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冗余配置系统、冗余配置切换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

冗余配置系统、冗余配置切换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冗余配置系统、冗余配置切换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冗余系统配置包括作为活动系统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和作为备用系统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在正常操作时间,切换发起单元以预设的固定间隔将序列号传送到切换目的地单元,其中序列号被附接到要经由RLC连接以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的数据单元上。切换目的地单元存储在正常操作时间以固定间隔从切换发起单元传送来的序列号,并通过将等同于固定间隔的数加到所存储的最新的序列号上来使序列号前进,并且当系统配置切换已发生时,将具有被前进的序列号的数据单元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667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81341.1

  • 发明设计人 近藤新;

    申请日2006-05-18

  • 分类号H04B1/74(20060101);H04Q7/00(20060101);H04L1/22(20060101);H02H3/05(20060101);H04L29/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58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晓冬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5: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B1/74 授权公告日:20091202 终止日期:20130518 申请日:200605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2-02

    授权

    授权

  • 2007-0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冗余配置系统、冗余配置切换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具有通过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实现的冗余配置的通信处理系统的冗余配置系统和其切换方法,该切换方法在应用了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维持非确认(Unacknowledged)数据传送模式的链路连接。

背景技术

在如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的TS25.322规范中定义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被定位为用于RNC(无线电网络控制设备)和UE(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电访问接口的第2层协议。为RNC和UE中的每一个提供的RLC协议处理器接收上层的RLS-SDU(RLS服务数据单元),根据RLC协议对其进行处理,将其划分为RLS-PDU(RLS协议数据单元),并将其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如果发送者是RNC,则作为接收者的UE是关联的通信装置,反之亦然)。关联的通信装置的RLC协议处理器根据RLC协议,处理接收到的RLS-PDU,将其重组为RLS-SDU,并将其提供到上层。

彼此关联的通信装置之间的RLS-PDU的传送模式可以包括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和确认(Acknowledged)数据传送模式。在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只采用序列号检验功能检测发送错误。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发送上层PDU,而不保证传递到对等的非确认模式RLC实体。另一方面,在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利用重传确保了无错的传递。确认数据传送模式发送上层PDU,同时保证传递到对等的确认模式RLC实体。

在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利用状态PDU(STATUS PDU)、捎带应答状态PDU(Piggybacked STATUS PDU)、复位PDU(RESET PDU)和复位确认PDU(RESET ACK PDU)的控制PDU,来控制数据PDU的传送,从而使能进行可靠的数据通信。状态PDU和捎带应答状态PDU用于被请求或非请求的状态报告、改变窗口尺寸命令、SDU丢弃命令或SDU丢弃确认。复位PDU用来复位对等RLC实体的所有协议状态、协议变量和协议定时器,以使两个对等实体同步,并且由发送者发送到接收者。复位确认PDU是对复位PDU的确认,并且由接收者发送到发送者。

另一方面,RNC(无线电网络控制设备)与内核代码一起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并且采用包括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的冗余系统配置。冗余系统配置是为了在活动系统单元的控制操作出现故障时,通过将控制操作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而从活动系统单元接管服务,并且维持移动通信网络的高度可靠性,而不引起服务中断。为了在该RNC发生故障时通过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而从活动系统单元接管服务的同时不引起服务中断,要求在切换单元的同时维持RLC连接。并且为了在切换单元的同时维持RLC连接,要求在关于作为活动系统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和作为备用系统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的RLC连接的信息被同步之后,才执行切换,其中在系统配置切换时,切换发起单元指要“从”其切换的单元,切换目的地单元指要切换“到”的单元。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切换发起单元等同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目的地单元等同于备用系统单元。

即,附接到数据PDU的SN(序列号)信息被经由RLC连接彼此通信的关联的通信装置内的每个活动系统单元相互管理。因此,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通信处理装置中采用了以下措施中的一种以用于将操作单元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SN信息在正常操作期间在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被同步;SN信息在系统配置切换时在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同步;或者SN在切换时复位。

以这种方式,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4-147203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用于在RNC中发生故障时将RLC连接适当地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从而关联的通信装置之间的RLC连接可以不被断开。

