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处于压力下的液体容器的一次性汲取龙头

用于处于压力下的液体容器的一次性汲取龙头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处于压力下的液体容器中汲取液体的一次性汲取龙头(1),它与已知汲取龙头相比这样改变,使得它可优选安置在液体容器的侧壁的上部区域中。为此它具有侧面的、在安装状态下向下指向的入口(21)用于密封地联接上上升管道(34)以及具有器件(6,7,8),它们以合适的方式控制液体到汲取龙头和向出口(汲取孔)的流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和带有该汲取龙头的相应孔口(36)的液体贮藏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314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因普莱斯集团私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28574.9

  • 发明设计人 维尔纳·诺伊基希;彼得·绍尔;

    申请日2005-06-24

  • 分类号B67D1/14;B67D3/04;B67D1/04;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侯鸣慧

  • 地址 荷兰代芬特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07: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8-24

    授权

    授权

  • 2007-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9-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处于压力下的液体容器中汲取液体的一次性汲取龙头,它与已知汲取龙头相比这样改变,使得它可优选安置在液体容器的侧壁的上部区域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和带有该汲取龙头的相应孔口的液体贮藏器。

一些时间以来已经知道,尤其是较小的液体贮藏器如3L,5L或者甚至更大容积的小啤酒桶装备有一次性汲取龙头,该汲取龙头在汲取完容器中的液体后可以与容器一起废弃。这样的汲取龙头装在液体贮藏器侧壁的位于下面较远处的孔口中,以便能够尽可能汲取出大部分液体。在DE 198 25 929 A1中说明了一种这样的汲取龙头,它具有密封地装入容器中的外管和外管中的可移动并且密封地滑动的内管。外管具有入口,该入口较靠近容器壁并且当用把手将内管向外拉时可以与内管的入口重合。内管还具有出口,使得当两个入口相叠置时液体就进入汲取龙头中并可通过出口汲取。为了关闭汲取龙头必须再将内管完全推入外管中。这种构型的缺点是,为了切断总是必须在汲取后再将内管推回到外管中。如果此时管打滑,则会导致不期望的液体流出。

相反,DE 198 35 569 A1中描述的汲取龙头很安全并且便于操作。该汲取龙头也包括一个外管和一个内管,内管可移动地安置在外管中。与早先公开的汲取龙头相反,在此,液体出口安置在内管壁的外部区域中,该内管在初次汲取过程开始时必须从外管中拉出相应远。安置在管内部的阀的阀锥通过贮藏器内部的压力以及通过弹性操作装置的拉力被压到它的座上,在其关闭的静止位置中阻止液体通过并从而阻止通过出口流出。该阀的操作装置由带有套管的按钮构成,该套管围住阀杆延长部的突起,该阀杆本身伸入阀锥中。通过压下按钮,阀打开,液体通过内管流向出口。如果松开按钮,阀通过复位力关闭,该复位力由围住突起的弹性套管施加并被贮藏器中的内压力支持。

在该建议中,液体通过内管侧壁中的孔口到达汲取龙头中。为了在初次使用前保护汲取龙头不被液体侵入,该公开方案借助保护套封闭所述孔口,该保护套密封地在外管的内部分上滑动并且在端侧具有直径较小的管状延长部。内管在端侧装备有汲取龙头,它这样定尺寸,使得它在内管被完全推入外管中的初始状态中进入保护套的管状延长部中并将其密封地关闭。

此外在靠近贮藏器壁的外管区域中设置有一个残余排空孔,它在继续拉出内管时以一个相应的孔可与内管重合,使得残余液体可通过贮藏器的倾斜而达到汲取龙头内。

迄今描述的系统的缺点是,汲取龙头必须布置在液体贮藏器侧壁中很远的下部,以便能够将贮藏器以足够的程度排空。由于汲取龙头下方空间狭窄,为了汲取必须将贮藏器放置在酒吧台或桌边缘上,以便将液体汲取到器皿例如啤酒杯中。因此,或者易于碰倒,或者需要为此设置的合适的台座装置。此外由于汲取龙头位置低,汲取不舒适。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安置在液体容器的上部区域中的汲取龙头,以便克服所述缺点。这种汲取龙头也应在初次使用前被保护不被液体侵入。

