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连接至输送线系统中一主输送线的工作组件及包括一环链的输送装置

用于连接至输送线系统中一主输送线的工作组件及包括一环链的输送装置

摘要

用于连接至输送系统中一主输送线的工作组件,其中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一第一横向输送线,一纵向输送线和一第二横向输送线,其中第一横向输送线被布置为在所述组件中将所述主输送线传送的货物输送至纵向输送线,第二横向输送线被布置为将所述纵向输送线传送的货物输送至所述主输送线,其中所述工作组件中的所述输送线的每一条均包括一条外输送线和一条内输送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389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柔性连接部件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2815181.X

  • 发明设计人 约兰·阿贝斯塔姆;汤米·卡尔松;

    申请日2002-08-05

  • 分类号B65G47/53;B65G43/00;H05F3/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王宪模

  • 地址 瑞典哥德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39: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G47/53 授权公告日:20070530 终止日期:20190805 申请日:200208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05-30

    授权

    授权

  • 2004-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连接至一主输送线的工作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前序部分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工业中,基于托板的工作方法是公知的。在这些情况中,安装和/或加工在沿工艺流程的多个工段处发生。由于是对固定的产品进行安装和/或加工,能通过布置独立的支输送流程到主流程,确保为产品提供多个加工工段,尽管产品在各工段处是固定的,所述主流程可连续不断地供应产品至所述工段以及从所述工段离开,在所述支输送流程,产品可被从主流程中移出以便抵达某工段并且也可从工段中被再引入主流程中。

带有主流程和支流程的所述输送系统由基于组件的输送系统组成,在这种基于组件的输送系统中,多个可选数目的包括第一和第二横向输送线及一纵向输送线的工作组件连接至主输送线。第一横向输送线通过一中转工段被链接至主输送线,在该中转工段中,货物或托板可从主输送线移动到第一横向输送线。第二横向输送线通过一中转工段被链接至主输送线,在该中转工段中,货物或托板可从第二横向输送线移动到主输送线。第一和第二横向输送线通过中转工段被连接至纵向输送线。借助于这种设计,工作组件允许从主输送线到一沿纵向输送线布置的工段进行输送。基于组件的输送系统的实例在US5947259和US 5884746中被公开。

根据上述包括工作组件的基于组件的输送系统使用在诸如手机、印刷电路板等电子产品的制造工业中,这些电子产品对于快速放电以及感应电流是敏感的。这种产品通常被称为静电放电敏感或ESDS。静电放电问题的更深一层的说明例如在C 62.38-1994 IEEE,“Guideto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中或通过www.esda.orq来提供。

当电子产品被输送通过一带电物体时,感应电流可在电子产品上出现。如果电子产品接触一接地的导电材料,快速放电就可发生。所述放电或感应电流因此可损坏所述电子产品。为了减少这种问题,可使用耗散材料。对于耗散材料的定义是指瑞典标准SS-EN-61340-5。耗散材料的实例在EP 434 011的第2页和第2页以后的内容中,以及在US 6140405的背景技术下面的内容中提供。

耗散材料使得带电物体的放电缓慢发生。这意味着放电时电流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当接触耗散材料时可防止电子产品的损坏。耗散材料进一步使得在与其接触时,电子产品被放电。当只使用电绝缘材料时,存在一种危险,即如果电子产品被输送通过由沿任一输送线放置的物体所产生的电场时,感应电流就会产生在电子产品上,所述输送线为电子产品正在被输送到输送线。耗散材料还使放置在耗散材料上的除了电子产品之外的其它物体放电。

