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过因特网对高级智能网业务进行实时计费

通过因特网对高级智能网业务进行实时计费

摘要

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实时监视使用某项通信网业务的费用的技术,它能使用户在每次使用某业务期间都能不断地知道所花的费用。用户也能在使用该业务前,先设定一个费用限额,当累计费用达到此限额时,对该业务的使用就被自动终止。本方法特别适用于监视与电话会议呼叫相关的费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220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9-07-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8122673.6

  • 申请日1998-11-23

  • 分类号H04L12/14;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于静

  • 地址 美国纽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25: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8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H04L12/14 授权公告日:20030205 申请日:199811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03-02-05

    授权

    授权

  • 1999-07-07

    公开

    公开

  • 1999-06-09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一般地说,本发明涉及电话系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提供高级智能网(AIN)操作和业务的中心局交换机的电话计费系统。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电话网提供的新业务和新特性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增强的电话网就被称为“高级智能网”(AINs)。支持AIN体系结构的电话控制网络包含用于控制交换业务量的智能子系统和用户业务诸如会议呼叫,呼叫等待,呼叫转移,语音广播,话音应答,键盘响应等。这些智能子系统被称为“智能外围设备”(IP),它们被适当配置,以便能适应特定的区域的呼叫业务。

Deborah L.Acker和Thomas E.Creamer在专利申请号为08/792,018的专利申请中公布了作为AIN系统的多处理器系统,它已被转让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并且它的说明也被结合进本说明书中做为参考。

对于一个会议呼叫,主叫对智能外围设备发出指令,让它连接每个会议的参加者。一个电话交换机随后就为每个与会者建立一个单独的支线,这是通过呼叫每个与会者并将每个支线(leg)的电话线连到一起来实现的。一个给定的支线可能是一个市内的或长途的呼叫。计费是基于每个呼叫的支线的每分钟速率来进行的,并且此速率通常高于沿同一支线的两用户呼叫的速率。所以不同的速率通常适用于上述会议呼叫的每个支线。很显然,当大量的用户被用按长途计费的支线连接起来时,费用累计的速度就相当高了。所以,在一个会议呼叫的发生过程中,最好能有一个或多个与会者能在实时的基础上监视该会议呼叫的累计费用。然而与会者在不同的时间加入或离开该呼叫进一步使得会议呼叫费用的实时监视复杂化。

最好能给上述会议呼叫的总费用设一个钱的限额,这样该呼叫就不会超过某个预算额了。通过用这种方法来限制呼叫的持续时间,就可迫使与会者遵守该呼叫的议程而不致太冗长繁琐。

依惯例电话或其它类型的网络业务是定期计费的,如按月计费。某一给定的呼叫的帐单直到其所处的计费周期结束时才发出,然后用户有数周的时间来付费。而最好的情况是能在有关某业务的帐单寄出后,尽快收到付款。所以,如能在上述呼叫结束后立即自动地把有关某一特定业务的帐单送给一个由某第三方业务提供者维护的贷方或借方帐户就再好不过了,上述提供者可以是银行信用卡操作等。

本发明的一般目的是要提供对高级智能网业务的实时计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上述高级网业务的用户能监视服务费用,此费用在该服务被使用期间是累计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用户能在服务的开始时,为此项特定的使用的费用设定一个钱的限额,并且当达到此限额时能自动终止本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在每次使用之后,自动向一个贷方或借方帐户提供增强的网络业务的帐单。

这些和其它目的是通过一种监视一项由高级智能通信网提供的业务的费用的方法来实现的,本方法检测发生在该业务被使用期间的计费事件的发生。当一个计费事件发生时,一个与该事件相应的费用额就被添加到该业务的累计费用总额中。此累计费用总额间或地被通过因特网传送给某个正在使用本业务的用户的本地设备上。例如,不论何时,只要上述累计费用总额有所变化,这种传送就发生。在上述业务被使用的同时,上述本地设备向用户显示通过因特网接收到的累计费用总额。

