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按下列反应步骤制得:第一步,由3,4-二甲氧基苯胺与亚硝酸正丁酯在-10℃~-1℃下,反应得浅紫色固体产物氟硼酸3,4-二甲氧基苯基重氮盐;第二步,将第一步反应中的产物加热分解,得产物3,4-二甲氧基氟苯;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产物与Cl2CHOCH3在室温下反应得产物2-氟-4,5-二甲氧基甲醛;第四步,由第三步中的产物与NH(CH3)2·HCl和K2CO3以1∶2~2.5∶1.1~1.5的摩尔比反应得产物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第五步,由第四步中的产物与CH3SO3CF3以1∶2.5~3.0的摩尔比,在40℃~45℃的温度下反应得最终产物。总产率可比现有技术提高近一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457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2-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00125486.3

  • 发明设计人 张岚;尹端沚;汪勇先;

    申请日2000-09-29

  • 分类号C07C309/65;C07C303/26;

  • 代理机构31002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费开逵

  •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宝嘉公路201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1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7-11-2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4-03-31

    授权

    授权

  • 2002-04-24

    公开

    公开

  • 2002-04-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是亲核取代法制备6-氟[18F]-L-多巴的前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avid C.等人在1986年发表了以3,4-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得到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方法(J.Org.Chem.1986,51,4073-4075.):

反应1:25g(160mmol)3,4-二甲氧基苯胺溶于100.0gHBF4(aq 50%)和100mLCH3OH,冰-盐浴冷至0℃,电磁搅拌下滴加24.6mL(270mmol)亚硝酸正丁酯,过程中温度不超过5℃。搅拌1hr后加入600mL冷乙醚,0-5℃下静置1小时,有固体析出;抽滤,100mL冷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浅紫色固体(氟硼酸3,4-二甲氧基苯基重氮盐)34.6g(136mmol),产率83%。

反应2:上述固体34.4g盛于250mL圆底烧瓶中,以U型管连接接收瓶,接受瓶以干冰冷却;煤气灯加热烧瓶底部,控制温度,至固体分解完全,得到棕色油状液体;加入20mL乙醚溶解,分别以25mL10%NaOH溶液和25mL水洗一次,合并有机层,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减压蒸馏得到3,4-二甲氧基氟苯10.1g,产率50%。

反应3:8.4g(54mmol)3,4-二甲氧基氟苯溶于55mL CH2Cl2中,盛于三颈烧瓶中,冰浴冷却,通入N2驱走瓶内空气后滴加溶于20mL CH2Cl2的9.5mL TiCl4(87mmol),再滴加溶于20mL CH2Cl2的6.68g(56mmol)CH3OCHCl2,搅拌0.5hr后移走冰浴,室温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盛有200g碎冰的烧杯中,冰融化后,分出有机层,水层以75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以50mL10%NaOH溶液洗一次。加入过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再以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5.31g,产率60%。

Christian Lemaire等人在1994年以此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得到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J.Nucl.Med.,1994,35:1996-2002.):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反应4: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2g(10.9mmol),NH(CH3)2·HCl 1.16g(14.2mmol),K2CO3 1.16g(8.4mmol)溶于20mL DMSO(二甲亚砜)和8mL水,盛于电磁搅拌,180℃油浴中回流1小时;加入K2CO30.8g(5.6mmol),TLC跟踪,必要时加入NH(CH3)2·HCl和K2CO3。加入40mL饱和碳酸钾溶液稀释,20mL乙醚萃取2次,醚层用水洗一次后,加入足量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蒸发除去乙醚得到黄色油状物;以硅胶柱(2.5×30cm,流动相为己烷/乙醚60∶40)纯化,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1.5g,产率66%。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反应5: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1.9g(9.1mmol),溶于10mLCH2Cl2,通氮气,电磁搅拌下加入1.8mLCF3SO3CH3(15.9mmol),该温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液由黄色转变为绿色而后变为红色,可见固体析出;过滤并以冷CH2Cl2和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5g,产率44.5%。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更加方便有效的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由下列反应步骤制得:

第一步:3,4-二甲氧基苯胺与亚硝酸正丁酯反应,得浅紫色固体产物,为氟硼酸3,4-二甲氧基苯基重氮盐;