利用在该专利中公开的技术,可以通过将活动系统单元中的RLC连接信息的RSN(复位序列号)值和HFN(超帧号)值传送到备用系统单元,来将RLC连接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这里,RSN值被附接到复位命令(复位PDU),并且用于判断该复位命令的接收侧上的命令重传,而HFN值用于对发送和接收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该技术包括传送装置和合成装置,传送装置用于在RLC连接被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时,将保存在活动系统单元中的RLC连接信息的RSN值和HFN值传送到备用系统单元,合成装置用于利用由该传送装置向备用系统单元通知的RSN值和HFN值来更新备用系统单元的RLC连接信息。由于备用系统单元所需的RLC连接信息仅通过将活动系统单元中的RLC连接信息的RSN值和HFN值传送到备用系统单元来更新,因此RLC连接可以被从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到备用系统单元。

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4-147203中公开的技术与确认模式RLC实体(RLC-AM实体)有关,其中利用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的控制PDU实现了数据PDU的传送控制。由于RLC-AM实体具有使用复位PDU的复位功能,因此可以在无需将RLC-AM实体内的SN(序列号)信息从活动系统单元接管到备用系统单元的情况下维持RLC连接。

然而,在用于以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传送数据PDU的非确认模式RLC实体(RLC-UM实体)中,由于未提供复位功能,因此要求在正常操作期间在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同步必要的信息,或者在系统配置切换时在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同步必要的信息。在正常操作期间在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总是传送必要的信息并且使信息同步的情况下,信息在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发起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频繁交换。因此,在操作期间对活动系统单元(切换发起单元)施加了额外的负担,从而导致基本处理延迟的问题。另外,为了在系统配置切换时同步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之间的必要信息,要求RLC-UM实体的SN信息与RLC数据的缓冲一起在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传送。因此,当缓冲容量大时,其花费很长时间来传送数据,从而在上层可能发生超时,因而存在在系统配置切换时RLC连接可能断开的担心。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切换发起单元在切换时正常操作。因此,在系统配置切换是由切换发起单元的故障引起的情况下,切换发起单元的控制自身不能将数据从切换发起单元传送到切换目的地单元,从而导致RLC连接断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从而,实现了本发明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冗余配置系统、一种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在维持RLC连接的同时切换冗余系统单元的技术,在冗余系统配置中,附接到经由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的RLC(无线电链路控制)连接而发送的数据PDU上的SN(序列号)信息相互地在关联的通信装置之间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处理装置的冗余配置系统具有活动系统单元和备用系统单元,用于将一系列数据单元以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冗余配置系统包括在正常状态下操作为活动系统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和在正常状态下操作为备用系统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并且当在切换发起单元的活动系统单元中发生故障时,控制操作被从切换发起单元切换到切换目的地单元,并且切换目的地单元变为活动系统单元以在无中断的情况下维持控制操作。

在正常操作时间内,切换发起单元以预设的固定间隔将序列号传送到切换目的地单元,该序列号附接到要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的数据单元。切换目的地单元存储在正常操作时间以固定间隔从切换发起单元传送来的序列号,并通过将等同于固定间隔的数加到所存储的最新的序列号上来使序列号前进,并且当系统配置切换已发生时,将具有被前进的序列号的数据单元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

这样一来,本发明的冗余配置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在正常操作期间,切换发起单元只需要向切换目的地单元通知所需的序列号的最小信息,以预备在切换系统配置时接管序列号的同步状态。因此,减少了从切换发起单元向切换目的地单元通知的信息量,从而减少了正常操作期间整个装置上的负载。

另外,在系统配置切换时没有必要将SN从切换发起单元接管到切换目的地单元。因此,缩短了切换时间,并且防止了可能由于连接协议的超时而发生的链路断开。

另外,在切换了系统配置后,已变为活动系统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基于在正常操作期间已经被接管的SN,继续到关联的通信装置的数据发送。因此,在不具有SN的复位功能的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即使切换了系统配置,SN也在关联的通信装置之间同步。即使在切换发起单元中发生故障并且切换发起单元的控制自身无效的情况下,也防止了由于SN的非同步操作而与关联的通信装置之间的链路断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变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和相关装置的整体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SN和HFN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3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中的系统配置切换操作的序列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和相关装置的整体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和相关装置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图2是示出了附接到根据RLC协议发送或接收的数据PDU上的SN(序列号:SN是从0到n-1的自然数)和用于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加密和解密的HFN(超帧号)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该实施例的整体配置包括作为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100的活动系统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1和作为备用系统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2、与通信处理装置100通信的关联的通信装置3,以及通信处理装置100的上级装置4。该配置是一对一冗余系统配置的示例,其中一个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1(活动系统单元)对应于一个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2(备用系统单元)。切换发起单元1执行与关联的通信装置3的数据通信。切换目的地单元2在正常操作期间处于备用状态,作为切换发起单元1的备份。

