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

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该脂肪乳剂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并且另外包括预定量的稳定剂如磷脂酰甘油,在磷脂酰甘油中特定的脂肪酸为构成脂肪酸成分。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丙泊酚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通过预先将局部麻醉剂与上述本发明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混合得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200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大塚制药工场;

    申请/专利号CN200380105230.4

  • 申请日2003-12-04

  • 分类号A61K31/05;A61K9/10;A61K47/12;A61K47/24;A61P23/00;A61P25/20;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樊卫民

  • 地址 日本德岛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0: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1/05 授权公告日:20080213 终止日期:20100104 申请日:200312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2-13

    授权

    授权

  • 2006-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丙泊酚(propofol)的脂肪乳剂。

背景技术

丙泊酚(2,6-二异丙基苯酚)为诱导催眠的油溶性物质,并且已知为如全身麻醉药、镇静剂等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常,使用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将丙泊酚制成水包油型脂肪乳剂的药物制剂,使得可以通过静脉内注射或通过输注将丙泊酚直接给药到血流中。脂肪乳剂型的丙泊酚广泛用作全身麻醉药、镇静剂等(美国专利5,714,520)。

据报道,这种制剂在静脉内注射或输注给药的过程中经常高频率地发生强烈锐痛(血管痛)的副作用(W.Klemment,J.O.Arndt:BritishJournal of Anaesthesia,1991,67,281-284)。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在脂肪乳剂中引入无痛化有效量的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而得以解决。然而,现有技术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有其在与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混合时不能通过注射或输注给药的缺点,因为得到的乳剂的稳定性迅速丧失,乳化粒子在短时间内(通常在30分钟内)聚集,乳剂破坏,导致水相和油相分离(E.E.M.Lilley等人,Ahaesthesia,1996,51:815-818)。

为了克服这种严重的缺点,即,为了克服由引入利多卡因等引起的乳化稳定性迅速降低的问题,已经提出了其中引入HLB值至少为10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如聚氧化乙烯(60)氢化蓖麻油等作为在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的水相中的稳定剂,并调整其pH为3.0到6.5的技术(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2002-179562)。在根据该提出的技术得到的脂肪乳剂中,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乳剂破坏,然而该技术具有由于使用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低,而使得到的脂肪乳剂的安全性降低的缺点。为了保证商业生产时的安全性,不仅需要对脂肪乳剂灭菌,而且需要对其它药物制剂灭菌。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在某种条件下,上述提出的脂肪乳剂不能通过注射或输注给药,因为当进行标准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时,它们的水相和油相分离。因此,提出的脂肪乳剂具有其不能通过标准灭菌方法灭菌的缺点。

发明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乳化稳定性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可预先或用前将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与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等混合,以防止在其给药过程中作为副作用的锐痛(血管痛)的发生或减轻疼痛。

本发明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可通过使用特定的磷脂、磷脂衍生物、或脂肪酸作为稳定剂,代替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作为稳定剂的、HLB值至少为10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具有高乳化稳定性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更具体地,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内容:上述稳定剂各自都具有优异的安全性;通过加入这种稳定剂,得到的脂肪乳剂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即使当将其与无痛化有效量的局部麻醉剂混合时,也能够保持乳化稳定性。基于这些发现和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以下项目1到34中定义的发明:

项目1.用前与局部麻醉剂混合的脂肪乳剂,该脂肪乳剂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和乳化剂,该脂肪乳剂进一步包括选自以下(a)、(b)、(c)或(d)的稳定剂:

(a)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b)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c)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或

(d)选自上述(a)、(b)、和(c)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中

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即在用时混合有局部麻醉剂的脂肪乳剂中,稳定剂(a)、(b)或(c)的浓度分别为0.01到1w/v%、0.01到1w/v%、0.05到5w/v%。

项目2.项目1的脂肪乳剂,其中

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

(1)丙泊酚的浓度为0.4到5w/v%,

(2)油性成分的浓度为2到20w/v%,

(3)乳化剂的浓度为0.4到5w/v%。

项目3.项目1或2的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丁卡因、及其药理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中的至少一种。

项目4.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局部麻醉剂的浓度为0.01到1w/v%。

项目5.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项目6.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2-18脂肪酸。

项目7.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基磷脂酰甘油、二油酰基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棕榈酰基磷脂酸、二油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二棕榈酰基磷脂酰肌醇、二油酰基磷脂酰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

项目8.项目5到7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稳定剂的浓度为0.03到1w/v%。

项目9.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项目10.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由平均分子量为1000到5000的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4-18脂肪酸。

项目11.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500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300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

项目12.项目9到11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稳定剂的浓度为0.1到1w/v%。

项目13.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14.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0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15.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异肉豆蔻酸、异棕榈酸、和油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16.项目13到15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其中相对于脂肪乳剂和用前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总量,稳定剂的浓度为0.1到5w/v%。

项目17.包含脂肪乳剂的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室(多个室),该室被分隔物以可使各室彼此相通的方式分隔,所述容器包括一个包含项目1到3中任一项的脂肪乳剂的室和另一个包含局部麻醉剂的室。

项目18.无痛化脂肪乳剂,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乳化剂、稳定剂和局部麻醉剂,其中稳定剂选自以下(a)、(b)、(c)、或(d):

(a)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b)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c)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或

(d)选自上述(a)、(b)、和(c)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中

在脂肪乳剂中,稳定剂(a)、(b)或(c)的浓度分别为0.01到1w/v%、0.01到1w/v%、0.05到5w/v%。

项目19.项目18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在脂肪乳剂中,

(1)丙泊酚的浓度为0.4到5w/v%,

(2)油性成分的浓度为2到20w/v%,

(3)乳化剂的浓度为0.4到5w/v%,

(4)局部麻醉剂的浓度为0.01到1w/v%。

项目20.项目18或19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丁卡因、及其药理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中的至少一种。

项目21.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项目22.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2-18脂肪酸。

项目23.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基磷脂酰甘油、二油酰基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棕榈酰基磷脂酸、二油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二棕榈酰基磷脂酰肌醇、二油酰基磷脂酰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a)。

项目24.项目21到23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在脂肪乳剂中稳定剂的浓度为0.03到1w/v%。

项目25.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由平均分子量为1000到5000的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项目26.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由平均分子量为1000到5000的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4-18脂肪酸。

项目27.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500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300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b)。

