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装置和信息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装置和信息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摘要

一种信息通信系统拥有:第一近程通信装置,由靠近第一设备以连接双方的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第一电话加以启动;以及第二近程通信装置,由靠近第二设备以连接双方的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第二电话加以启动。第一电话通过第一近程通信装置从那里读取第一设备的IP地址,并通过电话网络将其传输到第二电话,然后通过第二近程通信装置通知第二设备。通过与那里的附近的电子设备的相关的操作可以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965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索尼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03801676.1

  • 发明设计人 历本纯一;河野通宗;

    申请日2003-07-11

  • 分类号H04M11/00;H04M3/00;H04L12/56;H04B7/26;H04Q7/38;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蒲迈文;黄小临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4: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84/00 授权公告日:20100623 终止日期:20150711 申请日:200307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6-23

    授权

    授权

  • 2005-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3-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电话机附近的电子设备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电话机的一相关的操作和一电话机附近的电子设备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电话机的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以及用于确保通信保密性的一种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电话作为一种与在遥远的地方的人进行通信的一种方便的装置而被建立。出现许多这样的情况:人们希望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共享信息。例如,人们可能希望在打电话期间在他/或她面前配置一与被呼叫人共享的计算机屏幕。

然而,在当前的电话系统(包括蜂窝电话)中,没有向用户附近的设备提供相关的功能。因此,为了与向其打电话的人共享信息,需要执行接下来的复杂的操作。

(1)向电话伙伴询问该伙伴面前的设备的网络地址。

(2)通过电话该伙伴回答这一问题(口头交谈)。

(3)口头交谈地告诉电话伙伴他/或她面前的设备的网络地址。

(4)启动每一设备上的屏幕共享应用(例如“共享黑板”)以输入伙伴的地址。

另外,当人们希望把文件传输给向其打电话的人时,也需要口头交谈地或通过手工操作,掌握下列信息。

(1)向电话伙伴询问(邮件地址或文件发往的地址),并让该伙伴口头交谈地告诉这一地址。

(2)手工地把地址输入到他/或她面前的设备中,以传输该文件。

在这些操作中,由于仅通过一安全的电话网络交换伙伴的地址,所以不能针对外部的第三方保护所传输的信息。当要确保信息的保密性时,也需要与电话伙伴共享一加密密钥,而且通过口头信息交换和手工输入完成这一操作是相当复杂的。

另一方面,用于通过因特网提供电话功能的技术,例如“IP电话”也已变得十分普遍,以致于可望电话机也能够传输和接收IP数据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允许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高性能的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允许通过对电话机和电话机附近的电子设备的合作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高性能的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以及确保通信保密性的一种高性能的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并提供了用于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信息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电话和第一设备,由第一用户加以操作;

第一近程通信装置,由靠近上述第一设备以连接双方的上述第一电话加以启动;

第二电话和第二设备,由第二用户加以操作;

第二近程通信装置,由靠近上述第二设备以连接双方的上述第二电话加以启动;以及

一广域传输路径,将上述第一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相连接。

此处的“系统”指的是其中逻辑地聚集了多个装置(或用于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块)的装置,各装置或功能模块是否存在于单一的外壳中并无关紧要。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为了响应上述第一近程通信装置的启动,上述第一电话从上述第一设备读取访问广域传输路径上的上述第一设备的存取方法,并通过电话网络将其传输给上述第二电话。接下来,上述第二电话通过上述第二近程通信装置,向上述第二设备通知访问广域传输路径上的上述第一设备的存取方法,然后,上述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访问广域传输路径上的上述第一设备的存取方法,建立与上述第一设备的连接。

然而,在这些操作中,仅经由一安全的电话网络交换伙伴地址,以致于不能够针对第三方保护在设备A和B之间所实际传输的信息。当要确保信息的保密性时,也需要与电话伙伴共享一加密密钥,而且通过口头信息交换和手工输入完成这一操作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当上述第一合作装置也传输一用于通过广域网络在信息通信中使用的加密密钥时,可安全地传输加密密钥,并可在连接建立之后,维持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的保密性。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能够提供通过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以及确保通信保密性。

此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还可以拥有通过由上述第三合作装置所建立的作为连接的一传输路径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执行用户交互共享的装置。

