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一种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3-正丁苯酞的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方法,以多糖化合物的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或苯甲酸酯类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采用液相色谱方法直接拆分3-正丁苯酞对映体。拆分过程快速,操作简便,拆分效果好,固定相柱容量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不仅适用于临床研究和药物生产中对映体的分析测定,也可用于光学纯对映体的制备。采用本发明得到的光学活性产物的产率高,光学纯度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398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03111543.8

  • 发明设计人 邹汉法;刘月启;陈小明;孔亮;

    申请日2003-04-25

  • 分类号C07D307/88;

  • 代理机构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34: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307/88 授权公告日:20050706 终止日期:20120425 申请日:200304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8-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80718 申请日:200304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5-07-06

    授权

    授权

  • 2005-0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10-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活性3-正丁苯酞的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3-正丁苯酞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药效学研究表明有良好的抗脑缺血活性,能够提高缺血脑内ATP和PCr水平。最近研究表明,该药的两个异构体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有显著差异。由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不对称合成和手性拆分制备光学活性3-正丁苯酞的方法,目前该药暂时以消旋体的方式上市。已有报道,Comparison of DifferentDi-tert-butyldimethyl-Silylated Cyclodextrins as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in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T.Beck,J-M.Liepe,J.Nandzik et al;J.HighResol.Chromatogr.;2000,23(10),569:575)以环糊精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直接拆分3-正丁苯酞对映体,方法适用范围窄,分析测定过程需在150℃条件下进行,容易使对映体构型改变,且不适用于制备分离。杨靖华,张迎新,冯亦璞,制备光学活性3-正丁苯酞的方法(专利申请号99109673.8),以光学纯手性胺作为拆分试剂,用化学拆分法间接拆分3-正丁苯酞对映体;具体过程为:先将消旋正丁苯酞在碱性条件下开环,然后酸化,分离后与光学活性胺形成非对映异构体盐混合物,然后将上述非对映异构体盐混合物采用结晶法分别制备单一对映体的光学活性胺盐,再将上述胺盐解离,重新环合便得到光学活性的正丁苯酞,收率为45.4%-53.3%,旋光纯度≤95%;其不足之处在于:拆分过程繁琐费时,产率不高,且得到的光学活性产物的光学纯度也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快速、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生产的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以多糖化合物的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或苯甲酸酯类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采用液相色谱方法直接拆分3-正丁苯酞对映体。

所述多糖化合物的苯甲酸酯类衍生物是通过多糖化合物与苯甲酰氯及苯环上有取代的苯甲酰氯反应制得;多糖化合物的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是通过多糖化合物与苯基异氰酸酯及苯环上有取代的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所述多糖化合物为纤维素,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壳聚糖,木聚糖或葡聚糖,其分子量范围为2000~100,000;所述苯环上有取代的苯甲酰氯为4-甲基苯甲酰氯,所述苯环上有取代的苯基异氰酸酯为3,5-二甲基苯异氰酸酯,3,5-二氯苯异氰酸酯,4-甲基苯异氰酸酯。

所述多糖化合物与异氰酸酯(或酰氯)的反应条件如下:多糖化合物与异氰酸酯(或酰氯)的摩尔比<1,所用反应溶剂为吡啶、甲苯、四氢呋喃或氯仿等,反应温度70~140℃,回流8~48h;冷却,慢慢加入甲醇,固体析出后过滤,甲醇或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产物。

所述固定相是以球形硅胶为基质,多糖衍生物涂敷或键合于球形硅胶的表面;所用的手性填料担体,即球形硅胶粒度3~50μm,孔径50~500nm,按常规方法制备氨丙基硅胶或烯丙基硅胶;

本发明所述的手性柱为涂敷型和键合型。

涂敷型手性柱的制备过程如下:先使纤维素或淀粉与苯甲酰氯及苯环上有取代的苯甲酰氯反应制得纤维素或淀粉的苯甲酸酯类衍生物,纤维素或淀粉与苯基异氰酸酯及苯环上有取代的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纤维素或淀粉的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衍生物具体为: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甲酸酯),纤维素-三(苯基甲酸酯),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淀粉-三(苯基甲酸酯),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和淀粉-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等];然后将上述纤维素和淀粉的衍生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再慢慢加入氨丙基硅胶中,搅拌蒸发至四氢呋喃挥发至干,涂敷量是20%(质量比),制得的固定相真空干燥;湿法装柱。