第二步,将氟硼酸3,4-二甲氧基苯基重氮盐加热分解,得到产物3,4-二甲氧基氟苯;

第三步,3,4-二甲氧基氟苯与Cl2CHOCH3室温下反应得产物2-氟-4,5-二甲氧基甲醛;

第四步,2-氟-4,5-二甲氧基甲醛与NH(CH3)2·HCl和K2CO3反应得产物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

第五步,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与CH3SO3CF3反应得最终产物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

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反应中的反应温度为-10℃~-1℃;第四步反应中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NH(CH3)2·HCl和K2CO3三者的摩尔比为1∶2~2.5∶1.1~1.5;第五步反应中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CF3SO3CH3的摩尔比为1∶2.5~3.0,反应温度为40℃~45℃;第二步反应中用氯化钙—冰浴冷却与装有氟硼酸3,4-二甲氧基苯基重氮盐的烧瓶相连的接收瓶,使用FLASH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第四步反应中使用FLASH硅胶柱进行分离纯化。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如下:

反应1中,反应温度控制在-10℃--1℃,可明显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产率由报道的83%提高到91%。

反应2中,使用氯化钙-冰浴代替干冰冷却接收瓶,使得操作简单,成本降低,避免了使用干冰的危险性,同时可以获得同样的产率(40%-50%)。

对于少量的产品,使用FLASH硅胶柱(4×25cm,200-300目,氮气加压,流速60mL/min)代替减压蒸馏进行分离纯化,可使分离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损失。

反应4中,改变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NH(CH3)2·HCl和K2CO3三者的投料比(摩尔比,下同),由报道的1∶1.3∶0.8改变为1∶2-2.5∶1.1-1.5,同样条件下反应可以明显提高产率,由报道的66%提高到75%,并且避免了反应过程中TLC跟踪和NH(CH3)2·HCl、K2CO3的二次添加,简化了操作过程。

使用FLASH硅胶柱(2.5×30cm,200-300目,氮气加压,流速40mL/min)代替普通硅胶柱进行产物的分离,可以大大缩短分离时间,由2-3小时缩短为20-30分钟。

反应5中,改变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CF3SO3CH3的投料比,由报道的1∶1.8改变为1∶2.5-3.0;提高反应温度,由报道的室温(25℃)提高到40-45℃,可以明显提高产率,由报道的44.5%提高到66%。

总之,采用现方法可以使五步反应总产率由文献的5.9%提高到10.0~11.6%,增加了近一倍。FLASH色谱在分离中的应用可以明显缩短分离时间或改善分离效率,反应2中氯化钙-冰浴代替干冰冷却接收瓶可以使操作简便,成本降低。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3,4-二甲氧基氟苯的制备

10.0g(65.4mmol)3,4-二甲氧基苯胺溶于40.0mLHBF4(aq 41%)和40mLCH3OH,冰-盐浴冷至-5℃,电磁搅拌下滴加10.0mL亚硝酸正丁酯,搅拌90分钟后加入200mL冷乙醚,0℃下静置2小时,有固体析出;抽滤,50mL冷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浅紫色固体15.0g(59.8mmol),产率90%。