根据先前的公知技术,耗散材料被单独地使用在位于纵向输送机之后的一限定工作区域中的工作组件上。以各种方式将要被加工、控制或处理的电子产品放置在散耗表面上之后进行所述的加工或控制。由于只有工作组件中的有限区域被耗散材料所覆盖,并且操作员不能容易地辨别散耗保护区域和没被保护的区域,所以问题依然存在。此外,根据先前的公知技术,输送机并没有散耗保护,这意味着被保护区域可能没有被输送线所断开。这意味着存在一种危险,即操作员会将电子产品放置在具有耗散材料的工作区域之外的导电材料上,结果就有可能发生产品的快速放电。此外,也存在一种危险,即操作员将带电物体,例如不同种类的工具放置在工作区域附近的电绝缘支撑件上。这些物体随后不会被放电,这就是为什么电子元件会被环绕在带电物体周围的电场损坏的原因。如果工具与一带电区域接触,当工具被放置在工作区域外面时,工具也可被充电。随后当带电的工具用来处理电子元件时,工具就很可能损坏要处理的电子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组件,其用于在输送系统中连接至一主输送线,这种工作组件可减少将敏感的电子产品放置到导电或电绝缘支撑件上的危险。所述目的可通过如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工作组件来实现,该工作组件用于在输送系统中连接至一主输送线。

由于作为所述工作组件一部分的输送线在输送线和支撑输送线的基础导电结构之间配备有一散耗保护层,所以就能够形成具有大的保护区域的工作组件,该保护区域包含了输送线。大保护区域的存在减少了将货物错放在一会导致快速放电的导电支撑件上的危险,或者,错放在一不会导致放电的电绝缘支撑件上的危险。此外,通过使用大的保护区域,将工具错放在位于工作组件上的散耗工作表面之外的危险被减少,因此减少了工具与具有一定电势的区域接触的危险,所述这一区域与所需部位隔离开。

此外,借助于本发明,可使得,由于输送线通过一耗散材料与一导电结构接触,所以被输送的货物自动地与一散耗保护区域接触。通过将被输送的电子元件布置在托板上,该托板提供了与支撑件的电接触,使得电子元件可能存在的电荷放电在工作组件中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组件形成有一上表面,该上表面包括一区域,这个区域由第一和第二横向输送线的外输送线以及纵向输送线所限定形成,其中,散耗保护层基本上覆盖所述区域。基本上覆盖在此是指直径为1cm的球能到达的点的至少95%配备有一散耗保护层,该保护层被布置在所述点和基础导电结构之间。能够被直径为1cm的球所到达的要求导致仅仅能由一非常细的探针才能到达的上表面部分不必被散耗保护。例如,部分所述导电结构只能够由一位于输送带处的非常细的探针到达。借助于上述定义,可确保,上表面基本上被一散耗保护层所覆盖以实现实际目的。

通过优选实施例,能够在所述区域中除了少数点之外为整个工作组件获得一散耗保护层,所述少数点最好是采用比散耗层更大的表面电阻率来形成,因此减小了货物错放的危险,这种错放会相应地产生快速放电或者不放电。通过允许5%的点不被散耗保护层所覆盖,能容许形成支撑例如电开关、  用于金属线或传感器的导线通过区(lead-through)等的工作表面而无需将这些物品作耗散保护。当然所有的点都被散耗保护是理想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耗保护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在此是指一支架,该支架支撑一在滑动板上运行的环链或带。所述目的可通过一根据权利要求14的特征部分所述的输送装置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一工作组件的俯视图;

图2示出一工作组件沿图1中交线II-II的正视图;

图3详细示出一从动链式输送线;