键合型固定相的制备通过以下两种方案实现,第一种方案是:以二异氰酸酯(如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等)作交联剂将氨丙基硅胶上的氨基与纤维素或淀粉上的羟基连接起来,再将其余羟基衍生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或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第二种方案为:将纤维素或淀粉上的一少部分羟基衍生为含烯基的酯,其余的衍生为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或苯甲酸酯类衍生物,然后在偶氮异丁腈引发剂作用下与烯丙基硅胶共聚,便制得键合型固定相;湿法装柱,采用乙醇作匀浆液和顶替液。

本发明所述的液相色谱分离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拆分过程以C1~C6的低碳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为洗脱液,体积比为1∶99~30∶70;流速为0.1~20mL/min(最好为0.1~2mL/min)。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快速,操作简便。本发明20分钟内可完成3-正丁苯酞对映体拆分。

2.拆分效果好,得到的光学活性产物的产率高,光学纯度高;最高分离因子可达α=2.21。

3.固定相柱容量高。4mg样品一次通过一支150×4.6mmi.d淀粉衍生物分析柱就得到了100%光学纯的单一对映体各2mg。

4.固定相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重复性好,使用3个多月固定相的拆分能力未发生明显改变。

5.适用范围广泛。本发明首次以纤维素或淀粉的苯甲酸酯类衍生物、苯基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在常温下采用液相色谱方法直接拆分3-正丁苯酞对映体,不会使对映体构型改变或破坏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可靠,不仅适用于临床研究和药物生产中对映体的分析测定,也可用于光学纯对映体的制备分离;所筛选出的手性填料和建立的分离条件还可应用于吨级手性药物的制备工艺-模拟移动床色谱法拆分制备3-正丁苯酞对映体。

附图说明

图1为3-正丁苯酞对映体在淀粉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图。色谱柱150×4.6mmI.D,正己烷/乙醇作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

图2为4mg 3-正丁苯酞对映体在淀粉的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图。色谱柱150×4.6mmI.D,正己烷/乙醇作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①按常规方法制备γ-氨丙基硅胶;

②合成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取干燥纤维素1.0g于三颈瓶中,加入50mL干燥吡啶,加热回流24h,然后加入5mL 3,5-二甲基异氰酸苯酯,电磁搅拌回流24;冷却,慢慢加入大量甲醇,便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产物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最后的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85%;

③取0.5g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溶于25ml四氢呋喃中,将上述溶液加入2.0g氨丙基硅胶中,搅拌蒸发至四氢呋喃挥发至干,最终得到涂敷量为20%(质量分数)的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

2)手性柱的装填:取2.0g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悬浮于80∶20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中匀浆,90∶10正己烷-异丙醇作顶替液,湿法装柱(150×4.6mmi.d.);

3)消旋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以98∶2正己烷/异丙醇作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54nm;色谱分离在室温下进行,13分钟内完成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分离结果如下:先洗脱对映体的保留时间t1=11.07,后洗脱对映体的保留时间t2=12.27,分离因子α=1.15,分离度RS=1.30。

实施例2

1)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①按常规方法制备γ-氨丙基硅胶;

②合成淀粉(直链淀粉或支链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取干燥淀粉1.0g于三颈瓶中,加入50mL干燥吡啶,加热回流24h,然后加入5mL苯基异氰酸酯,电磁搅拌回流24;冷却,慢慢加入大量甲醇,便有固体析出,过滤,固体产物用甲醇洗涤,真空干燥,最后的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85%。

③取0.5g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溶于25ml氯仿中,将上述溶液加入2.0g氨丙基硅胶中,搅拌蒸发至四氢呋喃挥发至干,最终得到涂敷量为20%(质量分数)的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

2)手性柱的装填:取2.0g淀粉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悬浮于50∶50正己烷-二氧六环(体积比)中匀浆,70∶30正己烷-异丙醇作顶替液,湿法装柱(150×4.6mmi.d.);

3)消旋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以98∶2正己烷/乙醇作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54nm;色谱分离在室温下进行,20分钟内完成3-正丁苯酞对映体的拆分;分离结果如下:先洗脱对映体的保留时间t1=10.26,后洗脱对映体的保留时间t2=18.83,分离因子α=2.21,分离度RS=5.80;4mg3-正丁苯酞消旋体一次通过该分析色谱柱就得到了100%光学纯的单一对映体各2m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