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摘要

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及各原料之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炙川乌1%-2%、炙草乌1%-2%、乌蛇1%-2%、乌梅1%-2%、透骨草1%-2%、黄芪1%-2%、熟地1%-2%、甘草1%-2%、冰糖15%-20%、白酒70%-75%;炮制方法是:将炙川乌、炙草乌、乌蛇、乌梅、透骨草、黄芪、熟地、甘草、冰糖投入纯粮高度白酒中,浸泡7-12天,过滤即成。本药酒活血通络,搜风除痹,益气扶正,主治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快,疗程短、疗效好,治疗率高,治愈率达99.4%。同时,本中药酒对关节炎、腰腿疼痛等筋骨痹痛亦有明显疗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619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方;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63422.6

  • 发明设计人 田方;张先成;倪健;

    申请日2006-11-27

  • 分类号A61K36/804;A61K9/00;A61P19/00;A61P29/00;A61K35/5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700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35-7号中医门诊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37: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1-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04 授权公告日:20100519 终止日期:20121127 申请日:200611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3-07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61K36/804 收件人:田方 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 申请日:20061127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0-05-19

    授权

    授权

  • 2009-04-01

    地址不明的通知 收件人:田方 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 申请日:20061127

    地址不明的通知

  • 2007-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5-1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骨科疾患的中药制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所述肱骨外上髁炎是指上肢肱骨外上髁及附近部位发生的炎症,由西医解剖可知,肱骨下端有二个外凸骨端,外侧骨端称肱骨外髁,内侧骨端称肱骨内髁,将上臂前举时,外髁处在上,内髁处在下,故外髁也称外上髁,由于肘关节处的过度劳作、运动,如上臂经常曲伸负重、打毛衣、打网球等,再加劳作运动后受寒邪入侵等因素,常使肘关节肱骨内、外髁部位发生炎症,特别易发生肱骨外上髁炎,国外俗称为网球炎,其表现为肘关节、主要是肱骨外上髁部位疼痛,上臂曲伸时疼痛加剧,不能劳作用力、运动、负重,夜间常痛而不能寐。目前,还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普通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如外敷伤湿止痛膏药,或内服一般风湿药酒及中草药汤剂等,因其方不对症,其治疗效果多为临时性缓解,效果一般,不能治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基于目前对肱骨外上髁炎尚未有效治疗方法的现状,又针对肱骨外上髁炎不同于一般关节炎及骨科疼痛的特性,积极发掘祖国中医药宝库,探讨、临床、治验,辨证施治,从而提供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使服用该中药酒,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本发明之内容是,一种主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药酒的制作方法,所采用的原料及各原料之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川乌1%-2%、草乌1%-2%、乌蛇1%-2%、乌梅1%-2%、黄芪1%-2%、熟地1%-2%、冰糖15%-20%、白酒70%-75%;将上述川乌、草乌、乌蛇、乌梅、黄芪、熟地、冰糖投入白酒中,浸泡7-12天,过滤即成。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原料还包括透骨草和甘草,各原料之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川乌1%-2%、草乌1%-2%、乌蛇1%-2%、乌梅1%-2%、透骨草1%-2%、黄芪1%-2%、熟地1%-2%、甘草1%-2%、冰糖15%-20%、白酒70%-75%;所述川乌为炙川乌,所述草乌为炙草乌,所述白酒为粮食酿造50°-60°白酒。

据有关中医药文献及长期中医临床验证,本药酒所采用中草药之药性和功效分别为:

川乌,别名川乌头,性味,辛、苦、热、大毒,效性猛烈,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草乌,别名鸡头草,性味,辛、苦、热、小毒,归心、肝、肾、脾经,功效与川乌头基本相同,只劲力略逊一酬。

乌蛇,又名乌梢蛇,性味,甘、平,归肝经,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骨蒸筋痛。

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敛涩、生津、杀虫消炎,但有文献记载同时还具有利筋祛痹功效,如《名医别录》记载:乌梅“利筋脉,祛湿痹”,由乌梅配伍生地黄、麦冬、黄连、阿胶,治暑热伤阴、筋失濡养所致之四肢麻痹筋骨疼痛。

透骨草,性温,味甘、辛,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痛络、活血止痛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扭伤瘫痪等症。

黄芪,补气升阳,为常用补气要药。

熟地,补血滋阴,为常用补血要药。

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冰糖,可和缓药性。

白酒,既作中草药浸出溶剂,其本身又具舒筋活血功效。

本发明之优点是,组方科学,制作方法简单,以川乌、草乌、乌蛇、乌梅为君,透骨草辅佐,祛风通络,搜风除痹,温中祛痛,益气扶正;黄芪、熟地为臣,益气补血,涵养筋骨;甘草、冰糖调和诸药,和缓药性,增强方剂整体效果。本发明用于主治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快,疗程短、疗效好,治疗率高,十几年来,共收治病人168例,仅有一例,因服药后有口角周围麻木感而停药,其余167例均治愈,且均未复发,治愈率达99.4%。同时,本中药酒对因劳损、风寒所致之腰腿、筋骨疼痛,及关节炎亦有明显疗效。本药酒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治验病例:

病例一,耿某,退休教师,女,58岁,来诊,诉右肘部外侧疼痛,不能使力,经查,右侧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X线拍片(一),诊断:肱骨外上髁炎,口服本药酒,日服一次,每次9g,服一剂1000g药酒痊愈,随访二年无复发。病例二,郭某,家庭妇女,60岁,因右肘关节外侧疼痛活动受累,来诊,X线拍片(一),骨骼关节无异常,诊断:肱骨外上髁炎,口服本发明中药酒,日服二次,每次5g,服一剂1000g药酒痊愈。病例三,崔某,男45岁,诉,左肘关节处疼痛一年多,曲伸障碍,经查:左关节外压痛明显,X线拍片(一),诊断为左肱骨外上髁炎,口服本药酒的同时,还于肘关节外内、外髁处涂抹药酒,共用药酒1200g治愈。病例四,张某,女61岁,诉右关节处外上侧压痛,活动加剧,X拍片无异常,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服本药酒,日服一次,每次9g,服一付剂量,痊愈。病例五,于某,男50岁,主诉,右肘关节疼痛,查右肘关节外侧压痛明显,不能施力,拍片无异常,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服本药酒,每服10g,日服一次,服1500g痊愈,再无疼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取炙川乌20g、炙草乌20g、乌蛇20g、乌梅20g、黄芪20g、熟地20g、冰糖200g、白酒800g,总量1120g,各原料之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炙川乌1.79%、炙草乌1.79%、乌蛇1.79%、乌梅1.79%、黄芪1.79%、熟地1.79%、冰糖17.9%、白酒71.4%,将上述炙川乌、炙草乌、乌蛇、乌梅、黄芪、熟地、冰糖投入55°纯粮酿造的白酒中,浸泡10天,见冒泡,过滤即成。

实施例二,川乌18g、草乌18g、乌蛇18g、乌梅20g、透骨草25g、黄芪25g、熟地18g、甘草18g、冰糖240g、白酒1200g,总量1600g,各原料之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川乌1.13%、草乌1.13%、乌蛇1.13%、乌梅1.25%、透骨草1.56%、黄芪1.56%、熟地1.13%、甘草1.13%、冰糖15%、白酒75%,将上述川乌、草乌、乌蛇、乌梅、透骨草、黄芪、熟地、甘草、冰糖投入55°纯粮酿造的白酒中,浸泡10天,见冒泡,过滤即成(俗称四乌药酒)。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