项目28.项目25到27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在脂肪乳剂中稳定剂的浓度为0.1到1w/v%。

项目29.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30.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0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31.项目18到20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油酸、异肉豆蔻酸、异棕榈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c)。

项目32.项目29到31中任一项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在脂肪乳剂中稳定剂的浓度为0.05到0.2w/v%。

项目33.生产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局部麻醉剂与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乳化剂、和稳定剂的脂肪乳剂混合,从而得到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选自以下(a)、(b)、(c)、或(d):

(a)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b)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c)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或

(d)选自上述(a)、(b)、和(c)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其中,在脂肪乳剂中稳定剂(a)、(b)或(c)的浓度分别为0.01到1w/v%、0.01到1w/v%、0.05到5w/v%。

项目34.以下稳定剂(a)到(d)在稳定用前与局部麻醉剂混合、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和乳化剂的脂肪乳剂,或稳定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乳化剂、和局部麻醉剂的无痛化脂肪乳剂中的应用:

(a)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b)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

(c)选自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C10-22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或

(d)选自上述(a)、(b)、和(c)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项目[1]到[27]的发明:

[1]用前与无痛化局部麻醉剂混合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该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包括以下作为稳定剂,

0.01到1wt%的至少一种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和/或

0.2到5wt%的至少一种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2]项目[1]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包括以下成分(2)到(5),使得用前混合局部麻醉剂(1)与脂肪乳剂后所得的最终浓度为以下组成:

(1)0.01到1wt%的至少一种无痛化局部麻醉剂;

(2)0.01到1wt%的至少一种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脂肪酸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和/或0.2到5wt%的至少一种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3)0.5到5wt%的丙泊酚;

(4)2到20wt%的油性成分;和

(5)0.5到5wt%的乳化剂。

[3]项目[1]的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丁卡因、及其药理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中的至少一种。

[4]项目[3]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及其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5]项目[1]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用前混合局部麻醉剂使其最终浓度为0.01到1wt%。

[6]项目[1]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

[7]项目[6]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

[8]项目[7]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中的磷脂。

[9]项目[6]到[8]中任一项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在以局部麻醉剂的最终浓度为0.01到1wt%用前混合局部麻醉剂与脂肪乳剂得到的混合物中,稳定剂的含量为0.01到0.7wt%。

[10]项目[1]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11]项目[10]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脂肪酸。

[12]项目[11]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油酸。

[13]项目[10]到[12]中任一项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在以局部麻醉剂的最终浓度为0.01到1wt%用前混合局部麻醉剂与脂肪乳剂得到的混合物中,稳定剂的含量为0.2到2wt%。

[14]包含脂肪乳剂的容器,其包括具有多个室的挠性容器,所述室被分隔物以可使各室彼此相通的方式分隔,其中多个室的一个室包含项目[1]的脂肪乳剂,另一个室包含局部麻醉剂。

[15]含丙泊酚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包括:

0.01到1wt%的无痛化局部麻醉剂;和

0.01到1wt%的至少一种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作为稳定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和/或0.2到5wt%的至少一种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16]项目[15]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包括最终浓度为以下组成的以下成分:

(1)0.01到1wt%的至少一种无痛化局部麻醉剂;

(2)0.01到1wt%的至少一种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和/或0.2到5wt%的至少一种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3)0.5到5wt%的丙泊酚;

(4)2到20wt%的油性成分;和

(5)0.5到5wt%的乳化剂。

[17]项目[15]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丁卡因、及其药理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中的至少一种。

[18]项目[17]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局部麻醉剂为选自利多卡因及其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19]项目[15]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

[20]项目[19]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

[21]项目[20]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中的磷脂。

[22]项目[19]到[21]中任一项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的含量为0.01到0.7wt%。

[23]项目[15]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24]项目[23]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选自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脂肪酸。

[25]项目[24]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为油酸。

[26]项目[23]到[25]中任一项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中稳定剂的含量为0.2到2wt%。

[27]生产含丙泊酚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前混合无痛化局部麻醉剂与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包括以下作为稳定剂:

0.01到1wt%的至少一种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磷脂,其中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酸成分;和/或

0.2到5wt%的至少一种具有C10-22主链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脂肪乳剂。

1.用前与局部麻醉剂混合的脂肪乳剂

本发明的用前与局部麻醉剂混合的脂肪乳剂(以下有时称为“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包括丙泊酚,其通常已知为麻醉剂或镇静剂。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包括丙泊酚、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并进一步包括规定量的特定的稳定剂。

(1-1)局部麻醉剂

可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用前混合的各种已知具有无痛化效果的局部麻醉剂。这些局部麻醉剂包括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丁卡因、及其药理学可接受的酸加成盐。这些局部麻醉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用前可将足够防止或缓和在本发明的脂肪乳剂静脉内注射或输注给药过程中发生的疼痛(血管痛)的量的局部麻醉剂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可有利地确定局部麻醉剂的无痛化有效量,使得在通过将脂肪乳剂与局部麻醉剂混合制备的脂肪乳剂中,局部麻醉剂的浓度为约0.01到约1w/v%,优选为约0.01到约0.5w/v%。在下文中,这一浓度有时称为“最终浓度”。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的局部麻醉剂和形成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各成分的浓度表示为“w/v%”。“w/v%”是指[成分的重量(g)]/[脂肪乳剂的体积(100ml)]。

(1-2)脂肪乳剂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适当的乳化剂,将作为活性成分的丙泊酚和油性成分(脂质成分)在水中乳化,制备混合有稳定剂的脂肪乳剂。脂肪乳剂的典型例子为市售的用于静脉内给药的丙泊酚脂肪乳剂。

通常,采用植物油作为制备脂肪乳剂的油性成分。这种植物油的例子包括大豆油、棉子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红花油、橄榄油、蓖麻油等。油性成分可为中链甘油三酯。可使用的油性成分的具体例子包括各种市售的产品,如COCONARD(注册商标,由Kao Corporation生产)、ODO(注册商标,由Nisshin Oil Mills,Ltd.生产)、Miglyol(注册商标,由SASOL Ltd.生产)、Panasate(注册商标、由NOFCorporation生产)等。这些植物油和中链甘油三酯可单独使用、或适当地选自同类(植物油或中链甘油三酯)或不同类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油性成分不限于上述的植物油和中链甘油三酯,并且可包括例如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和精油。这些油性成分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或者,可将动物油与植物油和/或中链甘油三酯组合使用。

