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方药物制剂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方药物制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方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以适量药用或食用辅料,制成医药或食品上可接受的制剂:虎尾草20%~85%,三七5%~30%,银杏叶0%~60%,满山香0%~50%,红花0%~35%,川芎0%~30%,黄芪0%~32%,冰片0%~5%,水蛭素0%~10%,蚓激酶0%~13%,蛇毒去纤酶0%~3%。具有较好的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保肝、改善血流动力学、抗氧化等综合作用,研究证实其对多种心脑缺血、血栓形成等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糖尿病人、尤其是对拌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人及其并发症将具有更好的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288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紫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310104068.6

  • 发明设计人 杨兆祥;

    申请日2003-12-17

  • 分类号A61K38/58;A61P3/10;A61P3/06;A61P7/02;

  • 代理机构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徐玲菊

  •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643号中行西山支行307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16: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3-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8/58 授权公告日:20061011 终止日期:20100118 申请日:200312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1-14

    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的质押(保全)) 质押(保全):质押 登记生效日:20080902 申请日:20031217

    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解除(专利权的质押(保全))

  • 2006-10-11

    授权

    授权

  • 2005-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6-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尤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用于治疗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等的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血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载体,具有运输、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及防御功能。血液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血液不断地在人体的血管中循环,血液和血管相互影响。因此,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轻则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衰老,重则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危重疾病。血糖和血脂往往相拌相生,共同对身体的循环系统造成损害。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作为其共同的主要指标,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加之受糖分解代谢障碍的影响,常引起机体能量的供应不足,使机体不得不动用脂肪甚至蛋白质来补充能量,于是便出现了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临床症状。另外,由于脂肪、蛋白质分解不完全,使机体内产生大量如酮体之类的毒性中间代谢产物,从而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除了出现代谢紊乱症群外,其严重性还在于它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神经、皮肤病变,感染等,这些并发症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其死亡率已排在肿瘤及心血管病之后,位居第三。当今,血液循环病、内分泌失调病和肝脏疾病及一些并发症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这几种病具有难治、并发症多的特点,临床急需一种综合治疗效果好,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方合理、综合疗效好、质量可控的以虎尾草和三七为主要原料的复方药物。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状况,在发掘民间医疗方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将虎尾草和三七等多种中药复方后,各成分间可以互相协同,共同调节血液功能,治疗并改善因血液系统或心脑血管变化、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疾病或功能失调。从而能较好地解决血液循环病、内分泌失调病和肝脏疾病及一些并发症等的综合防治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以适量药用或食用辅料,制成医药或食品上可接受的制剂:

虎尾草   20%~85%   三七        5%~30%    银杏叶  0%~60%

满山香   0%~50%    红花        0%~35%    川芎    0%~30%

黄芪     0%~32%    冰片        0%~5%     水蛭素  0%~10%

蚓激酶   0%~13%    蛇毒去纤酶  0%~3%。

所述原料为原植物药材或者为它们的不同提取物。其中:

虎尾草为报春花科虎尾草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及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by的带根全草,民间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跌打损伤、水肿、高血压、风湿疼痛等,它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0.1%~2%。虎尾草黄酮具有较好的活血化淤、清除血管内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七、南方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根、叶、花等均具有药用价值,主要含有人参皂甙(含量在2%~14%)及其它物质,它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糖、血脂、提高SOD酶的活性、防止血管炎症的发生及补益强壮等。

银杏叶民间称为白果树叶,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所含的银杏黄酮、银杏内酯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满山香(民间称为藤香树、五香血藤等),以茎藤入药,具有疏经活血、活血破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经脉瘀阻、筋骨疼痛、淤血肿痛、月经不调、痛经、骨折等。满山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木质素等。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干燥花,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心脑缺血、血栓形成等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红花含有苷类、红花色素、脂肪酸、酮、醇等有效成分。

川芎为伞型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含川芎嗪、阿魏酸、苯酞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为补气药中最重要药物之一。黄芪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最近几年来,在内科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对多表现气虚血瘀证之诸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可获得一定或值得令人注目的疗效。黄芪所含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学成分为黄芪皂苷类、黄酮类、黄芪多糖类、氨基酸类等。

