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在把各记录色成分的数据压缩编码后从主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向打印装置发送的情况下,能够使打印装置具有的接收缓冲存储器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此,在本发明中,打印机驱动器从上位处理接收与打印有关的描绘数据,反复进行描绘,在接收到1页结束命令的情况下,把描绘的图像数据变换为记录色成分数据,根据把各记录色成分的图像数据压缩时的预测编码量,向打印装置通知各记录色成分的数据量的比率,对于打印装置,决定分配给接收缓冲存储器的每个颜色成分的环形缓冲器大小,输出各记录色成分的编码数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196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39370.2

  • 发明设计人 坂本阳一;

    申请日2004-01-30

  • 分类号G03G15/08;G03G21/14;G06F3/12;G06F9/00;

  • 代理机构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季向冈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3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3G15/08 授权公告日:20080528 终止日期:20150130 申请日:200401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5-28

    授权

    授权

  • 2004-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8-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彩色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接收来自主计算机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中,有作为环形缓冲器(ring buffer)使用按照各记录色成分的缓冲存储器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第3296226号公报)。

根据这样的技术,能够决定按照各记录色成分的信息量的环形缓冲器,因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存储器容量。

然而,当前的打印机的记录分辨率越来越高,从主计算机向打印机传送的数据量必然也成为庞大的量。因此,为了高效地进行该传送,可以考虑把要打印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减少数据量,但各颜色的信息量不能一律成为相同的比例。即,上述那样的各记录色成分的环形缓冲器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把各记录色成分的数据量压缩编码后从主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到打印装置的情况下,使打印装置具有的接收缓冲存储器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打印系统例如具备以下的结构,即,打印系统是由输出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接收来自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打印数据在预定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彩色图像的打印装置构成的,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根据从上位处理传送来的要进行打印的数据,生成每个记录色成分的图像数据的生成单元;把在所述生成单元中生成的每个记录色成分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编码单元;根据所述编码单元的各记录色成分的编码数据量的比率,生成存储器分配比率信息,通知给上述打印装置的通知单元;向上述打印装置输出在上述编码单元中编码了的各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的输出单元;

上述打印装置包括暂时保存从上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各颜色成分的压缩编码了的图像数据的接收缓冲器;对每个颜色成分独立地把编码数据解码为图像数据的多个解码单元;根据上述存储器分配比率信息设定上述接收缓冲器的分配给每个颜色成分的大小的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使用附图进行说明的以下的记述中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形式中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的结构框图。

图3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的环形存储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形式中的主计算机上进行动作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形式中的主计算机上进行动作的代码监视器(language monitor)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的接收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的引擎部分的装置剖面图。

图8表示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区域属性表的一个例子。

图9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驱动器具有的每个模式的处理表。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形式中的在主计算机上进行动作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形式中的在主计算机上进行动作的代码监视器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是实施形式中的系统框图。图中,1是作为打印数据发生源的个人计算机等通用信息处理装置(主计算机),具有CPU,存储器,硬盘,软盘驱动,键盘,鼠标(mouse,注册商标)等定位设备,监视器,USB端口等硬件(未图示)。

2是操作系统(OS),管理计算机1具备的硬件以及应用软件3,打印机驱动器4,代码监视器5,USB端口驱动器6等的软件。应用软件3例如是文字处理器那样的应用软件,根据操作者的指示进行文档的生成·打印等。4是打印机驱动器,经过操作系统2接收应用软件3发出的打印命令,把该打印命令变换为代码监视器5以及打印机7能够解释的打印机命令。5是代码监视器,接收打印机驱动器4输出的打印机命令,经过USB端口驱动器6发送到打印机7。6是USB端口驱动器,经过USB端口向打印机7发送代码监视器5输出的打印机命令,并在从打印机7接收到状态的情况下输出到代码监视器5。7是打印机,根据从USB端口驱动器6接收的打印机命令进行打印。另外,图示的情况下,表示了打印机7与主计算机1经过USB接口连接的例子,也可以是其它的接口。根据情况,还可以经过网络进行连接。