通过这种方式,在某业务被使用期间,它的运行费用就被不断监视并被显示给用户。这使一个用户在任意一个给定的时刻都能知道当前使用该业务已花了多少钱。

本方法的最佳实施例允许用户为某业务的某次特定的使用设定一个最大开销的限额。当累计费用总额达到此限额时,对该业务的使用就会被自动终止。

例如本方法在电话会议呼叫业务上有特殊的应用。这里为每条与上述会议相连的电话线路保持一个运行费用分总额,甚至当上述每条电话线上都被加上不同的使用速率,上述电话线被在不同的时刻连到会议上或被从会议上断开时也是如此。每条线路的分总额也被传送并显示给与会者。

图1是一个支持AIN体系结构的电话网的功能方框图;和

图2是一个按照本发明在上述网络上实现的对扩展的电话业务进行实时计费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参见图1,一个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10支持高级智能网(AIN)的体系结构。如想得到有关AIN结构的更多的信息,请参见如下一种或多种公开文件,它们的说明被并入本说明中做为参考:

Bellcore.GR-2802-CORE,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AIN)O.XIssue 1,Generic Reguirements,Issue 2,December 1993.(高级智能网络(AIN)O.X第1期,普通需求,第2期,1993年12月)。

Bellcore,GR-1129-CORE,Advanced Intelligent Network(AIN)0.2Switch Intelligent Peripheral Interface(IPI)Generic Reguirments,ILC1E,November 1994.(高级智能网(AIN)0.2交换智能外设接口(IPI)普通需求,ILC1E,1994。11月)。

多个电话机12连到PSTN的市内线路上,可以理解,这些连接中有些可能会涉及到PSTN内部的长途连接。

一个智能外设14也连到PSTN10上,它为经过一个PSTN的地区结点(例如连接市内线路和干线的结节)的电话呼叫提供交换连接,并控制与各呼叫相联系的业务应用。这些业务应用包括增强的话音业务,诸如多用户会议,话音广播,语音识别,呼叫等待,和呼叫传递等。

智能外设14的硬件可能会基于一个IBM的智能外设系统,其成份包括一个“变换结构”组合18,一个呼叫处理器20,一个计费服务器22和话音外围处理器24。象话音外围处理器24和呼叫处理器20这样的关键成份在设置时就有冗余,以便确保系统在任何成份发生损坏时仍能工作。在智能外设14的上述多成份之间的话音和数据连接是由一个局域网来提供的,它通常被称为异步传输模式(ATM)交换机16。

智能外设14通过“交换结构”组合18来与PSTN10相连,此“交换结构”组合是一个常见的电话交换机,它把PSTN10的线路互连起来,建立一个两方电话呼叫或需要把大量的PSTN线路互连起来的会议呼叫。呼叫处理器20实现了一种呼叫模式,它规定了一个呼叫进入交换结构18时的过程。对本发明来讲,交换结构18提供构成会议呼叫的PSTN线路的物理连接。记费服务器22利用了一个用户应用编程接口(APIs)的集合。当对某一特定业务开始记费时,记费服务器22接收所提供的业务的标识,该业务涉及的电话号码和呼出线路号。APIs序列包括打开记费过程,给记费元素送入适当的记费信息,诸如事务的日期、事务的连接时间、事务的断开连接时间、呼出电话号码、一个或多个终接电话号码、业务类型、记费类型、记费速率、累计费用总量。计费服务器22在每事务每用户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计费数据。计费可设定为按每次使用的时间的长短来计费,也可设定为按使用的次数来计费。一旦API关闭了某一给定的业务事务的计费过程,原始的计费数据就被按一种可接受的格式进行整理,并被传送给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计费计算机系统28。

智能外设14的另一个成份是话音外围处理器24,它提供以数字方式存储的音频消息或以数方式合成的话音消息,这些消息为呼叫者提供有关的状态信息。例如,这些消息告知呼叫者呼叫的是一个空号,或提醒用户通过电话的键盘输入指令,选择业务功能。

对于本发明,通过给标准智能外设14增加一个常用的Web服务器26作为它与因特网30的接口而使14得到了增强。这样就能允许连在因特网上的个人计算机32和33访问智能外设14,以便建立不同的增强的话音业务。就本发明而言,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来建立一个会议呼叫,并在该呼叫保持期间在一个人计算机32上接收实时计费信息。