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rops aromatica Gaertn.F.]的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化学合成方法的加工品入药。本品芳香开窍、清宣内热明目退翳。    

水蛭素、蚓激酶和蛇毒去纤酶是分别从水蛭、蚯蚓和蛇中提取分离出来,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功能。

上述虎尾草、三七等单味(单方)中药虽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综合疗效有待提高,传统医学历来注重复方的研究应用、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疗效,许多复方的临床疗效是单方所不能比的。

本发明的产品根据需要可制成粉针剂、输液剂、软胶囊、滴剂、口服片剂、胶襄剂、颗粒剂等医药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也可制成饼干、糖果、饮料、果冻等保健(或功能性)食品。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辅料为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蔗糖、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NaCl、CaCl2、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或无机物。

本发明所述食用辅料为大豆油、花生油、面粉、骨胶、果胶、明胶、黄原胶、茶叶、蜂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提高药物活性、降低药物用量,制备时不做成水溶液时的口服制剂用原料可用气流粉碎或球磨粉碎等超细化处理成粒径1~200μm的超细粉。

本发明制成复方软胶囊产品所用的溶剂基质为精炼米糠油、红花油、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小麦胚芽油、月见草油、紫苏油、沙棘油、亚麻籽油、深海鱼油、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玉米油、葡萄籽油、沙蒿子油、核桃油、大豆油、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食用或药用油。

本发明制成复方片剂和胶囊剂产品所用辅料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甘露糖及其衍生物、车前子胶、木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甘露醇、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食用或药用辅料。

本发明制成复方注射剂产品所用的辅料为甘露糖、甘露醇、木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氯化钠、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用辅料。

本发明制成复方微囊剂产品所用的微囊囊材为明胶、阿拉白胶、海藻酸盐、蛋白类、植物油、淀粉及其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盐(SCMC)、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酯、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聚酰胺、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所述复方口服制剂产品中,为使产品达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可使用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叶绿素、苋菜红、亮黑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用或食用色素,或者使用柠檬香、桔子香、香兰素、薄荷脑、麝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用或食用香料。

所述复方软胶囊的加工过程为:将复方药物用气流粉碎或球磨粉碎等超细化处理,达到粒径小于200μm,将超细化的复方药加入溶剂基质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脱气,送至填充机上方的罐内,待用;同时准备好软胶囊充填机上方保温明胶罐中的胶皮用的明胶溶液,待用;在1万级、21℃~25℃、RH%:39~41%的条件下,开动旋转模压机压丸,把制成的软胶囊洗净,在28±2℃下干燥19~27小时,分装、包装即得成品。

所述复方粉针剂的加工过程为:在1万级的条件下,将合格的药物和辅料一起溶于注射用水中,经脱色等处理后,加入注射用水稀释至所需体积。过滤,滤液经过滤纸及0.4μm的滤膜粗滤等处理后,在100级的条件下,用0.2μm以下的滤膜过滤。精滤液送入分装机,按每支1~2ml分装,盖上带槽的盖子,送入冷冻真空干燥机,快速冷至35℃~40℃,2~3小时,逐步缓慢升温至35℃~45℃(约需10小时)。塞紧盖子,取出制品,扎盖、包装、检验、合格的药用粉针成品。

所述复方微囊的加工过程为:用现有技术(一)凝聚法、(二)溶剂-非溶剂法、(三)复乳包囊法界、(四)面缩聚法、(五)辐射化学法、(六)喷雾干燥法、(七)喷雾冻结法、(八)空气悬浮法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复方氨基酸输液的加工过程为:在1万级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先将微量的氨基酸溶于注射用水,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待用;将处方量的药材提取液加入适量的注射用水溶解,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过滤,待用;再将其他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加入上述溶好的氨基酸液和药液,加入甘露醇并用注射用水稀释至所需体积,加入抗氧剂,调节等渗,补加注射用水至最终所需体积。过滤,滤液经过滤纸及0.4μm的滤膜粗滤等处理后,在100级的条件下,用0.2μm以下的滤膜过滤。精滤液送入分装机,按每瓶所需250ml分装,盖上丁基橡胶盖子,制剂预热,在于121℃灭菌(15分钟)。或用旋转灭菌器灭菌,冲热水逐渐冷却。阴凉处保存。包装、检验、合格得成品。