图2是表示打印机7的结构的框图。图中,11是USB端口,从计算机1接收打印数据(包括打印机命令)。另外,如在前面说明过的那样,与主计算机1连接的接口不限于USB,也可以是网络接口。

12是DMA控制器,担任把经过USB端口11接收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器13中,同时,把从存储器13读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按照每个记录色成分所准备的解码电路14Y,14M,14C,14K(分别与黄,品红,青,黑相对应)时的传送控制。DMA控制器12还如后述那样把存储器13利用为4组环形存储器。13是存储器,例如具有16M字节的容量,根据DMA控制器12的控制进行图像数据的保存或者输出。存储器13在逻辑上分割为4个通道,作为分别独立的例如具有4兆字节容量的FIFO(先入先出)存储器进行动作。解码电路14Y,14M,14C,14K分别把存储在存储器13中的压缩图像数据解码,输出到打印机引擎15。各解码电路由于是分别独立的电路,因此能够同时把各通道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打印机引擎15是激光束打印机引擎,按照控制电路16的指示,根据解码电路14Y,14M,14C,14K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打印机引擎15由于具有4个鼓,因此能够将各通道的图像数据作为青,品红,黄,黑4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同时进行打印。16是控制电路,例如由单片CPU构成,进行以USB端口11,DMA控制器12,存储器13,解码电路14以及打印机引擎15为代表的装置整体的控制。

图7是用于表示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7的打印机引擎15的具体的结构例的装置剖面图。在图2中所示的控制电路16等的存储器或者电路,作为打印机控制器搭载在用图示的符号100所表示的印刷电路板上。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打印机引擎部分15的结构。

激光驱动器317是驱动激光发光单元313,314,315,316的装置,使激光发光单元313,314,315,316发出与从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352输出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激光(用于形成各记录色成分的图像的单元,基于来自图2的各解码电路14Y,14M,14C,14K的信号而被驱动)。该激光由反射镜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351照射到感光鼓325,326,327,328上,在感光鼓325,326,327,328上形成与激光相对应的潜像。321,322,323,324是分别根据黑(Bk),黄(Y),青(C),品红(M)的调色剂,将潜像显影的显影器,所显影的各色调色剂转印在纸张上,成为全彩色的打印输出。另外,隔开预定d的间隔设置各颜色成分的感光鼓325至328。即,设置仅错开与其距离d和记录纸的传送速度相称的定时的偏置,驱动图2的解码电路14Y,14M,14C,14K。从而,严密地讲各解码电路同时把不同打印位置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

从纸盒360,361以及手动托盘362的任意一个中,以与激光的开始照射同步的定时被供纸的记录纸(也包括OHP薄片)经过定位辊333,吸附到转印带334上,向图示箭头方向输送。而且,将附着在感光鼓325,326,327,328上的显影剂转印在记录纸上。载有显影剂的记录值输送到定影单元335,通过定影单元335的热和压力的显影剂定影在记录纸上。通过了定影单元335的记录纸由排出辊338排出,排纸单元370进行排出的记录纸的分类,或者把分类了的记录纸进行装订。

另外,在设定了双面记录的情况下,在把记录纸输送到排出辊338的位置以后,使排出辊338的旋转方向反向,并通过控制舌门337的旋转角,导向再供纸输送通道338。被导向到再供纸输送通道338的记录纸,以上述的定时对转印带334供纸。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引擎15采用各颜色成分都能够记录1像素2比特,即4灰度的图像的装置。作为进行灰度记录的一种装置,采用基于PWM(脉宽调制)方法的装置。另外,为了以4灰度再现自然图像,在主计算机一侧进行抖动处理,生成1像素2比特的图像数据。详细情况以下说明。