乳化剂的典型例子包括天然磷脂,如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和氢化蛋黄卵磷脂和氢化大豆卵磷脂等。也可使用化学合成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作为乳化剂。

化学合成的磷脂酰胆碱的例子包括二棕榈酰基磷脂酰胆碱、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油酰基磷脂酰胆碱等。化学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的例子包括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等。这些乳化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在上述中,优选使用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作为乳化剂。

使用乳化剂乳化作为活性成分的丙泊酚和油性成分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乳化方法的例子包括向活性成分、油性成分、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中加入注射用水形成粗乳剂,随后用适当的高压乳化机等精制粗乳剂的方法。

活性成分、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各自的比例适当地选自以下范围:相对于局部麻醉剂与所得乳化液(脂肪乳剂)混合之后的最终产品的浓度为0.4到5w/v%的丙泊酚、2到20w/v%的油性成分、和0.4到5w/v%的乳化剂。最终产品的浓度表示为重量对体积的百分比(最终浓度,w/v%)。其特别优选的比例选自以下范围:以最终浓度表示,为0.5到2w/v%的丙泊酚、5到10w/v%的油性成分、和0.5到2w/v%的乳化剂。

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向以上制备的乳化液中加入适量的各种添加剂,但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添加剂的例子包括抗氧化剂、抗菌剂、pH调节剂、等渗剂等,他们与这种乳化液的混合能力是公知的。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子包括偏亚硫酸氢钠(其起到抗菌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亚硫酸氢钾、亚硫酸钾等。抗菌剂的例子包括辛酸钠、苯甲酸甲酯、偏亚硫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钠等。可使用氢氧化钠、盐酸等作为pH调节剂。等渗剂的例子包括甘油;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和糖醇如山梨糖醇、木糖醇等。这其中,可预先将油溶性添加剂与乳化液的油性成分混合,而水溶性添加剂可与注射用水混合或混合到所得乳化液的水相中。各种添加剂的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显著区别于通常用量。

(1-3)稳定剂

本发明中的稳定剂为选自以下(a)到(d)中的至少一种。

(a)选自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磷脂,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C10-22、优选C12-18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b)选自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磷脂衍生物,其中对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为C10-22、优选C14-18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

(c)选自C10-22、优选C10-20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酸;或

(d)选自上述(a)、(b)、和(c)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项目(a)和(b)中,“甘油部分”表示以下说明磷脂酰甘油、磷脂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的结构的式中表示的部分,其中构成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

磷脂酰甘油

磷脂酸

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

形成磷脂(a)的脂肪酸(即,对磷脂(a)的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形成磷脂(b)的脂肪酸(即,对磷脂(b)的甘油部分酯化的脂肪酸)、和脂肪酸(c)的例子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上述脂肪酸包括直链脂肪酸,如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俞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和支链脂肪酸如异肉豆蔻酸、异棕榈酸、异硬脂酸、异花生四烯酸等。

包括上述脂肪酸作为构成脂肪酸成分的磷脂(a)的具体例子包括二癸酰基磷脂酰甘油、二月桂酰基磷脂酸、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酰肌醇、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花生四烯酰基磷脂酰甘油、二山俞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二异肉豆蔻酰基磷脂酰甘油、二异硬脂酰基磷脂酸、二异花生四烯酰基磷脂酰肌醇等。

这其中,优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肌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更优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酸。

包括上述脂肪酸作为构成脂肪酸成分的磷脂衍生物(b)包括通式(I)表示的由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

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脂肪酸残基(构成脂肪酸成分),R3和R4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CO(CH2)2CO-、-CO(CH2)3CO-、或CO-、n为20到120的整数。

更具体地,如通式(I)所示,磷脂衍生物(b)中的聚烷撑二醇改性的磷脂酰乙醇胺通过作为取代基(氮原子处的取代基)的X基团与磷脂酰乙醇胺的氨基结合。聚烷撑二醇为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磷脂衍生物(b)的例子为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5000(商品名“SUNBRIGHT DSPE-050C”,由NOFCORPOPATION生产)、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3000(商品名“MPEG 3000PE”,由Avanti Polar Lipids,Inc.生产)、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商品名“SUNBRIGHT DSPE-020CN”,由NOF CORPOPATION生产)。

上述各个化合物中的值为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聚烷撑二醇,如上述聚乙二醇等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到5000。

属于上述磷脂(a)、磷脂衍生物(b)、或脂肪酸(c)的各类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可组合使用。或者,本发明允许适当地选自上述类型的磷脂(a)、磷脂衍生物(b)、或脂肪酸(c)的不同类化合物组合使用。

优选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磷脂(a)的最终浓度,相对于通过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所得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制备的产品的总量,为0.01到1w/v%,更优选为0.03到1w/v%。当两种或多种磷脂组合使用时,上述范围适用于其总量,同样适用于下文中。通过使用上述范围内的磷脂,当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时,可以得到本发明所需的保持优异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

优选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磷脂(b)的最终浓度,相对于通过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所得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制备的产品的总量,为0.01到1w/v%,更优选为0.1到1w/v%。当两种或多种磷脂衍生物组合使用时,上述范围适用于其总量,同样适用于下文中。通过使用上述范围内的磷脂衍生物,当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时,可以得到本发明所需的保持优异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

与脂肪乳剂待混合的脂肪酸(c)的适当的量如下:相对于通过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所得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制备的产品的总量,为0.05到5w/v%;在随后描述的项目(2)中的全套制剂的情况中,为0.1到5w/v%;在随后描述的项目(3)中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制剂(预混合制剂)的情况中,为0.05到0.2w/v%。当两种或多种脂肪酸组合使用时,上述范围适用于其总量。通过使用上述范围内的脂肪酸,当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时,可以得到本发明所需的保持优异的乳化稳定性的效果。

在选自磷脂(a)、磷脂衍生物(b)和脂肪酸(c)的不同类的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的情况中,优选每种成分的量适当地选自上述范围。然而,各成分的量可能低于上述范围的下限,因为组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通常,待组合使用的各成分的总量选自0.01到1w/v%,优选为0.01到0.7w/v%。可通过组合使用甚至更低量的这些成分来实现本发明所需的效果。