为了在容器或贮藏器中的液面低于汲取龙头时也能从其中汲取液体,必须将容器装备或连接一个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保证贮藏器中始终存在过压。这种系统例如已由DE29822430.5或美国专利5,333,763,4,923,095或5,769,282公开。所有前述系统装备有位于液体贮藏器上端侧的汲取装置。但这种装置相对笨重和体积大,因为它必须在侧面超出上端侧的边缘,以便能够汲取到位于下面的器皿中。因此只有这样的选择:该装置或者为了以后装配而分开供货,或者放弃为了储藏或运输而堆叠贮藏器的可能性,因为这根本不可能或者只能在增加位置占用和静态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避免所存在的缺点的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在使用内部贮压器或内部高压气体筒的情况下工作。这种压力源原理已知。例如DE 298 22 430描述了一种饮料容器如小啤酒桶,高压瓶可定位在其中。当然也可以将高压源在中心安置在小桶的盖或底上。因此,为这样的系统所提出的汲取龙头或需要时的其它配件应尽可能伸入贮藏器的中部不太远,以便允许压力源具有尽可能多的安装可能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前面描述的希望的需求轮廓的汲取龙头。

本发明解决该任务,其方式是,提供一种容器/贮藏器用于容纳可由其中汲取的液体,该容器/贮藏器具有一个底侧、一个侧壁和一个盖侧或端侧以及一个用于安装汲取龙头的孔口,该容器/贮藏器的特征在于,该孔口位于容器/贮藏器的侧壁中,具体说位于离侧壁的盖侧或端侧比离底侧更近的区域中。如果该贮藏器是常用的小饮料桶如用铝、钢、其它金属或用塑料制成的小啤酒桶,则该孔口优选安置在位于环绕的隆起上方的区域中,该环绕的隆起仿造早先的木桶的桶箍,或者在没有这种隆起的情况下安置在与该隆起在尺寸方面相当的高度上。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汲取龙头,它可安置到液体贮藏器的所述孔口中,在此不要求显著的空间,并且,借助该汲取龙头,在贮藏器内部具有足够压力的情况下即使液面低于汲取龙头自身时也可汲取液体。

本发明汲取龙头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汲取龙头或者按照权利要求8的汲取龙头一上升管组合。从属权利要求定义该汲取龙头的优选构型。

原则上本发明汲取龙头可以用任意材料制成,但它优选用塑料制成并且特别优选由较硬的和柔性的塑料件组合成。该汲取龙头被完全制造好,然后密封地装入还空着的液体贮藏器例如5L啤酒桶罐的为此设置的孔口中。

为了使汲取龙头密封地并且确实水平,它在其外部的套筒上优选具有卡锁机构,该卡锁机构可以如现有技术中那样构造。例如外部的套筒可以带有两个环绕的法兰或卡锁楔环圈,密封环位于它们之间。当外部的套筒卡锁到贮藏器的为此设置的孔口中时,该孔口的边缘接触到密封装置并且被法兰或卡锁楔环圈保持住。

密封地安置在外部的套筒的内通道中的管是一个滑动管并且在其向外指向的一侧具有把手,该把手在安装状态中位于液体贮藏器的外部。此外,它在其轴向外端部附近具有用于待汲取的液体的出口。把手这样构造,使得通过拉和在需要时还旋转可以舒适地将滑动管在一个该出口由外部的套筒中伸出的位置和一个关闭位置之间拉动,在该关闭位置中滑动管滑入套筒内这样远,以致它将所述出口完全覆盖。该过程在本发明汲取龙头中通常仅需一次,因为优选设置一个阀装置,它在不操作时阻止液体自由流向出口。

滑动管在关闭位置中滑入套筒中这样远,使得它完全覆盖出口,该关闭位置通常与滑动管完全推入外部的套筒内的状态一致。为了避免滑动管不经过所希望的出口由外部的套筒中伸出的调整位置被继续拉出,可以以任意方式实现止动,例如通过在外部的套筒中设置一个摇拐孔或摇拐孔口,它可与在滑动管的下部区域中设置在外部的摇拐块或类似装置配合作用。例如在DE 198 35 569 A1中描述了一种这样的构型,但其中使用了管状的摇拐块。替换地可以例如设置一个沟槽状的凹部,它用作用于相应止动突块的导向装置。

