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卫生的旋转操控机件,其允许启动一机构尤其是开门机构

卫生的旋转操控机件,其允许启动一机构尤其是开门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卫生领域的旋转控制机件,其被用来启动一机构如一开门装置。更特别的是,本发明涉及一卫生旋转把持件(12),其被用来安装在门上,且用来控制机构如锁的启动。本发明的装置类型包括一毂状件(18)、一主体(20)和一左扭形状的启动部件(26),所述左扭形状启动部件包括一从门平面延伸的、基本为C形的内凹形表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把持件(12)的息止位置,启动区段(26)的凹部基本朝上取向,且可以接收使用者臂部的、腕部的或手背的一部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893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希科洛普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24356.8

  • 发明设计人 R·维斯;

    申请日2005-07-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余全平

  • 地址 法国南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0: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5B 1/00 专利号:ZL2005800243568 申请日:20050719 授权公告日:201110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0-26

    授权

    授权

  • 2007-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6-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涉及一通常被称为旋转把持件的启动机件,该旋转把持件一般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进行启动。

[02]本发明尤其涉及一把持件,其设计用于卫生领域中,例如医疗领域且尤其是医务人员中、农产食品加工领域中又或者居住地或机动车领域内。

背景技术

[03]在公共场所中,尤其是在医院中,卫生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在法国,住院人群中有5%到12%的感染上一种医院疾病(2003年卫生部统计数据)。这就是为什么卫生成为公共健康的首要关注。

[04]手是微生物与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经由手传播的感染需要借助于能切断传播的解决方法。为此,必须具有易于在医院及其它公共场所中实施的非化学方法,且更特别的是一些除通常被安装在各种相关设备上以便使用与操作它们的器具之外、不需借助任何辅助器具的方法。

[05]尤其需要改变操控机构的把持件或其它相似机件的设计,所述把持件或其它相似机件通常由手直接操纵,且更特别的是由构成最易被感染的区域的手指进行操纵。

[06]事实上,传统的旋转把持件几乎不可能不借助于手来进行操作,尤其当首先引发一机构如一锁具的启动、然后绕其由合叶构成的垂直轴旋转打开门扉或门板时。

[07]一种方法在于设计一门把持件,所述门把持件可以不用手且尤其通过使用臂部、前臂或腕部来被作动,从而形成对被称为“手携带”(manu-portés)式细菌与病毒传播的物理切断。

[08]所述把持件被称为卫生把持件,其公知地包括:

[09]—一远侧端毂状件,其适于绕一正交于门板平面的轴线旋转安装在门板的一自由垂直边缘附近;

[10]—一主体,其一第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毂状件,并且所述主体从毂状件开始在一总体上平行于门板平面的平面中、并远离门板的垂直边缘地延伸;

[11]—和一整体左扭(gauche)形状的近侧启动部分,其被连接于主体的第二端,且其包括一形状为“C”形的弯曲启动区段,所述弯曲启动区段从所述第二端开始延伸,并远离门板平面,其凹部整体在门板自由边缘的方向上取向。

[12]所述把持件在文献US-A-2.238.513中被描述与示出,该文献示出一称作“卫生的”把持件,允许其启动的所述把持件的自由端部呈一“钩”或柄把的形状,所述钩或柄把适于接收使用者的前臂或臂部。

[13]钩或柄把在整体上向门板下部、也就是朝地面取向和敞开,因此必须使使用者俯下身体以便令把持件旋转,并因此相对于使用一传统把持件,会在背部处产生一附加力。

[14]所述把持件的人体工程学结构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其日常反复的使用会导致使用者感到疲劳与酸痛,而这些尤其对职业人员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且其通常将引起腕力的不恰当使用,也就是一般用手部握持,因而无法保持其“卫生”的特征。