通信处理装置100对应于RNC(无线电网络控制设备)的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协议处理器。关联的通信装置3对应于UE(用户设备)的RLC协议处理器。上级装置4对应于控制整个RNC的RNC应用处理器。上级装置4控制通信处理装置100。当在切换发起单元1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当切换发起单元1要根据上级装置4的需要被切换到切换目的地单元2时,上级装置4提供用于切换系统配置的触发。

切换发起单元1和切换目的地单元2分别包括上层单元11、21,发送和接收处理单元12、22,序列号管理单元13、23,加密控制单元14、24,以及冗余控制单元15、25。

上层单元11、21控制切换发起单元1和切换目的地单元2内的功能。发送和接收处理单元12、22向关联的通信装置3和上级装置4发送数据或者从其接收数据。SN管理单元13、23将SN与关联的通信装置3同步。

加密控制单元14、24利用从上级装置4指示的加密密钥,以及HFN(超帧号)和其他固定参数,基于算术运算对去往和来自关联的通信装置3的发送和接收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HFN是这样一种参数,其值在SN值返回到起始点时递增1,并且由加密控制单元14、24管理,如图2所示。加密控制单元14、24向冗余控制单元15、25通知从上级装置4指示的加密钥改变,并且加密控制单元14、24内的加密状态或加密配置改变。

当附接到在正常操作期间发送的数据PDU的SN值达到预定值时,切换发起单元1的冗余控制单元15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该SN值。另外,如果冗余控制单元15从加密控制单元14接收到关于加密控制单元14内的加密状态或加密配置改变的通知,则其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此时的SN值。例如,如果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加密钥的改变是从上级装置4指示出的话,则对应于被应用了其加密钥的数据PDU的SN值被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这是因为加密状态或加密配置在切换发起单元1和切换目的地单元2之间被同步。当SN值是在正常操作期间从切换发起单元1的冗余控制单元15通知的时候,切换目的地单元2的冗余控制单元25存储该SN值。另外,如果冗余控制单元25从上级装置4被指示以进行切换,则其向序列号管理单元23和加密控制单元24中的每一个通知存储的SN值加上n/2(SN的最大值是n-1)的SN值。添加到被存储的SN值的值将在下面描述。

序列号管理单元13、23管理附接到数据PDU的SN,该数据PDU是与关联的通信装置3同步地在非确认数据传送模式中发送的。例如,序列号管理单元13、23确认从关联的通信装置3接收到的数据PDU的SN的顺序连续性,并且如果检测到号被跳过和不连续,则丢弃数据。

图3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中的系统配置的切换操作的序列图。

参考图1至图3,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切换操作。在下面的描述中,附接到数据PDU的SN是从0到n-1(最大值是n-1)。即,上层的SDU(服务数据单元)的一个单元被划分为“n”个(SN=0到SN=n-1)数据PDU并被发送。

执行与关联的通信装置3的数据通信的通信处理装置100的切换发起单元1将SN=0的第一数据PDU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然后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SN=0。在切换目的地单元2接收到SN=0的通知时,冗余控制单元25存储SN=0。另外,冗余控制单元25向加密控制单元24通知SN=0已被发送,并且递增由加密控制单元24管理的HFN。

然而,对于SN=1到SN=(n/2)-1的后续序列号,切换发起单元1并不将它们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即使在SN=0的第一数据PDU之后的SN=1到SN=(n/2)-1的数据PDU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

然后,当SN=n/2的数据PDU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时,切换发起单元1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SN=n/2。在切换目的地单元2接收到SN=n/2的通知时,冗余控制单元25存储SN=n/2。另外,冗余控制单元25向加密控制单元24通知SN=n/2的数据PDU已被发送。这意味着当已被发送的数据PDU的数目超过了与上层的SDU(服务数据单元)的一个单元相对应的要发送的数据PDU的最大数目的一半时,SN值被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

类似地,切换发起单元1并不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SN=(n/2)+1到SN=n-1的后续序列号,即使其将SN=(n/2)+1到SN=n-1的数据PDU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

这样一来,切换发起单元1只在第一数据PDU和数据PDU的一半已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时,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SN=0和SN=n/2的各个SN值。当具有任何其他序列号的数据PDU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时,切换发起单元1并不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任何序列号。