如果设置了已经提到过的阀装置,它可以同样以如在DE 198 35569 A1中所建议的合适方式实现。该阀本身在滑动管内部位于任意的、相对于出口更远地处于内部的位置上。优选它布置在滑动管的内壁的中部区域并且如同例如在DE 198 35 569 A1中所描述的那样包括一个阀座,该阀座通过滑动管内侧上的一个环状突缘构成并构成一个圆锥形的座面,该座面可借助圆锥形的阀锥密封。该阀锥又与阀杆连接或者与该阀杆一体地构成,其中,阀杆本身在其外侧端部上可设置有环形的隆起或槽,它们可与一个套管的相应结构配合作用。该套管是弹性的并且可以与一个可从外面压入的、用同样具有弹性的材料如橡胶制成的囊构成整体地连接。如果该橡胶囊被压下,则阀锥逆着积聚的液体的压力并逆着由弹性套管嵌入阀杆上端部上的环形结构引起的复位力运动离开阀座。由此液体可以从滑动管的内部区域进入外部区域并通过出口被汲取。如果松开橡胶囊,则阀返回其关闭的初始位置中。

滑动管在其内部的端侧上具有孔口或通孔,通过它们可使待汲取的液体到达管的内部。但这应当在液体贮藏器投入使用并且开始汲取时才可以。因此要求在开始首次汲取过程之前阻止液体进入滑动管中。这通过此达到:设置在滑动管端侧的进入滑动管的入口被一个保护套遮盖,该保护套同时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密封地遮盖摇拐孔口或者外部的套筒或内滑动管中的出于其它原因而存在的孔口,或者通过此到达:外部的套筒在侧面环绕封闭并且在端侧这样构造,使得它以任意方式使滑动管的端侧上的入口被遮盖。

在带有保护套的构型中保护套具有管状的第一部分,该部分套装到外部的套筒(该外部的套筒在这些构型中是连续管状的并且其内端部上是敞开的)的在轴向上看处于内部的末端部分上这样远,使得它密封地覆盖外部的套筒的侧面区域中的所述的、在需要时存在的孔口或孔。此外,保护套具有一个在轴向上向内连接的、具有管状凹部的部分,该凹部与位于滑动管的处于内部的端侧上的、在轴向上伸出管壁外的榫头这样配合作用,使得在滑动管处于完全推入状态时榫头密封地封闭所述管状凹部。就本发明汲取龙头的该部分的具体构型而言也参照DE 198 35 569 A1。

替换地,外部的套筒这样成型,使得它可一并承担保护套的功能。那么它不应具有侧面的孔口。此外它还如前面所述对保护套所解释的那样具有在轴向上看向内连接的、具有管状凹部的部分,该凹部可与位于滑动管的处于内部的端侧上的、在轴向上伸出滑动管壁之外的榫头这样配合作用,使得在滑动管完全推入的状态下该榫头密封地封闭所述管状凹部。

如果在其把手上将滑动管推入这样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液体贮藏器外侧的出口由外部的套筒中伸出,则榫头也同时从保护套或者外部的套筒的管状凹部中移动出来,液体可以进入滑动管中,具体说直至密封阀的高度,如果设置了该密封阀。汲取过程则仅通过操作该阀进行,不必将滑动管向外部的套筒移动。

根据本发明,保护套或外部的套筒在汲取龙头的轴向上在端侧封闭,但在侧面具有孔口,该孔口具有用于密封地联接上管或软管的器件,该管或软管应用作上升管,该孔口在该管向外移动的状态下与滑动管的内部液体连通。该孔口可以不同型式地构造。

