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夹紧接触元件、绝缘移位连接器、连接器端子块及其制造方法

夹紧接触元件、绝缘移位连接器、连接器端子块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与缆(1)的缆导体(2)进行电接触的缆连接器(19)包含两个腿(190),其至少一个可与插入到所述缆连接器(19)中进入接触位置的缆导体(2)进行电接触,并且所述两个腿(190)能够对处于接触位置的缆导体(2)施加接触力,用于将所述缆导体(2)保持在所述接触位置。当没有缆(1)被插入到所述缆连接器(19)时,所述腿(190)相互施加非零的初始力。换句话说,所述缆连接器具有两个被预加应力的腿。在任何缆插入到所述连接器之前,所述腿的末端以某个力相互施压。所述缆连接器可以例如被用作绝缘移位连接器并且被用在连接器端子块中。用于制造这种缆连接器(19)的方法包含这样的方法,其中弹性形变在所述缆连接器(19)的至少一个部分中被进行,而所述缆连接器(19)的另一个部分被塑性变形。优选地,所述缆连接器由一件弯曲板金属片整体制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943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67909.X

  • 申请日2005-04-28

  • 分类号H01R4/00;H01R4/24;H01R43/16;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谦;杨红梅

  • 地址 瑞士苏黎世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38: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R4/00 登记生效日:201710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04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4-28

    授权

    授权

  • 2007-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11-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缆连接以及缆连接器的领域,并且具体涉及夹紧接触元件(clamping contacting element),绝缘移位连接器和连接器端子块及其制造方法。它涉及根据权利要求开头条款的方法和设备。这种设备例如在工业柜或在居民设施中找到应用。

背景技术

从出版的欧洲专利申请EP 0 893 845 A2中可知这样的低压缆连接器。该连接器是绝缘移位连接器(IDC),即在进行到缆导体的连接之前不需要剥去缆绝缘的连接器。IDC具有接触弹簧,该接触弹簧具有用于接触缆的两个弹簧腿。插入到IDC中的缆的绝缘借助于该腿而被割穿(cut through),使得该缆导体终止(end up)于在两个腿之间形成的打开的缝隙中,从而使该腿电接触它并保持它。

为了提供足够高的力来切割缆绝缘并保持缆导体,在EP 0 893 845A2中提出:除了由所述弹簧腿形成的弹簧之外还提供分离的动力板簧。该分离的板簧被设置成对抗该缝隙的进一步打开。这样,可用于切割绝缘并将连接器保持在接触中的力比当具有两个弹簧腿的接触弹簧不用该动力板簧完成该任务时大。由于该接触弹簧和动力板簧的设计和材料可被独立地选择,因此缆连接器宽度的减少可被实现。或者,换种方式表达,在缆连接器的宽度恒定时,可实现增强的切割和保持能力。

这种缆连接器的缺点在于:必须制造和组装两个分离的部分(接触弹簧加上动力弹簧),并且可由该缆连接器安全接触的缆导体的直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创建一种不具有上述缺点的电缆连接器以及用于对缆进行电接触的方法。将提供一种缆连接器和用于对缆进行电接触的方法,其可被用于安全地接触宽范围导体直径的的缆,并且同时需要小量的空间。此外,包含这种缆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块和这种缆连接器的生产方法被提供。

具有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设备和方法解决了该问题。

根据本发明,用于进行与缆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的缆连接器包含两个腿,其至少一个可与插入到该缆连接器中进入接触位置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并且该两个腿能够对处于接触位置的缆导体施加接触力。该缆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当没有被插入到该缆连接器的缆时,所述腿相互施加非零的初始力。换句话说,该缆连接器具有两个被预加应力的腿。在任何缆插入该连接器之前所述腿的末端以某个力相互施压。

接触力可以是用于将缆导体保持在接触位置的接触力。缆连接器可与一个或多个缆导体进行电接触,即可以有缆导体要通过缆连接器来接触的两个,三个或更多的缆。

具有预加应力的腿的缆连接器提供了这样的连接器:其可以与较宽范围缆尺寸(缆导体直径)的缆进行电接触,同时具有与公知连接器相同的宽度和大体尺寸;或者换句话说,该缆连接器的宽度或者大体尺寸可以被减小,同时仍允许安全地连接同样范围的缆导体直径;或者,该缆连接器提供两者的组合。较窄的连接器或连接器块允许相同干线(rail)长度上较大数目的连接器或者连接器块并且由此允许在相同柜空间中的增加数目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缆连接器具有两个相对腿的开口的力移位特性(force-displacement-characteristic),所述两个腿在零开口时,即在该两个腿在它们的端部(tip)触及时或者当形成于所述腿的末端之间的缝隙还没打开时具有大于零的初始力。

