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过URL的数字项目适应系统

通过URL的数字项目适应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具有数据的第1终端向第2终端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数据配送系统。第1终端,包含:数据记录模块,其记录多种形式的数据;数据配信请求接收模块,其接收适合第2终端数据的配送请求,同时,接收与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终端信息获取模块,其从URL获取第2终端的信息;数据选择模块,其依据获取的第2终端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数据发送模块,其将选择的数据发送到第2终端。第2终端,包含:终端信息描述模块,其以树型结构表述来描述第2终端的信息;URL记录模块,其将以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发送到给定的URL后进行记录;数据配信请求模块,其请求第1终端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同时通知URL;数据接收模块,其从第1终端接收数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061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380101507.6

  • 发明设计人 申省梅;黄仲阳;吉明;上野孝文;

    申请日2003-10-15

  • 分类号H04N7/173;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汪惠民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4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N7/173 授权公告日:20090325 终止日期:20141015 申请日:200310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2-2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N7/173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127 申请日:200310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03-25

    授权

    授权

  • 2006-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过服务器、网关、或者其它同类设备(peer)可完全理解和解释终端的能力的情况下的数字项目适应(digital itemadaptation:DIA)。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够用良好描述的终端(良好定义的终端)访问不同格式的多媒体内容的数字项目适应。

背景技术

MPEG或者其它标准化组织制订出了关于视频、音频、系统、通信协议、内容体现、内容封装等许多标准。

其结果是,现有的内容中,有MPEG1、MPEG2、MPEG4、DV、DVCPRO、RTP、MP4、QuickTime、AVi、ASF等由不同的源编码方法生成的不同的格式,同时以给定但不相同的标准为准的其他基准构建设备及终端。例如,虽然现有的DTV STB(Set top box,机顶盒),能够解码、再生具有MPEG2内容的MPEG2系统,但由于音频及视频的编码不同、此外内容封装格式不同,因此无法再生DV和MPEG4内容。

内容,能够简单地从含有系统格式及AV源编码格式的某种格式转换为其它格式,服务供应商也能够以不同格式提供内容。但是,就只有终端只能支持一种或者几种格式。

为了说明特定数据格式的内容无法在不同的终端再生这个现状,在图1及图2中表示现有技术。。

图1中,表示从模块1.1的设备A向用户提供MPEG-2MP@ML的内容,且其仅能够在模块1.4的DTV STB的终端再生。在其它的模块1.2、1.3及1.5的终端该内容无法再生。

图2中,表示从模块2.1的多媒体服务器交互双向地向用户提MPEG-2MP@ML的内容,且仅模块2.4的DTV STB可以再生。在其它的模块2.2、2.3及2.5的终端上该内容无法再生。

通过上述例子,可看出现状为:由较广范围的终端或网络对内容进行的访问被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成本过高,想要构筑能对内容不同的所有格式进行解码的这种终端是不可能的。

本发明,重点关注的是对具备系统化结构的终端的描述进行规约,尤其关注的是,对系统格式及通信协议等子元素进行规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解决以下课题:

第1课题为,实现相同的内容能被任何一个定义好的终端访问并读取。

第2课题为,实现终端能够访问、取出、获得不同数据格式的任何内容。

与存储媒体以及音频·视频输出支持格式同样,优选将终端描述得能够反映AV编码格式、系统支持格式等能力,这样能通过协商将内容以适当的格式提供给终端。

本发明中的数据配送系统,从具有数据的第1终端向第2终端配送适合所述第2终端的数据。该系统包含具有数据的第1终端和被配信的第2终端。

所述第1终端的特征是,包含:

数据记录模块,其记录多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配信请求接收模块,其接收适合所述第2终端数据的配信请求,同时从所述第2终端接收记录所述第2终端的信息的URL;

终端信息获取模块,其从所述URL获取所述第2终端的信息;

数据选择模块,其依据获取的所述第2终端的信息选择适合所述第2终端的数据;以及,

数据发送模块,其将所述选择的数据发送到所述第2终端。

所述第2终端的特征是,包含:

终端信息描述模块,其以树型结构表述来描述所述第2终端的信息;

URL记录模块,其将树型结构表述的所述第2终端的信息发送到给定的URL后,记录在所述URL上;

