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切花真空预冷过程中防止水分损失的方法

切花真空预冷过程中防止水分损失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花真空预冷过程中防止水分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足量溶液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溶液中,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溶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该方法能够减少花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少了水分损失,解决了切花远距离运输问题,促进了我国切花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6026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09442.9

  • 发明设计人 高俊平;李永红;张常青;谭辉;

    申请日2004-08-19

  • 分类号A01G5/06;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向华

  •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4: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11-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5/00 授权公告日:20060913 申请日:200408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09-13

    授权

    授权

  • 2005-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花采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切花运输保鲜领域。

背景技术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全球鲜花消费500亿美元,其中切花4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3年花卉种植面积达43万hm2,其中,切花种植面积达2.4万hm2,年产切花67亿枝。

我国切花生产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30%,但贸易额却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3%,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切花长距离运输中的损耗高达40%。采后处理技术简易落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切花出口。同时,每年由于采后保鲜措施不当造成的损耗,给生产经营者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发达国家花卉保鲜、运输流通链相比,我国的花卉采后运输流通尚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尤其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切花保鲜模式,流通环节损耗过多,阻碍了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切花采后经常会遇到失水萎蔫、烂叶、花褪色,脱落,花苞不能开放、病害的快速发展与传播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因为切花是鲜活产品,采收后生命活动尚未停止,切花采后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是切花采后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在不使花材遭受低温伤害的前提下,创造较低的温度环境是切花采后流通保鲜技术的关键。因此,一般切花在采收后都需要预冷。预冷是为了在运输或贮藏前快速去除田间热。这种热量必须迅速除去,否则对花卉的贮藏及运输极为不利。切花在采收时本身携带大量田间热,在贮运前迅速除去田间热是创造良好温度环境的第一步,也是预冷的主要目的。如果不经预冷而直接装箱冷藏或运输,就很难迅速降至所要求的低温而极易损伤花材。研究表明,花卉采收后如不迅速除去田间热而在常温(20℃)下放置1天,相当于减少花卉适宜存贮温度(如0℃)的条件下5至7天的存贮寿命。采收后的花卉如果不经过预冷就直接进入贮藏库或运输车,不仅需贮藏库或运输车提供很大的冷量,而且由于贮藏库及运输车都不是为应付满载有大量田间热的花卉而设计的,未经预冷的花卉直接进入库内或车内很长时间温度降不下来。由于货温与库温相差较大,易在库顶凝结大量水滴,这些水滴浸润花卉,会引起腐烂。

预冷的方式很多,通常有水冷、风冷、压差预冷和真空预冷。其中风冷(即强风预冷)方法简便易行,设置费用低。缺点是冷却速度慢,例如香石竹、满天星从24.6℃和22.1℃降到5.6℃和2.8℃分别需要12和10小时,而且能耗高。压差预冷的冷却速度比风冷要快,预冷过程中对花的损伤也比风冷少。其缺点是操作费工,降低冷库的收容能力。真空预冷是通过减压,使水分蒸发携带蒸发潜热而使花材降温,该方法降温快,冷却程度容易控制,如果能配合及时运输可以减少建造大型冷库所需高额费用。但其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中中花材易失水萎蔫,如果通过喷雾补水,水滴易粘染花瓣,造成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导致切花的腐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预冷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真空预冷容易失水萎蔫的缺点,以真空预冷作为切采后花材降温的主要途径,通过研究真空预冷中切花温度的变化动态、真空预冷中花材水分损失和补水的途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花真空预冷中快速降温、防止水分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溶液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溶液中,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溶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到预定的真空度,溶液温度达到预冷终温,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

其中溶液的用量使切花茎秆没入4-8厘米为宜。溶液太多,温度下降慢,能量消耗多;溶液太少,由于压力变化导致液面晃动,茎秆基部容易脱离液面而吸不上水。

其中所使用的溶液可以是水,最好是预处液,所用的感温装置是点温仪。

预定温度的设定与切花的起源有关。如果切花原产热带,如蝴蝶兰、石斛兰等,预冷终温13-15℃,最好是14℃,真空度为9-11mmHg,最好是10mmHg。使用1.8-2.2倍预处液浓度,最好是2.0倍预处液浓度;如果切花原产亚热带,如唐菖蒲等,预冷终温6-8℃,最好是7℃,真空度为8-9mmHg,最好是8.5mmHg。使用1.3-1.7倍预处液浓度,最好是1.5倍预处液浓度;如果切花原产温带,如月季、香石竹、满天星、百合等,预冷终温2-5℃,最好是3℃,真空度为7.2-8.0mmHg,最好是7.5mmHg。使用0.8-1.2倍预处液浓度,最好是1.0倍预处液浓度。这里所谓预处液浓度倍数,是以常规使用的预处液浓度为基准,即为1倍预处液浓度,例如,1000毫升常规使用的预处液是将其原液100毫升溶液溶于900毫升水中,1000毫升2倍液浓度的配制方法为200毫升溶液溶于800毫升水中原液。