这意味着在腿的末端之间的小开口时的接触力比在没有预应力的同样小的开口时的接触力大,并且/或者在达到腿材料的最大容许应力水平的大开口时的接触力比在没有预应力的同样大的开口时的接触力小。

最大容许应力水平是由从腿的弹性形变到腿的塑性形变的转变来限定的。由于缆连接器通常将被多次使用,也就是说,缆的多次插入和抽出,因此有必要保持在弹性区域内,这是因为否则以后细的缆将不再被安全地接触。

安全地接触缆一方面意味着具有足够小的接触电阻的接触,使得在额定电流时连接器上的总压降比适用的标准所需的小。这需要某个最小的接触力。另一方面,缆导体可不被过度的力所损坏,这在不坚固的,而被绞股的(stranded)缆导体要被接触时尤其重要。如果绝缘的缆要被接触并且缆连接器是绝缘移位连接器(IDC),那么独立于缆导体直径,必须总是有足够的力用于去除缆绝缘;优选地,该力也将通过所述腿来提供。

该缆连接器的初始力(力移位特性的偏移)和总弹簧常数(力移位特性的斜率)可被选择以致最优化的小且轻重量的缆连接器可被设计。例如:调节初始力和弹簧常数以使要被接触的最小直径的缆导体用最小所需力来保持,并且要被接触的最大直径的缆导体加宽该腿之间的缝隙刚好到这种程度以使塑性形变刚好还没有发生。

如果缆连接器由板金属(sheet metal)制成,那么本发明考虑到金属板材料的较为有效的使用,具体来说,对于相同的连接器宽度,缆尺寸的范围较宽,或者对于相同范围的缆尺寸,连接器的宽度较小。

附加的优点是:插入缆所需的力(该力通常必须由使用缆连接器进行缆连接的操作者提供)可被选择为较小,并且要被应用的用于插入一个范围的缆导体直径的缆的力的范围也可被选择为较小,这导致该连接器较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

缆连接器可被整体形成,或者它可包含几个部分。具体来说,所述力可(主要地)由所述腿提供,或者由附加的动力弹簧提供。

优选地,两个腿都接触处于接触位置的插入的缆。优选的,但不是必须的,整个腿都是电传导性的。

优选地,该缆连接器被设计成使其具有对称的形状。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缆连接器具有插入开口,用于将缆导体插入到该缆连接器中进入接触位置。借助于这样的插入开口,有可能借助于缆的插入运动提供打开所述腿之间的缝隙所需的力。在IDC的情况中,该开口可有利地同时被用作用于去除缆绝缘的切割元件。代替插入开口,人们也可以考虑用于打开缝隙的其它装置,例如,如在具有两个可翻转臂的标准U形纸夹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缆连接器被设计用于与直径在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之间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其中所述初始力达到在处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最小直径的缆导体上施加的接触力的至少5%,特别的,至少10%或者至少20%。优选地,它还可以为所述力的至少50%。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缆连接器被设计用于与直径在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之间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其中通过最大直径的缆导体到所述接触位置的插入,缆连接器仅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块的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缆连接器并且具有对应的优点。

用于与缆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的缆连接器的生产方法,该缆连接器包含两个腿,其至少一个可与插入该缆连接器中进入接触位置的缆导体进行电接触,并且其中所述两个腿能够对处于接触位置的缆导体施加接触力,该方法包含:该两个腿被形成和设置以使当没有缆被插入它们之间时它们相互施加非零的初始力。

该方法可被特别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缆连接器。

优选地,在所述缆连接器的制造期间,缆连接器的至少一个部分中的弹性形变是

a)通过温度变化,和/或

b)在缆连接器的另一个部分被塑性变形时,和/或

c)在两个腿相对于彼此而被固定时进行的,使得在工作条件下在缆连接器中的两个腿之间有预应力。在方法a)的情况中,一个或者多个温度的变化可被应用。

在根据方法a)的优选方法中

所述两个腿的至少一个包含形状记忆合金或者双金属,并且至少一个制造步骤被执行于预在缆连接器的工作条件下所呈现的温度不同的温度下,并且/或者

所述两个腿的至少一个的材料的弹性模量通过温度变化来改变。

在根据方法b)的优选方法中,所述接触元件是板金属的弯曲件。

在根据方法c)的优选方法中,所述两个腿在相互施压的同时被焊接于彼此。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接触具有缆导体的缆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在由两个腿形成的缝隙开启之前应用非零的初始力到缆连接器的两个腿,并且然后