数据配信请求模块,其请求所述第1终端配送适合所述第2终端的数据,同时将所述URL通知给所述第1终端;以及,

数据接收模块,其从所述第1终端接收数据。

通过规定对终端进行树型结构描述,能够反映其AV以及系统编码能力、AV输入输出能力、存储以及I/O能力、文本标记语言支持、通信协议、下载能力等来描述终端能力。

通过规定对终端进行树型结构描述,能够反映出终端的输出处理、存储器、操作系统等来描述终端。在下载给定软件到终端时,可参照该描述。

通过规定具有阶层结构的终端的树型结构,能够用多媒体框架,容易且有效地处理与从树型结构中选择的某个分支相关的终端能力的协商。

通过规定对具有系统化结构的终端进行树型结构描述,能够简单且容易地隐藏与终端能力中不同分类对应的树的分支。

可就树型结构对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在第1层,描述DeviceProperty、Codec、InputOutput。

在第2层,描述包含如下:

(1)、在DeviceProperty下,描述:GeneralProperty(CPU、OS(操作系统)、存储器、电源、VM)、DataIO(串行、并行、USB、红外线、蓝牙、无线802),存储器(MMC(多媒体记忆卡)、SD(加密盘)、MS(记忆棒)、HD(硬盘)、DVD-RAM、CD-RW、软盘(注册商标)、Zip Disk)、Supporting Tool(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浏览器(Browser)、IPMPTool、RELTool等)。

(2)、在Codec下,描述:AVDecoding(音频、视频)、AVEncoding(音频、视频)、ImageFormat(图像格式)、TextFormat(文本格式)、SystemFormat(系统格式)(MPEG-2TS、MPEG-2PS、MPEG-4、MP4、ASF、Avi、QuickTime、RTP、H.323、等)

(3)、在InputOutput下,描述:AudioInOut(扬声器、麦克风)、VideoInOut(显示器、CCD)、TextInOut(屏幕、指示装置、按键板、键盘)。

树型结构的终端描述存储在URL上。通过协商消息,为了执行数字项目适应,可传送URL以代替实际的终端描述中的全部分支或者任一子分支,节约发送带宽。

具有已知的结构化DIA描述的终端,能够访问不同格式的内容并读取消费,为了扩展其用途,可采用其他的应用程序。

多媒体框架,为了更加适合终端的能力,在给终端配送内容之前可采采用具有用于与终端交换信息的树型结构的终端描述。

通过以规定结构的DIA描述构筑的服务器或者网关,为适合终端所需要的格式,可选择将内容从某种格式转换到另一种格式的适用工具,其结果是,可服务于用于扩展商业规模的各种终端。

参照附图和以下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对象、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向具有不同种类的终端的用户单向提供内容的现有技术1的图。

图2为表示向具有不同种类的终端的用户双向提供内容的现有技术2的图。

图3为表示与终端描述中的顶层构造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4为表示与终端描述的DeviceProperty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5为表示与终端描述的Codec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6为表示与终端描述的InputOutput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7为表示与终端描述的AVDecoding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8为表示与终端描述的SystemFormat相关的概念以及结构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数据配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配送系统中,第2终端中的数据请求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配送系统中,第1终端中的数据配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配送系统中,依据所获取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过程的细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或者作用、动作相同。

首先,对构筑的终端,就树型结构描述的终端的信息进行说明。作为该终端的信息,为与终端的基本特性、终端的AV编码能力、终端的输入输出相关的信息等,并将它们作为分支信息分层描述。

终端能力描述的层结构。

层1

层结构

层1,是顶层,如图3所示表示概要,由DeviceProperty(设备属性)3.1、Codec(编解码器)3.2、InputOutput(输入输出)3.3这三组组成的。

关于层1的元素名以及其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名称  定义  TerminalCapability  (终端能力)  DeviceProperty  描述终端的基本特性、DataIO(数  据输入输出)、Storage(存储器)、  以及基本的SupportingTool(支持  工具)  Codec  描述终端的AV编码能力、系统  格式支持  InputOutput  描述终端的多媒体InputOutput  Extension  关于将来能力扩展的类

层2

层2用于进一步描述层1的组的元素。

终端的DeviceProperty下的元素的描述

如图4概要所示,该层包含:GeneralProperty(一般属性)4.1、DataIO4.2、Storage4.3、SupportingTool4.4。

层结构的元素以及其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上位层名  名称 定义DeviceProperty  GeneralProperty 描述CPU、OS、Memory、Power、VM  DataIO InfraRed(红外线)、USB、BlueTooth (蓝牙)、Serial(串口)、Parallel(并 口)、Wireless802等的DataIO  Storage 描述MMC、SD、MS、HD、VCD、Zip、 Floppy(软驱)等支持的存储格式  SupportingTool 描述GPS、Browser(浏览器)、 IPMPTool、RELTool、MetadataTool等 的终端支持工具  Extension 关于将来的能力扩展的类

