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实现移动智能网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的方法

实现移动智能网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移动智能网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移动智能业务从接收的启动检测点信令或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主叫或被叫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B、移动智能业务逻辑根据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对业务控制点上存储有划分地区边界区域位置信息的地区边界区域表进行查找,以判断该用户是否在地区的边界区域内;C、移动智能业务对在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用户作特殊计费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登记移动智能网业务的用户在地区边界区域使用移动台通信时,收费不合理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942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2146127.9

  • 发明设计人 徐志贤;

    申请日2002-10-31

  • 分类号H04L12/14;H04M17/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志华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发路1号华为用服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8: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14 专利号:ZL021461279 申请日:20021031 授权公告日:200512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5-12-07

    授权

    授权

  • 2004-08-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5-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智能网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现移动智能网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GSM系统主要由交换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交换子系统(NSS)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和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包括移动终端和客户识别卡(SIM)。无线基站子系统由MSC控制,与移动台进行通信,主要完成无线电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

BTS与移动台(MS)是通过无线电通信,从无线电覆盖区域来看,GSM最小不可分割的区域是由一个基站(全向天线)或一个基站的一个扇形天线(BTS)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小区(Cell)。每个小区由全球小区识别码(CGI)来识别。若干个小区组成一个位置区(LAI),位置区由GSM网络运营商设置,可能和一个或多个BSC有关,但只属于一个MSC,即一个位置区由一个MSC控制下的多个小区组成;位置区由位置区识别码来识别。在一个位置区内移动的移动台(MS)移动不更新控制该位置区的MSC/VLR中的位置信息。一个MSC业务区是由其所管辖的所有小区覆盖的区域组成,可划分为一个或几个位置区。

移动智能网是在移动网络中引入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完成对移动呼叫的智能控制的一种网络。它是现有的移动网与智能网的结合。将移动网的交换中心改造为SSP业务交换点,使底层的移动网络与高层的智能网(SCP、SMP、SCE、SMAP等)相连,从而将移动交换与业务分开实现,便形成了移动智能网。

借助于No.7信令网和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的支持,移动智能网的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相分离,把原来位于各个端局交换机中的控制功能集中到新设的功能部件——由中小型计算机组成的智能网业务控制点上,而原有的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

移动智能网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一般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部分组成。SSP是连接现有移动网与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智能网的功能。SCP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它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信令信息,进行各种译码,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查询数据库、进行呼叫鉴权、呼叫计费,向SSP发呼叫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各种智能呼叫。IP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收双音多频拨号,进行语音识别等等。SMS由计算机系统组成,一般具备5种功能,即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业务监测以及业务量管理。SCE的功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

SCP是移动智能网的核心,加载有业务逻辑和用户的数据。当一个移动智能网用户发起呼叫或被呼叫时,MSC/SSP给SCP上报启动DP(IDP)信令,触发SCP上的移动智能业务,其呼叫过程将由SCP进行控制。SCP控制呼叫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呼叫触发到SCP后,SCP启动智能业务逻辑,进行基本的呼叫处理(如:分析出主被叫号码等);查找用户的数据进行呼叫鉴权,分析用户帐户有效性;判断本次呼叫有效后,要求MSC/SSP接续呼叫,并进行计费;最后当用户挂机后SCP中的控制过程结束,完成一次呼叫的控制。

移动智能业务的计费是根据IDP信令中的参数分析得到地区号,将其作为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并作为计费依据。具体的说,主叫流程中根据IDP信令的Location Number参数项分析得到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被叫流程中根据IDP信令中的Location Information的Vlr-number参数项分析得到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

移动智能业务的计费费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以及附加费。

移动智能业务的最常用计费规则如下:

1、移动台作主叫时

通信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到被叫归属地长途费]

说明:当主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主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漫游费;当主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长途费;当主叫支持同城特例时,如果主叫拜访地与被叫拜访地相同时,不收长途费。