以上说明了实施形式中的系统的结构。以下说明本实施形式的特征。

图3是表示由打印机7中的DMA控制器12以及存储器13构成的环形缓冲器的框图。如图所示,存储器13分割为存储器块1,存储器块2,存储器块3以及存储器块4共4个存储器块。200~204是安装在DMA控制器12内部的边界寄存器,指定各存储器块的边界。即,边界寄存器200指定存储器块1的起始,边界寄存器201指定存储器块1的末尾和存储器2的起始,边界寄存器202指定存储器块2的末尾和存储器块3的起始,边界寄存器203指定存储器块3的末尾和存储器块4的起始,边界寄存器204指定存储器块4的末尾,分别进行指定。

211到214是在DMA控制器12内部安装的读指针,分别保持从存储器块1到存储器块4的存储器块将数据读出到各解码电路14Y,14M,14C,14K的地址,并由DMA控制器12进行更新使得根据所读出的数据量保持下一个数据的读出地址。

221到224是在DMA控制器12内部安装的写指针,分别保持把来自主计算机1的打印数据写入到存储器块1到存储器块4的存储器块中的地址,并由DMA控制器12进行更新使得根据所写入的数据量保持下一个数据的写入地址。

存储器块1到存储器块4的各存储器块分别更新环形存储器,在211到214的读指针或者221到224的写指针达到了相应的存储器块的末尾时,由DMA控制器12进行更新使得保持存储器块的起始地址。

以下说明实施形式中的打印动作。

操作者操作在主计算机1上动作的应用软件3(可以是任何软件)生成打印数据,指示打印该数据时,则从应用软件3经过操作系统2向打印机驱动器4传递打印命令。打印机驱动器4基于从应用软件3发出的打印命令,变换成图像数据并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与指定用纸尺寸,位图数据的行的长度、行数等的打印条件指定命令以及表示页结束的页结束命令进行输出。

输出的打印机命令经过操作系统2传送到代码监视器5。代码监视器5把接收到的打印机命令转送到打印机7。打印机7接收到打印条件指定命令后,指示打印机引擎15开始打印。另外打印机7接收到图像数据命令后,按照写指针把各记录色成分的图像数据保存到存储器13的相应的存储器块中,然后更新该写指针。打印机引擎15接收到打印指示时,开始供纸,所提供的用纸到达预定的位置后则请求图像数据的输出。请求了图像数据的输出后,则各解码电路14经过DMA控制器12指示读取保存在存储器13的1个存储器块中的图像数据。DMA控制器12受理该请求,读出由该存储器块的读指针所表示的数据,并把该数据输出到请求方的解码电路。这时,虽然更新了读指针,但是已经保存了读出数据的地址空间成为能够保存后续的图像数据的空区域。解码电路14把由DMA控制器12将传送来的数据解码,并输出到打印机引擎15。

其次,参照图4所示的流程,说明主计算机1中的打印机驱动器(打印机程序)4的详细处理。

图4表示从操作系统2(从打印机驱动器来看为上位处理)接收了一个打印对象数据时的处理。因此,该图的处理如果是普通文档的打印,则希望注意的是反复执行数次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中,判断从操作系统传送来的数据种类是否是描绘命令。在调用的种类是描绘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进行描绘处理。例如,在接收了字体种类,字体大小,字符代码的情况下,生成与其对应的字符图形并描绘该图像数据,在半色调图像的情况下,在所指定的位置描绘接收的图像数据。

然后,进入到步骤S16,更新在步骤S2中描绘的图像的区域位置以及该区域的属性,即,表示是字符·线图的描绘,还是半色调图像的图像区域属性表。在连续展开字符图形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变更图像域属性表的区域大小来进行。另外,该图像区域属性表在1页的开始时复位。当从操作系统接收了表示1页的结束的信息时,参照该表,来判断哪个区域是字符·线图哪个区域是半色调图像区域。