共享黑板是一种允许共享出现在每一远地信息设备中的工作屏幕上的描绘内容或其它交互的系统。当把共享黑板引入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时,通过电话进行交谈的两个人,启动一共享黑板应用。两个人不需要检查相应设备的IP地址等,而且当他们希望把电话作为共享黑板时,仅需使电话靠近设备A或B。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还拥有用于通过由上述第三合作装置所建立的作为连接的一传输路径把文件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设备之一传送到另一个的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还拥有用于通过由上述第三合作装置所建立的作为连接的一传输路径把访问提供在上述广域网络上的内容的存取方法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设备之一传送到另一个的装置。

例如,可以通过容易的操作在设备之间交换流线化回放所需的信息,并可以通过容易的操作共享流线化广播。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还拥有用于通过由上述第三合作装置所建立的作为连接的一传输路径把从上述第一和第二设备之一中所采集的内容传送到另一个的装置。

例如,存在着这样一种需求:人们希望通过除话音之外的另一种媒介,例如通过图像,与利用移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通信。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时,可以根据电话和设备的合作操作的要求把利用电话的交谈扩展到视频电话。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会变得十分明显,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一系统配置;

图2示意性地描述了在操作电话的用户附近所使用的设备A或B的一硬件配置;

图3示意性地描述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电话50的硬件配置;

图4描述了根据一红外通信系统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5描述了根据一电磁感应耦合系统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6描述了根据一静电耦合系统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7描述了根据一RF-ID系统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

图8描述了其中把一RF-ID系统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一个实例;

图9是一流程图,描述了当把一RF-ID系统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时,由用户A所操作的电话A和设备A的合作操作的过程;

图10是一流程图,描述了用于通过电话机和电话机附近的一电子设备的相关的操作,在由每一个人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的连接的过程;

图11是一流程图,描述了在通过电话进行交谈期间,在通信伙伴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允许保密通信的连接的过程;

图12描述了如何把共享黑板引入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中;

图13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在那些与电话相结合而运作的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交换;

图14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共享流线化(streaming)回放;以及

图15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把利用电话的交谈扩展到视频电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系统配置。根据所描述的信息通信系统,如以下所描述的,通过容易的操作实现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并且可以确保通信保密性。

在所描述的信息通信系统中,用户A和B在他们的电话A和B上进行交谈。除了通过公共电话网络上的交换进行连接的所安装的电话或移动电话外,此处所涉及的电话还包括IP电话,IP电话是根据因特网上的IP协议(VoIP:通过因特网协议的话音)所构造一电话网络。

各用户A和B使用靠近他们的电话A和B的设备A和B。除了通过广域网络,例如因特网,配备有通信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外,此处所涉及的设备还包括连接于因特网的信息设备等,例如个人计算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由于把设备A和B均连接于因特网,所以如果知道了它们的地址,在一预先确定的连接建立过程之后,可以进行相互通信,从而允许信息与共享黑板等共享和进行例如文件传输之类的信息交换。

此处,配置用户A所操作的电话A和设备A以及用户B所操作的电话B和设备B,以能够通过近程通信装置容易地交换信息。以下将描述这一近程通信装置的配置与操作特征的细节。

图2示意性地描述了在操作电话的用户附近所使用的设备A或B的硬件配置。以下描述每一部件。

为主控制器的CUP(中央处理器)101,在操作系统(OS)的控制下,执行各种类型的应用。如图中所示,通过一条总线109把CPU 101与其它设备(以下对它们加以描述)互相连接在一起。

主存储器102是一用来加载在CPU 101中所执行的程序代码或临时存储一执行程序的工作数据的存储设备,例如,为此使用具有DRAM(动态RAM)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把操作系统、用于包括键盘112和触摸垫113的各种硬件的输入/输出操作的设备驱动程序(D/D)、用于通过与一电话的合作功能实现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的应用程序(AP)作为执行程序加载到主存储器102中。另外,还将在这些程序的执行期间的工作数据暂时存储在该主存储器102中。

另外,ROM(只读存储器)103是用于永久存储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把在开始时的自诊断测试(POST:通电自测)、针对硬件输入/输出的程序代码(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等写入其中。