终端的Codec下的元素的描述

如图5所示的概要,该分支,包含AVDecoding(解码)5.1、AVEncoding(编码)5.2、ImageFormat(图像格式)5.3、TextFormat(文本格式)5.4、SystemFormat(系统格式)5.5。层结构

元素以及其含义如表3所示。

                         表3

  上位层名  名称  定义  Codec  AVDecoding  描述Audio(音频)以及Video(视频)支持  的解码格式  AVEncoding  描述Audio以及Video支持的编码格式  ImageFormat  描述支持的Image(图像)编码格式  TextFormat  描述支持的Text Format  SystemFormat  描述支持的System Format  Extension  关于将来的能力扩展的类

终端的InputOutput下的元素的描述。

如图6所示的概要,该分支包含:AudioInputOutput6.1、VideoInputOutput6.2、TextInputOutput6.3。

层结构

元素及其含义如表4所示。

                                表4

 上位层名  名称  定义 InputOutput  AudioIntOut  描述Speaker(扬声器)、Mic(麦克风)等音  频输入输出能力  VideoInOut  描述Display(显示器)、CCD数码相机等视  频输入输出能力  TextInOut  描述Screen(屏幕)、Pointing(指示器)、KeyPad  (按键板)、Keyboard(键盘)、Mouse(鼠标)  等文本输入输出能力  Extension  关于将来的能力扩展的类

虽然与其它的DeviceProperty、InputOutput等相关的细节,没有在这里描述或说明,但下面将进一步对Codec相关的细节进行说明。与Codec元素相关的描述

该Codec元素,由AVDecoding、AVEncoding、ImageFormat、TextFormat以及SystemFormat组成。

图7,进一步表AVDecoding的概要以及其子元素。元素名及其含义如表5所示。

                            表5

  名称  定义  AVDecoding  用于表示终端的解码能力的工具  Format(7.1)  描述Video/Audio编码格式  Video(7.2)  描述特定视频的解码能力  Audio(7.3)  描述特定音频的解码能力  BitRateAudio(7.4)  BitRateVideo(7.4)  以bit/s表示标称的比特率  BufferSize(7.5)  表示用于视频/音频编码的缓存大小。例如,在AVC  编码中,为了实现更好的视频流性能,优选采用虚  拟参照解码器(Hypothetical Reference Decoder)获  得分配给视频解码器的视频缓存大小。该  Video/Audio BufferSize,不同于适合profile/level的  缓存大小。  Extension  关于将来的能力扩展的类。  Audio/Video的“BitRate”元素下,存在3个属性  Value  表示与在固定的比特率(期望值)下的BitRate相关  的正常值  Maximum  表示与在可变比特率(选项)下的BitRate相关的最  大值  Average  表示与在可变比特率(选项)下的BitRate相关的平  均值

作为音频编码器,可采用MPEG-1 Layer3(MP3)、MPEG-2 Layer2、MPEG-4AAC、Dolby-AC3等。另外,作为视频编码器,可采用MPEG1、MPEG2main profile(主类)、MPEG4simple profile(简单类)、MPEG4AVC、WM9(Windows Meida 9)、RealVideo等。

AVEncoding的描述

此AVEncoding,与图7以及图5所示的AVDecoding相同,

ImageFormat的描述

其用于描述终端支持的JPEG、JPEG2000、Gif、Taga、BitMap、PNG、Tiff等的图像格式。

TextFormat的描述

其用于描述终端支持的ASCII、Shift-JIS、HTML、XML、SMTL等的文本格式。

SystemFormat的描述

图8表示关于SystemFormat的概念以及其子元素。

元素名以及其含义如表6所示。

                                表6

  名称  定义  SystemFormat  用于描述被终端支持的系统格式的工具  MPEG2  (8.1)  TS  PS  描述支持的MPEG2Transport Multi/di-multiplex  描述支持的MPEG2Program Multi/di-multiplex  MPEG4  (8.2)  Part1  Part11  Part12  Part13  Part14  Part15  Part16  描述依据MPEG4Part1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1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2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3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4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5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描述依据MPEG4Part16支持的MPEG4系统格式  SystemFF  (8.3)  MP4  QuickTime  ASF  MP2  MP21  AVi  描述支持的MP4文件格式  描述支持的QuickTime文件格式  描述支持的ASF文件格式  描述支持的MP2文件格式  描述支持的MP21文件格式  描述支持的AVi文件格式  Communic  ationProto  col(通信  协议)  (8.4)  RTP  H.323  HTTP  TCP/IP  SIP  描述支持的RTP协议  描述支持的H.323协议  描述支持的HTTP协议  描述支持的TCP/IP协议  描述支持的SIP协议  Extension  关于将来的能力扩展的类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数据配送系统,即、数字项目适应(digitalitem adaptation),参照图9到图12进行说明。图9,为该数据配送系统的概略图。图10,为第2终端中的数据请求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第1终端的数据配送方法的流程图。图12,为依据获取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数据配送系统,是从具有数据的第1终端10向第2终端20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系统。