[15]这些缺点表明:尽管其设计要上溯到60多年前,但文献US-A-2.238.513中提出的把持件并没有获得任何应用,尤其是在医院领域中。

发明内容

[1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些缺点,并解决卫生问题,为此其提出一简单的启动与操控机件,所述机件能够适配于现有的大量机构,这些现有机构为通常由一传统的把持件启动的类型,并且所述机件的人体工程学结构使得其不再需要来自于使用者的作用力,而这些作用力与人体的结构及人体工程平衡相违背。

[17]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适于装配在一门的门板上的、如上所述类型的卫生旋转把持件,其特征在于,在把持件的息止位置,弯曲区段的凹部整体朝上取向。

[18]门把持件的其它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确定。

[19]因此,本发明提出一适于装配在一门的门板上的卫生旋转操控机件,其用以控制门锁闭机构的操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0]-一远侧端毂状件,其适于设置在所述门板的自由垂直边缘附近,且适于绕正交于所述门板的平面的一轴线旋转安装,从而占据所述门被解锁的一第一端部角位置和所述门被锁闭的一第二端部角位置;

[21]-一主要分支,其一第一端被连接于所述毂状件,且所述主要分支包括一肘部,从而该主要分支首先延伸在平行于所述门板平面的一平面中,然后延伸在与所述门板平面正交的一平面内并远离门板;

[22]-两个辅助的端部分支,其被连接于所述主要分支的第二端,且从所述操控机件的中间平面对称地分开,同时远离所述门板且在一正交于所述门板的平面中,并且所述两个辅助的端部分支在它们之间界定出一整体形状为“C”形的敞开式柄把。

[23]控制一锁闭机构的该卫生操控机件的其它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确定。

[24]本发明还提出一卫生的旋转操控机件,其适于装配在一混合旋塞器上,用以控制所述旋塞器的流量与水的温度,所述操控机件适于基本绕一位于所述旋塞器主体上表面上的点铰接安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5]-一主要杆部,其一第一远侧端被铰接安装在所述旋塞器的主体上,且所述主要杆部在一中间的息止位置,朝上延伸在一垂直平面中,所述垂直平面基本对应于所述旋塞器主体的中间垂直平面;

[26]-两个辅助的杆部,它们从所述主要杆部的第二端开始对称地分开,且延伸在一向所述旋塞器后部倾斜的平面中,并且所述两个辅助的杆部在它们之间界定出一通常形状为“C”形的敞开式柄把,所述柄把适于与一臂部、一前臂或一腕部配合,以便操纵所述操控机件。

[27]柄把总体上朝上并朝后部敞开,同时远离使用者,所述使用者面对着混合或“冷热调温”旋塞器的承水盘的前边缘。

附图说明

[28]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与优点在以下参考附图、为理解本发明进行的详细描述过程中体现出来,其中:

[29]—图1是一门的透视示意图,所述门的门板上配备有一根据本发明的卫生把持件;

[30]—图2是图1中把持件的一更大比例的前视图,所述把持件图示出在对应于其息止位置的朝向;

[31]—图3是图2中把持件的一俯视图;

[32]—图4是图2中把持件的一右视图;

[33]—图5是图2中把持件的一左视图;

[34]—图6是图2中把持件的一仰视图;

[35]—图7与图8是图2所示的把持件在不同视角下的两透视图;

[36]—图9与图10是一简易卫生把持件的两个示意图,它们示出把持件符合卫生与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使用;

[37]—图11是一锁扣操控卫生机件的透视示意图,示出其卫生的与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使用;

[38]—图12是相对于图1视图的一右侧示意图,其示出配有根据本发明的一对对称把持件(每面上各有一个)和一锁扣操控卫生机件的门;

[39]—图13是一透视示意图,其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一卫生操控机件的混合旋塞器的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40]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相似或具有同样功能的元件将用同样的参考数字表示。