应用附加的力到所述腿以便于打开该缝隙并在基本垂直于所述缝隙的方向上在两个腿之间移动缆导体,直到该缆导体处于接触位置,在这里所述缆导体与所述腿的至少一个进行电接触。

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和优点从从属权利要求和图中显露出来。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在所包括的附图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述图示出:

图1具有缆的绝缘移位连接器(IDC)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根据现有技术(虚线)和根据本发明(实线)的力移位特性;

图3示意性的作为接触力的函数的接触电阻;

图4通过缆连接器的切面(cut),其示出缆插入时的最大应力区域;

图5a-5d缆连接器的第一制造方法的示意性简图;

图6a-6e缆连接器的第二制造方法的示意性简图;

图7a-7e缆连接器的第三制造方法的示意性简图;

图8IDC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部分分解的连接器端子块的部分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中所用的这些参考符号和它们的含义在参考符号的列表中被总结。概括地说,类似或功能类似的部分被给予相同的参考符号。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打算作为例子而不是要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缆1的缆连接器19的透视图,其中缆1具有缆导体2和缆绝缘3。缆连接器19是切割夹紧连接器19,其被设计作为绝缘移位连接器20(IDC)。缆连接器19具有两个腿190,其末端形成缝隙192。通过插入开口196,缆1可被插入到缝隙192中,所述开口196还起到用于去除绝缘3的切割元件的作用。当缆导体2接触腿190时,缆导体2到达接触位置,并且通过经由腿190应用到导体2的力而保持在接触位置。该力在图1中被符号化为两个空箭头。其基本上垂直于该缆在插入过程中的运动方向M。缆1在绝缘3被切割之前以及在该缆处于接触位置之前用虚线表示。缆连接器19的宽度由带有字母W的箭头表示。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预加应力的腿190,即不仅在没有缆被插入时彼此触及,而且在没有缆被插入时对彼此施加初始力的腿190,相对于适合于连接给定范围的缆导体直径的公知缆连接器,宽度W可被减小。图1中的空箭头也符号化了该初始力。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虚线)和根据本发明(实线)的力移位特性。根据现有技术的初始力f0为零。这在所想要的最小导体直径d1处导致接触力f1。在所想要的最大导体直径d2处,导致接触力f2。

根据本发明,初始力f0′大于零。这在所想要的最小导体直径d1处导致接触力f1′,其可比f1大,即使弹簧常数(线的斜率)比根据现有技术的缆连接器的情况中小。因此,借助较弱的并且因此较小的弹簧,在小直径(d1)处的安全接触可被实现。

根据本发明,在所想要的最大导体直径的d2处导致接触力f2′,其可被选择成比f2小。这样,有可能容易地避免过度的力作用在大直径(d2)的缆上,从而可实现安全接触而不损坏缆导体。并且缆导体19可被设计成在d2时仅发生缆连接器的弹性形变。

由于弹簧常数(=斜率)和初始力f0′(=(正)偏移)两个参数的可用性,该力移位特性可以以最优化的方式被设计。

图3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接触力F的函数的接触电阻R。借助根据现有技术的缆连接器,可容易发生的是,接触力f1是如此小以致与小导体直径d1的缆进行了高接触电阻R的不安全接触,尽管在最大导体直径的情况中通过很高的接触力f2实现了很低的电阻。

借助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较小弹簧常数(参见上面的图2)的缆连接器,接触力f1′可容易地被选择为比f1大,从而导致在小导体直径d1时被大为改善的接触;而f2′可被选择成比f2小得多,尽管力F的差δF只导致接触电阻R的非常小的减小δR,所以对于大直径d2仍然实现了足够小的接触电阻。此外,即使对于大直径(d2),仅适中的插入力被需要,并且对于相同范围的直径,要被应用的力的范围小得多,两者都导致该缆连接器的被改善的可操作性。