其中复压最好10-13分钟,时间太长,能耗大,时间太短装花容器中的溶液会飞溅。

由于切花起源地带不一样,其低温耐受极限也不一样。一般地,热带花低温耐受极限要高,其次是亚热带花,再其次是温带花,最能忍耐低温的是寒带花,但一般商业切花几乎没有寒带花,以切花的起源决定预冷终温。真空度的确定因预冷终温而异,即预冷终温与真空度相应降低;而真空度又影响预处液的使用浓度,即真空度低时,预处液使用浓度相应降低。

花材降温的难点在茎秆,即只要把茎秆温度降到所需的温度,就可以确保正枝花降到所需的温度。将切花插入溶液中,当溶液在减压真空条件下降到所需温度,就可以通过缓慢复压过程将预定所需温度的溶液充分吸入茎秆中,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很快将切花茎秆温度降到所需的温度。如果在真空预冷的过程中不补充水分,切花组织外部由于压力降低将严重失水;如果通过喷雾补水,水滴易粘染花瓣,造成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导致切花的腐烂,而且茎秆温度不容易下降,如果将茎秆温度降到预定温度,花朵会引起低温伤害。而通过茎秆基部吸水,可以完全克服上述问题,而且切花采后不需要放到水中,即使有轻度失水,也不会因为茎秆导管堵塞而吸不上水,在真空预冷过程中得到补充。

通常切花在预冷前必须放入水中进行预处理。切花离开植株后,通常会出现因水分亏损而萎蔫的现象。为使切花保持较好外形,应在其采收后,尽快放入水中进行预处理,防止切花水分损失、造成萎蔫。刚开始萎蔫的花,在水中浸1小时左右就能恢复正常的细胞膨压。而本发明不需要这一环节。

真空预冷保鲜技术不仅降温时间快(一般只需20至30分钟)、效率高、降温均匀、预冷程度易控制,而且由于降低了气压,使花卉组织的氧气浓度降低,乙烯释放的浓度也降低,可有效地保持花卉新鲜度和延长贮存期。真空预冷可大批量处理花材、不受包装影响,特别适应花卉这类表面积与体积比大的物品预冷保鲜。但是真空预冷保鲜过程会引起花卉失水现象。大约温度每下降10℃,散失水分1%,如温度从30℃降到5℃,大约失水3%。花卉如果失水严重,表面气孔开放,会导致新鲜度下降,造成萎蔫现象。目前真空预冷前有的将花材全面喷水,即预冷前使用加湿机对花卉进行均匀地喷雾加湿,使花卉预冷前具有足够的水分,但喷雾水滴易粘染花瓣,造成细菌的繁殖和扩散,导致切花的腐烂。本发明的补水方式,即切花在预冷前先将切花放入含水(也可以是预处液)的容器里,然后连同容器一起放入真空槽内进行真空预冷。这样不仅使花材的降温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使彼此降温速度接近一致。这使切花真空预冷快速降温成为可能。此外,真空预冷吸水处理的花材在抽气降压后,再由低压向常压恢复的过程中,由于花材内外形成压差促使花材吸收水分,有效地补充在减压降温时损失的水分。在本项技术中我们将所盛清水换成切花预处液,则花材能快速吸收预处液,使真空预冷这一措施同时完成促进降温、补充失水、促进预处液吸收等多重作用,从而对切花的贮藏运输起到重要作用。真空预冷与复水相结合技术弥补了预冷中花材失水过多的不足,使花材既能快速降温,又可有效的复水,开辟了真空预冷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切花月季‘萨蔓莎’购自昆明斗南农户。采收标准为开花指数3,共取1900支。将上述花材按40cm的花茎长度、留2~3对叶片、去刺,20支为一扎。每处理用花15扎(300支),共设3个组合。