2、移动台作被叫时

通信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到被叫归属地长途费]

说明: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漫游费;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长途费;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主叫归属地的地区号相同时,不收长途费。

移动智能业务提供了灵活的计费方式,移动台作主叫和被叫时,其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以及附加费可以不同;部分计费项也可以不收,例如:如果单向计费,则移动台作被叫时免费。移动通信运营商具体运营时,可能将基本费和漫游费一起称为基本费,但当移动台漫游时所收基本通话费与移动台不漫游时所收基本通话费不同。可见移动台的漫游地与最终的计费直接相关。

目前已有的移动智能业务有:预付费业务(PPS)、亲情号码业务(FNS)、移动虚拟专网业务(VPMN)、分区分时业务(CTD)等。

移动智能业务目前的计费是根据IDP信令中的参数分析得到地区号,将其作为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并作为计费依据。具体的说,主叫流程中根据IDP信令的Location Number参数项分析得到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被叫流程中根据IDP信令中的Location Information的Vlr-number参数项分析得到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MSC/SSP上报的IDP信令中的Location Number参数和LocationInformation的Vlr-number参数项,是由MSC/SSP根据移动台连接的基站来分配的。通常一个MSC/SSP只为一个地区服务,其上报IDP的Location Number参数和Location Information的Vlr-number参数项对应的拜访地区号是相同的。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需要一个MSC/SSP也可为多个相邻地区服务,一个MSC/SSP管辖的基站分别安装相邻的几个地区内,这样一个MSC/SSP就可为多个地区提供服务,MSC/SSP将为不同地区服务的基站进行分组,上报IDP的Location Number参数和Location Information的Vlr-number参数项对应的拜访地区号可以不相同的。所以移动智能网计费时分析得到的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实际对应的区域是由一个MSC/SSP管辖的一组基站BTS的覆盖范围组成。而基站BTS覆盖范围是由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决定的,并且相邻基站BTS的覆盖范围有重叠部分,所以由基站BTS覆盖范围决定的地区的区域无法与地区的实际地理区域完全吻合。

通常移动台使用者只能够理解和认同的地区实际对应的地理区域,认为移动台的计费应当按移动台实际拜访的地区来计费;移动台用户很难接受移动通信运营商因为技术原因,只能由基站覆盖范围决定移动台拜访地的地区号。特别是在两个或多个相邻地区的边界区域,通常被属于不同地区的基站的无线电信号覆盖,而移动台一般是自动的选择一个基站进行通信连接。这样会导致移动台虽然在其归属地区内,但在却被移动智能网系统认为其漫游到的另一个地区,并按移动台漫游到另一个地区来计费。从上述可知,移动台的计费是与其漫游地直接相关,所以目前移动智能网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在地区边界区域因技术原因而导致移动智能网得到错误的移动台拜访地区号,并发生不合理的计费。通常移动台在其归属地区拨打其归属地区电话的通信费,远远低于移动台漫游到另一个地区拨打其归属地区电话的通信费。在地区边界区域发生的这种错误分析移动台拜访地区号的情况,很容易多收通信费,也就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投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移动智能网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的方法,以解决移动智能网在地区边界区域因技术原因而导致得到错误的移动台拜访地区号,并发生不合理的计费。

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

A、移动智能业务从接收的启动检测点(IDP)信令或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主叫或被叫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

B、移动智能业务逻辑根据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对业务控制点上存储有划分地区边界区域位置信息的地区边界区域表进行查找,以判断该用户是否在地区的边界区域内;

C、移动智能业务对在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用户作特殊计费处理。

根据上述方法:

所述的地区边界区域表以数据库或内存方式预先建立在业务控制点上。

地区边界区域表以小区为单位或以位置区为单位进行定义。

以小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是将基站无线电信号覆盖某地区边界区域的小区划入小区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地区的地区边界区域。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是将位置区域内基站无线电信号覆盖某地区边界区域的位置区划入位置区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地区的地区边界区域。

