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使用建筑用砖的建筑物施工方法

使用建筑用砖的建筑物施工方法

摘要

对于本发明的建筑物墙壁的施工方法来说,其构成包括如下七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外壁部和内壁部,按规定的距离铺置;第二阶段:在金属铸型内,使内壁部和外壁部分离铺设后,在其中间以注入式填充泡沫树脂材料;第三阶段:在上述泡沫树脂材料中,形成有比内壁部和外壁部更突出的一侧突出部和比内壁部和外壁部更凹进的相反一侧的插入部;第四阶段:由于四周以泡沫树脂材料包住使附着强度增强的砖,通过格子(grid)方式围砌;第五阶段:为隔断水份和冷气,在上述砖与砖之间注入防水用的硅树脂;第六阶段:为进行外观和最后处理,而形成装饰砌缝;第七阶段:用格子方式反复围砌上述砖,并每4层都要插入钢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275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JGB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01910.2

  • 发明设计人 具京会;

    申请日2005-01-11

  • 分类号E04B2/00(20060101);E04B1/6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楼高潮

  • 地址 韩国仁川西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5: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B2/00 授权公告日:20080116 终止日期:20130111 申请日:200501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1-16

    授权

    授权

  • 2006-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目的

技术领域和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相邻配置的建筑用砖进行建筑物施工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物施工方法通过一次性施工来减少工程的步骤,并使用在构造上比一般砖石建筑相比更为稳定的建筑用砖,以和混凝土护壁相同的压缩强度,并以格子方式,进行施工的施工方法。

一般来说,作为耐力墙的砖墙为稳定地承受上面的负重,从上至下应渐渐增加厚度,所以其厚度由上至下可以变化为0.5B,1.0B,1.5B,2.0B等。但是当砖墙用于外部装饰用时,可以为最小单位的0.5B,此时,应将其视为墙壁自身普通的板状材料进行设计与施工。但是从现在来看,设计施工中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视为以往的砖石建筑来进行的。

由此,因为太阳的热量和气温的变化,壁体会反复收缩膨胀,导致墙体龟裂。

对墙壁面施加的外部作用力主要是风力、地震、外力等引起的水平作用力,而0.5B的外壁施工时,一般使用的铁丝虽然使用连接内外壁的构造材料,但强度弱,容易弯曲,因此很难承受风力等外部水平作用力。另外,在分工上分为瓦工和砌缝工,完成砌筑施工的状态下,砌缝和砂浆部分中施工时,容易出现施工缺陷,发生水份渗透至砖10内部,进而出现了腐蚀铁丝的情况。

构成上面所说墙壁的二种基本材料为砖10和砂浆。砖10的吸水率根据KS规定,应维持在10%以下,水分渗透十分微弱,但普通的砂浆的情况时,根据搅拌程度与配比率的不同其吸水率也有可能增加。由此,由砂浆吸收的水分渗透至砖10腐蚀铁钱,使其失去构造上的功能,进而导致垮墙,墙壁的冻破。

普通建筑用砖(10)一般制作为四方红砖或水泥砖(10),对他进行累砌形成建筑物的墙体。但是,现在使用的砖(10)其阻热和隔音的效果不好,所以需要另外进行在建造的墙体内侧中附着另外的隔热材料,并进行在上述的隔热材料外部设置非燃性石膏板等的程序。由此,出现墙体的厚度进一步加厚,室内的使用面积随之减小的问题。

在这之外,利用上述的砖10来建造建筑物的话,其工序比较复杂,建筑物的施工时间也延长,施工费用和工程时间减少的空间也很少,另外,用上述的砖(10)进行建造的墙体在发生火灾时,上述的石膏板由于外部的冲击十分容易破损,内侧的隔热材料向外泄漏的同时,火灾的危险性也进一步增加。

另外,石头、砖10、混凝土、空心砖,混凝土砖,石膏砖、玻璃砖等的建筑单位材料、或同一材料,以砂浆作为粘合剂进行砖石建筑施工时,因为有发生裂缝的问题,所以需要另外的辅助工序。

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本发明的建筑物施工方法在减少到一次工序的同时,使用和普通砖石建筑相比构造上更为稳定的建筑用砖以和混凝土护壁相同的压缩强度,并用格子方式,进行施工。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建筑用砖进行建筑物施工的方法,当外部完成时,其材料比其他的更优质美观,并且在砖内部双重处理泡沫聚氨酯,使隔热、吸音、隔音的效果都达到良好,与现有的施工方法相比,墙体的厚度减小了,室内的使用面积也增加了。