图4示出沿图3中交线I-I的剖面图;以及

图5示出一输送装置的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一种包括工作组件1和主输送线2的输送系统。主输送线2由两条平行的主输送线3、4组成,输送线3、4的每一条被形成为一条或多条环带或环链。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主输送线2由三个单元制成,其中,第一和第二单元5、7均配备有中转工段8、9,而中间单元6没有中转工段。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中转工段8、9由两条横向循环输送线组成,该两条循环输送线以平行方式布置并且被设计成可沿垂直于一通过主输送线3、4的上表面的平面的方向垂直调整。在它们的提升位置时,中转工段能够分别从工作组件和向工作组件输送货物,而在它们的下降位置时,能够在不接触中转工段8、9的情况下沿主输送线3、4输送货物。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当然可以想到将主输送线的两条平行输送线设计为可垂直调整。主输送线的两条平行输送线优选地形成为沿一预定方向输送货物,该方向用箭头10指示。为了重新输送货物,因而最好布置另一条较低的输送线(未示出),该较低的输送线沿相反方向输送货物。与主输送线3、4比较,该较低的输送线最好设计为包括两条平行输送线的单独返料输送线,该两条平行输送线的每一条被制成一条或多条环带或环链。为了在主输送线和较低的输送线之间输送货物,在主输送线2的各端布置有升降机11、12。每个升降机11,12包括输送线13-16,该输送线13-16沿进入升降机和从升降机出来的两个方向的输送可转换。

工作组件1包括第一横向输送线20,第二横向输送线21以及纵向输送线22。在此,“输送线”指代能够执行置于输送线上的物体的物理输送的装置。这些输送线例如包括环带或环链或在轴承中枢轴转动的可转动滚筒。在此,“横向”指代输送线所具有的与主输送线输送方向形成一角度的输送方向。优选地,横向输送线被布置成与主输送线垂直。在此,“纵向”指代输送线所具有的大体上平行于主输送线输送方向的输送方向。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输送线20由两条平行输送线即内线23和外线24组成。在此“外线”指代比内线更靠近工作组件边缘的线。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内线和外线均被形成为一条具有相同长度的循环输送线。同样,第二横向输送线21由两条平行输送线即内线25和外线26组成。此外,纵向输送线22由两条平行输送线即内线27和外线28组成。第一横向输送线20被设计为大体上从主输送线2向沿纵向输送线22定位的工段29输送货物,而另一条横向输送线21被设计为大体上从工段29向主输送线2输送货物。纵向输送线22被设计为通过工段29从第一横向输送线20向第二横向输送线21输送货物。但是,输送线当然可被设计为允许沿两个方向输送货物。根据此优选实施例,箭头30、31以及32指示货物的流程方向。

为了允许从第一横向输送线20向纵向输送线22传送货物,一第一中转工段32被布置在中转区33处。中转区33位于第一横向输送线20与纵向输送线22相交的位置处。当第一横向输送线20被布置为在不与纵向输送线22碰撞的情况下允许从第一横向输送线20向所述中转区33输送货物的第一提升位置和允许从所述中转区33向纵向输送线22输送货物的第二下降位置时,第一中转工段32允许从第一横向输送线20向纵向输送线22中转货物。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横向输送线20被设计为具有在不伸进主输送线的情况下靠近所述主输送线2设置的第一端34和伸进中转区33的第二端35。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端34绕枢轴36枢轴转动地布置,从而当第一横向输送线20绕其枢轴36转动时,另一端35被布置为可垂直调整。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转动通过一个使一离心布置的凸轮盘38转动的驱动电动机37来实现,在该凸轮盘38上靠有一个用于第一横向输送线20的框架结构(未示出)。

主输送线2和每一条横向输送线20、21之间的货物移动通过上面提及的中转工段8、9实现。这些中转工段最好是由位于主输送线的两条平行输送线3、4之间的可垂直调整的循环输送线组成。因而主输送线的输送线在中转工段处是连续的。当从主输送线2向第一横向输送线20移动货物时,货物在主输送2面对工作组件1的输送线4的上面移动。然后货物由第一横向输送线的第一端34接收。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横向输送线20包括两条以平行方式布置的循环输送线23、24,其中,该两条循环输送线环绕所述第一横向输送线20的所述第一端34的中点弯曲。根据此实施例,枢轴36穿过该中点,因而允许在不改变横向输送线的垂直位置的情况下在主输送线和横向输送线之间的过渡位置处绕枢轴转动。每一条循环输送线23、24均由一条环链组成,该环链在横向输送线的各端处由一齿轮或车轮40支撑。枢轴36与在第一端34处支撑齿轮或车轮39的中心轴同心。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34处的齿轮或车轮39在轴承中自由地枢轴转动。

