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单一操作件来独立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系统

用单一操作件来独立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系统

摘要

由驱动缆相连的一个操作件与一个中继操作件。通过此中继操作件插入一只当中继操作件在一个方向中运动时才与之结合的第一从动缆的内缆部,以及一个只当中继操作件在另一方向中运动时才与之结合的第二从动缆的内缆部。这样,便可把依两个方向交替施加到操作件上的操作力,通过单一的上述驱动缆和这两个从动缆而有效地和分别地传递给两个从动部,以可靠地操作此两个从动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0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95101922.8

  • 发明设计人 佐藤嘉一;

    申请日1995-02-10

  • 分类号G05G9/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刘志平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44: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4-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5G9/02 授权公告日:20030423 终止日期:20100210 申请日:199502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3-04-23

    授权

    授权

  • 1996-02-28

    公开

    公开

  • 1996-01-10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单一操作件来独立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系统,此种系统经设计成能使两个从动部分,例如机动车的行李仓盖锁装置中的锁销脱开部分与燃料盖锁装置中的锁销脱开部分,由单一操作件来进行操作。

在由单一操作件来独立地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先有技术系统中,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布号52885/1987所公开的内容中,当推动一推一拉型驱动缆的内缆部分时,安装于此内缆上的止动器便固定地抵压一中继段的外壳,而此驱动缆的外缆部分即通过它的反作用而膨胀与收缩,由此便启动一中继操作件按一个方向通过从动缆中的一个来操作从动部分中的一个。当拉动此驱动缆的内缆部分,另一从动缆的内缆便被直接拉动来操作此另一从动缆。

在上述的先有技术系统中,当驱动缆的外缆部分连接到中继操作件时,由于在此中继操作件中设有一较大直径的中空部分,它便可用来滑动地纳置下安装在通过此中继操作件之驱动缆的内缆部分上的止动件,于是,上述先有技术系统便存在有这样的缺点:在推动内缆部分时,此内缆部分会在中继操作件的中空部分处弯折,结果便不能把力有效地传送给驱动缆的外缆部分,由此而在中继操作件中导致一种作业滞后现象。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单一操作件来独立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系统,其中用于驱动缆内缆部分的推力与拉力能够有效地传递给两个从动部分来独立地操作它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与特点,提供了一种由单一操作件来独立操作两个从动部分的系统,它包括:通过一驱动缆相连接的一个操作件和一个中继操作件,使得此中继操作件从一第二个预定的空档位置按相反的方向C与D操作,以有效地关联着从一第一预定空档位置按相反方向A与B操作的上述操作件;第一与第二从动缆,它们都具有可滑动地插过上述中继操作件以在方向C与D中滑动的内缆部分;第一扩张终端,它安装在第一从动缆的内缆部分的一端,用来当中继操作件从第二空档位置运行到方向C中时,与此中继操作件结合来拉动此内缆部分;以及第二扩张终端,它安装在第二从动缆的内缆部分的一端,用来当中继操作件从第二空档位置运行到方向D中时,与操作件结合来拉动这一内缆部分,此第一与第二从动缆的内缆部分的另一端则连接到由拉动这两个内缆部分来操作的第一与第二从动部分。

根据上述第一特点,中继操作件是通过推动与拉动驱动缆的内缆部分而按两个相反方向C与D操作的,因而操作力可以有效地从驱动缆传递给中继操作件。此外,第一与第二从动缆的内缆部分,是通过依方向C与D来操作中继操作件而被交替地拉动以独立地操作第一与第二从动部的,因而中继操作件的操作力也能有效地传递给第一与第二从动缆而得以可靠地操作它们。