发明的构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保留了耐力墙的功能,并且建筑物的内/外传送的冷气和噪音、湿气等都可以由砖的自身内部构造进行阻断,施工也比较简便,隔热和隔音的效果良好。对于此种建造建筑物墙壁的方法来说,其构成包括如下七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为实现环保墙壁21而使用天然石的外壁部21,和构造上采用强性体材料,在前后向左右延伸呈S型和/或呈I型内壁部22,以规定的距离分离铺置的砖铺置阶段;第二阶段:上述的第一阶段砖铺置完成后,在金属铸型23内,使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分离铺设后,向其中注入式填充可以阻隔由建筑物内外传送的冷气、噪音、湿气等的泡沫树脂材料;第三阶段:在完成上述第二阶段的填充后,在上述的泡沫树脂材料中,形成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突出的一侧突出部25和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凹进的相反一侧的插入部26;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的泡沫树脂材料的突出部25与插入部26形成之后,将由于四周用泡沫树脂材料包住而使附着强度增强的砖,通过格子(grid)方式围砌;第五阶段:上面所说的第4阶段的格子方式围砌后,为切断水份和冷气的进入,在砖与砖之间注入防水用的硅树脂30;第六阶段:上面第5阶段的硅树脂30注入后,为进行外观和最后处理,形成装饰砌缝31;第七阶段:上面所说的第六阶段的装饰砌缝31完成后,用格子方式反复对砖进行围砌,每4层砖都要插入钢板。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现有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S型建筑用砖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I型建筑用砖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变形的I型砖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发明建筑用砖的建筑物施工方法的横截面详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砖的结合部分‘A’的详细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住宅施工的断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住宅施工的断面详细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平板施工的断面详细示意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SIB施工方法的断面详细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混凝土护壁结构施工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过梁(楣)施工时每4层设置的钢板插入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分符号说明)

10:砖            21:外壁部分

22:内壁部        23:金属铸型

24:泡沫树脂材料  25:突出部

26:插入部        27:容器

30:硅树脂        31:装饰砌缝

40:钢板插入部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利用本发明建筑用砖的建筑物施工方法的断面详细示意图,图6是图5砖结合部分‘A’的详细示意图。

第一阶段:将为实现环保墙壁21而使用天然石的外壁部21,和构造上采用强性体材料,前后方向左右延伸呈S型和/或呈I型的内壁部22,按规定的距离分离铺置建筑用砖;第二阶段:上述的第一阶段砖铺置完成后,在金属铸型23内,使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分离铺置,并向其中注入式填充可以隔断由建筑物内外传送的冷气、噪音、湿气等的泡沫树脂材料;第三阶段:在完成第二阶段的填充后,在上述的泡沫树脂材料中,形成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突出的一侧突出部25和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凹进的相反一侧的插入部26;第四阶段:在第3阶段的泡沫树脂材料的突出部25与插入部26形成后,由于四周用泡沫树脂材料包住使附着强度增强的砖,通过格子(grid)方式围砌;第五阶段:上述的第4阶段的格子方式围砌后,为隔断水份和冷气的进入,在砖与砖之间注入防水用的硅树脂30;第六阶段:上述第5阶段的硅树脂30注入后,为进行外观和最后处理,形成装饰砌缝31;第七阶段:上面所说的第六阶段装饰砌缝31完成后,用格子方式反复对砖进行围砌,每4层砖都要插入钢板。

还包括下一阶段:第8阶段即注入式的填充上述的第2阶段的泡沫树脂材料24时,为维持泡沫树脂材料24的平均的硬度,而插入苯乙烯基材料的容器,在其容器内有约130g的硬质聚氨酯(polyurethane)进行发泡。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建筑用砖的S型示意图,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建筑用砖的I型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变形的I型砖的示意图。上面所说的内壁部22的厚度符合建筑物构造耐力标准(韩国)第3章第18条规定的耐力墙砌筑结构的耐力墙的厚度195mm,使之符合耐力墙的功能。

表1是新技术内壁部22的试验结果表。

表1

  试料区分  试验项目  结果  试验方法  1次  2次  压缩强度  (Mpa(=N/mm2)  18.2  18.6  KCIC 001-02′  吸水率(%)  7.4  6.8

建筑用砖S型和I型制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为实现环保墙壁21而使用天然石的外壁部21,和构造上采用强性体的材料,在前后方向左右延伸呈S型的或呈I型的内壁部22,按照规定的距离分离铺置的砖的铺置阶段;第二阶段:上面所说的第一阶段砖铺设完成后,在金属铸型23内,使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分离铺设后,向其中注入式填充可以隔断由建筑物内外传送的冷气、噪音、湿气等的泡沫树脂材料;第三阶段:在完成第二阶段的填充后,上述的泡沫树脂材料中,形成有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突出的一侧的突出部25和比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更凹进的相反一侧的插入部26。