下面将描述当在该状态下切换系统配置时的操作。假定在切换发起单元1已经向关联的通信装置3发送了SN=x(n/2<x≤n-1)的数据PDU之后,系统配置被切换。

这种情况下,关联的通信装置3正存储SN=x的序列号(见图3的a1),切换目的地单元2正在冗余控制单元25中存储SN=n/2的序列号。当切换目的地单元2被上级装置4指示切换系统配置时,n/2的值被加到存储在冗余控制单元25中的SN=n/2的序列号上,并且SN值(加法结果)被通知给序列号管理单元23。序列号管理单元23存储SN值(加法结果)。此时,SN=(n/2)+(n/2)=n,这意味着SN值已经达到其最大数目(n-1)并且返回到其起始点(0),从而SN值被更新为0。下文中,该状态被称为SN值已经循环(从0到n-1循环)。另外,冗余控制单元25向加密控制单元24通知SN值被更新为0,并且在加密控制单元24中递增HFN(见图3的a2)。并且,加密控制单元24利用增加后的HFN执行加密。

然后,SN=0的序列号被附接到在系统配置切换后第一次从切换目的地单元2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的数据PDU上(见图3的a3)。

当关联的通信装置3接收到SN=0的数据PDU时,在装置内管理的SN值等于“x”。因此,如果被管理的SN值“x”等于“n-1”,则关联的通信装置3判断所有的数据PDU都已成功被接收,而没有丢失数据。然而,如果正被管理的SN值“x”不是“n-1”,则其判断SN=x+1到SN=n-1的数据PDU已经丢失。另外,当在关联的通信装置3处接收到SN=0的序列号时,关联的通信装置3识别出所有数据PDU(0到n-1)都已计数,并且SN值返回到其起始点,然后递增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解密的HFN。

这样一来,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切换发起单元1仅在第一数据PDU和数据PDU的一半已被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时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SN=0和SN=n/2的各个SN值,则满足了用于切换系统配置的必要条件。因此,并不需要在正常操作期间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所有数据PDU的序列号。从而,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少在正常操作期间切换发起单元1上的负载和网络(未示出)上的负载。

另外,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在正常操作期间,序列号被从切换发起单元1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因此不必要在系统配置切换时将序列号信息从切换发起单元1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因此,即使在由于切换发起单元1中的控制操作的问题而切换系统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断开RLC连接的情况下切换系统配置。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切换目的地单元2在系统配置切换时进行到下一数据单元的发送,并且将SN=0的数据PDU发送到关联的通信装置3。当关联的通信装置3接收到SN=0的数据PDU时,其识别出SN值已经循环,并且增加HFN。然而,即使在系统配置切换时由切换目的地单元2发送的SN=0的数据PDU不能被关联的通信装置3接收到的情况下,关联的通信装置3也可以通过下一次接收到的数据PDU的SN值(其小于已经接收到的SN值),识别出SN值已经循环,并且可以更新HFN。因此,可以确保切换目的地单元2和关联的通信装置3之间的加密同步。

而且,如果发送到关联的装置3的串行数据PDU在系统配置切换之前没有连续到达,并且“由发送者(切换发起单元1和切换目的地单元2)管理的SN值>由接收者(关联的装置3)管理的SN值”的关系在切换后被打破,则更新HFS的定时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不同步。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如果没有连续到达关联的装置3的数据数目最多到n/2(PDU数目的一半),则“由发送者管理的SN值>由接收者管理的SN值”的关系未被打破。这是因为SN=0和n/2的SN值被从切换发起单元1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2,并且在系统配置切换后,向所通知的SN值添加了SN=n/2的SN值被发送。即,即使n/2数据PDU没有在切换前到达关联的装置3,附接到在切换后从切换目的地单元2发送的数据PDU的SN值也等于最坏情况下在切换前由关联的装置3接收到的SN值。因此,关联的装置3可以判断具有相同SN值的数据是在一次循环后的数据,并且更新HFN。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和相关装置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除了进一步设计了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的冗余系统配置的比例。即,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2对1的冗余系统配置,其中一个单元的切换目的地单元对应于两个单元的切换发起单元(切换发起单元A5和切换发起单元B6),如图4所示。

该实施例的整体配置包括用于具有冗余系统配置的通信处理装置200的切换发起单元A5、切换发起单元B6和切换目的地单元7,关联的通信装置A8,关联的通信装置B9以及上级装置4。切换发起单元A5执行与关联的通信装置A8的数据通信,切换发起单元B6执行与关联的通信装置B9的数据通信。切换目的地单元7在操作期间处于备用状态,作为切换发起单元A5或切换发起单元B6的备份。

切换发起单元A5、切换发起单元B6和切换目的地单元7分别包括上层单元51、61、71,发送和接收处理单元52、62、72,序列号管理单元53、63、73,加密控制单元54、64、74,和冗余控制单元55、65、75。

