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3609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02-07-31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00136294.1
申请日2000-12-27
分类号A61K35/78;A61P9/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地址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19:27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3-02-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5/78 授权公告日:20050831 终止日期:20111227 申请日:20001227
专利权的终止
2005-08-31
授权
授权
2003-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02-07-31
公开
公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预防和/或治疗应激心肌损伤的中药制剂。
当机体长期持续性地处于应激状态或应激强度超过机体生理负荷时,就会引发伴有心肌细胞严重损伤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甚至衰竭,危及机体身心健康,导致死亡。近年来实验医学研究均证实,多种高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等,均与应激机制的启动密切相关,应激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目前,对应激性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使用的主要是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α阻滞剂(脉宁平)、β阻滞剂(心得安),组胺受体阻断剂甲氰咪呱等,但它们只能改善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某些症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预防和/或治疗应激所致心肌损伤的纯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精心研究,发明了一种中药制剂,使上述目的得以实现。该中药制剂是以五加科、唇形科、百合科、天南星科、豆科中几味活血化瘀、安神宁心、养阴润燥、清心除烦的中药合理组方。优选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是:丹参20~40%或人参15~20%,百合或麦冬10~30%,石菖蒲5~20%,红花10~15%或延胡索10~15%,甘草6~10%,五味子10~25%。
在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技术领域中的一般知识或常规技术,对上述组分进行灵活组方或增减组分,因此所致的组方不应认为超出本
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中,还可加入0.05~0.1%的薄荷冰,及其它对改善制剂行为有益的常用药用物质。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和内源性含硫或巯基活性物质,如半胱胺和牛黄酸等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中加入在心血管系统发挥重要保护功能的内源性抗损伤含硫或巯基物质,可明显抑制心血管组织的Ca2+超载、抗脂质过氧化、稳定膜保护细胞的完整性、调节内源性活性物质的平衡、增加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用本技术领域中常规技术将所说中药的浸出液,经浓缩后,与5~30%内源性含硫或巯基活性物质溶液混合均匀,制成口服液或加工成冲剂。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制剂的LD50大于10克/千克。
实验证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各种应激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它能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耐缺氧、缺血能力;通过对束缚应激小鼠实验,本品可明显减缓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抗缺氧和抗疲劳效应,可明显提高小鼠学习认知能力,提高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对恶性应激造成的非特异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取人参20g,麦冬20g,石菖蒲20g,红花15g,五味子15g,甘草10g,薄荷冰0.1g,将上述中药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沉淀再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两次上清合并,将水煎液浓缩5倍加工成浸膏,用95%酒精提取,加入半胱胺10g,加水稀释至15ml制成口服液。
取丹参20克,百合20克,石菖蒲20克,延胡索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10克,薄荷冰0.1克,将上述中药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沉淀再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两次上清合并,将水煎液浓缩5倍加工成浸膏,用95%酒精提取,加入半胱胺10g,加水稀释至15ml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2:本发明中药制剂(冲剂)的制备方法
取人参20g,麦冬20g,石菖蒲20g,红花15g,五味子15g,甘草10g,薄荷冰0.1g,将上述中药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沉淀再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两次上清合并,将水煎液浓缩5倍加工成浸膏,用95%酒精提取,加入半胱胺10g,加入干燥糖粉30g,糊精12g,加入适量70%乙醇搅拌,软材用12~14目筛制成颗粒,60℃干燥即成冲剂。
取丹参20克,百合20克,石菖蒲20克,延胡索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10克,薄荷冰0.1克,将上述中药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沉淀再加水500mL煎煮20min,过滤,将两次上清合并,将水煎液浓缩5倍加工成浸膏,用95%酒精提取,加入半胱胺10g,加入干燥糖粉30g,糊精12g,加入适量70%乙醇搅拌,软材用12~14目筛制成颗粒,60℃干燥即成冲剂。
实施例3: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应激动物心电图(ECG)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给药
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0克,随机分为三组:(1)实验组,动物数为10;(2)对照组,动物数为10;(3)空白组,动物数为4。于实验前一周给药,采取灌胃法(0.5毫升/100克体重),实验组给适量本发明中药制剂,对照组给等量自来水。
1.2方法
小鼠连续给药四周,并于第一周结束后置铁质束缚小舱行束缚应激,室温,6小时/日,计三周。应激小鼠每周描记ECG,取仰卧位,乙醚麻醉,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肢体I导联ECG,标准电压:20毫伏/毫米,纸速50毫米/秒。测量PR间期、QT间期及R波、T波电压等指标,并计算心率。2.实验结果
实 验 组 对 照 组 空 白 组
束缚前 束缚1周 束缚3周 束缚前 束缚1周 束缚3周 束缚前 束缚1周 束缚3周QT(ms) 93.5±32.5 82.0±10.9 81.5±19.4 87.8±9.1 80.8±13.7 67.7±0.6R(mV) 1.020±0.289 0.490±0.183 0.735 ±0.244
束缚1周后,实验组R波电压较空白组显著升高,对照组则显著降低,表明束缚应激后心肌收缩力受损,而本发明中药制剂可纠正心肌收缩力的下降;同时,本发明中药制剂可阻止束缚应激引起的电收缩持续性障碍,表现为束缚3周的动物与束缚前相比,实验组与空白组QT间期明显缩短,对照组却有所延长。
实施例4:抗缺氧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给药:同实施例3。
1.2方法
灌胃一周,于末次给药后即刻,将各组小鼠分别放入盛有8克钠石灰的150毫升磨口广口瓶内(每瓶放一只小鼠),密闭后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
2.实验结果
组别 动物数(只) 存活时间(分钟)
对照组 10 10.6±1.0
实验组 10 13.6±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经统计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见该药物具耐缺氧作用。
实施例5:跳台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给药:同实施例3。
1.2方法
给药一周后,将动物放入反应箱内适应3分钟,然后通以36伏交流电,记录动物为躲避伤害而跳回平台的次数及台上、台下停留时间,以此作为学习成绩;24小时(h)后重复实验,此即记忆保持测验。
2.实验结果
跳台总次数 台上时间总数(分钟)
1h 24h 1h 24h
对照组 1 10 9.59 4.1
给药组 7 6 14.58 17.53
跳台实验表明,实验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
实施例6:游泳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给药:同实施例3。
1.2方法
连续给药三周,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置小鼠于游泳箱中强迫游泳,水温25±0.5℃,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2.实验结果
组别 动物数(只) 游泳持续时间(s)
对照组 10 376±140
实验组 10 532±184 实验组动物游泳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实施例7:急性毒性的测定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给药:同实施例3。
1.2方法
经预实验,按正常量及5倍、10倍量给药,计数一周内动物的死亡数,并观察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中毒症状的出现。观察3天,其中10倍剂量组有一只小鼠死亡,其它小白鼠生长良好,未发生死亡和副作用。LD50≥10克/千克。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ECG的组间比较采用多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其余实验结果的分析均采用t检验。
机译: 一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复杂性,改善免疫力和治疗方法
机译: 包含至少一种菲咯啉衍生物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活性剂的协同组合的美容用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皮肤疾病,例如氧化应激。皱纹,细纹和老年斑
机译: 包含至少一种可溶性纤维和至少一种选自活益生菌,无活性益生菌,益生菌培养基的组合物;缓解,治疗和/或预防与慢性应激有关的肠道症状和/或状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