启动检测点(IDP)信令中用户的位置信息在该信令Location Information参数的cellIdOrLAI项中,是在移动智能业务用户发起呼叫或被叫时,由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交换点(SSP)写入的。

移动智能业务从归属位置寄存器中获取主叫或被叫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包括步骤:

a、业务控制点(SCP)上的移动智能业务逻辑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随时信息查询(ATI)信令;

b、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收到ATI后向MSC发送提供用户信息(PSI)信令;

c、移动智能业务逻辑得到移动台最新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填入到消息消息的Location Information参数的cellIdOrLAI项中返回给业务控制点(SCP)。

所述的位置信息为全球小区识别码或位置区识别码。

所述的特殊计费是指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时,按与普通计费率不同的计费率对该用户计费。

所述的特殊计费是指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时,按计费率最低的区域对该用户计费。

本发明通过为地区定义边界区域,使移动智能网业务控制点(SCP)能够判断移动台通信是否在地区的边界区域内,实现移动智能网业务控制点(SCP)对在地区的边界区域内通信的移动台进行特殊计费,从而解决了登记移动智能网业务的用户在地区边界区域使用移动台通信时,收费不合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GSM系统框图;

图2为移动智能网系统框图;

图3为以小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示例图;

图4为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示例图;

图5为业务控制点获取移动台最新位置信息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移动交换机(MSC)的基站(BTS)的无线电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重叠部分,所以在两个或多个相邻地区的边界区域,会被归属不同地区的MSC的基站信号覆盖。处于地区边界区域的移动台可能登记到相邻地区的基站,通过相邻地区的MSC进行通信。这样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SCP)对移动台通信进行计费时,按移动台漫游到相邻地区进行计费,而不是按移动台真实所处地区进行计费,从而发生计费错误,可能多收通信费。特别是对于生活或工作在地区边界区域的用户,这种情况会频繁发生。

本发明在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上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并在该表中存储划分地区边界区域的位置信息。智能业务从接收的消息中获取主叫或被叫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智能业务逻辑利用该位置信息对地区边界区域表进行查找,以判断该用户是否在地区的边界区域内;如果移动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地区边界区域内,则对该用户作特殊计费处理,否则按通常计费处理。以下就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上,可以以数据库或内存等方式定义一个地区边界区域表来划分地区边界区域。地区边界区域表可以以小区为单位或以位置区为单位两种对应方式来定义。

以小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的方法如下:

以小区(Cell)为最小单位来定义地区边界区域,将基站无线电信号覆盖某地区边界区域的小区划入该地区边界区域,即使该基站安装在其他地区或属于其他地区的MSC/SSP。因每个小区由全球小区识别码(CGI)来识别,所以地区边界区域表可以用全球小区识别码对应地区区号的方式来定义。同一个小区(Cell)因为其覆盖范围可能跨相邻的多个地区,所以同一个小区(Cell)可以对应不同地区的边界区域。对于MSC/SSP已经定义为归属于某地区的小区(Cell)根据需要可以不用定义到该地区边界区域表中,而只将不归属于某地区的小区(Cell)定义到该地区边界区域表中,此时相当于定义地区的扩展边界区域。

小区识别码的结构是:

3位数字      2位数字    最大16bit    最大16bit

MCC           MNC          LAC          CI

即:CGI=MCC+MNC+LAC+CI

MCC=移动国家代码。

MNC=移动网络代码。

LAC=位置区号码,为一个两字节整数。

CI=小区号码,为一个两字节整数。

LAC和CI都是2字节整数,最大到65536,转换为数字字符需要5位数字来表示。每个小区识别码可唯一表示一个小区。

如图3所示,归属于A地区的小区Cell_A1_1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Cell_A2_3实际覆盖了A/B两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B地区的小区Cell_B1_1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Cell_B1_2实际覆盖了A/B两地区边界区域、小区Cell_B2_1实际覆盖了B/C两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C地区的Cell_C1_1实际覆盖A/B两地区边界区域、Cell_C1_2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