图4示出通过缆连接器19的切面,其示出缆插入时最大应力区195。该切面分布在垂直于插入过程中缆的运动方向M(参见图1)的平面内。该缆连接器具有关于对称线S对称的形状。虚线示出在缆插入之前的腿190,实线示出当缆被插入到接触位置时的腿190。

缆连接器19基本上是“U”形,其具有底弯曲Bb,在该弯曲之间该“U”具有优选的直底线:并且在腿190的末端191附近具有顶弯曲Bt。在底弯曲Bb和顶弯曲Bt之间该“U”优选地具有直的形状。从数值模拟已发现,对于这种“U”形缆连接器19,最大应力区195在底弯曲Bb的内侧。

要被连接到缆连接器19的缆直径的范围确定了它的总尺寸并且特别是它的宽度W。这是因为(1.)当最大容许缆被插入时该两个腿的形变将保持在材料的弹性限度内。如果最大容许缆的插入将导致塑性形变,则对于潜在的随后使用,例如较小尺寸缆的插入,该连接器将被损坏。

虽然当最大容许缆被插入时,该连接器的形变必须保持在弹性限度内,在最小容许尺寸的缆被插入时,必须有(2.)可用的足够高的接触力。

根据现有技术,因为在任何线缆插入之前两个腿的边缘最多处于刚好触及(零打开移位D),最小缆所需的最小接触力(图2中f1)限定了用于两个腿之间的开口的弹簧常数并且因此也限定了最大尺寸的插入缆所经历的力(图2中f2)。结果,根据实际切割力需要和接触电阻需要,该力(f2)不能被自由选择(参见图3)。通常所得到的力将比足够低的接触电阻所需的最小力大(参见图3)。

给定连接器19的具体尺寸和几何结构(例如,如在图4中),(从要被连接的最小缆尺寸的规格得出的)弹簧常数和(用于要被连接的最大缆尺寸的)最大开口的组合要求限定了材料所经受的最大应变状态。该最大应变状态在从弹性到塑性形变的转变时被达到。通常该最大应变在底弯曲Bb的内半径处被达到(参见图4)。

当相同的需要要被满足时,除了本发明之外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可被采取以减少应变水平:(1.)增加底弯曲的半径,或者(2.)同时增加腿190的宽度以及腿190的长度(沿着对称线S)。第一(1.)增加了连接器的宽度W,这是非常不理想的。第二(2.)增加了缆连接器的质量并减小连接器内的打开空间(其限定可插入缆连接器中的缆的最大外部尺度)。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被不同地解决。预加应力的腿被使用,其如以上所示而工作。

图5示意性地勾画了缆连接器19的第一制造方法。为了实现该连接器的容易和成本有效的制造方法,优选地通过切割以及随后弯曲一件板金属来制造该连接器。图5示出第一可能制造序列的示意性简图。板金属30和连接器被示出于沿着与缆插入期间缆运动方向(M)(参见图1)的平面的切面中,其对应于垂直于缝隙192的平面(参见图1)。

图5a中示出了一件适当切割的板金属30。通过塑性形变(黑箭头),两个腿190和两个底弯曲Bb被形成,见图5b。优选地,塑性形变是这样的,其使腿190的末端然后将彼此几乎触及。点划线描述了连接器的对称线。图5c中示出腿190然后在靠近其末端处被塑性弯曲(黑箭头),同时腿190被弹性张开(空箭头)。通过这样,两个顶弯曲Bt被形成,并且两个腿在它们的末端彼此触及,并且腿190被预加应力,见图5d。图5d中的两个空箭头将指示腿190相互施加的初始力。

第二制造序列以与图5相同类型的表示法在图6中被示出。一件适当切割的板金属30在图6a中被示出。通过塑性形变(黑箭头),两个项弯曲Bt被形成,见图6b,其位于要被形成的两个腿的末端(接触边缘)附近。然后一个底弯曲Bb通过塑性形变而形成(黑箭头,图6c)。值得注意的是,底弯曲Bb处的角度被选择成比使该末端精确地达到点划对称线的角度大。

在制作第二、最后的底弯曲Bb时(图6e),另一个腿被弹性地开启(相对于要被形成的“U”的底部)以使相对的腿可被弯曲到与另一个腿之前被弯曲的角度相同但相反的角度,见图6d。一旦第一弯曲腿的弹性开启被释放,相对的腿的两个末端以初始力相互施压。象图5中一样,具有预加应力的腿的连接器被这样制造(见图6e)。