除上述第一特点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特点,上述驱动缆是构造成推一拉型的。

由于此第二特点,就能把用于驱动缆内缆部分的推力与拉力直接传递给中继操作件而能无滞后地操作此中继操作件。

除了上述的第一特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与特点,此系统还包括有用来对操作件从一个方向施加偏动力的第一回位弹簧和从另一方向对中继操作件施加偏动力以给驱动缆施加一张力的第二回位弹簧,此第二回位弹簧具有一预设定的载荷,此载荷经设定成当驱动缆通过该操作件的操作而松弛时,可使第一与第二从动部分中的任一个都能通过中继操作件来操作,而此第一回位弹簧具有这样的预设定的载荷,它被设定成大于第二回位弹簧的预设定载荷;同时包括一空档止动器,它安装在用来支承上述操作件的支架上,同时在此操作件的第一预定空档位置处载承第一回位弹簧的可动端。

根据此另一个特点,可把一较廉价的通常那种波顿拉索缆用作这种驱动缆。上述操作件与中继操作件都能通过第一与第二回位弹簧的协同作用保持在预定的空档位置,而驱动缆2操作件的推力与拉力则能通过配合第二回位弹簧来操作中继操作件而传递给中继操作件。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可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中获得清晰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操作段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3是上述操作段在一箱盖打开情形下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4—4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3中箭头5截取的视图;

图6是沿图3中6—6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7是图1所示中继段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8是上述中继段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操作段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操作段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操作系统之中继段的纵剖侧视图;而

图15是沿图14中15—15线截取的剖面图。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首先参看图1至8,其中示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操作段1与中继段2由一具有较大抗弯强度之内缆部分的推一拉型驱动缆5相连接。此中继段2通过第一与第二波顿从动缆6与7分别连接到第一与第二从动部分3与4上。

此实施例适用于机动车。操作段1设在司机座附近,使司机易于操作此操作段1。第一从动部3用作行李仓盖锁装置T的锁销脱开部,而第二从动部4用作燃料盖锁装置F的锁销脱开部。

如图2至4所示,操作段1有一个箱8,它包括统一由合成树脂制的箱体9、前盖10f与后盖10r、此前、后盖连接到箱体9的上表面上。箱体9在其上表面上设有在本身纵向延伸的第一宽导槽11,与第一宽导槽相邻平行中隔一隔壁的第二宽导槽12,以及从第二宽导槽12的后端同轴延伸的第三窄槽13。隔壁14上设有同此第一与第二导槽11与12相连的凹口15。在第二导槽的纵向中央部设有一空档定位凸耳16,从一内壁突向隔壁14。

操作段1中的操作件包括:一个球形手把17a,一个突起地设于手把17a一端的钩状弹簧瓦17b,以及一个突起地设于弹簧瓦17b一侧上的滑杆17c。手把17a收纳在第一导槽11内;弹簧瓦17b经凹口15收纳在第二导槽12内,而滑杆17c则通过第二导槽12收纳于第三导槽13内。此外,有一对前、后返回弹簧18f与18r设在第二导槽12内,用来使弹簧瓦17b偏移向一与空档定位凸耳16相对的位置,即空档位置N1。操作件17从空档位置N1运行到车身的前向A与后向B。

在第三导槽13的后敞开边缘处形成一向内的锁环19。在固定地安装于驱动缆5之外缆部5。的前端处的端套20f中界定出一批环形槽21、21。外缆部5。的这一前端通过锁环19与环形槽21、21中的一个结合而固定到箱体9上。有一个扩张终端22f固定地安装到驱动缆5之内缆部5i的前端上并与滑杆17c的后端连接。

如图2与3所示,前盖10f是用来关闭第二导槽12的上敞开表面的,并有一批下突的锁爪23。这样,上盖10f便可通过这批锁爪23与箱体9之上表面中的一批锁孔作弹性的结合而同箱体9形成可分离式的结合。

另一后盖10r是用来关闭第三导槽13的上敞开表面的,并借助一安装螺钉25可分离地连接箱体9的上表面。在拧合此安装螺钉25后,就于后盖10r上整体地形成一覆盖住螺钉25的装饰盖26。

按上述方式形成的箱8安装在车身的与司机座相邻的下纵梁上。下面描述箱8的安装结构。

参看图7至9,中继段2的一个箱状件即中继箱28包括一箱体29和一结合于箱体29上表面上的盖板30。箱体29设有具备一敞开上表面的矩形操作室31以及一从操作室31纵向一端延伸出的导槽32。有一中继操作件33纳置于箱体29中,并由一较长轴部33a和按直角整体式地连接到轴部33a一端上的较短臂33b形成T形。轴部33a滑配合于导槽32内,而臂33b容纳在操作室31中。