[41]在本说明书中和在权利要求中,以门板朝向为参照,非局限性地采用术语垂直、水平、高、低、上、下等,并且同样会使用表示在附图上的三面体(x,y,z)。

[42]如图1所示,一建筑物通行门的门板或门扉10装配有一根据本发明的卫生把持件12。

[43]门板10绕一垂直轴线“A”、例如通过合页枢转安装在其两个垂直边缘的其中之一14的附近,且把持件12靠近其相对的另一垂直边缘16布置。

[44]把持件12可以作动、尤其通过前臂或臂部作动门闭合机构,例如一锁具,且其也可以引起门板绕其垂直轴线A枢转以便打开门。

[45]根据本发明的把持件12通常例如用塑料材料制成,且被模制成一单一零件,如果必要,可围绕一例如金属材料的中央加硬芯(noyaucentral de rigidification)复合模制而成。

[46]图2至图6详细示出了处在其息止位置上的卫生把持件12的设计,所述息止位置即在当没有在把持件上施加任何动作时,所述把持件12通常相对于门板所占据的位置。

[47]通常已知把持件通过与之相连接的锁具机构被弹性地朝其息止位置促返,所述锁具机构尤其包括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将机构控制轴朝一确定的角位置促返,在该角位置,所述机构的锁舌13也同样被恢复到伸出位置,在所述伸出位置,其适于与装配在门10的固定框扇(dormant)或框架上的一互补锁簧头相协作。

[48]把持件12基本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三个部分为:

[49]-一远侧端毂状件18,其适于绕一正交于门板10平面的水平轴线“H”转动安装在门板10的自由垂直边缘16的附近;

[50]-一中间主体20,其一第一远端22被连接于所述毂状件18,且所述主体从所述毂状件18开始延伸在一总体上平行于门板10平面的平面中,并远离门板10的自由垂直边缘16;

[51]-和一整体左扭(gauche)形状的近侧启动部分26,其被连接于主体20的第二端24,且基本被构形成一总体形状呈“C”形的弯曲区段,并且所述近侧启动部分根据本发明,从所述主体20的第二端24开始整体上向门板高处延伸,同时远离所述门板10的平面,也就是远离上面装有把持件12的门板垂直平面11。

[52]毂状件18是一整体形状呈空心罐体(pot creux)的部分,且该部分根据所述的正交于门板10的表面11的平面的轴线H(所述轴线平行于三面体x、y、z的轴线z)延伸,且具有一基本呈椭球体(tronc)的圆状外形,以便使用时更为舒适。

[53]毂状件18是空心的,以便接收将把持件12固定在门板10上的固定装置(未示出),同时进一步保证把持件和锁具机构的轴的旋转连接,并保证毂状件18的、因此把持件12的相对于该轴、并因此相对于门板10的一确定角度定位。

[54]中间主体20从其连接在毂状件18的瘦细自由端部上的第一端22开始直到其连接在弯曲成“C”形的启动区段26的第二端24,是细长的,其截面基本为圆形或椭圆形,且总体上在其整个长度上保持恒定。

[55]以已知的方式,主体20因此整体上远离毂状件18和远离自由边缘16地延伸。

[56]与现有技术相反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把持件12的主体20具有一弯曲部分,从而主体在毂状件18上方朝向高处(沿三面体x、y、z的轴线“y”)垂直地延伸(参考图2),且其具有一垂直地位于C形弯曲区段上方的顶部28,主体20的凹部朝下取向,从而释出空间以令臂部或前臂通过。

[57]顶部28整体上侧向地(沿三面体x、y、z的轴线“x”)更靠近启动区段26而不是毂状件18,从而在把持件12绕其轴线“H”旋转时不会妨碍臂部。

[58]主体20的第二端24也垂直地位于启动区段26的上方。

[59]主体20的根据本发明的该几何形状——其整体形状是一朝下部敞开的、被称为“鹅颈”的第一柄把——因此在平面x、y中确定弯曲启动区段26相对于毂状件18、并因此相对于旋转轴线H的位置,并且尤其确定图2所示的两段距离D1和D2,这两段距离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60]主体20整体延伸在一与门板10的垂直平面x、y平行的平面中。