在本发明的第一有利构型中,在第一变换方案中,设置一个保护套,它随从外部的套筒的轮廓和外部的套筒的端侧上的端面的一个外部环形区域的轮廓并由此过渡到一个管中,该管的净宽构成所述管状凹部。在具有较小直径的该管中有一个侧面的孔口或留空部,它被一个环形隆起或法兰这样围住,使得在它上面可联接管或软管,该管/软管应一直到达液体贮藏器的底部并用作上升管。该管或软管可以或者在外部裹在环形隆起或法兰上,或者插入环形隆起或法兰中。按照舒适的方式,两个部件的材料或它们的直径这样选择,使得它们在静摩擦下密封地相互固定。

该构型在第二变换方案中可以无保护套地实现,如果外部的套筒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实现。被环形隆起或法兰围住的侧面的孔口或留空部则位于外部的套筒的上面说明的在轴向上看向内连接的部分中,该部分具有所述管状凹部。对于用作上升管的管或软管的联接,适用前一段落中的阐述。

在本发明的第二有利构型中,保护套的或者相应成型的外部的套筒的管状凹部在轴向上通到一个通道中,该通道弯曲地或者以折曲的形状引向保护套中或外部的套筒中的侧面安置的孔口。在该构型中,两个变体即保护套以及外部的套筒都可以单件式构成,但在需要时也可以两件式构成,其中在后一种情况下,保护套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包括管状第一部分以及管状凹部,包围弯曲通道的第二部分可以构造为具有凹部的适配器,该凹部可套装到所述管状凹部的外壁上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在它上面。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外部的套筒或者在侧面完全环绕封闭,或者仅具有已经提到过的摇拐孔口或类似的与滑动管在拉出状态中的止动相关的孔口,该孔口然后被保护套遮盖。残余排空孔口是非必要的。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构型中,可沉入的汲取龙头由七个或八个部分组成,即:一个弹性罩,它与所提到过的套管一体构成;一个带有延长部的阀杆,该延长部以所描述的方式与套管配合作用;一个阀锥,它可套到阀杆上并卡锁在其中;带有把手和需要时带有用于止动机构的孔的滑动管,例如所述摇拐孔;外部的套筒;一个插入件,它可插入滑动管的内部管口中并且包括所述榫头、用于液体的端侧入口和在需要时包括用于止动机构如摇拐块的组成部分;以及所述单件式或两件式的保护套。

由前面的解释中看出,具有本发明特征的汲取龙头满足所提出的要求。它被保护防止在首次使用前液体进入。它具有用于密封地联接上管或软管的器件,通过该管或软管,当贮藏器中存在过压时即使液面低于汲取龙头也可将液体压入龙头中。它不需要残余排空孔口。由于用于管或软管的联接装置安置在侧面并从而在装入状态下可以向下指,该龙头可以与任意用于加载压力的系统组合使用,即使它们例如在中部从贮藏器的盖或内部上侧面出发比安装汲取龙头的高度更远地向下延伸。

本发明汲取龙头可与任意容器形状或大小组合使用。它对于例如具有3L,5L或更大容积的较大的贮藏器是有利的。近年来也使用这样数量级的罐。因此,该汲取龙头可以例如有利地组合所述罐式小桶使用,这些罐式小桶可以由两部分(由底壁和侧壁组成的容器体以及盖)或三部分(底、侧壁和盖)构成,其中,盖以及在有底的情况下的底通过常见的复式叠边锁合或其它方式卷边到容器体或侧壁上。这种罐式小桶的形状可以仿造老式桶的形状,通常具有径向对称的或近似径向对称的形状(例如具有模仿老式桶的木结构的多角性)。使人想起老式桶箍的镶边可以环绕地设置在侧壁的相应位置上。这些贮藏器可以用其底或用由底部区域构成的边缘结构直立。本发明汲取龙头则可以安置在侧壁的上部区域中,使得贮藏器或罐式小桶在制造时在侧壁中在为此规定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孔口。

下面借助附图示例性解释本发明。

图1中示出按照权利要求1结合权利要求6的本发明汲取龙头的一种构型,即具有单件式的保护套16的汲取龙头1,该保护套在该图中以取下的状态示出。该汲取龙头包括一个带有卡锁突块3的外部的套筒2和一个可移动地安置在套筒2中的管4。这些卡锁突块用于固定在液体容器上。在滑动管4的位于内部的端侧13上设置有一个榫头15,该端侧具有在附图中看不到的入口。该管在位于外部的一侧在把手5中终止,该侧在汲取龙头处于安装状态中时位于液体贮藏器的外侧。

