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过传感器线圈的电阻和电感测量来无接触测定层厚度的方法

通过传感器线圈的电阻和电感测量来无接触测定层厚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待测构件(17)的附近定位一个由一个线圈体(13)和一个线圈(14)组成的传感器来无接触测定构件(17)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层(20)的厚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感应和涡流原理的组合。多个测量和分析步骤可确定层(20)的厚度,在这些步骤中,用交流电频率f作用到线圈(14)上并分析该线圈的电感值和电阻值。在此,线圈体(13)、即线圈(14)与构件(17)之间的距离可从作用有交流电频率f的线圈(14)的电阻值R中导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851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23868.2

  • 发明设计人 H·哈赫特尔;S·迈尔;

    申请日2005-06-23

  • 分类号G01B7/06(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曹若;胡强

  •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46: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B7/06 授权公告日:20091202 终止日期:20170623 申请日:200506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2-02

    授权

    授权

  • 2007-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6-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DE 196 52 750 C2已知的确定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层、尤其是铬层的厚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感应原理与涡流原理的组合。为了执行测量方法,由线圈和线圈体组成的传感器借助于一个弹簧顶压要被测量的构件的表面。多个测量和分析步骤确定层厚,在测量和分析步骤中线圈通流交流电并且分析其电感强度变化。在此产生的例如由构件的材料特性变化或者由脏污或磨损引起的线圈与构件之间的距离差引起的测量误差可以通过导入一个标准值减小。由此也保证在所测得的电感强度值与相应的层厚之间的明确的对应关系。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确定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层的厚度的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无接触地测量。由此提供一种对于测量对象舒适的、快速的方法。此外消除传感器损伤和/或表面损伤的危险。

此外在目前的接触测量中测量对象与要被检查的层放置在一个弹性支承的线圈体上并且顶压这个线圈体,用于保证测量对象与线圈体平面平行地接触。在此导引到线圈的线圈-连接导线必然一起移动并因此在重复测量以后由于剧烈的磨损而折断。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无接触测量避免线圈体的运动并由此避免线圈-连接导线的折断。

对于无接触测量原则上一个不允许的测量对象加工误差可能是有问题的。由于不等于零的加工误差可能使气隙变化,即,可能使线圈体之间的并由此使线圈与测量对象的距离随着测量变化。由此引起的测量结果错误通过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减小,因此测量对象对于每个测量循环不必顶压在线圈体上,用于避免距离变化。

在此本方法也具有比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更多的优点。尤其在实心产品制成的涂覆部件中可以通过连续进行的测量方法检验。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给出的措施能够实现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方法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详细解释。

图1示出测量装置的一个示意结构,

在图2中示出测量线圈在要被确定的层的厚度a上对于不同的距离和对于位于要被确定的层下面的材料的不同材料特性α以及β的电感L,

在图3中示出使用在图2中的在测量线圈与测量对象之间不同距离的特性,

图4示出在不同气隙(线圈体与未涂覆的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时线圈电感L与所用频率的关系曲线,

图5示出在不同气隙(线圈体与未涂覆的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时线圈电阻R与所用频率的关系曲线,

图6示出一条距离特性曲线,用该距离特性曲线可把一个电阻值R变换成一个距离值d,

图7示出具有多个调整曲线的调整曲线束,其中每个调整曲线对应于一个具体的、相互不同的距离d。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涉及所谓的感应-涡流原理。由DE 196 52750 C2已知一种用于执行本方法的可能的装置。在图1中在结构上示出为此所使用的传感器10。在这个视图中一个构件17放置在线圈体13上,而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无接触测量。所述传感器10设置在一个基体12的空隙11里面并且由一个线圈体13组成,在线圈体上安置一个由交流电通流的线圈14。该线圈14例如可以是扁平线圈或环形线圈。所述线圈体13最好由不导电和不磁化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并且几乎无摩擦地在空隙11中导引。要被检测的构件17设到一个导向体18里面,它使构件17与线圈14相互间定位。借助于弹簧19使线圈体13并由此使线圈14顶压构件17的表面。该表面具有要被确定的层。对于构件17例如可以是一个喷射阀的接管。如果通过线圈14流过交流电,则产生一个磁交变场,它不仅穿过铬层而且穿过位于其下面的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材料层。在铬层中只有涡流效应有效,而在构件17的铁磁材料中感应效应和涡流效应都有效。单独地描述相应的测量效应,它们假设在其它相应的部件不存在的情况下产生。如果线圈14通流交流电并且线圈14的磁交变场只检测良好导电但是不磁化的材料,即,只由线圈14的磁交变场检测铬层,因此只有所获得的涡流效应起作用。由于在良好导电但是不磁化的材料中构成的涡流产生线圈14电感的减小。