[61]更确切的是,如在图3至图6中所能看到的且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主体20的第二端24和门板10的表面11的平面之间的平均距离D3(沿z)小于主体20的第一端22和门板10的表面11的平面之间的平均距离D4(沿z),以使启动区段26的左扭形状相对于门板10的超出部分降至最小。在这种构形中,毂状件18相对于门板10被足够地抽出,以允许便捷的清洗或拆卸,而区段26足够靠近门板10,以便避免钩挂。

[62]左扭形状的近侧启动部分26为一整体形状为“C”形柄把的弯曲区段。

[63]区段26从主体20的第二端24开始、远离(按三面体x、y、z的轴z)门板10的表面11的平面进行延伸。

[64]根据本发明,弯曲区段26的凹部朝上取向,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朝高处敞开的第二柄把,所述柄把适于接收使用者臂部的(前臂的)、腕部的或手背的一低部或下部。

[65]更确切的是,区段26在一中间平面P内延伸,所述中间平面相对于轴线“H”穿过的水平平面形成一锐角α1(图2)。

[66]锐角α1在30度到60度之间,且更好地是其基本等于约50度。

[67]该取向和主体20的尺寸及形状确定轴线“H”和相应于弯曲区段26“底部”的点30之间的平均距离D1(或半径)以及区段26的底部点30与轴线H穿过的水平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2。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D1基本等于200mm,而D2等于115mm。

[68]本发明当然不只限于参数D1至D4、以及α1所表示的值,而是包含了所有可以达成同样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且尤其可根据某一确定国家的人的平均尺寸特别地进行同位相似变换(homothétie)。

[69]“C”形弯曲区段如图7与图8所示,在其连接于主体20的第二端24的远端处是细长或狭窄的,并且它在其自由近端34的方向上逐渐扩大放宽,从而界定出一内曲启动表面36,底部点30位于所述内曲启动表面中。

[70]近端34结束于两个自由端叶状件或唇状件38和39,其中一叶状件被称为上叶状件38,另一叶状件被称为下叶状件39。

[71]表面36足够大,以方便用前臂、腕部或手背将把持件12朝高处和/或低处促动旋转。

[72]弯曲启动区段26还相对于其中间平面P具有一整体对称的设计。

[73]弯曲启动区段26的截面的边线在各个点上都凸出且为圆形,以形成更舒适的使用。

[74]如图9与图10中所能看到的——所述图中示出一具有一启动区段26的把持件,所述启动区段的自由端段被简化成一单一的中央叶状件,主体20的和弯曲启动区段26的构形及尺寸允许完全引拉(dégager)区段26以令其启动,同时也允许引拉任何位于主体20“下方”的区域,而这正是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更优化的人体工程学原理,其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75]将注意到,在某些锁具操控机构的情况下,使用者可能会绕轴线H在两个方向上旋转把持件12,也就是向门板10的高处或低处旋转,从而使锁舌脱出锁簧头。

[76]在使用中(图9和10),使用者将把其臂部、前臂、手背或其腕部放在弯曲启动区段26中,并与凹形表面36相接触。

[77]为了使锁舌脱离锁簧头,使用者在凹形启动表面36上施加一整体朝门下部取向的、即朝地面的垂直压力。

[78]随后为了使门板10绕其垂直轴线A枢转,使用者在一连续的运动中通过拉或推门板10,因而施加一按轴线z的平移力,其前臂或腕部则始终位于由启动区段26构成的第二“C”形柄把内。

[79]将注意到,在被使用的臂部部分始终位于区段36的情况下,无论把持件处于绕其旋转线轴H的哪个角位置,都可以进行门绕其轴的枢转,前臂相对于肘部的角度取向允许这样的既无需用力、也不会产生任何疼痛的适配性。

