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顶推桥梁箱梁尾部的施工法

顶推桥梁箱梁尾部的施工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中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它是将顶铁2靠在固定于桥头地基上的持力台1上,千斤顶3的后部靠在顶铁2上,千斤顶3的前部顶住架在滑道4上的箱梁5的尾部,箱梁5与滑道4之间垫有滑块9,滑道4固定在桥墩6上,由千斤顶3推着箱梁5前进。经试用,本发明便于实施、安全,同时节省大量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桥梁中连续梁的安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7-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石家庄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5119642.1

  • 发明设计人 檀宗斌;樊文林;

    申请日1995-12-04

  • 分类号E01D21/00;

  • 代理机构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丁琛

  • 地址 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风西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48: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3-01-22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1-05-23

    授权

    授权

  • 1997-06-0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7-01-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架设中的施工法,具体说是一种顶推连续梁箱梁尾部的施工法。

目前采用的桥梁架设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拉耳法,它是在箱梁侧面加拉锚器,又称耳朵,拉杆固定在拉锚器上,拉杆穿过千斤顶上开设的中心孔,千斤顶固定于桥墩上,千斤顶卡住拉杆,带动箱梁前进。每个桥墩上装2个千斤顶,通常,每座桥有多个桥墩,所以,用千斤顶的量大,操作复杂,也很难使它们同步运行。二是拉“肚皮”法,即将拉锚器装在箱梁的底部,其拉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它同样存在千斤顶用量大,操作复杂,又难于同步的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简便的安装连续梁箱梁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即在桥头建好持力台,并将桥梁的箱梁预制在预制平台上,在各桥墩上安装好滑道,准备足够数量、不同型号的顶铁,将千斤顶与油泵联接等。其施工方法是顶铁靠在固定于桥头地基上的持力台上,千斤顶的后部靠在顶铁上,千斤顶的前部顶住架在滑道上的箱梁的尾部,在箱梁与滑道之间垫有滑块,滑道固定在桥墩上,由千斤顶推着箱梁前进。

还可以这样施工,千斤顶的后部靠在固定于桥头地基上的持力台上,千斤顶的前部顶住顶铁,顶铁再顶住架在滑道上的箱梁的尾部,在箱梁与滑道之间垫有滑块,滑道固定在桥墩上,由千斤顶通过顶铁顶着箱梁前进。

滑道由3--10个滑块放在镶于滑道内板外面的滑道外板上构成。滑道内板由厚度在20--30毫米之间、宽度在500--800毫米之间的钢板制成。滑道外饭由普通合金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滑道外板与滑道内板焊牢固。滑块由橡胶层内镶有1--5层、2--3毫米厚的钢板和橡胶层下表面牢固地粘有2--3毫米厚的聚氯乙烯四氟板构成。

本发明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设备用量少。本发明用2台千斤顶即可,比拉耳法可节省大量的千斤顶、预埋件、拉杆等。

二、便于操作。拉耳法的操作是在桥墩上进行的。本发明的操作是在河岸桥头的预制平台上进行的。这样,便于操作,也可避免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易于实现安全生产。

三、由于本发明用千斤顶少,操作过程中易同步,可防止梁体偏移,顶推平移,生产安全。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

图2为滑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顶铁2靠在固定于桥头地基上的持力台1上,千斤顶3的后部靠在顶铁2上,千斤顶3的前部顶住架在滑道4上的箱梁5的尾部,在箱梁5与滑道4之间垫有滑块9,滑道4固定在桥墩6上,由千斤顶3推着箱梁5前进。

持力台1,又称为顶推后背,根据顶推重量确定其尺寸,通常,顶推反力为顶推重量的5%到10%之间,它与滑道外板8和滑块9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关。滑道外板8越光洁、平整,滑块9越平滑,摩擦系数越小。反之则大。应注意到,静摩擦比动摩擦要大得多,设计顶推持力台1时,要考虑箱梁5起动时克服静摩擦所需要的力。

顶铁2,可由铁道钢轨加工而成,一般由4根或6根重轨焊成一个框形,在其两端各焊一块足够厚的钢板以承受千斤顶3的压力,并通过钢轨将力均匀地传递到下一个顶铁。每段顶铁2的长度主要根据千斤顶3的行程及吊运安放的方便而定,通常以4米为宜。也要配备一些与千斤顶3的行程相同或略短一些的顶铁,以利于施工,如行程为110厘米320吨的千斤顶,可配备些100厘米长的顶铁。

千斤顶3为液压式,与大流量油泵相配套,可根据顶推重量的大小选择不同吨位的千斤顶。通常,2台320吨的千斤顶可推重达6400吨的箱梁。

滑道4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3--10个滑块9放在镶于滑道内板7外面的滑道外板8上构成,滑道内板7由厚度在20--30毫米之间、宽度在500--800毫米之间的钢板制成,滑道外板8由普通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滑道外板8与滑道内板7焊牢固。滑块9由橡胶层内镶有1--5层、2--3毫米厚的钢板和橡胶层下表面牢固地粘有2--3毫米厚的聚氯乙烯四氟板构成。

本发明的操作过程如下:

一、顶推前应完成以下工作程序:箱梁5的混凝土浇注--等待强度--拆除侧模、底模一预应力束张拉。

二、在箱梁5的尾部对称设置2个顶推千斤顶3,过多,会造成千斤顶之间不同步、受力不匀、失稳;过少,如用单个千斤顶,又会造成方向性差,易顶偏,同样,也会失稳。千斤顶3安放就位后,接通各千斤顶与油泵的油路,开动油泵向千斤顶3供油,千斤顶3开始伸缸,箱梁5随之前进。当千斤顶3走完一个行程后,再回缸,这时,由于箱梁5向前走了一个行程,千斤顶3和持力台1之间留有一个行程长的空隙,此时,可加入相应长度的顶铁,使得千斤顶3的顶推反力仍能传递到持力台1上。如此循环,箱梁5逐步前进。

也可对上述施工方法做适当调整,其实施方法为将千斤顶3的后部靠在固定于河岸地基上的持力台1上,千斤顶3的前部顶住顶铁2,顶铁2再顶住架在滑道4上的箱梁5的尾部,在箱梁5与滑道4之间垫有滑块9,滑道4固定在桥墩6上,由千斤顶3通过顶铁2顶着箱梁5前进。

本发明经过三次试用,便于操作,安全,同时可节省大量设备,如千斤顶、预埋件、拉杆等,可广泛应用于桥梁中连续梁的安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