第三制造序列以与图5和图6相同类型的表示法在图7中被示出。一件适当切割的金属片30在图7a中被示出。如同在图6的程序中,通过塑性形变(黑箭头),两个顶弯曲Bt被形成,见图7b,其位于要被形成的两个腿的末端(接触边缘)附近。然后在点划对称线附近,通过塑性形变(黑箭头,图7c)形成凹部Bd。该中心凹部Bd指向腿的末端将终止的位置。然后,两个底弯曲Bb通过塑性形变而形成,使得两个腿向着彼此被弯曲,优选地直到它们在对称线彼此触及,见图7d。

最后,两个腿被保持在它们的位置,并且中心弯曲的方向通过塑生形变(黑箭头,图7e)而反转,使得它远离腿的末端而指向。在凹部Bd通过塑性形变而反转期间,在底弯曲附近发生弹性形变(未被示出)。结果,相对的腿的末端以初始力相互施压。具有预加应力的腿的连接器被这样形成。典型地,凹部Bd的深度比图7中所示出的小。

除了所描述的制造方法(图5,6,7)之外,有几种人们可想到的其它方法,其实现了相同的目的。这样的制造序列所共有的是,在缆连接器的生产期间,工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弹性形变被执行,而工件的另一部分被塑性地变形。在图5中,腿190被张开,使得在底弯曲Bb处的弹性形变发生,而腿的末端被塑性地弯曲。在图6中,一个底弯曲Bb的弹性弯曲(打开)发生,而第二底弯曲通过塑性形变而产生。并且在图7中,在底弯曲Bb处的弹性应变在凹部Bd的(塑性)反转期间发生。

在预加应力的IDC连接器的这些制造中,利用了不仅在连接器被完成之后,而且在制造过程本身期间使工件弹性变形的可能性。

以上制造方法中所指示的步骤不必完全地以所描述的顺序被执行。例如,在图6中,还可能首先制成第一底弯曲Bb(见图6c)并且然后提供顶弯曲Bt(见图6b)。或者,在图7中,首先可制成中心凹部Bd(见图7c),并且然后顶弯曲Bt被完成(见图7b)。

此外,不必具有两个底弯曲Bb;一个底弯曲Bb可以是足够的。并且连接器也不必具有对称的形状。

还有许多制造预加应力的连接器的可能性。例如,人们可使用形状记忆合金,其通过热处理将它的形状转换成某个预学习的形状(prelearned shape)。因此,在与设想的连接器工作温度不同的温度处形成(尚未预加应力的)连接器,使得当冷却或者加热到对应于工作条件的温度时,该连接器改变它的形状。代替记忆合金,或者除了记忆合金外,双金属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被使用。

另一个可能性将是例如通过焊接,通过粘合,或者通过机械固定把两个原来分开的腿相对于彼此固定,同时该腿被相互(弹性地)施压,使得在固定之后该缆连接器的两个腿之间有一个预应力。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将是把提供初始力的分离的动力弹簧附着到两个腿,在任何缆插入之前,腿借助所述力而相互施压。在那样情况中,该腿本身可以,但不是必须,具有初始预应力。作为动力弹簧的在U形连接器周围的弹簧夹(spring clamp)可用于该目的。

图8示出IDC或者连接器端子的示意性侧视图,其可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

该连接器端子的任务是对缆1进行电接触,该缆1具有缆导体2和缆绝缘3。IDC包含引导装置4,其用于容纳缆1的末端1a以及用于将缆1的末端1a移动到切割元件5和夹紧接触元件19。夹紧接触元件19结合有要电接触到缆导体2的接触元件6以及将保持缆导体2与接触元件6电接触的保持装置18的功能,其在该情况中通过该连接器19的两个腿之间的夹紧来实现。切割元件5借助于它的切割边缘5a割穿缆绝缘3,使得接触元件6可电接触缆导体2。优选地,切割元件5和连接器19被结合成一个单元,如,例如图1中所示。接触元件6处于与电传导性互连元件13的电接触,以提供到另一个电器件,例如另一个IDC的电连接。