处理组合1--    0   +吸水

处理组合2--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预处液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0.8倍预处液浓度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0.8倍预处液浓度中4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至真空度为7.2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5℃,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真空预冷的同时,记录真空度及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其中,对照的预冷方法为常规冷库预冷方法,即在5℃低温下让花材吸收预处液12小时;吸预处液是在预冷前将花材插入盛有一定量预处液的塑料桶内,再连同塑料桶一同放入真空罐内。预冷过程分为抽气降压(约14分钟)和放气复压(12分钟)两个阶段。前阶段的目的在于使花材快速降温,而后阶段则是通过复压来促进花材茎基吸收水分,补充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

上述真空预冷和吸收预处液等过程结束后,将花材装入聚乙烯膜包装袋内,连同包装袋装入内衬聚苯乙烯隔板的瓦楞纸箱内。在17-20℃的恒温库内存放72小时,模拟空运和铁路空调车厢的运输条件,期间测定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运输模拟结束后,测定包装袋内O2和CO2浓度,然后开箱,检测花材状况。每处理取40支进行瓶插观察,其中的10支作详细记录。瓶插条件  在自然室温(19℃~22℃),地面充分洒水,白天补加40W日光灯的条件下进行瓶插。期间隔日换水剪支。

观测项目与方法

(1)真空度  用400mmHg(Torr)测量范围的真空度测量仪量取,间隔为1分钟。

(2)温度  包括花材温度(含花朵和茎秆)和水温。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

(3)弯径率  弯径率=弯径花朵数/供试花朵总数×100%

(4)瓶插寿命  自瓶插之日起到花朵露心或花瓣褪色、变色等开始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数。

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仅用30分钟就达到了预期的5℃预降温目的。从表1中看出,真空预冷保鲜措施弯颈现象的发生晚于对照,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

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冷结合吸收保鲜剂,同时达到了快速降温、补充失水以及吸收保鲜剂三重目的。在流通实践中可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保鲜剂的快速处理。

实施例2:

切花香石竹‘Isac’和‘Dona’购自昆明市官渡区斗南村农户。采收标准为开花指数2级,采收量总计3600枝。将到手的花材进行整理,长度为40cm,每扎20枝。处理流程同月季切花。6个处理组合分别是:

处理组合1--真空预冷+不给水;

处理组合2--真空预冷+喷水;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水;

处理组合4--真空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5--   0    +吸水

处理组合6--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真空预冷中的补水方法设喷水和吸水两项处理,并以不给予任何水分补充的措施(不给水)作为对照。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1.2倍预处液浓度或水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1.2倍预处液浓度或水中5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或水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至真空度为7.5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3℃,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复压时间10分钟)。

瓶插条件  温度为18℃~25℃;为了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在地板上充分洒水;用40瓦日光灯补光。期间隔日换水剪枝。

观测项目  真空度和温度、预冷前后以及贮藏后的鲜重变化、开花指数、花朵变色率、焦边率、花形异变率、花朵异常开放率以及瓶插寿命等。

在真空预冷过程中同时吸水和吸预处液的花材,降温迅速,真空预冷后温度降至8℃;但是,不给水的花材降温速度慢,相同预冷抽气时间和放气时间(共约20分钟)温度只降至18℃。可见,真空预冷过程中吸水和吸收预处液,利于花材降温。

真空预冷前后花材鲜重变化

从表3看出,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的花材鲜重总损失率最低;同时吸水的处理次之;真空预冷不给水的最高。

实施例3:

切花补血草‘Deep Blue’购自昆明先科四季青鲜花公司。采收标准为萼片80%以上张开,共5500g花材。

处理方法  整理花材,花茎长60cm,500g为一扎,共分7个处理。处理组合为:

处理组合1--真空预冷+不给水

处理组合2--真空预冷+喷水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水

处理组合4--真空预冷+预冷过程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5--真空预冷+放气过程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6--   0    +       0

处理组合7--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后在17℃下模拟运输72小时,取出瓶插观察。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1.0倍预处液浓度或水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1.0倍预处液浓度或水中6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或水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至8.0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2℃,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复压时间13分钟)。

瓶插条件在自然室温(19℃~22℃)、地面充分洒水、白天补加40W日光灯的条件下进行瓶插。期间隔日换水剪枝。

观察测定项目  真空预冷中真空度和温度变化、鲜重损失率和瓶插寿命。其中,瓶插寿命指从瓶插之日起到茎翼和茎秆出现黄化或小花萼片出现萎蔫为止的天数,所得结果是10枝花材的平均数。