(1-4)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制备

在上述项目(1-2)中所述的脂肪乳剂乳化之前,可向活性成分、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和根据需要的添加剂(油溶性添加剂)的混合物中另外加入上述项目(1-3)中提及的稳定剂。将如此得到的包含稳定剂的混合物在注射用水等中乳化,生产所需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这种乳化可以以与上述项目(1-2)中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的例子包括向活性成分,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和根据需要的油溶性添加剂的混合物中加入注射用水,并根据需要加入水溶性添加剂,形成粗乳剂,随后使用适当的高压乳化机等精制粗乳剂的方法。

上述乳化不需要在常温下进行,可在本领域通常已知的适当的加热条件(例如在最高80℃,优选约40℃到约70℃)下,如在脂肪乳剂通常的乳化处理条件下进行。

(1-5)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产品

根据需要,向如此制备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另外加入适当的pH调节剂,以调节pH为8.2到8.3,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各成分的类型,然而,pH调节剂的加入不是绝对必要的。根据通常的做法,将得到的脂肪乳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如小瓶、注射器、塑料袋、安瓿等,然后使用通常使用的灭菌方法灭菌,优选使用用于工业生产的压热器的高压蒸气灭菌(例如,121℃,12分钟)。

通过向其中加入特定的稳定剂,得到的产品表现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无需讨论,稳定剂本身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因此,所得产品的特征在于具有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即使当用前将无痛化有效量的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与脂肪乳剂混合时,也基本上不削弱其乳化稳定性。此外,即使当在进行热力灭菌法如高压蒸气灭菌等时也不丧失上述乳化稳定性,从而保持上述有利的乳化状态。上述乳化稳定性甚至在长期储存(如40℃下6个月)之后仍然得以保持。

为了获得这些效果,形成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各成分的适当的比例,和更优选比例(最终浓度)如以下表1-A中所示。

表1-A

    成分    优选比例    更优选比例    局部麻醉剂    (用时混合后)  0.01-1(w/v%)  0.01-0.5(w/v%)    丙泊酚  0.4-5(w/v%)  0.5-2(w/v%)    油性成分  2-20(w/v%)  5-10(w/v%)    乳化剂  0.4-5(w/v%)  0.5-2(w/v%)稳定剂  (a)磷脂  0.01-1(w/v%)  0.03-1(w/v%)  (b)磷脂衍生物  0.01-1(w/v%)  0.1-1(w/v%)  (c)脂肪酸  0.05-5(w/v%)  0.1-5(w/v%)    注射用水            使总量为100(w/v%)

除了具有上述优异的乳化稳定性之外,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优点还在于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为至多约0.3μm,并且在灭菌前后其粒度没有实质性改变。此外,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在适合于注射的约5到9的pH范围内是稳定的;其温度稳定性优异;并且因为乳化粒子带负电荷,其能够经受长期的储存(在40℃下储存六个月后没有降解)。可以制备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使其具有与市售营养脂肪乳剂同样的粘度和渗透压力,这种脂肪乳剂在其给药过程中可减轻患者的不适。甚至在用前将脂肪乳剂与局部麻醉剂混合之后,包含在脂肪乳剂中的丙泊酚基本上保持在油相中。

用前将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与上述局部麻醉剂混合(如通过搅拌),然后作为全身麻醉药或镇静剂通过静脉内注射或输注给药。在其给药过程中,由于乳化液本身是稳定的,不可能分成两相或发生乳化粒子的聚集。因此,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对于使用是安全的。

(1-6)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制剂

可将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制成多种适合于用前与局部麻醉剂混合的制剂,如注射用全套制剂。这种全套制剂的具体例子包括双袋式、二室注射器式、一体式(双头针、连结针)等。可迅速并精确地制备上述注射用全套制剂。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使制备好的制剂避免以下危险,如在与局部麻醉剂混合时的微生物污染、针刺事故等。使用三通旋塞还可避免现行给药方法中乳化粒子的结块。

2.全套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在特定容器中容纳两种上述药剂即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和局部麻醉剂的脂肪乳剂容器制品(全套制剂)。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容器制品(全套制剂)包括容纳脂肪乳剂的容器。该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室(多室),所述室被允许各个室彼此相通的分隔物分开。一个室容纳根据上述项目(1-4)中所述过程制备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另一个室容纳局部麻醉剂。

可用于制品的容器的具体例子包括多室容器(至少二室),其中各室被分隔物(分隔壁)分开为各个室通过在用时打开分隔物可彼此相通。优选地,可以举例如挠性容器。这种容器的例子可如输血领域中已知的用于血液透析液的双袋。

双袋(塑料袋)可由通常用于医疗容器等的各种挠性塑料形成。优选塑料具有阻气性。这种具有阻气性的塑料的具体例子包括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酸乙二醇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酰胺、聚酯等。可用于本发明的容器可适当地由上述树脂中的一种制成的树脂膜或片形成,或通过将二氧化硅、氧化铝等蒸发到上述膜或片、或蒸发到由膜或片之一的层叠体上形成。

形成容器中的多室的方法的具体例子包括(1)使用容易剥离的焊接形成分隔物的方法(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1990-4671和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公开1993-5138);(2)通过夹持室形成分隔物的方法(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1988-309263);(3)在分隔物上提供各种可密封的连通机构(日本专利公开1988-20550)等。在上述方法中,优选项目(1)的容器,因为其适合于大量生产,并且各室也容易实现相通。更具体地,可通过用热封棒等熔融结合塑料袋内表面的一部分而容易地在容器中形成这种分隔物。热封部分在低的压力下可容易地打开。

本发明的容器在如上构建的双袋的一个室中容纳稳定化的脂肪乳剂,在双袋的另一个室中容纳局部麻醉剂。这些药剂可通过用于填充/释放在容器上下端部提供的药剂的构件装入室中。如此得到的制品可经历常规方法的使用压热器等的高压蒸气灭菌。在用该制品时,可通过打开分隔物使各室相通,从而使各室中容纳的药剂混合,得到所需的在给药时不产生疼痛的脂肪乳剂。该混合药剂可作为全身麻醉药或镇静剂经由释放药剂的构件通过静脉内给药或输注给药。

3.无痛化脂肪乳剂

本发明提供在给药时不产生疼痛的脂肪乳剂,其通过混合预定量的局部麻醉剂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得到(在下文中有时称为“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用预定量的特定的稳定剂,即使在将无痛化局部麻醉剂与脂肪乳剂混合时,得到的脂肪乳剂也能够表现出乳化稳定性,并且该稳定性基本上不随长期储存而变差。基于这些发现完成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并且通过预先向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加入无痛化有效量的局部麻醉剂,得到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