切换发起单元A5和切换发起单元B6的操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除了SN信息被从切换发起单元A5和切换发起单元B6两者通知到切换目的地单元7。

切换目的地单元7依赖于切换发起单元A5或切换发起单元B6分别存储从切换发起单元A5和切换发起单元B6通知的SN信息。因此,如图4所示的具有2对1冗余系统配置的冗余控制单元具有比如图1所示的1对1冗余系统配置的冗余管理单元更大的存储容量。并且,当从切换发起单元A5执行系统配置切换时,切换处理是基于从切换发起单元A5通知并被存储的SN信息而执行的。另外,当从切换发起单元B6执行切换时,切换处理是基于从切换发起单元B6通知并被存储的SN信息而执行的。这样一来,在该实施例中,系统配置切换可以有效地从切换发起单元A5和切换发起单元B6中的任何一个执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基本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除了SN(序列号)在更新切换发起单元的加密状态时被通知到切换目的地单元。

去往和来自关联的通信装置3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基于使用从上级装置4指示的加密钥7以及HFN(超帧号)和其他固定参数的算术运算被加密和解密,如前所述。由于指示了开始加密处理的数据PDU的SN值,因此切换发起单元1向切换目的地单元2通知该SN值,以同步切换发起单元1和切换目的地单元2之间的加密状态。其后,当发生系统配置切换时,由于切换目的地单元2在更新加密状态时已经存储了SN,因此切换之后的数据发送从这样的值开始:其中n/2加上被加到正存储在切换目的地单元2中的SN值。

从而,在该实施例中有这样的优点:加密状态可以在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同步,而无需向切换目的地单元通知所有数据的发送信息。

在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的SN同步的间隔发生两次,但是通过将PDU的最大数目除以4,也可以使SN同步的间隔发生四次。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切换发起单元向切换目的地单元通知的SN是PDU最大数目除以4(PDU最大数目的1/4)的倍数。如果PDU的最大数目等于“n”,则每次通知的SN同步信息是SN=0、SN=n/4、SN=2n/4或SN=3n/4。即,在本发明中,通过将PDU的最大数目除以“m”(“m”是等于或大于3的正整数),也可以使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的同步间隔发生“m”次。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切换发起单元向切换目的地单元通知的SN是PDU最大数目除以“m”的倍数,其中如果PDU的最大数目等于“n”,则每次通知的SN同步信息是SN=0、SN=n/m、SN=2n/m、SN=3n/m、…、或SN=(m-1)n/m。

尽管在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系统配置切换是在第二次通知SN同步信息之后发生的,但是系统配置切换也可以在通知第二SN同步信息之前(在已经通知第一SN同步信息之后)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目的地单元中,SN=n/2被加到不被通知作为第一SN同步信息的SN值(SN=0)上,并且在切换后数据从附接有SN=n/2的数据PDU开始发送到关联的装置。另外,如果SN同步间隔发生四次,则在切换后要发送到关联的装置的数据是从附接有这样的SN值的数据PDU开始:其中SN=n/4被加到在前一次通过SN同步信息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的SN值上。即,当系统配置切换在通知第二SN同步信息之前发生时,数据从附接有SN=0+(n/4)=n/4的数据PDU开始被发送到关联的装置。当系统配置切换在通知第三SN同步信息之前发生时,数据从附接有SN=(n/4)+(n/4)=2n/4的数据PDU开始被发送到关联的装置。当系统配置切换在通知第四SN同步信息之前发生时,数据从附接有SN=(2n/4)+(n/4)=3n/4的数据PDU开始被发送到关联的装置。并且当系统配置切换在通知第四SN同步信息之后发生时,SN=(3n/4)+(n/4)=n,这意味着SN值已经被循环(从0到n-1),数据从附接有被更新为0的SN值的数据PDU开始被发送到关联的装置。类似地,在本发明中,将PDU的最大数目“n”除以“m”(“m”是等于或大于3的正整数),并且切换发起单元和切换目的地单元之间的SN同步间隔发生“m”次,其中当系统配置切换发生时,数据从这样的数据PDU开始被发送到关联的装置:其中PDU的最大数目“n”/“m”被加到在该次被通知给切换目的地单元的SN同步信息上。

实施例的前述描述被提供,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而且,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清楚的,并且这里定义的通用原理和特定示例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本发明并不是要局限于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限定的最宽广的范围保持一致。

另外,即使在申请过程中对权利要求进行了修改,发明人也意图约束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所有等同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