两种特殊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1、虎尾草有效成分的提取

虎尾草1公斤,打粗粉过10~20目,用10公斤80%乙醇浸泡48小时,过滤,再分别用8公斤80%乙醇浸泡24小时两次,合并浸泡液,过滤,用0.4%的活性炭脱色,滤过,滤液进一步浓缩至1/3体积,冷藏放置12h以上,滤过,滤液加溶液体积0.5~2%活性炭煮沸5分钟脱色,趁热过滤,滤液经0.4μm的滤膜过滤一次,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喷雾干燥,得虎尾草黄酮含量在~35%以上的虎尾草有效成分提取物。本品可作为本发明中的多个配方中使用。

若要做注射液或使产品更加精致,可将该有效部位进一步精制到虎尾草总黄酮含量达到62%~89%。精制方法可选用树脂法、硅胶柱层析法等黄酮的常规分离方法。

2、满山香有效成分的提取

满山香1公斤,打粗粉过10~20目,用8公斤60~80%乙醇热回流4小时,过滤,再分别用6公斤60~80%乙醇热回流2小时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用0.4%的活性炭脱色,滤过,滤液进一步浓缩至1/3体积,冷藏放置12h以上,滤过,滤液加溶液体积0.5~2%活性炭煮沸5分钟脱色,趁热过滤,滤液经0.4μm的滤膜过滤一次,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喷雾干燥,得满山香提取物(黄酮含量在~31%以上)。本品可作为本发明中的多个配方中使用。

若要做注射液或使产品更加精致,可将该有效部位进一步精制到满山香总黄酮含量达到62%~89%。精制方法可选用树脂法、硅胶柱层析法等黄酮的常规分离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该复方制剂具有较好的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保肝、改善血流动力学、抗氧化等综合作用,研究证实其对多种心脑缺血、血栓形成等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糖尿病人、尤其是对拌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人及其并发症将具有更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复方虎尾草颗粒,配方:

虎尾草       200g     三七    50g      银杏叶   70g

满山香       30g      红花    12g      川芎     10g

黄芪         10g      冰片    2g       水蛭素   3g

蚓激酶       3.5.g    蔗糖    3000g    糊精     400g

蛇毒去纤酶   1g       乙醇    适量。

制备方法:按处方取药材,打粗粉过10~20目,用10倍量65%乙醇浸泡48小时,过滤,再分别用8倍量70%乙醇热回流2小时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用0.3%的活性炭脱色,滤过,滤液进一步浓缩至1/3体积,冷藏放置24h以上,滤过,滤液加溶液体积0.5~2%活性炭煮沸5分钟脱色,趁热过滤,滤液经0.4μm的滤膜过滤一次,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喷雾干燥,得药材提取物。加入冰片、水蛭素、蚓激酶、蛇毒去纤酶和辅料,按普通制粒法制粒,分装成1000袋。每次食用一袋,每日1~2次。

实施例2

复方虎尾草滴丸,配方:

虎尾草提取物(含总黄酮>50%)    35g

三七总皂苷(>88%)              25g:

红花色素                        15g

PEG400                             200g

按普通滴丸剂制备方法制备,每粒内容物重约275mg,可得1000粒。

实施例3

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配方:

虎尾草提取物(含总黄酮>75%)  24g

三七总皂苷(>95%)            25g

川芎提取物(含川芎嗪>67%)    12g

甘露醇                        100g

按普通冻干法制备成冻干制剂,可制得1000支49mg之规格的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

实施例4

复方虎尾草口服液,配方:

虎尾草            320g

三七              66g

蜂蜜              1000g

蒸馏水加至        10kg

制备方法:取处方量药材,打粗粉过10~20目,用10倍量65%乙醇浸泡48小时,过滤,再分别用8倍量70%乙醇热回流2小时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用0.3%的活性炭脱色,滤过,滤液进一步浓缩至1/3体积,冷藏放置24h以上,滤过,滤液加溶液体积0.5~2%活性炭煮沸5分钟脱色,趁热过滤,滤液经0.4μm的滤膜过滤一次,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辅料,按普通口服液制备方法制备,可得1000支的口服液。

实施例5

复方虎尾草八种氨基酸输液,配方(1000ml):

虎尾草提取物(含总黄酮>85%)   0.2g    三七总皂苷(>95%)  2g

L-异亮氨酸                     3.82g   L-亮氨酸            5.03g

L-赖氨酸醋酸盐                 4.52g   L-甲硫氨酸          2.34g

L-苯丙氨酸                     5.65g   L-苏氨酸            2.78g

L-色氨酸                       1.0g    L-缬氨酸            3.98g

甘露醇                         70g

制备工艺:在1万级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先将微量的L-色氨酸溶于注射用水~20ml,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待用;将处方量的虎尾草提取物和三七总皂苷加入~200ml的注射用水溶解,并注意使其完全溶解,过滤,待用;再将其他氨基酸溶于适量注射用水~400ml,加入上述溶好的色氨酸液和黄芪液,加入甘露醇并用注射用水稀释至所需体积~800ml,加入抗氧剂,调节等渗,补加注射用水至最终所需体积。过滤,滤液经过滤纸及0.4μm的滤膜粗滤等处理后,在100级的条件下,用0.2μm以下的滤膜过滤。精滤液送入分装机,按每瓶所需250ml分装,盖上丁基橡胶盖子,制剂预热,在于121℃灭菌(15分钟)。或用旋转灭菌器灭菌,冲热水逐渐冷却。阴凉处保存。包装、检验、合格得成品。可制得4瓶250ml规格的复方虎尾草八种氨基酸输液成品。

实施例6

复方虎尾草软胶囊,处方(1000粒):

虎尾草提取物(含总黄酮>35%)  35g  三七总皂苷(>88%)   65g

冰片                          28g  羟苯乙酯             2g

香兰素                        1g   红花油               300g

按技术方案实施即得1000粒,即得具有香味的每粒含药物128mg的软胶囊成品。

实施例7

单凝聚法制备复方虎尾草微囊,配方:

虎尾草提取物    50g    三七总皂苷   00g

满山香提取物    29g    明胶         2000g

制备工艺: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明胶溶成60000ml的明胶溶液,加入虎尾草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和满山香提取物,搅拌均匀,用10%的醋酸调pH3.5~3.8,将反应器置于50℃水浴中保温搅拌45分钟。滴加硫酸钠溶液(稀释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至聚成囊为止,立即倒入搅拌着的稀释液中,待胶凝沉降后,倾去上清液,用稀释液洗涤2~3次,除去未凝聚的囊材。最后再将微囊混悬于适量稀释液中,加入37%甲醛溶液2000~3000ml,搅拌,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8~9,低温放置过夜,过滤,用水洗涤至无甲醛味,低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8

喷雾干燥法制备复方虎尾草微囊剂,配方:

虎尾草提取物    36g      三七总皂苷        78g

黄芪皂苷        18g      冰片              8g

乙基纤维素      4000g    羟丙甲纤维素      500g

制备工艺:在10万级的条件下,将药物溶于60000ml的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的异丙醇溶液中,选择进口温度在80℃~100℃,出口温度在50℃~75℃。经喷雾干燥即得微囊。该微囊可直接压成片剂。

以上实施例仅为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

经试验研究,本发明之药物具有下列功效:

一、活血化瘀作用

1实验材料

1.1药品与试剂

采用实施例2的复方滴丸、灯盏花素片、复方丹参片、阿斯匹林肠溶片。1.2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

