为三甲基烯丙基硅烷或二甲基叔丁基烯丙基硅烷;所述路易斯酸为四氯化锡或三氟化硼乙醚;其中路易斯酸的量为化合物13摩尔量的5%~10%。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其中特定的合成产物是根据结构式中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R或S表示化合物地绝对构型,Cbz表示苄氧羰基,Boc表示叔丁基氧羰基,TBS表示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DPS叔丁基二苯基硅基,Ts表示对甲苯磺酰氯。

其中P=Boc或Cbz等

本发明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廉价易得的L-谷氨酸为原料,以常用试剂为助剂,低成本、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合成了关键的中间体化合物(2R,3S)-14,其总收率较高(总收率为11.35%)。

2、本发明路线短,各步骤操作分离简单,各步骤产率较高,合成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1:化合物2——(S)-2-氨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1——L-谷氨酸(33.8mmol)溶解于浓硫酸(150mL)中,加入苄醇(33.8mmol),在0~100℃下连续反应2~10小时,经过萃取、干燥、浓缩、硅胶柱层析后而得。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而得化合物2(收率50.0%)。

2:化合物3——(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将化合物2(20.7mmol)溶解于150mL无水乙酸中,加入亚硝酸钠(24.8mmol),在0℃~rt.下连续反应2~10小时,浓缩后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而得化合物3(收率80.0%)。

3、化合物4——(S)-2-羟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3(5.38mmol)溶解在DMF(50mL)中,于室温下加入NaHCO3(5.91mmoL),连续搅拌使反应20~6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经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4(收率87.0%)。

4、化合物5——(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将化合物4(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rt.下加入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5.64mmol),连续搅拌5~2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5(收率90.0%)。

5、化合物6——(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酸的合成

将化合物5(3.13mmol)溶解于MeOH(50mL)中,加入100mg 10%Pd/C,室温下通入氢气连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过滤,滤液浓缩,粗产品未经进一步纯化即得化合物6(收率95.0%)。

6、化合物7——(S)-4-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甲氧基)羧基-戊醇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6(5.38mmol)溶解在THF(50mL)中,于0℃,加入BH3-Me2S(8.07mmol),rt.下连续搅拌使反应5~20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溶液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经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7(收率88%)。

7、化合物8——(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化合物7(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对甲苯磺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DMAP(0.19mmol),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0~60小时,用冰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8(收率79.0%)。

8、化合物9——(S)-2-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5-叠氮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将化合物8(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0℃下加入叠氮化钠(4.52mmol),室温搅拌20~6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9(收率95.0%)。

9、化合物10——(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哌啶酮得合成

将化合物9(3.13mmol)溶解于MeOH(50mL)中,加入100mg 10%Pd/C,室温下通入氢气连续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过滤,滤液浓缩,粗产品未经进一步纯化即得无色液体10(收率75.0%)。

10、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2-哌啶酮的合成

化合物10(2.27mmol)溶于THF(35mL)中,-78℃下加入Cbz(3.75mmol)和正丁基锂(4.54mmol),连续反应10~60分钟。加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1(收率87.2%)。

11、化合物12——2-羟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1(2.59mmol)溶解于THF(30mL)中,在-78℃下加入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2.59mmol),连续搅拌2~10小时。加入冰-水淬灭,加水稀释,以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无色液体12(收率96.0%)。

12、化合物13——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2(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乙酸酐(2.05mmol),Et3N(3.72mmol)和催化量的DMAP,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8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3(收率97.1%)。

13、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化合物13(1.19mmol)溶解于THF(50mL)中,-78℃下加入三甲基烯丙基硅烷(1.19mmol)和三氟化硼乙醚(1.19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化合物14(收率93.8%)

实施例2

步骤1~3中化合物2~4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4、化合物5——(S)-2-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5-(苄氧基)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将化合物4(3.76mmol)溶解在DMF(50mL)中,rt.下加入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5.64mmol),连续搅拌5~20小时。加水稀释,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碳酸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5(收率88.3%)。

步骤5~6中化合物6~7的合成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7、化合物8——(S)-2-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5-(甲烷磺酰基)氧基-戊酸甲酯的合成

化合物7(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对甲烷基磺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DMAP(0.19mmol),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0~60小时,用冰水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8(收率66.8%)。

步骤8~11中化合物9~12的合成与实施例1所述步骤相同。

步骤12、化合物13——2-乙酰氧基-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化合物12(1.86mmol)溶解于CH2Cl2(30mL)中,0℃下加入乙酰氯(2.05mmol),Et3N(3.72mmol)和催化量的DMAP,缓缓升至室温,连续搅拌2~8小时,用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CH2Cl2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纳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3(收率98.2%)。

步骤13、化合物14——(2R,3S)-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2-烯丙基-1-苄氧基羰基-哌啶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化合物13(1.19mmol)溶解于THF(50mL)中,-78℃下加入三甲基烯丙基硅烷(1.19mmol)和四氯化锡(1.19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反应体系加水稀释,以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三次,无水Na2SO4干燥,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柱纯化得化合物14(收率73.3%)。

实施例3

步骤1~9中化合物2~10的合成与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相同。

步骤10、化合物11——(S)-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叔丁氧基羰基-2-哌啶酮的合成

化合物10(2.27mmol)溶于CH2Cl2(50mL)中,0℃下加入(Boc)2O(3.75mmol)和Et3N(4.54mmol),连续反应2~10小时。加饱和NaHCO3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三次,经Na2SO4干燥后,浓缩,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11(收率80.4%)。

步骤11~13中化合物12~14的合成与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相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