图3中的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唯一的小区识别码标识。以小区为单位定义的地区边界区域表举例如下:

A地区的边界区域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A地区区号->Cell_A2_3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A1_1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B1_1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B1_2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C1_1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C1_2小区识别码)

也可将边界区域范围定得更大一些,将Cell_A2_1、Cell_A2_2、Cell_B1_3、Cell_C1_3也定义为A地区的边界区域。具体哪些小区划入一个地区的边界区域由移动通信运营商配置。

也可以将本来就属于A地区的小区不登记到A地区的边界区域表中,只定义A地区的扩展边界区域记录,则可简化为A地区的扩展边界区域表,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A地区区号->Cell_B1_1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B1_2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C1_1小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Cell_C1_2小区识别码)

同样B地区的边界区域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B地区区号->Cell_B1_1小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Cell_B1_2小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Cell_A1_1小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Cell_B2_1小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Cell_B2_3小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Cell_C1_2小区识别码)

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的方法如下:

若干个小区(Cell)组成的一个位置区(LAI),以位置区为单位来定义地区边界区域,将位置区内基站无线电信号覆盖某地区边界区域的位置区划入该地区边界区域,即使该位置区属于其他地区的MSC/SSP。因每个位置区由位置区识别码来识别,所以地区边界区域表可以用位置区识别码对应地区区号的方式来定义。同一个位置区的基站覆盖范围可能跨相邻的多个地区,所以同一个位置区可以对应不同地区的边界区域。对于MSC/SSP已经定义为归属于某地区的位置区根据需要可以不用定义到该地区边界区域表中,而只将不归属于该地区的位置区定义到该地区边界区域表中,此时相当于定义地区的扩展边界区域。

位置区识别码的结构是:

3位数字    2位数字    最大16bit

MCC         MNC          LAC

即:LAI=MCC+MNC+LAC

MCC=移动国家代码。

MNC=移动网络代码。

LAC=位置区号码,为一个两字节整数。

LAC最大到65536,转换为数字字符需要5位数字来表示。

每个位置区识别码可唯一表示一个位置区。

位置区识别码为小区识别码结构的前三部分,即CGI=LAI+CI。

如图4所示,假设Cell_A1_1、Cell_A3_1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A1;Cell_A2_1、Cell_A2_2、Cell_A2_3、Cell_A6_1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A2;Cell_A4_1、Cell_A5_1组成位置区LAI_A3。

Cell_B1_1、Cell_B1_2、Cell_B1_3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B1;Cell_B2_1、Cell_B2_2、Cell_B2_3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B2。Cell_B3_1、Cell_B4_1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B3。

Cell_C1_1、Cell_C1_2、Cell_C1_3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C1。Cell_C2_1、Cell_C3_1、Cell_C4_1组成一个位置区LAI_C2。

如图4所示,归属于A地区的位置区LAI_A1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A地区的位置区LAI_A2实际覆盖了A/B两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A地区的位置区LAI_A3实际只覆盖A地区。归属于B地区的位置区LAI_B1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B地区的位置区LAI_B2和实际覆盖了B/C两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B地区的位置区LAI_B3实际只覆盖B地区。归属于C地区的位置区LAI_C1实际覆盖了A/B/C三地区边界区域;归属于C地区的位置区LAI_C2实际只覆盖C地区。

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的地区边界区域表举例如下:

A地区的边界区域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A地区区号->LAI_A1位置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LAI_A2位置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LAI_B1位置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LAI_C1位置区识别码)

也可以将归属于A地区的位置区不登记到A地区的边界区域表中,只将不归属于A地区的位置区登记到A地区的边界区域表中,则可简化为A地区的扩展边界区域表,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A地区区号->LAI_B1位置区识别码、A地区区号->LAI_C1位置区识别码)

同样B地区的边界区域可以用以下对应关系记录的集合表示:

(B地区区号->LAI_A1位置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LAI_A2位置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LAI_B1位置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LAI_B2位置区识别码、B地区区号->LAI_C1位置区识别码)

二种定义方式优缺点比较:

以小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的优点是:地区边界区域划分更精确,可避免将没有覆盖某地区边界的小区划入该地区的边界区域。缺点是:1、需要定义的数据量太大;2、因移动台在同一个位置区的不同小区间移动不更新位置信息,可能导致被叫流程取得的小区信息不太准确。

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的优点是:1、需要定义的数据量较小;2、移动台在不同位置区之间移动会及时更新位置信息,移动智能网的SCP能够准确得到位置区信息。缺点是:地区边界区域划分不太精确,可能将没有覆盖某地区边界的大量小区划入该地区的边界区域。

实际上位置区识别码为小区识别码机构的前三部分,位置区是由多个小区组成。

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地区边界区域表定义方法中的一种。

判断移动台通信是否发生在地区边界区域内:

取得移动台当前全球小区识别码和位置区识别码信息

移动智能业务的用户发起呼叫或被呼时,在MSC/SSP触发移动智能业务,将移动台当前全球小区识别码和位置区识别码信息放在向SCP发送的启动检测点(IDP)消息的Location Information参数的cellIdOrLAI项中,这样移动智能业务就可以从IDP消息中得到移动台当前位置的全球小区识别码和位置区识别码。

如果MSC/SSP版本不能在IDP消息的Location Information参数的cellIdOrLAI项中填写移动台全球小区识别码和位置区识别码信息,则由SCP上的移动智能业务逻辑,向HLR发随时信息查询(Any TimeInterrogation,ATI)信令,HLR收到ATI后向MSC发送提供用户信息PSI信令,得到移动台最新的小区位置信息填入到Location Information的cellIdOrLAI项中返回给SCP。此过程的信令流程请参见如图5所示的“SCP发ATI取移动台最新位置信息的信令流程图”;信令参数请参见表1所示的“SCP发ATI取移动台最新位置信息的信令参数表”。

表1

信令信令缩写   信令主要参数AnyTimeInterrogation ATI    RequestedInfo    SubscriberLocation    SubscriberState    SubscriberIdentity    MSISDN ATIack    SubscriberInfo    LocationInformation    AgeOfLocationInformation    GeographicalInformation    VlrNumber    LocationNumber    CellIdOrLAI    cellIdFixedLength    SubscriberState Provide Subscriber InfoPSI    RequestedInfo
    SubscriberLocation    SubscriberState    IMSI PSI ack    SubscriberInfo    LocationInformation    AgeOfLocationInformation    GeographicalInformation    VlrNumber    LocationNumber    CellIdOrLAI    cellIdFixedLength

判断移动台是否在地区边界区域

当以小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时,移动智能业务逻辑根据移动台当前的全球小区识别码,查前面在数据库或内存中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如果没有找到对应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不在地区边界区域内,按普通计费处理。如果找到对应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在地区边界区域内;根据前面地区边界区域的定义,一个小区可能同时为多个地区的边界区域,所以可能查到多个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在多个地区边界区域内。对处于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作特殊计费处理。

当以位置区为单位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时,移动智能业务逻辑根据移动台当前的位置区识别码,查前面在数据库或内存中定义地区边界区域表。如果没有找到对应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不在地区边界区域内,按普通计费处理。如果找到对应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在地区边界区域内;根据前面地区边界区域的定义,一个位置区可能同时为多个地区的边界区域,所以可能查到多个地区区号,说明移动台在多个地区边界区域内。对处于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作特殊计费处理。

对处于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作特殊计费处理:

一、按最低费率原则根据主被拜访地和归属地,重置移动台的拜访地移动智能业务的最常用计费规则如下:

1、移动台作主叫时

通信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到被叫归属地长途费]说明:

当主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主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漫游费。