真空预冷中真空度和温度变化  真空预冷吸水或吸收预处液,花材降温速度很快。

鲜重损失率  见表4。真空预冷中同时吸水或吸收预处液都能有效地减少预冷中的水分损失。

瓶插寿命评估  从表5可以看出,真空预冷保鲜运输和常压预冷保鲜运输模拟一样,均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真空预冷中没有鲜重损失,瓶插期间,对照花材茎翼和茎秆在瓶插当日黄化率已高达60%,在第4天即全部变黄,如果在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整个瓶插期间都保持嫩绿挺拔,直至变干。综合评估瓶插寿命,对照花材只有4天,但保鲜运输技术的花材高达16天。

实施例4:

切花满天星‘完美’购自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子君村农户。采收的花30%的小花已开放,10%的小花已萎蔫。共取15kg花材。

上述花材直接从产地运至昆明先科四季青鲜花公司,再次整理,每支留有5~6个分枝,尽量去除枯黄的小花,以250g为一扎,用包装纸包扎,每处理用花2.5Kg。然后分别进行下述6个处理组合:

处理组合1--真空预冷+不给水;

处理组合2--真空预冷+喷水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水

处理组合4--真空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5--   0    +吸水

处理组合6--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0.9倍预处液浓度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0.9倍预处液浓度中4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至真空度7.8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4℃,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复压时间11分钟)。处理后在15℃下模拟运输72小时,取出瓶插观察。

在自然室温(19℃~22℃)、地面充分洒水、白天补加40W日光灯的条件下进行瓶插。期间隔日换水剪枝。

真空度和温度、预冷前后以及贮藏后鲜重的变化、贮藏后包装袋内气体成分、小花开花总数、小花萎蔫率、小花枯柄率等。

观察表明,在真空预冷过程中同时吸水和吸预处液处理的花材,预冷迅速,预冷后温度降至6℃;而不给水和喷水的花材,降温速度慢,相同预冷抽气和放气时间(共约20分钟)温度只降至13℃。由此可见,真空预冷过程中吸水和吸收预处液,有利于花材降温。

从表6看出,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的花材鲜重总损失率最低;常压下吸预处液的处理组合次之,真空预冷喷水的损失率最高。

由表7看出,真空预冷综合保鲜技术花材瓶插寿命为9天,较冷库预冷综合保鲜长1天,但是对照仅有3天。

上述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技术获得很好的运输模拟效果,并且其效果略优于冷库预冷常压吸收预处液的效果,可见真空预冷中补水非常重要,预处液的作用效果也非常明显。

实施例5:

切花石斛兰购自昆明斗南农户。采收标准为开花指数3,共取800支。将上述花材按50cm的花茎长度,每处理用花400支,共设3个组合。

处理组合1--    0   +吸水

处理组合2--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预处液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2.0倍预处液浓度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2.0倍预处液浓度中5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真空度10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14℃,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真空预冷的同时,记录真空度及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其中,对照的预冷方法为常规冷库预冷方法,即在14℃低温下让花材吸收预处液12小时;吸预处液是在预冷前将花材插入盛有一定量预处液的塑料桶内,再连同塑料桶一同放入真空罐内。预冷过程分为抽气降压(约14分钟)和放气复压(12分钟)两个阶段。前阶段的目的在于使花材快速降温,而后阶段则是通过复压来促进花材茎基吸收水分,补充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

上述真空预冷和吸收预处液等过程结束后,将花材装入聚乙烯膜包装袋内,连同包装袋装入内衬聚苯乙烯隔板的瓦楞纸箱内。在17-20℃的恒温库内存放72小时,模拟空运和铁路空调车厢的运输条件,期间测定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运输模拟结束后,测定包装袋内O2和CO2浓度,然后开箱,检测花材状况。每处理取40支进行瓶插观察,其中的10支作详细记录。瓶插条件在自然室温(19℃~22℃),地面充分洒水,白天补加40W

日光灯的条件下进行瓶插。期间隔日换水剪支。

观测项目与方法

(1)真空度  用400mmHg(Torr)测量范围的真空度测量仪量取,间隔为1分钟。

(2)温度  包括花材温度(含花朵和茎秆)和水温。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

(3)弯径率  弯径率=弯径花朵数/供试花朵总数×100%

(4)瓶插寿命  自瓶插之日起到花朵露心或花瓣褪色、变色等开始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数。

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仅用30分钟就达到了预期的5℃预降温目的。从表8中看出,真空预冷保鲜措施弯颈现象的发生晚于对照,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