[80]和一手握持的非卫生把持件一样,使用者在其使门枢转的过程中,因此例如可以任把持件逐渐向其高处的息止位置重新上升。

[81]在通过把持件向高处旋转来操控锁具的情况下,使用者将在把持件12的“下方”把其前臂或腕部放置于一由主体20的弯曲部分和所述启动区段26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的凹形区域中。因而他施加一整体垂直朝门板10高处取向的压力,以便使锁舌脱离锁簧头,并通过拉或推门板10施加一平移力,同时其腕部或其前臂被放置且保持在所述凹形区域内。

[82]如图2至图8中所示的两个叶状件或唇状件38和39的作用在于:使臂部或臂部更好地保持在弯曲区段26中,并且无论臂部或前臂在所述区段中的位置如何,允许不存在弯扭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使用,从而在使用者想拉或推门时避免一附加于背部的力且方便操控。

[83]一旦锁舌从锁簧头中脱离,臂部的被使用部分将作用于叶状件38、39的其中之一上。

[84]事实上,当把持件12位于高处息止位置时,使用者通过更特别地作用于上叶状件38而可以拉动门板10。当使用者施加一向下的垂直压力时,把持件12离开其息止位置,且在底部位置,使用者通过更特别地作用于下叶状件39,而同样可以拉动门板10。

[85]例如借助臂部、前臂或腕部作动的所述把持件从定义上看不具有与传统把持件同样的易操作性。

[86]已经认识到,腕部也可以成为受细菌感染的部位,且因此优选借助于前臂启动把持件,从而避免任何传染。

[87]为了方便操控机构(这里是锁具),根据本发明的把持件12的长度比传统“手动”把持件的长度更大,以便借助一更大的杠杆臂实现更容易的旋转。

[88]当然可以在门板10的各侧或各表面配备所述的卫生与人体工程学把持件。位于门板各侧的两个把持件因而相对于门板10的平面对称。因此,为了在门板的两侧给门配备上所述把持件,将使用一组两个对称的把持件。

[89]备件中有这两个对称的样件,这允许装配在任何的右开或左开式门上,所述门也就是带有右合页或左合页的门。

[90]图1和图12所示的门板10也可配备有一锁扣件或锁闭机构,所述的锁扣件或锁闭机构配设有一卫生的旋转机件50,以便控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不借助于手指或手部来操作的锁闭或解锁。

[91]根据本发明的操控机件即锁扣把持件50以与把持件12相同的方式,例如采用塑料材料模制成为一单一零件。

[92]如图11所示的这样的机件50包括一远侧端毂状件52,该毂状件适于绕正交于门板10表面11的平面的一轴线H’旋转安装,从而例如占据门被解锁的一第一“低处”端部角位置与门被锁闭的一“高处”端部角位置。

[93]两个端部位置在这里呈角度地偏离约90度的角,从而在低处位置,把持件50整体延伸在一水平平面中,而在低处位置,把持件50在此处整体延伸在一垂直平面中。

[94]根据锁闭机构现有的变型,上述的两个位置可以颠倒或不同地取向。

[95]毂状件被固定在门板10的垂直自由边缘16附近,在门把持件12的毂状件18的下方,且基本位于所述毂状件18的右侧。

[96]毂状件52由一空心罐体构成,以便接收将锁扣把持件50固定在门板10上的固定装置(未示出),同时进一步保证把持件与锁闭机构的轴的旋转连接,并保证毂状件52的、因此把持件50的相对于该轴、并因此相对于门板10的一确定角度定位,且其具有一基本呈椭球体的圆形形状。

[97]锁扣把持件50包括一主要分支(或主体)54,所述主要分支的一第一远端被连接于毂状件52的一端,且其第二近端通过两个辅助的近侧端部分支56延长。

[98]两个辅助的端部分支56在锁扣把持件50的中间平面的两侧对称地分开,所述中间平面为一正交于门平面的平面,即该中间平面平行于旋转轴线H’。

[99]所述辅助分支56在它们之间界定出一整体形状为“C”形敞开式柄把的钩爪58。两个分支58连接部位处的、并处于所述分支两侧的弯曲部分59将对于以下描述也是有用的。