显示控制器104是实际处理由CPU 101所发布的绘制指令的专用控制器。例如,把显示控制器103所处理的绘制数据一次性写入桢缓冲器(图中未示出),然后通过由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等所形成的显示器111输出到屏幕上。显示器111的显示屏幕通常拥有这样的功能:向用户提供来自用户的输入内容、由应用程序的处理结果、或错误以及其它系统消息的可视的反馈。

输入设备接口105是把键盘4或触摸垫6等用户输入设备连接于设备100的主体的设备。为键盘112和鼠标器113分别配备专门的中断级。当向它们施加用户输入操作时,产生一中断请求。在CPU 101中,响应这一中断请求,启动一合作中断处理程序,例如针对键盘的驱动程序或针对鼠标器的驱动程序,以把用户输入采集到系统中。

网络接口106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通信协议,例如Ethernet(注册的商标),把设备100连接于广域网络,例如因特网。

在该网络上,按透明状态,连接多个主机终端(图中未示出),以构成一分布式计算环境。在该网络上,可以执行软件程序、数据内容等的提交服务。例如,可以通过因特网下载操作系统、用于操纵各种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用于通过与电话的合作功能实现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的应用程序(AP),或例如其升级版本的程序模块等。

外部设备接口107是用于把外部设备,例如硬盘驱动器(HDD)114或介质驱动器115,连接于操作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

HDD 114是一外部存储设备(图中所示),其固定地拥有一作为存储载体的磁盘,在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其比其它外部存储设备更受青睐。以可执行状态把一软件放置在HDD 114上,称之为把程序“安装”在系统中。通常,在HDD 114中,以非易失的方式存储应由CPU 11所执行的操作系统的程序代码、应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等。

介质驱动器115是一用于加载可移动介质,例如CD(紧致盘)、MO(磁光盘)、DVD(数字通用盘),以访问其数据记录表面的设备。

可移动介质主要用于对软件程序、数据文件等进行备份以作为计算机可读类型的数据的目的,并在系统(包括销售、发行、提交)之间传送它们。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这些可移动介质,在多个设备之间物理地分布或传送操作系统、用于各种硬件操作的设备驱动程序等。

近程通信接口108是一协议接口,用于通过近程通信设备116,与由设备100附近的设备100的用户所操作的电话(后面对其加以描述)进行容易的数据交换。以下描述这一近程通信接口108的详细配置和操作特征。

图3示意性地描述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的电话50的硬件配置。

为主控制器的CUP 51,在操作系统(OS)的控制下,执行各种类型的应用。如图中所示,通过总线54把CPU 51与其它设备(后面对它们加以描述)互相连接在一起。

ROM 52是一只读存储器,用于通过总线54永久存储在电话50开始时所执行的自诊断测试程序、用以执行相应输入/输出操作的代码组(BIOS)。RAM 53是一可读/可写存储器,在执行期间,用于存储在CPU 51中所执行的程序代码或临时存储工作数据。

另外,电话50还配备有这样的设备:由操纵按钮等形成的用户输入部分56、于话音输入的麦克风57、用于屏幕输出的液晶显示部分58、用于话音输出的扬声器59、用于保留各种信息的存储部分60、使得用于连接到网络的通信部分61、以及近程接口62。通过输入/输出接口55,把这些设备连接于总线54。

通信部分61把电话50连接到一公共电话网络,例如LAN的局域网络,或例如因特网的广域网。在该网络上,存在有多个主机设备,上述设备100可以根据一预先确定的存取方法,访问这些主机设备。此处所涉及的存取方法包括一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一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RI(统一资源标识符),一电话号码,另一标识号码等。

近程通信接口62是一用于电话50的用户的协议接口,用于通过近程通信设备63,与近程通信接口62附近的设备100(如以上所描述的)进行容易的数据交换。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作为近程通信接口62和108,可以使用红外通信、一电磁耦合系统、一静电耦合系统、一RF-ID系统等。以下,描述各近程数据通信系统的配置和操作特征。

图4描述了红外通信系统的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如图4中所示,这一近程通信设备由一作为传输装置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和一作为接收装置的光电二极管的组合所构成。通常,红外发光二极管拥有一有限的视角,并通过使近程通信设备互相靠近,使一近程通信设备的光电二极管进入另一近程通信设备的作为一触发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视场。