箱体29还设有连接导槽32的第一插孔341,从插孔341于相对侧上通向操作室31的第二插孔342,以及在与第二插孔342斜对的一个位置上通向操作室31的第三插孔343。在这些插孔的边缘上分别形成有锁环351、352与353

安装在驱动缆5之外缆部5。后端上的端套20r锁定在第一插孔341的锁环351上,而安装在内缆部5i后端上的扩张终端22r则连接轴部33b的梢端。当中继操作件33为驱动缆5的内缆部5i拉动时,它可从空档位置N2运动到方向C中。当中继操作件33为内缆部5i推动时,它可从空档位置N2运动到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D中。

安装在第一从动缆6的外缆部6。前端上的端套36f锁定到第二插孔342的锁环352上,而内缆部6i则滑动地插过设在臂33b一端上的一个通槽40。有一扩张终端37安装在内缆部6i的前端上并占据一个抵向或邻近臂33b一侧的位置,此时的中继操作件33则处在预定的空档位置N2

安装在第二从动缆7的外缆部7。前端上的端套38f锁定到第三插孔343的锁环353上,而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7i则可滑动地插过一设在臂33b另一端上的通槽41。扩张终端39安装在内缆部7i的前端上并占据一个抵向或邻近臂33b的另一侧的位置,此时的中继操作件33则处在预定的空档位置N2

中继操作件33的空档位置32可以通过改变驱动缆5之外缆部5o处的端套20f与锁定环19的结合位置来调节。为进行这种调节,围绕端套20f按前述方式设有一批环形槽21(参看图3)。

盖板30关闭操作室31的上敞开表面以及导槽32,并有一批从其周边下突的锁爪42。盖板30是通过将锁爪42弹性地配合到界定于箱体29上表面周边的一批锁孔43中,而可分地结合箱体29的。

再来参看图1,有一端套36r安装在第一从动缆6之外缆部6。的后端并固定于行李仓盖锁装置T的一个固定架44上,此第一从动缆6的内缆部6i的后端则连接行李仓盖锁装置T的锁销脱开部3。

另有一端套38r安装在第二从动缆7之外缆部7。的后端并固定于燃料盖锁装置F的一个固定架45上,此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7i则连接燃料仓盖锁装置F的锁销脱开部4。

下面参看图3、5与6描述操作段1中箱8的安装结构。

一对前、后安装凸台47突设于箱体9的一侧上,在其底端各有一对于车身纵向延伸的上、下锁定槽47a。有一止动件49设在后盖10r的一侧上并按安装凸台47的突起方向突出。

对应于安装凸台47,在下纵梁S中设有一对前、后锁定孔48,它们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前窄部48a,与一后宽部48b而形成一T形。

这样,当安装凸台47在后盖10r已移开的情形下插入对应的锁孔48中时,箱体9即沿下纵梁S的内表面向上运动,而锁定孔48之窄部48a的上、下边便与安装凸台47中的锁定槽47a结合。然后用安装螺钉25将后盖10r固定于箱体9上,此时的止动件49即进入锁定孔48之一的宽部48b中而抵靠安装凸台47的后端。这样,止动件49便能制止安装凸台47从窄部48a上脱出,使安装凸台47固定到下纵梁上。

下面描述本实施例的作业。当行李仓盖锁装置T与燃料锁盖装置F都处于锁定态时,操作段1的操作件17取所示的空档位置N1,中继段2的中继操作件33取空档位置N2,而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内缆部6i与7i则处于自由态。即内缆部6i与7i的扩张终端37与39两者均抵靠或隔很小的距离对向中继操作件的臂33b。