实现本计费技术的软件存储在智能外设14的多成份的内部。最好能在自动会议呼叫的环境下来理解本计费技术,所谓自动会议呼叫即其建立和管理都不需要人工参与。另外,精通本领域的人会理解并赞同:本计费技术可被用于其它形式的增强话音业务,甚至是除电话网以外的其它类型的通信网。

在图2中,一个会议呼叫始于步骤40,它由一个此会议呼叫的主机发起,这里称此主机为“主叫”,主叫访问智能外设14,以便建立会议呼叫。会议呼叫的预注册可能发生在呼叫的开始,也可能在先于呼叫的某个时刻,例如,当所有与会者都同意能在某一个给定的时间参加会议时,在这个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刻就可以进行会议呼叫的预注册。主叫或者可以通过一部电话12来访问智能外设14,进行预注册,或者也可以从个人计算机32上通过因特网30来进行预注册。在通过电话12访问智能外设的情况下,主叫拨电话号码“800”,这是专为此目的而设的。这个电话呼入启动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话音外围处理器24按步骤向主叫发出话音提示,询问有关呼叫建立的时间及每个与会者的电话号码等信息。主叫通过电话机的键盘来输入上述信息。通过因特网和IP web服务器26对智能外设14所进行的类似的访问使得Web服务器向主叫的个人计算机32发送一系列显示屏幕,主叫在这些屏幕上输入建立一个会议呼叫所必须的信息。其它增强的话音业务的类型可能被用同样的方式来启动,或者通过一部电话,或者通过一个因特网连接。主叫提供给智能外设14的信息一直存储在呼叫处理器20中,直到到了要建立所预注册的会议呼叫的时间为止。

上述会议呼叫或者被智能外设14自动地启始,或者由主叫再次访问智能外设来启始。如果在预先注册期间设定了自动启始,智能外设,具体说是呼叫处理器20将会在设定的日期和时间启始上述会议呼叫。在这种情况下,呼叫处理器20将通过交换结构18呼叫每个与会者,每当电话呼叫被应答时,话音外围处理器24就向该与会者发送一个音频消息告诉他这是一个会议呼叫。随后在步骤44中,交换结构18按照通常的会议呼叫方式将各与会者的PSTN线连到一起。

否则,在步骤42中,主叫或者可通过一部电话机12拨叫适当的“800”电话号码,或者经因特网30通过访问IP web服务器26来访问智能外设。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外设会要求主叫输入一个在预注册过程中为该会议呼叫设定的口令。这个口令被转发给话音外围处理器24,该处理器从存储器中检索预先注册的信息,并用此信息建立会议呼叫。

一个与会者也可经因特网30通过一个音频连接来加入到会议呼叫中,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与会者通过一台经因特网30与IPweb服务器26相连的个人计算机来访问智能外设14。该与会者选择显示在web服务器的主页上的超级链路以便加入一个会议呼叫,随后访问web服务器26的个人计算机32会收到一个查询,要求输入想要加入的会议呼叫的口令。然后,在处理上述会议的电话呼叫的交换结构18和web服务器26间,由ATM交换机16建立起一条话音路径。一个经因特网30接入的与会者被用与对待经电话和PSTN10接入的与会者相同的方式来对待。这样的一个因特网连接将有一个特殊的每连接时间间隔的计费率(每分钟0.5美元)。

为了实时监视会议呼叫的状态,主叫或任何其他与会者都可通过因特网和web服务器26访问智能外设14。当为监视呼叫而在web服务器的主页上选择超级链路时,进行访问的个人计算机32或33将收到一个查询,要求输入将要监视的那个会议呼叫的口令。做为对所收到的有效的口令的响应,智能外设14开始给个人计算机32或33发送该会议呼叫的状态信息,以便能用web浏览器显示。