例如,在诸如家庭电气产品之类的消费者电气/电子设备领域中,在信息处理装置的领域中可以使用采用把一AM调制系统作为用于远程地向该设备输入一用户调制命令的方式的“红外遥控器”以及采用IrDA(红外数据关联)作各信息终端之间无线通信方式。

图5描述了电磁感应耦合系统中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在图5中,把传输装置配置在电磁感应耦合起作用的区域的左侧,并且把接收装置配置在其右侧。

电磁感应耦合系统的传输装置由信号调制器、放大器、以及由并行连接的一电容器和一线圈组成的传输部分形成。接收装置由并行连接的一电容器和一线圈组成的接收部分、放大器、仅通过预先确定的频率成分的带通滤波器(BPF)、以及检波器形成。

在传输装置中,当施加一代表传输数据的交变信号时,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传输部分的线圈中产生电流。对此加以响应,电磁感应耦合效应所产生的电流流过与传输装置充分靠近的接收装置上的线圈。对这一电流进行放大、过滤、以及检波,然后可以获得最初的传输信号。

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尽管在所描述的例子中仅说明了一个方向的通信,但通过为每一设备提供传输装置和接收装置,可以将其扩展为双向通信。

另外,图6描述了静电耦合系统中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如图6中所示,传输装置和接收装置中的每一个都拥有构成电容器的每一极的一相反的电极。

传输装置拥有一信号调制器和一放大器,并且把一代表传输数据的交变信号提供给一传输电极。相反,在接收装置侧,通过静电耦合效应,根据传输电极上所累加的电荷量,产生电流。对这一电流进行放大、过滤、以及检波,然后可以获得最初所传输的信号。

图7描述RF-ID系统中的一近程通信设备的配置。通过把附接于电话50的一RF标签与附接于设备100方的一ID识别设备相组合,并从这一RF标签读取一RF-ID,使用RF-ID中的一ID识别系统。

在图7中,标号211指的是一用于装载ID信息的RF标签,这一标签由标签芯片212和天线213形成。作为天线213,使用一半波偶极天线等。标签芯片212由调制部分220、整流/解调部分222、以及存储器部分223形成。

由天线213接收从作为ID识别设备的RF标签阅读器所传输的无线电波f0,并由用于转换成直流电能的整流/解调部分222对其整流。同时,该能量启动解调功能的操作,以识别它是一针对无线标签211的读取信号。所产生的能量也被提供给存储器部分223和调制部分220。

存储器部分223读取存储在其中的ID信息,并作为传输数据将其发送到调制部分220。调制部分220由二极管开关221形成,传输数据导致二极管开关221重复开/关操作。此时,来自RF标签阅读器210的无线电波在RF标签211侧被吸收。来自RF标签阅读器210的无线电波被反射回传输部分,把这样的通信方法称作“逆散射系统”。在这一装置中,RF标签211可以把内部信息传输到不具电源的RF标签阅读器210侧。

另一方面,RF标签阅读器210由标签阅读模块214和连接到该标签阅读模块214的天线215形成,并用于与主机设备的连接。例如,主机设备为上述设备100等的信息终端,并经由主机接口部分231把RF标签211的一条读取指令通知通信控制部分230。当基带处理部分229从通信控制部分230接收一标签阅读命令时,对传输数据进行编辑和过滤,然后把一基带信号传输给一ASK(幅移键控)调制部分227。ASK调制部分227按频率合成器226的频率f0进行ASK调制。通信控制部分230执行对频率合成器226的频率设置。经历ASK调制的传输信号通过循环器224,并从天线215向RF标签211辐射。

天线215接收从逆散射系统中的RF标签211按与从RF标签阅读器210所传输的信号相同的频率所反射回的信号,然后将其输入到混频器225。由于把等于传输时的局部频率f0输入到混频器225,所以在RF标签211侧受到调制的一信号出现在其输出端。在解调部分228中,根据向基带处理部分229传输之前的信号,对由1/0组成的数据进行解调。基带处理部分229对数据进行译码,以采集RF标签211中的ID信息。根据通信控制部分230的一条指令,该数据从主机接口部分231传送给主机设备。