第一横向输送线20的第二端35与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相关联定位,并且位于外输送线28的内侧,所述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在中转区33中由从动循环输送线41组成。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中转区中,纵向输送线的内输送线27由位于第一横向输送线的内和外输送线23、24之间的被动单元42组成。在此“被动单元”指代输送线没有被驱动的一部分。当输送线由两条平行线形成时,可将这些线之一制成被动单元。另一条平行布置的线负责沿线移动货物。被动单元不应太长,因为不对称地驱动货物可能使输送的货物转动。优选地,被动单元42由一组在轴承中枢轴转动的不被驱动的滚筒组成。

为了允许货物从纵向输送线22向第二横向输送线21移动,第二中转工段50被布置在第二横向输送线21与纵向输送线22相交处的中转区51中。当第二横向输送线21被布置为在不与纵向输送线22碰撞的情况下允许从所述中转区51向第二横向输送线21输送货物的第一提升位置和允许从纵向输送线22向所述中转区51输送货物的第二下降位置时,第二中转工段50允许从纵向输送线22向第二横向输送线21中转货物。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第二横向输送线21被设计为具有要与所述主输送线2相关联设置的第一端52和伸进中转区51中的第二端53。通过此设计,主输送线2可被形成为一条包括两条平行主输送线3、4的单独连续线,该两条主输送线的每一条在横向输送线没有与主输送线重叠的情况下均形成为一环带或环链。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端53绕枢轴54枢轴转动地布置,从而当第二横向输送线21绕其枢轴54转动时,另一端被布置为可垂直调整。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转动通过一个使一离心布置的凸轮盘56转动的驱动电动机55实现,在该凸轮盘56上靠有一用于第二横向输送线21的框架结构(未示出)。

第二横向输送线21包括两条以平行方式布置的循环输送线25、26,其中,该两条循环输送线环绕所述第二横向输送线21的所述第一端52的中点弯曲。根据此实施例,枢轴54穿过该中点,因而允许在不改变横向输送线的垂直位置的情况下在主输送线和横向输送线之间的过度位置处绕枢轴转动。每一条循环输送线25、26均由一条环链组成,该环链在横向输送线的各端处由一齿轮或车轮57、58支撑。枢轴54与在第一端52处支撑齿轮或车轮57的中心轴同心。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52处的齿轮或车轮57在轴承中自由地枢轴转动。

第二横向输送线21的第二端53与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相关联定位,并且位于外输送线28的内侧,所述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在中转区51中由从动循环输送线43组成。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中转区中,纵向输送线的内输送线27由位于第二横向输送线的内和外输送线25、26之间的被动单元59组成。优选地,被动单元59由一组在轴承中枢轴转动的不被驱动的滚筒组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在第一和第二横向输送线20、21的内输送线23、25之间的区域61中形成为一被动单元60。所述区域沿纵向输送线22的方向延伸,纵向输送线22至少包括所述工段沿此方向的延伸部分。优选地,该被动单元具有沿所述方向超过40cm的延伸部分。优选地,被动单元60由一组在轴承中枢轴转动的滚筒制成。在该区域中,货物通过纵向输送线22的内输送线27输送,在该区域中,纵向输送线22的内输送线27由一条或多条从动循环线62组成。

图2示出图1中输送系统沿切割线II-II的正视图。在该图中,工作组件76上表面边缘的左手部分已被切除以便更清楚地示出作为该工作组件一部分的输送线。输送系统包括与主输送线相关联布置的工作组件1。输送系统被制成具有一较低的输送线70,较低的输送线70被制成一条包括两条平行输送线的单独主输送线,该两条平行输送线的每一条均被制成一环带或环链。为了在上和下线之间中转货物,在主输送线2的各端布置有升降机11、12。每个升降机11,12包括输送线13-16,该输送线13-16沿进入升降机和从升降机出来的两个方向的输送可转换。在该图中,示出处于其用于在较低输送线70和升降机之间中转货物的下降位置时的属于升降机11的输送线14,以及还示出处于其用于在升降机和主输送线2之间中转货物的上升位置时的输送线16。

