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部分在连接器装配部分可弹性移动的外壳的电连接器

具有部分在连接器装配部分可弹性移动的外壳的电连接器

摘要

在电连接器(101)中,外壳(10)包括:主体部分(11,12);和从主体部分延伸并向主体部分内折叠的第一折叠部分(18)。该主体部分围绕具有配合部分(1)的绝缘体(30)的外周表面,用于容纳匹配部件和保持适合电连接到匹配部件的接点(20)。所述折叠部分包括:在配合部分中与匹配部件接触的接触点部分(19);和联接到接触点部分以使接触点部分可弹性运动的弹簧部分(18b)。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4-08

    授权

    授权

  • 2008-12-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6-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在先日本专利申请JP2004-151709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参考并入这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在该电连接器中保持接点的绝缘体配置有连接到其上的外壳。

背景技术

例如,此类电连接器已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3-7408号中进行了披露。该电连接器包括:沿预定方向设置的多个导电接线端;保持接线端的绝缘体;连接到绝缘体的外表面的外壳;和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片状传导接地部分。该接地部分和外壳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减少了部件数量而将这些部件连接到绝缘体上的操作也不再麻烦。连接时,匹配部件被插入在每个接线端与接地部分之间。为了在匹配部件与接地部分之间建立接触,接地部分配置有向插入匹配部件的区域突出的突起。因此,匹配部件不仅能够电连接到每个端子,而且也能够经接地部分连接到外壳。

然而,由于接地部分没有弹性,在接地部分的突起和匹配部件之间可能不会实现充分的接触。如果突起与匹配部件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外壳就不能被电连接到匹配部件,从而不能获得预定的电气特性。考虑到上述问题,使用中可能采用其中配合件强有力地与接地部分的突起接触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中,匹配部件也与每个接线端强有力地接触。因此,每个接线端的接触部分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外壳整体形成的接地部分并与匹配部件很好接触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每个接线端的接触部分损坏的电连接器。

随着描述的深入,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会变得明显。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用于容纳匹配部件的配合部分的绝缘体;由绝缘体保持并适合电连接到匹配部件的接点;和联接到绝缘体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围绕绝缘体的外周表面的主体部分;和从主体部分延伸并向主体部分内折叠的第一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包括:在配合部分中与匹配部件接触的接触点部分;和联接到接触点部分以使接触点部分可弹性运动的弹性部分或弹簧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接插件)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后侧透视图;

图3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主要显示图1中插座连接器的接触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与图1中插座连接器匹配的插头连接器的透视图;和

图6是沿图5中的直线VI-V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到图4,电连接器101被用作装配到设备主体的板或相类似物的板装插座连接器。该电连接器101包括:分别具有接触部分23的多个插座接点20;保持插座接点20的插座绝缘体30;以及围绕插座绝缘体30的插座外壳10。每个插座接点20由导电材料制成,而用于以本领域已知方式传送电信号。该插座外壳10由导电材料制成。

如同后面将结合图5和图6详细描述的,插座绝缘体30具有带有连接孔的配合部分1以配合到诸如插头连接器102的匹配部件或匹配连接器。插座接点20的接触部分23被设置在配合部分1的连接孔中。配合部分1配置有在连接孔的相对侧形成的一对引导孔33,以分别引导插头连接102的一对引导柱68。每个引导孔33沿高度方向比配合部分1的连接孔敞开得更宽。因此,可防止插头连接器102的引导柱68被错误地插入配合部分1,而损坏或弯曲插座接点20。应该指出:每个引导孔33配置有在其外壁上形成的引导槽37。

插座绝缘体30配置有在配合部分1的上部30a中形成的多个接地槽34。接地槽34沿第一或纵向方向设置。每个接地槽34沿第二或宽度方向相互间平行地延伸。插座绝缘体30配置有在配合部分1的下部30b上形成的多个接点槽35。插座接点20分别被容纳在接点槽35中。插座绝缘体30的下部30b配置有在插座绝缘体30的后侧开口的几个压入配合压配合孔36。插座绝缘体30的上部30a可配置在插座绝缘体的后侧开口的几个压入配合压配合孔。

如图3所示,插座外壳10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并具有围绕插座绝缘体30的外周表面(除装配匹配连接器处的前侧和与前侧相对的后侧外)的主体部分。具体地,该主体部分具有:上部11;底部12;和相对侧部13,并形成为确定容纳插座绝缘体30的空间14的矩形框架。如图2所示,主体部分配置有多个形成在后侧并从上部11的后边缘向下向配合部分1的内部延伸的多个第一折叠部分或第一折弯部分18。

如图4所示,每个第一折叠部分18通过延伸插座外壳10的上部11形成,并具有:被压配合到绝缘体30的压配合部分18a;沿垂直方向面对一个接点20的弹簧部分18b;和从弹簧部分18b向前形成并弯曲向下突起的接触点部分19。每个第一折叠部分18形成与配合连接器的接地端或外壳接触的接地接触接线端。