上述固体20.4g(81.3mmol)盛于250mL圆底烧瓶中,以U型管连接接收瓶,接受瓶以CaCl2-冰浴冷却;煤气灯加热烧瓶底部至固体分解完全,得到棕色油状液体;加入10mL乙醚溶解,分别以5mL10%NaOH溶液和5mL水洗一次,水层以1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减压蒸馏纯化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5.2g,产率42%。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5.70g(36.5mmol)3,4-二甲氧基氟苯溶于50mL CH2Cl2中,盛于250mL三颈烧瓶中,冰浴冷至0℃,通入N2驱走瓶内空气后滴加溶于20mL CH2Cl2的7.8mL TiCl4,再滴加溶于15mL CH2Cl2的6.2mL CH3OCHCl2,搅拌30分钟后移走冰浴,室温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盛有150g碎冰的烧杯中,冰融化后,分出有机层,水层以5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加入过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再以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4.01g(21.8mmol),产率60%。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3.42g(18.6mmol),NH(CH3)2·HCl 4.01g(42.0mmol),K2CO3 3.53g(22.3mmol)溶于70mLDMSO和12mL水,盛于100mL圆底烧瓶中,电磁搅拌,180℃油浴中回流3.5小时;冷至室温后加入100mL饱和碳酸钾溶液稀释,100mL乙醚萃取三次,醚层用100mL水洗一次后,加入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除去乙醚得到黄色固体;以Flash硅胶柱(4×25cm,200-300目,流动相为己烷/乙醚60∶40,氮气加压,流速10mL/min)纯化,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2.93g(14.0mmol),产率75%。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0.81g(3.9mmol),溶于8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的CH2Cl2,盛于25mL三颈圆底烧瓶中,通氮气,40℃水浴,电磁搅拌下加入1.0mL(8.8mmol)CF3SO3CH3,该温度下搅拌4小时,反应液由黄色转变为灰棕色,可见固体析出;抽滤并以大量CH2Cl2和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0.87(2.4mmol)g,产率61%。

本实施例总产率:10.4%

实施例2    3,4-二甲氧基氟苯的制备

25.0g(163mmol)3,4-二甲氧基苯胺溶于100.0mLHBF4(aq 41%)和100mLCH3OH,冰-盐浴冷至-1℃,电磁搅拌下滴加25.0mL亚硝酸正丁酯,搅拌80分钟后加入400mL冷乙醚,0℃下静置2小时,有固体析出;抽滤,100mL冷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浅紫色固体36.7g(146mmol),产率88%。

上述固体35.0g(139mmol)盛于250mL圆底烧瓶中,以U型管连接接收瓶,接受瓶以CaCl2-冰浴冷却;煤气灯加热烧瓶底部至固体分解完全,得到棕色油状液体;加入15mL乙醚溶解,分别以10mL10%NaOH溶液和10mL水洗一次,水层以2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减压蒸馏纯化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3,4-二甲氧基氟苯8.6(56mmol)g,产率40%。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7.22g(46.3mmol)3,4-二甲氧基氟苯溶于50mL CH2Cl2中,盛于250mL三颈烧瓶中,冰浴冷至0℃,通入N2驱走瓶内空气后滴加溶于25mL CH2Cl2的10.0mL TiCl4,再滴加溶于20mL CH2Cl2的7.8mL CH3OCHCl2,搅拌45分钟后移走冰浴,室温下搅拌3.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盛有150g碎冰的烧杯中,冰融化后,分出有机层,水层以5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加入过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再以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5.31g(28.9mmol),产率63%。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5.28g(28.7mmol),NH(CH3)2·HCl 5.60g(58.6mmol),K2CO3 5.50g(34.8mmol)溶于100mL DMSO和20mL水,盛于250mL圆底烧瓶中,电磁搅拌,180℃油浴中回流3小时;冷至室温后加入150mL饱和碳酸钾溶液稀释,150mL乙醚萃取三次,醚层用100mL水洗一次后,加入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除去乙醚得到黄色固体;以Flash硅胶柱(4×25cm,200-300目,流动相为己烷/乙醚60∶40,氮气加压,流速10mL/min)纯化,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4.31g(20.7mmol),产率72%。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2.77g(13.3mmol),溶于25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的CH2Cl2,盛于100mL三颈圆底烧瓶中,通氮气,40℃水浴,电磁搅拌下加入4.1mL(36.2mmol)CF3SO3CH3,该温度下搅拌4小时,反应液由黄色转变为灰棕色,可见固体析出;抽滤并以大量CH2Cl2和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3.22g,产率65%。

本实施例总产率10.4%。

实施例3    3,4-二甲氧基氟苯的制备

5.0g(32.7mmol)3,4-二甲氧基苯胺溶于20.0gHBF4(aq 41%)和20mLCH3OH,冰-盐浴冷至-10℃,电磁搅拌下滴加5.0mL亚硝酸正丁酯,搅拌90分钟后加入100mL冷乙醚,-10--5℃下静置2小时,有固体析出;抽滤,50mL冷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浅紫色固体7.6g(30.2mmol),产率91%。