可用于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中的局部麻醉剂的类型与在“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一节中所述的用前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类型相同。形成无痛化脂肪乳剂所加入的局部麻醉剂的量与上述用前加入到本发明的脂肪乳剂中的局部麻醉剂的量相同。更具体地,用前与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量根据用前混合了局部麻醉剂的脂肪乳剂的总体积(即,包括脂肪乳剂和局部麻醉剂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来确定(w/v%)。因此,本节中教导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中的局部麻醉剂的比例可适当地选自上述的用前待混合的局部麻醉剂的量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中的各成分的优选比例和更优选比例(最终浓度)如表1-B中所示。

表1-B

    成分    优选比例    更优选比例    局部麻醉剂  0.01-1(w/v%)  0.01-0.5(w/v%)    丙泊酚  0.4-5(w/v%)  0.5-2(w/v%)    油性成分  2-20(w/v%)  5-10(w/v%)    乳化剂  0.4-5(w/v%)  0.5-2(w/v%)稳定剂(a)磷脂  0.01-1(w/v%)  0.03-1(w/v%)(b)磷脂衍生物  0.01-1(w/v%)  0.1-1(w/v%)(c)脂肪酸  0.05-5(w/v%)  0.05-0.2(w/v%)    注射用水           使总量为100(w/v%)

局部麻醉剂的加入可在上述项目(1-4)的脂肪乳剂乳化之前或之后进行。

局部麻醉剂在乳化方法之前混合,例如通过将丙泊酚、油性成分、乳化剂、和根据需要的添加剂(油溶性添加剂)、和局部麻醉剂混合,并使得到的混合物在注射用水(如果需要,可向其中加入水溶性添加剂)中乳化,从而得到所需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这种乳化方法可通过预先形成粗乳剂、并随后使用适当的高压乳化机等精制上述项目(1-4)中所述的粗乳剂进行。

局部麻醉剂在乳化过程后的添加,通过在乳化过程之后加入和混合预定量的局部麻醉剂和本发明的脂肪乳剂进行。更具体地,该方法通过例如将丙泊酚、油性成分、和乳化剂、和根据需要的添加剂(油溶性添加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注射用水中乳化(如果需要,可向其中加入水溶性添加剂),并将局部麻醉剂溶解并与得到的乳化液体混合而进行。从而制备所需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这种乳化方法可通过预先形成粗乳剂,并随后使用适当的高压乳化机等精制项目(1-4)中所述的粗乳剂而进行。通过在乳化方法之后混合和溶解局部麻醉剂得到的乳化制剂的乳化粒子尺寸与在乳化方法之前混合局部麻醉剂得到的乳化制剂的乳化粒子尺寸没有实质性不同,同样微细且均一。

根据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如此制备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如小瓶、注射器、塑料袋、安瓿等,然后使用通常使用的灭菌方法灭菌,对于工业生产优选使用压热器(如121℃,12分钟)的高压蒸气灭菌。

由于预先将高安全性的稳定剂和局部麻醉剂引入单一制剂中,该制品无需用前将局部麻醉剂与脂肪乳剂混合,并且该制品容易处理。此外,本发明的制品还有不可能发生医疗事故的优点,所述医疗事故为例如可能在全套制剂中发生的,当由于各个室之间的连通失败,各室中的药剂在用时混合不充分而发生的医疗事故。更重要的是该制品的特征在于其在制备时的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不随时间延长而实质性变差的事实。

除了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之外,本发明的制品具有以下特征:乳化粒子是带负电荷的;其平均粒度微细到最大为约0.3μm;在灭菌前后粒度没有实质性改变;在适合于注射的约5到约9的pH范围内长时间保持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优异(在40℃下储存6个月,乳剂粒度没有实质性改变)。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可以制备为具有与市售营养脂肪乳剂同样的粘度和渗透压力,并可在其给药过程中减轻患者不适。在脂肪乳剂中包含的丙泊酚基本上稳定地保持在油相中。

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可以以与现有技术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同样的方法作为全身麻醉药或镇静剂通过静脉内注射或输注给药,特别是,其具有在其给药过程中基本上不出现疼痛(血管痛)的优点。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和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到10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制备

制备了包括表2和表3中所示成分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各表中的值表示,相对于得到的脂肪乳剂的总体积,以重量对体积百分数(w/v%)表示的各成分的比(w/v%)。也就是说,各成分的比例相对于根据随后描述的实施例11到20的方法在加入局部麻醉剂(2%盐酸利多卡因)之前的脂肪乳剂的总量表示为“w/v%”。

表2

     成分(w/v%)                          实施例  1  2  3  4  5  6    丙泊酚  1  1  1  1  2  1    大豆油  10  10  10  10  10  -    中链甘油三酯  -  -  -  -  -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DSPG  -  0.05  0.1  0.4  0.1  0.1  DSPA  -  -  -  -  -  -  油酸  0.5  -  -  -  -  -

表3

   成分(w/v%)                实施例   比较例1   对照  7  8  9  10   丙泊酚  1  2  1  1    1    1   大豆油  -  -  10  10    10    10   中链甘油三酯  5  5  -  -    -    -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稳定剂DSPG  0.1  0.1  -  -    0.1*    -DSPA  -  -  0.1  0.5    -    -油酸  -  -  -  -    -    -

*比较例1的DS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的加入量。

表2和表3中的成分如下:

大豆油:精炼大豆油(由Nisshin Oil Mills,Ltd.生产);

中链甘油三酯:“Panasate 810”(注册商标,由NOF Corporation生产);

乳化剂:卵磷脂(精制蛋黄卵磷脂,由Kewpie生产);

稳定剂:DSP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

        DSPA:二硬脂酰基磷脂酸

在表2和表3中所示的成分中,将丙泊酚和大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向该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并向其中另外加入其中将甘油溶于注射用水中使最终浓度为2.21%的溶液,将生成物加热并在氮气氛下使用PolytronTM均化器(由KINEMATICA生产)在25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粗乳化10分钟。

随后,调节所得粗乳化液的pH为8.2到8.3,然后经过高压均化器(由APV生产),在40℃到80℃的乳化温度下、在氮气氛和乳化压力为550kg/cm2下直到其平均粒径最大为0.3μm,得到精制的乳剂。