保护套16以其管状部分19套在外部的套筒的在轴向上看位于内部的末端部分2′上(该部分为此在这里具有比其余部分略小的外直径),直至滑动管4的端侧13顶到壁24上。在此,保护套的管状凹部20密封地围住榫头15。汲取龙头以该位置供货和安装。

在保护套上可看到一个侧面的、在安装状态中向下指向的孔口21,软管或软管联接器可插入该孔口的侧壁22中。该软管用作上升管道,如图7所示。

如果要将汲取龙头投入使用,才一次性在把手5上将滑动管向外拉。在此,榫头15被从凹部20中拉出。由此产生保护套的侧面孔口21与侧壁13中的入口之间的液体连通,使得液体可从上升管道端部到达汲取龙头的内部。然后,为了汲取,将位于滑动管内部的在图4中示例示出的阀打开就足够了,这通过压下橡胶囊9实现。当橡胶囊被释放时,上面的说明中所解释过的复位力又关闭该阀。因此,滑动管4可以保留在拉出位置中。

图2示出一种构型,它与图1的构型区别在于,保护套两件式构成,即按照权利要求1结合权利要求7的构型。该汲取龙头1相应于图1的汲取龙头。该保护套包括一个第一部分18,它具有两个管状段19′,20′。其中的第一部分具有这样的直径,使得它可以密封地套到汲取龙头的外部的套筒上,而第二可以密封地包围榫头15。在它的外壁24′上可套上一个适配器17。如果将组装的汲取龙头投入使用,则将榫头15从20′中拉回,通过在适配器部分25中成型出的管弯头23产生适配器的向下指向的孔口21′与侧壁13中的入口之间的液体连通。在这里也在孔口21′的侧壁22′中插入软管或软管适配器或类似装置,以便提供上升管道。

在图3可看到按照权利要求1结合权利要求7的汲取龙头的构型。在此,取代分开的保护套,外部的套筒两件式构成。它在第一部分2″的端部上具有延长部29,用于密封地围住榫头15(在此未示出)的管状凹部20″位于该延长部中。在该延长部29上插上一个适配器17″,它相应于适配器17,如图2中所示。在它的孔口21″中插入一个中间件28,通过该中间件可将上升管或上升软管与该适配器连接。

图4示出一个阀装置的一个特别的构型,如在本发明汲取龙头中可使用的那样并且由DE 198 35 560 A1公开。可看到在滑动管4的壁中环形构成的隆起6,它与圆锥形的阀锥7配合作用。该阀锥可通过一个阀杆8操作,该阀杆在其上端部中具有环形的凹部11,橡胶套管的环形隆起10嵌入该凹部中,该隆起成型在橡胶囊9上。在该图中还可看到卡锁突块3以及一个环圈30,它们用作止动装置,用于使汲取龙头在贮藏器孔口中止动。为了密封,设置了一个密封装置29,它例如可由能下陷的塑料材料环制成。

在图5中示出带有插上的保护套18第一部分但不带有适配器的按照图2的汲取龙头1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滑动管4被向外拉出,使得液体可通过端侧13中的入口13′流入。参考标号相应于图1,2和4中的参考标号。

图6中可看到具有两件式保护套的汲取龙头的一个构型,但其中如在图5中那样仅示出保护套的所述部分18,该部分在该图中朝向其轴向外侧具有小的止动槽31。在27处示出滑动管4在外部的套筒2上借助摇拐孔与摇拐块的共同作用的止动,如在说明部分中所说明的那样。

图7示出如图3中的汲取龙头,装在液体贮藏器中,该液体贮藏器涉及具有环绕的隆起33的罐式小桶,该隆起仿造早先常见的桶箍。该小桶具有底部分37,侧壁32和盖部分38;汲取龙头密封地装在侧面的孔口36中。在套筒2″的延长部29上插装上在图3中示出的适配器17″;表示出,滑动管4部分地从套筒2″中拉出。通过中间件28将软管34固定在孔口21″上,该软管用作上升管。用虚线示出贮压器35的存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