要是操作人员握住球形手把17a,同时使操作件17在方向A中滑动来反抗前回位弹簧18f以松释行李仓盖锁装置T的锁定态,此时拉动驱动缆5的内缆部5i,而使中继操作件33于中继箱28中沿方向C滑动。在此期间内,中继操作件33的臂33b便与第一从动缆6的内缆部6i的扩张终端37结合去拉动内缆部6i,于是行李仓盖锁装置T的锁销脱开部3即启动而松释开此装置T的锁定态。

中继操作件33的臂33b依方向C运动脱离开第二从动缆7之内缆部7i的扩张终端39,于是臂33b中的滑槽41只相对于内缆部7i滑动而不操作内缆部7i。所以燃料盖装置F仍然保持在锁定态。

要是操作者在打开行李仓盖后使手脱离开操作件17,此操作件17便由前回位弹簧18f的弹力而回到空档位置N1,而在与此返回运动相配合时,中继操作件33也回到空档位置N2,促致锁销脱开部3借设于其中的回位弹簧的作用而推回内缆部6i。要是此后的行李仓盖关闭上,行李仓盖锁装置T便能自动地起作用使此仓盖保持于其关闭态。

要是操作者使操作件17沿方向B滑动,反抗后回位弹簧18r的力以松释开燃料盖锁装置F的锁定态,则驱动缆5的内缆部5i便被推动使中继操作件33在方向D中滑动。然后,只是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分受到前述相同方式的拉动,由此而启动燃料盖锁装置F的锁销脱开部4,松释开装置F的锁定态。在此时间内,行李仓盖锁定装置显然仍保持在锁定态。

要是操作者在打开燃料盖后使手离开操作件17,则此操作件17就会借后回位弹簧18r的力而返回到空档位置N1,与此相配合,中继操作件33也返回到空档位置N2,促致锁销脱开部4由设于其中的回位弹簧的作用而推回内缆部7i。如果这时的燃料盖关闭,燃料盖锁装置F就能自动起作用使燃料盖保持于其已关闭态。

图9阐明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用一操作杆1作为操作段1中的操作件。此操作杆17为一枢轴5。支承在突设于一箱体9上的支架9a之上,同时有一滑杆51连接操作杆17的下端并收容在箱体9的导槽13之内。驱动缆5的内缆部5i则连接一滑杆51的梢端。滑杆51的前端上有一弹簧瓦51a。弹簧瓦51a由宽导槽12中的一对前与后回位弹簧18f、18r偏移向空档位置N1。前盖10f形成角状,得以覆盖住操作杆17而只露出设在其上端之球形把手17a,同时设有一狭缝52以使操作杆17能进行转动。其余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类似,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部分与部件则在图9中标以相同的参考字符。

在此实施例中,方向A是指车身的后向,方向B指车身的前向。要是操作杆17从空档位置N1转到方向A,滑杆51便可在一与方向A相反的方向中运动而拉动驱动缆5的内缆部5i。相反,要是操作杆17从空档位置N1转到方向B,滑杆51便可在与方向B相反的方向中运动来推动内缆5i。在操作杆17中,通过选定一为枢轴所限定的上、下臂之间的杠杆比,可把操作负荷确定到任何值。

图10示明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中继段2,中继操作件33形成L形,以其一臂33b从轴部33a的一端突到一个侧向。轴部33a设有一通向箱体29中操作室31的通槽40以及与此通槽40连通的宽导槽53。插过通槽40的第一从动缆6的内缆部6i的扩张终端37可滑动地收纳于导槽53中。导槽53所取的长度可使中继操作件33从空档位置N2运动到方向S中时,该扩张终端37不会干扰中继操作件33。其余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从而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那些部分或部件便标以相同的参考字符。