将10ml得到的乳剂置于10mL的小玻璃管中,在密封后用压热器对其进行高压蒸气灭菌(121℃,12分钟),得到含有稳定剂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样品。

比较例1

比较脂肪乳剂的制备

除了使用等量的DSPC(二硬脂酰基磷酯酰胆碱)代替DSPA(二硬脂酰基磷脂酸)作为稳定剂之外,重复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比较脂肪乳剂的样品。

实施例11到20

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到10中得到的每种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与2%盐酸利多卡因(商品名:“2% Xylocaine injection”,由AstraZeneca生产)以9∶1的比例(体积比)混合,制备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实施例11到20)。实施例11到20中使用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与实施例1到10中得到的那些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相同。

比较例2

比较无痛化脂肪乳剂的制备

向比较例1中得到的比较脂肪乳剂样品中以9∶1(体积比)的比例加入2%盐酸利多卡因,制备比较脂肪乳剂样品。

试验例1

脂肪乳剂的稳定性试验

(1)供试样品

使用实施例11到20中制备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比较例2的比较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和如下制备的对照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进行以下试验。

以与实施例11到20同样的方法,通过将2%盐酸利多卡因与市售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商品名:1%“DiprivanTM”注射剂,包括1w/v%的丙泊酚、10w/v%的大豆油、和1.2w/v%的乳化剂,由AstraZeneca生产)混合,制备对照脂肪乳剂样品,其中脂肪乳剂与2%盐酸利多卡因的比例为9∶1(体积比)。

(2)试验项目

在制备之后的3小时、6小时、和24小时测量每个样品的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根据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平均粒径。

通过pH计(商品名“HM-30G”,由TOA DKK生产)测定每个样品的pH,将其称为“混合后”的pH。

在制备之后的24小时视觉检查每个样品的外观,并如下评价:

A:没有观察到乳剂分离为二相。

B:观察到乳剂分离为二相。

(3)结果

得到的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在表4和表5中的平均粒径项目中的术语“先前值”表示在加入盐酸利多卡因之前的各脂肪乳剂的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对于测量,对于实施例1到10和比较例1中的脂肪乳剂样品、和市售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采用同样的方法。在pH值项目中的术语“混合前”表示在混合盐酸利多卡因之前的各脂肪乳剂的pH。

表4

                          实施例  11  12  13  14 15  16    平均粒径    (μm)  先前值  0.21  0.21  0.22  0.25 0.20  0.20  3小时后  0.21  0.23  0.23  0.24 0.20  0.20  6小时后  0.21  0.24  0.23  0.23 0.21  0.20  24小时后  0.21  0.24  0.22  0.24 0.21  0.20    pH  混合前  8.16  7.28  7.30  7.39 7.04  6.90  混合后  6.50  5.78  5.78  5.93 5.55  5.65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表5

                    实施例  比较例2  对照    17    18   19   20    平均粒径    (μm)  先前值  0.21  0.21  0.22  0.20    0.21  0.21  3小时后  0.21  0.21  0.23  0.20    0.22  0.21  6小时后  0.21  0.22  0.24  0.21    0.22  0.22  24小时后  0.21  0.22  0.22  0.19    0.23  0.23    pH  混合前  6.80  7.15  7.48  7.60    6.92  7.85  混合后  5.73  5.49  5.95  6.39    5.75  6.05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B  B

(4)对结果的考察

从表4和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pH值与比较例2的比较样品以几乎相同的方式改变,但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实施例11到20)在混合盐酸利多卡因之后24小时没有分成二相。因此,显然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在没有加入盐酸利多卡因的条件下检查实施例1到10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在40℃下储存6个月之后的稳定性,表明其外观没有改变,并且其储存稳定性优异。证实了在实施例3和7的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中的储存稳定性特别显著。

上述试验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实施例11到20)都能够防止或缓和其在静脉内给药过程中的疼痛副作用(血管痛)。

实施例21到24

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的制备

如下制备包含表6中所示成分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

在表6中所示的成分中,将丙泊酚、盐酸利多卡因和大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向该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并向其中另外加入其中将甘油溶于注射用水中使最终浓度为2.21%的溶液,将生成物加热并在氮气氛下使用PolytronTM均化器(由KINEMATICA生产)在25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粗乳化10分钟。

随后,调节所得粗乳化液的pH为8.2到8.3,然后经过高压均化器(由APV生产),在40℃到80℃的乳化温度下、在氮气氛和乳化压力为550kg/cm2下直到其平均粒径最大为0.3μm,得到精制的乳剂。

将10ml得到的乳剂置于10mL的小玻璃管中,在密封后用压热器对其进行高压蒸气灭菌(121℃,12分钟),得到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

比较例3

比较无痛化脂肪乳剂的制备

除了不使用DSP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甘油)作为稳定剂之外,重复实施例21的方法,制备包括表6的成分的比较脂肪乳剂的样品。

表6

  成分(w/v%)                    实施例   比较例3    21    22    23    24  丙泊酚    1    1    1    1    1  盐酸利多卡因    0.2    0.1    0.2    0.2    0.2  大豆油    10    10    -    -    10  中链甘油三酯    -    -    10    5    -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DSPG)    0.1    0.1    0.1    0.1    -

表6中所示的成分与表2和表3中所示的成分相同。

试验例2

灭菌前后乳剂的稳定性试验

对于实施例21到24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和比较例3的比较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以与试验例1中同样的方法测量高压灭菌前后各样品的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该平均粒径显著影响每个样品的乳化稳定性,并且视觉观察在每个样品制备24小时之后的外观,观察乳剂是否分离为二相。

得到的结果与表4和5中同样的方式如表7中所示。

表7

  平均粒径(μm)               实施例  比较例3  21  22  23  24  灭菌前  0.22  0.21  0.21  0.19   0.21  灭菌后  0.21  0.21  0.22  0.21   2.29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B

对于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从表7中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灭菌前后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没有实质性改变;乳化粒子均一且微细;脂肪乳剂样品没有分成二相。因此,显然它们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与此相反,如比较例3中所示,只加入无痛化盐酸利多卡因即没有加入稳定剂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乳化粒子在灭菌之后聚集并且其乳化稳定性迅速降低,因此乳剂分离为二相。

在40℃下储存6个月之后观察实施例21到24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外观,表明样品的外观没有改变。因此,证实其在长时间保持储存稳定性。