此外,布置有一支撑工作组件1的支架71。在图中所示工作组件的左手侧上,示出了在中转区33中构成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的从动循环输送线41。此外,示出了处于其下降位置时的第一横向输送线20的内输送线23和外输送线24。第一横向输送线20由根据上面已经陈述的框架结构72支撑,其中,第一横向输送线的垂直调整通过一个使一离心布置的凸轮盘38转动的驱动电动机37实现。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该驱动电动机由一固定至支架71的杆73支撑。

在图中所示工作组件的右手侧上,示出了在中转区51中构成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的从动循环输送线42。此外,示出了处于其提升位置时的第二横向输送线21的内输送线25和外输送线26。第二横向输送线21由根据上面已经陈述的框架结构(未示出)支撑,其中,第二横向输送线的垂直调整通过一个使一离心布置的凸轮盘56转动的驱动电动机55实现。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电动机由一固定至支架71的杆74支撑。

此外,示出了在区域29中构成纵向输送线22的内输送线27的从动循环线62。从动循环线62位于纵向输送线22的外线28的被动单元60的后面。此外,示出了构成一工作面的工作组件上表面76的边缘75。如图2所示,边缘75可形成为具有一与所述工段的区域29相应的区域77,在区域77处,该边缘设有比组件左部(未示出)和右部78更小的垂直延伸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工作组件1被形成为具有一包括区域112的上表面,区域112由第一和第二横向输送线20、21以及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4、26、28限定。优选地,所述区域还由上表面76面向主输送线布置的后缘76A限定。当该后缘以距前缘足够大的距离布置时,这样操作员不会意外接触后缘,被保护区域被限制在操作员沿朝向主输送机的方向可正常接触的范围内。这样,围绕后缘的区域不必保护。所述被保护区域基本上被一散耗保护层所覆盖。

在此,“散耗导电”指所述表面具有104-1010Ω/sq的表面电阻率。所述表面应在23℃、空气湿度为12%RH时被测量。

在此,“基本上被覆盖”指直径为1cm的球所能够接触的点的至少95%被设有一散耗保护层,该散耗保护层置于所述点和一基础导电结构之间。根据一优选实施例,除了包含的输送线(20、21、22)所运行的区域以外,位于所述区域(112)中的上表面的散耗保护层由一施加在一支撑表面76”上的塑料层76’构成。该塑料层与基础导电结构71电力地连接。该塑料层可用一种可选的耗散材料制成,例如已在EP 434 011和US 61640405中公开的耗散材料以及也在其中公开的以前公知的材料。

基础导电结构可由支撑上表面76的支架71和支撑输送线的支架91(图4)组成。根据第一实施例,没有覆盖散耗保护层的点具有超过1.0×108欧姆的对地电阻并且允许超过100V的静电荷放电快于2秒。根据一可选实施例,位于区域112中的整个上表面均被耗散材料覆盖,除了作为工作组件1一部分的输送线20、21、22所运行位置处的材料中的引线通过区。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整个上表面均设有一散耗保护层,该散耗保护层置于所述点和一基础导电结构71、92、93之间。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散耗表面和基础结构之间的电阻位于7.5×105-1.0×108Ω的区间内。

区域112中的所有输送线在输送线和地面之间均设有一散耗保护层。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作为工作组件1一部分的循环输送线23、24、25、26、27、41及42均由滑动板所支撑的链制成,其中,该链由一种导电材料制成或其上镀有一种导电材料,所述滑动板由一种耗散材料制成或其上镀有一种耗散材料。