在此实施例中,装纳中继操作件33的中继外壳28可以通过缩短中继操作件33的臂33b而构造成紧凑的形式。

图11示明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操作段1中,支承件55是通过将形成于其前端上一锁爪65与车身下纵梁S的一个锁爪66相结合,同时将穿过此支承件后部上一螺孔67的安装螺钉拧合到此下纵梁S上,而固定到车身的下纵梁S之上。用作操作件的操作杆17则通过一枢轴56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承件55上,得以从空档位置N1转到方向A与B中。操作件17包括一较长的操作臂17a,从一可旋转地支承于枢轴56上的底部向前延伸,同时包括一较短的从上述底部下延的操作臂17b,以及用来在枢轴56之后来使臂17a与17b作整体相连的连接部17c。包括一扭力卷簧的第一返回弹簧57的螺旋部57c则缠绕在此枢轴56上,使此螺旋部57c的固定端57s锁定到支承件55一锁定孔63内,而使螺旋部57的可动端57m移动到连接部17c的上端之外,以弹性地抵靠住整体式形成于支承件55上的一个空档止动器58的上表面。当此可动端57m抵贴住空档止动器58的上表面时,操作杆17的空档位置N1便通过连接部17c的上边缘抵靠可动端57m而得以确定。

驱动缆5包括一种通常的波顿缆。在驱动缆5的内缆部5i前端处的扩张终端22f连接到操作臂17b上,而驱动缆5之外缆部5。前端处的端套20f则销定到从支承件55的后端弯向旁侧的一突起件19上。

在中继段2,作为一中继操作件的中继杆33通过一枢轴60可旋转地设置在一由安装螺钉60固定在车身适当位置上的中继支承件59上,而得以从空档位置N2于方向C和D中转动。此中继杆33包括左与右壁33L与33R,它们从支承在枢轴61上的一中间部朝相反方向延伸。在内缆部5i后端上的一个扩张终端22r连接到左臂33L的梢端上,而在外缆部5。后端上的一端套20r则锁定到在中继支承件59前端处形成的一个隆起件351上。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内缆部6i与7i可滑动地通过中继杆33的左与右臂33L与33R,而扩张终端37与39则固定地安装在内缆部6i与7i的前端,并在中继杆33取得空档位置N2时可与中继杆33的前表面配合。在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外缆部6。与7。前端处的端套36f与38f则分别锁定到形成在中继支承件59后端处的一对左与右隆起件352与353上。

包括一扭力卷簧的第二回位弹簧62的螺旋部62c缠绕在枢轴61上,使得螺旋部62c的固定端锁定到中继件59的一锁定孔64内,而螺旋部62c的一可动端则锁定到中继杆33的右臂33R的一个后边缘上。这样,中继杆33便为第二回位弹簧62偏移到在拉动内缆部5i的方向即方向D中转动。

此时,第二回位弹簧的预设定载荷所设定的值要使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7i能拉过中继杆33,并能操作燃料盖锁装置F中的锁销脱开部4。第一回位弹簧57的预设定载荷所设定的值则大于第二回位弹簧62的上述值。

其余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类似,同时图11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与部件则由相同的参考字符标明。

在操作杆17的自由态下,第一回位弹簧57的可动端57m抵靠着空档止动器58,而第二回位弹簧62则通过中继杆33给驱动缆5的内缆部5i提供一张力。但由于第二回位弹簧62的预设定载荷小于第一回位弹簧57的预设定载荷,操作杆17的连接部17c便仅仅被推向抵贴住空档止动器58的第一回位弹簧57之可动端57m的下表面。结果,操作杆17便被保持在空档位置N1处,同时中继杆17则处在空档位置N2处。

要是操作杠17转到方向A来操作行李仓盖锁装置F的锁销脱开部4,此时,驱动缆5的内缆部5i即被拉动,在方向C中转动此中继杆33,反抗第二回位弹簧62的弹力,拉动第一从动缆6的内缆部6i,而得以操作锁销脱开部3。在此期间内,中继杆33只是相对于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7i滑动,从而可使燃料盖锁定装置F保持于其锁定状态。

要是操作杠17转到方向B,反抗第一回位弹簧57的弹力,用以操作燃料盖锁装置F的锁销脱开部4时,驱动缆5的内缆部5i即松弛使得中继杆33在第二回位弹簧62的预设定载荷的作用下转到方向D,拉动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7i以操作锁销松脱部4。在此期间,中继杆33只相对于第一从动缆6的内缆部6i滑动,从而行李仓盖锁装置T能够保持在其锁定态。