上述试验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都能够防止或缓和其在静脉内给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副作用(血管痛)。

实施例25到60

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全套制剂)的制备

根据实施例1到10和实施例11到20的方法制备包括表8到12中所示成分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

在各表中所示的成分中,将丙泊酚和大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混合。向该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和稳定剂,并向其中另外加入其中将甘油溶于注射用水中使最终浓度为2.21%的溶液,将生成物加热并在氮气氛下使用PolytronTM均化器(由KINEMATICA生产)在25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粗乳化10分钟。

随后,调节所得粗乳化液的pH为8.2到8.3,然后经过高压均化器(由APV生产),在40℃到80℃的乳化温度下、在氮气氛和乳化压力为550kg/cm2下直到其平均粒径最大为0.3μm,得到精制的乳剂。

将10ml得到的乳剂置于10mL的小玻璃管中,在密封后用压热器对其进行高压蒸气灭菌(121℃,12分钟),得到本发明的脂肪乳剂的样品。

将上述(实施例25到52)得到的每个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与2%盐酸利多卡因(商品名:“2% Xylocaine injection”,由AstraZeneca生产,其在表中为“利多卡因”)以9∶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从而制备包含0.2%利多卡因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

向上述(实施例53和54)得到的每个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中加入盐酸利多卡因,但改变加入量,制备两种类型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其中一种包含0.01%盐酸利多卡因(混合的体积比为99∶1),其中另一种包含0.3%盐酸利多卡因(混合的体积比=17∶3)。

将上述(实施例55到60)得到的每个本发明的脂肪乳剂样品与0.2%的甲哌卡因、0.05%的布比卡因、0.02%的罗哌卡因、0.03%的辛可卡因、0.2%的普鲁卡因、和0.05%的丁卡因混合,得到6种类型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

以与试验例1中同样的方法测量得到的每个样品的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pH、和在制备样品24小时之后视觉观察外观,结果以与表4和表5中同样的方式在表8到表12中表示。

在表8到表12中,除了局部麻醉剂之外的各成分的量表示为相对于混合局部麻醉剂之前的组合物的w/v%。局部麻醉剂的量表示为相对于混合局部麻醉剂之后的组合物的总量的w/v%。表8到表12中的成分与表2和表3中所示的那些成分相同,或如下:

稳定剂:

DSPS: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丝氨酸

DDPG:二月桂酰基磷脂酰甘油

DMPG:二肉豆蔻酰基磷脂酰甘油

DOPG:二油酰基磷脂酰甘油

DSPE-PE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商品名,“SUNBRIGHT DSPE-020CN”,由NOF CORPOPATION生产)

DSPE-PEG为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硬脂酰基,R3表示甲基,R4表示氢原子,X表示-CO-基团,其平均分子量为2000。

表8

  实施例编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丙泊酚    1  1  1  1  1  1  1  1  大豆油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1.2  0.7  稳定剂  DSPG    0.075  0.8  1  -  -  -  -  -  DSPS    -  -  -  0.1  -  -  -  -  DDPG    -  -  -  -  0.1  -  -  -  DMPG    -  -  -  -  -  0.1  -  -  DOPG    -  -  -  -  -  -  0.1  -  DSPE-PEG    -  -  -  -  -  -  -  0.5  利多卡因(最终浓度)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2  0.26  0.24  0.22  0.21  0.24  0.23  0.23  先前值    0.22  0.25  0.25  0.22  0.21  0.23  0.22  0.22  3小时后    0.23  0.23  0.24  0.22  0.20  -  0.20  0.22  6小时后    0.22  0.23  0.24  0.22  0.20  0.23  0.20  0.22  24小时后    0.23  0.24  0.25  0.22  0.21  -  0.21  0.22  pH  混合前    7.25  7.56  7.47  7.33  7.68  7.23  7.43  7.40  混合后    5.82  6.20  6.25  5.85  5.93  5.78  5.86  5.71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9

    实施例编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丙泊酚 1 1 1 1 1 1 1 1    大豆油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油酸 0.2 0.25 0.3 0.4 1 4 - -  癸酸 - -  - - - - 0.5 -  肉豆蔻酸 - -  - - - - - 0.5    利多卡因(最终浓度)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1 0.21  0.21 0.20 0.21 0.22 0.21 0.21  先前值 0.21 0.22  0.21 0.20 0.21 0.21 0.21 0.19  3小时后 0.20 0.21  0.21 0.20 0.21 0.21 0.21 0.19  6小时后 0.21 0.21  0.21 0.21 0.21 0.21 0.21 0.20  24小时后 0.21 0.21  0.21 0.20 0.22 0.21 0.21 0.20    pH  混合前 8.71 8.85  8.84 8.92 8.33 8.07 8.17 8.25  混合后 6.76 6.73  6.77 6.80 6.65 7.12 7.70 6.68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10

    实施例编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丙泊酚 1 1 1 1  1 1  1  0.5    大豆油 10 10 10 10  4 20  10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0.5  1.2    稳定剂  硬脂酸 0.5 - - -  - -  -  -  花生酸 - 0.5 - -  - -  -  -  异肉豆蔻酸 - - 0.5 -  - -  -  -  异棕榈酸 - - - 0.5  - -  -  -  DSPG - - - -  0.1 0.1  0.1  0.1   利多卡因(最终浓度)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0 0.20 0.20 0.21  0.21 0.28  0.29  0.22  先前值 0.19 0.20 0.20 0.21  0.22 0.28  0.28  0.23  3小时后 0.20 0.21 0.20 0.21  0.22 0.27  0.29  0.22  6小时后 0.19 0.21 0.20 0.20  0.22 0.27  0.27  0.21  24小时后 0.19 0.21 0.20 0.22  0.23 0.29  0.28  0.23   pH  混合前 8.02 7.91 8.30 8.24  7.18 7.08  7.08  7.11  混合后 6.46 6.33 6.71 6.53  5.88 5.68  5.78  5.94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11