上述固体6.4g(25.5mmol)盛于50mL圆底烧瓶中,以U型管连接接收瓶,接受瓶以CaCl2-冰浴冷却;煤气灯加热烧瓶底部至固体分解完全,得到棕色油状液体;加入3mL乙醚溶解,分别以2mL10%NaOH溶液和2mL水洗一次,水层以2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FLASH硅胶柱(4×25cm,200-300目,流动相为己烷/丙酮975∶25,氮气加压,流速15mL/min)纯化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1.68g(10.8mmol),产率43%。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1.10g(7.05mmol)3,4-二甲氧基氟苯溶于10mL CH2Cl2中,盛于50mL三颈烧瓶中,冰浴冷至0℃,通入N2驱走瓶内空气后滴加溶于5mL CH2Cl22.0mLTiCl4,再滴加溶于5mL CH2Cl2的1.5mL CH3OCHCl2,搅拌30分钟后移走冰浴,室温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盛有30g碎冰的烧杯中,冰融化后,分出有机层,水层以10mL乙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加入过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再以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到浅黄色固体0.80g(4.3mmol),产率62%。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0.71g(3.9mmol),NH(CH3)2·HCl 0.90g(9.4mmol),K2CO3 0.82g(5.2mmol)溶于15mLDMSO和3mL水,盛于25mL圆底烧瓶中,电磁搅拌,170℃油浴中回流3小时;冷至室温后加入20mL饱和碳酸钾溶液稀释,20mL乙醚萃取三次,醚层用20mL水洗一次后,加入足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除去乙醚得到黄色固体;以Flash硅胶柱(4×25cm,200-300目,流动相为己烷/乙醚60∶40,氮气加压,流速10mL/min)纯化,除去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0.57g(2.7mmol),产率73%。

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0.52g(2.5mmol),溶于6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的CH2Cl2,盛于25mL三颈圆底烧瓶中,通氮气,40℃水浴,电磁搅拌下加入0.8mLCF3SO3CH3(7.1mmol),该温度下搅拌4小时,反应液由黄色转变为灰棕色,可见固体析出;抽滤并以大量CH2Cl2和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0.60g(1.6mmol),产率66%。

本实施例的总产率11.6%

本制备方法中的原料:3,4-二甲氧基苯胺、亚硝酸正丁酯(n-C4H9-ONO)和二氯甲基甲基醚(Cl2CH-O-CH3)、辛可尼丁为东京化成(TCI)的产品;三氟甲基磺酸甲酯(CH3SO3CF3)、苯基硅烷(C6H5SiH3)、碘为Fluka公司产品;9-氯甲基蒽、烯丙基溴为Acros公司产品,氟硼酸(HBF4)溶液(41%)和盐酸二甲胺(NH(CH3)2·HCl)为国产化学纯试剂,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产物及主要中间体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如下:

1、3,4-二甲氧基氟苯:沸点94-96℃(10mmHg);Rf=0.35(丙酮/己烷25∶975,GF254硅胶板);1H-NMR(CD3COCD3):6.93(m,1H),6.78(m,1H),6.62(t,1H),3.80(d,6H).

2、2-氟-4,5-二甲氧基苯甲醛:熔点95-97℃;Rf=0.69(己烷/乙醚60∶40,GF254硅胶板);1H-NMR:10.25(s,1H),7.28(t,1H),6.65(d,1H),3.90(d,6H)。

3、2-二甲胺基-4,5-二甲氧基苯甲醛:熔点63-65℃;Rf=0.40(己烷/乙醚60∶40,GF254硅胶板);1H-NMR:10.20(s,1H),7.28(s,1H),6.57(s,1H),3.85(d,6H),2.85(s,6H)。

4、三氟甲基磺酸2-三甲基铵-4,5-二甲氧基苯甲醛:熔点136-138℃;Rf=0.85(乙腈/乙醚75∶25);1H-NMR:9.98(s,1H),7.85(s,1H),7.48(s,1H),4.07(d,6H),3.87(s,9H);ESI-MS:C13H18NO6F3S-[SO3CF3]-计算值224.3,测得值:224.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