图8表示该图像区域属性表的一个例子。如图所示,1个记录由图像区域的坐标位置(例如为给出了左上角位置、宽度和高度信息的矩形区域)和表示该图像区域是字符·线图还是半色调图像的信息构成。EOT是表示不存在更多区域的标记。如通常的文档那样,字符图形的图像数据的展开由于多数是按坐标位置连续,因此在连续展开字符图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更新“区域位置”防止表尺寸过大。另外,由于半色调图像分别独立,因此每一个半色调图像分配1个记录。其中,尽管是半色调图像,但是也有可能相互邻接,因此在连续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更新区域位置来抑制记录数增加。

如以上那样,在每次由操作系统接收1个描绘单位的数据时,进行其描绘,更新图像区域属性表。

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在调用的种类不是描绘命令时,进入到步骤S3,判断调用的种类是否是页结束命令。在调用的命令是页结束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进行色变换处理以及量化数削减处理。

具体地讲,通过众所周知的变换处理把使用了在步骤S2中记录的红(R),绿(G),蓝(B)3色的各色8比特的图像生成记录色成分青(C),品红(M),黄(Y),黑(K)(各颜色成分都是8比特/像素),并把各记录色成分的图像数据进行2比特化(4值化)。4值化的处理通过进行抖动处理进行。另外,由于把色变换处理以及量化处理采用高速处理,因此也可以通过基于LUT(对照表)的处理实现。

这时,所使用的抖动矩阵根据使用者在打印时指定的模式决定。图9表示打印机驱动器4预先保持的多个抖动矩阵表。所使用的表根据使用者指示打印时设定的模式决定。各表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文档用,照片打印用,图形等的图像用,另外还有使像质优先或者使压缩率优先等。

另外,如果考察字符·线图与半色调图像,则希望前者优先清晰度,后者优先灰度。从而,在字符·线图与半色调之间使用不同的抖动矩阵模式。在字符·线图的情况下,使用点集中型的抖动矩阵,或者使用尺寸小的抖动矩阵。另一方面,在半色调图像的情况下,使用点分散型的抖动矩阵,或者使用尺寸大的抖动矩阵将成为基本的出发点。由于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9所示,准备使用者能够指定的模式数量的表,使得定义各颜色成分的字符·线图,半色调图像用的抖动矩阵模式。

另外,各表内右侧的字段Axx是用该抖动矩阵进行了4值化时的图像的压缩率。该压缩率预先对于多个采样图像实验性地求出。

另外,在进行4值化时,如果参照描绘时更新了的区域属性表(参照图8),则由于明确哪一个位置是字符·线图区域,或者是半色调图像区域,因此使用与各个区域相对应的抖动矩阵模式进行4值化。例如,选择像质1的表,要进行4值化的区域是字符·线图区,则在其记录色成分是黄色的情况下,使用其专用的抖动矩阵模式进行4值化(2比特化)。

返回到图2的说明。如上述那样,在步骤S4中,进行对于记录色空间的变换以及4值化时,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例如,输出指定用纸尺寸,供纸源的选择,分辨率,灰度数,1行的字节数,1页的行数等打印所必要条件的打印条件指定命令。

然后在步骤S6中,计算在步骤S4中使用的各颜色成分的压缩比率,根据该比率输出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

压缩比率由于在每个颜色成分对于哪一个区域使用哪一种抖动矩阵从图8所示的区域属性表判明,由此基于该判断来预测压缩率。

例如,在黄成分中有2个区域AREA1,AREA2,把各个面积作为W1,W2,区域AREA1是字符·线图区域,AREA2是半色调图像区域的情况下,黄成分的预测压缩编码量Yratio能够按照

Yratio=W1×A1+W2×A2

进行计算。对于其它的颜色成分也进行这种计算。

而且,在通过计算预测各颜色成分青,品红,黄,黑的预测编码数据量的比率例如是

5∶6∶3∶2

的情况下,发出指定该比率的命令。

然后,处理在步骤S11至13中,在青,品红,黄,黑的各颜色,与命令一起输出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