如上所述,RF标签阅读器210可以阅读RF标签211中的信息。应该加以注意的是,RF标签阅读器210可以通过类似于上述操作执行向RF标签211的写操作。

当把该RF-ID系统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时,例如,向电话50提供一RF-ID。作为一ID,存储加载到电话中的无线LAN卡的IP地址。另一方面,把RF-ID阅读器提供在设备100侧,并且把从RF-ID所读取的一ID信号通过串行通信等传输到设备100(参见图8)。

图9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了当把RF-ID系统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通信系统时,由用户A所操作的电话A和设备A的相关操作的过程。

当使设备A靠近电话A时(步骤S1),设备A的RF-ID阅读器从电话A的RF-ID阅读器读取一ID信号(步骤S2)。

例如,该ID信号由电话A的一IP地址形成。设备A使用该IP地址,建立与电话A的网络连接(步骤S3),并传输设备A的一IP地址(或另一种存取方法)(步骤S4)。

接下来,详细描述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中,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的操作。

图10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了用于通过电话机和电话机附近的一电子设备的相关的操作,在由每一个人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的连接的过程。

然而,在图10中所示的例子中,用户A和B通过他们的电话A和B进行交谈。此处,电话使用了VoIP,其中VoIP使用了根据因特网上的IP协议所构造一电话网络。另外,各用户A和B还正在使用靠近他们的电话A和B的设备A和B。实际上,以下所描述的过程,是按执行各用户A和B所使用的电话A和B以及设备A和B上的预先确定的程序的形式加以实现的。

用户A使他/她的电话A靠近设备A,并按下作为电话A的输入部分56的“共享按钮”(步骤S11)。

通过使用近程通信接口,电话A从那里接收设备A的一IP地址(步骤S12)。此处所涉及的近程通信接口,除了RF-ID系统(如以上所描述的)外,还包括一红外通信系统、一电磁感应耦合系统、一静电感应系统等。

接下来,电话A呼叫用户B侧的电话B以传输设备A的IP地址(步骤S13)。

另一方面,作为用户A的通信伙伴的用户B也使他/她的电话B靠近设备B(步骤S21)。

当电话B被电话A呼叫并接收到设备A的IP地址(步骤S22)时,它使用近程通信接口把设备A的IP地址传输给设备B(步骤S23)。

设备B经由网络向设备A发布一连接请求(步骤S24)。

当设备A接收到来自设备B的连接请求(步骤S14)时,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建立连接(步骤S15)。

根据如图10中所示的信息通信系统,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然而,由于在这些操作中仅经由一安全的电话网络交换伙伴地址,所以不能够针对第三方保护在设备A和B之间所实际传输的信息。当要确保信息的保密性时,也需要与电话伙伴共享一加密密钥,而且在交谈中通过口头信息交换和手工输入完成这一操作是相当复杂的。

图11以流程图的形式,描述了在通过电话进行交谈期间,在各通信伙伴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可进行保密通信的连接的过程。

在这一情况下,假设用户A和B通过他们的电话A和B进行交谈。另外,各用户A和B还正在使用靠近他们的电话A和B的设备A和B。实际上,以下所描述的过程,是按执行各用户A和B所使用的电话A和B以及设备A和B上的预先确定的程序的形式加以实现的。

用户A使他/她的电话A靠近设备A,并按下作为电话A的输入部分56的“共享按钮”(步骤S31)。

通过使用近程通信接口,电话A从那里接收设备A的一IP地址(步骤S32)。此处所涉及的近程通信接口,除了RF-ID系统(如以上所描述的)外,还包括一红外通信系统、一电磁感应耦合系统、一静电感应系统等。

接下来,在电话A中产生一共享密钥X(步骤S33)。然后,利用近程通信把电话A的共享密钥X传输给设备A(步骤S34)。

然后,电话A呼叫用户B侧的电话B以传输设备A的IP地址和共享密钥X(步骤S35)。

另一方面,作为用户A的通信伙伴的用户B也使他/她的电话B靠近设备B(步骤S41)。

当电话B由电话A呼叫并接收到设备A的IP地址和共享密钥X(步骤S42)时,它使用近程通信接口把设备A的IP地址和共享密钥X传输给设备B(步骤S43)。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在电话网络上安全地传输用于隐藏设备A和B之间的信息通信的共享密钥X。