上述的泡沫树脂材料24用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 foam)将MDI、PPG、发泡剂,界面活性剂等原料进行混合,发泡的聚氨酯泡沫形成95%的微小独立气泡,在金属铸型23内,使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分离铺置,通过在其之间注入式发泡,使上述的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附着更为坚固,并且在硬化时利用强度高的聚氨酯等树脂材料,发泡,硬化。

上述的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其相对的表面与泡沫树脂材料附着之外,上述泡沫树脂材料附着至注入部的侧壁面,所以附着力会进一步提高。

另外,上述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的表面上,形成有微小的凹凸,泡沫树脂材料24浸透至凹凸之间,因此要使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与泡沫树脂材料24分离,只能相对于注入部的侧壁面形成的凹凸的突出和凹进的方向呈直角方向脱落。因此,只要形成凹凸的许多粒子不从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脱落,则泡沫树脂材料(24)被凹凸的粒子牵制,也不会分离。

上述的泡沫树脂材料24的聚氨酯泡沫在发泡时,其温度达到170℃。此时,因为上部与下部,左部和右部的温度各不相同,给泡沫树脂材料24均匀的硬度。这时,插入苯乙烯基材料的容器,在其容器内发泡130g的硬质聚氨酯。

通过上述方法,在发泡时维持相同的温度,故泡沫树脂材料24可维持均匀的硬度。

表2是作为隔热材料的聚氨酯泡沫和普通隔热材料的比较表。

表2

  项目  聚氨酯泡沫  泡沫聚苯乙烯,周边隔离板  施工方法  喷雾式或注入式施工  板间的附着  施工性  用机械装备进行喷雾式或  注入式施工,所以施工便利  且完美。  使黏合剂或沥青熔解,使之强  制附着。  附着性  由于自身的附着力,所以在  任何一个施工面都结合得  十分良好。  角落,放热门周围,天花板、管  道连接孔和垂直水平的结合  部施工比较困难。  施工时间  因为使用机械,工期缩短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1/3)  用手工施工所以工期很长。  操作安全性  只需要简单的保护设备  一般将沥青熔解,并接合,所  以要相当的注意,特别是要注  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保冷性  放热面整体与接合部不产  生剥离现象,长时间内几乎  无损失。  根据时间的推移,板的接合部  或层与层之间的附着力也会弱  化,并随之发生剥离现象,使  冷损失增加。  维持管理费和  动力费  没有冷损失,管理费用低  廉,费用的变化也稳定。  (10年标准)  冷损失很多,管理费用大,而  且根据时间流程管理费用也增  加。  老鼠的栖息  由90%以上的独立气泡构  成,侵入比较困难,难以栖  息。  因是粒子形态侵入比较容易,  放热层的厚度也大,容易令老  鼠长期栖息。(对于保管物的管  理和卫生方面则可能带来致命  性的影响。)

图9是依据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平板结构结构,即1层和2层间的平板部分的平板施工的横截面示意图。对这一部分用I型砖通过格子方式进行围砌。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事例住宅施工的横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7住宅施工的横截面示意图,通过围砌式的方法建筑外壁部。

图10是依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SIB方法施工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混凝土护壁结构施工时横截面的详细示意图。不仅是住宅的施工,商家或是学校等3层以上的建筑物施工时,利用H横梁,使用S型和I型砖进行围绕式的堆砌,使施工方法简便。

图12是依据本发明第5实施例,在过梁施工时,每4层设置的钢板插入部40的示意图。

以上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局限的范围之内,可由相关人员进行变形或修改。例如,可以变形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具体出现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形状和构造,予以实施。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将程序减少到一次工序,以和混凝土护壁相同的压缩强度,以格子方式,建造和砖石建筑相比可以在结构上更为稳定的施工方法。并且外部收尾时,其材料比其它材料质量好且美观,在砖内部双重处理泡沫聚氨酯,使隔热、隔音、吸音的效果都达到良好。

与现有的施工方法相比,墙体的厚度减小了,增加了室内的使用面积。内部墙壁不需要装饰程序,通过一次工序完成单一的外部收尾工作,所以减少施工费用缩短工程时间。

另外,墙壁的内壁部22和外壁部21之间填充泡沫树脂材料24,提高隔热和隔音效果,同时泡沫树脂材料和内壁部22、外壁部21之间的附着力也十分良好,建造的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也得以提高,因此可以只用砖的良好品质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