首先在步骤S11中,根据预定的压缩顺序,把图像数据压缩编码。在步骤S12中,输出指定在S11中压缩编码了的图像数据的颜色以及大小的图像数据命令标题。接着在步骤S13中,输出在S11中编码的图像数据。其次在步骤S14中,判断青、品红、黄、黑的各平面的处理是否全部结束。在否的情况下,即,判断为所有颜色成分的平面的处理没有全部结束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1,改变颜色进行下一个平面的处理。这样,如果全部接收了青,品红,黄,黑的各平面的处理,则从步骤S14进入到步骤S15,输出指定页结束的改页命令后结束处理(其中,在进行了最后页的输出的情况下,发出作业结束命令)。

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在调用的种类不是页结束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进行与调用的种类相对应的其它处理,例如页开始命令或者打印机能力查询命令等相对应的处理,然后结束处理。

这样生成的一系列的命令经过操作系统2传送到代码监视器5。从代码监视器5到打印机7的通道逻辑上由1个命令通道和与青,品红,黄,黑的各颜色相对应的4个数据通道构成。在各通道中是否能够进行数据传送,由状态取得命令的响应的状态所表示。如果代码监视器5接收到命令,则经过USB端口驱动器6向打印机7发送状态请求命令。打印机7接收到状态请求命令时则发送状态。所发送的状态经过USB端口驱动器6传送到代码监视器5。代码监视器5调查传送来的状态,用允许发送的通道发送应该发送的命令(数据)。例如,允许命令通道中的发送,在打印条件指定命令等图像数据命令以外的命令中如果有未发送的命令则将其发送。另外,允许与黑色的图像相对应的数据通道中的发送,并且如果在黑的图像数据命令中有未发送的部分则将其发送。这样,代码监视器5确认状态的同时进行命令的发送,顺序进行发送直到把传送来的一系列命令全部发送完为止。

要注意的是在对于某一个颜色成分全部输出以后,并不发送下一个颜色成分的数据。即,按照适当的数据量单位顺序发送多个颜色成分的数据。

图5的流程图表示实施形式中的代码监视器5的处理顺序的具体例子,以下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31中,判断是否接收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包括压缩图像数据)。在没有接收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的情况下,在S32中判断作业是否结束了,即是否全部接收完该作业的命令。在全部接收完该作业的命令时结束处理,在没有全部接收的情况下返回到S31等待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的接收。

在步骤S31中,在判断为接收了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3,请求并取得打印机7的状态。在打印机的状态中,包括当前的各存储器块的容量以及保存在各存储器块中的图像数据的大小。

然后在步骤S34中,判断在任一个存储器块中是否存在未处理的打印数据。在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等待直到未处理的打印数据没有为止。在判断为没有未处理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5,发送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接着,在步骤S36中发送各颜色成分的压缩编码数据。在该步骤S36内,发送完应该对于各颜色成分发送的压缩数据,缓冲器成为空以后,随着形成空区域,把各颜色成分的数据细分,平均地进行发送。

以上,说明了主计算机一侧的处理内容。其次,说明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7一侧的处理。

图6是表示打印机7的控制电路16的处理顺序(主要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以下,根据该图说明打印处理。

首先,在步骤S21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命令,并且等待接收。在判断为接收了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2中,判断接收的命令是否是状态请求命令。在接收的命令是状态请求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发送状态,并返回到步骤S21。

另外,在步骤S22中,在判断为已接收的命令不是状态请求命令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24,判断已接收的命令是否是打印条件指定命令。在已接收的命令是打印条件指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根据所指定的打印条件,对打印机引擎15指示开始打印,返回到步骤S21。在该打印条件中,包括指定记录分辨率和供纸源等。

在步骤S24中,在判断为已接收的命令也不是打印条件指定命令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26,判断已接收的命令是否是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在已接收的命令是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27,根据所接收的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确保每个颜色成分的存储区,返回到步骤S21。步骤S27中的区域确保处理是通过设定200~204的5个边界寄存器来实现的。另外,把211至214的4个读指针以及221到224的4个写指针初始化。