下面描述通流交流电的线圈14的磁场对于与线圈对置的铁磁材料、即对于构件17的材料的作用。通流交流电的线圈14的磁交变场作用于构件17的材料。对此要指出,对于导电且磁化的材料不仅产生铁磁作用而且产生涡流作用。在涡流效应引起材料线圈14的电感减小期间,铁磁效应-在该文献中也称为感应效应-起到提高测量线圈14的电感的作用。两种效应的作用优势主要取决于通流线圈14的交流电频率和构件17的材料特性。如果将这两种测量效应传递到具有铬层的构件17,则能够确定,铬层越厚,形成的磁场越弱并因此使线圈14的电感越弱。在图2中以α1表示相应的测量曲线,它表示测量线圈14的电感随着铬层厚度a的增加的减小过程。

但是电感L的测量曲线的走向取决于构件17的材料特性,即例如取决于材料的电阻、导磁率并取决于线圈体13或者说线圈14与要被测量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果例如由于线圈体13脏污或磨损使测量线圈14与铬层之间的距离变化,则得到电感L关于层厚a的走向的不同特性曲线。在图2中示出不同的实施例。在此,特性曲线α1、α2、α3和α4表示在测量线圈14与要被检测的铬层之间距离不同但是构件17的材料特性相同时电感L关于层厚a的走向。在图3中表示在线圈14与要被检测的铬层之间的距离α的大小。可以看出,距离从α1至α4总是变大。特性曲线β1至β4表示对于构件17的第二材料特性在测量线圈与要被检测的铬层之间的距离变化。由按照图2的曲线图可以看出,所测得的电感值L可以对应于多个可能的层厚。

由现有技术已知,由所获得的电感值实现标准化,它提供一个明确的可对应的测量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上述的测量误差。为此总共进行三个测量:分别进行具有测量对象的先测量和后测量和只对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层的标准化的测量。不必对于每个样本都进行用于标准化的测量。而是在原则上只在传感器更换时进行用于标准化的测量并且必要时在时间上间隔式地补偿测量装置就足够了。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也可能实现无接触测量。在无接触测量时的主要问题是线圈体13、也即相关的线圈14与测量对象之间距离的变化。在该文献中线圈体13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也简称为“距离”或“气隙”。作为测量对象的构件的不是零的加工误差产生距离变化。在实践中加工误差例如对于喷射阀接管为0.2mm。如果使测量装置的最小误差置于0.1mm,则一个样本的距离、即线圈体13与构件17之间的气隙可能在最接近0.1mm至0.3mm的范围中变化。如果为了无接触地确定层厚按照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测量和分析步骤执行本方法,则上述的距离变化对于有利的测量条件只略微使测量精度变差。但是为了标准化对于每次测量、包括前测量和后测量必需附加地进行测量。通过下面对于电阻和电感测量方法的描述要指出,尽管气隙变化也能够足够准确地确定层厚,在此对于每个测量循环无需在传感器上定位标准部件并且不必执行用于标准化的测量。建议不要象迄今为止的现有技术那样只用传感器线圈14的电感值来进行层厚的确定,而是也测量和分析该线圈的电阻值。

如同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以多个测量和分析步骤实现按照本发明的用于确定层厚的方法。在构件17涂覆前,在所谓的第一前测量中获得线圈14的电感值L0,d,f。在此对于电感值L0,d,f的第一下标“0”表示层的厚度(0=未涂覆),第二下标“d”表示线圈体13与构件17之间的距离的实际值(d还未确定),最后第三下标“f”表示第一交流电频率f,以该频率加载线圈14(设定f)。在测量期间线圈14对准还未涂覆的、面对线圈14的构件17的表面(测量面),其中在线圈体13与构件17的表面之间产生一个距离d。该距离的准确值d在此时还未知并因此必需还要测得。只相对于未涂覆的构件17的材料实现测量。加载在线圈14上的交流电频率f是一个高频范围中的频率,一个适合的值例如是4兆赫兹。电感值L0,d,f的大小还取决于构件17的特性、尤其是其磁和电的特性。构件17的特性在批量加工时可能变化。因此在开始测量方法时对于每个单个的构件17测得电感值L0,d,f并且也可对应地存储在一个数据存储器里面。