在此实施例中,通常的波顿缆就足以用作这种驱动缆5而不需来用介昂的推一拉缆。而且所用的这两个第一与第二回位弹簧57与62也足以满足需要。这便有助于简化结构和减降成本。

图12示明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通过一枢轴61将一中继杆33的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到一中继段2的中继支承件59上,用以从空档位置N2转动到方向C与D。

在包括波顿缆在内的驱动缆5之外缆部5。后端处的端套20r被锁定到中继支承件59的隆起片351上,而内缆部5i后端处的扩张终端22r则连接到其它端部即中继杆33的自由端上。

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外缆部6。与7。前端处的端套36f与38f,分别锁定到中继支承件59后端的隆起件351与前端的隆起件352处,同时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内缆部5i与7i则可滑动地通过中继杆33的一个中间部,而扩张终端37与39则固定地分别安装在内缆部6i与7i的前端上,并当中继杆33取定空档位置N2时,可与中继杆33的端面和前表面结合。

有一回位弹簧62安装于枢轴61上用来给中继杆33加载,使它在拉动内缆部5i的方向即方向D中转动。

其余的结构与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类似,其中与第四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或部件则由相同的参考字符标明。

在此实施例中,中继段2可以通过采用单臂型的中继杆33来减小尺寸。

图13示明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中继段2中,中继箱28经形成一种在车身纵向上较长的盒状构型。中继操作件33可滑动地收纳于中继箱28中,以从空档位置N2在前向C与后向D中滑动,而包括一种张力卷簧在内的第二回位弹簧62是用来将中继操作件33移向后向的,此弹簧62则连接在中继箱28的后端壁282与中继操作件33之间。

在驱动缆5的外缆部50后端处的端套20r锁定在中继箱28的前端壁281上,而在驱动缆6的外缆部5i后端上的扩张终端22r则连接中继操作件33的隆起件701。

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外缆部6。与7o处的端套36f与38f分别锁定到中继箱28的后与前端壁282与281上,而此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内缆部6i与7i则分别可滑动地通过中继操作件后端与前端处的隆起件702与701。扩张终端37与39分别固定地安装到内缆部6i与7i的前端上,并且当中继操作件33取得空档位置N2时,可分别结合中继操作件33后端处隆起件702的前表面与中继操作件33前端处隆起件701的后表面。

其余的结构与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类似,其中与第四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或部件则由相同的参考字符标明。

在此实施例中,不需要类似于第四实施例中的那种枢轴61,这样可以简化结构。

图14与15示明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在一中继段2中的中继箱28包括一圆柱形的缸筒66,此缸筒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一底壁66a,以及一也由合成树脂制成可弹性地配合到缸筒66一敞开端外周之上以盖住此敞开端的盖67。取活塞形式的中继操作件33可滑动地收纳于缸筒66中,用来从一预定空档位置N2到两个相反的方向C与D中滑动。在驱动缆5的外缆部5。后端处的端套20r锁定于缸筒66的底壁66a上,而驱动缆5的内缆部5i则通过中继操作件33并有一个与其后端结合的扩张终端22r。

在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外缆部6。与7。之前端处的端套36f与38f分别锁定到缸筒66的盖67与底壁66a上,而第一与第二从动缆6与7的内缆部6i与7i则滑动地通过中继操作件33。扩张终端37与39分别固定在内缆部6i与7i的前端,并在中继操作件33取定空档位置N2时可分别与中继操作件33的前端与后端结合。

用来使中继操作件33偏移到方向D中的第二回位弹簧62纳置于缸筒66内,环绕着驱动缆5与第二从动缆7的内缆部5i与7i。

其余的结构类似于图11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其中与第四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或部件则用相同的参考字符标明。

在此实施例中,能够提供一种紧凑化的中继段2。

尽管业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应认识到本发明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的条件下,是可以作出种种变更形式的。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可把通常的波顿缆用作驱动缆,并可设置这样一种回位弹簧,它当所用的波顿缆松弛时可在方向D中操作中继操作件3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