当构成会议支线的电话线被连接时,该会议呼叫的每个支线的状态(连接或断开)就被话音外围处理器24通过ATM交换机16发送给web服务器26,在26中,该呼叫状态被按显示数据的格式进行整理并被通过因特网发送给主叫的计算机32。这样就使主叫能监视呼叫的状态并能知道每个与会者加入的时间。

当所有已经应答了来自呼叫处理器20的呼叫的与会者都被交换结构18互连起来的时候,会议呼叫处理程序就进到步骤46。可以理解,当一个或多个答应好要参加会议的与会者没有应答上述启始电话呼叫时,会议应用会定期地一再发出呼叫,试图接通上述与会者并把他或她接入会议。在步骤46中,话音处理器24监视会议呼叫以便确定是否有与会者离开了会议,即挂断了电话。

当会议呼叫的每个支线的耗时的增量达到一个计费时间单元的时候(例如每隔X秒,其中X是一个正数),该支线的费用量就增加一个与上述时间单元相对应的长途费用量,这样就产生了会议呼叫的每个支线的运行分总额。另外,每个支线的运行分总额之和就产生了整个会议呼叫的累计费用总额。应当明白,因为每个支线连入的时间稍有不同,所以计费周期也不同。

每当有一个会议支线的运行分总额增加时,新的费用总量就会被从话音外设处理器24通过ATM交换机16送到web服务器26。在步骤48中,web服务器26把新的费用信息放入一个将被通过因特网30传送给主叫的计算机32的数据分组中,该新总量将在此计算机上显示。这样就为主叫提供了实时费用数据,这些数据指明了会议呼叫的每个支线的运行分总额和会议呼叫的总费用额。

当一个与会者离开会议时,断开状态就被通过因特网连接发送给主叫。会议的该支线的费用的运行分总额就停止增加,但其最后的值还是要被加到该会议的累计费用总额上去。

在发送完了有关状态及会议呼叫费用的更新数据之后,在步骤50中,话音外围处理器24判定是否累计总额已超过了在预注册(在步骤40中)时为该会议呼叫设定的钱的限额。这一限额功能可以由主叫来实现,也可以不由主叫来实现。直到超过了呼叫限额,实时计费过程才进到步骤52,决定是否结束该会议呼叫。如果不,则过程返回到步骤46,这样呼叫处理器就能继续监视会议。

当在步骤50中发现上述会议呼叫的累计费用超过了为它预设的限额时,过程就转到步骤54,在步骤54中话音外围处理器24指示呼叫处理器20结束交换结构18中该会议呼叫的所有连接。实际上,可以把话音外围处理器24设置成对累计费用接近上述呼叫限额的某个值的时刻进行检测,即累计费用达到一个预设的低于上述呼叫限额的美元数。在那一时刻话音外围处理器24通过交换结构18向与会者发送一个音频消息,警告他们呼叫的费用已经接近美元限额了。本技术的一项进一步的改进允许主叫在这一时刻通过个人计算机的因特网连接增加美元限额,从而使会议呼叫越过预先设定好的结束点继续进行。

最后,或者当所有与会者都已挂机,或者当在步骤54中的终止发生时,在步骤52中会议结束被检测到并且计费过程进到步骤56。此时话音外围处理器24向计费服务器22发送最终的累计费用以及其它有关该会议连接的正如上面所概括的那些信息。这些数据使计费服务器22准备好一个数据分组并把它发送给网络业务提供者的计费计算机系统28,这样会议呼叫费用就会出现在主叫的下一个语句中。与此同时,上述累计费用信息被发送给web服务器26,此服务器随后在步骤58中通过因特网向计算机32上的主叫的web浏览器及任何其它连在因特网点的在预注册信息中设定的个人计算机发送上述最终的呼叫信息。随后计费过程结束。

作为上述计费服务器22转发有关会议呼叫的信息给网络提供者的计费计算机系统28这一过程的替换,智能外设14可能通过web服务器26和因特网30向某个信用卡帐户、借方帐户或某个由第三方维护的电子商务系统发送一个事务性消息。这种第三方计费的做法所提供的向网络提供者付费的方式要比那种依靠网络提供者的正常的计费周期和用户付费周期的方式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