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冷结合吸收保鲜剂,同时达到了快速降温、补充失水以及吸收保鲜剂三重目的。在流通实践中可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保鲜剂的快速处理。

实施例6:

切花唐菖蒲购自昆明斗南农户。采收标准为开花指数3,共取900支。将上述花材按70cm的花茎长度,每处理用花300支,共设3个组合。

处理组合1--    0   +吸水

处理组合2--冷库预冷+吸预处液

处理组合3--真空预冷+吸预处液

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将整理好的切花茎秆基部剪齐装入盛有1.5倍预处液浓度的容器中,溶液的用量应保证切花茎秆基部没入预处液中6厘米,同时将感温探头插入预处液中,将装有切花的容器放入真空罐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罐降压至真空度8.5mmHg,使溶液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7℃,关闭真空泵,并缓慢复压到常压。真空预冷的同时,记录真空度及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其中,对照的预冷方法为常规冷库预冷方法,即在7℃低温下让花材吸收预处液12小时;吸预处液是在预冷前将花材插入盛有一定量预处液的塑料桶内,再连同塑料桶一同放入真空罐内。预冷过程分为抽气降压(约14分钟)和放气复压(12分钟)两个阶段。前阶段的目的在于使花材快速降温,而后阶段则是通过复压来促进花材茎基吸收水分,补充真空预冷中的水分损失。

上述真空预冷和吸收预处液等过程结束后,将花材装入聚乙烯膜包装袋内,连同包装袋装入内衬聚苯乙烯隔板的瓦楞纸箱内。在17-20℃的恒温库内存放72小时,模拟空运和铁路空调车厢的运输条件,期间测定花材茎秆温度变化动态。

运输模拟结束后,测定包装袋内O2和CO2浓度,然后开箱,检测花材状况。每处理取40支进行瓶插观察,其中的10支作详细记录。瓶插条件在自然室温(19℃~22℃),地面充分洒水,白天补加40W日光灯的条件下进行瓶插。期间隔日换水剪支。

观测项目与方法

(1)真空度  用400mmHg(Torr)测量范围的真空度测量仪量取,间隔为1分钟。

(2)温度  包括花材温度(含花朵和茎秆)和水温。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

(3)瓶插寿命  自瓶插之日起到花瓣褪色、变色等开始失去观赏价值为止的天数。

真空预冷同时吸收预处液,仅用30分钟就达到了预期的5℃预降温目的。从表9中看出,真空预冷保鲜措施弯颈现象的发生晚于对照,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

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冷结合吸收保鲜剂,同时达到了快速降温、补充失水以及吸收保鲜剂三重目的。在流通实践中可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保鲜剂的快速处理。

表1  不同处理组合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组合    1    2    3    瓶插寿命(天)    4.2    5.7    7.2

表2  不同处理组合对月季切花弯头率的影响

    处理    组合                        瓶插天数    1    2    3    4    5    6    1    0    0    0    40    100    100    2    0    0    0    20    100    100    3    0    0    0    0    80    80

表3  香石竹不同处理组合真空预冷重量变化比较

    处理组合  前重(g)  后重(g)    损失率(%)    1  5925  5625    3.9    2  5990  6100    -1.8    3  5910  6270    -6.1    4  5790  6140    -6.4    5  5700  5521    3.1    6  6180  5994    0.3

表4  补血草切花不同处理组合真空预冷重量变化比较

    处理组合  前重(g)    后重(g)    损失率(%)    1  5320    5155    3.1    2  5480    5665    -3.4    3  5090    5340    -4.9    4  5760    6088    -5.7
    5    5420    5628    -4.4    6    5310    5374    -1.2    7    5245    5392    -2.8

表5  不同处理组合对切花补血草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组合    1    2    3    4    5    6    7  瓶插寿命(天)    4    6    8    16    12    2    15

表6  切花满天星不同处理组合真空预冷重量变化比较

    处理组合    前重(g)    后重(g)    损失率(%)    1    1620    1575    2.8    2    1884    1775    5.8    3    1615    1653    -2.4    4    1600    1680    -5.0    5    1635    1655    -1.2    6    1825    1876    -2.8

表7  不同处理组合对满天星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组合    1  2  3  4  5  6瓶插寿命(天)    5  3  6  9  3  8

表8  不同处理组合对石斛兰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组合    1    2    3  瓶插寿命延长(天)    0    5    6

表9  不同处理组合对唐菖蒲瓶插寿命的影响

  处理组合    1    2    3  瓶插寿命延长(天)    0    3    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