2方法与结果

2.1对大鼠血液粘度的影响

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20~36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给予0.5%CMC-Na10ml/kg,阳性对照给予灯盏花素片40mg/kg,复方分别给予0.1、0.2、0.4g/kg。各组动物按剂量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6天,给药容积均为10ml/kg。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40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动物,颈动脉取血,用2.7%EDTA抗凝,全血与抗凝剂体积之比为9∶1。部份抗凝血用于测定全血粘度,部份以2000rpm离心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粘度。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给予复方0.1、0.2、0.4g/kg,可显著降低200-30S-1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并能明显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但对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其作用强度有剂量依赖性。

2.2对大鼠血凝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雄性SD大鼠75只,295~36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剂量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颈动脉插管取血,用3.8%枸椽酸钠抗凝,全血与抗凝剂体积之比为9∶1。1000rpm离心5min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3500rpm离心10min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按比浊法测定ADP-2N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的终浓度为6mol/l;按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定TT、PT、APTT及FIB。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能明显延长TT及APTT时间,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高剂量组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中低剂量组仅有作用趋势。

2.3对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取18.5~24.5g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5±1℃。各组动物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以10%乌拉坦0.15ml/10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固定耳廓,置于放大240倍的微循环显微仪下,以合适的毛细血管(动、静脉平行,为第三级分支)为观察对象,按0.1mg/kg的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造成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分别采集造型前、造型后5、10、15及20分时的图象,测定以下四个指标:①血液流态(流态分5级:停滞为0分;粒流为1分;粒线流为2分;线粒流为3分;线流为4分);②微动脉管径(A3);③微静脉管径(V3);④毛细血管网计数。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各组给药前后的变化值进行组间u检验。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虎尾草能明显增加盐酸肾上腺素所致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小鼠的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径,表明其具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4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2g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7组:复方0.1、0.2、0.4g/kg三剂量组;阳性对照阿斯匹林100mg/kg组;灯盏花素片60mg/kg组;复方丹参1.0g/kg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均按20ml/kg容积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8天。第5日灌胃后30分钟,各组小鼠均背部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40mg/kg,72h后,观察尾部血栓形成,测定尾部全长及血栓形成长度,用尾部血栓形成长度除以总长计算得出血栓形成长度的百分数。结果见表1。

表1

    组别    剂量    (/kg)    动物    数    (只)    血栓长度百    分数    (X±SD%)    0.5%CMC-    Na    20ml    10    37.34±24.18    阿斯匹林    100mg    10    2.56±4.14**    灯盏花素片    60mg    10    5.51±6.46**    复方丹参片    1.0g    10    6.58±9.99    复方虎尾    草    0.1g    10    10.10±6.34**    0.2g    10    5.04±7.45**    0.4g    1 0    2.52±4.59**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虎尾草和各阳性对照组对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尾部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实施例的复方虎尾草具有很好的量效关系。

二、降血糖作用

1  实验材料

1.1药品与试剂

采用实施例1的颗粒剂,试验时,用0.5%CMC-Na将其配成0.06g/ml、0.03g/ml、0.015g/ml及0.0075g/ml浓度,为防止析出,现配现用。消渴丸、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葡萄糖、四氧嘧啶市购产品。血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测定试剂盒,糖化血清蛋白测定试剂盒。

1.2动物

实验动物采用普通级昆明种小鼠。

2方法与结果

2.1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选18~20g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消渴丸2.5g/kg组;实施例4组0.3、0.6、1.2g/kg三剂量组。各组小鼠每日上午空腹按剂量分别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0.5%CMC-Na 20ml/kg,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禁食12小时,于第8日晨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1]测定空腹血糖值,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见表2。

            表2

    组别    剂量    (/k    g)    动物数    (只)    血糖浓度    (X±SD,m    mol·L-1)    0.5%CMC-    Na    20ml    10    8.45±1.58    消渴丸    2.5g    10    6.34±1.12*    复方虎尾    草    0.3g    10    8.44±1.14    0.6g    10    8.42±1.63    1.2g    10    7.58±1.71

与对照组相比,*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虎尾草三个剂量连续灌服7天,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2.2对小鼠葡萄糖性高血糖的影响