或者,所述链可用一种耗散材料制成。由于耗散材料通常比较昂贵并且材料消耗大于使用耗散材料制成的滑动板时的情况,因此这一实施例不具有优势。对于被动单元,在所包括轴承中枢轴转动的滚筒优选地镀有一种耗散材料或由一种耗散材料制成。或者,该滚筒可在所借助的轴承中枢轴转动或可悬挂在由一种耗散材料制成或其上镀有一种耗散材料的结构中。

根据上述内容,工作组件1由支架71支撑。因而工作组件1形成为一具有一布置在工段29下面用于支腿81的空间的工作区。为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要的是使所述工段前缘处的上表面76与用于支腿的空间的顶部80之间的距离最小。为此,根据本发明上述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纵向输送线22的外输送线28被设计成一被动单元60。当该被动单元被制成具有非常小的安装高度或者根本没有安装高度时,如果被动单元由一滑线构成,与使用一从动单元的情况相比,所述距离可显著减小。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工作组件1在与被动单元上表面相关的平面79和用于位于所述被动单元60下面的支腿81的空间的顶部80之间的距离低于8cm。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低于4cm。

图3示出一从动链式输送装置90的侧视图。在此“输送装置”指代支撑环带或环链形式的输送线的单元。该输送装置包括一支架91,根据一实施例该支架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铝型材92、93(图4)制成。该铝型材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制成并被布置为支撑滑动板94、95以及用于齿轮或车轮98、99的轮轴96、97,齿轮或车轮98、99是从动的或是在轴承中自由地枢轴转动。齿轮或车轮98、99与滑动板94、95一起支撑环链100,该环链通过一组以公知方式彼此连接的链节101连接而成。所述齿轮或车轮支撑与链100中对应凹槽相啮合的齿圈102。

在示出的实例中,所述支架由两个铝制角型材92、93构成,该两个铝制角型材92、93一起形成一正方形型材,该正方形型材局部地支撑所述滑动板94、95,局部地支撑用于齿轮或车轮98、99的轮轴96、97。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布置在所述链弯曲区中的齿轮或车轮98、99至少一个在轴承中自由地枢轴转动。当两个齿轮或车轮都在轴承中自由地枢轴转动时,至少布置一个第三齿轮105,该第三齿轮由其轮轴106例如通过安装在支架91外部并可够着一驱动装置的齿轮107驱动。

如图4所示,滑动板94、95最好被制成具有垂直延伸的突出部108、109,该突出部延伸过链100的侧壁110、111一段距离。突出部108、109控制被输送的物体并防止其侧移。

为了提供足够保护以防止静电荷局部放电太快而损坏物体以及防止由起源于带静电物体移动的电场所引起的局部损坏,链100由一种导电材料制成或其上镀有一种导电材料,滑动板由一种耗散材料制成或其上镀有一种耗散材料。

根据本发明图5中所示的一实施例,所述输送装置按照专利文献SE 516849或WO 02/02440中所述的方式制成。在该文献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输送装置的滑轨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位于输送线从动循环输送链中的驱动装置。该输送链由上和下凸缘(111、111’;112、112’)支撑和导向,该上和下凸缘位于至少一个型材桁架(110)上并沿桁架方向延伸,该上和下凸缘从对应的型材侧壁向型材中心布置。所述输送装置配备有至少一对转向装置以便引导所述输送链(120)并使该输送链的运动方向从位于上凸缘上的一对对应滑轨(131,127)的第一方向反转成相反方向。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每一滑轨均具有一沿滑轨方向延伸基本上呈U形截面的部分(A)。所述部分的一个臂之一(133、133a)具有一与所述部分成一整体件的纵向部分(B),该部分(B)与所述臂一起形成一沿滑轨纵向延伸的闭锁突起部。型材桁架上的对应凸缘(111、111’;112、112’)具有一沿凸缘纵向延伸带有一止挡面(134,134’)的凹进部分(136,136’),该止挡面防止闭锁突起部(134、134A)和滑轨(131、127)向型材桁架中心平面移动。

根据专利文献SE 516849或WO 02/02440的输送装置的说明被完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在附属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自由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