操作连接器端子的操作者提供移动带有缆末端1a的引导元件4和切割绝缘3和对抗预加应力的腿的初始力,以及提供用于打开腿之间缝隙的额外力所必要的力,以比如接触和保持缆连接器2。工具14,例如象螺丝驱动器的标准工具,可被操作者使用,从而优选地以杠杆动作来移动引导装置4,如图8中所示。因此,引导装置4具有作为力接收装置11的用于工具14的开口11。用于杠杆动作的枢轴点15在图8中由IDC的壳体10提供。箭头指示当IDC被操作时工具14怎样被移动。例如,工具14也可被横向移动和滑动而不是以杠杆动作来移动引导装置4。

当IDC要被操作时,缆1被插入到引导装置4的缆容纳开口16,并且工具14被进入到力接收装置11。然后当引导装置4被移动时,额外的力必须被应用以对抗弹簧器件7,其在图8中作为螺旋弹簧7被示出,其被保持在弹簧保持物7a,7b之间。弹簧保持物7a被集成在引导装置4中,而弹簧保持物7b被固定到壳体(图8中未示出)。在引导装置4已移动经过某个长度并且缆导体2与连接器19处于接触并被连接器19保持之后,锁定机构8将停止弹簧器件7的动作。图8中锁定机构8由引导装置4与弹性保持的尖端8一起提供。当锁定机构8被触发时,由于保持装置18,缆1处于与接触元件6的安全接触。

在这种最后的、接触状态(图8中未示出)下,由弹簧7施加在引导装置4和缆1上的力为零或者至少被大大减小。操作者将感到并且可能听到锁定机构8的触发。如果操作者将在锁定机构8的触发之前停止他的动作,弹簧7将动作,以把引导装置4和缆1向初始状态推回或者优选地推回到初始状态。因此缆导体2和接触元件6之间没有接触的情形是容易看得到的,并且如果弹簧器件和锁定机构被适当地设计和设置,则不良的接触不可能发生,并因此可被成功地避免。

图9示出连接器端子块的透视图,其意欲用于两个IDC并且包含根据本发明的一个IDC。为了清楚的原因,连接器端子块的左侧被图示为处于没有装配IDC的状态。连接器端子块的壳体12包含工具插入开口17,其也提供枢转点,用于所插入工具的杠杆动作。壳体12也包含缆插入开口16。弹簧器件7是板簧,优选地由弹簧钢制造,其包含锁定机构以及另外的打开机构。

在图9所示的IDC中,引导装置4和缆的末端1a相对于壳体12被移动。引导装置4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单件。IDC包含切割夹紧连接器20,其结合了切割元件5和接触元件6以及保持装置的功能。连接器20具有切割区198,绝缘在此被切割,以及接触区199,导体在此处于与连接器20的电接触。切割夹紧连接器20可由一件金属形成。在与切割边缘5a相对的切割夹紧连接器20的末端,切割夹紧连接器20被电连接到电传导性互连元件13,其优选地是一件板金属,并且可能是与连接器19,20相同的一件板金属。当连接器端子块的两侧都装配有IDC时,一个单件金属可被用作用于使两个IDC相互连接的电传导性互连元件13,所述IDC可被相互整体形成。

要被接触的缆的缆导体直径的典型范围是0.75mm2到1.5mm2。施加到插入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中的最大直径缆上的典型力是在50N到100N或者150N的范围内。对于最小直径缆,典型的力范围在10N和30N之间。初始力可典型地在0.5N和5N之间或者1.5N和15N之间的范围。

参考符号表

1     缆

1a    缆的末端

2     缆导体

3     缆绝缘

4     引导装置

5     切割元件

5a    切割边缘

6     接触元件

7     弹簧器件,弹簧

7a    弹簧保持物

9b    开口

10    (缆连接器的)壳体,绝缘壳体

11    力接收装置,开口

12    (连接器端子块的)壳体

13    电传导性互连元件(电流条(current bar))

14    工具

15    枢轴点

16    (连接器端子块的或者引导装置的)缆插入开口

17    工具插入开口

19    缆连接器;夹紧接触元件

20    切割夹紧连接器

30    板金属件

190   缆连接器的腿

191     缆连接器的腿的末端

192     缝隙

195     最大应力区

196     插入开口

198     切割区

199     接触区

Bb      底弯曲

Bt      顶弯曲

Bd      凹部

D       打开移位

d1      缆导体的最小直径

d2      缆导体的最大直径

F       力

δF     力的差

f0,f0′初始力

f1,f1′接触力

f2,f2′接触力

M       插入运动的方向

R       接触电阻

δR     接触电阻的差

S       对称线

W       缆连接器的宽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