线圈电感值的前测量用于获得一个标准值。在进行层厚a的无接触测定时,必须附加地进行另一测量,才可确定线圈体13和构件17之间的距离d。该另一测量可通过线圈14的一次附加的电感测量来实施,其中用不同于第一交流电频率f2的第二交流电频率作用到线圈14上。然后把这样测出的线圈电感通过一个特征数形成和一条事先记录的特性曲线变换成一个距离值d,但如图4的曲线图所示,该方法在用于频谱的一定范围时不可能导致一个明确的结果。在该曲线图中绘出了在测量未涂覆的构件17时得出的线圈14的测出的电感值与所用的交流电频率f2的关系。曲线1的走向是在距离d=0时得出的,亦即线圈体13被安装在构件17上而其间没有气隙。在其后的曲线2、3、4和5时,该距离分别增加0.1毫米。在线圈体13套装在构件17上时,在低的交流电频率f2例如为100千赫的情况下,图4中的电感值最高。线圈14离构件17的距离越远,这些值就变得越小。在高的交流电频率f2时,例如在图4的5兆赫时,情况则完全相反。其间有一个频率范围,在该实施例中大约在3至4兆赫时,距离变化几乎不引起线圈14的不同的电感值。所以不可能用这些交流电频率进行可靠的距离测定。因此,交流电频率f2最好为低频范围的频率、例如100千赫。应当指出,距离变化几乎不引起线圈14的不同电感值的频率范围是取决于构件17的基本材料和线圈形状的。

代替线圈14的另一次电感测量来确定距离,本发明方法建议测量线圈14的交流电阻R。如在图4中那样,图5的曲线1表示在距离d=0毫米时的测量结果,其余曲线2、3、4和5则表示距离分别增加0.1毫米时的测量结果。图5中的曲线1至5表示在测量未涂覆的构件17测量时得出的线圈14的电阻值R的变化。即使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f2的兆赫范围内,线圈4的电阻值R也显示出足够的敏感度,亦即可从测出的电阻值R中可靠地推导出距离d。如果绘出用交流电频率f=4兆赫作用到线圈14上时的电阻值R与距离d的关系,则可得出如图6所示的一条唯一的特性曲线。用于获得标准值的线圈电感的前测量和用于获得距离的电阻测量实际中同时进行,因为,现代测量仪在线圈测量时是一起测量两个值的。

从线圈14的电阻值R的测量中借助事先记录的特性曲线即可推导出距离值d并将其存储起来,如图6所示。

接着使构件17在一个相应的涂覆设备中涂覆铬层。然后进行第三测量,即所谓的后测量,它在构件17的与上述前测量相同的位置上进行。在此必需这样实现测量装置,使得距离d对于前测量和后测量相同大小。在此产生测量线圈14的电感值Lx,d,f,其中第一下标“x”为要被确定的层厚a的数值,第二下标“d”为线圈体13与涂覆的构件17之间的距离,第三下标“f”为加载在线圈14上的交流电频率f。前测量和后测量用相同的频率f例如4兆赫进行。电感值Lx,d,f的大小例如由铬层的厚度并由构件17的材料特性确定。在此保证,两个所获得的电感值L0,d,f或者说Lx,d,f分别明确地对应于同一构件17。

现在将这两个电感值L0,d,f和Lx,d,f借助于一个算法转换成一个标准值,即转换成一个无量纲的特征值,它可对应于一个相应的层厚a。这个标准值在这里称为测量值Me。为了可以实现这个标准值的形成,必需获得电感值L∞,AB,f和L0,AB,f或者说已经测得并存储这些值。如果在一个测量对象上仅仅进行相对于一个铬层的测量,则得到电感值L∞,AB,f,其中线圈体13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d的数值为AB。在此测量对象的表面必需具有一个这样厚的铬层,它实际上屏蔽整个线圈14的磁场,由此在测量对象的铁磁基本材料中既不可能产生感应效应也不可能产生涡流效应。必要时对于测量对象在铬层的位置上也可以使用另一导电的但是不磁化的材料作为替换。如果仅仅相对于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则得到电感值L0,AB,f,其中线圈体13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d的数值为AB。对于两个电感值L∞,AB,f和L0,AB,f使用高频的交流电频率f。现在对应于等式1求得标准值或测量值Me

>>>M>e>>=>B>·>>>>L>>x>,>d>,>f>>>->>L>>0>,>d>,>f>>>>>>L>>∞>,>AB>,>f>>>->>L>>0>,>AB>,>f>>> >,>->->->>(>1>)>>>s>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