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正戊酸合成D-正缬氨酸的方法

一种用正戊酸合成D-正缬氨酸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以正戊酸为主要起始原料,依次包括酰氯化、溴化、氨化、拆分、重结晶、水解。本发明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D-正缬氨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采用氨基酸的常用拆分方法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产品,更是具有产量大,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77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66959.5

  • 发明设计人 陈新志;钱超;

    申请日2007-01-29

  • 分类号C07C227/06(20060101);C07C227/34(20060101);C07C2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红娟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4-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227/06 授权公告日:20090722 终止日期:20100129 申请日:200701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22

    授权

    授权

  • 2007-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用正戊酸D-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式如S-1所示的D-正缬氨酸,可以作为D-源定向合成一些具有D-的大环内酯如Pamamycin-607及生物碱(R)-瓢虫素内酯(Epilachnene)。由于D-正缬氨酸不是天然的氨基酸,现有的文献报道以化学合成法为主。如Nozaki Hiroyuki等人的文章“D-Amino acid production by E.coli co-expressed three genes encoding hydantoin racemase,D-hydantoinase and N-carbamoyl-D-amino acid amidohydrolase.”《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B:Enzymatic》2005,32(5-6):213-218;Badorrey Ramon等人的文章“Stereodivergent addition of allylmetal reagents to imines derived from(R)-2,3-di-O-benzylglyceraldehyde by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metal and double stereodifferenti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2,(22):3763-3767等,但在这些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中,起始原料复杂,或者需要使用复杂的催化剂。Alexandre Francois-Rene等人的文章“Amine-boranes:effective reducing agents for the deracemisation of DL-amino acidsusing L-amino acid oxidase from Proteus myxofaciens.”《Tetrahedron Letters》2002,43(4):707-710和Galkin Andrey等人的文章“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amino acids from α-keto acids with Escherichia coli cellsexpressing heterologous genes.”《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7,63(12):4651-4656)中公开了通过拆分α-氨基正戊酸来得到D-正缬氨酸的方法,但是此方法的成本较高,合成工艺复杂,有其应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的D-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

一种D-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以正戊酸主要起始原料,包括下述步骤:

(1)酰氯化:正戊酸在氯化亚砜的作用下进行酰氯化反应,得到正戊酰氯;反应温度为60℃~78℃,反应时间为4h~8h,氯化亚砜与正戊酸的摩尔比为2∶1~5∶1;

(2)溴化:将所得的正戊酰氯与液溴反应,得到反应液,反应温度50℃~80℃,反应时间6h~10h,液溴与正戊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2∶1;再将所得的反应液脱去氯化亚砜和溴,得到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

(3)氨化:将所得的α-溴代正戊酰氯粗品于溶剂中在液氨的作用下氨解6h~12h,反应温度为60℃~100℃,液氨与α-溴代正戊酰氯的物质的量比为8∶1~16∶1;再将所得物依次进行洗涤、浓缩步骤,得到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

(4)拆分:用D-酒石酸将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进行拆分,得到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

(5)重结晶:将所得到的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重结晶,得到重结晶料;

(6)水解:将所得的重结晶料用水溶解后与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用氨水将树脂上的料洗出,进行后处理。

步骤(3)即氨化反应中:所用溶剂为卤代烷烃,溶剂与α-溴代正戊酰氯的重量比为3∶1~5∶1;所述卤代烷烃为氯仿或二氯甲烷。

步骤(4)即拆分反应中:将外消旋α-氨基戊酰氨经浓缩后加入D-酒石酸的甲醇溶液中进行拆分,用料重量比为外消旋α-氨基戊酰氨/甲醇D-酒石酸=1/3/0.3~1/5/0.5;反应温度0℃~15℃,反应时间1h~3h。

步骤(5)即重结晶步骤中:将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与水和活性炭混合,室温搅拌1.5~2.5h后过滤;再将所得的滤液加入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即得重结晶料;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水/甲醇的重量比为=1/2/6~1/4/10,活性炭重量为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的10%。

步骤(6)即水解反应中,将重结晶料溶于8~15倍量的水中;流经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再将树脂升温至100℃~150℃、反应1h~2h;反应结束后用5%~10%的氨水将料从树脂上洗出;再依次经过脱色、脱水、漂洗、干燥。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D-正缬氨酸,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采用氨基酸的常用拆分方法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产品,更是具有产量大,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D-正缬氨酸的合成方法,以正戊酸为主要起始原料,依次经下述步骤制成:

(1)酰氯化,即正戊酰氯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氯化钙干燥管和温度计的烧瓶中,依次加入正戊酸(36.7g,0.36mol)及氯化亚砜(123.9g,1.04mol),油浴加热,回流78℃反应4h,至没有氯化氢气体放出。

(2)溴化,α-溴代戊酰氯的制备:

保持上步所得液体微沸,反应温度80℃,向烧瓶中滴加用等体积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60.5g,0.38mol),滴加过程在6h内完成。滴加完毕后停止加热搅拌,静置过夜。次日减压精馏,收集88~90℃/9mmHg馏分68.0g,即为产物α-溴代正戊酰氯,收率95%。

(3)氨化,即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的制备:

将上步所得α-溴代戊酰氯(68.0g,0.34mol)置于高压釜中,加入180g氯仿作为溶剂,合上釜盖后灌入液氨(70g,4.08mol),80℃反应10h后开釜,过滤,以90g氯仿洗涤滤饼。合并氯仿相,于旋转蒸发仪上脱除溶剂,得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粗品80g,用于下步拆分。

(4)拆分:

将D-酒石酸(40g,0.27mol)溶于400g甲醇中,5℃时加入上步所得的80g外消旋α-氨基戊酰胺粗品。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h后,出料过滤,滤饼即为拆分产物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40g。

(5)重结晶:

将上述所得滤饼(即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与80g水、4g活性炭混合,5℃搅拌2h后过滤,滤液加入240g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即得产物重结晶α-氨基戊酰氨D-酒石酸盐35g。

(6)水解,即D-正缬氨酸的制备:

将上步所得产物重结晶D-氨基戊酰胺酒石酸盐溶于10倍重量的水中,令溶液流经装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中;完毕后以水将柱子洗至中性,回收洗液,经浓缩可得回收D-酒石酸。然后将柱子升温至100℃并保温1h,使酰胺水解;再以5%的氨水洗柱子,收集洗出液,至旋光度为0时停止收集。将洗出液以活性炭脱色后浓缩脱水,再经甲醇淋洗,干燥后即得成品D-正缬氨酸14g,分子式如S-1所示,比旋光度 > >>[>α>]>>D>20>>=>->22.6> >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