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

一种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

摘要

本发明属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7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89-09-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89100984.1

  • 发明设计人 黄德修;

    申请日1989-03-06

  • 分类号H01S3/00;G02B6/4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瑜路15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06: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1996-04-17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1-01-30

    授权

    授权

  • 1990-06-27

    审定

    审定

  • 1989-09-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领域。

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的芯片结构采用与半导体激光(LD)相同的多层异质结构,将芯片的两解理面增透,由输入和输出光纤分别从两端耦合而成。这种器件通常采用平面铜块热沉抽运其热耗散功率。为减少热阻,通常将芯片的衬底朝上面倒装在热沉上。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光纤的外半径(~65微米),远大于芯片有源层至热沉的距离(~数微米)致使这种结构不能直接应用于两端用光纤耦合的TW-SLA器件中。其解决办法之一是在中部或某一端部形成平凸台的热沉,凸台高度略大于光纤半径,凸台宽度与TW-SLA芯片长度严格一致,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因其加工困难成本高而受挫。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TW-SLA芯片后端面(F2)增反,前端面(F1)增透,借助光学环行器(1)将输入信号通过光纤耦合进入TW-SLA的前端面,经TW-SLA有源层放大,经芯片后端面反射而再一次通过有源层,仍由前端面经同一光纤输出。

TW-SLA芯片(3)的前端面(F1)镀增透膜其反射率R1<10-3;后端面(F2)镀增反膜,其反射率R2>0.99。输入信号经光纤耦合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A)端口经(B)端口输出,经光纤(2)耦合进TW-SLA(3)的有源层(4),经其放大的光信号到达后端面(F2)被反射回有源层进一步放大,然后由前端面输出耦合出来经同一光纤(2)进入光学环行器(1)的(B)口。由(B)口进入的光信号只能由(C)端口输出,从而同时实现了光信号的放大与隔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平面热沉块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即可,成本较低;(二)输入、输出合二为一,减少了一次耦合环节,增强了器件可靠性;(三)光信号在TW-SLA有源层内往返一次,在同样的芯片长度和注入电流下,提高了器件的增益。(四)光学环行器兼作光学隔离器,可消除反馈信号引起的噪声;(五)适用于自然偏振光信号,不必使用偏振光纤。

图1为输入、输出用同一光纤共端耦合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其中(1)为光学环行器,(A)输入端口,(C)输出端口,(B)端口(与光纤联接)。(2)是光纤;(3)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4)是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芯片的有源层;(5)是热沉,其中(F1)是芯片前端面,(F2)是芯片后端面。

图2(a)是在中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

图2(b)是在端部具有凸台热沉的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结构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