选20~22g小鼠77只,雌雄兼用,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1只:空白组、模型组、消渴丸组及实施例4剂量组。各组动物于每日上午空腹灌胃给药一次,对照组给予0.5%CMC-Na 20ml/kg,连续8天。末次给药前禁食12小时,末次后30分钟,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2.5%葡萄糖溶液20ml/kg,30min后取血测定血糖浓度。结果见表3。

2.3对小鼠肾上腺素性高血糖的影响

选20~22g小鼠84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剂量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末次给药前禁食12小时。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2mg/kg。30分钟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值。结果见表4。

表3

    组别    剂量    (/k    g)    动物    数    (只)    血糖浓度    (X±SD,mm    ol·L-1)    0.5%CMC-    Na    20ml    12    9.87±2.17*    模型    20ml    12    30.19±6.88    消渴丸    2.5g    12    18.56±8.    02*    复方虎尾草    0.15g    12    24.51±1    2.03    0.3g    12    21.99±6.    03*    0.6g    12    19.98±        4.90*    1.2g    12    18.96±3.    75*

与模型组相比,*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虎尾草:0.3、0.6、1.2g/kg连续口服8天,对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0.15g/kg仅有作用趋势。

表4

    组别    剂量    (/    kg)    动物    数    (只)    血糖浓度    (X±SD,mm    ol·L-1)    0.5%CMC-Na    20ml    12    5.57±1.47**    模型    20ml    12    12.01±1.80    消渴丸    2.5g    12    9.56±2.29**    复方虎尾草    0.15    g    12    9.84±1.75**    0.3    g    12    9.37±2.37**    0.6g    12    9.55±2.71*    1.2g    12    10.45±2.25

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虎尾草:0.15、0.3、0.6g/kg连续口服8天,可明显对抗小鼠肾上腺素性高血糖,但大剂量组只有降糖趋势而无统计学差异。

2.4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取22~24g小鼠84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4只:空白、模型、消渴丸及实施例1三个剂量组。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24h后,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30分钟后,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外,其余各组均以20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的生理盐水溶液。造型后每日晨空腹灌胃一次,连续21天。末次给药前禁食12h,给药后30分钟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糖化血清蛋白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各剂量组均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甘油三脂及糖化血清蛋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但对血清总胆固醇无明显影响。

三、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的药效学试验

以等体积NS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p<0.01)呈量效关系,优于复方丹参组。在麻醉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模型上,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20、40mg/kg较NS对照组明显缩小梗塞范围,缓解缺血ST段抬高和降低血清CPK和LDH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组。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复方虎尾草冻干粉针20、40mg/kg与复方丹参注射液2000mg/kg均显示降低缺血脑水肿和含钙量。

四、试用结果

1、对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对比。组间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服用实施例6制得的样品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88.4%,与对照组复方丹参胶囊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本品还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服用后患者精神状况较好。

2、32例患有肝炎的病人,用实施例4制得的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支,口服使用30天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经医院检验化验结果表明患者的血象、肝功能均有很好的转变。

3、复方虎尾草滴丸用本品治疗35例心肌梗塞病人,经14~28天治疗后,95%以上的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41.2%,改善54.8%。对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6.4%。

五、产品药学研究

1、产品的稳定性

实施例八个样品在室温下避光保管,放置1、2、3、6、12个月,按时检查,外观基本不变,有效成分经检验也未发生变化。因此,初步认为各种处方制得的产品均可达到1年左右的保质期。

2、粉针剂和输液剂的刺激性试验

取健康家兔4只,W:2.0~2.2kg,雌雄各半,分为两组,分别在其左右腿股四头肌上注射黄芪输液1ml,药后48h处死兔子,剖检股四头肌,纵向切开观察注射局部肌肉刺激反应,并按表5换算出相应的反应级。

表5局部肌肉刺激反应级

反应级        刺激反应

0             无明显变化

1             轻度充血,其范围小于0.51.0cm

2             中度充血,其范围小于0.51.0cm

3             重度充血,伴有肌肉变性

4             出现坏死,有褐色变性

5             出现广泛性坏死

结果:

粉针剂和输液的刺激性均为0级,表明注射剂无刺激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