当主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长途费。

当主叫支持同城特例时,如果主叫拜访地与被叫拜访地相同时,不收长途费。

2、移动台作被叫时

通信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到被叫归属地长途费]

说明:

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漫游费。

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被叫归属地的地区号不相同时,才收长途费。

当被叫拜访地的地区号与主叫归属地的地区号相同时,不收长途费。

目前移动智能网的计费存在地区边界区域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基站信号覆盖跨地区,所以SCP不能正确的得到移动台拜访地区号,导致可能多收费,从而引起用户投诉。如果用户在一个或多个地区的边界区域,按最低费率的原则,如果此次通信移动台在其中哪个地区的费率最低,则将移动台的拜访地设为该地区,按移动台在该地区的边界区域内来计费。

根据上面的常用计费规则,各种情况计费选择举例如下:

情况1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主叫计费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A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3、被叫(固定电话或移动台)归属地为B地区。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主叫拜访地A地区到被叫归属地B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C地区到被叫归属地C地区的长途费计费选择一般漫游费比长途费费率低,可见按计费方式2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2,将移动台的拜访地设为B地区。
情况2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主叫计费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A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
域内;3、被叫(固定电话或移动台)归属地为D地区;4、被叫没有漫游到A、B、C地区;或被叫漫游到A、B、C地区,但业务不考虑同城特例。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主叫拜访地A地区到被叫归属地D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B地区到被叫归属地D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C地区到被叫归属地D地区的长途费计费选择可见按计费方式1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1,移动台拜访地为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
情况3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主叫计费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A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3、被叫移动台归属地为D地区;4、被叫漫游到B地区,并且业务考虑同城特例。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主叫拜访地A地区到被叫归属地D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当支持同城特例时,如果主叫拜访地与被叫拜访地相同时,不收长途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主叫拜访地C地区到被叫归属地D地区的长途费计费选择一般漫游费比长途费费率低,可见按计费方式2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2,将移动台的拜访地设为B地区。
情况4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被叫计费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A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3、主叫(固定电话或移动台)归属地为B地区。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与主叫归属地相同时,免收长途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C地区到被叫归属地A地区的长途费计费选择可见按计费方式1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I,移动台拜访地为A地区,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
情况5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被叫计费
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B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3、主叫(固定电话或移动台)归属地为C地区。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通话费=基本通话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B地区到被叫归属地A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与主叫归属地相同时,免收长途费。计费选择可见按计费方式1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1,移动台拜访地设置为A地区。
情况6移动台的归属地为A地区,对其作被叫计费预置条件1、移动台与B地区所属基站连接;2、移动台当前小区(或位置区)被同时定义为A、B、C三个地区的边界区域内:3、主叫(固定电话或移动台)归属地为D地区。计费方式1按移动台当前处于A地区:通话费=基本通话费计费方式2按移动台当前处于B地区来计费,不作地区边界区域特殊计费处理: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B地区到被叫归属地A地区的长途费计费方式3按移动台当前处于C地区来计费:通话费=基本通话费+漫游费+被叫拜访地B地区到被叫归属地A地区的长途费计费选择可见按计费方式1计费费率最低。所以选择计费方式1,移动台拜访地设置为A地区。

说明:以上所列举的各种情况下的计费选择,可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另外还有很多情况没有全部列举处理,可参考以上原则和方法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对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设置特殊费率

移动智能业务逻辑法判断出移动台当前正处于某个或某些地区的边界区域内,则使用一套不同于“移动台不在地区边界区域内的普通计费规则”的特殊计费规则,分别对基本费、漫游费、长途费等进行设置。可以将其中一项或多项或全部费率设为比普通计费规则相应项的费率优惠,给予用户一定的优惠补偿,并对向用户加以宣传,以达到用户满意、不再投诉的目的。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移动电话运营商根据需要可以对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进行特殊的计费处理,或给予地区边界区域内的移动台通信计费优惠,从而避免在地区边界区域多收用户通信费而导致的用户投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