接地接触接线端能够不在插座外壳10中制造孔或缝隙而形成。因此,在不降低插座外壳10的机械强度及其电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部件数。此外,上部11和第一折叠部分18相互间配合或协作以夹紧插座绝缘体30的上部30a。这样,插座外壳10被紧紧地且弹性地结合到绝缘体30。采用这种结构,可防止连接器不必要地增加尺寸。

插座外壳10具有一对分别形成在相对侧部13内部的矩形的第二折叠部分或第二折弯部分16。每个第二折叠部分16被压配合到插座绝缘体30的引导槽37中,而用作摩擦接合插座绝缘体30的挤压部分。第二折叠部分16配置有具有矩形孔的锁定部分17。

该插座外壳10还具有:形成在相对侧上并沿纵向方向从底部12向外突起的一对焊接部分15a;形成在后侧并从底部12向后突起的一对焊接部分15b;和形成在前侧并从底部12向前突起的多个焊接部分15c。此外,一对压配合突起39从底部12向前延伸以压配合到压配合孔38中并被固定到插座绝缘体30。焊接部分15c延伸到压配合部分39的前方而在压配合部分39的下方。焊接部分15c被容纳在插座绝缘体30的底面上形成的多个槽42内。

如图4所示,每个插座接点20具有大体L形并具有:由插座绝缘体30保持的保持部分25;与匹配连接器的信号接点接触的接触部分23;在保持部分25和接触部分23之间的弹簧部分22;和形成在保持部分25的下端处、弯曲以与板(未示出)平行且适合焊接到板上的接线端部分24。该保持部分25具有被压配合到插座绝缘体30的容纳孔41中的压配合部分23。

如图3所示,插座外壳10从与配合部分1相对的后侧联接到插座绝缘体30。因此,插座外壳10被固定到插座绝缘体30。因此,可以提供电连接器,而在配合部分1的表面上的不同部件之间没有边界。

插座连接器101以如下方式被装配。

如图3所示,插座外壳10从后侧与插座绝缘体30联接。然后,压配合突起39分别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36。第二折叠部分16被分别插入插座绝缘体30的引导孔37内。第一折叠部分18的压配合部分18a分别被压配合到接地槽34中。

此后,插座接点20的压配合部分21从插座绝缘体30的后侧分别被压配合到接触槽35中。然后,接触点部分19和接触部分23被放置在配合部分1中以沿垂直方向相互面对。这里应该指出,接触点部分19的数量小于接触部分23的数量。

如上装配的插座连接101通过焊接所述焊接部分15a,15b和15c被固定到板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插座101中,配合部分1的表面上的部件之间的边界被最小化。此外,插座连接器能够容易地设计以便具有插头102的引导柱68不能进入配合部分1的连接孔的尺寸。即使执行盲配合,插座连接器也很难被损坏。

参照图5和图6,将描述被装配到图1的连接器的匹配连接器。

这里的匹配连接器可以被称作匹配部件,而具体地为插头连接器102。插头连接器102包括:板状插头绝缘体55;多个插头接触部分(接点)51,所述插头接触部分51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绝缘体55的前侧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预定方向相互平行设置;一对分别覆盖插头绝缘体55的上和下侧的插头外壳80;和在插头绝缘体55的相对侧形成以与插头绝缘体55成整体的一对锁定部分60。扁平电缆或软的印制导线板经开口81被插入到插头外壳80的后端之间,并通过焊接等被连接到插头接点51的接线端部分52。

每个矩形-圆柱(rectangular-cylindrical)导柱68具有在其前端处形成的倾斜表面。每个锁定部分60还具有:支撑部分61;柄62;和具有矩形板状形状并形成在后侧以向外开启的操作部分65。每个引导柱68配置有在其外表面上形成且由弹性部件(未示出)推动以向外突出的锁爪69。当操作部分65沿宽度方向被向内压时,锁爪69向内缩回。标号64和63表示限位块和引导部件,用于抑制锁柄的向外运动和引导向内运动。

在如图5所示的插头连接器102被翻转的状态中,导柱68被分别插入和装配到形成在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01的相对侧上并朝前开口的引导孔33。然后,锁爪69与锁孔17接合。这样,建立已锁定状态。同时,插头接点51和插座接点20接触而相互连接。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折叠部分18用作接地接点,所述接地接点与插座接点23协作以夹紧插头连接器102。

为了将插座连接器101和插头连接器102彼此间松开,操作部分65被向内推。然后,使得锁爪69自由地进入内部而取消锁定状态。因此,插头连接器102可以脱离插座连接器101。

在上述插头连接器102中,形成的导柱68沿垂直方向比插座连接器101的配合部分1的连接孔更宽,以便不会进入插座连接器101的配合部分1的连接孔。因此,机械强度较高而电性能优秀。

虽然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以多种其它方式实施本发明。在上文中,连接器具有多个接点。可选地,连接器可以仅以一个接点实现。类似地,连接器在上文中具有多个第一折叠部分,但可以仅以一个第一折叠部分实现。第一折叠部分具有压配合部分。然而,压配合部分可由其它适合的装置代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