设备B经由网络向设备A发布一连接请求(步骤S44)。这一连接请求是通过共享密钥X所加密的一条安全通信路径执行的。

当设备A从设备B接收到连接请求(步骤S36)时,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建立连接(步骤S37)。因此,能够通过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安全传输的共享密钥X实现加密的保密通信。

于是,根据图11中所示的过程,能够通过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和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在以上的描述中,由于电话A到电话B作为IP电话,所以可以通过电话A和电话B之间所建立的因特网连接进行IP传输。另一方面,当电话A和电话B为通过传统系统的电话网络上的交换所连接的电话时,可以通过电话A和电话B之间的话音连接传输数据。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电话的接触音功能(DTMF)传输数据,或可以根据如调制解调器中所用的数据,通过使用所调制的话音波形传输数据。因此,不仅可以通过IP电话,也能够通过传统的公共电话网络实现本发明。

在这一方式下,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中,通过电话及其附近的一电子设备的合作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以下,介绍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的某些使用实例。

1.应用于共享黑板

共享黑板是一种允许共享出现在每一远地信息设备中的一工作屏幕上的描绘内容或其它交互的系统。

当把共享黑板引入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时,通过电话(即,设备A和B)进行交谈的两个人,启动一共享黑板应用(参见图12)。

当两个人不需要检查相应设备(电话A和B,设备A和B)的IP地址等,而且他们仅希望把电话作为一共享黑板时,他们仅需使电话靠近设备A或B。

2.应用于文件交换

图13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在那些与电话相结合而运作的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交换。然而,在图13中所示的例子中,是假设把存储在设备A的一局部盘中的文件传输到远地设备B。

当使电话A靠近设备A时,作为触发器打开相应于设备A的屏幕上的电话A的文件传送窗口。

用户A使用一由设备A所提供的GUI(图形用户接口)功能,并将所给出的一文件图标传输到该文件传送窗口。

另一方面,在用户B侧,当使电话B靠近设备B时,类似地打开一文件传送窗口。

经由设备A和设备B之间已建立好的因特网连接,把落入设备A侧的文件传送窗口中的整个文件传送到设备B。

于是一文件图标出现在设备B侧的文件传送窗口中。用户B把该文件图标拖至工作台面屏幕,以完成文件的传送处理。

3.应用于流线化回放

在把声音或视频图像提交于因特网上时,就已开发出了一种“流线化”技术,并且开始流行,其中,当用户下载一文件的同时复制这一文件,而不是在文件的下载完成之后再进行复制。随着宽带通信或始终在线(always-on)的日趋普遍,流线化提交被视为对因特网的下一代使用的一关键因素。

图14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共享流线化回放。

在电话A附近的设备A中,执行流线化回放(例如,视频提交)。

用户A使电话A靠近设备A,以从设备A获得复制该流线化视频所需的信息,例如流线化视频的ID(流线化服务器的IP地址、流线化内容的ID号码等)。

然后,经由从电话A到电话B的连接,把流线化复制所需的信息传输至设备B。

通过这样容易的操作,两个人可以使用容易的操作而共享流线化广播。

4.扩展到视频电话

例如,存在着这样一种需求:人们希望通过除话音之外的另一种介质,例如通过图像,与利用移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通信。

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时,可以根据电话和设备的合作操作的要求把利用电话的交谈扩展到视频电话。

图15描述了如何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通信系统,把利用电话的交谈扩展到视频电话。

在利用移动电话的交谈期间,如图中所示,打电话的人来到一将摄像机和显示器整合在一起的整合型设备面前,并且携带使用于交谈的移动电话靠近这一设备。

对此加以响应,通过移动电话传输和接收一网络地址以允许设备之间的图像通信。换句话说,即使最初仅使用话音开始在移动电话上的交谈时,也可以在需要时扩展为视频电话。

补充

如以上所描述的,已参照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会明显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和替换这些实施例。换句话说,只是说明性地公开了本发明,不应该把所公开的内容视为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来确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允许通过对电话和电话附近的电子设备的合作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人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高性能的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容易的操作与利用电话同其进行交谈的伙伴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以及允许确保通信保密性的一种高性能的信息通信系统、一种信息通信装置和一种信息通信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