第1终端10,其特征在于,包含:

数据记录模块11,其记录多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配信请求接收模块12,其从第2终端接收与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并接收适合第2终端数据的配送请求;

终端信息获取模块13,其从URL获取第2终端的信息;

数据选择模块14,其依据获取的第2终端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以及,

数据发送模块15,其将选择的数据发送到第2终端。

第2终端20,其特征在于,包含:

终端信息描述模块21,其以树型结构表述来描述第2终端的信息;

URL记录模块22,将树型结构表示的第2终端的信息发送、存储到给定的URL;

数据配信请求模块23,将与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通知到第1终端,并请求第1终端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以及,

数据接收模块24,其从第1终端接收数据。

在本数据配送系统30中,第2终端向第1终端作出数据的配送请求、即协商,并由第1终端向第2终端进行数据配送。这种情况下,首先,对第2终端中的数据配信请求方法进行说明。第2终端中的数据配信请求方法,如图10所示,含有以下(a)~(e)的各个过程。

(a)、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S01)。关于该第2终端的构筑过程的细节后文说明。

(b)、采用树型结构表述描述第2终端的信息的过程(S02)。这里所谓第2终端的信息,是指与构筑的第2终端的基本特性、第2终端的AV编码能力、第2终端的多媒体输入输出相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分支信息分开后以树型结构描述。通过用树型结构表述,能够方便地从与第2终端相关的许多信息中取出必要的信息,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终端中的数据选择。另外,作为该树型结构表述,可如图3到图8所示,采用XML来描述。各分支信息,将上位层、下位层分阶层描述。

(c)、将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信息发送到给定的URL后进行记录过程(S03)。URL,可以是能够被第1终端以及第2终端双方访问的URL。例如,可以是内网上的站点、或者互联网上的站点。另外,当存在以前记录的第2终端的信息时,也可仅对构筑的第2终端的各个特性中、需要更新的分支信息进行更新。

(d)、将与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从第2终端通知给第1终端,并请求第1终端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过程(S04)。配送请求的数据可以是例如数字项目。另外,该数据配信请求的过程称作协商过程。在该协商过程中,发送含有与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的协商消息。另外,在该配送请求的过程中,可在第2终端与第1终端之间进行多次协商消息的交换。

(e)、从第1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S05)。

接下来,对构筑上述第2终端的过程(S01)进行说明。构筑该第2终端的过程,包含以下各过程。

(i)、通过参照一般的特性选择CPU、OS、存储器、输出、VM(虚拟机)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ii)、通过选择USB、蓝牙(Blue Tooth)、无线802(wireless802)、串行、并行等的数据IO(数据输入输出)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iii)、通过选择多媒体卡(MMC)、小型闪存((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安全盘(Secure Disk:SD)、记忆棒(MS)、硬盘(HD)、DVD、VCD、Zip盘、以及软盘等存储媒体来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iv)、通过选择全球定位系统(GPS)、浏览器(Browser)、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保护工具(IPMP tools)、权利表达语言工具(REL tool:RightsExpression Language Tool)、元数据工具(Meta data tool)等支持工具来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v)、根据给定的AV解码格式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vi)、根据给定的图像格式支持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vii)、根据给定的文本格式支持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viii)、根据给定的系统格式支持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ix)、通过提供用于对音响或者声音进行再生的给定音频输出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x)、通过提供用于显示影像或图像的给定视频输出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xi)、通过提供用于显示文本的给定文本输出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还有,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还可以包含以下各工序。

(xii)、根据给定的AV编码格式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xiii)、通过提供用于获取音响或者声音的给定音频输入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xiv)、通过提供用于获取影像或图像的给定视频输入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xv)、通过提供用于输入文本的给定文本输入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

此外,依据上述给定的AV解码格式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还可进一步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选择音频解码支持格式的过程。

(ii)、选择视频解码支持格式的过程。

(iii)、决定音频解码用的比特率的过程。

(iv)、决定视频解码用的比特率的过程。

(v)、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音频解码用的最大比特率的过程。

(v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视频解码使用的最大比特率的过程。

(vi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音频解码用的平均比特率的过程。

(vii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视频解码用的平均比特率的过程。

(vix)、决定音频或者视频解码用的限定缓存大小的过程。

再进一步,根据上述给定的AV编码格式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还可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选择音频编码支持格式的过程。