例如,在存储器13的容量是16兆字节,根据已接收的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指定青,品红,黄,黑的各颜色的存储器比率为5∶6∶3∶2的情况下,在边界寄存器200中设定0H(H表示16进制),在边界寄存器201中设定500000H,在边界寄存器202中设定0B00000H,在边界寄存器203中设定0E00000H,在边界寄存器204中设定1000000H,使得青,品红,黄,黑的各记录色的存储器块大小分别成为5(=16×5/(5+6+3+2)兆字节,6兆字节,3兆字节以及2兆字节。另外,在211到214的4个读指针以及221~224的4个写指针中,将各自对应的存储器块的起始地址设定为初始值。

另外,在步骤S26中,在已接收的命令不是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28中,判断已接收的命令是否是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在已接收的命令是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的情况下,在步骤S29中,设定DMA控制器12来使其进行传送,使得把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后续的图像数据保存在与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所表示的图像的颜色对应的存储器块中,然后,返回到步骤S21。DMA控制器12,在读入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后续的图像数据后,将其保存在所指定的存储器块中。在完成了一次传送的情况下,当然要更新写指针。

另外,在步骤S28中,在已接收的命令不是图像数据命令的标题部分的情况下,在步骤S30中,进行其它命令的处理,然后,返回到步骤S21。

如上所述,在进行各记录色成分的数据的传送时,控制电路16,以预定的定时(记录纸传送到预定位置的定时),使各解码电路14Y,14M,14C,14K按照仅错开与记录顺序和感光鼓的间隔d相对应的时间的定时开始解码处理。由此,由于在各颜色成分的存储器块中发生已处理完毕的空区域,因此,如果存在未传送的数据,则主计算机1能够传送该数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形式,由于是按照与各颜色成分的数据量相对应的比率来分配打印机内部的存储器13的,因此,各记录色成分可以分别在实质上维持相同保存状态时进行打印处理。这一点在同时进行各颜色成分的解码处理时是特别有优势的。这是因为,在对某一记录色成分确保太大的存储量,而另一颜色成分的存储量变得极小的情况下,发生没有数据供给到存储器的分配较少的解码处理,不能够进行正常记录的可能性较大。

这一点如本实施形式所述,通过根据各记录色成分的编码数据的大小比来确保存储器块,在解码处理的过程中,各颜色成分都以在时间上远在成为缓冲器欠载运行之前的定时,在存储器块中发生空区域,每次,传送未传送的数据即可,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存储。

(第2实施形式)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主计算机中的打印机驱动器,使用预先准备的预测系数,来预测各记录色成分的1页的编码量,与此相对应,发送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即,由于终究是预测的范围,因此,即使可以接近实际的比率,但在精度上也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因而,以下,把根据实际生成的编码数据量来生成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的例子作为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关于装置结构,采用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的结构。这里,对主计算机1中的打印机驱动器4和打印机7中的控制电路16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在第2实施形式的主计算机1上进行动作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与图4的不同点在于,在步骤S13中,当输出压缩编码数据时,进行更新每个记录色成分的计数器的处理(计数输出完毕的数据量)的点,和输出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的处理(S16)是在完成了各颜色成分的压缩编码数据的输出以后进行的点,以及在此时的存储器比率命令中包括各颜色成分的实际的数据量(字节数)的点。

在结束了全部记录色成分的压缩编码数据的输出,处理进入到步骤S16的情况下,根据设置在每个记录色中的计数器所保持的值,来运算存储器比率,输出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除上述以外,实质上与图4相同,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接着,根据图11的流程图,说明第2实施形式中的代码监视器5的详细处理。由于存在多处与图5不同的点,因此,从开始进行说明。

当开始作业时,首先,在步骤S41中判断是否接收了构成1页的一系列的命令。在没有接收到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2中判断作业是否结束了,即是否全部接收完了该作业的命令。在全部接收完了该作业的命令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没有接收完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41,等待接收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

另外,在步骤S41中,在判断为接收了构成1页的一系列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3中取得打印机的状态。在打印机的状态中,包括当前各存储器块的容量、以及各存储器块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大小。