    实施例编号  49  50  51  52  53  54    丙泊酚  1  2  2  2.5  1  1    大豆油  10  10  -  10  10  10    中链甘油三酯  -  -  5  -  -  -    乳化剂  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DSPG  0.1  0.1  0.1  0.1  0.1  0.1    利多卡因(最终浓度)  0.2  0.2  0.2  0.2  0.01  0.3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0  0.20  0.21  0.21  0.23  0.23  先前值  0.21  0.20  0.21  0.21  0.24  0.24  3小时后  -  0.21  0.21  -  0.23  0.24  6小时后  0.21  0.21  0.22  0.22  0.23  0.24  24小时后  0.22  0.21  0.22  0.22  0.23  0.25    pH  混合前  7.07  7.04  7.15  6.81  7.22  7.22  混合后  5.76  5.55  5.49  5.45  6.72  5.45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表12

    实施例编号  55  56  57  58  59  60    丙泊酚  1  1  1  1  1  1    大豆油  10  10  10  10  10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DSPG  0.1  0.1  0.1  0.1  0.1  0.1  局部麻醉剂*(最终浓度)  0.2  0.05  0.02  0.03  0.2  0.05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3  0.23  0.23  0.23  0.23  0.23    先前值  0.24  0.24  0.24  0.24  0.24  0.24    3小时后  0.23  0.23  0.23  0.22  0.23  0.23    6小时后  0.23  0.22  0.23  0.22  0.23  0.22    24小时后  0.23  0.22  0.23  0.23  0.23  0.23  pH    混合前  7.22  7.22  7.22  7.22  7.22  7.22    混合后  6.09  5.74  6.31  6.24  6.11  6.25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注释:局部麻醉剂*:表12中使用的麻醉剂:甲哌卡因(实施例55)、布比卡因(实施例56)、罗哌卡因(实施例57)、辛可卡因(实施例58)、普鲁卡因(实施例59)、和丁卡因(实施例60)。

从表8到表12中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因为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没有增加并且乳剂没有分成二相,每个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都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实施例61到89

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预混合制剂)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21到24同样的方法制备了包含表13到表16中所示成分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

在实施例85到89中,使用以下局部麻醉剂代替盐酸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实施例85)、布比卡因(实施例86)、辛可卡因(实施例87)、普鲁卡因(实施例88)、和丁卡因(实施例89)(指的是表中的“局部麻醉剂”)。

以与试验例2中同样的方法测试以上得到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在灭菌前后所保持的乳化稳定性。

得到的结果(灭菌前后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以与表4和表5同样的方式在表13到表16中所示。

在各表中,各成分的量为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的量(w/v%),并表示为w/v%。各表的成分与表2、表3、和表8中所示的那些相同。

表13

  实施例编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丙泊酚  1  1  1  1    1    1    1    1  盐酸利多卡因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大豆油  10  10  10  10    4    20    10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DSPG  0.05  1  -  -    -    -    -    -    DSPA  -  -  0.1  -    -    -    -    -    DSPS  -  -  -  0.1    -    -    -    -    DDPG  -  -  -  -    0.1    -    -    -    DOPG  -  -  -  -    -    0.1    -    -    油酸  -  -  -  -    -    -    0.075    0.1  平均粒  径(μm)    灭菌前  0.41  0.20  0.26  0.24    0.23    0.26    0.20    0.20    灭菌后  0.41  0.19  0.25  0.26    0.22    0.27    0.22    0.22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14

    实施例编号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丙泊酚    1    1    1    1    1    1    1    1    盐酸利多卡因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大豆油    10    10    10    10    10    2    14    10    乳化剂    1.2    1.2    1.2    1.2    1.2    1.2    1.2    0.5    稳定剂    肉豆蔻酸    0.1    -    -    -    -    -    -    -    月桂酸    -    0.1    -    -    -    -    -    -    花生酸    -    -    0.1    -    -    -    -    -    异肉豆蔻    酸    -    -    -    0.1    -    -    -    -    异棕榈酸    -    -    -    -    0.1    -    -    -    DSPG    -    -    -    -    -    0.1    0.1    0.1   平均粒径   (μm)    灭菌前    0.21    0.21    0.21    0.21    0.21    0.20    0.30    0.30    灭菌后    0.22    0.22    0.22    0.23    0.22    0.22    0.28    0.30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15

    实施例编号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丙泊酚    1    1    1    0.5    1.5    1    1    1    大豆油    -    -    10    10    10    10    10    10    中链甘油三酯    10    5    -    -    -    -    -    -    乳化剂    1.2    1.2    2    1.2    1.2    1.2    1.2    1.2    稳定剂DSPG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局部麻醉    剂盐酸利多卡因    0.2    0.2    0.2    0.2    0.2    0.01    0.1    0.3    平均粒径    (μm)灭菌前    0.21    0.19    0.26    0.24    0.29    0.24    0.21    0.35灭菌后    0.22    0.21    0.28    0.23    0.29    0.23    0.21    0.37    外观(24小时后)    A    A    A    A    A    A    A    A

表16

  实施例编号85 86 87 88 89  丙泊酚1 1 1 1 1  大豆油10 10 10 10 10  乳化剂1.2 1.2 1.2 1.2 1.2  稳定剂  DSPG0.1 0.1 0.1 0.1 0.1  局部麻醉剂  甲哌卡因0.1 - - - -  布比卡因- 0.1 - - -  辛可卡因- - 0.1 - -  普鲁卡因- - - 0.2 -  丁卡因- - - - 0.1  平均粒径(μm)  灭菌前0.23 0.30 0.22 0.22 0.29  灭菌后0.23 0.30 0.21 0.22 0.30  外观(24小时后)A A A A A

对于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从表13到表16中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灭菌前后乳化粒子的平均粒径没有实质性改变;乳化粒子均一且微细;脂肪乳剂样品没有分成二相。因此,显然它们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

在40℃下储存6个月之后观察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的样品的外观,表明样品的外观没有改变。因此,证实样品具有长期储存稳定性。上述试验的本发明的无痛化脂肪乳剂样品能够防止或缓和其在静脉内给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副作用。

如以上详述,本发明提供具有改善的乳化稳定性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可向其中加入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等用于防止或缓解副作用,即在乳剂的(静脉内)给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血管痛),并且其包括特定的稳定剂用于避免由局部麻醉剂的加入所引起的乳剂稳定性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稳定的含丙泊酚的脂肪乳剂,其在给药时不产生疼痛。该脂肪乳剂进一步包括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作为缓痛剂。

本发明的脂肪乳剂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高的安全性。可以不调节脂肪乳剂的pH而获得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并且即使当脂肪乳剂经过热力灭菌法时,其优异的乳化稳定性也不变差,并可长时间保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