(ii)、选择视频编码支持格式的过程。

(iii)、决定音频编码用的比特率的过程。

(iv)、决定视频编码用的比特率的过程。

(v)、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音频编码用的最大比特率的过程。

(v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视频编码用的最大比特率的过程。

(vi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音频编码用的平均比特率的过程。

(viii)、在可变比特率编码的情况下,决定视频编码用的平均比特率的过程。

(ix)、决定音频或者视频编码用的限定缓存大小的过程。

另外,依据上述给定的系统格式构筑第2终端的过程,还可包含以下各过程。

(i)、选择MPEG2系统格式支持的过程。

(ii)、选择MPEG4系统格式支持的过程。

(iii)、选择给定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iv)、选择给定通信协议支持的过程。

再者,选择上述MPEG2系统格式支持的过程中还可包含以下各过程。

(i)、决定MPEG2传输系统(TS)格式支持的过程。

(ii)、决定MPEG2节目系统(PS)格式支持的过程。

另外还有,选择上述MPEG4系统格式支持的过程中,还可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决定MPEG4系统部分(system part)1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ii)、决定MPEG4系统部分11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iii)、决定MPEG4系统部分12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iv)、决定MPEG4系统部分13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v)、决定MPEG4系统部分14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vi)、决定MPEG4系统部分15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vii)、决定MPEG4系统部分16的格式支持的过程。

另外,选择上述给定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还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决定MP4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ii)、决定QuickTime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iii)、决定AVi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iv)、决定MP2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v)、决定MP21文件格式支持的过程。

(vi)、决定ASF文件格式的过程。

(vii)、决定其它区域使用的其它文件格式的过程。

(viii)、决定将来的文件格式的过程。

还有,选择上述给定通信协议的过程,还可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决定RTP协议支持的过程。

(ii)、决定H.323协议支持的过程。

(iii)、决定SIP协议支持的过程。

(iv)、决定HTTP协议支持的过程。

(v)、决定TCP/IP协议支持的过程。

(vi)、决定其它的协议支持的过程。

另外,请求第1终端对第2终端进行数据配送的过程(S04),还可以含有以下各个过程。

(i)、从以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中选择一部分分支信息的过程。在数据配信请求中,通过预先选择第1终端的数据选择所需要的分支信息,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终端下的数据选择。

(ii)、将与选择的分支信息相关的URL发送到第1终端的过程。该过程中,可将与多个分支信息相关的各个URL发送到第1终端。

接着,对第1终端中的数据配送方法进行。该数据配送方法,为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即数字项目的方法。该数据配送方法,如图11所示,包含(a)~(d)的各个过程。

(a)、接收与第2终端的信息相关的URL后,接收配送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请求(S11)。该过程,也称作协商过程。另外,可在接收该配送请求的过程中,在第1终端和第2终端之间进行多次协商消息的交换;

(b)、获取以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的过程(S12)。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将与第2终端的基本特性相关的信息、与第2终端的AV编码能力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第2终端的多媒体输入输出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为分支信息分开描述。另外,作为树型结构描述,可采用XML描述。分支信息的上位层、下位层,可通过分阶层来描述。

(c)、依据获取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过程(S13)。关于该过程在后文进行说明。

(d)、将选择的数据发送到第2终端(S14)。

另外,依据第1终端中获取的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过程(S13),如图12所示,还可以包含以下各个过程。

(i)、对获取的树型结构表述的第2终端的信息进行结构解析的过程(S21)。结构解析可通过分析模块(Parser)进行。分析模块可由硬件或者软件来实现。

(ii)、依据通过结构解析得到的树型结构表述的分支信息,选择适合第2终端的数据的过程(S22)。作为分支信息,例如根据第2终端中的AV编码能力,选择可在第2终端再生的,例如内容等数字项目。

另外,还可以根据以下结构实现本发明。即,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的数字项目适应系统的特征在于,包含:

为了准备具有不同能力的支援终端,通过变换内容而构筑多媒体框架的过程;

为了获得终端的描述执行协商协议,并构筑多媒体框架的过程;

为了对根据上述协商协议下的协商消息所表示的URL获得的上述终端的描述进行结构解析,通过执行分析模块来构筑多媒体构架的过程;

为了从上述URL获取上述终端的描述,发送协商消息的过程;

对获得的上述终端的描述进行结构解析的过程;

依据被上述结构解析的终端的描述,在适合上述终端的格式以及相应的能力中选择内容的过程;

将上述选择的内容提供给上述终端的过程。

如上述,虽然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也并非限定与此,还可在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衍生出多个优选变形例及补正例,这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不言而喻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