接着,在步骤S44中,根据所取得的状态,判断全部颜色的图像数据是否已经完全保存在当前的各个存储器块中。具体地讲,判断用上述打印机驱动器指定的存储器大小指定命令所指定的各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量是否比打印机状态所表示的各颜色成分的空区域(也包括记录完毕而空出的区域)小。

在判断为保存完所有颜色成分的数据的情况下,意味着即使保持打印机7的存储器13的当前的分配比率不变(不进行变更),将要从这里发出的数据的保存也能得以保证。换言之,当前,即使在打印过程中未处理的数据残存在存储器13内,下一页数据的传送也能得以保证,因此,从步骤S44进入到步骤S48(跳过步骤S45~S47的处理),清除存储器大小指定命令,在步骤S49中发送包括各颜色成分的压缩图像数据的命令。

另一方面,在步骤S44中,在判断为空区域对于发送全部颜色成分的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在步骤S45,S46中,等待取得没有未打印数据的状态。然后,在接收了没有未打印数据的状态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47,发送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在步骤S39中发送包括各记录色成分的压缩编码数据的命令。

另外,在采用第2实施形式的情况下,构成为对于打印机7中的存储器13的各读指针、各写指针,仅在接收了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的情况下复位即可。

如以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形式,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还能够期待下述的进一步的作用效果。

1.能够以高精度对每个颜色成分分配打印机7的存储器13,提高存储器利用效率。

2.在打印某页的过程中,即使存储器中有未处理的数据(未解码数据),如果下一页的数据被保存到存储器13,则发送下一页的数据而不进行存储器的分配,从而能够提高吞吐量。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形式中,在主计算机一侧决定了存储器比率。但是,也可以通过向打印机通知各颜色成分的数据量信息,打印机与此相应地决定存储器比率。另外,作为输出图像数据的定时,把不存在未解码的数据作为触发,进行下一个数据的发送,但也可以把上一页的图像数据的解码完毕(输出结束)作为触发。

另外,以上表示了在主计算机一侧使各记录色成分8比特为更少的比特数时利用抖动法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抖动,也可以利用误差扩散法。在进行误差扩散的情况下,通过变更在误差扩散中利用的误差扩散系数以及矩阵尺寸,能够进行与抖动矩阵相同的处理。

另外,关于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7,说明了记录4灰度(1像素2比特)的灰度图像的例子。但是,能够打印的灰度数并不限于4,也可以是任意的数。另外,在主计算机1一侧进行量化的4值化也一样,并不是一定需要减少比特。但,最近的打印机的记录分辨率非常高,因此,与用多层次的浓度再现1个点相比较,在多个点用面积灰度再现的效果比较良好,而且能够减少数据量,因此,优选的是,如上述实施形式所述,减少1记录色成分的比特数。

另外,在实施形式中,作为打印机引擎以激光束打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排出墨滴类型的打印机中也能够适用。例如,也能够适用在备有记录色成分数量的排列了1扫描行的喷嘴的全行头(full-lineheads)的装置中,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形式中,在输出存储器比率指定命令之前,代码监视器确认在存储器内没有图像数据,而代替这一点,也可以是例如代码监视器不进行确认而输出到打印机,打印机保留存储器块的容量变更直到在存储器内没有图像数据为止,在保留期间通知禁止发送图像数据的状态。

另外,从上述实施形式中的说明可知,本实施形式中的打印机驱动器4和代码监视器5的处理构成本发明。与代码监视器5相当的计算机程序5也是广义的打印机驱动器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把由打印机驱动器4和代码监视器5的两者构成的计算机程序视为打印机驱动器程序。另外,打印机驱动器通常是将CDROM等可移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设置在计算机中,复制或者安装在系统中而发挥功能,因此本发明也把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作为其范畴,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依据本发明,在从主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把各记录色成分的数据压缩编码后向打印装置发送的情况下,能够使打印装置具有的接收缓冲存储器有效地发挥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