[100]主要分支54包括一第一部分55,该第一部分形状为肘或颈形,从而所述主要分支可首先延伸在平行于表面11的平面的一平面中,然后延伸在一正交于表面11的平面中,并远离门板10。

[101]辅助分支56相对于锁扣50的中间平面对称地延伸在与主要分支54的第二部分相同的平面内。

[102]锁扣把持件50可占据基本彼此相对正交的两个位置。在相应于解门解锁位置的“低处”位置,主要分支54整体上朝地面垂直地延伸。两个对称的辅助分支56因而远离表面11且整体上在一公共水平平面中延伸。

[103]在相应于门锁闭位置的“高处”位置,主要分支54整体上水平地延伸,且对称的辅助分支因此整体在一正交于所述表面11的公共垂直平面内延伸。

[104]为了从一端部位置运行到另一端部位置,使用者通常把其前臂或其腕部放置于柄把或钩爪58中,所述柄把或钩爪整体敞开,且远离表面11,并且其凹部的朝向使得它能接收例如使用者的前臂。

[105]使用者作用于把持件50上,使把持件50转动四分之一转,从而促动锁扣。使用者还可以把其前臂或其腕部在钩爪56的外部放置于主要分支54与所述辅助分支其中之一之间存在的弯曲部分或弯曲区域59处,且施加一用于锁闭或解锁门的压力。

[10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如机件50的整体形状为“Y”形的操控机件,可以被用来操控或作动一开启/闭合机构,所述机构用于打开/关闭一被称为混合或冷热调温的旋塞器,以便通过臂部、腕部或前臂来调节水流量及水温。

[107]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机件或操纵杆60如图13所示,通过未被图示出的万向联轴器(Cardan)或球形联轴节类型的部件,整体上绕一点或中心62被旋转安装。

[108]操纵杆60被以已知的方式安装在一混合旋塞器70的主体69的上表面上,所述混合旋塞器总体形状为或多或少明显的“鹅颈”形。

[109]主体69的一后下端71适于被安装在承水盘(未示出)的后边缘上,而其朝向洗脸池或洗碗池的使用者的前自由端73包括出水孔。

[110]杆形的操纵机件60包括一形成其主体的第一杆部64,所述第一杆部在被示于图上的中间息止位置,朝向高处并在旋塞器70的上方从其第一铰接远端75开始,延伸在一垂直平面中。

[111]杆60还包括两个附加的或辅助的杆部66,所述两个杆部从主杆部64的第二端77开始延伸,并且在中间平面的两侧对称地分开,所述中间平面在这里为操纵机件60的对称中间平面,且其为一垂直平面。

[112]辅助的近侧自由端杆部66在它们之间界定出一钩爪68,所述钩爪整体形状呈“C”形的敞开柄把,其适于接收一臂部、一前臂或一腕部。

[113]所述的两个对称且相对的近侧杆部66在一公共平面中延伸,所述公共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朝旋塞器70的后部取向。

[114]使用者通常把其腕部放入柄把或钩爪68的凹部中。

[115]因此他可以施加一力,该力适当地取向以便令操纵机件60绕点62从旋塞器70的前部往后部、和/或从左往右地旋转,从而同时调节水流量与温度,而无需使用如手掌或手指等手部的已被传染区域。

[116]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允许被方便地装配在洗脸池或洗碗池中,或替代旋塞器,或者替代冷热调温旋塞器的传统杆体。

[117]在本发明通过以上描述的不同方面有效地助于对抗病毒与细菌传播与扩散的、和/或为控制细菌传输量的斗争的大范围中,在流量闭合或开启点距离出水孔十分靠近的情况下,通过将向外敞开的、也因此向污染开放的导管区段——其中细菌和病毒可能滞留和繁殖——的长度减小至一最小数值,而使得混合旋塞器或冷热调温旋塞器的使用将尤为有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